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又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或电话号码式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指将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回忆出来,或者当该项目再度呈现时能够再认。Sternberg 最早研究这个问题,即著名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这个实验解决了两个重要问题,即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系列扫描的,并且是从头至尾扫描的。

Sternberg使用加因素法分析“短时记忆信息提取任务”的心理过程。在他的实验里,先给被试看1~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看一个数字(测试项目)并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试判定此测试数字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按键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计时也随即停止。这样就可以确定被试者能否提取以及所需要的时间(反应时间)。通过一系列的实验,Sternberg从反应时的变化上确定了对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四个因素,即测试项目的质量、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肯定的或否定的)和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因此,他认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包含相应的四个独立的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二择一的决策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

但Morin等(1976)也发现,当识记项目快速呈现并立即进行测试,会出现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这种效应难于被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所解释,但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却可以给予说明,出现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可解释为扫描是从项目系列的两端开始进行的,搜索到所需的项目后,即可停止。并指出,Sternberg的实验之所以未发现系列位臵效应,是由于刺激呈现的速度太慢,有时间进行充分的复述,从而掩盖了这种效应。

本次实验主要是通过测定被试对不同长度识记数字的检查项目的再认,重复Sternberg著名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了解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方式。同时探讨Morin等提出的呈现时间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结果的影响。

1.方法

1.1被试:74名

1.2仪器和材料:计算机实验;

1.3实验设计:实验中记忆集大小共六种(1到6),其中1,2,3和6各做12

次,4做8次,5做10次,“是”、“否”反应和位臵完全平衡,共做66次,随机呈现,每次先提醒注意,再呈现记忆集,然后测试。

自变量(1):记忆集大小B (6个水平,B1-B6=1-6)

(2):反应类型A (2个水平,A1=是,A2=否)

(3):呈现时间C (2个水平,C1=1200ms, C2=600ms)

1.4实验程序:实验给被试呈现一列数字(记忆集),相继呈现,每个呈现

1.2s/0.6s,全部数字(1个到6个)呈现完后,过2s,伴随一声长音,又

出现一个数字,并开始记时,要求被试判断它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并按键反应。

2.结果

表1 记忆集大小B的描述性统计以及95%臵信区间(N=70)

b M SE

95% Confidence Interval Lower Bound Upper Bound

1 683.950 30.407 623.289 744.611

2 664.971 25.132 614.834 715.109

3 690.029 34.475 621.253 758.804

4 725.121 35.450 654.401 795.842

5 710.857 26.465 658.060 763.654

6 746.829 24.383 698.18

7 795.471

表1显示了被试在不同记忆集大小上的平均反应时间。

表2 记忆集大小B的主效应(N=35)

记忆集大小DF F P值

5 0.863 0.507

由表2可知,记忆集大小B的主效应不显著,P(=0.507)﹥0.05.说明被试的反应时间并不随着记忆集识记项目的增加而增加。

表3 A和C以及B和C的交互效应(N=70)

DF F P值

反应类型﹠呈现时

1 0.538 0.466

记忆集大小﹠呈现

时间

5 2.11

6 0.057

反应类型﹠记忆集

大小﹠呈现时间

5 1.329 0.251

由上表可知,呈现时间和反应类型的交互效应不显著,P(=0.466)﹥0.05.说明被试对做出“是”反应和“否反应”与呈现时间是1200ms或是600ms没有显著性差别;呈现时间和记忆集大小的交互效应也不显著,P(=0.057)﹥0.05.说明在呈现时间不同时,被试对不同记忆集的项目识别和再认没有差别。

3.结论与讨论

1、由结果可知,本次实验没有验证Sternberg提出的短时记忆的提取是系列的,从头至尾的扫描。

2、本次实验也不支持Morin等提出的呈现时间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结果的影响的结论。

产生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被试在实验中具有速度──准确率权衡的反应倾向,即被试可以通过牺牲准确率而大大提高反应速度;反之,如要保证反应准确率则速度又会下降。Briggs和Swanson(1970)认为,在Sternberg的实验中,同一个探测词有时是识记字表中的项目,要作肯定反应;有时不是,要作否定反应。这就造成了“反应不一致性”。Sternberg的“从头至尾搜寻”模型的一个明显困难是,不能对为什么不是“自动停止”作出有力的说明。另外,从头至尾的搜寻模型对一些实验中发现的系列位臵效应不能很好地作出解释(Corballis 1972;Morin1976;Klatzky1971等)。自动停止搜寻模型的倡导者们认为,Sternberg等人的实验中之所以没有出现系列位臵效应,是因为识记项目范围太小、呈现速度太慢、间隔太长等。Wingfield和Bolt(1970),Wingfield和Byrness(1981)、罗春荣(1987)在再认时运用多个探测词的实验方法,也进一步证实了信息提取是依照序列的、自动停止的搜索模型进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