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刘紫豪
通信电子线路实训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d849be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09.png)
一、实训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电子线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我们选择了通信电子线路实训作为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不仅加深了对通信电子线路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掌握了通信电子线路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训目的1. 理解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通信电子线路的实验操作方法。
3.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工程实践水平。
4.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通信电子线路基本概念与原理:学习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各类电路的特性。
2.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掌握通信电子线路的实际操作方法,如电路搭建、参数测量、故障排查等。
3. 通信电子线路综合实验:完成一个通信电子线路的综合实验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四、实训过程1. 理论讲解:首先,由指导老师对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进行讲解,并介绍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通信电子线路的实验操作。
实验内容包括:- 基本放大电路实验:搭建放大电路,测试放大倍数、带宽等参数。
- 滤波电路实验:搭建滤波电路,测试滤波效果。
- 调制与解调电路实验:搭建调制与解调电路,测试调制效果和解调效果。
3. 综合实验:完成一个通信电子线路的综合实验项目,如设计一个无线通信系统。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基本放大电路实验:通过搭建放大电路,成功实现了信号的放大。
实验结果显示,放大倍数、带宽等参数符合预期。
2. 滤波电路实验:通过搭建滤波电路,成功实现了信号的滤波。
实验结果显示,滤波效果符合预期。
3. 调制与解调电路实验:通过搭建调制与解调电路,成功实现了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实验结果显示,调制效果和解调效果符合预期。
4. 综合实验:成功设计并搭建了一个无线通信系统,实现了信号的发射、接收和传输。
通信线路实验报告
![通信线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0e046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6.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线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通信线路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通信线路的故障排查和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通信线路是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有线通信线路和无线通信线路。
本实验以有线通信线路为例,主要涉及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
1. 双绞线:由两根绝缘铜线绞合而成,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常用于电话线路和低速数据传输。
2. 同轴电缆:由一根中心的导体、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和外护套组成,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电视信号传输。
3. 光纤: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进行信息传输,具有高速、大容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双绞线:一对2. 同轴电缆:一根3. 光纤:一根4. 测试仪:一台5. 工具:剥线钳、剪刀、压线钳等四、实验步骤1. 双绞线实验(1)将双绞线一端剥去约2厘米的绝缘层,露出铜线。
(2)将铜线按照T568A或T568B标准进行排列。
(3)使用压线钳将双绞线端子压接在RJ45接口上。
(4)将另一端的双绞线按照相同的标准压接在RJ45接口上。
(5)使用测试仪测试双绞线的连通性。
2. 同轴电缆实验(1)将同轴电缆一端剥去约5厘米的绝缘层,露出导体和金属屏蔽层。
(2)将导体和金属屏蔽层按照要求连接到相应的接口上。
(3)将另一端的同轴电缆按照相同的方法连接到接口上。
(4)使用测试仪测试同轴电缆的连通性。
3. 光纤实验(1)将光纤一端剥去约1厘米的绝缘层,露出光纤。
(2)使用光纤熔接机将光纤熔接在一起。
(3)将熔接好的光纤端面进行清洁。
(4)将光纤端面连接到相应的接口上。
(5)使用测试仪测试光纤的连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双绞线实验结果:测试仪显示双绞线连通性良好,符合实验要求。
2. 同轴电缆实验结果:测试仪显示同轴电缆连通性良好,符合实验要求。
3. 光纤实验结果:测试仪显示光纤连通性良好,符合实验要求。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通信线路的基本原理、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16526c15fbfc77da269b197.png)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电路专业班级通信工程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1 年月日实验一 OrCAD系统基本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OrCAD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的应用。
掌握基本的电子电路仿真实验方法。
2、实验环境PC微机;OrCAD 10.5工具包。
3、实验内容(1)实验相关的基本知识掌握认真阅读本实验指导书的第一部分;掌握OrCAD 10.5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系统中的电子电路原理图设计包——Capture CIS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实验和研究作技术上的准备。
(2)给定实验内容A. 按本实验指导书的第一部分中介绍的方法,使用OrCAD 10.5完成二极管限幅电路的计算机仿真实验。
B. 利用Capture CIS为本实验建立一个新的PSpice项目,项目名可以自行选取。
C. 绘制出如右图所示的给定仿真电子电路原理图,包括放置电子元器件、放置导线、放置断页连接器、修改各元器件的参数等操作。
仿真电路中各元器件的参数如下表:行该偏置点分析,将其仿真结果(图)拷贝作为实验结果;E. 完成本电路的DC扫描分析参数设置(参见本指导书的6.2.2节), 运行该DC扫描分析,将其仿真结果(图)拷贝作为实验结果;F. 完成本电路的瞬时分析参数设置(参见本指导书的6.2.3节), 运行该瞬时分析,将其仿真结果(图)拷贝作为实验结果;G. 完成本电路的AC扫描分析参数设置(参见本指导书的6.2.4节), 运行该AC扫描分析,将其仿真结果(图)拷贝作为实验结果。
