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高三一轮精品复习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练习“散文鉴赏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过关检测

合集下载

一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精选附答案

一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精选附答案

一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精选附答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燕子的选择秦羽墨①燕子来的时候,村庄早就忙开了,犁田翻地,一派热闹景象。

谁也不知道它们具体什么时候来的,当我们注意到燕子时,它们已经布满天空。

②南风和煦,春光大好,燕子成排站在电线上,交头接耳一番,而后商量好似的,突然飞起,一个个好生自在。

它们飞得不像夏天那么高,而是贴着地,好像对地上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

别说是它们,就连每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忍不住多看几眼这满目的新鲜。

绿色铺满大地,有另一种看不见的东西,使人们内心变得丰茂而蓬勃。

③我发现刚来时燕子并不急着安家,而是这里瞧瞧,那里看看,成天以野地为家,像贪玩的孩子,将足迹印遍村庄的各个角落。

燕子不会随随便便把家安在哪里,它们非得绕梁三日,经过细心查看和选择,在心中衡量比对一番,看看这个家是否结实稳固,这家人是否诚实可靠,是否值得跟他们一起风雨同舟。

④不知为何,所有燕子都觉得我们家不值得托付终生,我们家搬到村口好几年了,也不见有燕子来筑巢。

这件事很令我想不通,怎么说新屋也比以前奶奶家的老屋结实多了,屋前的树渐渐成荫,而且又在村口,按理说它们不可能视而不见的,奶奶家的旧堂屋有三窝燕子,我们家这么多年却连一窝也没有,燕子好像把我们一家人给遗忘了。

这件事不单令我烦恼,父亲也担心起来,照传统说法,燕子是否前来筑巢,与家宅的吉凶息息相关。

起初他以为屋才新修,燕子们还不熟,过一两年就会来,然而五六年过去了,依然空空如也。

燕子并不是没来看过,每年春天有好多成双成对的燕子在家门口飞来飞去,左右徘徊,可最后过家门而不入,只惆怅地望一眼便转身而去,有的飞了很远还忍不住不停回眸,遗憾得很的样子。

⑤到底是什么让它们望而却步?又是什么让它们觉得遗憾呢?一对燕子来了,发现这里没一点前辈的痕迹,于是就以为不可靠,而后来的燕子也都人云亦云?我不相信燕子会像人一样刻薄,村里总要修新屋,每座新屋也总要有第一对新燕前来安家。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 散文阅读(新教材新高考)第03讲 散文的表达技巧(练习)(解析版)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 散文阅读(新教材新高考)第03讲 散文的表达技巧(练习)(解析版)

第03讲散文的表达技巧(基础题和拔高题)阅读梁衡《线条之美》的相关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线条既然有这样的魔力,便为所有艺术之不可或缺,或者算是艺术之母了吧。

最典型的是书法艺术,洗尽铅华,只剩了白纸上一丝黑线的游走。

那飞扬狂舞的草书,漏痕、飞白、悬针、垂露等等,恨不能将人间所有的线条式样收来,再融入作者的情感,飞墨于纸。

或如晴空霹雳,或如灯下细语。

就这样牵着人的神经,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

再如舞蹈,一个舞蹈家的表演实际上是无数条曲线在空间做着力与势、虚与实、有与无的曼妙组合,不停地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视觉的叠加。

正如纸上绝不会有两幅相同的草书,台上也绝不会有两个相同的舞姿。

这永不休止的奇幻变化,怎么能不教你的神经止不住地兴奋呢。

至于音乐,那是声音加时间的艺术,是不同声音的线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游走,轻轻地按摩着我们的神经,形成听觉上的驻留。

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其实那梁上绕着的是些乐谱的彩色线条。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答:﹍﹍﹍﹍﹍﹍﹍﹍﹍﹍﹍﹍﹍﹍﹍﹍﹍﹍﹍﹍﹍﹍﹍﹍﹍﹍﹍﹍﹍﹍﹍﹍﹍﹍﹍﹍﹍﹍﹍﹍﹍﹍﹍﹍﹍﹍﹍﹍﹍﹍﹍﹍﹍﹍﹍﹍﹍﹍﹍﹍﹍﹍﹍﹍答案运用拟人、通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有力地展现了线条赋予草书简约而富于变化的艺术活力,体现了线条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考生可在把握句子内容的基础上去分析语言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揣摩作者的用意。

这段文字的内容是以书法艺术为例,表现线条的魅力。

其中“或如晴空霹雳,或如灯下细语”运用比喻(或通感)手法,将视觉化为听觉,表现线条的千变万化;“洗尽铅华”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书法艺术是纯粹的线条之美;“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则运用排比,写出书法艺术中的线条的无穷魅力。

