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热处理
第六章 热处理简答题
第六章钢的热处理1、什么是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的特点和目的是什么?答:钢的热处理是将固态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
钢的热处理的特点是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来改变零件或毛坯的内部组织,而不改变其形状和尺寸的热加工工艺.钢的热处理的目的是改善零件或毛坯的使用性能及工艺性能.2、从相图上看,怎样的合金才能通过热处理强化?答:通过热处理能强化的材料必须是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组织结构能够发生变化的材料,通常是指:(1)有固态相变的材料;(2)经受冷加工使组织结构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的材料;(3)表面能被活性介质的原子渗入.从而改变表面化学成分的材料.3、什么是退火?其目的是什么?答:退火是将金属或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其目的可概括为“四化”,即软化(降低硬度适应切削加工和冷冲压要求);均匀化(消除偏析使成分和组织均匀化);稳定化(消除内应力、稳定组织保证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细化(细化晶粒、提高力学性能)。
4、亚共析钢热处理时,快速加热可显著提高屈服强度和冲击韧性,为什么?答:快速加热可获得较大的过热度,使奥氏体形核率增加,得到细小的奥氏体晶粒,冷却后的组织晶粒也细小。
细晶粒组织可显著提高钢的屈服强度和韧性。
5、热轧空冷的45钢在正常加热超过临界点A c3后再冷却下来,组织为什么能细化?答:热轧空冷的45钢室温组织为F+P,碳化物弥散度较大,重新加热超过临界点A c3后,奥氏体形核率大,起始晶粒细小,冷却后的组织可获得细化。
7、确定下列钢件的退火方法,并指出退火的目的及退火后的组织。
(1)经冷轧后的15钢钢板,要求降低硬度;(2)ZG35的铸造齿轮;(3)改善T12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4)锻造过热的60钢坯.答:(1)再结晶退火,消除加工硬化及内应力,退火组织为P+F.(2)去应力退火,消除铸造内应力,组织为P+F。
什么是钢的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方式有哪些
理论上, 任何材料都可以进行淬火处理, 但 实际上, 如低碳钢为了进行淬火, 其冷却速 度需达到2 000 ℃/s, 目前生产中尚无这样 的制冷剂可以达到如此高的冷却速度, 所以 通常认为低碳钢不能进行淬火处理。
(2)退火。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 保持一定时 间, 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退火。 退火的目的是细化晶粒, 使组织均匀化, 降 低硬度, 提高塑性和消除内应力。
(3)正火。将钢加热到临界点AC3 或ACcm 以上30~50 ℃, 保温一定时间后, 在静止 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 正火能细化晶粒, 提高钢的冲击韧度和综合 力学性能。
(4)回火。将淬火钢重新加热到临界点AC1 以下的某一温度, 保温一定时间, 然后在空 气或油中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称为回 火。 回火的目的是稳定组织、稳定零件在使用中 的性能和尺寸; 消除内应力; 提高塑性和韧 性。
什么是钢的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方 式有哪些
钢在固定下采用适当方式进行加热、保温、 并以一定的冷却速度冷却到室温, 改变钢的 组织从而改变其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称为 钢的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1)淬火。将钢加热到临界点AC3 或AC1 以上某一温度, 保温一定时间, 使钢的组织 全部转变为奥氏体, 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在 水、油中冷却)获得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 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淬火的目的是大大提高钢材的硬度。
根据加热温度的不同, 回火可分为高温回火 (400℃以上)、中温回火(250~400 ℃)和 低温回火(150~250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重要的焊接结构经常采用高温回火来消 除结构中的残余焊接应力。 钢经淬火加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 处理, 调质处理后可得到强度、塑性、韧性 都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热处理的作用
热处理的作用
1 热处理是什么
热处理,又称为热加工,是指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使材料受热处理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一种工艺。
热处理过程是加工物料形成性质和结构的基础,它通过热处理处理后材料的组织,改变其物理和机械性能,有助于提高加工后件的综合性能,更好的适应一定的应用需求。
2 热处理的作用
1、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使之变得更加坚硬和耐磨。
大多数金属和合金经过适当的热处理以后,其组织结构都会发生改变,通常会使金属变得更加坚硬和耐磨,从而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
2、改变材料表面性质,使之不易腐蚀。
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性质,使之不易受到外界环境中的腐蚀,从而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3、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可靠性。
热处理能够改变材料的力学性能,使其机械性能更优,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3 热处理在工业中的应用
1、矿山机械、挖掘机械、建筑机械和重型机械行业中,一些金属零部件,如轴承、螺栓、轴节等,都采用热处理工艺制造。
这些零部件,可以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使其机械性能更优越。
2、汽车行业,一些零部件,如发动机块、活塞、活塞环、铰链件等,都采用热处理工艺制造,可以使零部件更加坚硬和耐磨,提高了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
