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平时作业3
东北大学《公共政策分析》在线平时作业3-00001
![东北大学《公共政策分析》在线平时作业3-00001](https://img.taocdn.com/s3/m/ee62ef4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8.png)
《公共政策分析》在线平时作业3-00001
公共政策评估主要是对()所进行的评估。
A:公共政策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
B:公共政策制定者
C:公共政策输出
D:公共政策效果
参考选项:D
终止由公共政策执行而带来的某种或某些服务,属于()。
A:功能的终结
B:组织的终结
C:公共政策自身的终结
D:以上都不是
参考选项:A
将旧的公共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公共政策,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A:替代
B:分解
C:合并
D:缩减
参考选项:B
下列不属于公共政策主体的是()。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村民委员会
参考选项:D
国家政权机关或政党为了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目的,根据历史条件和当前情况制定的一套措施和办法是指()
A:公共政策
B:政策
C:决定
D:决策
参考选项:B
1977年中国决定废止大学招生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统一考试制度属于()A:风险型政策
B:竞争型政策
C:确定型政策
1。
东大20春学期《公共政策学X》在线平时作业3参考答案
![东大20春学期《公共政策学X》在线平时作业3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997555e87101f69f31952a.png)
20春学期《公共政策学X》在线平时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
1.评估者将公共政策执行前同一的评估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即对其施加公共政策影响的组,一组为控制组,即不对其施加公共政策影响的组,然后比较这两组在公共政策执行前后的情况,以确定公共政策的效果。
这种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估中属于()
A.简单“前—后”对比分析
B.“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
C.“有—无”公共政策对比分析
D.“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分析
答案:D
2.通过逐步减少对公共政策的投入、减少公共政策实施范围、放松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控制等措施,以最终达到完全终止公共政策的目的,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A.替代
B.分解
C.合并
D.缩减
答案:D。
大工20秋《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答案
![大工20秋《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c0734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1.png)
大工20秋《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答案单选题)1: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可以概括为()。
A:刚刚起步,问题重重B:刚刚起步,问题较轻C:起步较早,问题重重D:起步较早,问题较轻正确答案: A单选题)2:对于公共政策来说,政策执行的主体就是()。
A:政府机构B:社会团体C:个人D:第三部门正确答案: A单选题)3:政策投入和绩效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公平分配程度是指()。
A:适当性B:公平性C:充分性D:执行性正确答案: B单选题)4:()是政策执行的保障环节。
A:政策实验B:全面推广C:指挥协调D:监督控制正确答案: D单选题)5:评估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前提是()。
A:价值标准B:政策方案C:政策目标D:事实标准精确答案: C单选题)6:在政策执行过程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的“土政策”,是哪种执行偏差的典型表现?()A:象征性执行B:附加性执行C:选择性执行D:替代性政策执行精确答案: B单选题)7:()是政策评估根本方法。
A:前后对比法B:成本收益法C:抽样调查法D:专家判断法正确答案: A单选题)8:人们常说的搞“土政策”是()。
A:替换性执行B:选择性执行C:意味性执行D:附加性执行精确答案: D单选题)9:政策执行后对政策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称为()。
A:政策输出B:政策效果C:政策方针D:政策反馈正确答案: B单选题)10:在政策执行中,“断章取义,为我所用”是哪种执行偏差的典型表现?()A:意味性执行B:附加性执行C:残缺性执行D:替代性政策执行正确答案: C多选题)11:政策执行的基本手段有哪些()。
A:行政手段B:经济手段C:法律手段D:引导手段精确答案: A,B,C,D多选题)12:通常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主体主要有()。
A:政治领袖B: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C:民意代表和大众传媒D:各类政策研究组织E:政府部门本身正确答案: A,B,C,D,E多选题)13:公共政策评估的消纵目的包括()。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3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3](https://img.taocdn.com/s3/m/592f11286294dd88d1d26bba.png)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提出并使用的。
正确答案是:兰德公司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
正确答案是:浴盆模型()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在于填补当代领导职责与其能力之间的差距,为领导服务。
