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故事 读书报告
艺术类书籍读后感
艺术类书籍读后感《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艺术的故事》是一本关于艺术史的经典著作,作者是欧内斯特·加罗。
这本书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见解,深受读者的喜爱。
它不仅讲述了艺术的发展历程,还剖析了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艺术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也对艺术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热爱。
在《艺术的故事》中,作者将艺术史分为不同的时期,从史前艺术到当代艺术,逐一进行了介绍。
通过对每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分析,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艺术的发展轨迹和变迁。
同时,作者还结合了历史、哲学、宗教等方面的知识,深入剖析了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这让我对艺术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表面的艺术形式,而是能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在阅读《艺术的故事》时,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无论是古代的壁画、雕塑,还是现代的绘画、雕刻,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艺术家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为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正是这种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让我对艺术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和热爱,也让我更加欣赏和尊重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此外,通过《艺术的故事》这本书,我还对艺术的审美标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艺术的审美标准是不同的,而这种差异正是艺术发展的动力之一。
艺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和发展。
因此,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应该摒弃成见,尊重不同的审美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艺术的魅力。
总的来说,《艺术的故事》是一本极具价值的艺术史读物,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也让我对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热爱。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艺术史的知识,也对艺术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用心地去欣赏和理解艺术,也会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高中范文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高中范文艺术的故事读后感1我们这一代的每位艺术史家,思考绘画的方式都几乎由贡布里希塑造成形。
我15岁时阅读了《艺术的故事》,从此以后就像千百万人一样,仿佛获得了一幅伟大国度的地图,借此可以信心百倍地探赜索隐,无须担心走入歧途。
——尼尔?麦克雷戈,英国不列颠博物馆馆长,1995年在帮助人们熟悉艺术的伟大事业中,《艺术的故事》是一部巅峰之作。
我无法表达自己对它的赞美之情。
此书值得一读再读,就像美酒佳酿那样,愈加品赏,愈觉其味隽永。
——卡特?布朗,美国美术协会主席,1995年《艺术的故事》是我阅读的第一本艺术史,当时我还是一个19岁的学生。
这是一个启示,让我无法废卷放手。
它开启了某些人类思想的最伟大的成就之门。
笔墨中充满了爱与学识,清彻而富有洞见,它是艺术欣赏的经典基石。
——布里奇特?赖利,著名的欧普艺术家我对恩斯特?贡布里希充满了感激。
15岁在校时我读到《艺术的故事》,又好奇又激情涌动。
它将人类经验中艺术中心论的感觉植入我心中。
他把广阔的知识和个人洞察力相结合,激励我去观看我所能见到的所有绘画与雕塑。
最近我重读此书,给我的感觉仍如以往一样强烈。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2《艺术的故事》是贡布里希爵士编的,书中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20世纪前半叶的实验艺术发展历程。
里面的内容很多,绘画、雕塑、建筑均有所涉及。
倘若是其它艺术史类的著作,六七百页厚的书籍细看下来多少是需要些勇气的。
还好本书通俗易懂,简明晓畅的语言就能表达严肃的题目。
与一般美术史不同,这本书既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实,也不是用一些抽象难懂的“主义”来概括美术史,而是描述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
贡布里希认为艺术的发展是在艺术家不断解决由社会和艺术传统自身所提出的问题过程中形成的。
在导论中,他就骇人听闻地说:“现实中根本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
”当然,当我们大致读过他所讲述的历史,再看到他说艺术的故事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时,就会真正明白他的意思。
《艺术的故事》 读后感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艺术的故事》是一本以讲述欧洲艺术史为主的书籍,它由恩丹·霍尔曼撰写,被许多人誉为是最值得阅读的艺术史书籍之一。
这本书内容丰富,作者语言流畅,能够让人深入理解欧洲艺术的发展历史,感受到艺术所传递的深层含义。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欧洲艺术的复杂性。
在这本书中,霍尔曼从文艺复兴、巴洛克艺术、后印象派艺术等多个方面深入阐述,每一章节都有深刻的见解和精彩的故事。
他不仅仅让我们了解艺术,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为丰富的欧洲文化历史。
在这本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巴洛克艺术。
霍尔曼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巴洛克艺术是如何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性”转向到了后来的“感性”的。
他描述了虚无主义运动的后期,巴洛克艺术是如何从黑暗之中拯救惊醒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激烈追求和热情。
霍尔曼的文字意境非常美丽,他通过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
此外,霍尔曼的阐述不仅仅停留在艺术表面上,他还深入去了解艺术所传递的信息和文化背景。
在他的笔下,艺术不再仅仅是艺术品本身,艺术家的人生和行动还有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这些都成为了读者对于艺术的深层理解。
霍尔曼在书中运用了很多的历史事实和名人名言,让人读起来无比有趣。
最后,我要说的是这本书的美妙之处不仅在于它所描述的艺术史,还在于它所传递的哲学思维以及艺术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
