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符号系统

合集下载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2)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2)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的符号性质一、语言和说话“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中提出了应该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言语(说话)”(parole)“语言”(langue)1.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说话?⏹说话:运用语言的行为(说)和结果(话),具有一定的个人因素,因人而异。

⏹语言:是说话所使用的一套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由语音、语汇、语义、语法等系统构成。

2.语言与说话是不是一回事儿?(区别)3.语言与说话的关系每个正常的人都会说话,这就像每个人都用两条腿走路一样,极其平常。

正因为它太平常了,一般人才不去想它究竟是怎么回事情。

其实,平常的事情往往隐含着极不平常的奥妙。

谁能够看到并且揭示这个奥妙,谁就能够推动科学的发展。

牛顿看到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研究它的原因,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秘密,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

瓦特从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

马克思从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广阔的道路。

语言中也隐藏着很深奥的秘密。

人类有语言,会说话。

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它是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自古以来,历代都有人探索语言中的奥妙,取得了不少成果。

不过,由于语言这种现象牵涉的方面多,本身太复杂,至今还只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我们可以从人们最平常的说话谈起。

人们都会说话。

话是一句一句说的。

话的长短差别很大。

短可以只有一个词,长可以长到无止境。

例如,在一定的环境中,“看”就可以是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但这种现象不典型。

说话通常是把几个词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造出一句句的话。

这种话的长度在理论上说是无限的。

例如:看。

看书。

看一本书。

看一本有趣的书。

看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看图书馆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李晓明看图书馆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李晓明喜欢看图书馆昨天买来的一本有趣的书。

2.语言是符号系统

2.语言是符号系统
应自然的方式进行运作。总之,人类语言是一个极度完美 雅致的。
从语言的内部结构来看,语言具有层次性,而非混乱
无序的。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 这种层级性体现在:
• 在语音层面——每种语言包含若干音位成分,这些基本的 音位成分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则形成一种语言所需要的所有 语音表达式。 • 在句法/词汇层面——一种语言包含一定的数量的基本语 素,这些语素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则形成数量有限的词,词 再按照组合规则形成短语、句子。
组合、聚合之间的关系
组合负责语言符号的线性连接,是横向的;
聚合负责相同功能符号替换和类聚,是纵向的; 组合是显性的,可以直接目视;聚合则是隐性的, 需要思维; 组合与聚合一起发挥作用,使得整个语言系统得以 有效运转; 组合与聚合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发生作用。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础,既要有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
•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
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 环境对语言能力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二、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人类以外的动物不具备语言能力,不可能学会人类语 言。 黑猩猩:经过诸多实验,现在绝大多数科学家都断言 ,像人类语言这样复杂的交际工具是黑猩猩无法掌握 的。
现代汉语中的词类实际上就是有着大致相同功能成分 的聚合体,某个词类内部成员之间具有聚合关系。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具有聚合关系的成分自然 的聚集成群,能够互相替换。例如: 猴子
组 合
西瓜
组合 聚 合
张三 + 吃 + 桃子

