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政治超信息管理系统
交通运输公路治超管理平台

一、提升路面治超执法水平 全面落实治超联合执法,实现闭环管理;加强车辆信息和执法信 息 交换与共享,实现联合执法业务联网管理;统筹利用高速公路 称重 检测、货车卫星定位等资源,开展大数据回溯分析;
二、健全治超基础监控网络 严把高速公路“入口关”、完善公路“进站关”、规范农村公路“ 物防关”、探索重要节点“卡口关”、增补货物装载“出门关”。
源头企 业管理
对本地区所有源头企业进行管理, 可查看相关企业的所在位置、企业 名称、企业类型、法人代表等详细 信息。
可对执法车辆进行添加、修改、删除 等操作,可查看车辆驾驶员、所属单 位、车辆所在位置等相关信息。
执法车 辆管理
对辖区内的所有检测站的卸货 场地进行管理,以列表的方式 展示所有站点基础信息,点击 可查看卸货场所属区域、经纬 度等详细信息。
三、打造治超综合应用平台 加快建设治超系统平台,加快与公路基础设施、道路运政人车户 和 货车卫星定位等外部数据对接。
行业政策
交通运输部 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治理公路车辆超限超载 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的通知
建设意义
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全局态势掌控、超载超限监测预警、遮挡号牌反向追踪、车辆入 网验证、非现场电子证据制作、黑名单车辆预警、指挥调度、移动治超、违法自助处理等 科 技 治超非现场执法解决方案 。 解决取证难、监测数据使用和执法难的问题,降低公路超载超限违规行为,减少交通安全事故。
业务 升级 模式
静态管理
动态管理
执法队伍管理方式转变
线上管 全域监管
一网通 高效协同
人工巡查
数字驱动式 执法
执法活动执行方式转变
网上办 规范执法
全国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运输信息系统联网技术方案.

全国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运输信息系统联网技术方案交通部规划研究院二〇一〇年一月目录1联网目标 (1)2联网基础条件 (3)2.1通信网络基础 (3)2.2数据基础 (4)2.3数据交换平台和其它基础设施 (4)2.4标准规范基础 (4)2.5存在主要问题 (5)3系统总体框架 (6)3.1业务流程 (6)3.1.1检测执法数据上传流程 (6)3.1.2超限运输许可信息(白名单)处理流程 (6)3.1.3超限违章车辆和人员信息(黑名单)处理流程 (6)3.2系统体系框架 (7)4系统组网和数据交换方案 (8)5设备配置 (10)6部级治超信息系统功能 (11)6.1超限信息综合查询、统计、专题分析 (11)6.2超限违章车辆(黑名单)信息共享 (11)6.3超限运输许可信息(白名单)共享 (11)6.4超限信息服务 (12)6.5远程视频监控 (12)7省、站治超信息系统功能调整 (13)7.1检测站系统功能调整 (13)7.2省级治超信息系统功能调整 (13)8部、省视频联网方案 (14)8.1视频接入部路网监控中心 (14)8.2视频接入部治超信息系统 (14)9问题与讨论 (15)10附件 (16)1 联网目标根据“关于开展全国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运输信息系统联网管理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09】528号)的总体要求,力争在两年内实现部、省、站三级治超信息系统全国联网,促进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超限运输车辆的全过程监控和联防联治的工作目标,联网工作的具体成果目标体现在6个方面:(1)促进省、站两级治超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推进各省(市、区)完成本地区范围内治超信息联网工作,规范治超执法行为,改善执法水平,提高联防联控能力。
(2)建成部级治超信息系统和全国治超工作网站,提高部对全国治超总体运行状况的掌控能力,提升部治超工作在行业内外的服务水平,并为及时调整、制订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
(3)建成全国治超数据库,实现全国范围内营运性车辆、超限执法数据、黑白名单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为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联防联控提供信息支撑。
全国公路治超联网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全国公路治超联网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成为社会安全、公共安全的重要领域之一。
其中,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是造成道路损坏、桥梁倒塌、交通事故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为了保证道路的通行安全、保障公路交通设施的正常使用,有效地防治道路超限超载现象是必不可少的。
当前,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日益迅速,超限超载问题依然时有发生。
在此背景下,为了加强公路运输管理,并深化公路治超管理,各级交通部门都在积极推广治超联网技术,建立全国公路治超联网信息系统。
该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将大大提高公路治超工作效率,减少超限超载车辆的流通,有效保障公路运输的安全和畅通。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课题以全国公路治超联网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开发一套成熟、高效的信息系统,为公路运输管理部门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实现对超限超载车辆全链条的监管,提高公路运输管理和治超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本课题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系统功能设计:对全国公路超限超载治理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设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以满足全面、高效的治超服务要求。
(2)系统技术架构设计:对信息系统涉及的技术进行分析,选取适合的技术进行开发并设计系统的技术架构。
(3)系统实现:以计算机软件工程为基础,使用软件开发工具、数据库技术等开发出具有全国公路治超联网信息系统功能的软件系统,实现对超限超载车辆信息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4)系统应用测试:对系统进行全面、系统性的测试,验证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灵活性和跨平台性。
同时,对系统进行使用效果的调查和评估。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课题采用软件开发工程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和模块化开发方法,基于JSP、Servlet、SpringMVC、Hibernate等技术,结合MySQL、Oracle等数据库管理软件,设计和开发全国公路治超联网信息系统。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在该阶段,进行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分析、数据库设计、系统架构设计、功能分析等,并编写软件设计文档。
公路路政联网治超系统的实现