这本书结合了文化、历史和文学背景,使得各个领域的人们都能够深入理解艺术的精髓和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总之,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书籍,我相信它会对于所有对于艺术、文化、历史和哲学感兴趣的人们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阅读这本书,可以让你看到艺术这一领域中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人类当中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
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热爱艺术的人们,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灵感,扩宽自己的视野。
读《艺术的故事》
读《艺术的故事》艺术关乎于美学,而美学又属于哲学范畴,每个人的文学修养,社会经历决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学经。
艺术不是狭义的美,更不是肤浅的真实。
只有美的艺术是空洞的,为追求美而失去内容的艺术,或是“只剩下美”的美,还美吗?如果每日从早到晚艳阳高照,人们便不会阳光有多美好,更不会为日出而欣喜,为日落而惋惜。
什么是艺术,是玄而又玄的问题。
艺术像光,难以捕捉和描述,好事者只能描绘被光普照的万物来彰显它,而爬梳又是描绘的理想方式,于是《美的历程》、《艺术史话》等书籍陆续问世,而《艺术的故事》实为个中翘楚。
“对艺术史已经有所了解的人往往会掉入类似的陷阱。
他们但到一件艺术品,不是停步观看,而是搜索枯肠去寻找合适的标签。
”如果人们可以跳出固有的思想概念,大胆到画中去寻幽,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奇特的起源:史前期和原始民族;古代美洲过去的作品并不是仅仅被当成纯粹的艺术品,而是有明确用途的东西。
“我们上朔的年代越久远,艺术必须为之服务的目的就越明确,也越奇特”。
只有了解了他们的奇特思想,才能理解他们的艺术品,如果不了解这些,就很难理解过去的艺术。
雕塑或绘画美不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不能“发挥作用”,也就是能不能实施所需要的巫术。
艺术家只是在完成一项工作,不能随意更改造型和颜色。
原始艺术并不代表着技艺的原始,不要以为他们的东西看起来不顺眼是因为手艺有限。
“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
”土著艺术家用自己最喜欢和最顺手的形状构成人物或面孔,或许不太像,但却会保持一种图案的统一与和谐,有时也含有特殊的寓意。
他们只需要知道它“是”什么,而不需要它看起来“像”什么。
“现在的人们对这些神秘的起源所知有限,但是如果我们想理解美术发展史,那么有时想到书画同源自有益处。
”追求永恒的艺术: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克里特奇特的起源时期跟我们今天,没有一个直接的传统可以联系起来,但是我们今天的艺术跟大约5000年前尼罗河流域的艺术之间,却有一个直接联系的传统,“从师傅传给弟子,从弟子再传给爱好者或摹仿者”。
艺术的故事 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艺术的故事》艺术关乎于美学,而美学又属于哲学范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学经。
艺术不是狭义的美,更不是肤浅的真实。
只有美的艺术是空洞的,为追求美而失去内容的艺术,或是“只剩下美”的美,还美吗?如果每日从早到晚艳阳高照,人们便不会阳光有多美好,更不会为日出而欣喜,为日落而惋惜。
什么是艺术,是玄而又玄的问题。
艺术像光,难以捕捉和描述,好事者只能描绘被光普照的万物来彰显它,而爬梳又是描绘的理想方式,于是《美的历程》、《艺术史话》等书籍陆续问世,而《艺术的故事》实为个中翘楚。
在网上查阅了下此书的评价,发现一向苛刻的网络评论对这本书的评价出奇的高,将其称为有关艺术的书籍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著作。
卢浮宫馆长皮埃尔更是将其与《蒙娜丽莎》相提并论。
作者贡布里希爵士运用最简明晓畅的语言来构建复杂的艺术体系,以便初入门者能轻松学习。
刚拿到这本书发现有近700页,先被这厚度吓了一跳,但真正读起来却是通俗易懂却又不肤浅,同一段落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理解,虽然此书据说是面向二十岁左右的艺术入门者,但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艺术家仍能从里面有所收获。
以下就是我边读别写的读书报告:0.导论:论艺术和艺术家“世界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大写的艺术已经成为叫人害怕的怪物和为人膜拜的偶像了”。
这实在是一句大实话,上来就把我震到了。
人们喜欢或者不喜欢某一件艺术作品往往都有各自的、非艺术的理由,大多数人喜欢看到自己在现实中也爱看的东西。
比如对猫有独特偏好的人自然乐意在画里见到一只可爱的猫而不是一只丑陋的老鼠。
然而稍微压抑一下这种天性,就会体会到画的美丽并不在于题材。
左右人们对一幅画的爱憎的往往是画的表现方法,人们往往喜欢他们能够理解的那些。
因而欣赏者必首先学会理解绘画手法。
“在比较‘原始’的时期,艺术家不像现在这样精于表现人们的面目和姿态,然而看到他们依然是那样努力表现自己想传达的感情,往往更加动人心弦。
”“对事物的固有印象和偏见是欣赏艺术作品的最大障碍。
《艺术的故事》 读后感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在西方人的生活中,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都占据着重要的
位置。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艺术不仅仅只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
表达情感、展现思想的重要手段。
《艺术的故事》是一部探讨艺术历
史的巨著,在读书的过程中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艺术的魅力和深远
影响。
首先,这本书为我们讲述了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的艺术发展演变历程,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史实和文化背景的介绍,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
不同艺术形式的发展脉络。
这也为我们认识艺术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
野和更加丰富的信息。
其次,在这部书中,作者对于艺术作品的评论和解析也是非常深入的。
他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每幅画作、每首音乐、每个雕塑背后的意
义和思想,使我们更加理解艺术家们的灵感和创作动机。
同时,这些
评论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和借
鉴艺术家们的思想和作品所表达的内涵。
最后,这本书的价值不止于一本介绍艺术历史和艺术评论的工具书。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艺术对于我们生活的深远影响。
艺术
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让我们可以更加
积极地面对生活、克服难关。
总的来说,《艺术的故事》是一部值得推荐给所有对于艺术有兴趣
的人们的好书。
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了古今艺术的变迁,而且鼓励我
们在日常生活中去探索、欣赏和借鉴艺术作品。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艺术的乐趣。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通用5篇)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艺术的故事读后感(通用5篇)艺术的故事读后感1接触《艺术的故事》这本书是挺意外的,因为研究生考试开始选的学校参考书目就有这本书。
看之前总觉得像在应付考试,细读下来却对这本书有了些许敬意。
《艺术的故事》是贡布里希爵士编著的,书中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20世纪前半叶的实验艺术发展历程。
里面的内容很多,绘画、雕塑、建筑均有所涉及。
