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PPT课件
合集下载
《网络暴力语言》PPT课件
“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个字,后引申为妻子对有外遇的男人的詈骂语。
(4)青蛙、恐龙 “青蛙”和“恐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什么及其特别的含义,但是在
网络上,它们却是丑陋的代名词。
h
6
三、网络暴力的语义类型
3.诅咒语
《现代汉语词典》(第 6 版)关于“诅咒”的释义是:“原 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
网络暴力语言就是指在网络中,网民通过网络交际平台 对他人进行言语的攻击或辱骂,使其在心理或思想上造成一 定伤害的一种语言现象。
h
3
二、网络暴力语言特点
1.理据性
网络暴力语言的形、音、义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理据的,可以论证的。
“偶像”、“蛋白质”、“天才”、“神童”
2.形象性
词语的形象性是通过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使词语所表示的事物更加贴切,更形象化。 (╰_╯)# 哼(ˉ(∞)ˉ)唧
关系混乱等语义内涵的词语,我们统称为“性语”。 (1)与性器官有关的网络詈骂语 (2)与性行为有关的网络詈骂语 (3)与性混乱有关的网络詈骂语
h
5
三、网络暴力的语义类型
2.贬称语:当人们之间产生冲突时,言语施暴者常常将对方比作牲畜,对詈骂 对象作降格处Βιβλιοθήκη ,我们称这种詈骂语为贬称式詈骂语。
(1)狗。狗在中国传统文化概念中,狗既是忠诚的象征,又是仗势欺人者的代称。
(1)地域攻击
地域攻击是指:“不同地域的人,以战争攻击、语言攻击为手段相互攻击的 恶意行为。如今的地域攻击,大多都是网络状态下的地域攻击,也就是指不同地 域的网民由于其所居住地区的负面影响而招致其他地域网民的语言攻击,或者是 因为自己的‘狭隘地区感情’而主动攻击其他地区,进而升华到攻击那个地区所 有的人,最终导致不同地区间相互攻击的行为。”
网络暴力ppt课件
什么是网络暴力?
在2013年12月3日20时24分,在连续发 出“第一次面对河水不那么惧怕”,“坐 稳了”两条微博后,年仅18岁女高中的琪 琪选择投河自尽。
据警方通报,在陆丰市陆城某中学就 读高中的琪琪,曾于12月2日到该市某服装 格仔店购物。不久,琪琪购物时的监控视 频截图就被该服装店的店主蔡某发布到了 网络上,并配文称截图中的女孩是小偷, 请求网友曝光其个人隐私。很快,琪琪的 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所在学校、家庭住 址和个人照片均遭到了曝光。同时,网络 上也不乏对琪琪进行批评辱骂的声音。终 于,琪琪在巨大的“人肉压力”下选择结 束了自己的生命。
目录
目录
什么是网络暴力 为什么会出现网络暴力 如何打击网络暴力
01
什么是网络暴力
什么是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 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伤害与诬蔑。这些恶语相向的言论、图片、 视频的发表者,往往是一定规模数量的网民们,因网络上发布的一些违背 人类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事件所发的言论。 这些语言、文字、图片、视频都具有恶毒、尖酸刻薄、残忍凶暴等基本特 点,已经超出了对于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 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伤害行为从虚拟 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对事件当事人进行 “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 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这些评论与 做法,不但严重地影响了事件当事人的精神 状态,更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秩序,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03
如何打击网络暴力
如何打击网络暴力?