还可以从用词和句式选用角度进行赏析,如词语“游走”化静为动,写出书法中线条的灵动;句式上长短结合,多用短句,如“漏痕、飞白、悬针、垂露等等”“恨不能将人间所有的线条式样收来,再融入作者的情感,飞墨于纸”,写出线条表现力的丰富以及书法家对线条的喜爱。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考纲解读】《xx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及主要表现手法;主要考查知识点中要求能够“分析作品题材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在历年的高考试卷中“分析表达手法,体会表达效果”已是屡见不鲜了。

例如“17.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实际上指的是表达技巧,主要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内容。

一是指作者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问题只是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指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段、行文布局(篇章结构)等。

从高考实际考查来看,一般不要求学生判断表达技巧是什么,而往往要求体会赏析其表达作用或效果。

【考点综合】“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往往会在以下知识点上命题:1、针对行文的人称运用、人称变化及其作用命题;【例子1】《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例子2】辽宁卷第20小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2、针对写作上具体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命题;【例子1】《报秋》第28 题,作者在叙写玉簪花的过程中,在第3自然段中插叙了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有何作用?【例子2】安徽卷第17小题问:文中画线部分所描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例子3】江苏卷第15题:“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

”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3、针对语句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命题;【例子1】福建卷第13小题: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含答案)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含答案)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含答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时间的隐喻傅菲①怀玉山脉勒住了缰绳,东奔的烈马停了下来。

群山如一锅沸水,暂时不再潽射,水花凝结成了低矮的山冈。

龙门山像一把圈椅,新叶村偃卧其中。

②在新叶村,我有长久的恍惚;夏日蒸腾般的晕眩、古老巷弄幽深的迷失、池塘倒映出来的幻觉、旧年屋舍散发的阴凉、溪流时断时续的亘古之声、灼日下荷花盛开的夺目光荤——午间酣睡在走廊里的老人,晒在竹圆匾里焦红的辣椒,失去水色又略微卷曲的君子竹叶,剥落了石片的碾盘,千年的水井浮起今晚的淡淡月色——群山在望,苍鹭在茂密的灌木林栖落,指甲花映在门前的空院。

③新叶古村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叶氏先祖叶坤从寿昌湖岑畈入赘娘舅夏氏家,繁衍至今,已三十余代。

夏氏人丁不旺,被迫外迁,而叶氏根深叶茂,开枝散叶。

④桃树茂密之处,即村舍。

村舍依半扇形围拢成村落,村落中央有池塘,塘叫南塘,像一块长满了绿锈的铜镜。

石砌的塘堤爬上了苔藓。

塘口有一片葱油的蔬菜地。

水生万物,千年不息。

翘起的瓦檐,粉白斑驳的砖墙,窄小的房门,高大的池杉,闲散的人影,它们一并收入南塘,像是沉落水底,又像是浮出波面。

南塘成了近似谜语的象征物,宋朝理学家金仁山在规划叶村时,以“山起西北,水聚东南”的格局,开挖了南塘。

塘一般用于聚水灌溉,洗衣洗菜,可一座八百年的池塘,更像一座时间的钟塔。

它会照见什么呢?年年日日,人在池塘的水影里更替,池边的人最终随星辰落入塘里,钟声会虚化,消失在风里。

池塘边站久了,眼球里浮现各色人物,说不清楚他们是谁。

他们从不可知之处,来到南塘边,握手相逢,拥抱告别。

⑤人工通浚的两条溪流,注入南塘,溪流即是村界,叶氏居于溪内,巷弄沿小溪而建,石板道逼仄幽深。

一个人在巷弄走,跫然,每一个脚步声,都是孤独的,仿佛在说:过客,过客。

我也是一个人走,脚步轻缓。

灰白的房墙有粉屑剥落,露出黑色的老青砖。

每一堵墙,斜斜看上去,像被洇湿而后晒干了的纸画,画是写意的山水画,疏淡,空蒙,留白有余。

2020高考一轮课程语文: 专题3.2散文阅读(教学案)(解析版)

2020高考一轮课程语文: 专题3.2散文阅读(教学案)(解析版)

高考一轮课程语文:专题3.2散文阅读(教学案)(解析版)从各地模拟题及其他省份高考题来看,对散文的考查有以下特点:简答题往往从散文的词语和句子含意、结构的作用、形象的特征、手法与情感等多个角度出题。

散文中探究题相对较少,多是对散文复杂意蕴和多样手法的分析评价。

在题材上记人、叙事、写景、咏物、抒情的散文都有,尤其注重语言优美、情理交融、意蕴深刻的作品。

一、散文的特征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现主题服务。

2.情理交融,意味盎然“情”指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情调趣味,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态度。

与诗歌相比,散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显得较为深沉含蓄,而且它又更多地把情感寓于所描写的生活材料中,转为一种情趣。