4、实验报告内容A. 你所绘制的仿真电子电路原理图B. 你所完成的偏置点分析结果图C. 你所完成的DC扫描分析结果图D. 你所完成的瞬时分析结果图E. 你所完成的AC扫描分析结果图F. 写出本次实验结果分析及及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ORCAD的特性和使用有了初步了解,也体会到了这个软件的强大。
利用ORCAD进行电路的设计和仿真非常方便,一般步骤是首先在元件库中调用电路中使用到的元件,并设置元件的各个参数,再分别进行电路偏置点分析,DC扫描分析,瞬时分析AC扫描分析。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7670c580eb6294dd886c7f.png)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一、调频解调电路实验实验内容:1.将拨动开关JP8置于1、2之间,接通“调频信号的解调电路”的直流电压。
2.用信号源产生一个FM信号,参数为:载波频率f c=6.5MHz,调制频偏Freq DIV=0.5MHz,调制信号频率fΩ=10kHz。
3.将FM信号加到P18端,将拨动开关JP3置于1、2之间(把音频输出与功放输入相连接),拨动开关JP9置于1、2之间,用示波器观察P19的波形。
4.调节FM信号的各个参数,观察P19波形的变化。
二、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一、实验内容1.将拨动开关JP11 置于1~2之间,接通“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直流电压+12V;2.小信号谐振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整:调节电位器W1,使BG1 集电极电流Ic1约为1.5mA左右(通过测量P3 点的电压来确定电流IC1);3.从P1端接入6.5MHZ的正弦信号,幅度约为50mV 左右;4.用示波器观察比较P2端的波形,应有不失真的放大波形;5.选IST-B“频率键控”(18号)功能,并设始频为5.0MHZ,频率间隔为100KHz,按IST-B 键盘光标键,随着信号频率的变化,应能观察到P2 信号输出波形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的变化。
并记录谐振点的频率。
6.选IST-B“频响测试”(13 号)功能,并设置参数:始频为5.5MHZ,频率间隔为100KHZ,N=20,S=1ms。
P1为输入点,P2为输出点,P2点接示波器探头(X10档),做一次频响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P1、P2 点各有一个测量孔,用于插接IST-B 的探头)7.P2点接示波器探头(X1档)步骤同六再做一次频响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8.将拨动开关JP1 置于2、3 使谐振回路并接电阻R8 重复实验6。
比较接与不接R8两种情况下频响曲线有何区别。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1、实验中幅度-频率数据记录:2、实验中用IST -B “频响测试”功能测得的频响波形如下:3、实验结果分析通过MATLAB ,利用采样点频率及对应的电压值描绘出频响曲线图,如下分析:(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在谐振频率两侧呈现的是衰减的趋势,由于谐振回路中电感品质因数Q 有限,因此频响并不关于谐振点呈现重中心对称的结论。
通信电路实验报告
![通信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c6a98b84254b35effd3426.png)
实验十一包络检波及同步检波实验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了解调幅波的原理, 掌握调幅波的解调方法。
2、掌握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的原理。
3、掌握包络检波器的主要质量指标, 检波效率及各种波形失真的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思考克服的方法。
4、掌握用集成电路实现同步检波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完成普通调幅波的解调。
2、观察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的解调。
3、观察普通调幅波解调中的对角切割失真,底部切割失真以及检波器不加高频滤波时的现象。
三、实验仪器1、信号源模块1块2、频率计模块1块3、4 号板1块4、双踪示波器1台5、万用表1块三、实验原理检波过程是一个解调过程,它与调制过程正好相反。
检波器的作用是从振幅受调制的高频信号中还原出原调制的信号。
还原所得的信号,与高频调幅信号的包络变化规律一致,故又称为包络检波器。
假如输入信号是高频等幅信号,则输出就是直流电压。
这是检波器的一种特殊情况,在测量仪器中应用比较多。
例如某些高频伏特计的探头,就是采用这种检波原理。
若输入信号是调幅波,则输出就是原调制信号。
这种情况应用最广泛,如各种连续波工作的调幅接收机的检波器即属此类。
从频谱来看,检波就是将调幅信号频谱由高频搬移到低频。
检波过程也是应用非线性器件进行频率变换,首先产生许多新频率,然后通过滤波器,滤除无用频率分量,取出所需要的原调制信号。
常用的检波方法有包络检波和同步检波两种。
全载波振幅调制信号的包络直接反映了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可以用二极管包络检波的方法进行解调。
而抑制载波的双边带或单边带振幅调制信号的包络不能直接反映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无法用包络检波进行解调,所以采用同步检波方法。
1、二极管包络检波的工作原理当输入信号较大 (大于 0.5 伏)时,利用二极管单向导电特性对振幅调制信号的解调,称为大信号检波。
检波的物理过程如下:在高频信号电压的正半周时,二极管正向导通并对电容器 C 充电,由于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阻很小,所以充电电流 iD 很大,使电容器上的电压 VC 很快就接近高频电压的峰值。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e218b84b35eefdc8d333d5.png)
输入信号Vi(mv)TP3
200mv
输入信号fs(MHz)
输出信号Vo(v)TP1
增益(dB)
通频带特性测试:(1)
输入信号fs(KHz)
465KHz
输入信号Vi(mv)TP6
50
100
150
200
输出信号Vo(v)TP7
增益Avo(dB)
动态曲线: 幅度-频率特性曲线:
(2)调节输入信号频率,测试并计算出。
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二极管伏安特性的非线性。众所周知,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为指数律,用幂级数展开为
当加到二极管两端的电压v为输入信号VS和本振电压VL之和时,V2项产生差频与和频。其它项产生不需
要的频率分量。由于上式中u的阶次越高,系数越小。因此,对差频与和频构成干扰最严重的是v的一次方项(因其系数比v2项大一倍)产生的输入信号频率分量和本振频率分量。
由图2-2(a)和(b)可以看出,VL单独作用在RL上所产生的ωL分量,相互抵消,故RL上无ωL分量。由VS产生的分量在VL上正下负期间,经D3产生的分量和经D4产生的分量在RL上均是自下经上。但在VL下正上负期间,则在RL上均是自上经下。即使在VL一个周期内,也是互相抵消的。但是VL的大小变化控制二极管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其等效电阻,因此VS在VL瞬时值不同情况下所产生的电流大小不同,正是通过这一非线性特性产生相乘效应,出现差频与和频。
输入信号fs(MHz)
输出信号Vo(v)TP1
增益(dB)
调节输入信号频率,测试并计算出。
谐振曲线的矩形系数测试:
(1)调节信号频率,测试并计算出。
(2)计算矩形系数。