3、航空航天行业,一些重要的零部件,如发动机、螺栓、传动件等,都采用热处理工艺制造,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确保传动的平顺稳定,对大飞机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只是热处理在工业上一些应用,实际应用场景更多,它为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基础保障。
热处理正火定义
热处理正火定义
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加工技术,正火作为其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被广泛应用于钢铁行业。
那么,什么是热处理正火呢?本文将深入讨
论正火的定义及其作用。
一、正火的定义
正火又称淬火加热,是钢铁材料在淬火前加热到适当的温度并保持一
定时间,以使其中的碳元素均匀分布,从而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的
过程。
正火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因材料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在900℃-1100℃间。
二、正火的作用
正火作为热处理的一种方法,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1.提高硬度和强度
正火将钢铁材料加热至适宜温度,促进晶粒长大并形成纤维状组织,
使碳元素均匀分布,从而提高其硬度和强度,大大增加材料的使用寿命。
2.改善韧性
正火过程中,碳元素同时扩散到晶粒边界,形成较软的 ferrite,使
晶界处降低了碳的含量,提高了晶界的韧性,使钢铁材料更具有韧性,抗拉伸断裂能力增强。
3.改变材料的性质
正火能够对材料进行调质,即使其整体性能得到优化,同时也能改变其特定的性质,如磁性、电性、热学性能等,从而适应不同的使用条件。
4.提高加工效率
正火可以消除材料内部应力,优化晶粒组织,从而提高加工效率。
大量研究证明,在正火后的钢材中,其冷加工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总之,正火作为热处理技术中一种经典的加热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在工业生产中,它被广泛应用于钢铁材料加工。
通过正火的处理,钢铁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得到了提高,同时韧性得到了改善,使其更耐用、更可靠。
木材改性复习题
木材改性复习题木材改性复习题木材改性是一种常见的木材处理技术,通过改变木材的结构和性质,提高木材的耐久性、防腐性、防火性等特性,从而扩大木材的应用范围。
下面是一些与木材改性相关的复习题,帮助读者回顾木材改性的基本知识。
1. 什么是木材改性?木材改性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木材进行处理,以改变其结构和性质的过程。
常见的木材改性方法包括热处理、化学处理、压力处理等。
2. 木材改性的目的是什么?木材改性的目的是提高木材的性能,使其更加耐久、防腐、防火等。
改性后的木材可以用于更多的领域,例如建筑、家具、地板等。
3. 什么是热处理?热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木材改性方法,通过将木材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改变木材的结构和性质。
热处理可以提高木材的耐久性和抗虫性,减少木材的吸湿性。
4. 什么是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木材改性方法,通过将木材浸泡在化学药剂中,改变木材的结构和性质。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防腐剂处理、阻燃剂处理等。
5. 木材改性的优点有哪些?木材改性可以提高木材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改性后的木材具有较好的防腐性和防火性能;改性木材的尺寸稳定性较好,不易变形;改性木材可以减少对天然资源的依赖,对环境友好。
6. 木材改性的局限性有哪些?木材改性的成本较高,需要消耗较多的能源和化学药剂;改性木材的工艺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改性木材的市场认可度相对较低,需加强宣传和推广。
7. 木材改性对环境的影响如何?木材改性可以减少对天然资源的需求,降低采伐压力;改性木材可以替代一些传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但改性木材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化学废弃物,需要妥善处理。
8. 木材改性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木材改性技术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开发更加环保的改性方法、改良改性木材的性能、提高改性木材的市场认可度等。
9. 木材改性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有哪些?改性木材在建筑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室内地板、室外地板、墙板等。
热处理知识问答100问
热处理知识问答100问(钢铁)热处理知识问答目录第一章热处理原理 (4)1. 什么是热处理 (4)2. 热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4)3. 热处理的条件是什么 (4)4. 热处理的工艺过程是什么 (4)5. 主要参数有哪些 (4)6. 按处理阶段及目的可分为哪几种 (4)7. 按热处理工艺参数可分为哪几种 (4)8. 什么是退火 (5)9. 退火的目的是什么 (5)10. 退火工艺的种类有哪些 (5)11. 什么是均匀化退火 (5)12. 什么是完全退火 (6)13. 什么是不完全退火 (6)14. 什么是等温退火 (6)15. 什么是球化退火 (6)16. 什么是再结晶退火 (7)17. 什么是去应力退火 (7)18. 什么是回火 (8)19. 回火的目的是什么 (8)20. 回火的种类有哪些 (8)21. 低温回火得到的组织及目的是什么 (8)22. 中温回火得到的组织及目的是什么 (8)23. 高温回火得到的组织及目的是什么 (9)24. 什么是正火 (9)25. 正火的目的是什么 (9)26. 什么是淬火 (9)27. 淬火的目的是什么 (10)28. 加热及保温时间如何确定 (10)29. 怎样控制冷却速度 (10)第二章缺陷及影响 (11)30. 淬火裂纹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1)31. 钢件的冶金质量对淬火裂纹有何影响 (11)32. 钢的含碳量和合金元素对钢的淬裂倾向有何影响 (11)33. 原始组织对淬裂性有何影响 (11)34. 为何会发生重复淬火开裂现象 (12)35. 零件尺寸和结构对淬裂性有何影响 (12)36. 工艺因素对淬火裂纹有何影响 (12)37. 加热不当可引起哪些裂纹 (13)38. 升温速度过快为何会引起裂纹 (13)39. 表面增碳或脱碳为何会引起裂纹 (13)40. 过热或过烧为何会引起裂纹 (13)41. 