总结
账号封禁
对于在网络上散布谣言以及进行语言上的人身攻击,必须勒令该 平台派出专人进行监管。一旦发现有违规言论和过激言行需马上 封禁,对于多次犯规的用户处以永久封禁甚至封禁其IP。
网络暴力ppt课件
网络暴力的肆无忌惮,正在以其独有的 方式来破坏着真实生活的公共规则,触 犯着道德底线,并且我们每一个人都有 可能成为下一个潜在的网络暴力的受害
1、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极高网民特别是 广大青少年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分辨能力和对低 俗文化的免疫力,在全社会倡导文明的、负责的网 络行为
2、相关的只能部门应加快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 研究,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加大依法惩治制 度,通过法律手段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 环境
《搜索》讲述了因网络 暴力、人肉搜索而引发 的几个人的命运的转变 。
06年,虐猫事件
01.9.11次日, 一些青年网 民以异乎寻 常的言论, 表达了自己 对现实暴力 与血腥的倾
慕
网络、微信恐怖 信息肆意转发
1、网民的匿名性,网络上缺乏道德约束和 规则
2、部分网民的素质问题 3、社会不公 4、法制与精神文明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思修——网络暴力和网络道德幻灯片PPT
培养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在全社会倡导文明的、负责的网络行 为;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加大依法惩治的力 度,通过法律手段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
“史上最毒后妈”
引发风波的是一篇题为《史上最恶毒后妈把女儿打得狂吐鲜血》的网 文,文中大意说,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一名后母把六岁女孩打到不停 吐血,六块脊椎断裂、尿失禁,极可能下半身瘫痪。
但当天该报道中所提到的后妈却始终没有出现,女孩的父亲则否认孩 子的伤是后妈所致,而周围的邻居也说平常后妈对小慧不差,没有听 到或看到她毒打孩子,当地警方也称没有证据显示是后妈所为。尽管 如此,不少媒体在跟进报道中仍以“六岁女童遭史上最毒后妈毒打” 等有罪推定式标题报道此事。
兼容原则兼容原则网络道德的兼容原则认为网络主体间的行为方式应符合网络道德的兼容原则认为网络主体间的行为方式应符合某种一致的相互认同的规范和标准个人的网络行为应某种一致的相互认同的规范和标准个人的网络行为应该被他人及整个网络社会所接受最终实现人们网际交往该被他人及整个网络社会所接受最终实现人们网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化语言可理解化和信息交流的无障碍化
网络暴力还有论
社会危害及防治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受害者,网络暴力的肆无忌惮,正在以其 独有的方式破坏着公共规则、触犯着道德底线。
网 虚拟 ,同时和真实并行、交融 络 开放性、交互性、匿名性
网络暴力
专家们认为,防治“网络暴力” 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增强网 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和对低俗文化的免疫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撰文指出,“网络舆论暴力”的现实存在, 反映了目前我国网络道德与法治建设的相对滞后。对于监管部门来说,面对 网络舆论,应该主动应对,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同时,要制定明确的制度、 规则,运用技术手段,保证信息的“非暴力性”。作为网民,也要学会正确 对待自己内心的“痛”,化解自己的压力,稳定自己的情绪。
“史上最毒后妈”
引发风波的是一篇题为《史上最恶毒后妈把女儿打得狂吐鲜血》的网 文,文中大意说,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一名后母把六岁女孩打到不停 吐血,六块脊椎断裂、尿失禁,极可能下半身瘫痪。
但当天该报道中所提到的后妈却始终没有出现,女孩的父亲则否认孩 子的伤是后妈所致,而周围的邻居也说平常后妈对小慧不差,没有听 到或看到她毒打孩子,当地警方也称没有证据显示是后妈所为。尽管 如此,不少媒体在跟进报道中仍以“六岁女童遭史上最毒后妈毒打” 等有罪推定式标题报道此事。
兼容原则兼容原则网络道德的兼容原则认为网络主体间的行为方式应符合网络道德的兼容原则认为网络主体间的行为方式应符合某种一致的相互认同的规范和标准个人的网络行为应某种一致的相互认同的规范和标准个人的网络行为应该被他人及整个网络社会所接受最终实现人们网际交往该被他人及整个网络社会所接受最终实现人们网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化语言可理解化和信息交流的无障碍化
网络暴力还有论
社会危害及防治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受害者,网络暴力的肆无忌惮,正在以其 独有的方式破坏着公共规则、触犯着道德底线。
网 虚拟 ,同时和真实并行、交融 络 开放性、交互性、匿名性
网络暴力
专家们认为,防治“网络暴力” 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增强网 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和对低俗文化的免疫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撰文指出,“网络舆论暴力”的现实存在, 反映了目前我国网络道德与法治建设的相对滞后。对于监管部门来说,面对 网络舆论,应该主动应对,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同时,要制定明确的制度、 规则,运用技术手段,保证信息的“非暴力性”。作为网民,也要学会正确 对待自己内心的“痛”,化解自己的压力,稳定自己的情绪。
《拒绝网络暴力》班会课件
学习和工作
网络暴力可能会影响受害 者的学习表现和工作效率 。
人际关系
网络暴力可能会破坏受害 者的人际关系,使他们变 得孤独和不被理解。
