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地名的文化内涵学习资料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长沙地处湖南东部偏北的湘江下游富饶的河谷平原。
北瞰洞庭,南依衡岳。
是湖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和商贸中心,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现辖长沙县、望城县、浏阳市、宁乡县和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五个城区。
全市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54平方公里;1998年末总人口576.8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66.9万人,系我国特大城市之一。
长沙历史悠久,素有“楚汉名城”之称。
据考古资料证实和史籍记载,距今15-20万年前,长沙地区即有原始人类活动。
距今7000年前已有先民定居。
距今4500年前已有发达的原始农业和渔猎业。
“长沙”之名始于西周,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长沙城邑已具雏形,成为楚南重镇。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置长沙郡,长沙为郡治所在地。
公元前202年,西汉设立长沙国,长沙成为诸侯国首府。
尔后,历代封建王朝均以长沙作为郡、国、州、府、路、厅治所。
公元1664年以来,长沙一直为湖南省会。
1933年始设长沙市至今。
遍布长沙城乡的历史文化遗存,无一不显示出这座文化古城的丰姿。
1972年长沙东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具保存完整的女尸及其丰富葬品,被誉为世界奇迹。
1993年长沙西郊发掘出西汉王室墓,被称为中国考古重大发现。
1996年在城市中心五一广场东侧发掘出三国孙吴纪年简牍数万片数十万字,称为研究我国古代史资料的第五大惊世发现。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长沙共发掘楚墓3000多座,汉墓10000多座,出土保存完好的文物20000多种、10万件以上。
全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处。
长沙风景秀丽,素有“山水名郡”之称。
岳麓山耸立西岸,湘江纵贯全城,浏阳河逶迤东来,桔子洲和月亮岛伏卧江心,12座公园和诸多绿地点缀城中,水光山色和洲景城廓浑然一体。
东有山奇水秀石怪林幽的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和蜿延数十里的浏阳湖风景带,西有名山伪山名水伪水和灰汤温泉国际旅游渡假区,南有风光优美的森林植物园和曾国藩、左宗棠等名人墓葬,北有长沙野生动物园、山鹰潭度假村、城郊海拔最高的名山黑糜峰和十里古陶都铜官镇等。
望城名俗文化介绍

望城名俗文化介绍望城是中国湖南省长沙市的一个县级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名俗文化。
以下将向您介绍望城的名俗文化,让您对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更加了解。
一、历史悠久的望城望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
相传在汉代初期,刘邦成功称帝后,赏赐给因功臣嫂嫂儿子因而得以任命为“望仙侯”,而望城就是因此得名。
望仙侯后代在这里定居并以此为家族姓氏。
随着时间的推移,望城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址,其中包括许多迷人的名俗文化。
二、闻名遐迩的望城园林望城园林是望城名俗文化的瑰宝之一。
这些建筑艺术品展示了望城人民对美和自然的热爱。
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望城市区的黄兴园和南郊碧桂园。
黄兴园以其优美的园林景观而闻名,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种景色。
而南郊碧桂园则以其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精美的园林设计而著称,不仅令人陶醉于其中,也使人们感受到了望城的历史和文化。
三、独特的望城民俗望城有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其中包括各种传统节日、习俗和民间传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一的“花庙会”和农历七月初七的“乞巧节”。
花庙会是望城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届时人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民族服饰,欣赏花灯、观看表演和游行,形成了一幅热闹而独特的画面。
而乞巧节则是妇女们的节日,据说只有在这一天女孩们才能学会巧妙地编织丝线,因此被视为善于手工艺的象征。
四、传承的艺术形式望城的名俗文化也体现在传统艺术形式中。
其中包括民间舞蹈、音乐和绘画等。
望城的民间舞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优美的动作而闻名于世。
这些舞蹈通常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农耕生活和寓意深远的神话故事。
望城的音乐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演奏中常用一些传统乐器,如二胡、琵琶和古筝等。
此外,望城的绘画也有独特的风格,包括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等。
五、望城名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望城的名俗文化,各级政府和社区组织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例如,举办传统文化节,举办名俗文化展览和演出,以及开设传统手工艺品工作坊等。
湖南长沙地名的文化探析

著 作 如 牛 汝 辰 的 《中 国 地 名 文 化 》 以 及 李 如 龙 的
域 文 化 联 系 在 一 起 , 使 地 名 的 研 究 拓 展 到 了 新 的 深 度 。1语 言 是 构 成 文 化 的 要 素 之 一 , 又 是 文 化 L ]
的 镜像 折 射 。地 名 不 是 单 独 的 语 言 存 在 ,而 是 一 定 地 域 的 历 史 积 淀 以 及 人 们 思 维 方 式 的 产 物 。 把 地 名 与 文 化 结 合 起 来 进 行 比 照 研 究 , 可 以 更 深 刻 地 揭 示 地 名 的 文 化 内 涵 , 通 过 地 名 去 考 察 一
资料 。 长 沙 地 名 中展 示 的地 理 文 - 主 要 有 如 下 三 种 : f  ̄
(一 ) 山 类 地 形 地 貌 的 勾 画
湖 南 的 地 理 特 征 一 是 山 多 , 山 地 和 丘 陵 占 全 省 面 积 的 8 。 尽 管 长 沙 作 为 湖 南 经 济 发 展 最 o
蜈 蚣 山 、宝 塔 山 。有 些 则 带 有 浓 厚 的 南 方 色 彩 ,例 如 :
作 者 简 介 :谢 元 春 (9 8 )女 ,湖 南冷 水 江人 ,复 旦 大 学 20 17一 0 8级 博 士研 究 生 。( 国上 海 ,邮 编 :2 0 3 ) 中 04 3
3 8
第1 9卷 第 2期
湖 南 长 沙 地 名 的 文 化 探 析
谢 元 春
【 摘 要】 地 名是 地 域 文 化 的 典 型 体 现 。 长 沙作 为 一 座 有 着 悠 久 历 史的 古 城 ,其 地 名 的 形 成
与 长 沙 以致 湖 南 的历 史地 理 文 化 有 莫 大 关联 。从 文 化 的视 角 考察 长 沙 地 名 ,可 以揭 示 出长 沙
长沙街名由来