在含氢气氛中加热为何会引起裂纹 (13)42. 淬火加热温度和热处理应力有何关系 (14)43. 晶粒大小同淬火加热温度有何关系 (14)44. 冷却为何会引起裂纹 (14)45. 加热过程有哪些缺陷 (14)46. 什么是过热现象 (14)47. 什么是一般过热 (14)48. 产生断口遗传的原因是什么 (14)49. 什么是粗大组织的遗传现象 (15)50. 什么是过烧现象 (15)51. 什么是脱碳和氧化 (15)52. 防止氧化和减少脱碳的措施有哪些 (15)53. 热处理应力对材料性能有何影响 (15)54. 为何会产生热处理应力 (16)55. 热应力与组织应力综合作用会导致什么结果 (16)第三章质量异常及处理 (17)56. 热处理线有哪三种基本工艺流程 (17)57. 表面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控制 (17)58. 钢管弯曲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避免 (17)59. 水淬设备常见故障有哪些 (18)60. 如何解决水淬上料装置热金属检测器故障 (18)61. 斯维顿杠杆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8)62. 移动门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8)63. 淬火旋转装置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8)64. 压紧装置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9)65. 钢管到位装置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9)66. 出料翻板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9)67. 外喷水挡块接行开关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9)68. 步进梁装置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9)69. 出口翻板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9)70. 什么原因会导致液压站故障 (20)71. 什么原因会导致干油泵故障 (20)72. 变频器故障的后果是什么 (20)73. 什么原因会导致水处理故障 (20)74. 高压水除鳞有何故障 (20)75. 热处理炉常见的故障有哪些 (20)76. 如何解决烧嘴熄灭 (20)77. 如何解决烧嘴无法点燃 (20)78. 如何处理电流、煤气、空气流量不足现象 (20)79. 怎样解决烧嘴熄灭后无法复位现象 (21)80. 液压泵自动关闭后怎样解决 (21)81. 控温时的注意哪些事项 (21)82. 热风放散阀有什么作用 (22)83. 淬火炉空气预热器的作用是什么 (22)84. 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炉温 (22)85. 焖炉时怎样进行炉温控制 (23)86. 控温时要注意那些方面 (23)87. 升温速度为何不能过快 (24)88. 降温方法有哪几种 (24)89. 水淬斯惠顿停在半空不动的原因是什么及解决方法 (24)90. 水淬时管子卡在淬火轮与移动门之间后怎样解决 (25)91. 多根管子翻到淬火炉入炉辊道前的原因是什么 (25)92. 如何解决钢管进炉后歩进梁不动作 (25)93. 回火炉入炉前会发生哪些异常 (26)94. 混钢有哪些预防措施 (26)第四章热处理岗位质量职责 (27)95. 为何要设备巡检 (27)96. 水淬设备都检查哪些项目 (27)97. 热处理炉都检查哪些项目 (27)98. 怎样做到质量控制 (27)99. 料流控制的原则是什么 (28)100.热处理工有哪些具体职责 (28)第一章热处理原理 (4)1. 什么是热处理 (4)2. 热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4)3. 热处理的条件是什么 (4)4. 热处理的工艺过程是什么 (4)5. 主要参数有哪些 (4)6. 按处理阶段及目的可分为哪几种 (4)7. 按热处理工艺参数可分为哪几种 (4)8. 什么是退火 (5)9. 退火的目的是什么 (5)10. 退火工艺的种类有哪些 (5)11. 什么是均匀化退火 (5)12. 什么是完全退火 (6)13. 什么是不完全退火 (6)14. 什么是等温退火 (6)15. 什么是球化退火 (6)16. 什么是再结晶退火 (7)17. 什么是去应力退火 (7)18. 什么是回火 (8)19. 回火的目的是什么 (8)20. 回火的种类有哪些 (8)21. 低温回火得到的组织及目的是什么 (8)22. 中温回火得到的组织及目的是什么 (8)23. 高温回火得到的组织及目的是什么 (9)24. 什么是正火 (9)25. 正火的目的是什么 (9)26. 什么是淬火 (9)27. 淬火的目的是什么 (10)28. 加热及保温时间如何确定 (10)29. 怎样控制冷却速度 (10)第二章缺陷及影响 (11)30. 淬火裂纹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1)31. 钢件的冶金质量对淬火裂纹有何影响 (11)32. 钢的含碳量和合金元素对钢的淬裂倾向有何影响 (11)33. 原始组织对淬裂性有何影响 (11)34. 为何会发生重复淬火开裂现象 (12)35. 零件尺寸和结构对淬裂性有何影响 (12)36. 工艺因素对淬火裂纹有何影响 (12)37. 加热不当可引起哪些裂纹 (13)38. 升温速度过快为何会引起裂纹 (13)39. 表面增碳或脱碳为何会引起裂纹 (13)40. 过热或过烧为何会引起裂纹 (13)41. 在含氢气氛中加热为何会引起裂纹 (13)42. 淬火加热温度和热处理应力有何关系 (14)43. 晶粒大小同淬火加热温度有何关系 (14)44. 冷却为何会引起裂纹 (14)45. 加热过程有哪些缺陷 (14)46. 什么是过热现象 (14)47. 什么是一般过热 (14)48. 产生断口遗传的原因是什么 (14)49. 什么是粗大组织的遗传现象 (15)50. 什么是过烧现象 (15)51. 什么是脱碳和氧化 (15)52. 防止氧化和减少脱碳的措施有哪些 (15)53. 热处理应力对材料性能有何影响 (15)54. 为何会产生热处理应力 (16)55. 热应力与组织应力综合作用会导致什么结果 (16)第三章质量异常及处理 (17)56. 热处理线有哪三种基本工艺流程 (17)57. 表面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控制 (17)58. 钢管弯曲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避免 (17)59. 水淬设备常见故障有哪些 (18)60. 如何解决水淬上料装置热金属检测器故障 (18)61. 斯维顿杠杆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8)62. 移动门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8)63. 淬火旋转装置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8)64. 压紧装置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9)65. 钢管到位装置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9)66. 