倘若是其它艺术史类的著作,六七百页厚的书籍细看下来多少是需要些勇气的。
还好本书通俗易懂,简明晓畅的语言就能表达严肃的题目。
在这里若让我概述一下每一个章节多少显得有些不合实际。
因此,我更愿意来总结一下诸如“透视的发现和在绘画中的应用”这样一个小的脉络。
“透视”这个词在我们看来并不陌生。
甚至我们第一天学习美术画个正方体老师们就会给我们讲透视。
可能在今天的人看来,利用透视营造真实的空间显得那么司空见惯,可在这些东西刚被发现时当时的人们该是多么惊愕啊!《艺术的故事》这本书在3、6、10、12、13章中涉及到过透视问题。
我大概有这样一个脉络,透视的发现和发展经过了4个阶段。
一,短缩法的发现和运用透视在没有被明确的提出之前被称为短缩法。
最初发现短缩法是在比公元前500年稍早一些的一个希腊花瓶上。
画的是辞行出征的战士,右脚仍然是继承了古埃及的“保险”画法,但是左脚已经是经过透视短缩了。
我们看到5个脚趾好像一排五个小圆圈。
也许这么小的一个发现不值得我们这么兴奋,但实际上这意味着古老的艺术已经死亡而被埋葬了。
后来的希腊化时期和拜占庭时期的画中也出现过短缩法。
当时的艺术家是把远处的东西画的很小,近处的东西画的很大。
可是远处的物体有规律的缩小这条法则在古典文化时期还没有被采用。
二、短缩法再次被重视乔托所画的《“信德”的拟人形象》中,我们看到了手臂的短缩法,脸部和颈部的明暗造型,流动的衣褶中深深的阴影。
像这样的东西已经有1000多年之久完全不画了。
乔托重新发现了在平面上造成深度错觉的艺术。
《艺术的故事》 读后感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艺术的故事》是一本由E.H. 加德纳撰写的艺术史专题读物。
这部读物由十几章构成,从古希腊艺术开始,一路讲述到现代艺术,是一本概述性的艺术史著作。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艺术的历史和发展是如此的丰富和多元。
这本书的内容囊括了古代希腊和罗马艺术、中世纪基督教艺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巴洛克艺术、印象派和现代艺术等艺术形态,让我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艺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极大的变革性和多样性。
作者以陈述事实和解说艺术形态为主,深入浅出地讲解艺术界的著名人物和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
在阅读这些章节的时候,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古希腊和罗马与基督教文化之间的联系,更好地了解了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对人体比例和透视的追求,更好的认识到了一些现代派艺术家对与现代社会联系的追求。
除了描述历史事件和艺术形态外,作者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了艺术的发展,也就是艺术家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艺术难以仅仅从艺术本身去看待,追求财富和利益也是一部分人的追求。
作者在此处给读者呈现了一幅大画家张爱德华布莱尔的生活照,向我们展示了布莱尔的作品怎样被市场价值所左右。
这样一个细节让我产生了思考,艺术被认为是无价之宝,是否失去了初衷还需艺术家们和消费者们来思考。
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的内容较为繁琐且长,但作者能够将艺术史的发展讲述得浅显易懂。
读完这本书,我对艺术的观念发生了转变。
纵观历史,每一个时代都有独特的风格和风格的变革,这反映了时代的文化、政治、经济背景,也表明了艺术家和时代的共同发展。
同时,艺术也承载了人们的信仰、情感、价值观念等。
因此,我开始尝试用更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艺术,去感知艺术里所蕴含的丰富内容。
总之,《艺术的故事》是一本值得读者好好品味的艺术史专著。
它不仅给我们带来艺术历史上的知识,更开拓了我们对于艺术的认知和思考。
我相信,这本书的阅读不仅仅是一个知识性的积累,更是能够提升我们审美能力和对美好事物追求的热情。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是一本关于艺术历史的经典著作,它以通俗易懂且引人入胜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从史前原始民族的洞窟绘画到现代社会的实验艺术的漫长艺术发展历程。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跟随作者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旅。
书中开篇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
”这一观点打破了我们对于艺术那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固有认知,让我们意识到艺术是由一个个具体的、鲜活的艺术家所创造的,而他们的创作都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
书中对古代埃及艺术的描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埃及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遵循着严格的程式和规范,比如人物形象的表现方式总是侧面的头部、正面的眼睛和身体。
这种看似刻板的表现形式并非是埃及艺术家缺乏创造力,而是因为在当时的宗教和社会观念中,艺术的主要目的是永恒地记录和象征,而非追求真实的视觉感受。
这种对永恒和秩序的追求,反映了古埃及社会高度稳定和宗教信仰的强大影响力。
希腊艺术则是另一个令人瞩目的篇章。
希腊艺术家们开始关注人体的自然美和比例,他们努力通过艺术来表现真实而完美的人体形态。
希腊雕塑中的人物形象优美、比例协调,展现出了高度的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结合。
这种对人体美的崇尚和对艺术技巧的精益求精,为后来西方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世纪的艺术往往与宗教紧密相连。
教堂中的彩色玻璃窗、壁画和雕塑,都是为了向不识字的民众传达宗教教义和神圣的故事。
这些艺术作品充满了象征和寓意,色彩鲜艳而庄重,虽然在表现手法上可能不如后来的艺术那么写实,但它们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和对信仰的虔诚表达却令人动容。
文艺复兴时期是艺术史上的一个辉煌阶段。
艺术家们重新发现了古希腊罗马的艺术成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大师的作品展现出了对人体解剖、透视和光影的精确把握,以及对人性和美的深刻理解。
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想的解放和人文精神的兴起。
艺术类书籍读后感
艺术类书籍读后感《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艺术的故事》是一本关于世界艺术史的经典著作,它详细地介绍了从史前艺术到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涵盖了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丰富的艺术史教材,更是一部启发人灵感和思考的艺术读物。
在阅读《艺术的故事》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艺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
从最早的洞穴壁画到古代的雕塑、绘画,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建筑,每一个时期的艺术作品都承载着当时社会和文化的特征,反映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理解。
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传递了他们对世界的独特视角,让人们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当时社会的氛围和精神风貌。