长沙街道名称由来长沙是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内涵,表现在各个方面,连街名也不例外。
据不完全统计,纵横交错有1026条道路街巷。
长沙街名压尾共76个字,可编成四字韵文19名,既押韵,又好记,分列如下:“道路街巷,湖进渡塘,里径墅庄,池堤沟湾。
阁殿祠庵,台局庙观,牌坑镇站,岭坎坡岗。
村桥田山,园圃堆仓,咀口背杆,楼坪壁墙。
洲门留香,雷靴边祥,岸城桐场。
林侧套峰,厅子岔宫,头址板冲,尾亭港垅。
”长沙街名可排列成数词系列、方位序列、颜色序列、五行系列等,现分述于下:(1)数词序列:一元里、二府坪、三泰街、四端里、五里牌、六堆子、七条巷、八角亭、九仪里、十间头。
或一路吉祥、二仓里、三角塘、四家井、五堆子、六铺街、七里庙、八条巷、九尾冲、十字横街。
还可接上百花村、千佛林、万祠巷。
(2)方位序列:东庆街、南湖港、西安里、北墙湾、左东园、右石门、上宜园、下大垅、中和街。
或东牌楼、南阳街、西湖桥、北长里、左局街、右局巷、上大垅、下宜园、中山里。
(3)颜色序列:青山祠、蓝粉墙、黄泥坑、黑石头、白果园、碧湘街、乌春巷、红龙庙、赤岗冲、紫桐园。
(4)五行序列、五金序列:金线街、木牌楼、水道巷、火后街、土地坡、金沙里、银盆岭、铜铺街、铁铺巷、锡庆里。
除上述序列外,还可排出禽兽序列、花木序列、自然序列等。
由于街名内容非常丰富,遂又出现了一批有趣的街名联。
“匪盗项藏水道巷;京腔刘改清香留。
”这副地名联是在说明街名形成原传说。
水道巷内原来住着一个姓项的阔佬,后来了解他是一名绿林大盗,遂称他住地为匪盗项。
年久谐音为现名水道巷;有一位北京移住长沙的捕快,住在现清香留。
他一口京腔,本地人听觉有味,遂呼他住地为京腔刘,后谐音为清香留。
这种体裁称释名联。
还有一种谐音联:“黑糜峰,峰上载枫,风吹枫动峰不动;白沙路,路边栖鹭,露降鹭寒路亦寒。
”上联的“峰、枫、风”;下联的“路、鹭、露”均是谐音字,加上内容组合,串成一副趣联。
另一种是纯用街名组合的:“金线吊灯笼,老照四方八角;玉带缠如意,连升一步三台。
沁园春 长沙知识点

沁园春长沙知识点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这个城市里,有许多知识点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本文将以“沁园春长沙知识点”为题,逐步思考长沙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以及美食等方面的知识点。
1.长沙的历史长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
作为楚国的都城,长沙曾是楚文化的重要中心。
在历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长沙发展壮大,成为湖南地区的重要城市。
2.长沙的文化长沙以其独特的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
湖湘文化是长沙文化的代表,它包括湖南的饮食、民歌、舞蹈和戏剧等方面。
长沙人民热情好客,喜欢讲究生活品质,这也是湖南人的典型特点之一。
3.长沙的名胜古迹长沙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其中最著名的是岳麓山和橘子洲头。
岳麓山是长沙的象征,它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也是湖南省的风景名胜区。
橘子洲头则是湘江上的一个小岛,这里曾是孙中山先生在湖南筹备革命的地方。
4.长沙的美食长沙以其独特的美食而闻名于世。
湖南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其中的湘菜更是享誉全国和世界。
湘菜注重鲜、香、辣的口味,以其独特的调味方法和丰富的菜品种类吸引了无数食客。
5.长沙的创新发展长沙作为中国的创新中心之一,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和创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长沙拥有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究机构,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
同时,长沙也致力于打造创新型城市,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
6.长沙的未来展望长沙作为湖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未来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长沙将继续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发展和投资。
同时,长沙也将更加注重保护环境和传承文化,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
在沁园春长沙知识点的文章中,我们依次介绍了长沙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美食、创新发展以及未来展望。
这些知识点展示了长沙的魅力和发展潜力。
无论是从历史文化还是现代创新的角度来看,长沙都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索的城市。
长沙的历史文化简介

长沙的历史文化简介
长沙是中国湖南省的省会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曾是三国时期吴国的边陲要塞,南朝时期的后陈、后梁和后周的中心地带。
隋唐时期,长沙成为了湖南的首府,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在此留下过诗句。
长沙的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岳麓山和橘子洲头。
岳麓山是中国最著名的山岳文化胜地之一,被誉为湖南的脊梁和长沙的文化象征。
这里风景优美,景点众多,有岳麓书院和岳麓寺等历史文化名胜,还有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等知名高校。
橘子洲头位于湘江畔,是中国著名的革命文化景区之一,这里曾是中华民族的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基地和红军长征的起点。
人民英雄纪念碑和烈士公墓是橘子洲头最著名的景点。
此外,在长沙还可以参观湖南博物馆、楚南王墓、南岳衡山等历史文化名胜,了解长沙的文化历史。
长沙是一座既有现代化城市的面貌,又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值得前来一游。
湖南省乡土地理——地方文化常识

