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传输线例题

合集下载

第13章习题解答哈工大习题册

第13章习题解答哈工大习题册

想想来到工大为什么想想离开工大会什么第13 章均匀传输线习题解答13.1同轴电缆的参数为R0 7 /km ,L0 0.3mH/km,G0 0.5 10 6S/km ,C00.2μF/km 。

试计算当工作频率为800Hz时此电缆的特性阻抗Z c、传播常数、相速v p 和波长。

解:R0 j L037 j2 800 0.3 10 3 7.160612.157/kmG0 j C0660.5 10 6 j2 800 0.2 10 661005.31 10 6 89.972 S/km 波阻抗Z cR0 j L084.396 38.91G0 j C0传播常数j (R0 j L0)(G0 j C0)0.0533j0.066 (1/km)22 波长95.2km ,相速v p f 95.2 800 76163.5 km /s0.066 p13.2设沿某电缆分布着电压和电流行波u 14.1e 0.044x cos(5000t 0.046x / 6) (单位:V, km, s)i 0.141e 0.044 x cos(5000t 0.046 x / 3) (单位:A, km, s) 试求波阻抗、传播常数、波速、波长。

解:传输线上电压和电流行波可表示如下:u U m e x cos( t x u)i I m e x cos( t x i)波阻抗等于任一点处行波电压相量与同方向行波电流相量之比。

根据给定的电压和电流行波可得出:波阻抗Z U m u c 14.1 / 6100 30c Imi0.141 /3传播常数j 0.044j0.046(1/ km)波速v 5000108695.65 km/ s0.046波长v 108695.65136.59km5000 / 2规格严格功夫到家13.3 某无损线波阻抗为Z c 70 ,终端负载阻抗Z2 (35 j35) 。

试计算输入阻抗,设线长为(a) / 4;(b) /8。

解:输入阻抗Z i Z 2cos l jZcsin l Z c (1)i Z c cos l jZ2 sin l c(a)当l/4时, 2 l/ 2,cos l0,sin l 14Z i Z c270270 2 45Z235j35(b)当l/8时l /4,cos l sin l2/2Z i Z2jZ cc Z c35j35j7070 70 5 26.6Z c jZ 2c7035j3513.4长度为/ 4的无损线,终端接电阻R2 50 ,现若使始端输入阻抗Z i 200 ,问该无损线波阻抗应为多少?又若R2 0 ,则此无损线的输入阻抗是多少?解:l /4 , l/2 ,cos l 0,sin l 1输入阻抗Z i Z R c2 i R2若Z i 200 则Z c Z i R2 200 50 100若R2 0 则Z i13.5 一信号源通过波阻抗为50 的无损线向75 负载电阻馈电。

微波与天线习题

微波与天线习题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1.在一均匀无耗传输线上传输频率为3GHZ 的信号,已知其特性阻抗0Z =100Ω,终端接l Z =75+j100Ω的负载,试求:① 传输线上的驻波系数; ② 离终端10㎝处的反射系数; ③ 离终端2.5㎝处的输入阻抗。

2.由若干段均匀无耗传输线组成的电路如图,已知g E =50V ,Z 0=g Z =1l Z =100Ω,Z 01=150Ω,2l Z =225Ω,求:① 分析各段的工作状态并求其驻波比;② 画出ac 段电压、电流振幅分布图并求出极值。

3.一均匀无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500Ω,负载阻抗l Z =200-j250Ω,通过4λ阻抗变换器及并联支节线实现匹配,如图所示,已知工作频率f =300MHZ ,求4λ阻抗变换段的特性阻抗01Z 及并联短路支节线的最短长度min l 。

4.性阻抗为0Z 的无耗传输线的驻波比为ρ,第一个电压波节点离负载的距离为min1l ,试证明此时终端负载应为min1min11tan tan l j l Z j l ρβρβ-Z =-5 明无耗传输线上任意相距4λ的两点处的阻抗的乘积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平方。

6某一均匀无耗传输线特性阻抗为0Z =50Ω,终端接有未知负载l Z ,现在传输线上测得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00mV 和200mV ,第一个电压波节的位置离负载min13l λ=,试求负载阻抗l Z 。

7.传输系统如图,画出AB 段及BC 段沿线各点电压、电流和阻抗的振幅分布图,并求出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图中R=900Ω)8.特性阻抗0150Z =Ω的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接有负载250100l j Z =+Ω,用4λ阻抗变换器实现阻抗匹配如图,试求4λ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01Z 及离终端距离。

9.设特性阻抗为050Z =Ω的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接有负载阻抗10075l j Z =+Ω的复阻抗时,可用以下方法实现4λ阻抗变换器匹配:即在终端或在4λ阻抗变换器前并接一段终端短路线,如图所示,试分别求这两种情况下4λ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01Z 及短路线长度l 。

邱关源《电路》笔记及课后习题(均匀传输线)【圣才出品】

邱关源《电路》笔记及课后习题(均匀传输线)【圣才出品】

第18章均匀传输线18.1 复习笔记分布参数电路元件构成的电路称为分布参数电路。

当电路的长度l与电压、电流的波长λ可以相比时,电路就必须视为分布参数电路。

分布参数电路的分析方法是将传输线分为无限多个无穷小尺寸的集总参数单元电路,每个单元电路均遵循电路的基本规律,然后将各个单元电路级联,去逼近真实情况,所以各单元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既是时间的函数,又是距离的函数。