出料翻板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9)67. 外喷水挡块接行开关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9)68. 步进梁装置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9)69. 出口翻板故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9)70. 什么原因会导致液压站故障 (20)71. 什么原因会导致干油泵故障 (20)72. 变频器故障的后果是什么 (20)73. 什么原因会导致水处理故障 (20)74. 高压水除鳞有何故障 (20)75. 热处理炉常见的故障有哪些 (20)76. 如何解决烧嘴熄灭 (20)77. 如何解决烧嘴无法点燃 (20)78. 如何处理电流、煤气、空气流量不足现象 (20)79. 怎样解决烧嘴熄灭后无法复位现象 (21)80. 液压泵自动关闭后怎样解决 (21)81. 控温时的注意哪些事项 (21)82. 热风放散阀有什么作用 (22)83. 淬火炉空气预热器的作用是什么 (22)84. 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炉温 (22)85. 焖炉时怎样进行炉温控制 (23)86. 控温时要注意那些方面 (23)87. 升温速度为何不能过快 (24)88. 降温方法有哪几种 (24)89. 水淬斯惠顿停在半空不动的原因是什么及解决方法 (24)90. 水淬时管子卡在淬火轮与移动门之间后怎样解决 (25)91. 多根管子翻到淬火炉入炉辊道前的原因是什么 (25)92. 如何解决钢管进炉后歩进梁不动作 (25)93. 回火炉入炉前会发生哪些异常 (26)94. 混钢有哪些预防措施 (26)第四章热处理岗位质量职责 (27)95. 为何要设备巡检 (27)96. 水淬设备都检查哪些项目 (27)97. 热处理炉都检查哪些项目 (27)98. 怎样做到质量控制 (27)99. 料流控制的原则是什么 (28)100.热处理工有哪些具体职责 (28)第一章热处理原理1. 什么是热处理将固态金属或合金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加热,保温一定的时间,以一定的冷却速度冷却以改变其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热处理基础知识问答
热处理基础知识问答1、什么是热处理将固态金属或合金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加热,保温一定的时间,以一定的冷却速度冷却以改变其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2、热处理的目的是什么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改变钢的内部组织结构,来控制相变过程中组织转变的程度和转变产物的形态,从而改善钢的性能。
3、热处理的条件是什么必须有固态相变转变的合金才可以进行热处理。
4、热处理的工艺过程是什么(1)加热:临界点+△T值(2)保温(3)冷却:临界点-△T值一定冷却速度5、主要参数有哪些(1)加热温度T(2)保温时间t(3)冷却速度V,冷却介质决定冷却速度,如:水、盐水、碱水、空气6、按处理阶段及目的可分为哪几种(1)预处理目的是消除偏析、内应力,为最终热处理或后续的加工获得平衡组织。
(2)最终处理作为工件处理的最后工序,获得最终组织。
7、按热处理工艺参数可分为哪几种(1)普通热处理这是生产中最常用的热处理工艺,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这类的热处理一般不会额外的加入其他元素,主要是通过自身组织转变来得到所需要的性能。
(2)化学热处理这类在热处理在齿轮、轴等耐磨件上会经常用到。
工件进行化学热处理时,会在表面一层渗入其他的元素,而对心部的成分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一般渗入什么元素,我们就称为渗×处理,如表面渗C、渗N,C、N共渗等。
(3)表面热处理综合了上述两类热处理的特点,即热处理时不加入其他元素,而且只是针对表面进行的热处理,不影响心部的组织,如表面淬火,但其要求工件的含碳量较高。
8、什么是退火退火是将金属和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后组织亚共析钢是铁素体加片状珠光体;共析钢或过共析钢则是粒状珠光体。
总之退火组织是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9、退火的目的是什么(1)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及冷变形加工。
(2)细化晶粒,消除因铸、锻、焊引起的组织缺陷,均匀钢的组织和成分,改善钢的性能或为以后的热处理作组织准备。
《热处理技术经验》读书笔记模板
读书笔记
这是《热处理技术经验》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热处理技术经验》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热处理技术经验》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二、典型不锈钢的 退火
一、如何对不锈钢 进行热处理
三、典型不锈钢的 淬火与回火
1.如何对马氏体不锈钢进行热处理? 2.如何对铁素体不锈钢进行热处理? 3.如何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热处理?
1.00Cr17Ti不锈钢薄板冷轧时表面出现皱折怎么办? 2.SUS304-2B不锈钢薄板退火不软化怎么办? 3.冷冲压后的304不锈钢是否需要退火?退火温度应选择多少合适? 4.如何退火可使304HC不锈钢钢丝能获得较高的塑性和较好的综合性能? 5.如何进行不锈钢的光亮退火? 6.如何对00Cr12Ti铁素体不锈钢进行退火处理? 7.如何通过形变退火提高铁素体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 8.低温退火能否提高冷轧奥氏体不锈钢的硬度? 9.2Cr12NiMo1W1V马氏体不锈钢异型锻件退火后出现炸裂怎么办?
1.如何避免Cr12型不锈钢零件的淬火裂纹? 2.如何对1Cr17Ni2Si2不锈钢进行淬火与回火可提高其性能? 3.超级马氏体不锈钢如何进行热处理可以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4.如何对0Cr13Ni4Mo不锈钢进行淬火与回火可以提高其拉伸性能和屈强比? 5.如何对2Cr13钢进行淬火与回火? 6.如何对2Cr11NiMoVNbWB钢进行淬火与回火? 7.如何通过热处理提高含硼316不锈钢的性能? 8.如何防止铬不锈钢2-4Cr13钢坯表面产生硬化裂纹? 9.如何对不锈钢零件进行光亮热处理?
目录分析
二、热处理的地位 与作用是什么?
一、什么是热处理?
淬火、回火、正火、调质都有什么区别?
淬火与退火、正火处理在工艺上的主要区别是冷却速度快,目的是为了获得马氏体组织。马氏体组织是钢经淬火后获得的不平衡组织,它的硬度高,但塑性、韧性差。马氏体的硬度随钢的含碳量提高而增高。
根据工件性能要求的不同,按其回火温度的不同,可将回火分为以下几种:
(一)低温回火(150-250度)
c,去应力退火又叫低温退火,把钢加热到500~600度,保温一段时间,随炉缓冷到300度以下,再室温冷却.退火过程中组织不发生变化,主要消除金属的内应力.