(1)用示波器观测TP6,调节①号板信号源模块,使之输出幅度为150mV、频率为465KHz正弦波信号。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通信).(DOC)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通信).(DOC)](https://img.taocdn.com/s3/m/25d334cf76eeaeaad1f3304e.png)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前言通信(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是大学本科电子类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其相应的实验课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它为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开拓思路,增加动手能力提供了实践平台。
本系列实验参考了《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谢嘉奎主编、《高频电子线路》张肃文主编,等教材的相关内容而编写的。
实验内容包括振荡器、调频、调幅、波形变换、综合类实验等,约13个实验。
可以基本满足对理论教材的覆盖面。
如果需要,还可以延伸出更多相关的实验内容。
实验系统由实验平台和若干个独立实验模块组成,实验平台自带直流电源(+12V、+5V、-12V、-5V)。
实验模块以插板的形式插在实验平台上,除需调节和拨动的器件外,其它元件均焊接在PCB板上。
模块正面印有实验电路图,便于学生理解实验原理。
反面使用透明盒罩,便于学生观察元件,又可对元件加以保护。
本实验课程内容适合高校通信和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学习,若本教材在使用中发现不妥或错误之处,欢迎同学和老师指正。
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王晨王芳2015.10于上海目录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4)实验二三点式LC振荡器与压控振荡器 (8)实验三波形变换电路 (13)实验四模拟乘法器调幅电路 (17)实验五集电极调幅 (20)实验六二极管峰值检波器 (23)实验七锁相环调频 (26)实验八锁相环鉴频 (29)实验九调幅语音通话 (32)实验十调频/调幅接收系统 (35)附录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及应用 (38)第一节OrCAD简介 (38)第二节高频小信号单调谐放大器的仿真 (40)第三节LC振荡器的仿真 (49)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谐振放大器电压增益、通频带、选择性的定义、测试及计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1、测量各放大器的电压增益;2、测量放大器的通频带与矩形系数(选做);3、测试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曲线(选做)。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dd46b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d.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通信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通信电子电路的基本实验技能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数字万用表4.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板5. 连接线三、实验原理通信电子电路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信号进行调制、放大、解调等处理,以实现信号的传输。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通信电子电路:1. 模拟调制解调电路:将模拟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实现信号的传输。
2. 数字调制解调电路:将数字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实现信号的传输。
3. 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四、实验内容1. 模拟调制解调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模拟调制解调电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实验板。
②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接入调制电路的输入端。
③ 使用示波器观察调制电路的输出波形。
④ 改变调制电路的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⑤ 将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接入解调电路的输入端。
⑥ 使用示波器观察解调电路的输出波形。
⑦ 改变解调电路的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2. 数字调制解调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数字调制解调电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实验板。
②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接入调制电路的输入端。
③ 使用示波器观察调制电路的输出波形。
④ 改变调制电路的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⑤ 将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接入解调电路的输入端。
⑥ 使用示波器观察解调电路的输出波形。
⑦ 改变解调电路的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3. 放大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放大电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实验步骤:①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实验板。
②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接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③ 使用示波器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出波形。
④ 改变放大电路的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⑤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放大电路的增益。
通信电子线路实训个人总结
![通信电子线路实训个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f379d5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4.png)
通信电子线路实训个人总结引言通信电子线路实训是我大学期间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我学习了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并且通过实际操作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本文将对整个实训过程进行总结。