一、均匀传输线的微分方程若沿传输线的固有参数分布处处相同,则称为均匀传输线。

方程如表18-1-1所示。

表18-1-1二、均匀传输线方程的正弦稳态解(1)已知始端电压U▪1和电流I▪1或x为距始端的距离。

(2)已知终端电压U▪2和电流I▪2或x为距终端的距离。

三、均匀传输线上的行波及负载效应正向行波、反向行波及行波速度如表18-1-2所示。

表18-1-2均匀传输线的负载效应如表18-1-3所示。

表18-1-3四、无损耗均匀传输线的特性表18-1-418.2 课后习题详解18-1 一对架空传输线的原参数是L0=2.89×10-3H/km,C0=3.85×10-9F/km,R0=0.3Ω/km,G0=0。

试求当工作频率为50Hz时的特性阻抗Z c,传播常数γ、相位速度υφ和波长λ。

如果频率为104Hz,重求上述各参数。

解:(1)当f=50Hz时Z0=R0+jωL0=0.3+j0.908=0.9562∠71.715°Ω/kmY0=G0+jωC0=j100π×3.85×10-9=j1.2095×10-6S/km即α=0.171×10-3Np/km,β=1.062×10-3rad/km。

υφ=ω/β=100π/(1.062×10-3)=2.958×105km/sλ=υφ/f=2.958×105/50=5.916×103km(2)当f=104Hz时Z0=R0+jωL0=0.3+j181.584=181.58∠81.91°Ω/kmY0=G0+jωC0=j2π×104×3.85×10-9=j2.419×10-4S/km即α=1.731×10-4Np/km,β=20.958×10-2rad/km。

(完整版)微波课后作业题(部分)

(完整版)微波课后作业题(部分)

习题课1.1 设一特性阻抗为50Ω的均匀传输线终端接负载R l =100Ω,求负载反射系数Γl ,在离负载0.2λ、0.25λ及0.5λ处的输入阻抗及反射系数分别为多少?解:根据终端反射系数与终端阻抗的关系10l 10100501100503Z Z Z Z --Γ===++根据传输线上任一点的反射系数与输入阻抗的关系2()j zlz ein 01()1()z Z Z z 得到离负载0.2λ、0.25λ及0.5λ处的输入阻抗及反射系数分别为2πj20.2λj0.8πλ1(0.2λ)3l eeZ (0.2λ)29.4323.79Ωin2πj20.25λλ1(0.25λ)3l e Z (0.25)25Ωin2πj20.5λλ1(0.5λ)3l e(反射系数具有λ/2周期性) Z (0.5)100Ωin (输入阻抗具有λ/2周期性)1.2 求内外导体直径分别为0.25cm 和0.75cm 的空气同轴线的特性阻抗;若在两导体间填充介电常数εr=2.25的介质,求其特性阻抗及300MHz 时的波长。

解:空气同轴线的特性阻抗为0.7560ln60ln65.9Ω0.25b Z a填充相对介电常数εr=2.25的介质后,其特性阻抗为60600.75lnln 43.9Ω0.252.25rb Z af =300Mhz 时的波长/=0.67m rc f1.4 有一特性阻抗Z 0=50Ω的无耗均匀传输线,导体间的媒质参数εr=2.25,μr=1,终端接有R l =1Ω的负载。

当f =100MHz 时,其线长度为λ/4。

试求:① 传输线实际长度; ② 负载终端反射系数; ③ 输入端反射系数; ④ 输入端阻抗。

解:①传输线上的波长为/=2m g rc f所以,传输线的实际长度为=0.5m 4gl②根据终端反射系数与终端阻抗的关系10l 101504915051Z Z Z Z --Γ===-++③根据传输线上任一点的反射系数与终端反射系数的关系220.2524949()5151j j zl z ee ④传输线上任一点的反射系数与输入阻抗的关系in 04911()51502500Ω491()151z Z Z z1.10 特性阻抗为Z 0=150Ω的均匀无耗传输线, 终端接有负载Z l =250+j100Ω,用λ/4阻抗变换器实现阻抗匹配(如图所示),试求λ/4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Z 01及离终端距离。

微波天线习题与解答

微波天线习题与解答

微波与天线习题与解答1. 一根特性阻抗为50 Ω、长度为0.1875m 的无耗均匀传输线, 其工作频率为200MHz, 终端接有负载Z l =40+j30 (Ω), 试求其输入阻抗。

解:由工作频率f=200MHz 得相移常数β= 2πf /c = 4π/3。

将Z l =40+j 30 (Ω), Z c =50 Ω, z = l = 0.1875m 及β值代入公式, 有讨论:若终端负载为复数, 传输线上任意点处输入阻抗一般也为复数,但若传输线的长度合适, 则其输入阻抗可变换为实数, 这也称为传输线的阻抗变换特性。

2.一根75Ω均匀无耗传输线, 终端接有负载Z l =R l +jX l ,欲使线上电压驻波比为3, 则负 载的实部R l 和虚部X l 应满足什么关系? 解: 由驻波比ρ=3, 可得终端反射系数的模值应为 于是将Z l =R l +jX l , Z c =75代入上式, 整理得负载的实部R l 和虚部X l 应满足的关系式为(R l -125)2+X l 2=1002即负载的实部R l 和虚部X l 应在圆心为(125, 0)、半径为100的圆上, 上半圆对应负载为感抗, 而下半圆对应负载为容抗。