语言学纲要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学纲要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如音位与音位的组合与聚合,b与an有组合关 系,b,p,m,f等有聚合关系。词义的搭配,同 义词、反义词等也反映出意义与意义的组合 与聚合。
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
单位的明晰性。 任意性。动物语言中也有一些是任意的,但只占一部分。 结构的二层性。 开放性。即无限的生成性。 传授性。 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
与语法.
词库
Pat, a noun. Sam, a noun. tap, a verb followed by a noun. nap, a verb not followed by a noun. -s, verb present tense suffix. -ed, verb past tense suffix.
的联系加以解释。普通的浓烟不过是起火的征候,不是符号, 但是经过约定,也可以成为报警的符号。
符号的三种类型:
意象式符号(icon) :形式具有其意义的某些真实的特征。 如:卫生间门上的男人图,电脑上的图标(如表示本地 连接的符号)。
索引式符号(index ):形式具有的特征可以让人联想到 其意义。需要用想像和猜测。比如,刀叉代表餐馆。
语言二层结构的奥妙在于以少数有规则地 组成多数,一级级翻番增量,从几十扩 大到无穷。
二层装置所提供的组合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语言中 的词只利用其中很少的一部分组合。这样就在语言 中造成一种羡余(redundancy)。
这种羡余的原因有二: 一是符号的数目不宜太多,否则记忆不胜负担; 二是留下一些组合不予利用,使得纠错成为可能,如
规则(部分)
(1)语音和拼写
词包含以下辅音p,m,t,n,s,d和以下元音a,e. 词以辅音开头 词中在第一个辅音之后是元音a。 词以辅音结尾。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
第二章 语言是符 号系统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
的总和。 言语:人们平常话或写作时对语言的具体使用。(包 括说话的行为和说话的结果)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A. 它们之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言语是个人的,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符号的任意性是就单个符号的音和义之间的相互关 系来说的。 符号的线条性是就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符号与符号的组合和单个符号中音和义的结合有很 大的区别,它不是任意的,是有条件的,即可以论 证和解释的。符号和符号的组合条件就是语言里的 各种结构规则。这样,以任意性为基础的符号处于 有条件、有规则的联系之中,使语言具备有条理、 可理解的性质。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1、任意性——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任
意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人们最初用什么样的声音去标记客观事物是约定速成
的,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汉语用“shān” (山)这样的声音而英语用“mountain”这样的声音 去标记“由土壤和岩石构成的地面上的隆起部分”这 种客观事物完全是随意的,他们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相同的事物用不同的声音去标记完全是由该种语言懂 得社会习惯自然形成的,与事物的性质毫无关系。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二、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
3、语言符号的层级关系
语言符号的分层装置:音位层 符号层 语言的底层:音位——数目只有几十个,但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 语言的上层: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序列,又分若干级。 第一级:语素 第二级:词 第三级:句子 形式表示:

语言学概论(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学概论(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沙似的的东西,而是一个组织严密、互相制 约的复杂系统。
这个复杂系统由语音系统、词汇系统、语法
系统等子系统组合而成,而这些子系统又都 是由不同层次的更小的子系统组合而成。
语言系统内部的这些个大大小小的子系统不
仅相互支撑,互相关联,而且往往还相互交 叉,相互纠缠。
26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的层级体系
组合关系在语言的各个子系统中普遍存在。

36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词语之间的组合是有规则的。较小语言单位
只有按一定规则组合,才能构成较大语言单 位,才能构成组合关系。

他不来。—*来不他—*不来他。
语言单位之间的组合是有层次性的。词语组
合的结果从表面上看是线条性的,但是成分 与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通常却不是单层的链 条式关系,而是立体的层次关系。
其乏困。‛杜预注:‚行李,使人。‛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青城县弥勒 会妖人……乃伪作陈仆射行李,云山东盗起 ,车驾必谋幸蜀,先以陈公走马赴任。‛ 英语treacle:猛兽的→治猛兽咬伤的药→ 一般的药→ 加糖浆的药→ 泛指一般的糖浆
22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4、离散性

语言符号的离散性是指语言符号结构、单元
位按一定的规则构成的,下一级语言单位都 是上一级语言单位的构成成分。
音位是音节的构成成分,音节是语素(形式
)的构成成分,语素是词的构成成分,词又 是句子的构成成分。
啊!
34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1、组合关系 组合:就是结构单位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
续,组成上一层或上一级的一个结构单位, 好像一个个连接在一起的链圈,一环扣一环, 组成一根环环相扣的链条。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 语言层级的特点: • 语言的层级系统有三个基本的特点。 • 第一,语言的底层和下层之间有质的区别。
底层语言单位都只是符号的形式,本身没 有意义;而上层语言单位则既有形式,又 有意义。
• 第二,下一级语言单位与上一级语言单位 有量的区别。
任何语言中音位都是很少的,一般只有几 十个。而音节则比音位多得多,少则几百, 多则上千。到语素这一级,数量一般上万。 到词这一级,数量一般达好几万甚至几十 万。到句子这一级,数量就是无限的了。
• 第二,结构层次不同对语言信息的影响。
• 如“哥哥和姐姐的同学都走了。”有两个意思: 一是指哥哥走了,姐姐的同学也走了;二是指哥 哥的同学和姐姐的同学都走了。这两种意思的不 同,是由于“哥哥和姐姐的同学”有两种不同的 结构层次:一是“哥哥”和“姐姐的同学”;二 是“哥哥和姐姐” 的“同学”。
• 5.语用层面
• 符号和符号的组合不再是任意的,而是有 条件的,可以论证和解释的(符号和符号 的组合条件就是语言里的各种结构规则)。
• 以任意性为基础的符号处于有条件、有规 则的联系之中,使语言具备可理解、有条 理的性质。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 一、语言的层级与层面