湖南省乡土地理——地方文化常识湖南省乡土地理——地方文化常识湖南地处中国中部的长江流域,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本文将介绍湖南省的乡土地理和地方文化常识,带大家领略湖南的风土人情。
一、湖南的地理环境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地形复杂多样,山脉纵横,河流交错。
湖南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湖南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为生物多样性和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湖南的地方文化1、长沙: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存。
长沙马王堆汉墓是世界著名的考古发现,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
此外,长沙的饮食文化也颇具特色,著名的“湘菜”就是源自于这里。
2、衡阳:衡阳位于湖南的中部,是湘江流域的重要城市。
衡阳南岳禅寺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衡阳八景更是风景如画。
衡阳的剪纸艺术和衡山石雕也极具地方特色。
3、岳阳:岳阳位于湖南的北部,紧邻洞庭湖。
岳阳楼是著名的古建筑,也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地方。
岳阳的民间艺术如岳州剪纸、岳州刺绣等也颇具魅力。
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州位于湖南的西部,是土家族和苗族的主要聚居区。
这里的民俗风情浓郁,如土家族的打镏子、苗族的芦笙舞等都是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和舞蹈。
此外,湘西的吊脚楼和苗绣也极具特色。
三、湖南的地方特产1、湘绣:湘绣是湖南地区优秀的民间工艺品,以其构图严谨、色彩鲜明、针法灵活而著称。
2、君山茶:君山茶产于湖南岳阳的君山岛,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名茶。
3、洞庭春茶:洞庭春茶产于湖南岳阳的洞庭山,是一种品质优良的绿茶。
四、湖南的地方风俗1、过春节:湖南人和其他中国南方人一样,最重大的节日是春节。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贴春联、吃团圆饭、放烟花等。
2、龙舟比赛:每年端午节,湖南各地都会举行龙舟比赛。
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寓意着祈求丰收和驱邪避祟。
3、赶庙会: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湖南各地的寺庙都会举行庙会。
长沙的地名类型

长沙的地名类型长沙地名1.地名1.1地名的涵义:地名是个体地域的指称,是⼀种信息载体,具有反映当地历史、地理特征现象的功能。
地名的功能。
1.2地名功能1.2.1指位功能:指⽰该地名所涵盖的地理实体位置和区域;1.2.2社会功能:为⼈类的社会⽣产、⽣活服务的信息功能;1.2.3⽂化显⽰功能:地名是最基本的⽂化因⼦,显⽰着当地的⽂化;1.2.4思想传播功能:地名作为历史遗存在流传中也⾃然传播着起名者的思想;2长沙地名2.1“长沙”由来“长沙”⼀称有⽂字记载⼰有两千多年,《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长沙,楚之粟也“;它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
流⾏最⼴的是星象说,古⼈按星宿分野,与轮宿“长沙星”对应的这⽚地⽅就叫长沙,故长沙⼜有“星城”之别称。
另外还有⼀种沙⼟之说认为:长沙之名始于洪荒之世,沙⼟之地即为长沙。
2.2长沙地名类型长沙地名⼗分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现今长沙地名有2117个,其地名命名末字主要有街、巷、路、⾥、⼤道。
它们占了总数的60%,其余⽐较常⽤的如园、村、坪、桥、井、长沙街名压尾共76个字,可编成四字韵⽂19句,分列如下:“道路街巷,湖井渡塘,⾥径墅庄,池堤沟湾。
殿桐魔,台局庙观,牌坑镇站,岭坎坡岗。
村桥⽥⼭,园圃堆仓,咀⼝背杆,楼坪壁墙。
洲门留⾹,雷靴边祥,岸城桐场。
林侧套峰,厅⼦岔宫,头址板冲,尾亭港垅。
”长沙地名由于街名内容丰富,遂⼜出现了⼀批有趣的街名联。
如《地名赋》中有⼀种谐⾳联:“⿊糜峰,峰上载枫,风吹枫动峰不动;⽩沙路,路边栖鸳,露降鸳寒路亦寒。
”另⼀种是纯⽤街名组合的:“⾦线吊灯笼,⽼照四⽅⼋⾓;⽟带缠如意,连升⼀步三台。
”街名联也有组织⾮常⼯巧的:“东牌楼,西牌楼,红牌楼,⽊牌楼,东西红⽊四牌楼,楼前⾛马;南正街,北正街,县正街,府正街,南北县府都正街,街上登龙。
”天⼼阁、⽔陆洲还有两副谐⾳顶针巧对:“天⼼阁,阁停鸽,鸽飞阁未飞;⽔陆洲,洲停⾈,⾈⾏洲不⾏。
”另⼀联为:“天⼼阁,阁外天,天宽地阔;⽔陆洲,洲前⽔,⽔涨船⾼。
长沙地名及其文化内涵刍议