3.设有一无耗传输线, 终端接有负载Z l =40-j 30(Ω)① 要使传输线上驻波比最小, 则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应取多少?② 此时最小的反射系数及驻波比各为多少?③ 离终端最近的波节点位置在何处?解: ① 要使线上驻波比最小, 实质上只要使终端反射系数的模值最小, 即其为零, 经整理可得402+302-Z 2c =0 Z c =50Ω将上式对Z c 求导, 并令当特性阻抗Z c =50Ω时终端反射系数最小, 驻波比也为最小。

② 此时终端反射系数及驻波比分别为③ 终端为容性负载, 故离终端的第一个电压波节点位置为④ 终端负载一定时, 传输线特性阻抗与驻波系数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其中负载阻抗Z l =40-j 30(Ω)。

邱关源《电路》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均匀传输线)【圣才出品】

邱关源《电路》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均匀传输线)【圣才出品】

第18章 均匀传输线一、计算题1.图示均匀无损线的波阻抗,长度,介质为空气。

始端接正弦电压源,其内阻R S =200,频率,终端接负载阻抗。

求:(1)从始端看入的入端阻抗;(2)始端电流和电压;(3)距始端m 处的电压。

[天津大学2005研]图18-1解:(1)因为负载匹配,所以。

(2) 可得(3)则为,且。

最后可得Ω=800C z m 10=l V 020S∠=U z H 108=f Ω=800LZ in Z 1I 1U 432U2.三条均匀传输线的联接如图所示,波阻抗分别为,,,集总参数,现由始端传来一波前为矩形的电压波,设该矩形波到达端的瞬间作为t=0,求电压u2及第三条传输线的透射波。

(设矩形波尚没到达和)。

[天津大学2006研]图18-2解:柏德生计算电路为图18-3方法1:,得得方法2:,可得3.图示的电路为无损均匀传输线,特性阻抗Z C=600Ω,线长l=(λ为信号源的波长),试求终端负载Z2上的u2(t)和i2(t)。

[浙江大学2000研]图18-4解:由于终端阻抗匹配,无损线始端输入阻抗Z i=Z C=600Q,则始端电压为:终端负载电压为负载电流为因此4.图示无损均匀传输线,特性阻抗Z C=300Ω,1-1′端开路,2-2′端接电感,其感抗现在距2-2′端l 2=0.5m的a-a′处接电压源工作波长λ=2m。

试求:图18-5(1)为使流经电压源u S(t)的电流i(t)恒等于零,问l1应取多长?(2)电感X L 上的电压u2(t)为多少?[浙江大学l999研]解:(1)第二段无损线的长度为0.5m,等于,从a-a′端看其等效阻抗为即a-a′端看第二段无损线相当于一个电容。

若使电流i(t)恒为0,则要求从a-a′端看第一段无损线相当于一个感抗为的电感,也就是等效电感和等效电容发生并联谐振时,电流i(t)为0。

1-1′开路,从a-a′端看第一段无损线的等效阻抗为即解得1。

的最小值为由余切函数的周期性有(2)第二段无损线在a-a′端的电压为5.图示的电路中,无损线的波阻抗为Z C=300Ω,线长。

均匀传输线例题

均匀传输线例题

1 Z ins j j arctan l Z ino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1 j103 0.628 rad/m arctan 1.5 j54.6
结论 通过测量一段无损耗传输线在终端短
路和开路情况下的入端阻抗,可以计算出该传输 线的特性阻抗和传播常数。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 4. 均匀传输线上的行波 U ( x) A1e x A2e x U e x U e x I ( x) A1 e x A2 e x I e x I e x ZC ZC
短路和开路时分别测得入端阻抗 Z is j103Ω Z i 0 j54.6Ω 试求该传输线的ZC和传播常数。 2π 2π Z i 0 jZ C cot l 解 Z is jZ C tan l λ
Zi 0 Zis Z C
2
Z is Zi 0 (tan


l)
2
ZC Zi 0 Zis j103 ( j54.6) 75 Ω
180 10 12 C0 1.8pF 100
27.72 10 6 L0 0.2772 H 100
1 8 1.416 10 m/s L0C0 3 2π 100 10 3 4.439 10 rad/m 8 1.416 10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考察u+和i+
u x, t 2 U e ax cos t x U ax i 2 e cos t x z ZC
特点
① 传输线上电压和电流既是时间t的函数,又是空间 位置x的函数,任一点的电压和电流随时间作正 弦变化。