正确答案是:智囊系统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多变化政策()是政策付诸实施后,对社会及政策对象的综合影响力。
正确答案是:效力评价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公共政策研究领域出现了一场研究政策执行的热潮,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执行运动”。
正确的答案是“错”。
为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需要调整的公共政策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科技政策政策评估是对政策( )所做的判断。
正确答案是:效果政策方案选有的标准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是:效益, 效率, 充分性, 回应性, 公平性政策方案规划的特性表现为()。
正确答案是:目标导向, 选择取向, 变革取向, 理性取向, 群体取向在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做出评估后,该项政策的去向存在有下列哪些可能性()。
正确答案是:补充, 修正, 终止()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权威的分配。
正确答案是:伊斯顿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效率优位观念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是: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 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以下哪项不是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责:()正确答案是:对政策问题进行“会诊”,找出问题的症结。
在任何决策过程中,( )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正确答案是:理性政策执行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正确的答案是“对”。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政策理念。
正确答案是:发展型追踪决策是对原有政策方案的修改、完善。
正确的答案是“错”。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东大16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
![东大16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https://img.taocdn.com/s3/m/1dd64b49804d2b160a4ec010.png)
B. 理性主义
C. 逻辑经验主义
D. 后现代主义
满分: 4 分
8. 公共政策实施准备包括( )。
A. 思想准备
B. 物质准备
C. 计划准备
D. 组织准备
满分: 4 分
9. 恰当的公共政策执行的方法包括( )。
16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充、修正,这是( )。
A. 政策均衡
B. 政策终结
C. 政策持续
D. 政策调整
C. 主要概念
D. 边际概念
满分: 4 分
4. 在现在立法机关的决策实践中,提出政策议案的主要主体是( )。
A. 政府
B. 司法机关
C. 政党
D. 利益集体
满分: 4 分
5. 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工作目标是( )
A. 改进政策制定
满分: 4 分
2. “上下来去”模型所依据的哲学认识论是( )
A. 后现代主义
B. 理性主义
C. 逻辑实证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
满分: 4 分
[东北大学]21春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平时作业3
![[东北大学]21春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平时作业3](https://img.taocdn.com/s3/m/a2d3c481804d2b160a4ec0df.png)
3.与其他学科比较起来,公共政策学具有()等特征。 A.政治敏感性 B.科学性 C.知识的多学科性与跨学科性 D.艺术性
答案:ABCD
4.政策方案的选择,实际上是对实践活动的各要素及其结合方案的选择,包括()。 A.实践主体的选择 B.在特定的实践时空环境中的选择 C.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 D.对行动的方法、途径或手段的选择 答案:ABD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政策实验的选点必须是在全局中具有典型条件的地方,这些典型条件要带有普遍性。 答案:正确
2.政策方案的设计包括轮廓设想和精心设计两个环节。 答案:错误
3.政策议程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答案:正确
4.中国的官方决策者包括中国共产党。 答案:正确
5.公共政策评估不涉及投入公共政策间接成本 答案:错误
7.评估者将公共政策执行前同一的评估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即对其施加公共政策影响的
组,一组为控制组,即不对其施加公共政策影响的组,然后比较这两组在公共政策执行前后的情况, 以确定公共政策的效果。这种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估中属于()。 A.简单“前—后”对比分析 B.“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 C.“有—无”公共政策对比分析 D.“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分析 答案:D
10.“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一种典型的() A.替代式政策执行 B.残缺式政策执行 C.照搬式政策执行 D.观望式政策执行 答案:A