02
网络暴力的成因
匿名性带来的责任缺失
匿名性使人们更容易放纵自己 的言行在网络空间中容易攻击他 人,而不用担心承担后果。
破坏自尊心和自信心
网络暴力往往涉及侮辱、诽谤等行为,使受害者感到自身价值被 贬低,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破坏。
导致社交障碍
网络暴力往往导致受害者害怕与他人交往,产生社交障碍,影响 日常生活和工作。
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影响学业或工作
网络暴力往往导致受害者无法 集中精力学习或工作,学业或
工作效率下降。
干扰家庭关系
《拒绝网络暴力》班会课件
2023-11-04
目 录
• 什么是网络暴力 • 网络暴力的成因 • 如何预防网络暴力 • 网络暴力对个人的影响及应对方法 • 结论与展望
01
什么是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的定义
网络暴力是指在互联网上使用语言或行动对他人造成伤害、 恐惧或不适的行为。
它可能包括威胁、欺凌、诽谤、恶意评论、骚扰或色情图片 等。
及时寻求帮助
如遭受网络暴力攻击,应 立即向家人、老师、单位 领导等信任的人寻求帮助 和支持。
05
结论与展望
拒绝网络暴力,人人有责
了解网络暴力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认识到网络暴力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掌握应对和防范网络暴力的方法
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做有道德的网民
培养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和道德观念 学会尊重他人,不进行恶意攻击和侮辱
网络暴力可能影响受害者与家人 之间的关系,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甚至破裂。
拒绝网络暴力宣传讲解图文PPT教学课件
(1)非理性人肉搜索
网络暴力事件的另一主要类型是非理性人肉搜索。非 理性的人肉搜索最易侵犯受害者的隐私权,而参与者 往往认为是一件刺激而有趣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更多 的是满足于自身“FBI”能力的窃窃自喜 很多情况下,网民习惯性的站队到自认为正义的一方, 以道德的力量审判他人,殊不知,在这个过程中,自 己充当了刽子手,却没能加以自身的判断,去辨清事 实的真相。但是通过人肉搜索的方式引发网络暴力, 最终伤害当事人的方式非常不足取,没有任何一个人
花骨朵在阳光照耀下,慢慢地长大了 ,开始 开出了 小花, 它开出 的小花 中间有 点发黑 。花朵 的周围 是橘色 的,边 缘渐渐 的过渡 成金黄 色,慢 慢的舒 展开来 ,最后 变成一 朵朵金 灿灿的 小金菊 花了, 真是美 极了。 一阵微 风吹过 ,从花 蕊中散 发出阵 阵清香 。
花骨朵在阳光照耀下,慢慢地长大了 ,开始 开出了 小花, 它开出 的小花 中间有 点发黑 。花朵 的周围 是橘色 的,边 缘渐渐 的过渡 成金黄 色,慢 慢的舒 展开来 ,最后 变成一 朵朵金 灿灿的 小金菊 花了, 真是美 极了。 一阵微 风吹过 ,从花 蕊中散 发出阵 阵清香 。
(2)充斥谣言的网络暴力
谣言的危害性是非常明显的,而且一旦发生会有愈演 愈烈之势。源于谣言的网络暴力最开始是由利益人发 布不法的谣言,再煽动不知情的网民推波助澜,而利 益人则等待事件扩散,坐收其中利益。有的网络暴力 虽最开始并非因遥言而起,却在整个过程中会以讹传 讹,最终遥言四起,真相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当矛盾 变得更加尖锐时,网民已经不考虑事件的真相,享受
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
(二)在网上公开当
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
人隐私,侵犯其隐私
权;
花骨朵在阳光照耀下,慢慢地长大了 ,开始 开出了 小花, 它开出 的小花 中间有 点发黑 。花朵 的周围 是橘色 的,边 缘渐渐 的过渡 成金黄 色,慢 慢的舒 展开来 ,最后 变成一 朵朵金 灿灿的 小金菊 花了, 真是美 极了。 一阵微 风吹过 ,从花 蕊中散 发出阵 阵清香 。
网络暴力PPT课件
9
于网络而言:
(1)网络本身的特性又比
传统的媒体或是言论平台更
能容纳这种年轻的冲动与无
知。正如一位网络编辑所说,
“网络暴民”这个词并不新
鲜,其实“平媒暴民”已经
存在很多年了。只不过“网
络暴民”由于其发言成本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联合成本低、杀伤半径大而
更显威力罢了。不仅如此,
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参与者
每个人都可以隐瞒或编造自
一个14岁的女孩自杀了。将她逼上绝路的,是一把叫做网络暴力的 杀人刀。
小女孩名叫艾米,原本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澳洲童星,从6岁就开始接 拍广告。
她长得非常可爱,眼睛里就像有星星一样,人们很快就记住了这个 笑容灿烂的孩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艾米突然在网上收到很多陌生人的谩骂。这 些攻击毫无根据,但一字一句都对这个尚未成年的女孩充满了恶意:
专家们认为,防治“网络暴力”必须疏堵结合、综合防治。 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提高网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道 德自律意识,增强他们的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和对低俗文化的 免疫力,培养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在全社会倡导文明的、 负责的网络行为;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快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 研究,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加大依法惩治的力度,通 过法律手段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
13
14
•
.