实训内容通信电子线路实训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
在理论学习阶段,我们学习了电子线路中常见的基本元器件、电路拓扑结构以及信号传输原理等基础知识。
在实际操作阶段,我们通过实验台上的设备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包括放大电路的设计、滤波电路的设计、调制解调电路的实现等。
实训收获知识与技能通过通信电子线路实训,我对电子线路的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实践操作,我掌握了电子线路设计、调试和测量的基本方法,学会了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设备进行实验。
我也学习了一些实用的技能,比如焊接、线缆连接等。
团队合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同组的同学进行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与合作,我发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势和经验,只有合理分工,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实践能力通信电子线路实训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际操作,我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亲自搭建电路,进行调试和测试,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动手解决。
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不仅提高了对电子线路的理解,也锻炼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不足与改进在通信电子线路实训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我觉得自己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还存在一些欠缺,有时候不够深入理解一些概念和原理。
其次,我在实际操作中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有时候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去解决。
对于这些问题,我意识到需要更多的实践,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此外,团队合作方面,我觉得自己有时候缺乏主动性,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团队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和协作。
结论通过通信电子线路实训,我在知识与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通信电路实验报告
![通信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727a1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2.png)
通信电路实验报告第⼀次实验报告实验⼀⾼频⼩信号放⼤器⼀、实验⽬的1、掌握⾼频⼩信号谐振电压放⼤器的电路组成与基本⼯作原理。
2、熟悉谐振回路的调谐⽅法及测试⽅法。
3、掌握⾼频谐振放⼤器处于谐振时各项主要技术指标意义及测试技能。
⼆、实验容(1)单调谐⾼频⼩信号放⼤器仿真图1.1 单调谐⾼频⼩信号放⼤器(2)双调谐⾼频⼩信号放⼤器(a)(b)图1.2 双调谐⾼频⼩信号放⼤器三、实验结果(1)单调谐⾼频⼩信号放⼤器仿真1、仿真电路图2、根据电路中选频⽹络参数值,计算该电路的谐振频率ωp。
ωp ==2.94Mrad/s fp 467kHz由于三极管的电容会对谐振回路造成影响,因此我适当增⼤了谐振回路中的电容值(减⼩电感),ωp的误差减⼩,仿真中实际fp464kHz3、通过仿真,观察⽰波器中的输⼊输出波形,计算电压增益A v0。
A v0 = = 11.08 db4、利⽤软件中的波特图仪观察通频带,并计算矩形系数。
f0.7 : 446kHz~481kHz f0.1 : 327kHz~657kHz矩形系数约为:9.45、改变信号源的频率(信号源幅值不变),通过⽰波器或着万⽤表测量输出电压的有效值,计算出输出电压的振幅值,完成下列表,并汇出f~Av相应的图,根据图粗略计算出通频带。
f0(KHz) 65 75 165 265 365 465 1065 1665 2265 2865 3465 4065U0(mv) 0.0129 0.0155 0.0404 0.0858 0.2150 1.274 0.0526 0.0301 0.0216 0.0173 0.0144 0.0126 A V(db) -28.89 -27.38 -19.06 -12.60 -4.894 11.43 -16.46 -21.36 -24.22 -26.22 -27.73 -28.93通频带:446kHz~481kHz 带宽:35kHZ6、在电路的输⼊端加⼊谐振频率的2、4、6次谐波,通过⽰波器观察图形,体会该电路的选频作⽤。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0b8ca6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f.png)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课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掌握调频发射整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以及高频电路调试中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学会如何将高频单元电路组合起来实现满足工程实际要求的整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技术。
二、实验仪器1)直流稳压电源一台;2)数字万用表一台;3)示波器(≥100MHz)一台;4)调频收音机(87~108MHz)一台;5)电烙铁、镊子、斜口钳。
三、系统原理分析图1 小功率调频无线话筒的系统框图图2 振荡部分高频等效电路四、电路原理分析1.音频放大低频放大,由三极管实现功能。
理论上该部分能对输入的语音信号放大10 倍左右,被放大后的语音信号就是调频系统的基带信号。
微型麦克风将采集的语音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入电路,R15 微麦克风偏置电阻,用来确定麦克风的静态工作点。
C16 用来稳定放大器,同时起到低通滤波的作用。
R16、R17、R18、R19、R20 为三极管9013 的偏置电阻。
C17 为旁路电容,三极管静态工作时,不起任何作用。
当输入交流信号时,R19 被C17 短路,C14、C15 接地起到滤波作用。
C18 为隔离电容。
图 2 音频放大模块原理图2.高频振荡与频率调制调频系统中,用一个频率较高的信号作为载波。
载波的频率将被基带信号所控制,携带基带信号的全部信息。
此处采用电容三端式振荡器,加了变容二极管Cx1 和反馈网络,外接电源后只要有一个微小的开关扰动就能产生自激振荡,最终输出频率为几十M 的正弦波。
通过调节可调电感L1,可逐渐改变正弦波的频率直至达到期望值。
图 3 高频振荡模块原理图3.缓冲隔离与高频功放缓冲高频振荡部分输出的信号,同时隔离前后级电路。
此处采用的是射极跟随器,三极管T2 9018 的静态工作点由偏置电阻R7、R8、R9 确定。
此处同样设置了一个简单的模拟滤波电路,由C12、C13、L4 构成,C9 为隔离电容。
图4 缓冲隔离模块原理图高频振荡电路输出的调制信号幅值一般较小,而话筒天线传输出去的信号是在无线信道中传播的,必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幅值衰减,所以必须在震荡电路之后添加一个高频功率放大器。
通信电子电路 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电路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f56f2eab0717fd5360cdcf1.png)