二、多选题 1.政策执行对于政策过程的重要性体现在() A.是解决政策问题的重要途径 B.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 C.是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其后果是后续决策的基本依据 答案:ABCD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及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03a71ba32d7375a4178055.png)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及答案第一次平时作业公共政策平时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公共政策:2.行动理论:3.系统:4.公共利益: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公共政策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企业 B政府 C个人2.()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政府主体 B非营利组织 C社会公众3.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A外脑 B助手 C秘书4.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A利益 B权力 C关系5.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A 共识 B选择 C理解6.()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式。
A拉斯韦尔 B史密斯 C西蒙7.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判断。
A利益 B价值 C事实8.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之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A直觉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灵感思维9.“系统分析”最早是由()提出并使用的。
A美国国防部 B麦克纳马拉 C兰德公司10.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A社会问题 B公共问题 C公共利益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2.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途径。
3.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
4.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有哪些方面? 5.系统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6.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推动作用。
2.试论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
第二次平时作业《公共政策概论》第二次平时作业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32分) 1.公共政策 2.决策权力 3.组织理论 4.系统二、列举题:(每题9分,共18分) 1.列举公共机构的特性。
2.列举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培育公共文化?2.简述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征。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推动作用。
东大19春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标准答案】
![东大19春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27622e6edb6f1aff001f54.png)
(单选题)1: 不仅提供咨询意见,还拥有部分公共决策权力的政策研究组织是()A: 民间的政策研究组织B: 半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C: 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D: 非政府组织正确答案:(单选题)2: 政策系统内部纵向结构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A: 网状结构B: 塔形结构C: 链形结构D: 群落结构正确答案:(单选题)3: 系统议程又被称为()A: 政府议程B: 行政议程C: 正式议程D: 公众议程正确答案:(单选题)4: “该系统的偏好是……”或“经过考虑系统的偏好是……”。
这一论断,属于( )。
A: 事实分析B: 价值分析C: 规范分析D: 可行性分析正确答案:(单选题)5: 当政策涉及相关群体的利益时,受益人是特定的群体,即该项公共政策只向一个或数个受益群体提供利益,而该利益的获得并不使其他特定群体损益。
这类公共政策属于( )。
A: 分配性的政策B: 调节性的政策C: 自我调节性的政策D: 再分配性的政策正确答案:(单选题)6: 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政策原定的要求,属于公共政策失真表现中的( )。
A: 政策表面化B: 政策替换C: 政策缺损D: 政策扩大化(单选题)7: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理性分析方法强调()A: 逻辑推理和精确的数学计算B: 逻辑推理和定性思辩C: 案例分析和定性思辩D: 价值偏好和案例分析正确答案:(单选题)8: ( )被认为是公共政策学的奠基者A: 德罗尔B: 西蒙C: 史密斯D: 拉斯韦尔正确答案:(单选题)9: 将政策执行看作是一种赛局的模型是()A: 过程模型B: 循环模型C: 互适模型D: 博奕模型正确答案:(单选题)10: 一个完整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有部分被贯彻落实,其余则被遗弃,使政策内容残缺不全,属于公共政策失真表现中的( )。
东大22春《公共政策学X》在线平时作业3【参考答案】
![东大22春《公共政策学X》在线平时作业3【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aa8dc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a.png)
《公共政策学X》在线平时作业3【参考答案】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1.()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