15
5
举办艾米的葬礼前,她的父亲在网上发布了一篇推文,邀请网络喷子来 参加葬礼:
那些曾经在网上对我的女儿恶语相向的人们,欢迎你们前来参加她 的葬礼
如果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笑话
不断的霸凌和骚扰可以让你们有优越感的话,那么不妨来参加葬礼
看看你究竟造成了怎样的恶果
字里行间充满了无奈和心痛。网络暴力毁了艾米的全家,可是凶手 却不用负任何责任。匿名的网络空间,言论自由的环境,凶手安然地躲 在网线的另一端疯狂敲击键盘,亲手毁掉别人的生活。
于网络而言:
(1)网络本身的特性又比
传统的媒体或是言论平台更
能容纳这种年轻的冲动与无
知。正如一位网络编辑所说,
“网络暴民”这个词并不新
鲜,其实“平媒暴民”已经
存在很多年了。只不过“网
络暴民”由于其发言成本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联合成本低、杀伤半径大而
更显威力罢了。不仅如此,
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参与者
每个人都可以隐瞒或编造自
一个14岁的女孩自杀了。将她逼上绝路的,是一把叫做网络暴力的 杀人刀。
小女孩名叫艾米,原本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澳洲童星,从6岁就开始接 拍广告。
她长得非常可爱,眼睛里就像有星星一样,人们很快就记住了这个 笑容灿烂的孩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艾米突然在网上收到很多陌生人的谩骂。这 些攻击毫无根据,但一字一句都对这个尚未成年的女孩充满了恶意:
专家们认为,防治“网络暴力”必须疏堵结合、综合防治。 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提高网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道 德自律意识,增强他们的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和对低俗文化的 免疫力,培养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在全社会倡导文明的、 负责的网络行为;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快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 研究,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加大依法惩治的力度,通 过法律手段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
13
14
•
.
15
5
举办艾米的葬礼前,她的父亲在网上发布了一篇推文,邀请网络喷子来 参加葬礼:
那些曾经在网上对我的女儿恶语相向的人们,欢迎你们前来参加她 的葬礼
如果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笑话
不断的霸凌和骚扰可以让你们有优越感的话,那么不妨来参加葬礼
看看你究竟造成了怎样的恶果
字里行间充满了无奈和心痛。网络暴力毁了艾米的全家,可是凶手 却不用负任何责任。匿名的网络空间,言论自由的环境,凶手安然地躲 在网线的另一端疯狂敲击键盘,亲手毁掉别人的生活。
拒绝网暴文明上网课件-高中主题班会
拒绝网暴 文明上网
主题班会
1
目 录 N E T W O R K S E C U R I T Y
01
02
03
04
网暴知多 少
网暴的危 害
网暴背后 的秘密
如何应对 网暴
2
网络暴力知多少
网络暴力是指一类由网民发表在网络上的并具有 “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 这五个特点的言论、文字、图片、视频,这一类言 论、文字、图片、视频会对他人的名誉、权益与精 神造成损害,人们习惯称其为“网络暴力”。
3
• 1.拍摄同学不好视频通过QQ、抖音等社交媒体传播; • 2.诋毁、贬损英雄等正面人物; • 3.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网络上散布; • 4.煽动网民言论,故意放大被害人及其家属信息; • …… 造成对他人的名誉、权益与精神造成损害结果的暴力 形式。
4
• 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 • 在线骚扰 • 网络论战 • 公开隐私 • 网上造谣 • 网络孤立 • 恶意炮制视频、P图、投票等
9
网络暴力背后的秘密
• 第一,网络媒体的虚拟化、匿名性的特点在很大程 度上弱化了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 第二,网民的年轻化及其从众心理使得网络言论带 有更多的情绪化和盲目性的特点。
10
如何应对网络暴力
自己
他人
11
如何应对网络暴力
• 小组讨论:你如何应对自己陷入网络暴力?
