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 数据与图表素材浙教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与图表》复习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与图表》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与图表》复习教学设计,主要涉及统计表、统计图、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知识点。
本章内容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初步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接触过统计表、统计图等概念,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不足。
因此,在复习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统计表、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绘制和解读统计表、统计图的方法。
2.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统计表、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及应用。
2.难点: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教学PPT、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素材、练习题等。
2.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统计表、统计图、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统计表和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统计表、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绘制和解读统计表、统计图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具体数据,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解读图表所传递的信息。
教师随机挑选学生回答,给予评价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统计表、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方法,以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方法。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各章介绍 第六章 数据与图表 浙教版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各章介绍(浙教版)第六章数据与图表本章主要内容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步骤与方法,调查表、统计表的结构与设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绘制方法和应用,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了解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统计图的基本步骤。
参与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去获取数据,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本章是小学统计内容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初中学习统计与概率的起点。
本章中关于统计的数学思想对进一步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任何统计活动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在小学阶段已经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画法,所以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使用适当的方法(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运用统计图分析社会生活与科学领域的实际问题都需要较强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必需的生活经验,是本章的难点。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课时6.2 统计表 1课时6.3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1课时6.4 扇形统计图 1课时课题学习 1课时复习、评估2课时,机动使用1课时,合计8课时。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教学目标(1)本章知识结构框图如下:直接途径:数数、观察、测量、实验并记录等生活中的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类、排制作数据统计表序、分组、编码等)间接途径:查询、查阅文件、报刊、上网及计算等制作统计图(2)本章教学目标如下:(3)本章教学要求①了解收集数据的基本要求和步骤,掌握数据的分类、排序、分组、编码等整理方法,参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实践活动。
②了解统计表的基本结构,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和统计表。
③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各自特点和作用,会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④能从各种媒体中,有意识地去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据。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数据与图表复习教案 浙教版
第六章数据与图表复习要点:1、 常用统计图有:折线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圆形统计图.2、 几个基本概念:(1)我们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2)其中每个考察的对象叫做个体。
(3)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的集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4)样本中的个体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5)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总体平均数。
(6)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样本平均数, (7) 通常我们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
3、 平均数的计算:(1) 利用定义计算:如果有n 个数x1,x2,x3,…,xn ,那么X =n 1(x1+x2+x3+…+xn),叫做这n 个数的平均数。
(2) 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X =n 1(x1f1+x2f2+x3f3+…+xkfk)其中n=f1+f2+f3+…+fk(3)利用基准数A 进行计算:=A +/X复习题:1.知道北京2008奥运会的三大主题吗?“绿色奥运”、“人文奥运”、 “科技奥运”, 其中“绿色奥运”是第26届奥运会悉尼能够夺得举办权的一个重要口号,而且他们实践了这一点,这说明奥运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很高。
“绿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空气质量达到优或良的天数必须占62%以上2.用什么来衡量城市空气质量的优劣呢?城市空气质量通常用污染指数W 衡量。
若W 小于或等于50,空气质量为优;若W 大于50且小于或等于100,空气质量为良;若W 大于100且小于或等于150,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
3.近年北京的环境在综合治理下不断进步。
现有一张北京2004年5月空气污染指数统计表,根据这张表格能否判断北京市目前的空气质量是否达到“绿色奥运”的标准?北京市2004年5月空气污染指数统计表制表日期:2004年6月20号少枚金牌吗?射击 4 12.5%球类8 25%水上项目8 25%力量型项目9 28.125%田径 2 6.25%体操 1 3.125%从这个统计图中同学们能知道中国在什么项目上有优势,什么项目上薄弱呢?大家知道吗?美国在什么项目上有优势?练习题:SMJ上的题。
数学浙教版七上-第六章 数据与图表复习 课件2-文档资料
⑶扇形统计图:直观地、生动地 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1、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圆代表总体; (2)、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 (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2、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1; 3、在不同的统计图中,不能简单地根据百分比的大 小来比较部分量的大小。
试一试
我们班 名同学,我想对同学是否记住父母亲生日,来 进行调查,请你补完整。
学生是否知道父母亲生日情况调查表 2019. 1
过生日频率 人数(个) 请你根据上面的信息分别绘制条形统计图 和扇形统计图。然后你可以根据图中得到 的信息知识,写出两条信息,或者设计两 个问题?请你旁边的同学来回答。看谁完 成得最好。 都知道 知道一个 不知道 总计
(D)八年级比九年级的学生多
25 20 15 10 5 0 七 八 九
某校三个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图
女生人数 男生人数
练一练3
请问下面三种情况,你会选择那种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折线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如果你是数学课代表 (1)班主任要你统计小明2学年,期中、期末成 绩的变化情况 (2)班主任要你统计期中考试中,优秀、良好、 及格、不及格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3)班主任要你统计期中考试中,优秀、良好、 及格、不及格的人数各是多少?