《微波天线》习题课

《微波天线》习题课
重要性质。
3. 驻波系数ρ
定义传输线上波腹点电压振幅与波节点电压振幅之比为电 压驻波比, 简称驻波系数,用ρ表示:
U
max
U min
驻波系数反映了传输线上驻波的大小,即驻波系数越大, 传输线的驻波成分越大,表明负载匹配性越差。
倒数称为行波系数, 用K表示: K 1 U min
U max
行波系数反映了传输线上行波的大小,即行波系数越大, 传输线的行波成分越大,表明负载匹配性越好。
(RjL )G (jC )
结论:对于无耗传输线,0, LC
3、相速υp与波长 λ
传输线上的相速定义为电压、电流入射波(或反射波)的
等相位面沿传播方向的传播速度, 用υp来表示
1 c
vp
rr
传输线上的波长 λ与自由空间的波长 λ0有以下关系:
2fp
c/f
r
0 r
结论:
对于均匀无耗传输线,相速vp
这种波称为无色散波。
实数,且与频率无关。
两种常用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1)平行双导线传输线:直径为d、间距为D, 其特性阻抗为:
Z0
120 2D ln
r d
式中, εr为导线周围填充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常用的平 行双导线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有250Ω, 400Ω和600Ω三种。
(2)无耗同轴线:导体内半径为a,外半径为b, 其特性阻抗为:
《微波技术与天线》 习题课
助教:郭琪 2016.4.27
第 1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
习题1.1 、1.3、1.5
1.3 设特性阻抗为Z0的无耗传输线的驻波比为ρ,第一个电压波 节点离负载的距离为lminl,试证明此时终端负载应为:
Zl Z01jjttaan n llm m1 i1 inn

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发输变电)-电路与电磁场-1.9均匀传输线

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发输变电)-电路与电磁场-1.9均匀传输线

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发输变电)-电路与电磁场-1.9均匀传输线[单选题]1.某高压输电线的波阻抗Z c=380∠-60°Ω,在终端匹配时始端电压为U1=147kV,终端电压为U2=127(江南博哥)kV,则传输线的传输效率为()。

[2018年真题]A.64.4%B.74.6%C.83.7%D.90.2%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传输线的传输效率是指传输线终端发出的功率与始端吸收功率之比。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U2cosφ/|Z|。

在始端从电源吸收的功率为:P1=U12cosφ/|Zc|=1472×co s60°/380=28.43kW。

而在终端,发出的功率为:P2=U22cosφ/|Z c|=1272×cos60°/380=21.22kW。

因此,传输效率为:η=P2/P1=(21.22/28.43)×100%=74.6%。

[单选题]3.特性阻抗Z C=100Ω,长度为λ/8的无损耗线,输出端接有负载Z L=(200+j300)Ω,输入端接有内阻为100Ω,电压为500∠0°V的电源,传输线输入端的电压为()。

[2016年真题]A.372.68∠-26.565°VB.372.68∠26.565°VC.-372.68∠26.565°VD.-372.68∠-26.565°V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先求出等效入端阻抗:等效电路如图1-9-1所示,由电源端求出输入端的电压:图1-9-1[单选题]5.特性阻抗Z F=150Ω的传输线通过长度为λ/4,特性阻抗为Z l的无损耗线接向250Ω的负载,当Z l取何值时,可使负载和特性阻抗为150Ω的传输线相匹配?()[2014年真题]A.200ΩB.193.6ΩC.400ΩD.100Ω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将λ/4的无损耗线串联在主传输线和负载之间,使它们相匹配,则无损耗线的特性阻抗为:[单选题]6.一特性阻抗为75Ω的无损耗传输线,其长度为八分之一波长,且其终端短路,则该传输线的输入阻抗为()。

16.3 均匀传输线上的行波

16.3 均匀传输线上的行波

16.3 均匀传输线上的行波均匀传输线工作在正弦稳态时,沿线的电压、电流是同一频率的正弦时间函数,因此,可以用相量法分析沿线的电压和电流。

=()u u x,t =()II x ()UU x =()i i x,t方程的相量形式注意00传播系数单位:1/m12 12() ()x x x x U x A e A e I x B e B eγγγγ--=+=+ 注意由边界条件确定。

Y Z Z C =特性阻抗,单位ΩY Z Z C =待定系数:A 1、A 2由边界条件确定。

000C L G RC Z γZ γ=00Y Z Z C =j L ω+00j C ω+单位:单位::衰减系数,Np/m()()()()1C 111C ()ch sh ()sh ch U x U x Z I x U I x x I x Z γγγγ⎧=-⎪⎨=-+⎪⎩(2)已知终端(x =l )的电压和电流的解x)(x I)(x U +--+--)(1 2 1C 2 1e e e e l l ll A A Z A A γγγγ2U 2I以终端为零点()()()()2C 222C ()ch sh ()sh ch U x U x Z I x U I x x I x Z γγγγ'''⎧=+⎪⎨'''=+⎪⎩特点(2)某一瞬间t,电压和电流沿线分布为衰减的正弦函数。

xα经过单位距离幅度衰减的量值,称衰减系数,Np/m。

(3)随距离x的增加,电压和电流的相位不断滞后;β经过单位距离相位滞后的量值,称相位系数,rad/m。

(4)电压和电流沿线呈波动状态,称电压波和电流波;xt =t 1t =t2t =t 3u +、i +为随时间增加向x 增加方向(即从线的始端向终端的方向)运动的衰减波。

将这种波称为电压或电流入射波、直波或正向行波。

βω=--=)()(2121t t x x v 相位速度,单位m/sβ波长,单位:m )沿线传播的功率2U+v -为随时间增加向x 减小方向(即从线的终端向始端的方向)运动的衰减波。

《微波技术》习题解(一、传输线理论)