除了对艺术史的介绍,这本书还对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流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再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每一种艺术风格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我对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加欣赏和尊重不同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观念。
在书中,我还对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星夜》、毕加索的《盛宴》等等,这些作品都成为了世界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艺术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和塑造作用。
与此同时,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当代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让我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和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当代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前卫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热议,艺术家们通过各种不同的媒介和形式,表达着他们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思考和关注,让人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够思考和反思当下的社会现实。
总的来说,《艺术的故事》是一本极具启发性和思想性的艺术读物,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史知识,更让人们对艺术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世界艺术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对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无穷魅力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第一篇:艺术的故事读后感艺术的故事读后感-----被一本书一下拉近了和艺术的距离拿着书的时候一惊,比我想象中厚很多。
这个本书,能让我们细细的品味世界艺术的发展以及作品所给我们带来的故事。
虽然这本书是西方人写的,亚洲部分略少,不过,至少贡布里希的作品还是非常的有价值的,让我进入已艺术的世界,一起品味艺术的故事。
该书被誉为“艺术史中的圣经”,算是一部经典著作了。
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看过才能理解这本书“是艺术史中的圣经”地位的由来。
喜欢贡布里希的叙事方式..比教科书来的有趣多了。
把它放在床头每晚多两页就像小时候大人给你讲故事一样。
这本书不同于我曾学习的什么“十二五”高等教育计划用书,那完全是一本由枯燥的历史堆砌起来的书,读起来难免觉得口燥舌干,而且唯物史观立场鲜明,对于一些艺术品的评价也是基于民族精神,历史意义等层面,这种看待艺术的方式正是贡布里希所厌恶的,但是相信教材毕竟是教材,他要考虑到“标准答案”的拟定。
读完《艺术的故事》前言已经有“三观全毁”的惊艳感受了,才知道面对一件艺术品我们应该去寻找什么,感受什么,应该摒弃什么,或许你能从一副画中看到另一个世界,但这个世界也许只存在于自己一个人的心里。
本书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这里的图片中很多我看过真迹,而且那些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在现场看因为角度的问题很难能完整的欣赏,而书中的图是完整的,值得我们去拜读。
读过这本书之后我至少有一个收获,就是即便是个非艺术生,也可以在任何场合与任何人公开谈艺术了。
在大学期间读了这本书,感对觉眼界和思想有一定的开阔程度,当可以购买时,就毫不犹得买了一本,也算完成自己的心愿。
按历史时间来讲述所有你能想到的有关艺术的故事,雕刻、绘画、建筑等等,我个人觉得这本书很适合每天都读,一辈子都可以拿来翻翻,里面对艺术的观点客观而且很有深度。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艺术的故事读后感读完《艺术的故事》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美好。
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领略不同时代的艺术作品,让我感悟到艺术的魅力所在。
书中第一章介绍了早期艺术,带我回到了史前时代。
通过描绘原始人类的壁画和雕塑,我感受到了最初的艺术表达是多么简单而又朴素。
这些艺术品或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赞美,或记录了他们的祭祀仪式,让我深刻认识到艺术的起源与生活息息相关。
接着,书中介绍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
希腊的神话故事成为了他们灵感的源泉,艺术作品中展示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人体的崇拜。
我对古希腊的雕塑,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对称而完美的身体比例让我感到震撼不已。
而古罗马的建筑作品,如斯巴达克大剧院,展示了他们的工程智慧和对艺术的雕琢。
随后,书中介绍了中世纪的艺术。
基督教的兴起使得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宗教题材成为了主题。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哥特式建筑,高耸的教堂、精美的飞扶壁和彩色玻璃窗,展示了中世纪人们的信仰与创造力。
这种艺术形式以其壮观和庄严使我感到肃然起敬。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艺术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书中详细介绍了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伟大艺术家的作品,他们的杰作填充着我对艺术的想象力。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充满了细腻的色彩和逼真的细节,这种精湛的技艺让我肃然起敬。
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展示了对动感和戏剧效果的追求。
巴洛克艺术作品如巴洛克式的建筑和巴洛克风格的绘画,充满了奢华和浓烈的情感。
这种艺术风格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世界观,引发了我对巴洛克艺术的深思。
书中还介绍了更多的艺术形式,如19世纪的印象派、20世纪的现代主义等。
这些艺术形式都是在时代的背景下诞生的,每一种形式都带有独特的风格和思想。
通过这些艺术形式的学习,我对艺术的多样性和无限可能有了更深的理解。
通过阅读《艺术的故事》,我不仅了解了艺术的演变和发展,也感受到了艺术所带来的情感共鸣和启发。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高中范文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高中范文《艺术的故事》是一本将艺术和历史结合起来的书,介绍了相关的时代背景与艺术家自身的经历,让我们在认识各位名家及其作品的基础上,加深了解他们创作的前因后果。
下面是为你整理了“艺术的故事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您。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1我们这一代的每位艺术史家,思考绘画的方式都几乎由贡布里希塑造成形。
我15岁时阅读了《艺术的故事》,从此以后就像千百万人一样,仿佛获得了一幅伟大国度的地图,借此可以信心百倍地探赜索隐,无须担心走入歧途。
——尼尔?麦克雷戈,英国不列颠博物馆馆长,1995年在帮助人们熟悉艺术的伟大事业中,《艺术的故事》是一部巅峰之作。