长沙地名及其文化内涵刍议3李娟娟(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摘 要:地名是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并从一定的角度反映历史文化。
长沙是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地名积淀了居住在这个地域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长沙;地名;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681(2007)0320014202 “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域的文化,最初大都是互相隔离各具特色的,这些特色包括语言或方言的差异,也体现在作为语言的特殊成分的地名上。
”[1]地名的许多内容都与民族文化、社会生活、人类思维方式、心态等等密切相关,可以说地名就是人类创造自己文明的历史过程中留下的一个个足印,有的古老,有的新近。
长沙是历史文化名城,在这个历史舞台上,有王侯将相的更替,也有寻常百姓的流离迁徙。
长沙作为地名,应出现于城市形成以前。
长沙一名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篇》,《逸周书》又名汲冢周书,传为281年(晋太康二年)得于汲郡(今河南汲县)战国时期的魏安厘王墓中,则其成书至少在战国以前,虽然战国至秦汉时期篇章有所增变,但据历代学者考证其记载的史迹多有根据。
“王会篇”记载了公元前11世纪周公营建雒邑竣工后,周成王大会诸侯、方国的盛况。
当时“长沙鳖”是作为方物贡献给周王室的,据孔晁注“王会篇”,说“长沙鳖”“特大而美故贡也”[2]。
方物以地而名,可见长沙当时已是很有名气的地方,这是长沙之名出现有据可考的最早时间。
此后一直到当代的长沙,始终都是一个开放的城市。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都在这儿留下了他们的行踪,不同的方言、语言、不同的文化都在这儿有过碰撞、交融。
到今天,能说明这一切的其中一个见证就是地名,长沙的街巷地名留下了种种历史文化的丰富印记。
以下从自然和人文的各方面逐一分析。
一 长沙地名与水文地形在我国众多东西走向的河流中,贯穿长沙的湘江是少数的南北走向的河流,长沙湘江中的水陆洲,长约5000米,宽约100米,是一较有特色的地理景观。
长沙文化

七、长沙文化之精髓
心忧天下,
敢为人先。
中国家乡文化之
历史文化名城长沙
整体概述
长沙,别称星城,古称潭州,是著名的楚汉名城、 山水洲城和快乐之都。长沙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 名城,具有三千年灿烂的古城文明史,是楚汉文明 和湖湘文化的始源地。
一、长沙文化之源
(1)星辰说:二十八宿 轸宿之长沙星.二十八宿指的是月亮绕太阳的运 行周期,每天为一宿,二十八宿合四个星期,相当 于月亮绕球一周期. (2)万里长沙祠说(从长沙至东莱,地可万里, 有万里沙祠) (3)桔子沙洲说:宋代《太平寰宇记》称晋惠帝 二年形成桔洲,此说无据。据地理学推测,至 少有一万年历史。 (4)沙土说:长沙特别的地质结构,沙白如雪, 是一种罕见的地理现象,因称长沙 (5)祭祀女神说:蛮越语“长”为祭祀,“沙” 为女神。长沙为祭祀女神之地。今壮、侗诸民 族聚居区还有女神崇拜的风俗“未立村寨,先 建长沙”之语可证。 诸说种种,各有其理,我们从审美角度来看, 认为长沙为祭祀女神之地为可信。考古发现的 大禾鼎即为女性崇拜的物证。
1978年10 月,在飞 机上航拍 的朝阳路 和朝阳新 村。
三、长沙文化之貌
1983年7月航拍的韶 山北路和人民中路 (下边)。当年, 湖南省图书馆正在 建设之中,它的左 边是一片菜地。今 天的通程国际大酒 店和湖南大剧院, 就是从这片菜地中 建设起来的。
三、长沙文化之貌
1986年10 月,航拍 的以袁家 岭为中心 旳长沙(下)
二、长沙文化之史
• 上古:青阳国 • 《逸周书· 王会篇》:长沙鳖(周公营洛邑成,诸侯来献, 长沙献“大而肥美之鳖”。《汲冢周书》的发现,西晋不 准盗墓,书藏于战国魏安厘王墓。) • 西周:属越族统治,扬越。 • 春秋:楚人南下,进入湖南,晚期可能进入长沙。 • 战国:楚南重镇;黔中郡 • 秦:洞庭郡或长沙郡 • 西汉:长沙国(吴姓长沙国与刘姓长沙国) • 王莽:填蛮郡 • 东汉:长沙郡
长沙的城市文化有哪些值得深入了解

长沙的城市文化有哪些值得深入了解长沙,这座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城市,拥有着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若要深入了解长沙的城市文化,以下几个方面绝对不容错过。
长沙的饮食文化堪称一绝。
长沙美食以其鲜、香、辣、麻的独特风味闻名遐迩。
提到长沙美食,首先想到的必然是臭豆腐。
那一块块黑乎乎的豆腐,经过特殊的腌制和油炸,外酥里嫩,再配上特制的香辣酱汁,一口咬下去,浓郁的豆香和香辣的味道在口中交融,让人回味无穷。
糖油粑粑也是长沙的特色小吃之一,金黄软糯的外表,甜而不腻的口感,无论是作为早餐还是下午茶点心,都深受人们喜爱。
口味虾更是长沙夜宵摊上的主角,鲜嫩的虾肉与火辣的调料碰撞出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
此外,还有剁椒鱼头、辣椒炒肉等经典湘菜,每一道菜都彰显着长沙人对辣的热爱和对美食的独特理解。
长沙的娱乐文化同样精彩纷呈。
长沙被誉为“娱乐之都”,拥有众多知名的娱乐节目和明星艺人。
湖南卫视作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电视台,推出了一系列深受观众喜爱的综艺节目,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为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长沙的酒吧、KTV 等娱乐场所也是热闹非凡,夜幕降临,人们在这里尽情释放压力,享受夜生活的乐趣。
而且,长沙的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街头艺人的表演,他们用自己的才艺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艺术氛围。
长沙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长沙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展示了古代长沙的高度文明和精湛工艺。
岳麓书院则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传承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精神。
在这里,仿佛能听到古人的朗朗书声,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
长沙的古街古巷,如太平街、潮宗街等,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店铺,走在其中,仿佛穿越回了过去,领略着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
长沙的方言文化也独具魅力。
长沙话以其生动、幽默、富有表现力而著称。
一句“恰饭哒冇”,就能让人感受到长沙人的热情和亲切。
长沙方言中的词汇和语调丰富多样,充满了生活气息。
长沙的传统文化