“理”即哲理,指作者对生活进行独到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和精心的提炼后形成的对人生经验的高度概括;也可指事理,即散文中表现出的对生活的认识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有些散文虽然取材小,却需要有哲理人情,并且散文中表达的这些哲理、事理不是凭空而发,他们往往与情绪紧密相依,是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的升华和结晶。

情理两者有机地交融统一,形成了散文内容的重要特点。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散文的语言往往具有高度准确的概括力,力求做到句中无余字,篇中无剩言;也讲究平实易解,决不故弄玄虚,总努力把艺术匠心藏于自然而和谐的气势之中,将一系列警句妙语融于朴实无华的文字之中,从而呈现出一种华而不俗、朴而不拙的美。

二、考场上如何迅速读懂散文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

它要求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一篇千字文读两遍。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总动员7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含解析(精品文档)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总动员7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含解析(精品文档)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米缸山下播绿记白莹每年初夏的育苗工作,对于我们护林员来说,是一件大事。

早上七点多钟我们已经到达离场部十多公里的二台苗圃地。

山谷里晨风清凉宜人,天空蓝得像是刚刚被擦洗过;此起彼伏的鸟语,清澈如露珠;岩生忍冬小小的淡紫色的花朵正在吐蕊,散发出浓郁的芳香。

米缸山是六盘山的主峰,南北走势,巍峨高耸,山的东坡落叶松林浩瀚如海,那是西峡林场的前辈们历尽艰辛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营造起来的。

如今站在山下仰望,峰峦苍翠,林海茫茫,针叶林与天然林林相迥异,林界清晰,却又融接为一体,像穿在大山身上一件裁剪合体而又别致的绿罗裙。

山谷幽深宁静,除了清脆的鸟叫声,几乎听不到其他的声音。

我们的到来让山谷里热闹了起来。

育苗工作最能检验一个团队的协作精神,在这个作业流程中,大家忙忙碌碌却又井井有条:开沟、撒种、覆土,各司其职。

这里是近几年新开辟出来的一块山地,土质并不好,属石块较多的杂质土壤,要把这样的一块地整饬成平整松软的苗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要把土里大大小小的石块用耙子细细搂出来,还要把它们彻底从地里清理出去。

从林畔筛出来的用来覆盖种子的森林土,也是女职工们用袋子一点一点背到地里的。

这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活,实际干起来,若不是亲自劳作,真的是没法理解个中的艰辛。

另有人员正在紧锣密鼓接微喷水管,育苗一经结束,浇水要马上跟上,经过催芽的种子大多已经露白,若在干土里经过长时间暴晒,会导致种子回芽而影响出苗率。

大家心里都鼓着一把劲,所以育苗进度也很快。

西边的山头上飘过来几朵闲云,朝忙忙碌碌的我们张望了一会儿,又悄无声息地飘走了。

日影一点一点朝我们的头顶移过来,长时间重复弯腰的动作,大家的腰都有点受不住了,但育苗工作向来是一件辛苦又开心的事,接踵而来的笑声又冲淡了疲惫。

腰疼,那就忍着,谁让你不把腰放家里呢?——相互之间的调侃和打趣是最能解乏的。

午餐很简单,蒸馍就榨菜,还有白开水。

开水是二台护林点供应,驻点护林员马连成是一个行将退休的老牌护林员,在这个点上已经十多年,由于管护人员紧缺,他是这个点上唯一的一名护林员,独自守护着这片林区。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知识点整理解题方法: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1、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2、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3、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能够得出答案。

「规范答题」1.标明句子出处。

2.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3.去掉喻体成分,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即可。

抓关键词+分解句子+整合答案(结合主旨)题型二:人称类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A.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小说除外——小说中“我”未必就是作者本人,一些散文也是如此),增强见闻和感受的真实性。

B.第二人称:以对面交流的形式,增强了互动效果,亲切(有亲和力),强化了抒情作用,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C.第三人称:作者从旁叙述,增强客观性,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题型三:分析作品结构语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全文看,××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分析作品结构,考查某句(段)话或某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方法:结构作用(专用术语):(1)文首: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③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照应后文。

(3)文末:①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②收缩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题型四:鉴赏艺术手法类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1.使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作者是如何写“……”?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答题模式:手法+分析+艺术效果(注意叠词:)+表达感情方法: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1.3.4 鉴赏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练习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1.3.4 鉴赏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练习

四鉴赏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预习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岭上梨花雪张峪铭①你不得不承认,世间有些事很奇妙。