《微波技术》习题解(一、传输线理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微 波 技 术》(第2版)董金明林萍实邓晖编著
习 题 解
一、传输线理论
1-1一无耗同轴电缆长10m,内外导体间的电容为600pF。若电缆的一端短路,另一端接有一脉冲发生器及示波器,测得一个脉冲信号来回一次需0.1s,求该电缆的特性阻抗Z0。
[解]脉冲信号的传播速度为
该电缆的特性阻抗为
电压波腹处输入阻抗为 ,是纯阻。
(2)当2z2=(2n+1)(n=0,1,2,…),即在 处为电压波节点、电流波腹点,即
电压波节处输入阻抗为 也是纯阻。
1-8如题图1-8所示系统。证明当Zg=Z0时,不管负载如何、传输线有多长,恒有 的关系存在 为入射波电压复振幅)。
证明:
设 分别为始端的入射波电压、电流,则
[解] z轴的原点选在波源端,指向负载。
L0=27961063.67106= 1.84104/m,R0= 10.4/Km <<L0
C0=27961068.351012= 0.042 S/m,G0= 0. 8S /km <<C0
故而j,=
ZL=Z0匹配,沿线只有入射波;2=0,(z)=0,Zin(z) =Z0。
[解法1] (假如Zg=RgZ0,用此法较好)
设波源与负载的距离为l,建立坐标系如题1-9解法1图所示。始端的输入阻抗Zin(l)为
则 ,
由始端条件解(2-4c)得
[解法2](当Zg=Rg=Z0,用此法较好)设线长为l,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
因为Zg=Z0,故有
,
得传输线上电压、电流
1-10试证明无损线的负载阻抗
(25+j10)Z1=j20。求:(1).两段传输线中的
1、2及始端处的Zin。

传输线习题

传输线习题

DLdx + 1 D3LC(dx)3 4
1+ 1 D2LC(dx)2 2
⎤ ⎥ ⎥ ⎥ ⎥⎦
⎡V ⎢⎣ I
( x, t ) ( x, t )
⎤ ⎥⎦
略去高阶无穷小量,得
V (x + dx,t) = V (x,t) + LDI (x,t)dx I (x + dx,t) = CDV (x,t)dx + I (x,t)
V2
V0
0
τ
V0/2
t
0
2τ t
6.4、终端短路传输线长度为 50cm,传输线上的波速为 3×108m/s。若在 1-1’端用电流源激
励,问:在哪些频率上 1-1’端的电压为极大值?(★ 王楚,电路分析,228 页 6.13 题)
1 50cm
2
1’
2’
解答:
1-1’端用电流源激励,是 1-1’端开路,2-2’端短路的传输线。
6.6、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参数如下:L0=2.02mH/km,C0=5500pF/km,线长 l=30km。终端开 路,始端与一个 35kV 的直流电压源接通。 (1) 计算线路上任意处电压、电流的变化时间周期; (2) 0 时刻接通电源,计算 t=T/4、T/2 时传输线存储的电场能量和磁场能量。(★ 彭扬
解答: 电压波从 1-1’端到 2-2’端经历的时间为
τ = l = 3.33ns v
ρ2 =1
反射系数
ρ1
=
Z0 Z0
− Zc + Zc
= 0.9994
则两个端口的 s 域阶跃响应为
V1(s) =
Zc Z0 + Zc
1+ e−2sτ s(1− ρ1e−2sτ )

传输线理论习题

传输线理论习题

传输线理论习题1. 什么是波速?如何计算?2. 均匀传输线的参数为Lo=.Co=.求此传输线在频率为1000HZ时的特性阻抗、相位系数、相速及波长。

3. 有一平均高度A为10m,线路半径r为10mm的架空输电线路,试求线路波阻抗。

4. 什么是彼德逊法则?应用它应满足什么条件?答当一任意波形的行波和,沿一条波阻抗为Z的线路、和电流折射投射到第一节点A时,若要计算电压折射被波的大小.则不管A点后面的电路如何复杂,A点前面的入射波和波阻抗为Z的线路都可用一个集中参数等值电路来代替。

代替的法则可以是以下两者之一; (1)电压源集中参数等值电路;电势大小为2串联。

(2)电流源集中参数等值电路:电流大小为2的电流源与Z并联。

这既是彼得逊法则。

彼德逊法则实际上是戴维南定理在波动过程中的应用,它只适用于以下条件:的电压源与Z(1)入射波是沿一条分布参数线路传播过来的。

(2)节点A之后的任何一条线路末端产生的反射波尚未回到A点。

5. 一电压入射波500kV由架空线路进入电缆线路,架空、电缆线路的波阻抗分别为=500.=50,求折射波和反射波。

6. 母线A上接有波阻抗分别为,上传来相位为,的三条出线,从线路的电压直角波如图6-3(a)所示。

试:(1)求在线路上出现的折射彼; (2)求在线路上的电压反射被;(3)设上述过电压被同时沿波阻抗为、的两条线路侵入.求母线电压幅值。

7. 幅值为90kv的长电压波,从波阻抗为500的架空线过结点A传向集中参数元件,再经节点B传向波阻抗为50的电线线路,如图6―7(a)所示,=400。

求, (1)电阻的首、末端电压。

(2)因反射而返回架空线路的功率和所吸收的功率。

8. 线路由三部分导线组成,波阻抗分别为=500、=400、=600,现有一无限长直角波U。

从再经过结点B传向上经过结点A传入,,如图6―8所示。

已知,波速V=300m/us,A、B之间距离L=300m.以波速到达A点开始计时,求:(1)t=0时,A、B点的电压(1)t=1.5us时,A、B点的电压(1)t=3us时,A、B点的电压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均匀传输线