我无法表达自己对它的赞美之情。
此书值得一读再读,就像美酒佳酿那样,愈加品赏,愈觉其味隽永。
——卡特?布朗,美国美术协会主席,1995年《艺术的故事》是我阅读的第一本艺术史,当时我还是一个19岁的学生。
这是一个启示,让我无法废卷放手。
它开启了某些人类思想的最伟大的成就之门。
笔墨中充满了爱与学识,清彻而富有洞见,它是艺术欣赏的经典基石。
——布里奇特?赖利,著名的欧普艺术家我对恩斯特?贡布里希充满了感激。
15岁在校时我读到《艺术的故事》,又好奇又激情涌动。
它将人类经验中艺术中心论的感觉植入我心中。
他把广阔的知识和个人洞察力相结合,激励我去观看我所能见到的所有绘画与雕塑。
最近我重读此书,给我的感觉仍如以往一样强烈。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2《艺术的故事》是贡布里希爵士编的,书中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20世纪前半叶的实验艺术发展历程。
里面的内容很多,绘画、雕塑、建筑均有所涉及。
倘若是其它艺术史类的著作,六七百页厚的书籍细看下来多少是需要些勇气的。
还好本书通俗易懂,简明晓畅的语言就能表达严肃的题目。
与一般美术史不同,这本书既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实,也不是用一些抽象难懂的“主义”来概括美术史,而是描述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
贡布里希认为艺术的发展是在艺术家不断解决由社会和艺术传统自身所提出的问题过程中形成的。
《艺术的故事》 读后感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自从读了《艺术的故事》这本书,我对艺术的理解又深入了一步。
这本书详尽地介绍了从文艺复兴开始的各种流派和风格的艺术,以及它们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作者不仅仅是一个资深艺术家,更是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他用严谨的历史和文化的背景解释了每一个艺术品的意义和特点。
作者的学识非常深厚,他给出了许多细节和历史证据,这让读者不仅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欧洲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书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氛围,这个时期的艺术风格是以希腊和罗马的艺术为基础,强调自然和人体的形态之美。
同时,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例如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等,他们不仅展示了艺术的杰作,更是对当时社会文明的一个体现。
接下来的章节,让我领略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思潮,以及它们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因素。
对我而言,最吸引人的部分莫过于书中讲解了各种流派比如超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的艺术风格,这让我认识到现代艺术远比我之前想象的要深刻,更具有富有内涵的意义。
作者也讲述了不同艺术家的思路和注意的细节,这让我惊叹于他们要想出那么深奥的创作理念所需要具备的丰富知识和创意精神。
例如印象派画家莫奈、颇受争议的艺术家杰克逊·波洛克等等。
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不仅让我们在审美上有了不一样的体验,也让我理解到了集思广益的重要性。
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变迁对创作风格的影响和培育是不可或缺的,其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和人类精神遗产是非常重要的。
《艺术的故事》这本书的观点深刻而严密,既包含了艺术美学方面和文化人类学研究方面的学术理论,也包含了各种艺术品的观赏技巧和感受方法。
它不仅是一个学术的论述,也是一个对普通艺术爱好者的指南和引导。
这本书的阅读不仅让我通过视觉感受艺术,更让我从心理和文化层面上理解艺术的内在决定力。
这是我之前所没有的一类体验,让我感受到了更深层的对艺术的感悟和理解。
《艺术的故事》 读后感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艺术,是一种让人们感受美的表达方式,它以独特的形式和艺术家自身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给人们带来视觉、听觉和心灵上的震撼。
近日,我有幸读到了一本名为《艺术的故事》的书籍,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不同艺术形式的发展历程,让我更深刻地领略到了艺术的魅力。
书中首先介绍了绘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绘画是最直接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通过色彩和线条的运用,艺术家能够将内心的世界展现给观众。
无论是印象派的柔和细腻,还是抽象表现主义的狂热奔放,每一种绘画风格都在传递着艺术家独特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
如同书中所言:“绘画是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通过画笔和颜料,艺术家创造了他们心中的美。
”随后,书中又介绍了音乐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音乐是一种无声的诗歌,通过音符和旋律的组合,艺术家能够表达出无数的情感与情绪。
从古典音乐到现代流行音乐,每一种音乐风格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律与意境。
读完这一章节,我不禁想起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那种激昂奋进的旋律仿佛在书页间跃然纸上,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和魅力。
除此之外,书中还介绍了戏剧艺术、舞蹈艺术以及电影艺术等多个艺术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各有特点,但它们都通过独特的方式将冷冰冰的文字和形象变得生动有趣,让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艺术所传达的情感。
在书中,我了解到了不少著名的戏剧作品,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以及一些有着深远影响的舞蹈作品,如《天鹅湖》。
这些作品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剧情的扣人心弦,更在于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和对细节的把握。
通过阅读《艺术的故事》,我开始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美的力量的表达方式。
通过艺术,我们能够从日常生活中的繁杂琐碎中抽离出来,进入到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中。
艺术家们用自己的创作将美呈现给世人,让人们的心灵得到了滋养,也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正如书中所言:“艺术是一面镜子,反映了人类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变迁。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艺术的故事》是一部描写艺术与生活的小说,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情感、思想和成长历程的描写,展现了艺术对人生的意义和影响。
这部小说通过对艺术的追求和探索,让人们深刻地反思了艺术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让人们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与内心。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艺术家,他对艺术充满了热情和追求。