(一)语言的层级

语言是一种分层的装置。语言材料和语言规
• 由于语音形式的变化,造成词语或词义的 变化,从而带来信息的变化,这种现象不 属语音层面。
• 例如:“他很聪明。”
这句话中的第一个音节 “他”变成 ‘“你”,从而造成信息的变化,这时, 造成信息变化的原因并不只是语音形式的 变化,而是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共同的变 化,即词的改变。
• 又如:“我们都三十多岁了” “都”如果重读,意思是“全部”;如果轻 读,意思是“已经”。“都”重读与轻读 的不同,造成了词义的不同,从而引起信 息的不同。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的层级关系
语言符号之间存在规律性的联系,组
成一个严密的系统。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这种系统: 一是组成规则, 二是运转规则。
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组成规则)
最底层——音位
语言的上层:
一:语素——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二:词——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使用的
单位;
二、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 无法逾越的鸿沟
人类和动物界最后分家的伙伴是黑 猩猩。现在绝大多数科学家都断言,像
人类语言这样复杂的交际工具是黑猩猩
无法掌握的。
三、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
的根本区别
1.人类语言的单位具有明晰性特点,动物 语言是囫囵一团,不能分析的;
2 .人类语言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特点;
第三节 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一.语言能力
人类具有掌握语言的能力,而动物是没有 语言能力的。 人类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为抽象的思维能 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拥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 的发音器官是具备语言能力的前提条件。
人的语言能力是先天的
人的语言能力是人类远祖在从猿到人的长 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因此现代人先天就具备 了语言能力。 但学会语言则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 一个人掌握什么样的语言,与他的发音器官的 构造没有关系,而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 关,如印度的狼孩。
三、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
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具有 符号的一切特点。 形式——音 意义——义
如:“电视”,用记号“ dianshi” 来表 示就可以了。 音与义是语言符号的两个“面”,互 相依存,缺一不可。
2.语言作为符号的本质特征—— “约定俗成”

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语言与语言符号(一)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1)我们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①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常常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这代表乙事物的甲事物就是乙事物的符号。

例如:箭头(甲)方向(乙)马路上的红灯(甲)停止前进(乙)在以上两个例子中,箭头、红灯都是符号,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从以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符号包括两个方面:用来当代表(标记)的事物,如箭头、红灯,所代表的事物,如方向、停止前进。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把前者称为“能指”,把后者称“所指”。

语言也一样,也包括这两个方面,因此,也是一种符号。

如,“黑板”,h e ibn这个声音就是能指,“一块表面光滑的坚硬材料制成的板, 常涂黑色”。

语言符号和我们刚才举的那两个例子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视觉符号,语言符号是听觉符号。

符号是用作传递信息和意义的,符号本身是一种代替关系,用一定的可以感知的东西来代替另一种东西或一定的意思。

所以,代替关系包含着代替者与被代替者两个方面。

这种代替与被代替者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人为的,约定俗成的。

根据需要,人们可以改变符号。

符号的这种代替性、任意性和人为性表示了符号的本质特点请大家思考:看到冒烟,我们知道有火,听到别人咳嗽的厉害,我们就会判断,这个人可能感冒了,那么,冒烟、咳嗽是不是着火、感冒的符号呢?对于符号,我们要注意,就是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两者之间没有什么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而着火后冒烟,感冒后咳嗽这是事物的特征,两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因此,冒烟、咳嗽不是符号,这些一般被称做征候,或叫征兆。

以上所提到的这些符号都是人们事先用语言约定的,否则就不能被人所理解,所以实际上都是语言的符号。

而语言本身也是一种符号,而且要比其他任何符号都要重要的多和复杂的一种符号。

语言的符号性一般是指词的语音形式及其意义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

词的这种语音形式意义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具有符号的特点。

《语言学纲要》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学纲要》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学纲要》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A1:语言不同于说话。