他对某日的气温变化情况进行了记录,结果如 下表(单位:℃):
0时 3时 6时 9时 -8 -12 -6 0
12 时 6
15 时 10
18 时 3
21 时 -8
(1)这些数据是通过什么方法收集的 (2)把记录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
⑶请你能说出一天内哪段时间气温呈上升状态。
解 、 (1)这些数据是通过观察、实验、测量的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6章第2节《统计表》优质课件 浙教版
标题
污染指数(W) 天数(t)
40 3
70 5
90 10
110 1
120 4
140
数据 7
像这样数据经整理后进一步使之表格化,便 形成统计表,统计表主要由标题、标目和数 据三部分组成。统计表中一般应注明数据的 单位和制表日期等。 标题(统计表的名称); 标目(如污指数 (W)、天数(t)、…); 数据; 必要的说明(如数据的单位、制表日期等)。
④ 身体质量60千克:骑自行车479焦,打篮球1024焦,看电视160焦;
请制作能反映实验情况的统计表。
解:所求的统计表如下:
不同身体质量的人活动30分钟所消耗的热量(单位:焦)
制表日期:2008年12月
活动类型
身体 质量(千克) 骑自行车 打篮球 看电视
30 40 50 60
252 323 399 479
你能否判断北京市目前的空气质量是否达到 “绿色奥运”的标准?
例1、某科学家通过一项实验来了解不同身体质量 的人在进行不同活动时所消耗的热量。下面是不 同身体质量的人活动30分钟所消耗的热量(单位: 焦)的实验数据:
① 身体质量30千克:骑自行车252焦,打篮球504焦,看电视88焦;
② 身体质量40千克:骑自行车323焦,打篮球689焦,看电视113焦; ③ 身体质量50千克:骑自行车399焦,打篮球865焦,看电视139焦;
统计表能更清晰的反应具体项目的具体数据!
衡量城市空气质量通常用污染指数 W来衡量。若W≤50,空气质量为优;若 50<W≤100 ,空气质量为良;若100< W≤150 ,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绿 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空气质量达到 优或良的天数必须占62%以上 。 北京市2004年11月空气污染指数统计表 制表日期 2004年12月20日 污染指数(W) 天数(t) 40 3 70 5 90 10 110 1 120 4 140 7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图形的初步知识PPT教学课件
n(n 1) n个 1 2 +(n-2)+(n-1) 2
• 你会设计吗? 往返于泗安、长兴两地的客车,中途须停靠的 站点中有三里亭、大云两个站点,根据你所学 的知识回答:
泗安 三里亭 大云 长兴
问:需要制定多少种不同的票价? 答 : 6种
小蚂蚁的困惑
如图,在C处有一只小蚂蚁,它发现在路尽 头的A和B处都有花丛,现在小蚂蚁想去采朵花, 走哪条路能够尽快的采到花?
表示:线段AB (或线段BA)
(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表示:线段a
字母无先 后顺序
表示方法
A
B
b
(1)用它上面任意两点的大写字母表示;
表示:直线AB (或直线BA)
(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表示:直线b
字母无先 后顺序
表示方法
A
B
A
B
用它的端点和射线方向上的另外任意一点 的两个字母表示. 表示:射线AB 而不能写成 “射线BA”
归纳总结
谈一谈:今天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1.认识 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2.体验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感受点 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数形结合、几何的思想
以下三个箱子中各有一个数学谜语,你能选择一个猜 出谜底吗?(选择后你也可以请同学来帮忙猜谜语)
有始有终——
有始无终—— 打一线的名称。
(1)经过一个已知点画直线,可 无数条 以画多少条? (2)经过两个已知点画直线,可 以画多少条? 一条
. .
.