均匀传输线

均匀传输线
设在传输线上所讨论的长度元处沿 x 增加的方向取极短 的一段距离,其长度为 dx。由于这一段的长度极其微小,故 在这一段电路内可以忽略参数的分布性。设想均匀传输线是 由一系列集总元件构成的,也就是设想它是由许多无穷小的 长度元 dx 组成的,每一长度元dx具有电阻R0dx和电感L0dx, 而两导线间具有电容C0dx和电导G0dx。这样构成了上图所示 均匀传输线的电路模型。
均匀传输线
上式中: Z c
Z0 Y0
称为特性阻抗或波阻抗。
① 设已知传输线始端电压为 U1 和 I1 在始端 x = 0 处, x 为传输线某点距离始端的长度,则有
U U 1 ch( x ) Z c I1 sh ( x )



(3-17) (3-18)
I I1ch( x )
均匀传输线
这样一来,对于分布参数电路,基尔霍夫定 律本来是不适用的,但由于在 dx 微元段内已经 用集总参数电路来代替,我们仍然可以根据基尔 霍夫两个定律来列写方程。就得到前面所列的方 程。
均匀传输线
当R0=0 、 G0=0 时 ,为无损耗的均 匀传输线,其方程为
u L0 x i C0 x i 0 t u 0 t
(3-3) (3-4)
均匀传输线
(2)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分析方法
设均匀传输线沿线的电压、电流是同一频率 的正弦 时间函数,即
u ( x, t ) Re[ 2U ( x)e jt ] i ( x, t ) Re[ 2 I ( x)e jt ]
则有
dU ( R0 j L0 ) I Z 0 I dx
2
(3-9) (3-10)
将式(3-7)和(3-8)代入上式,便得到

作业15-均匀传输线

作业15-均匀传输线

15.1 同轴电缆的参数为km /70Ω=R ,mH/km 3.00=L ,S/km 105.060-⨯=G ,μF/km 2.00=C 。

试计算当工作频率为800Hz 时此电缆的波阻抗c Z 、传播常数γ、波速v 和波长λ。

(Ω-∠≈91.38396.84c Z ,-1)km j0.0660533.0(+≈γ,km /s 5.76163≈v , km 2.95≈λ。

) 15.5 长度为k m 300的均匀线,传播常数13)km (7.831006.1--∠⨯= γ,波阻抗Ω-∠= 2.5377c Z ,终端接匹配负载,若始端电压kV 01901 ∠=U ,试求始端电流1I 、终端电压2U 和终端电流2I 。

(A 2.5503.98 1 ∠≈I ,kV 11.18183.482 -∠≈U ,A 91.1270.4862-∠≈I 。

) 15.8电路如图题15.8所示,无损线长4.5m ,波阻抗为300Ω,介质为空气。

线路始端接一内阻为100Ω、电压为10V 、频率为100MHz 的正弦电压源。

以电源电压为参考相量,计算在距始端1m 处的电压相量。

设负载阻抗分别为Ω300、Ω500和Ω-500j 。

[(1)V 1207.5)m 1(︒-∠=U ;(2)V 133.9009.6)m 1(︒-∠≈U ;(3)V 92.11187.0)m 1(︒-∠≈U 。

]图 题15.815.9 电路如图题15.9所示,已知无损线长m 5.37=l ,波阻抗Ω=600c Z ,波速m/s 1038⨯=v ,正弦电压源V 10S =U ,频率Hz 1066⨯=f ,电阻Ω==400412R R 。

(1)求始端电压1U 和电流1I ;(2)距离始端m 5.12处的电压和电流相量。

[(1)V 91=U ,A 01.01=I ;(2)V 6j )m 5.12(-=U ,j0.015A )m 5.12(-=I 。

]图 题15.915.10 电路如图15.10所示,已知Ω=100S R , V )π5000cos(150S t u =,Ω=1002R ,无损线长k m 10=l ,H/km 1030-=L ,F/km 1070-=C ,求1u 和2u 。

微波例题

微波例题

1、在一均匀无耗传输线上传输频率为3GH z 的信号,已知其特性阻抗Z 0=100Ω,终端接Z 1=75+j100Ω的负载,试求:(1) 传输线上的驻波系数; (2) 离终端10cm 处的反射系数; (3) 离终端2.5cm 处的输入阻抗。

解:(1)终端反射系数为:51.0653294741100100751001007501011=+=++-=++-+=+-=Γj j j j j Z Z ZZ因此,驻波系数为:08.31111=Γ-Γ+=ρ(2)已知信号频率为3GH z ,则其波长为:cm m fc 101.091038103==⨯⨯==λ所以,离终端10cm 处恰好等于离终端一个波长,根据2/λ的重复性,有:.0)10(1=Γ=Γcm(3)由于2.5cm =4/λ,根据传输线4/λ的变换性,即:201)4(Z Z in Z =⋅λ 所以,有:=)4(λin Z Ω-=+⨯644810075100100j j 2、由若干段均匀无耗传输线组成的电路如图2-1所示。