语言(langue)是从说话中抽象出来的一套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系统(抽象),而说话(或者称:话语/言语)(parole)则是运用语言“生产”出来的“产品”(具象)。

语言存在于说话或者话语之中。

每一句言语可以作为一种说话的行为,这种行为的“产出”就是一句话,无数的言语行为和言语产品的总和,构成“话语”。

语言正是人们事后从“话语”中抽象出的规则系统。

因此语言和说话可以理解为“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Q2:如何看待语言的符号性?A2:如果,甲能代表乙,那么甲在经过人们的约定后,就能成为乙的符号。

如,红灯和绿灯经过人们的约定,可以代表“禁止通行”和“允许通行”,那么我们可以说红灯和绿灯分别是“禁止通行”和“允许通行”的符号。

符号必须是由一定“形式”(如绿灯)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如允许通行),它必须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

要注意辨析“符号”和“症候”的区别:能够自然地通过表征发现发生了什么的现象可以称为“症候”,例如:闻到烟味或者看到远处有烟,一定是某个地方有火烧着了。

症候是“形式”和“意义”的自然联系,而符号则需要人们约定或者俗成。

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是因为破坏了“烽火狼烟”与“有敌入侵”之间的约定关系,才会亡国。

在所有符号中,语言符号最为重要、复杂。

语言中最小的符号是语素,如单个汉字代表的语素“人”、“民”等,这些符号(语音的&文字的)可以说分别代表了一段汉语使用者心中固有的、离散的心理印象。

这些“符号材料”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组合成我们需要的话语,来传情达意。

Q3: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系统性?A3: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语言作为符号的特殊性,然后再从三个角度来理解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1. 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2. 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3. 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4.语言有以少控多的生成机制,有生成新结构的能力,而一般符号没有生成能力。