如春天就像一位姑娘拿着一根季节的牧鞭,轻轻地抽打着万物,于是万物苏醒了,并欢快地迈向春光深处。

奇怪的是人到了这个季节也不例外,也慢慢地敞开胸怀,也乐意、兴奋地扎入春潮之中。

②这不,朋友金兄来电说,若再不到岭上来,那梨花将要谢了,到时你不要懊悔。

最后还诗意地说了一句:满山梨花雪,飘洒能几时?其实朋友的夸张语言比不上季节的诱惑。

对岭上的梨花,我已钟情很久了,只不过时间难以支配,一拖再拖。

我也担心若不前往,恐怕梨花已卸妆,赶不上其尾声末场了。

③岭上,实际上是三条岭简称,它属东至县尧渡镇管辖,离县城以东约十里地。

这里原先就是古徽道必经之地,是东边通往小城的咽喉。

可时光的草早已将古道湮没,石板路也习惯了人的冷落。

不想岭上人,在那贫瘠的土地栽上了梨树,于是“千树万树梨花开”,引得四方游人来。

岭上成了梨花的天堂,春天的秀场,连古道也焕发了生机。

④那天雨丝飘落,我们一行人轻踏如琴键似的石道阶梯,张望恼人的春色,谛听快乐的跫音,路过一潭碧水,走过一段山冈,穿过一座古亭……你举眼一望,无边景色迎面扑来。

那满山遍野的梨花,攻陷了整个山梁,那行道树的新绿,石楠林的殷红,成了梨花的配角,就像一匹巨幅白绢上点缀一点绿色和一抹红,将那梨花衬托得更加洁白,如玉晶莹剔透,如雪素洁淡雅。

这让人想起了中国画,寥寥几笔,春意盎然,那大片的留白,给了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⑤说起岭上梨花的配角,不能不说那些奇形怪状的褶皱石。

有的如天蟾,有的如书卷,有的如莲座,有的如宝剑……梨树植在山石间,山石卧在梨树前,就如袭一身白裙的女模特,倚在肌肉健硕的男子身边,一个风情万种,一个雷霆不动,演绎着野性与温柔之美。

一树梨花细雨,一座古亭微风。

梨花是那么的鲜活清新,古亭是那么的质朴禅定。

这样的画面,让人古意顿生——风扫素眉,眼角垂泪,玉笛轻吹,千娇百媚,只为在这世上走过一回,只为在万紫千红中独守清白而无悔。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及答案)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及答案)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及答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斯人独憔悴迟子建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独具个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比较充分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当然也未能免俗。

细细算来,从我开始小说创作至今所发表的三十万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写下层人的生活的。

这一回顾连我自己也略为吃惊。

我出生在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度过了我孤独寂寞的童年时光。

那里有我的外婆和外祖父,他们曾经给我讲过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

我现在还常常回忆起当年讲故事的情景来。

晚饭过后,农人家里忙过了该忙的事情,就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

生活太单调,他们疲惫的呵欠声常常同日头一起落山。

而且,那里一年难得看上一场电影,那么,晚饭之后的茶水和故事就是生活中最好的消遣了。

每逢这个时刻,我就带着我心爱的狗(它叫傻子,后来我把它写入第一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和这条狗一起挤入听故事的人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

那便是我最早的启蒙文学。

它不是唐诗宋词,而是来源于民间的那种质朴而又奇诡、光怪陆离的故事。

于是,我在十九岁那年坐在夕阳西下的窗前,看着天边飞涌的那一团团金色的晚霞的时候,我仿佛在绚丽的晚霞中又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的心难以平静,我开始断断续续地记载我的童年生活,二十岁那年把它整理成中篇小说,发表在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学》上。

从此,我真正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这实在不是一条坦途,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差。

我需要读大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和日常琐事又常常打乱我的计划。

因而我的创作有它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还没有达到从一个宏观领域的高度去把握和观照生活的那种让人叹服的洞察力。

必须承认,我将来如果不超越自己,只是在我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那么我的艺术生命也就终止了。

而超越自己是多么艰难。

它要养精蓄锐几时、苦苦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间的辉煌。

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考点三 理解文中重要词句品味语言艺术)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考点三 理解文中重要词句品味语言艺术)含答案

具有音韵之美, 的月下之境,“
合,动词和
深层 义
景物描写折射出复杂 心态:不希望过于激 烈的行为,向往和平
宁静的生活。
突破一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地领悟词语的含
义,是高水平阅读的一项重要标志,这里的“文中”二字,一是指理解词语要有全局 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二是指要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
的 表 意 特 超越标题本身的意思;比喻义、双关义指用了这两种修辞手法后标题所产
点 生的意义;象征义指使用了象征手法的标题所具有的临时意义。
分 析 标 题 “表层义 ”指标题自身的含义, “ 深层义 ”指标题在文中的含义 ( 主要指特定
“三义”
义、比喻义等 ) , “主旨情感义 ”指标题指向文本主题及作者的情感态度等。
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
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 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 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 香;榆叶梅横出疯杈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
突破二
理解文中句子的丰富含意
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所谓重要语句,主要指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使用了特 殊手法的句子、能显示脉络层次或主旨的句子。对这几类句子含意的理解、体会,
是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基础。
一、理解不同类型重要句子的含意
1.含蓄句→由表及里
理解句意时,一般需在理解主旨的基础上,借助“表层义”,联系语境,即可获取关 键信息。 表层意义 句内意义 句子表面的意义。 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 言在此、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反语 义等。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题分类汇编(及答案)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题分类汇编(及答案)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题分类汇编(及答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沙井半日邱振刚深圳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色彩的国际大都市,但是,大概很多人都没想到,就在深圳市区内的沙井一带,竟然还有这样连绵成片,仿佛被时光遗忘了一般的古建筑群。