已知V g E 50=,Ω===100110Z g Z Z ,Ω=15001Z ,Ω=225Z ,试:Z E g(1) 分析各段的工作状态并求其驻波比;(2) 画出ac 段电压、电流振幅分布图并标出极值; (3) 求各负载吸收的功率。

解:根据传输线2/λ的重复性,开路传输线de 段在d 处等效为开路,因此d 处的负载仍然 等于12Z ;然后,根据传输线4/λ的变换性,可求得c 处的等效阻抗,再根据2/λ的重复性求得bc 段在b 处的等效阻抗,将bc 段与bg 段等效阻抗并联得b 处的等效阻抗,最后根据4/λ的变换性求得ab 段在a 处的等效阻抗。

下面具体分析。

(1) 由于e 端开路,因此de 段上为纯驻波。

其驻波比为:∞=ρ;由于d 处的等效阻抗Ω=22512Z 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Ω=15001Z 不匹配,因此传输线cd 段上 载行驻波,d 处的反射系数5115022515022501120112=+-=+-=ΓZ Z ZZ d 所以,在cd 段上的驻波比为:5.111=Γ-Γ+=dd ρ由于c 处的等效阻抗为:=)(c in Z Ω=⨯100225150150它等于传输线bc 段的特性阻抗,或者说传输线bc 段是匹配的,所以,传输线bc 段上载行波,其上的驻波比1=ρ;bg 段接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所以bg 段上载行波,其上的驻波比1=ρ; bc 段在b 处的等效阻抗为Ω=1001in Z ,bg 段在b 处的等效阻抗为Ω=1002in Z,两者并联得b处的等效阻抗Ω=50)(b in Z显然,它并不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0Z ,所以ab 段上载行驻波,b 处的反射系数为:310)(0)(-=+-=ΓZ b in Z Zb inZ b 其驻波比为:211=Γ-Γ+=bb ρ(2) 根据上面分析,ab 段载行驻波,bc 段载行波。

射频电子线路计算题

射频电子线路计算题

文案大全1、均匀无损耗传输线的波阻抗Ω=750Z,终端接Ω50纯阻负载,求距负载端4pλ、2pλ位置处的输入阻抗。

若信源频率分别为MHz 50,MHz 100,求计算输入阻抗点的具体位置。

解:djZ d Z djZ d Z Z d Z L Lin ββββsin cos sin cos )(000++=当距离为4pλ时,,则242πλλπβ=⋅=p p dΩ===⎪⎪⎭⎫ ⎝⎛5.11250)75(4220L p in Z Z Z λ 当距离为2pλ时,πλλπβ=⋅=22p p d ,则 Ω==⎪⎪⎭⎫ ⎝⎛502L p in Z Z λ 信源频率MHz f 501=时,传输线上的相波长为m f v p p 610501036811=⨯⨯==λ则传输线上距负载端m5.1处,Ω=5.112in Z ;距负载端m 3处,Ω=50in Z 。

信源频率MHz f 1001=时,传输线上的相波长为m f v p p 3101001036822=⨯⨯==λ 则传输线上距负载端m 75.0处,Ω=5.112in Z ;距负载端m 5.1处,Ω=50in Z 。

文案大全2、 图2-9为一传输线网络,其AB 段、BD 段长为4pλ,BC 段长为2pλ,各段传输线波阻抗均为Ω=1500Z 。

传输线C C '端口开路,D D '端口接纯阻负载Ω=300L Z 。

求传输线A A '端口输入阻抗及各段传输线上的电压驻波比。

解:直接利用4pλ传输线的阻抗变换性及2pλ传输线的阻抗重复性,则Ω=⎪⎭⎪⎬⎫⎪⎩⎪⎨⎧==∞=='''7575300150221B B B B B B Z Z Z 并联 各段传输线的电压驻波比可用式(2-49)和式(2-50)计算2751502150300==∞===AB BCBD ρρρ文案大全3、 已知传输线波阻抗Ω=500Z ,终端负载阻抗Ω+=1030j Z L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i1 Ri 2 100Ω
ZC=50
B /4
ZC1
ZC1 RL1Ri1 100 64 80 Ω ZC 2 RL 2 Ri 2 100 25 50 Ω
ZC2
25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L0 R0 C0 G0
R0G0
ZC
L0 C0
返 回
R0 G0
下 页
上 页