语言学纲要-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学纲要-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世界很多地方对母亲的称谓在语音上相似,如: Mama 汉语 Mom 英语 Maman 法语 La Mamma 意大利语 мама 俄语 mama 罗马尼亚语
这是否说明语音和意义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呢?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但是符号和符号之间不是 孤立的,是紧密联系并形成一个系统的。语言的系统性 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2 .二者的联系:
d.聚合关系是从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 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体现 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e.组合与聚合一起发挥作用,使得整个语言系统 得以有效运转; f.组合与聚合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发生作用。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常见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 辅音聚合类、元音聚 合类、浊辅音聚合类 同义词、反义词、单 义词、多义词 语素:词根、词缀、词尾; 词组:名词性、动词性 句子:主谓句、非主谓句、 陈述句、祈使句 音素、音位、音节、 语流 词和词之间,词 组和词组之间 语素间、词间、 词组间、句子间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
二、语言与符号 2.语言符号
“语言还可以比作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 我们不能切开正面而不同时切开反面。同样,在语言里,我 们不能使声音离开思想,也不能使思想离开声音。” ——索绪尔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人类语言和其他符号一样, 是一种形式和意义相统一的符号。它的形式是语音(人类发 出的声音),意义是语义(人类对通过感知接收到的具体多 样的心理现实的概括)。
玉米(棒子、苞米、珍珠米、老玉米、苞粟)
• 注意:
• 强制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 说的。语言符号进入社会交际对社会成员有很大的 强制性。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
符号和自己所代表的事物是两回事,相互之间没 有必然的联系。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像红绿灯、旗语 的手势、文字等是视觉可以感知的,盲字是触觉 可以感知的,语言是听觉可以感知的。这些可以 感知的形式都是和意义结合在一起的。
2.什么是征候: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 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 事物。例如,在山里赶路,看到远处炊烟 袅袅升起,就可以知道那里有可以歇脚或 投宿的人家。中医诊断疾病,总是要号脉, 看病人的气色、舌苔,闻他呼出的气息。 公安人员侦察案情,要收集指纹、脚印, 记录和拍摄现场。远处的炊烟,病人的脉 象、气色、舌苔、口气,罪犯的指纹、脚 印,这些都与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有自然的 联系,本身就是那事物的特征。
二、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 跨越的鸿沟
人类以外的动物不具备语言能力,自然不 可能学会人类语言。这个说法,以前只是 一种推论,现在有了比较充分的实验证据。
正是由于有了语言能力,儿童才能在短短 几年内掌握一门语言。而其他动物不具备 先天的语言能力,因此无论怎样努力,都 无法让动物学会语言。
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的结合体,因而音与义自然处 于最下层。“音”本来是一条混沌、模糊的线性 音流,犹如笑声哭声、虎啸狼嚎叫,分不出音的 结构成分来;“义”的情况也是如此,混沌、模 糊,分不出意义的界限。
但是,只要“音”和“义”经社会的约定
而相结合,我们既能分出音的结构成分,
也能分出义的界限。例如汉语“忙”的音 是mang,“房”的音是fang,比较这两个 字音的差异,只有最前面的那个音不同, “忙”是m-,“房”是f-,这就是音与义相 结合而划分出来的音的结构成分。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教学大纲】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 2、符号和他所代表的事物是两回事,没有必然联 系,它和事物的联系都是人们赋予的,是社会的 一种约定。
思考:用符号交际的优点? 乔纳森《格列佛游记》写到飞岛国里的百姓想饶开
语言用实物进行交际,于是每个人都带着一个大口袋 ,里面装着要说到全部的东西,要表达什么就从口袋 里掏出那个东西。
语言是由符号组成的系统,人们掌握了这些符号就 能相互交际。
一个符号在语言集体中确立后,个人是不能对它有 任何改变的,具有强制的不变性。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可变性
但是,同一事物的名称、在不同方言、语言中常有 不同的叫法,即使同一语言、同一方言在不同的时代又 可以有不同的叫法。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 区别
语言
稳定、静止
言语
自由结合,运动
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加个人 属性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 联系
“毫无疑问,这两个对象是紧密相连而且互为前提的,要言 语为人所理解,并产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须有语言;但是要 语言能够建立,也必须有言语。从历史上看,言语的事实总 是在前的。”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二、语言与符号 2、语言符号
“语言还可以比作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 我们不能切开正面而不同时切开反面。同样,在语言里,我 们不能使声音离开思想,也不能使思想离开声音。”
——索绪尔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人类语言和其他符号一样, 是一种形式和意义相统一的符号。它的形式是语音(人类发 出的声音),意义是语义(人类对通过感知接收到的具体多 样的心理现实的概括)。
但仍然是不同的两个符号。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第2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2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2章语言是符号系统2.1 复习笔记一、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语言和说话1.语言的有限性和无限性(1)说话的行为和说出的话都属于语言现象,语言现象是无穷尽的。

(2)但是,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东西:不同的句子中所包含的词是有限的。

同一个词可以和不同的词组合,构成不同的句子。

更重要的是,组织这些材料的规则是极其有限的。

语言学所研究的“语言”,也正是指由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而不是指具体的话语。

2.语言和说话的区别说出来的一句一句的话和说话时所用的词与规则是两回事。

(1)说话的行为和说出的话语总是具体的,在发音、词语选择、句子形式的运用等方面都有个人特点的。

而每个人说话或听话时使用的材料和规则却是具有一般性的,是社会每个成员共同的。

(2)语言是能够生成话语的符号系统,而具体说出来的话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系统所产生的结果。

(3)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但说话时选择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

所以,语言又是社会的规约,对每个语言使用者都具有强制性。

(二)语言与符号1.符号的含义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

而这些可以感知的形式都具有专门的意义,因此这些形式就具有了符号的功能。

(1)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是一般性的。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2.语言符号的性质(1)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用声音作为语言符号形式的物质载体,有其自然属性的优势。

(2)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这首先涉及心理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其次涉及语言符号意义的概括性。

①客观现实是四维时空中外在于人的所有存在:当下和历史上所有的人物、事物、现象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

心理现实则是客观现实经过人的认知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各种知识信息。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附思考题)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附思考题)