12Βιβλιοθήκη 13专家支招5• 想一想,你有在网上对其他人进行过暴力吗?
6
网络暴力的危害
7
网络暴力的危害
8
网络暴力的危害
• 个人层面: • 1.侵犯名誉权,导致个人社会评价降低 • 2.侵犯隐私权、肖像权 • 3.影响身心健康甚至生命 • 社会层面: • 1.网络暴力混淆真假 • 2.网络暴力侵犯当事人权益 • 3.网络暴力影响网民的道德价值观 • 4.网络暴力阻碍和谐社会构建
主题班会
1
目 录 N E T W O R K S E C U R I T Y
01
02
03
04
网暴知多 少
网暴的危 害
网暴背后 的秘密
如何应对 网暴
2
网络暴力知多少
网络暴力是指一类由网民发表在网络上的并具有 “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 这五个特点的言论、文字、图片、视频,这一类言 论、文字、图片、视频会对他人的名誉、权益与精 神造成损害,人们习惯称其为“网络暴力”。
3
• 1.拍摄同学不好视频通过QQ、抖音等社交媒体传播; • 2.诋毁、贬损英雄等正面人物; • 3.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网络上散布; • 4.煽动网民言论,故意放大被害人及其家属信息; • …… 造成对他人的名誉、权益与精神造成损害结果的暴力 形式。
4
• 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 • 在线骚扰 • 网络论战 • 公开隐私 • 网上造谣 • 网络孤立 • 恶意炮制视频、P图、投票等
9
网络暴力背后的秘密
• 第一,网络媒体的虚拟化、匿名性的特点在很大程 度上弱化了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 第二,网民的年轻化及其从众心理使得网络言论带 有更多的情绪化和盲目性的特点。
10
如何应对网络暴力
自己
他人
11
如何应对网络暴力
• 小组讨论:你如何应对自己陷入网络暴力?
12Βιβλιοθήκη 13专家支招5• 想一想,你有在网上对其他人进行过暴力吗?
6
网络暴力的危害
7
网络暴力的危害
8
网络暴力的危害
• 个人层面: • 1.侵犯名誉权,导致个人社会评价降低 • 2.侵犯隐私权、肖像权 • 3.影响身心健康甚至生命 • 社会层面: • 1.网络暴力混淆真假 • 2.网络暴力侵犯当事人权益 • 3.网络暴力影响网民的道德价值观 • 4.网络暴力阻碍和谐社会构建
网络暴力最终稿PPT参考课件
其他 14.68%
人类天性对暴力的 嗜好通过互联网的
过度传播 53.58%
部分人或机构为了自 身利益的炒作 71.67%%
网民缺少评判,以讹传讹 80.2%%
29
有71.67%的大 学生认为网络暴力 产生的主要原因之 一是部分人或机构 为了自身利益的炒 作。
网民的素质参差不 齐,遇到矛盾激发 的容忍率低,极易
适当劝诫 3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暴力会有其他做
法。
跟风参与 2%
其他 15%
无动于衷 22%
2020/2/17
果断举报 26%
21
有22%的大学生 表示自己遇见网络暴 力时会无动于衷。
2020/2/17
适当劝诫 35%
跟风参与 2%
其他 15%
无动于衷 22%
果断举报 26%
22
有26%的大学生
适当劝诫 35%
网民的素质参差不 齐,遇到矛盾激发 的容忍率低,极易
引发网络暴力 86.35%
其他 14.68%
新闻报道不实或有偏 颇,造成公众误解 76.11%
人类天性对暴力的 嗜好通过互联网的
过度传播 53.58%
部分人或机构为了自 身利益的炒作 71.67%%
网民缺少评判,以讹传讹 80.2%%
34
大多数大学生认为 网民的素质参差不
2020/2/17
部分人的自我炒作 27%
15
由这些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在大约 83%的大学生眼中,网络暴力是因为情 绪发泄,自我炒作,盲目跟从等的消 极的原因产生的消极的行为。
而有12%的大学生则是认为网络暴 力的起因是正义感的强力爆发,是积
极的起因,但是却因为失控而导致了 消极的行为。
传播正能量与防止网络暴力主题班会PPT课件
向家人朋友倾诉
与信任的亲友沟通,倾诉自己的遭遇,获得情感支持。
报警求助
如果受到严重威胁,可以立即报警求助公安部门。
寻求网上援助
关注相关公益组织或热线,获取网络上的专业建议和帮助。
珍惜身边的朋友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能更多地依赖网络交往,但身边的真实友谊更加珍贵。与好友相互分享生活,关心彼此的感受,是我们释放压力、寻求支持的重要港湾。让我们珍惜身边的朋友,互相鼓励,共同成长。