实验八 三点式LC 振荡器及压控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三点式LC 振荡器的基本原理;2、掌握反馈系数对起振和波形的影响;3、掌握压控振荡器的工作原理;4、掌握三点式LC 振荡器和压控振荡器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1、测量振荡器的频率变化范围;2、观察反馈系数对起振和输出波形的影响;三、实验仪器20MHz 示波器一台、数字式万用表一块、调试工具一套四、实验原理1、三点式LC 振荡器三点式LC 振荡器的实验原理图如图8-1所示。
图 8-1 三点式LC 振荡器实验原理图图中,T2为可调电感,Q1组成振荡器,Q2组成隔离器,Q3组成放大器。
C6=100pF ,C7=200pF ,C8=330pF ,C40=1nF 。
通过改变K6、K7、K8的拨动方向,可改变振荡器的反馈系数。
设C7、C8、C40的组合电容为C ∑,则振荡器的反馈系数F =C6/ C ∑。
通常F 约在0.01~0.5之间。
同时,为减小晶体管输入输出电容对回路振荡频率的影响,C6和C ∑取值要大。
当振荡频率较高时,有时可不加C6和C ∑,直接利用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电容构成振荡电容,使电路振荡。
忽略三极管输入输出电容的影响,则三点式LC 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图如图8-2所示。
C6图8-2 三点式LC 振荡器交流等效电路图图8-2中,C5=33pF ,由于C6和C ∑均比C5大的多,则回路总电容450C C C += 则振荡器的频率f 0可近似为:)(2121452020C C T C T f +==ππ调节T2则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变化,当T2变大时,f 0将变小,振荡回路的品质因素变小,振荡输出波形的非线性失真也变大。
实际中C6和C ∑也往往不是远远大于C5,且由于三极管输入输出电容的影响,在改变C ∑,即改变反馈系数的时候,振荡器的频率也会变化。
五、实验步骤1、三点式LC 振荡器(1)连接实验电路在主板上正确插好正弦波振荡器模块,开关K1、K9、K10、K11、K12向左拨,K2、K3、K4、K7、K8向下拨,K5、K6向上拨。
通信电子电路实习报告
![通信电子电路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dca638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3.png)
一、实习目的本次通信电子电路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动手实践,加深对通信电子电路基本原理、电路设计和调试方法的理解。
通过实习,我期望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 熟悉通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通信电子电路的电路设计和调试方法;3.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了解通信电子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实习地点:XX通信电子实验室三、实习内容1. 通信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学习在实习初期,我们学习了通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传输、调制与解调、放大与滤波、功率放大、振荡器等。
通过理论学习,我对通信电子电路有了初步的认识。
2. 通信电子电路设计与调试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以下通信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1)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调制与解调电路,实现信号的调制和解调;(2)设计并搭建一个滤波电路,实现对信号的滤波;(3)设计并搭建一个功率放大电路,实现对信号的放大;(4)设计并搭建一个振荡器电路,实现信号的产生。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运用了理论知识,分析了电路的组成和原理,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了电路参数的调整。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对电路进行了测试和调整,确保电路性能达到预期效果。
3. 通信电子电路应用案例分析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通信电子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包括以下内容:(1)移动通信基站中信号放大器的设计与应用;(2)卫星通信中信号的调制与解调;(3)光纤通信中信号的传输与接收。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对通信电子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实习成果通过本次通信电子电路实习,我取得了以下成果:1. 熟悉了通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了通信电子电路的电路设计和调试方法;3. 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增强了对通信电子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认识。
通信电路制作实验报告(3篇)
![通信电路制作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4e541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04.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通信电路中常用元件的性能和作用。
3. 学习通信电路的调试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
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器材1. 通信电路实验箱2. 双踪示波器3. 函数信号发生器4. 信号源5. 测试仪6. 连接线7. 阻抗箱三、实验原理通信电路主要包括发送电路、接收电路和传输线路。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原理:1. 调制与解调:将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调制),在接收端再将信号还原为信息信号(解调)。
2. 放大与滤波:放大信号,增强信号强度,同时滤除干扰信号。
3. 编码与解码:将信息信号进行编码,以便于传输和识别,接收端再将编码信号解码为信息信号。
四、实验步骤1. 搭建通信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搭建通信电路,包括发送电路、接收电路和传输线路。
2. 调试电路:调整电路参数,使电路工作在最佳状态。
3. 测试电路性能:使用测试仪测量电路的各项性能指标,如增益、带宽、信噪比等。
4.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路性能,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验内容1. 调制与解调实验:- 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基带信号。
- 使用调制电路将基带信号调制为高频信号。
- 使用解调电路将调制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
- 比较调制前后信号的变化,验证调制和解调电路的工作原理。
2. 放大与滤波实验:- 使用信号源产生信号。
- 使用放大电路放大信号。
- 使用滤波电路滤除干扰信号。