系统性
一、什么是系统:
许多元素有机结合执行某种职能达到某种目 的形成的体系。 二、语言系统: 系统的三要素: 元素、功能、秩序 三要素: 元素(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
功能(交际、思维)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语言系统:
秩序(层级性)
一是组成规则,二是运转规则。
三、语言系统的特点
1.层级性——组成规则
三、语言社会性的具体表现
1、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 1)语言依附社会:它随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社会发展 而发展;随社会消亡而消亡。离开了人类社会无所谓 语言,语言并不是人的本能的反映,不经过学习就不 能掌握语言。 2)社会离不开语言:人类出现以语言为存在条件。历 史、文化传播,共同活动、生产等环节都离不开语言。 2、语言为社会服务
各种各样的符号
• 请根据符号的定义,举出各种符号。 • 战场上,冲锋号是进攻的符号;白旗是投
降的符号;举手是缴械的符号等等; • 在考场上: 打铃是考试开始和结束的符号;
准考证上的号码和姓名是考生的符号; ABCD是答案的符号;考完后老师阅卷,80、 90是考试成绩的符号等
• 其他符号: • 窗外传来的一段悠长哀怨的乐曲 • 摩登女郎的异国风情的一件服饰 • 舞台上小丑的一个滑稽可笑的动作 • 救护车发出的“哎哟哎哟”的呼啸 • 后花园里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 • 等等
语言结构就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 号序列层构成的装置, 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
语言单位的层级关系图
第四级(句子) ↑

第三级(词组)


第二级(词)

第一级(语素)

底层(音位)(义位)
符号的序列
音义结合的符号 语言符号的形式

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语言与语言符号(一)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1)我们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①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常常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这代表乙事物的甲事物就是乙事物的符号。

例如:箭头(甲)方向(乙)马路上的红灯(甲)停止前进(乙)在以上两个例子中,箭头、红灯都是符号,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从以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符号包括两个方面:用来当代表(标记)的事物,如箭头、红灯,所代表的事物,如方向、停止前进。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把前者称为“能指”,把后者称“所指”。

语言也一样,也包括这两个方面,因此,也是一种符号。

如,“黑板”,hēibǎn这个声音就是能指,“一块表面光滑的坚硬材料制成的板,常涂黑色”。

语言符号和我们刚才举的那两个例子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视觉符号,语言符号是听觉符号。

符号是用作传递信息和意义的,符号本身是一种代替关系,用一定的可以感知的东西来代替另一种东西或一定的意思。

所以,代替关系包含着代替者与被代替者两个方面。

这种代替与被代替者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人为的,约定俗成的。

根据需要,人们可以改变符号。

符号的这种代替性、任意性和人为性表示了符号的本质特点。

请大家思考:看到冒烟,我们知道有火,听到别人咳嗽的厉害,我们就会判断,这个人可能感冒了,那么,冒烟、咳嗽是不是着火、感冒的符号呢?对于符号,我们要注意,就是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两者之间没有什么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而着火后冒烟,感冒后咳嗽这是事物的特征,两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因此,冒烟、咳嗽不是符号,这些一般被称做征候,或叫征兆。

以上所提到的这些符号都是人们事先用语言约定的,否则就不能被人所理解,所以实际上都是语言的符号。

而语言本身也是一种符号,而且要比其他任何符号都要重要的多和复杂的一种符号。

语言的符号性一般是指词的语音形式及其意义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

词的这种语音形式意义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具有符号的特点。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学概论 教学课件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学概论 教学课件

结构的二层性
底层
上层
单位 数量
音位 几十
音节
几百 上千
语素 词 句子
成千 几十万
上万
无穷
2、可组织性
可组织性——任意性——开放性; 利用有限的规则,可组合出无限的句子。
3、理智性
理智性——不受时、地环境限制; 动物的信号系统是一种本能,是消极地
对待外界的刺激;而人类的语言基于理 智,对外界的刺激可以预测(“危 险!”),可以选择积极反应或消极反 应(“快走!”“别理他!”)。说话 时也以自由选择词和句式。
4、可继承性
可继承性——传授性。 语言本身以及语言所承载的信息,都可
以流传下去。
人类语言
动物“语言”
单位的 明晰性
说出的话(句子)是界限清晰的 以叫喊或舞蹈动作来表示某一
单位,按照交际需要、语言规则 固定意思,“语言”单位不能进
组装起来。
行分析和组装。
任意性
语 言 符 号 的 音 义 结 合 具 有 任 意 一定程度的任意性,局限于一个
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人类的语言能力包括发达的大脑(抽象 思维的能力)和灵巧的发音器官(发音 能力)。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人类的语言不同于动物的信号系统,有 以下特点:可分离性;可组织性;理智 性;可继承性。
1、可分离性
可分离性指:单位的明晰性、结构的二 层性:
单位的明晰性
人类的语言可以分离出句子、短语、词、 音节、音位等;而动物的鸣叫或体势, 均是一个连续体。
语言学概论
第二章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一节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第二节 语言的四要素 第三节 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第一节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什么是符号1.符号的含义:符号就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