长沙是中国湖南省的省会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以下是长沙的一些传统文化:
1. 岳麓文化:岳麓山是长沙的标志性山峰,岳麓文化是长沙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涵盖了岳麓书院、岳麓寺等重要文化遗产。
2. 楚文化:长沙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楚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之一,涵盖了楚辞、楚歌、楚舞等多种艺术形式。
3. 湘菜文化:长沙是中国著名的美食城市之一,湘菜文化是长沙的代表性文化之一,以辣味和麻味为主要特色。
4. 湘绣文化:湘绣是中国传统的刺绣艺术,长沙是湘绣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湘绣文化是长沙的代表性文化之一,以其独特的技艺和艺术价值而闻名。
5. 湖湘文化:湖湘是长沙和周边地区的文化概念,涵盖了长沙的文化、历史、民俗、艺术等方面,是长沙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 长沙窑文化:长沙窑是中国古代的著名陶瓷窑之一,长沙窑文化是长沙的代表性文化之一,以其独特的陶瓷艺术和制作技艺而闻名。
以上是长沙的一些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代表了长沙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反映了长沙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
长沙文化

长沙,别称“星沙”,近年来亦逐渐被称为“星城”。
中国湖南省的省会,地处湖南东部偏北。
长沙有文字可考的历史3000多年,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
长沙又称“楚汉名城”,马王堆汉墓和走马楼简牍等重要文物的出土反映其深厚的楚文化以及湖湘文化底蕴,位于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为湖南文化教育的象征。
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长沙经济原本偏重于第三产业,尤以媒体和娱乐业闻名,为中南地区重要工商业城市。
近年来,由于长沙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机械重工业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2008年,长沙工业总产值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0位,经济中的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三产业,成为了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支柱。
2009年长沙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44.8亿,增长14.7%。
现今下辖地区有:芙蓉区、天心区、开福区、岳麓区、雨花区。
很多初来长沙朋友,却往往诧异于此地毫无半点历史文化氛围!想想也是!除开天心阁那明明是后来翻建的仿古建筑外,只有郊外岳麓出上有几样古迹。
别说外地人,本地人也有此疑问?小吴门,兴汉门难道就是这个三叉路口?定王台,凤凰台难道就是这个大上坡地?南门口,司门口难道就是这个十字路口?还有南正街(今黄兴路)、坡子街、臬后街,八角亭、药王街、太平街、西长街、大西门。
这些有着浓郁历史文化,地方文化氛围的地名,个个名不符实啊?这是为什么?所以就有这篇文章的必要性!长沙人,外地人都应耐下性子看完。
(贴子有点长。
没法不长!!)这篇文章也是为了回应那些认为:“长沙市就是因为毛泽东的关系被首批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城建是中国第一大败笔”“长沙空气水噪声污染等无一不使人短命...”的谬论!1. 地埋与气候湖南的地形东西南三面环山,冬季:凛冽寒潮滚滚南下,长驱直入湖南全境,夏季:南方的阳光烈日加上湘北洞庭湖大水面的蒸发,使三湘大地热气郁集而不得散发。
而春秋两季:三湘大地时而受西北方的冷锋控制,时而受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故气候多变,时晴时雨,骤冷骤热。
长沙地名的文化内涵

长沙地名的文化内涵地名有着深远的文化内涵,它是人们在社会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起的名称,真实地反映了民族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化,同时也反映出民族的心态和风俗等,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
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说“地名的考察实在是令人神往的语言学研究工作之一,因为地名本身就是词汇的组成部分,并且地名往往能提供重要的证据来补充并证实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论点。
”文化是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囊括人类群体的一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的特征。
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域在历史的发展中会形成各自的地域文化,一方面它同中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有自己的特色,长沙同样也不例外。
纵观今天长沙的许多地名,它们几乎都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
东邻江西省宜春地区和萍乡市,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连娄底、益阳两市,北抵岳阳、益阳两市。
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
长沙市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5区,和长沙、望城、宁乡3县及浏阳市。
长沙市城区、乡村的名称包罗万象,名目繁多。
这些地名反映了长沙昔日的历史文化,折射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反映了人民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历史上的战乱、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很多的侵害,民众不堪其苦,普遍产生求天下太平、安定的心态。
人们希望过上和和顺顺、安居乐业的日子,期望社会安定和平,期望本地百业兴隆、生活富裕,没有兵战、械斗,没有饥荒、瘟疫,于是将这些美好愿望的词语命为地名,以表达人们的理想与愿望。
例如“吉祥巷、如意街、长寿里、和平巷、丰盈里、兴隆巷、太平街、幸福里”等名称,不仅有祈求和平、安定的愿望,也有祈求福寿、吉利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祈盼追求。
二、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吉祥物的崇拜在古人眼里,强大的自然、神秘的自然力如风雨雷电等具有至高无上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类的命运,因此人们对它们顶礼膜拜。
100个长沙地名故事