- 测量放大和滤波后的信号强度,验证放大和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3. 编码与解码实验:- 使用编码电路将信息信号编码。
- 使用解码电路将编码信号解码。
- 比较编码前后信号的变化,验证编码和解码电路的工作原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调制与解调实验:- 通过实验验证了调制和解调电路的工作原理。
- 发现调制后的信号频率较高,带宽较宽,有利于信号的传输。
- 解调后的信号与基带信号基本一致,说明解调电路能够有效还原信息信号。
电子线路实验实训报告
![电子线路实验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e926e3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9.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
2. 通过实验,加深对电子线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1. 基本电子元件测试2. 模拟电路基本电路分析3. 数字电路基本电路分析4. 电路仿真与测试5. 电子线路设计三、实验过程1. 基本电子元件测试(1)测试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子元件的参数,包括阻值、电容值、电感值等。
(2)分析元件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2. 模拟电路基本电路分析(1)搭建模拟电路,如放大器、滤波器等。
(2)测量电路的性能参数,如增益、带宽等。
(3)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3. 数字电路基本电路分析(1)搭建数字电路,如逻辑门、触发器等。
(2)分析电路的逻辑功能,如与、或、非等。
(3)测试电路的输出波形,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4. 电路仿真与测试(1)利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观察电路的性能和波形。
(2)分析仿真结果,优化电路设计。
5. 电子线路设计(1)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一个电子线路。
(2)绘制电路原理图和PCB板图。
(3)制作PCB板,焊接元器件。
(4)测试电路性能,验证设计是否满足要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基本电子元件测试通过测试,掌握了电子元件的参数和特性,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2. 模拟电路基本电路分析通过搭建和测试放大器、滤波器等电路,了解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3. 数字电路基本电路分析通过搭建和测试逻辑门、触发器等电路,掌握了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功能。
4. 电路仿真与测试通过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了电路的性能和波形,优化了电路设计。
5. 电子线路设计设计了一个满足实际需求的电子线路,并通过测试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电子线路基本原理和组成的学习,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学会了电子线路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edc22a250e2524de4187e3e.png)
实验二 振幅调制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方法。
2.研究已调波与调制信号及载波信号的关系。
3.掌握调幅系数测量与计算的方法。
4.通过实验对比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波形。
二、实验内容:1.调测模拟乘法器MC1496正常工作时的静态值。
2.实现全载波调幅,改变调幅度,观察波形变化并计算调幅度。
3.实现抑止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
三、基本原理略四、实验步骤:1. 静态工作点调测:使调制信号V Ω=0,载波Vc=0(短路块J11、J17开路),调节VR7、VR8使各引脚偏置电压接近下列参考值:V 8 V 10 V 1 V 4 V 6 V 12 V 2 V 3 V 55.62V 5.62V 0V 0V 10.38V 10.38V -0.76V -0.76V –7.16VR39、R46与电位器VR8组成平衡调节电路,改变VR8可以使乘法器实现抑止载波的振幅调制或有载波的振幅调制。
2.加大V Ω,观察波形变化,画出过调制波形并记下对应的V Ω、V C 值进行分析。
附:调制信号V Ω可以用外加信号源,也可直接采用实验箱上的低频信号源。
将示波器接入J22处,(此时J17短路块应断开)调节电位器VR3,使其输出1KHz 信号不失真信号,改变VR9可以改变输出信号幅度的大小。
将短路块J17短接,示波器接入J19处,调节VR9改变输入V Ω的大小。
c U图2-3(a ) 抑制载波调幅波形 图2-3(b ) 普通调幅波波形五、实验记录1.整理实验数据,写出实测MC1496各引脚的实测数据。
静态工作点调测,实验测得结果:经比对,各引脚偏置电压接近参考值,测试结果正常。
2.调幅实验调幅波形:(1)先观察生成载波的波形,在振荡器与频率调制模块的ZD-OUT上用示波器观察载波输出波形:(2)由低频信号模块产生1.6~1.7kHz的语音频率信号,接入振幅调制模块,利用产生幅度调制波,用示波器观察TF-OUT端的包络信号。
通信电子线路实习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a452b5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6.png)
本次通信电子线路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通信电子线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习,期望能够掌握以下技能:1. 熟悉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
2. 能够独立进行电路的组装、调试和测试。
3. 学会使用基本的电子测试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4. 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实习单位简介本次实习单位为我国某知名通信设备生产企业,公司主要从事通信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
三、实习内容1. 理论基础学习:实习初期,我们首先对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学习,包括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滤波器、放大器、调制解调器等基本概念。
2. 电路组装与调试:在理论学习的指导下,我们开始进行电路组装。
实习过程中,我们组装了多种通信电子线路,如滤波器、放大器、调制解调器等。
在组装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选择元器件,如何焊接电路板,以及如何进行电路调试。
3. 测试与验证:组装完成后,我们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对电路进行测试和验证。
通过测试,我们验证了电路的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对电路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4. 项目实践: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参与了一个实际项目。