符号是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形式就是符号外在的形状、结构,它是以某种物质的方式存在的,或者是声音,或者是线条,或者是色彩,等等。

意义就是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内容,任何一个符号,都有一定的意义。

形式和意义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

语言符号是由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构成,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相结合的统一体,是说的和听的。

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同一般符号一样,用什么样的声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一样,是使用语言的社会集团的成员共同约定的,大家共同遵守。

2.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理解,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再次,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最后,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

3.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其中重点理解任意性特点。

(1)所谓任意性,是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什么样的声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由什么样的声音表达,是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并共同遵守的。

为什么人类会有这样多形形色色的语言?这也只能从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联系的任意性角度来解释。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要求结合人类不同的语言的种种现象来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符号的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音义结合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方言。

(3)所谓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过程中,其声音形式只能一个一个依次出现,一个音素或一个音节发出来才能紧接着发出另一个音素或音节,形成线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同时在空间范围内展开。

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一、语言的层级体系语言中的各种单位相互间紧密联系,彼此依存,组成一个系统。

语言的底层是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

上层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语言结构就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层构成的装置,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二层性(定义-核心-展开)。

无论是底层还是上层,我们都能看到,语言结构二层性的核心实际上是以少驭多,以较少的单位组成上一层较多的单位,如语言结构上层的三级在数量上就是增量翻番,由下一级组成上一级,数量成倍扩大。

例如汉语,音位层只有30来个,它们可以组成数千个语素,语素又可以组成数十万条词,词又组成无穷无尽的句子。

语言就是各个单位在不同的层和级上构成的一个层级装置。

在这个层级装置中,各个层级呈现出这样的特点,那就是层次的单位数量逐层增多,从有限到无穷。

最底层的音位系统,一般只有几十个,它们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音位组合与意义联系构成数千个语素,语素组合构成数万个词,数万个词再组成无数的句子。

在这些组合中,从音位到语素是最关键的,因为音位还只是形式,结合成语素后与意义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了质的飞跃。

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有三个方面,一是掌握定义,二是举例分析,三是认识其作用。

1.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例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

组合关系就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在一个结构中的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所以组合关系直接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则要求,并非是任意两个词就能构成组合关系。

2.聚合关系:在语言的组合结构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有相同作用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这些具有相同功能的单位(具体结构中的符号和用来替换的符号)聚合在一起,它们就形成了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其实就是具有相同功能特点的一群符号之间的关系,由于它们的功能相同,所以在同一结构中可以互相替换,替换后虽然具体内容有所改变,但功能与结构关系没有变化。

语言的组合关系说明了语言结构的规则,语言的聚合关系说明了替换规则。

组合规则使得语言符号的结构呈现出有序性,聚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大大地简化了语言系统。

因此,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地位。

三、语言的系统性第一,语言层级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第二,语言要素内部各个单位之间相互联系;第三,各个单位之间具有组合、聚合关系,具有功能上的联系。

第一节语音的基础知识一、什么是语音语音是代表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任何符号的构成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形式,以一定的物质材料为载体,这样与意义统一于一体,才能构成完整的符号。

语音就是语言的符号形式。

二、语音的四要素:音质、音高、音重和音长。

三、人类的发音器官人类的发音器官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动力部分、发音体、共鸣腔。

1.动力部分:人类发音的动力主要来自肺部的空气,肺部呼出的气流经气管到喉头,撞击声带,发出声音。

2.声带是主要的发音体,声带由两片构成,前端与甲状软骨相连,后端与两片勺状软骨相连,勺状软骨在肌肉的牵引下可以开合,控制声带,声带中间的通路叫声门,气流就从中间通过。