代入电容值,联立求解得:
R0 Z0 1.15 10 50 0.057 Ω / m
3
L0 C0 Z 10 50 0.25 10
2 0 10 2
6
H/m
R0C0 R0 0.057 6 G0 2 22 . 8 10 S/ m 2 L0 Z0 50
1 U ( U Z I ) U 1 C 1 A1 2 1 (U 1 Z C I 1 ) U A2 U 2
U U Z C Z C z I I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2) 特性阻抗
L0 0.2772 10 ZC 12 C0 1.8 10
(3) 传输线的延迟为
6
39.243 Ω
100 9 t 706 . 2 10 s 8 1.416 10
l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例7 l=1.5m的无损耗传输线(设l </4),当其终端
相距5km处 U ( x2 ) 5000α 5 .75 e e 0.0032 0.32% U ( x1 )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 例6 100m长的无损耗同轴传输线,总电感与总电容
分别为27.72H和180pF。求(1) f=100kHz时的 v 与 ;(2)传输线的特性阻抗;(3) 求传输线上的 迟延。 解 (1) 传输线单位长度的电感与电容为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传播常数
Z 0Y0 (8.1671.410 )(20.73 10 5 900 ) 6.64 10 - 3 j40.59 10 3 j
衰减常数 相位常数
6.64 103
40.59 10 rad / m
3 0 4 3 1 . 06 10 84 . 7 0 . 979 10 j1 . 055 10 解 2π 50 5 v 2 . 98 10 km / s -3 1.055 10
1 0 U ( U Z I ) 65806 1 . 381 V C 1 1 2 1 1 1 (U 1 Z C I 1 ) 54236 1.6730 V U 2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考察u+和i+
e ax cos t x u x, t 2 U U ax i 2 e cos t x z ZC
特点
① 传输线上电压和电流既是时间t的函数,又是空间 位置x的函数,任一点的电压和电流随时间作正 弦变化。
第18章 均匀传输线 v 3 10 例1 f =50 Hz 6000 km
8
f
50
v 3 10 f =1000 MHz 0.3m 9 f 10
8
注意
当传输线的长度 l ,严格地讲,这是一个电 磁场的计算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作为电路问题 来考虑。求解这类问题需要解偏微分方程。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 4. 均匀传输线上的行波 ( x) A1e x A2e x U e x U e x U I ( x) A1 e x A2 e x I e x I e x ZC ZC
2)波在无畸变传输线传送的速度
1 1 8 2 10 m/s 6 10 L0C0 0.25 10 10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3)沿传输线间隔 l 距离的两电压振幅的比值为: U ( x2 ) e l U ( x1 ) 相距1km处
U ( x2 ) 1000 e e1.15 0.317 31.7% U ( x1 )
ZC
Z Y
0 0
398 5.5 (Ω)
Z0Y0 1.073 103 84.5 1/km x 900 1.073 103 965.7 103 84.5
1 x x shx (e e ) 0.82486.4 2 1 x x chx (e e ) 0.5817.4 2
⑤ /4 线段的入端阻抗 当l=/4或l=(2n-1)/4时 tan l 2π Z L jZ C tan l 2 Z C Zi ZC 2π Z C jZ L tan l Z L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例8 使用/4阻抗变换器使图示负载和传输线匹
配,决定/4线的特性阻抗。 解 匹配时 Z AB Ri1 //Ri 2 50Ω /4 A 64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例2
已知一均匀传输线 Z0=0.42779/km , 2 220 kV , I 2 455A Y0=2.710-690s/km. U 求 f=50Hz,距终端900km处的电压和电流。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 x) U 2chx Z C I 2shx U 2 U 2chx I ( x ) sh x I ZC
短路和开路时分别测得入端阻抗 Z is j103Ω Z i 0 j54.6Ω 试求该传输线的ZC和传播常数。 2π 2π Z i 0 jZ C cot l 解 Z is jZ C tan l λ
Zi 0 Zis Z C
2
Z is Zi 0 (tan


l)
2
ZC Zi 0 Zis j103 ( j54.6) 75 Ω
'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0 U ( x) U 2chx ZC I 2shx 22247.5 V 2 U ( x) shx I 2chx 54863.2A I ZC u 222 2 sin( 314t 47.5 )V i 548 2 sin( 314 t 63 . 2 )A
0
i (50km,t ) 2 163.71 cos 314 t 0.90 A i (50km,t ) 2 136.25 cos 314 t 100 A
U U ZC I I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 例4 计算工作于1.5MHz传输线的ZC 、、 和,以
3
2 1.5 106 8 ν 2 . 322 10 m/s 波速 3 40.59 10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例5
ZC=50的无畸变线, =1.1510-3Np/m, C0=100pF/m,求:1)R0、G0、L0;2)波速; 3)电压传输至1km处及5km处电压振幅降低的 百分率。 1)无畸变线满足
t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 例3 已知一均匀传输线长300km,频率f=50Hz,传播
常数=1.0610-384.71/km , ZC=400-5.3,始 端电压 U 22000 kV , I 30 100 A
1 1
求:(1)行波的相速; (2)始端50km处电压、电流入 射波和反射波的瞬时值表达式。
180 10 12 C0 1.8pF 100
27.72 10 6 L0 0.2772 H 100
1 8 1.416 10 m/s L0C0 3 2π 100 10 3 4.439 10 rad/m 8 1.41j arctan l Z ino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1 j103 arctan 0.628 rad/m 1.5 j54.6
结论 通过测量一段无损耗传输线在终端短
路和开路情况下的入端阻抗,可以计算出该传输 线的特性阻抗和传播常数。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瞬时式 u x, t u u
i x, t i i U ax 2 e cos t x z ZC U 2 e ax cos t x z ZC

ax 2 U e cos t x ax 2 U e cos t x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u 2 65806 e
0.979104 x
cos314 t 1.055 10 x 1.381 V
3 0
u 2 54236 e

0.979104 x
cos314 t 1.055 103 x 1.6730 V
u (50km,t ) 2 65486 cos 314 t 4.4050 V u (50km,t ) 2 54502 cos 314 t 4.697 V
及传播速度。已知原参数为:R0=2.6/m, L0=0.82H/m,G0=0,C0=22pF/m。 解 传输线单位长度的串联阻抗为
Z0 R0 jωL0 8.1671.41 Ω
0
传输线单位长度的并联导纳为
Y0 G0 jωC0 j20.73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