2.正火
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
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细化组织,改善钢的性能,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从自来水淬火时工件容易淬裂、硬度不均且畸变大等现象,列出了自来水作为淬火介质的两大缺点:一是低温冷却速度太快,二是冷却特性对水温变化太敏感。分析了自来水第二大缺点引起淬火硬度不均和畸变的原因。通过与气态介质的对比,指出了液态淬火介质共同的两类缺点:一是任何确定的液态介质,其冷却速度的可调节范围都很有限,以致同一个车间必须配备普通淬火油、中速淬火油和高速淬火油,才能满足不同工件的需要;二是工件从蒸汽膜阶段到沸腾阶段期间,冷却速度突然增大,可能引起较大的淬火变形。提供了克服液态淬火介质第二类缺点的七类技术方法。
低温回火(150-250度)
低温回火所得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其目的是在保持淬火钢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前提下,降低其淬火内应力和脆性,以免使用时崩裂或过早损坏。它主要用于各种高碳的切削刃具,量具,冷冲模具,滚动轴承以及渗碳件等,回火后硬度一般为HRC58-64。
中温回火(350-500度)
(三)高温回火(500-650度)
高温回火所得组织为回火索氏体。习惯上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其目的是获得强度,硬度和塑性,韧性都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因此,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机床等的重要结构零件,如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回火后硬度一般为HB200-330。
铆工面试最基础问题
铆工面试最基础问题
1.什么是热处理?热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答:将固体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称为热处理。
通过热处理,可以使工件获得所需要的力学或工艺性能。
2,什么是退火?退火的目的是什么?举出一些冷作工涉及到的退火实例。
答: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经保温后缓慢冷却下来的热处理方法称为退火,也称消应力处理。
退火的目的:通过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可以消除材料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应力,降低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改善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和压力加工性。
如:焊接件承受了不均匀的加热,其内部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内应力,通过对其进行退火,可以保证其在进一步加工或使用中保持稳定。
3.机械制造业中常用的是哪一类润滑油?这类润滑油有
哪些特点?
答:机械制造业中应用的润滑油多为矿物润滑油。
矿物润滑油具有成本低、产量大、性能稳定的特点。
先进热处理技术概念
先进热处理技术概念热处理技术,这可是个相当了不起的领域啊!你知道吗,它就像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能让金属材料拥有超乎想象的性能和品质。
咱先来说说什么是热处理技术。
简单来讲,它就是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等操作,来改变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提升材料的性能。
这就好比是训练运动员,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让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先进的热处理技术,那可真是五花八门。
比如说真空热处理,它就像是在一个没有干扰的纯净世界里对金属进行改造。
在真空环境中,金属不会受到氧化和污染,能保持纯净的品质,这效果多棒啊!还有感应热处理,这就像给金属来一场精准的“电疗”。
通过电磁场的作用,让金属局部快速加热,达到理想的效果,是不是很神奇?激光热处理呢,就像是用一把超级精准的激光剑,在金属表面轻轻一挥,就能实现局部的强化和改性。
你想想看,如果没有先进的热处理技术,咱们的汽车零件能那么耐用吗?飞机发动机能那么可靠吗?那些高端的机械设备能顺利运转吗?先进热处理技术的好处可太多啦!它能让金属变得更硬、更耐磨,就像给金属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
能让金属的韧性更好,不容易断裂,这难道不是很重要吗?而且还能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让金属在恶劣环境下也能“坚守岗位”。
再说说它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比如在汽车制造中,发动机的零部件经过先进热处理,就能承受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保证汽车跑得又快又稳。
在航空航天领域,飞机的关键部件经过特殊的热处理,才能在高空极端条件下安全可靠地运行。
先进热处理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
科研人员们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工艺,就像探险家在未知的领域勇敢前行。
他们不断挑战极限,追求更高的性能和更完美的效果。
所以说,先进热处理技术可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神秘魔法,而是实实在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进步的重要手段。
咱们得重视它,研究它,让它为我们创造更多的奇迹,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热处理的原理是什么
热处理的原理是什么
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材料来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一种工艺。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固溶体溶解和析出:热处理可以改变固溶体中原子或离子的分布状态,使之溶解或析出,从而影响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例如,通过固溶处理可以将一些固溶体溶解在基体中,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2. 渗透和沉淀: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中的组分分布,使之在凝固行为中发生扩散和分解沉淀。
例如,通过淬火可以使材料中的碳原子发生扩散,使材料表面形成一层高碳化物沉淀,从而提高材料的抗磨性和耐蚀性。
3. 组织相变:热处理可以引起材料的相变,从而改变其晶体结构和晶界性质。
例如,通过退火处理可以使材料中的晶粒长大、结构更加稳定,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4. 残余应力的消除:热处理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的过程来消除材料中的残余应力。
例如,通过应力回火可以使材料中的应力得到释放和均衡,减少材料的开裂和变形倾向。
总之,热处理利用材料在高温下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的温度、时间和速率,可以使材料达到所需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耐腐蚀性等要求。
什么是化学热处理
什么是化学热处理化学热处理是通过改变金属和合金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金属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的工艺过程一般是:将工件置于含有特定介质的容器中,加热到适当温度后保温,使容器中的介质(渗剂)分解或电离,产生的能渗入元素的活性原子或离子,在保温过程中不断地被工件表面吸附,并向工件内部扩散渗入,以改变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
通常,在工件表层获得高硬度、耐磨损和高强度的同时,心部仍保持良好的韧性,使被处理工件具有抗冲击载荷的能力。
每一种化学热处理工艺都各有其特点,如果需要分别或同时提高耐磨、减摩、抗咬死、耐蚀、抗高温氧化和耐疲劳性能,则根据工件的材质和工作条件选择相应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化学热处理是古老的工艺之一,在中国可上溯到西汉时期。
已出土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佩剑,表面含碳量达O.6~0.7%,而心部为O.15~O.4%,具有明显的渗碳特征。
明代宋应星撰《天工开物》一书中,就记载有用豆豉、动物骨炭等作为渗碳剂的软钢渗碳工艺。
明代方以智在《物理小识》“淬刀”一节中,还记载有“以酱同硝涂錾口,煅赤淬火”。
硝是含氮物质,当有一定的渗氮作用。
这说明渗碳、渗氮或碳氮共渗等化学热处理工艺,早在古代就已被劳动人民所掌握,并作为一种工艺广泛用于兵器和农具的制作。