网络环境的管理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鼓励网民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自律能力。
加强网络内容管控
建立健全的网络内容管理体系,及时处理违法违规信息,维护网络环境秩序。
推动实名制管理
落实网上实名制,降低网络匿名性,提高网民行为自律,营造良好网络生态。
加强互联网平台管理
规范互联网企业经营行为,压实平台责任,共同营造文明有序的网络空间。
如何预防网络暴力
提高认知
了解网络暴力的危害,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养成良好习惯
注意言行举止,不参与网络谩骂或侮辱他人。
强化自我保护
谨慎发帖,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及时报告网暴行为。
参与反网暴活动
积极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防止网络暴力活动。
不伤害他人的冷思考
保持冷静理性
面对网络暴力,我们要克制情绪,用理性和同理心来思考问题的根源,而不是盲目地报复或报仇。
互相鼓舞、激励交流
3
传播正能量
引导更多人远离网暴
建立一个专门的正能量交流群,让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在群内分享自己的正能量故事,互相鼓舞激励,共同营造一个积极乐观的网络氛围,引导更多人远离网络暴力,传播正面价值观。
倡导健康网络文化
拒绝网络暴力 课件(共24张PPT) 主题班会
强化互联网信息审查,还网络一片净土
01
06
加强网络监管,及时发现 和处理网络暴力事件
05
加强网络实名制,提高网 络用户自律意识
04
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建设, 依法打击网络暴力行为
03
建立网络举报机制,鼓励 用户举报有害信息
02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 网络用户道德素质
加强网络信息审查,对有 害信息进行及时处理
感谢聆听
倡导健康的网络文化,促进网络文明建设
01
提高网络素养,增强辨别能力
02
遵守网络道德,尊重他人隐私
03
理性表达观点,避免情绪化言论 04
加强网络监管,打击网络暴力行为
05
倡导网络正能量,传递爱与关怀 06
加强网络教育,提高网络文明意识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惩处力度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暴力行 为的定义和处罚标准
03
网络暴力可能导致受害者遭受经济损失,如隐私泄露、诈骗等。
04
网络暴力可能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影响社会稳定和和谐。
PART 03
法律责任
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等
STEP 01
隐私权:未经他人同意, 擅自公开他人隐私信息
STEP 02
பைடு நூலகம்名誉权:恶意造谣、诽谤、 侮辱他人,损害他人名誉
STEP 03
络健康发展等
STEP 04
对青少年:影响青少年心理 健康、价值观形成、网络行
为规范等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互联网信息审查等抵制网络暴 力措施的意义
01.
02.
04.
03.
促进网络健康发展,推 动社会进步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6
3.从社会角色看,网络传播伦理失范背后映 射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在新媒体时代社会 角色担当的不足和网络公共话语的集体失 语
知识分子应是具有担当精神的社会公共角 色。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当代 知识分子,有着时代特有的人文关怀和道 义担当,但他们在网络传播上却未能作为 一个知识阶层起到应有的社会批判和价值 引领作用。公共话语的集体失语使知识分 子在网络传播领域“智识者”角色的光环 黯然失色。
.