100个长沙地名故事【引言】长沙,作为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地名故事丰富多彩,见证了长沙的历史变迁、地理变化和民间传说。
这些地名故事既有历史的影子,又有地理的特点,同时还承载着长沙市民的集体记忆。
本文旨在挖掘、整理和分析这些地名故事,以展示长沙地名故事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长沙地名故事的分类与特点】1.历史文化地名故事长沙历史文化地名故事众多,如岳麓山、橘子洲等。
这些地名故事都与长沙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如岳麓山地名故事,涵盖了爱晚亭、自卑亭等著名景点的来历,反映了古代文人墨客的精神追求。
2.地理地貌地名故事长沙地理地貌地名故事独具特色,如天心阁、火宫殿等。
这些地名故事揭示了长沙地理环境的变化和地名与地貌的关联。
如天心阁地名故事,讲述了长沙城址的迁移和地貌演变过程。
3.民间传说地名故事长沙民间传说地名故事充满神秘色彩,如白沙古渡、贾谊故居等。
这些地名故事承载着长沙市民的传统信仰和道德观念,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化气息。
如贾谊故居地名故事,传颂了贾谊的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的美德。
4.现代发展地名故事随着长沙城市的快速发展,现代地名故事不断涌现,如五一广场、长沙火车南站等。
这些地名故事反映了长沙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地名变迁,见证了长沙的繁荣与发展。
【详细介绍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长沙地名故事】1.岳麓山地名故事岳麓山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是长沙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岳麓山地名故事丰富多彩,如爱晚亭、自卑亭等。
这些故事体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追求和精神风貌。
2.橘子洲地名故事橘子洲位于湘江中游,是长沙的标志性景点。
橘子洲地名故事传颂了许多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如毛泽东、蔡锷等。
这些故事彰显了长沙人民的英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天心阁地名故事天心阁位于长沙市天心区,是长沙古城墙的组成部分。
天心阁地名故事讲述了长沙城址的迁移和地貌演变过程,具有较高的历史和地理价值。
4.火宫殿地名故事火宫殿位于长沙市芙蓉区,是长沙著名的老字号。
探秘长沙的起源和历史

探秘长沙的起源和历史长沙,作为湖南省省会,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它是一个充满魅力和奇迹的城市,让人们无法抗拒对它的探秘和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长沙的起源和历史,揭示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
一、起源:悠久的历史渊源长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那个时候这里是一个原始人类聚居的地方。
长沙杜家窑文化的出现,标志着这里已经有了相对先进的文明形态。
根据考古资料和史书记载,长沙在公元前BC262年的楚汉战争中成为汉朝的控制地区。
汉武帝为了对抗楚国,派遣了朱英将军攻打长沙,从而实现了巩固中原统一的目标。
从此之后,长沙的历史有着深深的汉代烙印。
二、历史:兴盛与动荡的时代长沙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过许多兴盛和动荡的时期。
隋唐时期,长沙成为历史上的四大镇之一,被视为地方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
长沙的发展也得益于它毗邻着湘江,交通便利,成为南北交通要道。
在五代十国时期,长沙为马殷所辖,成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而在南宋时期,长沙成为湖湘文化的中心,学者们纷纷涌入长沙,使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
然而,长沙的历史并不总是兴盛的。
明清时期,长沙遭遇了多次的战乱和自然灾害,导致城市的衰落和重建。
直到近代,长沙才开始复苏,成为湖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三、特色:文化瑰宝的长沙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承载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长沙的文化瑰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欣赏。
首先,长沙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古建筑。
岳麓山是长沙的地标之一,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
杜甫曾有诗云:“岳阳楼上偶相逢”,这也是岳麓山与长沙历史的紧密联系。
此外,长沙还有橘子洲头、岳麓书院、古代桥梁等众多古迹,展示了长沙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
其次,长沙以湖南饮食文化而闻名。
辣椒、豆豉、茶油等特色调味品都源自长沙这片土地,成为湖南菜系的代表。
在长沙,你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口味独特的湘菜,被称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风味之一。
结语长沙的起源和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底蕴。
长沙地名的由来

长沙地名的由来(2009-07-01 14:30:46)转载▼标签:杂谈分类:个人日记长沙早在春秋时期,就是楚国雄踞南方的战略要地之一。
汉朝的刘邦立国之后,于公元前206年改临江为长沙,并设立汉朝的属国——长沙国,自此之后,长沙开始筑建城墙,并逐渐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关于长沙一名的由来,历来文史学者众说纷纭,没有断论。
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五种说法——一、得名于星宿。
这是流传最广,最为人接受的一种说法。
古天文学根据天空方位将天上的星辰分为二十八宿,分别个立一方。
二十八宿中有一轸宿,为南方朱雀七宿的最末一宿。
轸宿有星四颗。
《西步天歌》中有“轸宿四珠不等方,长沙一黑中间藏”的记载。
轸宿对应的地面南岳衡山,星相学里,轸是衡天地之重的星宿。
附属它的小星星——长沙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中云:“长沙一星在轸中,主寿命”,又云:“长沙星明则主长寿,子孙昌”。
古人认为:上有星象,下有相应的星野。
《史记•天官书》云:“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列域”。
于是长沙星相对应的地面即叫长沙。
故长沙又名星沙。
星相学这一说法符合古人的认知程度和心理需要,故流传甚广,影响最大;二、得名于万里沙祠。
晋•阚骃《十三州志》说:“汉有万里沙祠,而西至湘州,至东莱万里,故曰长沙”。
唐•杜佑《通典》中潭州“秦为长沙郡”的自注云:“有万里沙祠,故曰长沙”。
于是,以后各代地方志多引此说作为长沙得名之源,并加以阐发考释,认为长沙在古代有祭礼沙土之神的活动;三、得名于沙土之地。
长沙的地质结构为石英砂岩、砂砾岩、粉砂岩及页岩等为基础,经长期的外力作用,底层崩塌的岩石经风化、流水的冲刷,使大量的沙石聚积地表。
特别是湘江流域一带,至今枯水季节犹能见到大量的沙滩、沙洲等。
尤其是沙粒长大:白如霜雪,长如米粒。
故曰长沙;四、得名于沙洲(即橘子洲)。
橘子洲是位于湘江中部的水陆洲,长约5公里,宽约0.1公里。
关于此水陆洲的出现年代,有不同的认识。
据宋《太平寰宇记》说“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此州生”。
长沙历史文化简介