该项目涉及通信电子线路的设计和调试,我们负责其中一部分的设计和调试工作。
通过这个项目,我们深入了解了通信电子线路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通信电子线路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掌握了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
2. 实践操作方面: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组装、调试和测试通信电子线路,提高了动手能力。
3.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项目实践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4. 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和团队成员,我们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五、实习总结本次通信电子线路实习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912345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13.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通信电子线路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通信电子线路理论知识的正确性;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通信电子线路是研究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如何通过电子电路进行调制、解调、放大、滤波等处理的学科。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调制:将信息信号(基带信号)加载到高频载波上,以便于信号的传输;2. 解调:将调制后的信号还原为基带信号;3. 放大:提高信号强度,满足传输要求;4. 滤波:去除信号中的噪声,提高信号质量。
三、实验器材1.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箱;2. 双踪示波器;3. 高频信号发生器;4. 万用表;5. 长度可调同轴电缆。
四、实验内容1. 调制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调制原理和调制电路的设计方法。
(2)实验步骤:① 调制信号发生:使用示波器观察调制信号波形,确保其频率、幅度等参数符合要求;② 载波信号发生:使用高频信号发生器产生高频载波信号,频率与调制信号频率相同;③ 调制电路搭建:将调制信号和载波信号接入调制电路,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④ 分析调制效果:根据调制后的信号波形,分析调制深度、相位等参数,判断调制效果。
2. 解调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解调原理和解调电路的设计方法。
(2)实验步骤:① 解调信号发生:使用示波器观察解调信号波形,确保其频率、幅度等参数符合要求;② 解调电路搭建:将解调信号接入解调电路,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③ 分析解调效果:根据解调后的信号波形,分析解调深度、相位等参数,判断解调效果。
3. 放大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提高信号强度。
(2)实验步骤:① 放大信号发生:使用示波器观察放大信号波形,确保其频率、幅度等参数符合要求;② 放大电路搭建:将放大信号接入放大电路,观察放大后的信号波形;③ 分析放大效果:根据放大后的信号波形,分析放大倍数、频率响应等参数,判断放大效果。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4f0f3b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6.png)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概述:通信电子线路是现代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和测试不同类型的通信电子线路,深入了解其原理和功能。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以及对通信电子线路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实验一:放大器电路在本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一个基本的放大器电路,通过输入信号的放大来实现信号传输。
我们使用了共射极放大器电路,该电路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和较低的输出电阻。
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我们可以计算出电压增益。
实验结果表明,放大器电路能够有效地放大输入信号,从而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实验二:滤波器电路滤波器电路是通信电子线路中常用的组件,它可以通过选择性地通过或阻断特定频率的信号来实现信号的处理和调整。
我们搭建了一个RC低通滤波器电路,并通过改变电容和电阻的数值来调整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实验结果显示,滤波器电路能够有效地滤除高频杂波,使得输出信号更加纯净和稳定。
实验三:调制解调电路调制解调电路是现代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能够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载波信号,并在接收端将载波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
我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调制解调电路,通过改变调制信号的幅度和频率来观察调制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调制解调电路能够有效地实现信号的传输和还原,为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基础支持。
实验四:数字信号处理电路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我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数字信号处理电路,通过数字滤波器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和调整。
实验结果显示,数字信号处理电路能够有效地抑制噪声和干扰,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可靠性。
应用前景:通信电子线路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电子线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通信电子线路的应用领域涵盖了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移动通信领域,通信电子线路可以实现无线信号的放大和调整,提高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1301
学号21
姓名刘紫豪
指导教师张鏖烽
2015年11 月10 日
实验一 OrCAD系统基本实验1、实验目的
掌握OrCAD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的应用。
掌握基本的电子电路仿真实验方法。
2、实验环境
P4微机;
OrCAD 10.5工具包。
3、实验内容
(1)实验相关的基本知识掌握
认真阅读本实验指导书的第一部分;