(3)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 2个 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直线的基本性质: 经过两点有 且只有一条直线
存在性 唯一性
学以致用
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 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这样的墨线 (如图),请说明理由。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上)数学各章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上)数学各章知识点汇总第一章有理数- 有理数的概念: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 有理数的比较:可以比较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 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 有理数的乘法:可以进行乘法运算。
- 有理数的除法:可以进行除法运算。
第二章整数- 整数的概念:是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统称。
- 整数的绝对值:正整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负整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 整数的加减法:可以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 整数的乘法:可以进行乘法运算。
- 整数的除法:可以进行除法运算。
第三章代数式- 代数式的概念:由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
- 代数式的加减法:可以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 代数式的乘法:可以进行乘法运算。
- 代数式的除法:可以进行除法运算。
- 代数式的化简:可以进行合并同类项、提取公因式等化简操作。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点、线、面的概念:点没有长度、线没有宽度、面有长和宽。
- 点、线、面的分类:可以根据特点进行分类。
- 图形的相似:具有相同形状但大小不同的图形。
- 图形的共线与共面:共线是指位于同一直线上,共面是指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 图形的投影:物体在光线下形成的阴影。
第五章小数- 小数的概念: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统称。
-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可以读、写不完整的小数。
- 小数的比较:可以比较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 小数的加减法:可以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 小数的乘法:可以进行乘法运算。
- 小数的除法:可以进行除法运算。
第六章几何图形的认识- 线段的概念:直线两点之间的部分。
- 射线的概念:起点是一个点,另一端无限延伸的部分。
- 角的概念:由两条边和一个顶点组成的图形。
- 三角形的分类:根据边长和角度可以分类。
- 四边形的分类:根据边长和角度可以分类。
第七章比例- 比例的概念:比较两个或多个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
- 比例的性质:比例具有对称性和平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数据与图表
本章主要内容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步骤与方法,调查表、统计表的结构与设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绘制方法和应用,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了解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统计图的基本步骤。
参与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去获取数据,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本章是小学统计内容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初中学习统计与概率的起点。
本章中关于统计的数学思想对进一步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任何统计活动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在小学阶段已经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画法,所以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使用适当的方法(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运用统计图分析社会生活与科学领域的实际问题都需要较强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必需的生活经验,是本章的难点。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课时
6.2 统计表1课时
6.3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1课时
6.4 扇形统计图1课时
课题学习1课时
复习、评估2课时,机动使用1课时,合计8课时。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教学目标
(1)本章知识结构框图如下:
(3)本章教学要求
①了解收集数据的基本要求和步骤,掌握数据的分类、排序、分组、编码等整理方法,参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实践活动。
②了解统计表的基本结构,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和统计表。
③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各自特点和作用,会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④能从各种媒体中,有意识地去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据。
(四)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是统计与概率的基础,作为义务教育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延续,为后续的统计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学习必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章头的引言安排了两个实际问题,一个源自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鞋码问题,另一个是三次地震震级的比较问题,这两个问题虽然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作出回答,但要给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还需要统计的知识。
在引言的基础上,教科
书把本章内容分为以下4节:
第一节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科书首先通过合作学习引出了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述了对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分组、编码方法,使学生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是统计表,将收集的数据经整理后使之表格化,这既是数据整理和表达的一种方式,又是绘制统计图的基础。
由于这部分内容在第一学段学生已有初步的概念,因此教科书采用了示例的形式编制统计表,没有对统计表作较为严格的规定与讨论。
第三节是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教科书在学生小学学习的基础上,对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形式、反映数据的特点、绘制的方法与步骤进行了讲述,特别是要求学生能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第四节是扇形统计图,本节的目的是根据三种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够理解各种统计图所表示数据的含义。
此外,本章还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课题学习的内容是利用数学统计软件Excel绘制统计图表,计算机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数据整理和显示的效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具,使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数据处理和表示的思想和方法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
二、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充分让学生以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数学活动,从中体验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2.虽然学生在前两个学段中已学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接触过扇形统计图,但本章涉及的问题情境更加丰富,也较过去复杂。
不要把本章教学看做是对旧知识的复习,要突出统计的思想,加强实际操作。
3.本章是本学段统计和概率领域的起步,并且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涉及的问题不宜过于复杂,解决问题的要求不宜过高。
4.在本章的学习中,特别要注重理解和在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即使对于绘制统计图表,也要避免死记步骤,一招一式地进行模仿,应该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适当的概念和方法把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得简洁、概括、美观而富有个性,通过实践使学生对统计数据有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5.本章课题学习介绍了一种常见的统计软件----Excel在绘制统计图中的应用,教科书上介绍的仅仅是这个软件在绘制统计图中的最基本的应用,着重是让学生体验计算机在处理数据,绘制图形中的强大功能,教学的重点是在于应用,在于统计的观点与方法,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在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可布置一些实习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实践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