随着化学热处理理论和工艺的逐步完善,自二十世纪初开始,化学热处理已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机械制造和军事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产品的各种性能指标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除渗碳外,又研究和完善了渗氮、碳氮和氮碳共渗、渗铝、渗铬、渗硼、渗硫、硫氮和硫氮碳共渗,以及其他多元共渗工艺。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使化学热处理过程的控制日臻完善,不仅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且工艺参数和处理质量也得到更加可靠的控制。
按渗入元素的性质,化学热处理可分为渗非金属和渗金属两大类。
前者包括渗碳、渗氮、渗硼和多种非金属元素共渗,如碳氮共渗、氮碳共渗、硫氮共渗、硫氮碳(硫氰)共渗等;后者主要有渗铝、渗铬、渗锌,钛、铌、钽、钒、钨等也是常用的表面合金化元素,二元、多元渗金属工艺,如铝铬共渗、钽铬共渗等均已用于生产。
食品加工中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食品加工中的热处理工艺研究随着人们对食品健康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热处理工艺在食品加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那么,什么是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工艺的目的是什么?本文将对食品加工中的热处理工艺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食品加工中的热处理工艺。
一、什么是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工艺是一种在食品加工中常见的处理方法。
它是指将食品在一定的温度下,以蒸汽、水、热空气等方式进行处理。
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杀灭食品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保护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热处理工艺常用于罐头、果酱、饼干、蛋糕、肉制品等食品的加工。
二、热处理工艺的目的热处理工艺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杀灭食品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避免因微生物污染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此外,热处理还能破坏食物中的酶活性,减缓食品的氧化速度,避免食品的变质和腐败。
同时,热处理也可以改变食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获得更好的口感和质地。
三、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在食品加工中,热处理工艺有许多不同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1. 热水处理热水处理是将食品浸泡在加热的水中进行处理,一般温度在80℃左右。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于某些温度敏感的食品,如青菜、豆腐等蔬菜和豆制品。
2. 蒸煮处理蒸煮处理是将食品放在高温蒸汽中进行处理,一般温度在100℃左右。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于各种食品,如肉制品、蔬菜、水果等。
3. 烤烘处理烤烘处理是将食品放入烤箱或烘干机中进行处理,温度一般在120℃左右。
这种方法适用于烘干水果、面包、饼干等食品。
4. 高压处理高压处理是将食品置于高压下进行处理,一般压强在100MPa以上,温度在20℃到70℃之间。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于某些温度敏感的食品,如罐头、果酱等食品。
四、热处理工艺的优缺点热处理工艺在食品加工中具有许多的优点和缺点。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优点:1. 可以有效地杀灭食品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保障食品的安全。
机械制造基础第2章答案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2-1何谓热处理?其目的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类型?答:钢的热处理是钢在固体范围内,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来改变钢的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改善钢的性能的一种工艺。
热处理的目的是改善钢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热处理的基本类型包括:普通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与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与化学热处理)。
2-2 退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常用的退火方法有哪些?答:退火的主要目的是:细化晶粒,改善钢的力学性能;降低硬度,提高塑性,以便进一步切削加工;去除或改善前一道工序造成的组织缺陷或内应力,防止工件的变形和开裂。
常用的退火方法有: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均匀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
2-3 根据下表,归纳比较共析碳钢过冷奥氏体冷却转变中几种产物的特点?2-4 临界冷却速度的意义是什么?它与C曲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对淬火有什么实际意义?答:奥氏体全部过冷到M s以下转变为马氏体的最小冷却速度,称为临界冷却速度。
临界冷却速度与C曲线相切。
对淬火而言,冷却速度要大于临界冷却速度,才能获得马氏体组织,否则,只能获得非马氏体组织。
2-5 正火与退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选用?答:正火比退火的冷却速度要快些,得到的组织细一些,可获得索氏体组织,力学性能高于退火。
选用时主要应根据含碳量、使用性能以及经济性等来考虑。
正火可用于普通结构零件的最终热处理及重要零件的预备热处理。
过共析钢在球化退火前用正火来消除组织中的网状渗碳体。
正火也可用于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
一般认为,金属材料的硬度在160~230HBW 范围内,切削加工性能较好,而低碳钢退火状态的硬度普遍低于160HBW,切削时易“粘刀”,零件的表面质量也较差,经正火后,可适当提高其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2-6 淬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哪些?答:淬火是使钢强化的最重要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马氏体组织,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生产上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等。
热处理安全试题及答案
热处理安全试题及答案1. 热处理是什么?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改变金属材料的物理结构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用性的工艺过程。
通常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步骤。
2. 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等性能,使金属材料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要求。
3. 热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安全因素有哪些?在进行热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安全因素:- 火灾和爆炸风险:加热过程中释放的有害气体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因此,必须确保热处理设备和环境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以及防火防爆措施的存在。
- 高温烫伤:热处理中会产生高温,直接接触可能导致烫伤。
操作人员应该穿戴适当的防护服装,使用绝缘工具,并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减少烫伤风险。
- 有害气体释放:热处理过程中可能释放出有害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等。
操作人员需要了解这些气体的性质和毒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佩戴适当的呼吸器材。
- 置换液处理:某些热处理过程需要使用置换液,如各类盐水、石油和水,这些液体可能对人体有害。
