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团体动力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关系研究_尹忠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山西师范大学校级教改课题

“心理学视野中的大学生隐性逃课研究”(课题编号:SD2013JGXM -37)。[作者简介]尹忠泽(1968-),女,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班级团体动力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关系研究

尹忠泽,

杨宇霞,卢路曼,姚莹(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山西

临汾041004)

[摘要]“隐性逃课”

是指学生在课堂上“逃课”,即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隐性逃课虽然不违反校规、校纪,但却比“显性逃课”更加普遍,其危害远比显性逃课来得隐蔽和严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山西师范大学24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隐性逃课行为与班级团体动力的关系。结果表明:理性逃课行为、娱乐逃课行为与班级心理氛围相关显著;随着年级的上升,隐性逃课行为增多,班级氛围降低。[关键词]班级团体动力;隐性逃课;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5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23(2015)09-0162-03[收稿日期]2015-06-16

一、问题的提出

(一)概念的界定

对隐性逃课的界定很多,最早见于2001年周琦

的“大学生隐形逃课的社会学分析”[1]

中。“隐性逃课”是指学生上课不听教师讲课,滥竽充数或只顾自学其他知识,思维根本没有在课堂上[2]

。也被称为

“到教室去逃课”。

一般把逃课分为隐性逃课和显性逃课。盛律平

从空间视角出发界定隐性逃课,他将逃课分为三类:隐性逃课、显性逃课和假性逃课

[3]

。他认为,逃课存

在物理空间和心理层面两种逃离课堂的形式。物理空间上不在教室称为显性逃课,而心理空间不在教室分为假性逃课和隐性逃课。假性逃课是指虽然不听教师讲课,可是却在学习与本课程有关的内容。而隐性逃课指学生身在教室然而心不在课程中,即学生上课做的事情(如:自学其他课程、听歌、看视频、手机短信聊天、睡觉等)与本课程无关。本研究以盛律平的物理以及心理空间不在教室为依据进行隐性逃课的研究。

团体动力学也称群体动力学,其创始人是K ·勒

温。勒温提出B =f (P ,E ),公式中B 指行为、P 指个体、E 指个体所处的情境,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人和环

境相互作用的函数关系,大学生课堂行为受其所在班级环境的影响。本文中的班级环境主要研究的是心理环境。李向东(2010)首先提出心理氛围量表,尹江霞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把班级氛围分为五个维

度,即班主任、凝聚力、学习、文化和班干部[4]

。本研究采用的是尹江霞关于班级心理氛围的结构分类。

(二)研究现状近年来,大学生逃课现象较为常见,虽然有一些规章制度可以限制学生逃课,但是人在课堂心不在课

堂这种隐性逃课现象更为普遍,这严重影响到课堂教

学质量。关于隐性逃课的问题,近几年来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表现在:隐性逃课的现状、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纵观已有研究文献,关于隐性逃课大多是描述性的研究,较少有实证性研究,相关性研究只有四篇。本文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大学生隐性逃课和班级团体动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法,以山西师范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60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249份,回收率为95.7%,其中:大二学生74人,大三学生102人,大四学生73人。

(二)数据分析工具

数据分析工具采用SPSS13.0。本研究主要采用

描述统计、

T 检验和相关分析。(三)研究工具

隐性逃课倾向量表,是自编大学生隐性逃课倾向

量表。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学生隐性逃课行为,整理调查结果,保留了21道题。进一步进行试测,采用项目分析法,排除不常出现的行为以及有歧义的项目,最后剩下13道题,主要包括娱乐逃课行为、理性逃课行为和无聊逃课行为三个维度。题目采用5点计分法: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说明行为出现越频繁。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5,各项目在维度上的负荷量都在0.35以上。

大学生班级心理氛围量表,采用由李向东编制、尹江霞进行修改之后的班级心理氛围量表,该量表包括23道题目,主要由五个维度,即班主任氛围、班干

第31卷第9期Vol.31No.9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5年9月Sept.2015