9
2011 年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漏后的谣“盐” 风波引起了大规模的抢购食盐事件和民众 生存恐慌
2012 年葡萄致癌谣言导致宜春袁州区葡萄 滞销
.
10
网络诽谤则指在网上歪曲或捏造事实损毁 他人名誉的一种侵权行为,如一些网络在 线论坛、新闻组、公告板上的人身攻击、 恶意灌水、煽风点火等不良行为,不管是 否具有实质恶意,都触及到了网络诽谤的 边界。网络诽谤由于网络空间的多重特性 给受害人造成的伤害远比普通诽谤严重, 因而具有实质恶意的网络诽谤被点击、浏 览、转发达到一定的量,被认定为“情节 严重”的,甚至构成犯罪。
传播中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以及相关社会 角色的不平衡和缺失问题。
具体而言,社会关系上中国社会转型期由 于经济政治资源分配不平衡、权力信任危 机导致的民众的普遍性社会焦虑、社会结 构上中层组织的匮乏、社会角色上知识分 子在新媒体环境中的集体失语,是网络传 播伦理失范的主要社会原因。
.
14
1.从社会关系看,网络传播伦理失范是中国 社会转型期中下层民众普遍性社会焦虑的 新媒体镜像反映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平稳发展,中下层民众 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由于转型期社会权 力、社会资源占有和分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社 会结构重大变迁所造成的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 他们仍然感觉到社会存在诸多不平等。在单向度 的决策思维下,决策过程的不透明也引发了民众 对权力的信任危机,从而导致社会关系的结构性 紧张和民众普遍性的社会焦虑。
.4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二层:网络传播中的舆论暴力
网络个别事件引发网民非理性围观最终形 成网络舆论暴力的事件时有发生,网络舆 论暴力主要表现为以恶毒语言侮辱谩骂和 以“人肉搜索”等网络过激行为形成网络 舆论集结,从而对当事人进行“通缉”和 “追杀”。
.
5
2006年2月“虐猫事件”——人肉搜索的标志性事件
.
6
2010年“我爸是李刚”事件(李启铭案)
是地狱…
.
2
第一层:网络传播中的“三俗” 第二层:网络传播中的舆论暴力 第三层:网络谣言和网络诽谤
.
3
第一层:网络传播中的“三俗”
随着网络的普及尤其是微博、微信等微技术的广 泛应用,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在网络媒介的不 同样式和各种社交平台中肆虐横行,人们的日常 生活被大量无用信息层层包裹,格调低下、粗制 滥造的文字图像泛滥成灾,以文化作品传播为例, 我国数百个电视频道的网络平台,每年播放数以 千万计的文化节目,色情淫秽、娱乐绯闻铺天盖 地,理性信息的获取和传统社交方式变得困难重 重。
.
11
2014
年 “ 秦 火 火 事 ” 件
.
12
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的原因
技术原因:数字技术操作上的低门槛瓦解 了精英传播的话语霸权,互联网传播的草 根性和超现实想象一开始就以叛逆的姿态 出现。
经济原因:传媒业的过度产业化和市场逻 辑。
制度原因:媒介管理领域互联网空间管理 的相对空白
.
13
从传播社会学的视角看深层原因
.
15
2.从社会结构看,网络传播伦理失范暴露出 中国社会中层组织的缺失
中国社会中层组织在数量、多样性和发展 程度上的不足,导致了社会成员与政治精 英之间有机联系和沟通渠道的缺乏,而网 络媒介的扁平化、普及化、匿名性、虚拟 性和强大的传播力使民众极易被非理性地 大量动员进同一个运动中去,网络传播伦 理失范成为必然。
网络传播伦理的失范
.
1
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的表现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互联网迅猛发展, 网络媒介场域日益成为社会公共生活不可 或缺的重要场域,与此同时,网络传播伦 理失范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 会知道他的一切;
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
.
7
2015年“局长开房200次”事件
.
8
第三层:网络谣言和网络诽谤
网络谣言指的是在网上传播未经证实的特 定信息的行为,近年来频发的网络谣言主 要出现在公众关注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 食品安全等社会公共安全领域,多由部分 网络“大V”恶意歪曲或捏造事实在信息网 络上散布经网络水军传播扩散而成,网络 谣言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危害社会稳定。
.
17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