操作人员在接触这些液体时应该戴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皮肤暴露和吸入。
4.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哪些?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 淬火:通过迅速冷却来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
- 回火:通过加热再冷却来降低淬火产生的脆性,提高金属的韧性。
- 热处理软化: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高温,然后缓慢冷却,以降低硬度和强度。
- 加固处理:通过在金属材料中形成固溶体、沉淀相或细小的晶体等方式,提高其材料性能。
5. 热处理安全试题:1)热处理过程中可能引发哪些安全风险?2)热处理操作人员应该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受伤?3)热处理中常用的防护装备有哪些?4)什么是淬火?它的作用是什么?5)回火和热处理软化的区别是什么?6. 热处理安全答案:1)热处理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包括火灾和爆炸风险、高温烫伤风险、有害气体释放风险和置换液对人体的伤害风险。
机加工理论题库及答案
机加工理论题库及答案机加工是机械制造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金属或其他材料的切削、磨削、钻孔等多种加工方式。
下面是一些机加工理论的题目以及相应的答案。
1. 题目:什么是机加工?答案:机加工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对材料进行切削、磨削、钻孔、铣削等操作,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过程。
2. 题目:简述切削三要素。
答案:切削三要素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
切削速度是指刀具与工件接触点的线速度;进给量是指刀具相对于工件的移动速度;切削深度是指刀具在一次切削过程中切去材料的厚度。
3. 题目:什么是硬质合金刀具?答案:硬质合金刀具是由硬质合金材料制成的刀具,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耐热性,常用于高速切削和加工硬质材料。
4. 题目:请解释什么是数控加工?答案:数控加工是指利用数控系统控制机床,按照预先编制的程序自动完成工件加工的过程。
这种加工方式具有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和加工复杂零件能力强等特点。
5. 题目:什么是磨削?答案:磨削是一种利用磨具(砂轮、砂带等)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以获得高精度和良好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
6. 题目:简述钻孔加工的特点。
答案:钻孔加工是一种孔加工方法,其特点是可以加工出不同直径和深度的孔,适用于各种材料,但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受钻头和机床性能的影响。
7. 题目:什么是数控编程?答案:数控编程是指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编写出控制数控机床运动和切削过程的程序代码,这些代码指导机床完成加工任务。
8. 题目:请解释什么是刀具磨损。
答案:刀具磨损是指在切削过程中,由于与工件材料的摩擦和切削力的作用,刀具的切削刃逐渐变钝,导致切削性能下降的现象。
9. 题目:什么是热处理?答案: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改变金属材料内部结构,从而改善材料性能的工艺过程。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10. 题目:简述机加工中的冷却液的作用。
答案:冷却液在机加工中起到冷却、润滑和清洗的作用。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问答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问答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是材料科学及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以下为常见的问题及其解答:
问:什么是金属材料?
答:金属材料是一类具有良好导电性、导热性和成形性能的材料。
金属材料普遍存在于工业生产中,例如机械零件、汽车零件、建筑材料等。
问: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熔铸法、粉末冶金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其中,熔铸法是最常见的制备金属材料的方法,其原理是将金属加热至熔点后注入模具中凝固成型。
问:什么是热处理?
答:热处理是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的过程,目的是改变其组织和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淬火、回火等。
问:退火的作用是什么?
答: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退火可以改善工件的塑性、韧性和加工性能,还可以减小残留应力。
问:淬火的作用是什么?
答:淬火是将工件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迅速冷却的过程。
淬火可以使工件具有高硬度和强韧性。
问:回火的作用是什么?
答:回火是将淬火后的工件再次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冷却的过程。
回火可以调节工件的硬度和韧性,使其具有更好的再加工性能。
问: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保证热处理的效果?
答:在进行热处理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是加热过程中要注意均匀加热,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其次是冷却过程要适当,过快或过慢都会导致效果不佳;最后是时间要掌握适宜,过短或过长都会对效果产生影响。
通过深入学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可以更好地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热处理方法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这对于提高材料设计和制造的质量和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制图与汽车机械基础作业u6
1、什么是内应力?举例说明在你周围存在内存力的物体。
答:内应力:是在结构上无外力作用时保留在物体内部的应力。
2、什么是热处理?热处理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答:热处理是指金属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法,改变材料表面或内部的化学成分与组织,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
金属热处理工艺大体可分为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两大类型。
(1)整体热处理对整个工件进行热处理,包括淬火、退火、正火、回火等。
(2)表面热处理只对工件表面(0~2mm)厚度进行热处理,而工件心部保持原状态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表面热处理又可分为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3、什么是整体热处理?整体热处理可以分为哪几类?各自的定义如何?答:整体热处理:对整个工件进行热处理,包括淬火、退火、正火、回火等。
淬火: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把工件放入冷却介质中快速冷却,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由于淬火时冒火星,工匠们形象的称这种工艺为蘸火,因此淬火一直读为蘸火。
退火:是指将淬火后的材料,再次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退火的加热温度应根据具体退火目的的不同,加热的温度也有所不同。
正火:又称常化,是将工件加热至Ac3或Acm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回火: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一般用于减小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者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展性或韧性。
4、正火和退火有什么不同?答:正火与退火工艺相比,其主要区别是正火的冷却速度稍快,所以正火热处理的生产周期短。
另外,正火炉外冷却不占用设备,生产率较高,因此生产中尽可能采用正火来代替退火。
5、什么是回火?什么是调质处理?答: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热处理,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几种?