部氛围、凝聚力氛围、学习氛围、文化与管理氛围,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大学生班级心理氛围状况。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1为“完全不符合”、2为“基本不符合”、3为“不太清楚”、4为“基本符合”、5为“完全符合”[4]。整个问卷的a系数为0.9251,量表信度、效度良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测量工具。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总体特征

大学生隐性逃课倾向量表有13道题目,包括三个维度,即理性逃课行为、无聊逃课行为、娱乐逃课行为。其中理性逃课行为4道题,无聊逃课行为4道题,娱乐逃课行为5道题,都采用五点计分法,得分在1-5之间。

表1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总体状况

N M SD 理性逃课2492.800.50

无聊逃课2493.330.60

娱乐型逃课2493.630.75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严重,其中娱乐型逃课分数最高,其次是无聊逃课,最后是理性逃课。三个维度中娱乐型逃课与无聊逃课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480,而理性逃课行为与他们呈弱相关,说明三个维度研究的都是逃课行为,但彼此之间存在差异。隐性逃课行为在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中呈上涨趋势,其中理性逃课增长趋势最为明显,理性逃课行为在年级变量上差异显著。

(二)大学生班级氛围的总体特征

大学生班级心理氛围量表总共包括23道题,其中班干部、班主任和文化氛围三个维度5道题,其他两个维度4道题,都采用五点计分法,得分在1-5之间。经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大学生感受到的班级气氛比平均数稍高,说明大学生感受到的班级气氛良好,并且数据比较稳定。

表2大学生班级氛围的总体状况

N M SD 班干部氛围2493.270.81

班主任氛围2493.180.82

文化氛围2493.260.80

凝聚力氛围2493.440.70

学习氛围2493.420.71

研究结果显示,当今大学生感受到的班级氛围各维度都处于中上水平,其中凝聚力氛围分数最高,其次是学习氛围。五个维度中相关系数在0.34-0.65之间,均呈显著相关,说明五个维度都在反应班级心理氛围的情况,但彼此之间侧重点又有不同。

(三)大学生班级心理氛围在年级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表3大学生班级气氛的年级差异

二年级

(N=MʃSD)

三年级

(N=MʃSD)

四年级

(N=MʃSD)

F P

班干部氛围3.52ʃ0.703.22ʃ0.863.14ʃ0.804.110.18班主任氛围3.54ʃ0.682.89ʃ0.883.27ʃ0.7014.890.00文化氛围3.71ʃ0.683.00ʃ0.702.91ʃ0.7720.890.00凝聚力氛围3.65ʃ0.653.27ʃ0.723.10ʃ0.686.250.02学习氛围3.46ʃ0.743.51ʃ0.673.28ʃ0.742.640.73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升高,班级氛围的总分下降。

(四)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与班级氛围之间的关系

班级气氛与理性逃课和娱乐逃课行为的相关系数分别为:-1.48、-1.61,显著相关。无聊行为与班级气氛相关不显著。

表4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与班级气氛之间的相关

理性逃课行为娱乐逃课行为无聊逃课行为班级气氛-1.48*-1.61*-0.112

把班级氛围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列,截取前27%的数据与后27%的数据,通过比较发现班级氛围高时,学生逃课行为总分比较低,其中理性逃课变化最为显著。

四、讨论

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很严重。首先,可能是因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发展阶段,自我控制能力发展还不成熟。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自我控制,存在享乐心理。而高校的教学模式与义务教育阶段不同,没有升学的压力,没有教师的严密监控,学风制度比较开放,学习完全靠自主。通过大一一年的适应后,大学生对高校的规章制度都很熟悉,自控能力不好加上宽松的学习氛围容易使学生滋生懒散的行为,经常会出现娱乐逃课行为。其次,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存在厌恶、失落的心理。很多学生是通过调剂的方式进入高校的,这种调剂包括学校的调剂和专业的调剂。现在所读学校或专业与期望中的院校和专业相比较,都存在很大差距,这会给他们带来挫败的感觉。而专业的调剂,会让他们走一条全新的道路,在这个转变期间他们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很快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变得茫然,就会感觉

361

第9期尹忠泽等:班级团体动力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关系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