其中最醒目的,是横亘在我面前的一道石桥,桥的四周,错落环绕着高高低低,样式不一的古代楼舍。

此桥名为永兴桥,始建于康煕年间,是目前深圳唯一一座古桥梁。

我走到桥边,只见桥的样式并不复杂,无非就是条石铺成的三拱石桥,各种雕饰也零散稀少,比起各处更有名的桥,如赵州桥、卢沟桥,显得朴素得多。

但是,和很多已经仅供欣赏的名桥不同,永兴桥仍不停有行人步行或者骑车穿过。

当地文献上说,永兴桥建好后,周边的几个村落,村人要办理大小事项,如采买物品,探亲访友,无不要从这桥上经过,再加上茅洲河的水运功能,物资客商在此处往来穿梭,时间久了,旁边的村子都因桥而得名,如新桥村,桥东村等。

甚至,桥边在清中期就培育起一个颇有些名气的集市——清平古墟,也就是我们下车时看到的桥头古建筑群。

这些一户连一户的古建筑,构造互不相同,说明当年各有各的功用。

向导说,这个清平古墟,当年有杂货铺、粮仓、打铁铺子、糕饼店等各色店面,如今还因为保存得好,还时常有学美术的学生来写生。

谈及沙井,蚝不可不说,因此当地的蚝文化博物馆便成了必经之地。

沙井蚝早就名扬海外,沙井人养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当时本地渔民利用瓦片、石头,摸索出最早的养蚝技艺,并逐步将之成熟完善,一直到了今天。

清代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说,“生食曰蠔白,腌之曰蛎黄,味皆美。

”这寥寥短句,竟讲出了两种蚝的食用方法。

问及当地盛产此物的原因,向导说沙井地处珠江口入海处,咸淡水交汇,特殊的水质给了蚝特殊的生长环境,也造就了它们清甜肥美的口感。

向导想必也是嗜蚝之人,一番关于沙井蚝的演讲,越说越热闹,篇幅颇不短,最后以一句“沙井蚝要等到每年冬至才上市,可惜你们早来了一个月”宣告结束。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作业(1)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作业(1)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作业(1)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夜观流星林清玄近读宋朝沈括著的《梦溪笔谈》,有一段谈到他夜见流星的事,非常有趣: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

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

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

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

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

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

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

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

沈括学识的渊博早为后世所推崇,但我对这一段描述特别感兴趣,并不是像有的学者说他对流星的判断正确早于西方天文学家九百年,而是我小时候也有一段看流星陨落的相似经验。

我幼年居住的乡里,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冷气,没有电扇,一到夏天夜晚,就没有人留在屋内,家人全跑到三合院中间的庭院里纳凉:大人坐在藤椅上聊天,或谈着农事,或谈着东邻西里的闲话;小孩子就围坐在地板上倾听,或到处追逐萤火虫。

小时候,家里有一位帮忙农事的老长工,我们都叫他“玉豹伯”,他的脑子里装满了民间戏曲里的戏文故事,口才好,姿势优美,颇像妈祖庙前的说书先生。

他没有儿女,因此特别疼爱我们,每个夏天夜里,我们都围着听他说故事,一直到夜幕低垂才肯散去。

他的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听到精彩的地方,我们甚至舍不得离开去捉跳到身边的大蟋蟀。

有一天玉豹伯为我们讲《西游记》,谈到孙悟空如何在天空腾云驾雾飞来飞去,我们都不禁抬头望向万里的长空,就在那个时候,一颗天边的星星划出一条优美的长线,明亮的星一直往我们头上坠落,我们都尖声大叫,玉豹伯说:“流星!流星!”然后我们听到轰然一声巨响,流星就落在我们庭院前不远处蕉园旁的河床。

一群孩子全像约好了似的,完全顾不得孙悟空,呼啸着站起往河床奔去,等我们跑到的时候却完全不见流星的影子,在河床搜寻一个晚上毫无所获,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

2020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节 散文阅读

2020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节 散文阅读

第二节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痴心石三毛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地看。

树太大了,不好整棵的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

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地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

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

”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

②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③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

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

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

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

④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包涵..。

我也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⑤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

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全家人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

总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

”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

妈妈迎了上来,责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

”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

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

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他要我去客厅等着。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捧着两块石头。