长沙历史文化简介长沙历史文化悠久,是湖南省的省会城市之一,位于湘江中游、东南亚经济圈中心,是湖南经济文化中心、内陆中南地区的枢纽城市。
长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商朝时期,是湖南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被誉为“秀女之国、楚文化重镇”。
早在公元前5000年,长沙地区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成为了战国时期一个越国的都城并初具商业特征。
从秦汉时期开始,长沙成为了汉江、湘江地区的重要军事要地,曾是名震四海的“西汉藩国”、三国时代的“蜀汉”及宋、元明清时期的“岳州府”、湖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是中原与南方隔绝的一道屏障。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沙文化得以延续、融合、兴盛,充满了厚重的历史底蕴。
长沙的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楚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
长沙作为著名的楚文化重镇,保留着丰富的楚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遗存。
在长沙市区内,有许多著名的楚文化遗址和历史文化遗存,包括岳麓山下的西汉长沙楚墓、明清时期的耒阳楼、岳麓书院等,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代表了长沙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
此外,长沙还拥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名胜古迹,如岳阳楼、橘子洲头、开福寺、天心阁等,这些文化遗产正在成为长沙道德、法律、艺术、文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资源。
长沙的文化精神主要体现在楚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爱国、奋斗、创新、和谐的特质。
长沙市区是中国诗歌城市之一,素有“咏楚之城”的美称。
长沙的文学底蕴深厚,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都出生在这里,如辛弃疾、唐伯虎、李商隐、杨岐桥、张謇等。
长沙作为全国教育中心城市,汇聚了一大批大师级导师和优秀学者,拥有许多著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如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
总之,长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具有很高的文化积淀和发展潜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长沙将继续坚持文化自信,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促进文化多元和文化交流,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在建设国际化文化名城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伐。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分析长沙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分析------长沙市长沙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英贤辈出,革命历史丰富,城市风貌独特。
1982年2月,国务院正式公布长沙市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长沙在改革开放和建设区域性商贸、科技、文化、信息中心的进程中,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和开发改造速度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代的长沙人民继续继承长沙市的优秀文化传统,张扬城市特色,处理好保护、利用、与开发的关系,使长沙市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得以延续与发展,使之成为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现代化都市。
一、长沙古城历史发展长沙,夏代属古三苗之地;到商、周时代,三苗国消失了,但三苗后裔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这时长沙属“扬越”(又叫“荆蛮”),史称“扬越之地”。
商周时期,北方中原王朝对南方“荆蛮”、“扬越”的战事频繁,虽未能在这里建立起他们直接的统治,但“扬越之地”一度成为商周的“南服”,迫使“荆蛮”臣服纳贡。
秦国灭掉楚国,在原楚江南之地设立“长沙郡”,从秦代开始,长沙开始纳入中国统一的政治版图,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
秦代长沙郡涵盖今湖南大部分、湖北以南、江西西北和广东的连县、广西的全州等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今湖南全省,临湘县为治所。
之后秦朝灭亡,汉王朝建立。
刘邦称帝之后,公元前202年封西汉王朝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以原秦朝的长沙郡建长沙国,临湘县驻所作为国都,也标志着湖南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诸侯国,长沙成为王国都城。
长沙王是长沙国的最高统治者(最高官员),其王位世袭,但自东汉汉朝对诸侯王国改变体制之后即公元前144年,实际成为有名无实的番王了。
公元26年(建武二年),刘秀复建长沙国,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势。
到29年包括长沙在内的湖南全境正式归于东汉,长沙的归汉。
长沙在37年,刘秀以长沙王刘兴等“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将其改封为临湘侯,又将长沙国废除,改为长沙郡。
三国和西晋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属古荆州。
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湘州州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地名的文化内涵
长沙地名的文化内涵
作者:周洪学
地名有着深远的文化内涵,它是人们在社会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起的名称,真实地反映了民族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化,同时也反映出民族的心态和风俗等,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
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说“地名的考察实在是令人神往的语言学研究工作之一,因为地名本身就是词汇的组成部分,并且地名往往能提供重要的证据来补充并证实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论点。
”文化是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囊括人类群体的一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的特征。
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域在历史的发展中会形成各自的地域文化,一方面它同中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有自己的特色,长沙同样也不例外。