A.公共政策目标的确定B.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C.政治领袖的政策意向D.社会公众的政策呼吁标准答案:B2.“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权威的分配”。
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A.拉斯韦尔B.伊斯顿C.戴伊D.安德森标准答案:B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社会问题是政策问题的一部分B.社会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必须经过公众议程C.公众议程对政府议程没有任何影响D.社会问题必须经过一定程序才能成为政策问题标准答案:D4.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的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A.外在创始模型B.动员模型C.内在创始模型D.史密斯模型标准答案:A5.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被宣传了一通,而未被转化为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属于公共政策失真表现中的()A.政策表面化B.政策替换C.政策缺损D.政策扩大化标准答案:A6.“如果反复观察到某种事实,则某个确定的结局将以一个确定的概率发生。
”这一论断,属于()A.事实分析B.价值分析C.规范分析D.可行性分析标准答案:A7.预测性政策评估方法中的直觉预测法是指()A.德尔菲法B.时间分析法C.序列分析法D.投入—产出分析法标准答案:A8.在现在立法机关的决策实践中,提出政策议案的主要主体是()A.政府B.司法机关C.政党D.利益集体标准答案:A9.政策系统内部纵向结构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A.网状结构B.塔形结构C.链形结构D.群落结构标准答案:B10.《系统分析和政策科学》一书将公共政策的定量分析技术分为两种类型,即( )A.确定型的分析技术和随机分析技术B.定量分析技术和半定量分析技术C.非确定型的分析技术和规划管理技术D.计算机分析技术和数学分析技术标准答案:A11.将政策执行看作是一种赛局的模型是( )A.过程模型B.循环模型C.互适模型D.博奕模型标准答案:D12.旧的公共政策虽被终止,但公共政策所要实现的功能并不取消,而是将其合并到其他的公共政策或者其他的工作中,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东北大学]21春学期《公共政策学X》在线平时作业3
![[东北大学]21春学期《公共政策学X》在线平时作业3](https://img.taocdn.com/s3/m/56a5d233195f312b3069a59b.png)
C.合并 D.缩减 答案:C
二、多选题 1.在进行政治可行性分析时,必须考虑的约束有() A.来自在受政策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中分配利益和成本时所必须考虑的约束 B.来自于可利用的政治资源的约束 C.来自时间的约束 D.来自政治过程中的体制或制度对政策制定者的选择自由所强加的约束 答案:ABCD
2.公共政策评估具有() A.诊断功能 B.预测功能 C.反馈功能 D.矫正功能 答案。 答案:正确
4.公共政策的终结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答案:错误
5.公共政策是决策的指导方针,高层制定的政策是下级决策人员必须遵守的决策规范。 答案:正确
3.公共政策学的发展走过了一条()的道路 A.学科化——组织化——产业化 B.组织化——学科化——产业化 C.组织化——产业化——学科化 D.产业化——学科化——组织化 答案:A
4.政策规划中采用听证制度是为了实现政策规划主体的() A.单一化 B.政府主导化 C.全局化 D.多元化 答案:D
5.在政策分析方法中饱和抽样属于() A.多角度分析法 B.原因层次分析法 C.类别分析法 D.边界分析法 答案:D
21春学期《公共政策学X》在线平时作业3
一、单选题 1.“如果你想得到某种结果,那么在特定的条件下采取规定的行动,就会以某种确定的概率获得成 功。”这一论断,属于() A.事实分析 B.价值分析 C.规范分析 D.可行性分析 答案:C
2.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某项公共政策做出价值判断就是() A.政策评估 B.政策变通 C.政策规划 D.政策执行 答案:A
9.最初提出阶段性政策周期理论的学者是() A.琼斯 B.布鲁尔 C.德龙 D.林德布洛姆 答案:A
10.规定公共政策决定权的横向分布形态的是() A.国家结构 B.政党制度 C.政府体制 D.选举制度 答案:C
东大14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答案
![东大14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a5bcdb28ea81c758f5782a.png)
14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
1.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权威的分配”。
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A. 拉斯韦尔
B. 伊斯顿
C. 戴伊
D. 安德森
正确答案:B
2. 公共政策目标具有三个特点,即目标的进取性、目标的整体性和目标的()。
A. 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B. 主体权威性
C. 信息的反馈性
D. 空间广泛性
正确答案:A
3. 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的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A. 外在创始模型
B. 动员模型
C. 内在创始模型
D. 史密斯模型
正确答案:A
4.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对这样做是否行得通、领导或公众是否允许这样做等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的()范畴。
A. 事实分析
B. 价值分析
C. 规范分析
D. 可行性分析
正确答案:D
5. 政策执行模型中的“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也称()
A. 互适模型
B. 循环模型
C. 综合模型
D. 博弈模型
正确答案:B
6. 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模型是()
A. 理性主义模型
B. 混合扫描模型
C. 集团模型。