⑧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拣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含答案)(1)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含答案)(1)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含答案)(1)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林清玄住处附近,有一家卖野蜂蜜的小店,夏日里我常到那里饮蜜茶,常觉在炎炎夏日喝一杯冰镇蜜茶,甘凉沁脾,是人生一乐。

今年我路过小店,冬蜜已经上市,喝了一杯蜜茶,付钱的时候才知道涨了一倍有余,我说:“怎么这样责,比去年涨了一倍。

”照顾店面眉目清秀的国中小女生马上应答道:“不贵,不贵,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

”这句话令我大惑不解,惊问其故。

小女生说:“蜜蜂酿一滴蜜,要飞很远的地方,要采过很多花,有时候摘蜜,要飞遍一整座山头哩!还有,飞得那么远,说不定会迷路,说不定给小孩子捉了,说不定飞得疲倦,累死了。

”听了这一番话,我欣然付钱,离开小店。

走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那位可爱的小女孩说的话,一任想象力奔飞,也许真是这样的,一杯在我们手中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蜜茶,是许多蜜蜂历经千辛万苦才采集得来,我们一口饮尽。

一杯蜜茶,正如饮下了几只蜜蜂的精魂。

蜜蜂飞来飞去,历遍整座山头、整个草原,搜集了花的精华,一丝一丝酝酿,很可能一只蜜蜂的一生只能酿成一杯我们喝一口的蜜茶吧!几年前,我居住在高雄县大岗山的佛寺里读书,山下就有许多养蜂人家,经常的寻访,使我对蜜蜂这种微小精致的动物有一点认识。

养蜂的人经常上山采集蜂巢,他们在蜂巢中找到体型较大的蜂王,把它装在竹筒中,一霎时,一巢嗡嗡营营的蜜蜂巢都变得温驯听话了,跟在手执蜂王的养蜂人后面飞,一直飞到蜂箱里安居。

蜜蜂的这种行为是让人吃惊的,对于蜂王,它们是如此专情,在一旁护卫,假若蜂王死了,它们就一哄而散,连养蜂人都不得不佩服,但是养蜂人却利用了蜜蜂专情的弱点,驱使它们一生奔走去采花蜜——专情的人恐怕也有这样的弱点,任人驱使而不自知。

但是蜜蜂也不是绝对温驯的,外敌来犯,它们会群起而攻,毫不留情,问题是,每一只蜜蜂的腹里只有一根整刺,那是它们生命的根本,一旦动用那根赘刺攻击了敌人,它们的生命很快也就完结了。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一、散文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活的艺术夏丐尊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聚居了好几日。

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家艺术界的先辈,披剃以后,专心念佛,不消说,艺术上的话是不谈起了的。

可是我在这几日的观察中,却深深地受到了艺术的刺激。

他这次从温州来宁波,原预备到了南京再往安徽九华山去的。

因为江浙开战,交通有阻,就在宁波暂止,挂褡于七塔寺。

我得知就去望他。

云水堂中住著四五十个游方僧。

铺有两层,是统舱式的。

他住在下层,见了我微笑招呼,和我在廊下板凳上坐了,说:“到宁波三日了。

前两日是住在某某旅馆(小旅馆)里的。

”“那家旅馆不十分清爽罢。

”我说。

“很好!臭虫也不多,不过两三只,主人待我非常客气呢!”他又和我说了些轮船统舱中茶房怎样待他和善,在此地挂褡怎样舒服等等的话。

我惘然了。

继而邀他明日同往白马湖去小住几日,他初说再看机会,及我坚请,他也就欣然答应。

行李很是简单,铺盖竟是用很破旧的席子包的。

到了白马湖后,在春社里替他打扫了房间,他就自己打开铺盖,那很破的席子大师珍重地铺在床上,摊开了被,再把衣服卷了几件作枕。

拿出黑而且破得不堪的毛巾走到湖边洗面去。

“这手巾太破了,替你换一条好吗?”我忍不住了。

“那里!还好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

”他把那破手巾珍重地张开来给我看,表示还不十分破旧。

他是过午不食了的。

第二日未到中午,我送了饭和两碗素菜去(他坚说只要一碗的,我勉强再加了一碗),在旁坐了陪他,碗里所有的原只是些菜菔、白菜之类,可是在他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大师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郑重地用筷夹起一块菜菔来的那种了不得的神情,我见了几乎要流下欢喜惭愧之泪了!第二日,有另一位朋友送了四样菜来斋他,我也同席。

其中有一碗咸得非常的,我说:“这太咸了!”“好的!咸的也有咸的滋味,也好的!”我家和他寄寓的春社相隔有一段路,第三日,他说饭不必送去,可以自己来吃,且笑说乞食是出家人的本等的话。

2020高三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实用优秀)