纵观今天长沙的许多地名,它们几乎都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
东邻江西省宜春地区和萍乡市,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连娄底、益阳两市,北抵岳阳、益阳两市。
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
长沙市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5区,和长沙、望城、宁乡3县及浏阳市。
长沙市城区、乡村的名称包罗万象,名目繁多。
这些地名反映了长沙昔日的历史文化,折射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映了人民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历史上的战乱、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很多的侵害,民众不堪其苦,普遍产生求天下太平、安定的心态。
人们希望过上和和顺顺、安居乐业的日子,期望社会安定和平,期望本地百业兴隆、生活富裕,没有兵战、械斗,没有饥荒、瘟疫,于是将这些美好愿望的词语命为地名,以表达人们的理想与愿望。
例如“吉祥巷、如意街、长寿里、和平巷、丰盈里、兴隆巷、太平街、幸福里”等名称,不仅有祈求和平、安定的愿望,也有祈求福寿、吉利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祈盼追求。
二、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吉祥物的崇拜
在古人眼里,强大的自然、神秘的自然力如风雨雷电等具有至高无上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类的命运,因此人们对它们顶礼膜拜。
例如:“龙”,本是无确定概念的动物,据说是我们远祖在原始部落时的图腾,因而我们素称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龙文化深蕴着古老悠久的人文积淀,在漫长的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其象征性的传统形象逐渐形成并被老百姓所认同,于是出现了许多以“龙”命名的地名,如“龙柏路”“龙王阁”“龙王港路”等。
除此之外,“凤”是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历来是祥瑞的象征。
带“凤”的地名也不少,如有“凤凰台”“凤栖园”等。
三、反映了人们的宗教生活
在长沙有许多与佛教有关的地名,有的以寺庙名称命名,如“开福寺”“多佛寺”。
有的与佛教相关,如“阿弥岭”“百善台”“观音井”“千佛林”“铁佛东街”。
还
有许多与道教相关的地名,如“白鹤观”“太乙寺”。
以祠堂名命名的地方,如“范祠巷”“青山祠”“清泰祠”“徐祠巷”简直就是当地宗教生活的一个缩影。
四、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生活
经济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地域经济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这种经济情况可以从地名中反映出来。
地名反映行业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都以本地的行业为地区命名的依据。
在长沙,现在还有很多地名叫“X 巷”,如香铺巷、线铺巷、书铺巷、衣铺巷、当铺巷、肉铺巷、钟表巷、扇子巷、鞋铺巷、面馆巷、茶馆巷、铜铺巷、草药铺巷。
此外还有“X街”,如油铺街、灯笼街。
此外还有些地名反映当时的生活环境,如鸭公嘴、麻雀坡、马驹塘、豹子岭、白鹤巷、喜鹊桥、黑狗园、猴王庙、鱼塘街、燕子岭、蜈蚣山、螃蟹桥、猫公岭、虾子坪,不仅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且野趣盎然,字字传神;黄泥坑、糟坊巷、席草田、草墙湾、茅棚街、枯饼巷、芭茅洲,名虽不雅,却真实地反映了市民居住环境的狭小、简陋、恶劣,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五、反映了当地文化中的宗法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宗族社会,人们的宗族观念很强。
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是氏族血缘关系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文化色彩,是宗法制度的体现。
姓的产生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
“氏”的产生比“姓”要晚些,这是由于同一母系血缘的氏族子
孙繁衍,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区居住和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他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
“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
地名冠以姓氏正是宗法制度影响人们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
长沙的很多地名是以“姓氏+家”构成的,例如:上胡家花园、下黎家坡、大王家巷、马家巷、王家坪、毛家坪、尹家巷、允家巷、冯家湾、左家井、古家巷、四家井、史家巷、江家巷、伍家井、向家湾、危家铺、孙家坡、沙家巷、苏家巷、杨西塘、吴家坪、何家巷、邱家湾、佘家塘、纽家巷、张家巷、陈家井、茅家嘴、和家坪、金家码头、洪家井、赵家坪、杨家洲、侯家塘、姚家巷、涂家冲、高家巷、郭家巷、唐家湾、袁家岭、夏家冲、晏家塘、谢家塘、彭家井、蒋家码头、喻家冲、傅家巷、雷家园、廖家湾、潭家里、潘家坪、肇家坪、魏家冲⋯⋯这些云集了百家之姓的大街小巷,一方面反映了居住的环境特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姓氏宗法制度的重要性。
六、蕴涵了丰富的历史典故
长沙地名中有不少典故,蕴涵着历史故事或传说逸事,从那些古老的地名中,我们可清晰地寻找到长沙古城发展的历史轨迹。
长沙一名本身就有其渊远流长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长沙属于楚国的版图,有源出湘乡、流经岳麓山注入湘江的靳江水作证。
传说战国时期楚大夫靳尚曾封于宁乡,死后葬于靳江口,靳江之名即由此而来。
汉代贾谊谪宦长沙,定王刘发筑台望母,于是便有了太傅里、定王台千古之地。
东汉末年,三国纷争,长沙兵来将往,数度易帜。
至今在民间传说中仍把跳马涧、惊马桥、马栏山、捞刀河这些古地名与关公战长沙紧密相连。
在长沙城南有一条小巷叫南倒脱靴,城西有一条小巷口叫
西倒脱靴,其地名的由来更具传奇色彩。
传说关公战长沙时,镇守长沙的太守韩玄命守将黄忠与其应战,黄忠久战不胜,韩玄十分不满,诬其有反叛之心,下令处斩黄忠。
素与黄交谊甚好的魏延大怒,拔刀相助,要刺杀韩玄。
韩玄见势不妙,窜下城楼,意欲从城南向北跑。
为骗过魏延,跑过小古道巷一小巷时,有意将一靴子脱下,靴尖朝南放着,以示南遁时靴子脱落掉地,此巷后来即被人们称为“南倒脱靴”。
魏延识破了韩玄的欺诈,朝北追去。
韩玄经过城西臬后街的一条小巷时,又脱掉另一只靴,仍将靴尖朝南放着,自己朝北门奔去。
此巷后来即彼人们称为“西倒脱靴”。
韩玄最终未能逃过魏延的追杀,死在其刀下。
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其义虽属穿凿,但却反映了一种历史的遐思。
参考文献:
[1]帕尔默.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侯友兰.绍兴地名语言符号特点及文化内涵[J].绍兴: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1).
[3]陈先枢金豫北.长沙地名古迹揽胜[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来源:《现代语文》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