在他的心中,艺术不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生活态度的体现。
他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经历了种种挫折和困难,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断地探索和创作。
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遇到了许多对他的艺术产生了影响的人。
通过这些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作者向读者展现了艺术对人生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艺术对人生的重要性。
艺术不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生活态度的体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琐事所困扰,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让我们忽略了内心的声音。
而艺术,正是一种可以让我们释放内心情感的方式。
在艺术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让内心得到宣泄和满足。
同时,艺术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能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除此之外,这部小说还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与内心。
在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中,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断地探索和创作。
这让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内心世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种种困难和挫折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忽略了内心的声音。
而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意识到了自己内心的渴望和追求,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我开始更加珍惜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地探索和追求自己的梦想。
总的来说,《艺术的故事》是一部富有情感和思想的小说,通过对艺术的追求和探索,让人们深刻地反思了艺术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让人们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与内心。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艺术对人生的重要性,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内心世界。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_艺术的故事读书心得五篇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_艺术的故事读书心得五篇《艺术的故事》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艺术的故事的读书笔记,仅供大家参考。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1《艺术的故事》是贡布里希爵士编的,书中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20世纪前半叶的实验艺术发展历程。
里面的内容很多,绘画、雕塑、建筑均有所涉及。
倘若是其它艺术史类的著作,六七百页厚的书籍细看下来多少是需要些勇气的。
还好本书通俗易懂,简明晓畅的语言就能表达严肃的题目。
与一般美术史不同,这本书既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实,也不是用一些抽象难懂的“主义”来概括美术史,而是描述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
贡布里希认为艺术的发展是在艺术家不断解决由社会和艺术传统自身所提出的问题过程中形成的。
在导论中,他就骇人听闻地说:“现实中根本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
”当然,当我们大致读过他所讲述的历史,再看到他说艺术的故事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时,就会真正明白他的意思。
一般公众已经安于一种观念,认为艺术家就应该创作艺术,跟鞋匠制作靴子没有多大差别。
这种观念等于说,一个艺术家应该创作他曾看见过被标名为艺术的那种绘画或雕塑。
人们能够理解这个含糊的要求,但是遗憾,那正是艺术家唯一做不到的事情。
以前已经做过的东西不再出现任何问题,也就没有任何任务能够激发艺术家的干劲。
但是批评家和“博学之士”有时也有类似的误解之过。
实际上根本没有艺术其物。
只有艺术家,他们是男男女女,具有绝佳的天资,善于平衡形状和色彩以达到“合适”的效果;更难得的是,他们是具有正直性格的人,绝不肯在半途止步,时刻准备放弃所有省事的效果,放弃所有表面上的成功,去经历诚实的工作中的辛劳和痛苦。
贡布里希的讲述完美而亲切,平易近人的作品,艺术理论被以通俗的方式叙述出来,作为例子的艺术品的选用真的很合适。
读者和作者也可以取得较好的互动。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艺术的故事》是英国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的一部经典之作,自1950年首次出版以来,已经成为全球艺术爱好者和学者的必读之作。
在这本书中,贡布里希以时间为线索,从史前艺术到20世纪的现代艺术,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人类艺术的发展历程。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震撼,对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史前洞穴壁画到古埃及的金字塔,从古希腊的雕塑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从印象派的油画到现代艺术的各种形式,艺术始终与人类的生活、信仰、科技等方面紧密相连,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这使我认识到,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审美追求,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
其次,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艺术家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勇气。
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无数艺术家们勇于挑战传统,敢于突破自我,为人类创造了无数珍贵的艺术瑰宝。
例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梵高的《向日葵》等作品,都是艺术家们用心灵和才华创造出的不朽之作。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艺术家们的高超技艺,更体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此外,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了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在艺术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从现实主义到抽象派,各种艺术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这使我明白,我们应该尊重和欣赏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不是盲目追求所谓的“高雅”或“低俗”。