掌握OrCAD 10.5电子设
计自动化(EDA)软件系统
中的电子电路原理图设计包
——Capture CIS的使用方法
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实验
和研究作技术上的准备。
(2)给定实验内容
A. 按本实验指导书的
第一部分中介绍的方法,使
用OrCAD 10.5完成二极管限
幅电路的计算机仿真实验。
B. 利用Capture CIS为
本实验建立一个新的
PSpice项目,项目名可以自
行选取。
C. 绘制出如右图所示的给定仿真电子电路原理图,包括放置电子元器件、放置导线、放置断页连接器、修改各元器件的参数等操作。
仿真电路中各元器件的参数如下表:
元件代号值仿真库备注
D1 D1N3940 DIODE.OLB
D2 D1N3940 DIODE.OLB
R1 1K ANALOG.OLB
R2 3.3K ANALOG.OLB
R3 3.3K ANALOG.OLB
R4 5.6K ANALOG.OLB
C1 0.47u ANALOG.OLB
0 SOURCE.OLB 零接地
V1 5V SOURCE.OLB
Vin 0V SOURCE.OLB
V2 SINE SOURCSTM.OLB 后面实验需要
V3 VAC SOURCE.OLB 后面实验需要
D. 完成本电路的偏置点分析参数设置(参见本指导书的6.2.1节),运行该偏置点分析,将其仿真结果(图)拷贝作为实验结果;
E. 完成本电路的DC扫描分析参数设置(参见本指导书的6.2.2节), 运行该DC扫描分析,将其仿真结果(图)拷贝作为实验结果;
F. 完成本电路的瞬时分析参数设置(参见本指导书的6.2.3节), 运行该瞬时分析,将其仿真结果(图)拷贝作为实验结果;
G. 完成本电路的AC扫描分析参数设置(参见本指导书的6.2.4节), 运行该AC扫描分析,将其仿真结果(图)拷贝作为实验结果。
4、实验报告内容
A. 你所绘制的仿真电子电路原理图
B. 你所完成的偏置点分析结果图
C. 你所完成的DC扫描分析结果图
D. 你所完成的瞬时分析结果图
E. 你所完成的AC扫描分析结果图
F. 写出本次实验结果分析及及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OrCAD电子设计自动化这款软件的功能,
同时也掌握了基本的电子电路仿真实验方法,让我觉得动手才能有收获。
实验二 LC谐振回路仿真实验
1、实验目的
掌握OrCAD Pspice电子设计仿真软件的应用。
掌握LC串联、并联谐振回路的仿真方法。
2、实验环境
P4微机;
OrCAD 10.5工具包。
3、实验内容
(1)实验相关的基本知识掌握
认真阅读本实验指导书的第一部分;
掌握OrCAD 10.5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系统中的电子电路原理图设计包——Capture CIS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
(2)给定实验内容
C10.001u
R12k
L17mH
1
2
I1
IOFF = 7mA FREQ = 30kHz
IAMPL = 10mA 0
in
in
A. 按本实验指导书的第一部分中介绍的方法,使用OrCAD 10.5完成功率放大器的计算机仿真实验。
B. 利用Capture CIS 为本实验建立一个名为exp2_L
C.opj 的新PSpice 项目。
C . 绘制出如上图所示的给定仿真电子电路原理图,包括放置电子元器件、放置导线、放置断页连接器、修改各元器件的参数等操作。
D. 完成本电路的偏置点分析,运行该偏置点分析,将其仿真结果(图)拷贝作为实验结果;
E . 完成本电路的瞬时分析参数设置, 运行该瞬时分析,将其仿真结果(图)拷贝作为实验结果:
F .完成本电路的AC 扫描分析参数设置, 运行该AC 扫描分析,将其仿真结果(图)拷
贝作为实验结果。
G 、采用同样的方法设计一个串联谐振电路并进行仿真分析。
4、实验报告内容
A. 你所绘制的仿真电子电路原理图
B. 你所完成的偏置点分析结果图
C. 你所完成的瞬时分析结果图
D. 你所完成的AC扫描分析结果图
E.写出本次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LC串联、并联谐振回路的仿真方法也明白了串联谐振回路适用于信号源内阻很小的恒压源,而并联谐振回路适用于信号源内阻很大的恒流源。
实验三小信号放大器的仿真实验
1、实验目的
掌握OrCAD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的应用。
掌握小信号放大器仿真实验方法。
2、实验环境
P4微机;
OrCAD 10.5工具包。
3、实验内容
(1)实验相关的基本知识掌握
认真阅读本实验指导书的第一部分;
掌握OrCAD 10.5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系统中的电子电路原理图设计包——Capture CIS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
(2)给定实验内容
A. 按本实验指导书的第一部分中介绍的方法,使用OrCAD 10.5完成功率放
大器的计算机仿真实验。
C1
1u
C210u
C30.001u
R110k
R25k
R31k
R418k Q1
Q2N2218
L16.5mH
1
20
00
V1
0Vdc
V2
FREQ = 60k
VAMPL = 10mV VOFF = 10mV Vcc
in
Vcc in
B. 利用Capture CIS 为本实验建立一个名为C-AMPLIFIER.opj 的新PSpice 项目。
C . 绘制出如上图所示的给定仿真电子电路原理图,包括放置电子元器件、放置导线、放置断页连接器、修改各元器件的参数等操作。
注意,其中的激励电压源的设置参数如下图。
D. 完成本电路的偏置点分析,运行该偏置点分析,将其仿真结果(图)拷贝作为实验结果;
E. 完成本电路的瞬时分析参数设置, 运行该瞬时分析,将其仿真结果(图)拷贝作为实验结果:
4、实验报告内容
A. 你所绘制的仿真电子电路原理图
B. 你所完成的偏置点分析结果图
C. 你所完成的瞬时分析结果图
D. 你所完成的AC扫描分析结果图
E. 写出本次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心得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选频性能可由通频带和选择性两个质量指标来衡量。
在这次实验当中,我掌握了小信号放大器仿真的方法,也清楚了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由于信号小,可以认为它工作在管子的线性范围内。
实验四丙类功率放大器仿真实验
1、实验目的
掌握OrCAD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的应用。
掌握C类功率放大器仿真实验方法。
2、实验环境
P4微机;
OrCAD 10.5工具包。
3、实验内容
(1)实验相关的基本知识掌握
认真阅读本实验指导书的第一部分;
掌握OrCAD 10.5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系统中的电子电路原理图设计包——Capture CIS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
(2)给定实验内容
A. 按本实验指导书的第一部分中介绍的方法,使用OrCAD 10.5完成功率放大器的计算机仿真实验。
B. 利用Capture CIS为本实验建立一个名为C-AMPLIFIER.opj的新PSpice 项目。
C. 绘制出如上图所示的给定仿真电子电路原理图,包括放置电子元器件、放置导线、放置断页连接器、修改各元器件的参数等操作。
注意,其中的激励电压源的设置参数如下图。
D. 完成本电路的偏置点分析,运行该偏置点分析,将其仿真结果(图)拷贝作为实验结果;
E. 完成本电路的瞬时分析参数设置, 运行该瞬时分析,将其仿真结果(图)拷贝作为实验结果,仿真参数设置如下图:
4、实验报告内容
A. 你所绘制的仿真电子电路原理图
B. 你所完成的偏置点分析结果图
C. 你所完成的瞬时分析结果图
D. 你所完成的AC扫描分析结果图
E. 写出本次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心得
谐振功率放大器主要用来放大高频大信号可以获得高功率和高效率输出的有用信号。
由于谐振功率放大器通常工作于丙类工作状态,属于非线性电路。
因此,不能采用线性等效电路进行分析,通常采用折线近似分析法进行分析。
过程
中遇到很多难点,在同学的帮助下还是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