2020高三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实用优秀)
B、挖掘隐性信息(如:联系本文,结合实际)
32
探究性性试题回答要注意: (1)有明确的观点。 (2)分点列出事实依据。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
事例。
(3)联系现实分析。 (4)作结论。
33
1、词语特殊含义:指代义、修辞义、语境义 2、方法:从原文中摘取、提炼、概括
19
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5分) 《在母语的屋檐下》
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 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 但一当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 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 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 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 心底的清凉水流。
4
一、文体知识
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 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 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 、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 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特点:形散,神聚
形散:
形: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 、器物等。散,指取材广泛自由,纵贯古今, 横亘中外,表现人生社会,寄寓人生百态、家 长里短。
26
2、其他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 衬托、映衬烘托对比、悬念、类比、用典、欲 扬先抑、以小见大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线索、繁简。 4、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 铺垫、伏笔、照应、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 龙点睛、首尾照应 5、修辞手法: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对 偶、排比、对比、借代、夸张
色彩,丰富(充实)文章的内容; ②引用诗词:丰富(充实)文章内容,结合描
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 意境美。
18
题型三:鉴赏艺术手法类。
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 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 等)? 2.作者是如何写“……”? 3.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 效果。 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5.“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

【人教版】2020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节 散文阅读知识整合

【人教版】2020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节 散文阅读知识整合

第二节散文阅读一、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1.分析作品结构。

(1)整体结构:把握线索,分清层次关系(并列,递进,因果,转折,总分总,总分,分总)。

(2)照应结构:首尾照应,前后语意照应。

(3)过渡类结构:承上启下,统领下文,总结上文。

(4)开头段落作用:a.综合句。

①结构的作用:点明主旨,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点题,交代事情起因。

②内容:考虑开头时对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③表达技巧:首选修辞。

b.单一句:开头结构的作用。

2.概括作品主题。

(1)对段意的概括。

有中心句抓中心句,无中心句抓关键词、标志词、过渡词。

(2)对层意的概括。

(3)对作品主题的概括:通过写什么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二、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1.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

情感表达方式: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表达。

材料选择上:通过联想。

体裁上:以小见大,重视真实。

2.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情感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相生。

情景描述方式: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动静结合,以动写静。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1)分析表达方式。

肖像描写:表现人物特征,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表现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

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形成强烈的感染力量。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含蓄婉转。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倒叙: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波澜起伏。

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题旨。

比喻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2)分析表现手法。

象征:引申事理,形象含蓄,意义普遍。

铺垫:制造气氛,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形象鲜明。

抑扬:印象强烈,增强艺术效果。

托物言志: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鉴赏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过关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神眷顾的平原

兰阳平原的孩子,首先认识的是水:雨水、井水、河水……一年两百多天自成一本雨谱,宜兰人恐怕大部分在雨天出生,死时听着雨歌敛目。

宜兰地形长得大胆,像一只从山脉跃下,打算盛海的“水畚箕”,众水汇聚只好归诸天意。

这就难怪宜兰人长得水瘦水瘦,一街子来来往往,没几个胖;男的像瘦石、女似竹,眼睛里七分水意三分泪意,好像一生都是湿的。

宜兰人天生带山带水,性格里难免多一份巍峨的柔情,与人订交,动不动就靠近山盟海誓,且在浪漫中又自行加工“舍我其谁”的义气;可是,一旦出现严重裂痕,让他铁了心,其壮士断腕的气概又十分悲壮。

这两种极端性格糅合在宜兰人身上并不难理解,柔情属水神后裔,悲壮来自先祖垦拓遗血。

祖先们攀山越岭历经艰险,终于在溪埔、河畔落脚时,难免仰首大哭,自后柔水钢刀性格便定了。

所以,鸭赏、胆肝与金枣糕、蜜饯成为宜兰名产,外地人弄不懂怎么“咸得要死”与“甜得要死”可以一起出品。

只要了解宜兰人性格就懂,它总是加倍给,爱与憎、同志与异类,每一种情感都推到极致。

宜兰人讲“真水”,是动了真感情的,短短二字绕了九拐十八弯,声音极尽缠绵。

早年我到台北,有一次买水果,试吃一瓣橘子喊声:“真酸!”老板马上换了表情:“宜兰的!”喜出望外,自家乡亲一切好说,他像不要钱似的猛往塑胶袋装橘子,我是八十给一百不要找,他坚持八十算四十,两人一面“推托”一面“牵拖”把宜兰县市地图复习一遍,总算在远房的远房亲戚那边找到更进一步的交集。