定义:对固态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方式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加工方法。
1.退火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Ac3+30~50度或Ac1+30~50度或Ac1以下的温度(可以查阅有关资料)后,一般随炉温缓慢冷却。
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3.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应用要点:1.适用于合金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的锻件、焊接件以及供应状态不合格的原材料;2.一般在毛坯状态进行退火。
2.正火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cm 以上30~50度,保温后以稍大于退火的冷却速度冷却。
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3.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应用要点:正火通常作为锻件、焊接件以及渗碳零件的预先热处理工序。
对于性能要求不高的低碳的和中碳的碳素结构钢及低合金钢件,也可作为最后热处理。
对于一般中、高合金钢,空冷可导致完全或局部淬火,因此不能作为最后热处理工序。
3.淬火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相变温度Ac3或Ac1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水、硝盐、油、或空气中快速冷却。
目的:淬火一般是为了得到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有时对某些高合金钢(如不锈钢、耐磨钢)淬火时,则是为了得到单一均匀的奥氏体组织,以提高耐磨性和耐蚀性。
应用要点:1.一般用于含碳量大于百分之零点三的碳钢和合金钢;2.淬火能充分发挥钢的强度和耐磨性潜力,但同时会造成很大的内应力,降低钢的塑性和冲击韧度,故要进行回火以得到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4.回火
操作方法:将淬火后的钢件重新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经保温后,于空气或油、热水、水中冷却。
目的:1.降低或消除淬火后的内应力,减少工件的变形和开裂;2.
调整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获得工作所要求的力学性能;3.稳定工件尺寸。
应用要点:1.保持钢在淬火后的高硬度和耐磨性时用低温回火;在保持一定韧度的条件下提高钢的弹性和屈服强度时用中温回火;以保持高的冲击韧度和塑性为主,又有足够的强度时用高温回火;2.一般钢尽量避免在230~280度、不锈钢在400~450度之间回火,因为这时会产生一次回火脆性。
5.调质
操作方法:淬火后高温回火称调质,即将钢件加热到比淬火时高10~20度的温度,保温后进行淬火,然后在400~720度的温度下进行回火。
目的:1.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提高加工表面光洁程度;2.减小淬火时的变形和开裂;3.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应用要点:1.适用于淬透性较高的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和高速钢;
2. 不仅可以作为各种较为重要结构的最后热处理,而且还可以作为某些紧密零件,如丝杠等的预先热处理,以减小变形。
6.时效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80~200度,保温5~20小时或更长时间,然后随炉取出在空气中冷却。
目的:1. 稳定钢件淬火后的组织,减小存放或使用期间的变形;2.减轻淬火以及磨削加工后的内应力,稳定形状和尺寸。
应用要点:1. 适用于经淬火后的各钢种;2.常用于要求形状不再发生变化的紧密工件,如紧密丝杠、测量工具、床身机箱等。
7.冷处理
操作方法:将淬火后的钢件,在低温介质(如干冰、液氮)中冷却到-60~-80度或更低,温度均匀一致后取出均温到室温。
目的:1.使淬火钢件内的残余奥氏体全部或大部转换为马氏体,从而提高钢件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疲劳极限;2.稳定钢的组织,以稳定钢件的形状和尺寸。
应用要点:1.钢件淬火后应立即进行冷处理,然后再经低温回火,以消除低温冷却时的内应力;2.冷处理主要适用于合金钢制的紧密刀具、量具和紧密零件。
8.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操作方法:用氧-乙炔混合气体燃烧的火焰,喷射到钢件表面上,快速加热,当达到淬火温度后立即喷水冷却。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心部仍保持韧性状态。
应用要点:1.多用于中碳钢制件,一般淬透层深度为2~6mm;2.适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大型工件和需要局部淬火的工件。
9.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操作方法:将钢件放入感应器中,使钢件表层产生感应电流,在极短的时间内加热到淬火温度,然后喷水冷却。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心部保持韧性状态。
应用要点:1.多用于中碳钢和中堂合金结构钢制件;2.由于肌肤效应,高频感应淬火淬透层一般为1~2mm,中频淬火一般为3~5mm,高频淬火一般大于10mm.
10.渗碳
操作方法:将钢件放入渗碳介质中,加热至900~950度并保温,使钢件便面获得一定浓度和深度的渗碳层。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心部仍然保持韧性状态。
应用要点:1.用于含碳量为0.15%~0.25%的低碳钢和低合金钢制件,一般渗碳层深度为0.5~2.5mm;2.渗碳后必须进行淬火,使表面得到马氏体,才能实现渗碳的目的。
11.氮化
操作方法:利用在5..~600度时氨气分解出来的活性氮原子,使钢件表面被氮饱和,形成氮化层。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抗蚀能力。
应用要点:多用于含有铝、铬、钼等合金元素的中碳合金结构钢,以及碳钢和铸铁,一般氮化层深度为0.025~0.8mm.
12.氮碳共渗
操作方法:向钢件表面同时渗碳和渗氮。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抗蚀能力。
应用要点:1.多用于低碳钢、低合金结构钢以及工具钢制件,一般氮化层深0.02~3mm;2.氮化后还要淬火和低温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