最后,这本书还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艺术的力量。
艺术作品可以跨越时空,触动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正如书中所说:“艺术是一种语言,它可以表达我们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这使我更加珍视艺术,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多欣赏、多参与艺术活动,让艺术成为丰富我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力量。
总之,《艺术的故事》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和感悟,让我对艺术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的魅力,更好地欣赏和创造美,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读书报告2ppt课件
教堂装饰
17
建筑新的探索
• 东方一些风格可以持续千年,而西方是不断 探索新的方法和理念。……罗马风格的流行 连十二世纪都没有过去。……新的思想产生 于法国北部,这就是哥特式建筑。
• 交叉肋结构的发展 • 墙的解放 • 大空间的实现和独特的空间效果
18
19
20
新生代的第一缕曙光
• 十三世纪的 法国画家开 始重新关注 自然
《艺术的故事》——2.黑暗时代
1
一.在开始讲之前
• 1.学习历史的 意义,或者 说读本书的 意义所在。
• 2.对前面的简 单回顾。
• 3.新的讲解策 略。
2
黑暗年代
神秘 宗 教 勇气 战乱 残暴 愚昧 超 脱……这注 定是一个不 凡的年代。
3
4
拜占庭和罗马
• 1.罗马简史 • 前31年屋大维
• 意大利天才 的出现—— 乔托
21
中世纪最后一位,新时代第 一位的画家
22
感谢您的关注!
23
中国艺术
8
曲线 灵动 自然
9
心中乾坤
• 中国人的 作画方法, 程式和观 察的关系
• 重意而轻 型
10
黑暗年代(dark age)
• 罗马灭亡后将近500年里(公元500~公元 1000),战乱四起,人口迁徙,文明倒退。
• 欧洲在这段时间开始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 文明的种子在图书馆和珍宝库中得以保存。 • 基督教向北方蛮荒地带传播
建国。 • 395年分裂为:
西罗马帝国和 东罗马帝国 • 476年西罗马 灭亡于哥特人 和日耳曼人 • 东罗马于1453 年为奥斯曼帝 国所灭
5
拜占庭艺术
• 公元311基督 教成为罗马 国教。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艺术的故事》读后感在翻开《艺术的故事》这本书之前,我对艺术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那些挂在博物馆墙上的名画,以及摆在展厅里的雕塑。
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在这本书中,我仿佛被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充满了创造力、激情和无尽想象力的艺术殿堂。
贡布里希在书中讲述了从远古时期的洞窟壁画,到现代艺术的种种演变。
这不是一本枯燥的艺术史教材,而是一部充满了生命和情感的艺术之旅。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章节。
文艺复兴,这个词汇听起来如此高大上,但在书中,我却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家,他们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名字,而是有着喜怒哀乐、有着追求和困惑的普通人。
比如达芬奇,我们都知道他的《蒙娜丽莎》举世闻名,但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他为了画好一幅画,会反复地研究人体结构,会做无数的笔记和草图。
他不仅仅是在画画,更是在探索真理,试图用画笔揭示这个世界的奥秘。
有一次,我去参观一个小型的艺术展览。
展览的场地不大,人也不算多,但就在那个小小的空间里,我却感受到了艺术的巨大力量。
其中有一幅画,画的是一个普通的街角。
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也没有绚丽的色彩,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街道,路边有几棵树,还有一个卖水果的小摊。
但就是这样一幅看似平凡的画,却让我久久驻足。
我凑近了仔细看,发现画家在笔触上的运用简直精妙绝伦。
每一笔都充满了生命力,那些树木的纹理,仿佛是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水果摊上的水果,色泽鲜艳得似乎能闻到它们的香气。
我不禁想象,画家是在怎样的一个清晨或是黄昏,坐在这个街角,用心去感受这里的一切,然后把他眼中的美好用画笔记录下来。
这让我想起了书中提到的那些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他们也是如此用心地去观察生活,去捕捉那些细微而又美好的瞬间。
他们不满足于表面的形似,而是追求神似,追求能够触动人心的力量。
再回到《艺术的故事》这本书,我发现艺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充满了曲折和挑战。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报告——《艺术的故事》艺术关乎于美学,而美学又属于哲学范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学经。
艺术不是狭义的美,更不是肤浅的真实。
只有美的艺术是空洞的,为追求美而失去内容的艺术,或是“只剩下美”的美,还美吗?如果每日从早到晚艳阳高照,人们便不会阳光有多美好,更不会为日出而欣喜,为日落而惋惜。
什么是艺术,是玄而又玄的问题。
艺术像光,难以捕捉和描述,好事者只能描绘被光普照的万物来彰显它,而爬梳又是描绘的理想方式,于是《美的历程》、《艺术史话》等书籍陆续问世,而《艺术的故事》实为个中翘楚。
在网上查阅了下此书的评价,发现一向苛刻的网络评论对这本书的评价出奇的高,将其称为有关艺术的书籍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著作。
卢浮宫馆长皮埃尔更是将其与《蒙娜丽莎》相提并论。
作者贡布里希爵士运用最简明晓畅的语言来构建复杂的艺术体系,以便初入门者能轻松学习。
刚拿到这本书发现有近700页,先被这厚度吓了一跳,但真正读起来却是通俗易懂却又不肤浅,同一段落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理解,虽然此书据说是面向二十岁左右的艺术入门者,但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艺术家仍能从里面有所收获。
以下就是我边读别写的读书报告:0.导论:论艺术和艺术家“世界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大写的艺术已经成为叫人害怕的怪物和为人膜拜的偶像了”。
这实在是一句大实话,上来就把我震到了。
人们喜欢或者不喜欢某一件艺术作品往往都有各自的、非艺术的理由,大多数人喜欢看到自己在现实中也爱看的东西。
比如对猫有独特偏好的人自然乐意在画里见到一只可爱的猫而不是一只丑陋的老鼠。
然而稍微压抑一下这种天性,就会体会到画的美丽并不在于题材。
左右人们对一幅画的爱憎的往往是画的表现方法,人们往往喜欢他们能够理解的那些。
因而欣赏者必首先学会理解绘画手法。
“在比较‘原始’的时期,艺术家不像现在这样精于表现人们的面目和姿态,然而看到他们依然是那样努力表现自己想传达的感情,往往更加动人心弦。
”“对事物的固有印象和偏见是欣赏艺术作品的最大障碍。
”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这样竭力用崭新的眼光细读古老的经文,使不动脑子的人感到震惊和愤怒。
“艺术家设计画面、画速写之时,经常考虑的是画得合适与否,也就是追求画面的和谐,像我们搭配衣服、插花一样的。
达成合适的过程没有规则可言,因为只有艺术家本人才知道他要达到的效果。
”低手庸才试图循规蹈矩却一无所获,而艺术大师离经叛道却能获得一种前所未闻的新的和谐。