这种萍水相逢的恋恋不舍,非常宜兰味。

三山一海的平原里,装着水粼粼的人情。

站在我家大门往前看,通过广袤的稻原,最后视线抵达一列起伏的山峦。

离家门最近的扭腰处约一百五十公尺,她就是“冬瓜山河”。

离开故乡那年,她开始接受整治,逐渐变成今日面貌;没有亲见她转型的过程,保留在记忆里的,仍是她旧时的彪悍与沛然莫之能御的水魔个性。

我喜欢坐在屋顶上,隐身于苍郁的丛竹间,想象低飞的白鹭鸶正沿着她的身体投下倒影,想象她抵达海口,终于释放被禁锢的灵魂。

漂浮在乡野间的多神传说,让我自然而然形塑她的神格,点拨忧伤、鼓动幻想,甚至在不可言喻的压抑下,期待她借着强台而破堤决岸,赎回狂野与自由。

她,带来大水。

水,漫入屋子的速度如厉鬼出柙,浩浩荡荡冲入大门,瓦解屋舍是人最安全的庇护所的定律。

苍莽暗夜,一切浸在水里,无边界的漂泊感在我幼小的心内种下一株清明:毁灭与永逝乃动人的暴力。

强风咆哮,折断竹身,随势横扫屋顶,砖落瓦碎的声音如细针掉地而已;滂沱大雨摔击屋顶,耳膜只接收巨大鸣响,无法听辨身旁人的语句。

多年之后,我才发觉自己陷溺文字世界,是因为贪婪地想搜罗更多的唇舌替我抒发抑郁——来自那一条母河长年的鞭打,我愈从文字里显影她,愈了解自己的生命能量乃是从她身上获得的事实。

她用一把锋利水刀,砍断我那扎入母腹的双脚,挑明那双痴恋蔷薇不愿远眺的眼睛,她把我赶出新月形沙丘,只交给我暴烈的想象去未知世界构筑自己的命运。

即使是最落魄的时候,我在异地街头行走,依然感受她的刀尖抵在背后,冷酷地下令:不准回头。

宛如门神的龟山岛出现在火车右侧,整个太平洋吟诵远行之歌。

十五岁那年,我忽然可以理解,在我之前
无数离开兰阳平原的子弟,坐在火车里凝视龟山岛的心情:怯弱夹杂悲壮。

他们可能趁火车驶入隧道时悄然抹去薄泪,肃穆地在心底为家乡种一棵承诺树,等两鬓霜白,会返回多台平原,回到雨神眷顾的所在。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孩子出生写起,中经外出闯荡,最后落叶归根,终老故里,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详略有致,张弛有度。

B.第三段里“与人订交,动不动就靠近山盟海誓”一语,运用了比喻手法,突出了宜兰人讲信用的特点。

C.第三段写宜兰名产鸭赏、胆肝与金枣糕、蜜饯,通过“咸”“甜”对立,意在说明宜兰人性格既柔情似水,又有壮士断腕的悲壮。

D.第四段最后一句“装着水粼粼的人情”,将抽象的人情具象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宜兰人天生带水、柔情似水以及重视乡情的特征。

★2.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答:
3.作者写兰阳平原的子弟离开家乡时的心情是“怯弱夹杂悲壮”,怎样理解这种心情?谈谈你的看法。

答:
★4.(原创题)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文章是怎样描写“冬瓜山河”的。

答:
参考答案
1.
解析:选A A项,“以时间为线索”分析不当,文章是以情感为线索的。

★2.
解析:赏析画线句时,可先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考虑,该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然后分别指明比喻和拟人在句中的具体体现;最后分析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该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先用“长得大胆”写宜兰地形,赋予无生命的地形以人的性格,再以“水畚箕”作比,写宜兰地形的特征。

全句通过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宜兰多雨水的特点,含蓄地写出了宜兰人天生与水打交道的特殊经历。

3.
解析:作答本题,要抓住“怯弱”和“悲壮”两个词语,通过对词语的理解达到理解情感的目的。

可以采用设问的方法来促进思考,如离开家乡时为什么会有“怯弱”感?为什么在家乡时没有这种感情?“悲壮”从何说起?通过设问和思考,可以从对家乡的依恋、对陌生地的担心和毅然前行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解答。

参考答案:生于斯,长于斯,家乡养育了自己,自己对家乡又有着极大的信任和依赖之情,担心自己将要前往的地方能否像家乡一样美好,能否托身,“怯弱”是依恋和畏惧的共同反映。

然而,有志者志在四方,雄鹰不可恋巢,纵然前程莫测,也应毅然前行,“悲壮”是勇毅的表现。

★4.
解析:题干中已明确指出要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所以解答本题,首先应找出描写“冬瓜山河”的段落,接着对其认真研读和找出其虚写与实写的部分,然后举例说明,最后点明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文章写“冬瓜山河”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写如“想象低飞的白鹭鸶正沿着她的身体投下倒影,想象她抵达海口,终于释放被禁锢的灵魂”,实写如大水“漫入屋子的速度如厉鬼出柙,浩浩荡荡冲入大门”。

通过虚实结合,既突出它以前的彪悍、豪放和内在的狂野,又写了它被整治后的平和与被禁锢的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