[东大]20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平时作业3答案辅导资料
![[东大]20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平时作业3答案辅导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416a18d580216fc710afd4a.png)
[东北大学]20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平时作业3
前言:请读者认真阅读本套试卷,确定是您需要的学习资料在下载!!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在政策分析方法中饱和抽样属于()
A项.多角度分析法
B项.原因层次分析法
C项.类别分析法
D项.边界分析法
[正确选择答案]:D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模型是()
A项.理性主义模型
B项.混合扫描模型
C项.集团模型
D项.渐进主义模型
[正确选择答案]:D
3.公共政策评估主要是对()所进行的评估。
A项.公共政策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
B项.公共政策制定者
C项.公共政策输出
D项.公共政策效果
[正确选择答案]:D
4.评估者将公共政策执行前的趋势线投射到公共政策执行后的某一时间点上,并将所得到的投影与公共政策执行后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以确定公共政策的效果。
这种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估中属于()。
A项.简单“前—后”对比分析
B项.“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
C项.“有—无”公共政策对比分析
D项.“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分析
[正确选择答案]:B
5.政策执行模型中的“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也称()
A项.互适模型
B项.循环模型
C项.综合模型
D项.博弈模型
[正确选择答案]:B
6.在下列制度中,能够实现政策规划主体多元化的是()
A项.招聘制度。
东北大学《公共政策分析》在线平时作业3
![东北大学《公共政策分析》在线平时作业3](https://img.taocdn.com/s3/m/ee07ef4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75.png)
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平时作业3
终止由公共政策执行而带来的某种或某些服务,属于()。
A:功能的终结
B:组织的终结
C:公共政策自身的终结
D:以上都不是
参考选项:A
()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
A:公共政策目标的确定
B: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
C:政治领袖的政策意向
D:社会公众的政策呼吁
参考选项:B
摸着石头过河体现了()的观点。
A:理性模型
B:渐进模型
C:精英模型
D:小组意识模型
参考选项:B
公共政策学的发展走过了一条()的道路。
A:学科化——组织化——产业化
B:组织化——学科化——产业化
C:组织化——产业化——学科化
D:产业化——学科化——组织化
参考选项:A
不仅提供咨询意见,还拥有部分公共决策权力的政策研究组织是()A:民间的政策研究组织
B:半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
C: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
D:非政府组织
参考选项:C
()年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与丹尼尔勒纳合编的《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与方法上的发展》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公共政策学的诞生。
A:1950
B:1951
C:1952
D:1953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远程学历教育《公共政策分析》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
1.公共政策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
制定的行为准则或行为法规。
2.外部效应指存在于市场之外因此不受市场机制调节的活动或影响。
3.公共利益符合社会分享性的利益,都可以称之为公共利益,换言之,社会分
享性是判定公共利益的基本标准。
4.信息不对称指市场参与各方在掌握对市场交易具有重要性的信息的量和上
出现了差异。
二、简答题(每题15分)
5.政策方案规划的基本程序?
答:(1)政策目标的确定(2)备择方案的设计(3)政策方案的评估(4)
政策方案的优选
6.市场不完美造成效率的损失主要有几个方面?
答:(1)、垄断与效率的损失:(2)、公共物品与效率的损失:(3)、外部效应与效率的损失;(4)、信息不对称与效率损失。
7.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有哪些?
答:(一)政治因素分析:首先表现在政策的特性上;其次,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再次,社会利益格局影响政策的。
(二)行政因素分析:1、政策执行机构;2、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3、政策执行的资源。
(三)沟通因素分析: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其次要做好政策解释工作;第三要做好政策执行中的交流。
8.系统分析包括哪些作业?
答: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包括:系统模型化、最优化分析和综合评价。
(1)系统模型化,通常在构成模型时要考虑四类变量:决定变量、环境变量、结果变量与评价变量。
模型化过程的好坏,对系统分析的效率有重要影响。
(2)系统的最优化分析,是指依据模型求解,所得出的结果往往是最理想的。
这种最优化的分析,往往体现在政策目标上,是“效益(或效率)为最大”
“费用为最少”“时间为最省”之类的。
(3)系统的综合评价。
利用模型和各种资料,用技术经济的观点对比各种可行方案,考虑成本与效益间的关系,权衡各方案的利弊得失,从整体性出发,综合分析问题,选择可行的优化方案,这是进行系统综合评价的基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