“对艺术史已经有所了解的人往往会掉入类似的陷阱。
他们但到一件艺术品,不是停步观看,而是搜索枯肠去寻找合适的标签。
”如果人们可以跳出固有的思想概念,大胆到画中去寻幽,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奇特的起源:史前期和原始民族;古代美洲过去的作品并不是仅仅被当成纯粹的艺术品,而是有明确用途的东西。
“我们上朔的年代越久远,艺术必须为之服务的目的就越明确,也越奇特”。
只有了解了他们的奇特思想,才能理解他们的艺术品,如果不了解这些,就很难理解过去的艺术。
雕塑或绘画美不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不能“发挥作用”,也就是能不能实施所需要的巫术。
艺术家只是在完成一项工作,不能随意更改造型和颜色。
原始艺术并不代表着技艺的原始,不要以为他们的东西看起来不顺眼是因为手艺有限。
“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
”土著艺术家用自己最喜欢和最顺手的形状构成人物或面孔,或许不太像,但却会保持一种图案的统一与和谐,有时也含有特殊的寓意。
他们只需要知道它“是”什么,而不需要它看起来“像”什么。
“现在的人们对这些神秘的起源所知有限,但是如果我们想理解美术发展史,那么有时想到书画同源自有益处。
”2.追求永恒的艺术: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克里特奇特的起源时期跟我们今天,没有一个直接的传统可以联系起来,但是我们今天的艺术跟大约5000年前尼罗河流域的艺术之间,却有一个直接联系的传统,“从师傅传给弟子,从弟子再传给爱好者或摹仿者”。
埃及艺术的特点表现为两点:几何形式的规整和对自然的犀利观察。
他们的艺术无意给人观看,意在“使人生存”,因而重要的不是“好看”,而是“完整”。
“艺术家的任务是要尽可能清楚、尽可能持久地把一切事物都保留下来,所以他们并不打算把自然描绘成从偶然碰上的角度看到的样子。
”埃及绘画在角度上的奇特表现,比如人的上身正、下身侧、眼正、脸侧,便出于这一原因。
埃及风格是由一套很严格的法则构成的,每个艺术家都从小学习,只求掌握规则,不求“创新”,因此埃及艺术在三千多年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美索不达米亚流传下来的早期艺术作品很少,他们跟埃及人的宗教信仰不同,不认为灵魂的永生需要保存逝者的尸体和肖像。
国王习惯于竖碑勒石以纪念辉煌战绩,这些纪念碑逐渐发展为国王征战的完整编年史画。
而从其纪念碑上可以发现,亚述人竟然已经会利用舆论的力量,那些战争中到处都是伤亡人员,其中却没有一个亚述人,这其实也与亚述人的迷信观念有关,他们认为一幅画并不仅仅是一幅画,还有某种超越图画本身的内容,这也是他们不肯描述受伤的亚述人的原因。
3.伟大的觉醒:希腊,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1000年左右,欧洲部落统治了希腊。
最初几个世纪里的艺术相当粗糙和原始,不像之前的克里特风格那么快活。
他们习惯用严格的几何图案来装饰陶器,而建筑风格则是简单朴素、布局清楚,没有任何不必要的东西。
“埃及人曾经以知识作为他们的艺术基础,而希腊人则开始使用自己的眼睛了。
这场革命一旦发韧,就无法遏止。
”当时的希腊人已经不再认为只要画面上确有其物就要将其画出来。
这一古老的规则一旦被打破,一旦艺术家开始信赖自己看到的状况,一场真正的山崩巨变就爆发了。
画家们有一项压倒一切的伟大发现,即短缩法。
它意味着艺术家的目标已经不是把所有的物体都用最一目了然的方式画入途中,而是着眼于他看物体时的角度。
他们开始尝试表现出事物在他们眼中的真实形象,但也并未完全摒弃古老的观念,依然十分注重表现人体结构,注重关于形式的知识。
“正是严格地循规蹈矩和寓变化于规矩之中二者所达到的平衡,使得希腊艺术在后来各世纪里博得了那么巨大的赞美。
就是那个时代,人们开始怀疑神祗和遗教的传说,科学的精神第一次在人们中间觉醒,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处处震撼人心的一个时代。
4.美的王国:希腊和希腊化世界,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世纪人们逐渐转向爱好纤美和精致。
在动态表现和短缩法方面,艺术家已经毫不为难并且有所意识了。
优雅、轻松的性质是那个时期雕刻和绘画的特征。
没有一个活着的人体能像希腊雕塑那样对称、匀整和美丽,艺术家是通过知识达到这一美的境界的。
“在那几百年里,艺术家都想给那些古老的程式化的人体外壳注入越来越多的生命。
在波拉克西特列斯的时代,他们的方法终于开花结果,完全成熟”,类型化的形象和具体的形象之间取得了一种新的巧妙的平衡。
希腊艺术家们提倡往雕像中注入更多的生命,但他们却是用人体及其动作来表现“内心世界”,一直避免让头像具有特殊的表情,认为面部的变化会歪曲和破坏头部的简单的规则性。
直到公元前4世纪末,希腊才出现“肖像”的观念。
艺术家发现了既能赋予面目生气又不破坏其美的两全之策,并且懂得了怎样捕捉个别人的心灵活动和某个面孔的特殊之处。
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奠基,希腊艺术得以发展成为几乎半个世界的图画语言。
这种发展必然影响希腊艺术的性质。
这一时期的艺术不再叫“希腊艺术”,而是被称为“希腊化艺术”了。
希腊化艺术不再如早期希腊艺术那般和谐与精致,而是喜欢狂暴强烈的作品,“它想动人,而它也确实动人。
”这个时代的艺术已经开始逐渐摆脱与巫术、宗教的联系,艺术变得更加纯粹。
希腊人冲破了早期东方艺术的禁律,走上了发现之路,通过观察给传统世界的形象增添了越来越多的特点,并且在其中永远带着标志着创作者那种睿智的印记。
5.天下的征服者:罗马人,佛教徒,犹太人和基督教徒,1至4世纪罗马人最突出的成就大概是土木工程,罗马建筑最重要的特点是拱的使用。
“用一块块楔形石头拼成拱形是一种颇为困难的工程技术。
一旦掌握了这项技艺,建筑者就能用它组成越来越大胆的设计。
”罗马人的典型作法是从希腊艺术中取其所好,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加以运用。
其中的一项主要需要就是惟妙惟肖的优秀肖像,另一项就是罗马人也想宣扬自己的胜利,报道战事的经过。
罗马人也用艺术的手段叙述史实和显耀英雄,他们着眼于准确地表现全部细节和清楚地叙事,以使后方的人对战役的神奇感同身受,“这就使艺术的性质颇有改变。
艺术的主要目标已经不再是和谐、优美和戏剧性的表现。
”在希腊化影响到来之前,印度已盛行雕刻艺术,但却是在边境地区犍陀罗首先出现了佛陀的浮雕像,应该亦是受到希腊化的影响,以后佛教艺术就以此为样板了。
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也用绘画和雕塑表现他们的神祇或者宗教故事,这些作品已不再是由于自身的美好而存在,它的目的在于让信徒想起神的存在与恩典。
“力求简单清楚的思想又一次开始压倒要忠实描摹的思想。
不过艺术家力图把故事叙述得尽可能地简明,这种劲头也还是令人感动的。
”6.十字路口:罗马和拜占庭,5至13世纪基督教在国家中占领了统治地位,“巴西利卡式”教堂开始出现(长方形大殿,两边各一排装饰华丽的柱子)。
在装饰教堂方面,雕像是不被接受的,但绘画还是获得了一定的空间,以向信徒宣传教义。
“由于基督教强调清楚显明,于是埃及人表现一切物体都以清楚为重的思想又强有力地抬头了。
”但是艺术家所使用的并不是原始艺术所用的简单形状,而是从希腊绘画艺术中发展出来的形状。
“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就变成原始手法和精细手法稀奇古怪的混合。
”公元前500年左右在希腊觉醒的观察自然地能力在公元后500年又再次沉睡。
艺术对于宗教的作用是一直争议不断的。
当东方教会的某一派别掌权之后,教堂里的绘画就不再只是文盲的图解了,它们被看作是超自然的另一世界的神秘的反映。
于是艺术家不再能够依照个人想象随意创作,能获得承认的仅是根据古老传统尊之为神圣的那些样板而已。
7.向东瞻望:伊斯兰教国家,中国,2至13世纪在公元7世纪和8世纪时,伊斯兰教禁止制作人像,但是艺术本身不会这么容易被压制下去。
艺术家的心灵只能离开现实世界的事物,进入线条和色彩的世界。
他们制作出最精细的花边装饰,人称“阿拉伯式图案”。
后来一些教派允许与宗教无关的人像,但是早期对线条和色彩的探索,使得他们的图画始终带有色彩丰富的图案感。
宗教对艺术的冲击在中国更为强烈,其中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佛教。
当时,典型的中国艺术已经获得很大发展。
中国艺术家不像埃及人那么喜欢有棱角的生硬形状,而是比较喜欢弯曲的弧线。
他们把艺术看成一种工具,可以提醒人们回忆过去黄金盛世的美德典范。
中国人学习艺术并不从研究自然开始,而是从研究名家的作品开始,只是在全面掌握技巧之后,才去游历和凝视自然之美,体会山水意境。
其画作之精髓不在细节,他们是要在其中找到流露出艺术家激情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