3.共鸣腔,即口腔、鼻腔、咽腔,这一部分主要是调节气流,起共鸣器作用,人类各种音色的音素,主要就是通过这一部分的发音器官的活动变化形成的。

四、音素和音标1.音素: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它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每个音素都有不同的音质,我们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稍微有所改变,就发出了不同的音素。

2.国际音标:世界上最通行的音标是国际音标,要求掌握常用的国际音标的书写及认读,期末复习重点注意汉语拼音方案中的符号同国际音标符号的区别,不能混淆。

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差别较大,例如辅音,只有f.s.n.l.m五个相同,元音只有i.u.a相同。

第二节元音和辅音一、元音的发音元音的音色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决定的。

任何一个方面的改变,都能发出不同的元音。

在掌握汉语普通话元音的基础上,重点掌握8个基本元音的发音,和汉语普通话中所有的元音如y.-i.-i.e等,这样既可以弄清楚不同元音之间的差别,又可以为学习其它元音打下基础。

二、辅音辅音的发音特点可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来认识。

1.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受到阻碍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人类语言所能构成阻碍的部位约有十余种,汉语普通话有六种发音部位,从前往后依次是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后、舌面前、舌面后。

2.发音方法:发音方法就是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

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不同,也能形成不同的音素。

辅音的发音方法主要有塞音、檫音、塞檫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汉语普通话有前五种发音方法。

此外,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辅音还分清音和浊音两类,根据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强弱把辅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一般也把这两种方式归入发音方法来认识。

第三节音位一、什么是音位音位是某一语言中能区分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也就是说,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且音位总是属于一定语言的,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研究音位就没有了意义。

例如送气和不送气的分别,就必须结合汉语语音来认识。

二、音位的对立和互补对立和互补是划分音位的重要的原则。

判断一个音素是不是音位,判断几个音素是属于一个音位还是几个不同的音位,我们不能凭空下结论,而必须拿出根据来,以理服人,这就需要运用对立和互补的理论说明问题。

1.对立:所谓对立,是指两个或几个音素如果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相互替换后会产生意义上的差别,即改变了原来音节所表示的意义,那么这里互相替换的几个音素,就是一种对立关系,它们不能划为一个音位,而要看作是不同的音位。

例如普通话音节[p‘à] 和[pà]中的两个辅音。

对立是鉴别一个音素能否成为一个音位的最根本的原则,是划分音位的主要根据。

即使它们的区别特征很小,只要能区别意义,就构成了对立,只要是对立,就是不同的音位,不用考虑其它任何条件。

2.互补:所谓互补,是指几个音素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它们的出现环境各有分工,我出现在甲处,你出现在乙处,他出现在丙处,各守一个地方,出现的环境相互补充,彼此处于互补关系之中。

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每个音素都不是独立的音位,它们可以共同归纳为一个音位,因为它们之间没有对立关系,不能构成对立,互相可以替换,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替换以后不影响一个音节所代表的意义。

“互补”是对“对立”原则的补充。

三、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如bi.zi.zhi中的i。

一个音位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有不同的发音特点,表现为不同的音素,它们出现的场合不同,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互相替换后不影响意义,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素,就是这个音位的变体。

音位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

条件变体:条件变体指属于一个音位的各个变体,其出现的场合要受一定条件限制,必须具备一定的语音条件才出现,没有相应的语音条件,这个变体一般不会出现,而且这些变体虽然同属于一个音位,但由于受语音条件限制,一般不能换用,当然,从理论上说是可以换用的,换用后不影响意义,即仍然没有区别意义,所以还是属于一个音位。

例如普通话的/a/音位,有/Θ/、/α/、/A/、/♣/等变体,但它们各有不同的出现条件,所以这四个音位就是音位/a/的条件变体。

自由变体:指处于同一位置上的几个音素相互可以自由替换,没有条件限制,这样的几个音素就是同一音位的自由变体。

一个音位有多个变体,这些变体的出现不需要任何语音条件,可以出现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中,甲变体能出现的场合,乙变体也能出现。

几个变体可以自由互换,不受语音条件的限制,这样的变体就是自由变体。

例如普通话以u开头的音节,如uei、uang、uan、uo等,其中的u有些人发成带摩檫性质的半元音w,有些人把它发成唇齿音v,但这两个变体的出现没有任何条件限制,可以自由互换,它们就是/u/音位的自由变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