是 轴重 仪 的 ±2 5 无 法 比拟 的 , 此 , .% 因 整车 计 晕 的
本 文在 架 构 一 套联 网 型治 超 系统 , 不仅 从 硬 件
讨论 了系统 的 自动 控 制 , 且 在 软件 方 面给 出系 统 而 实现 流程 。本 系统 不 仅能 给治 超工 作带 来效 率 的提
过程 , 整个 过程 的依据 就 是精检 系统 提供 的数据 , 因 此 对数 据 准确性 的要 求均 很严 格 。而整 车重量数 据 及 车 型判别 数 据 ( 轴 识 别 ) 是 超 限判 别 的 两 个 轮 又
主要要 素 。汽 车衡 检 测 精 度一 般 可 以达 到 ± 0 g 5k ,
不仅提 高治超工作效果 , 而且在 审批 、 数据再 确认方 面, 增加 了治超 系统的严谨性。
关 键 词 : 路 路 政 ; 理 超 限 ; 超 系统 公 治 治
中图分类号 :47 U 1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3— 0 2 2 1 )6— 2 1 3 17 6 5 (0 2 0 0 0 —0
第 6期
北 方 交 通
・0 2 1・
公 路 路 政 联 网 治超 系 统 的 实 现
刘 维
( 辽宁艾特斯智能交通技术有 限公 司 , 阳 沈 摘 10 6 ) 1 16
要: 构架一套联 网型 治超 系统 , 从硬 件上讨论 了系统 的 自动控制 , 在软件方 面给 出系统 实现流程。本 系统
建 设 施组成 。功能 需 要 实 现整 车 重 量 的检 测 、 型 车
识别 ( 轴识 别 ) 车 牌 照 的识 别 、 、 图像 的抓 拍 及 电子 显 示 。设备 布设 如 图 1所示 。治理超 限是一 个执 法
全国治超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标准(讨论[1]
![全国治超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标准(讨论[1]](https://img.taocdn.com/s3/m/1a94b54a0029bd64793e2c2b.png)
全国治超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标准(讨论稿)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办公室二〇〇九年十一月目录前言 11 范围 22 引用标准 23 术语 24 内容标准 35 数据字典 76 传输标准 13附录A 21附录B 22附录C 23附录D 24附录E 25附录F 27前言本标准为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办公室开发“全国超限超载车辆监控网络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治超信息系统”),实现各地治超办和全国治超办之间信息交换而制定的数据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B、C、D、E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F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交通部规划研究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报嘉、杨建国、李振宇、张大武、李佑钢。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全国各级治超信息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内容和数据传输文件格式标准,适用于全国治超办与各省级治超办之间由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交换,省级治超办与和下级治超管理部门及治超检测站点之间数据交换也可使用本标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917—2009 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JT/T19—2001 运输货物分类与代码3 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治超信息系统为实现公路超限超载信息采集和治超信息分析管理的计算机系统。
3.2 检测站点为实现对超限超载车辆的执法管理,治超管理部门在公路上设置的对车辆进行称重检测和对超限超载行为进行处罚的场所。
3.3 XMLXML是英语“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缩写。
是由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互联网联合组织)于1998年2月发布的一组规范,旨在统一Internet上交换数据的标准,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应用需求。
车辆超限管理信息系统方案

车辆超限管理信息系统方案车辆超限指的是超过法定载重、尺寸或限制速度等法规要求的情况,也是目前建设的道路运输行业中较为普遍的问题。
合理的超限管理措施能够提高公路安全运输的水平,节约能源,保障公路交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为了有效管理车辆超限事故,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车辆超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本文将介绍车辆超限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案,包括系统需求、开发流程和技术实现等方面。
系统需求车辆超限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满足以下基本需求。
1.系统能够实现超限车辆的实时监控,监控范围包括超限车辆的行驶路线、速度、载重、车型等信息。
当系统检测到超限车辆时,能够进行实时警报,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处置。
2.系统能够实现超限车辆信息的录入及查看,包括超限车辆的基本信息、行驶轨迹、超限情况等。
超限车辆信息应该能够关联到驾驶员和车辆的相关信息。
3.系统能够实现对超限车辆的追踪定位,对于已经发生超限事故的车辆能够及时进行事故处理。
4.系统需要提供统计分析功能,对车辆超限行为进行数据分析,提供数据报表,为相关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开发流程1.需求分析阶段,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系统功能设计,明确系统必须实现的基本功能、业务流程和界面设计等。
2.系统架构设计,将系统划分为前端展示层、后端数据处理层和中间件服务层,在分布式环境下进行部署和管理。
3.系统功能开发,包括数据模型设计、前端页面设计和后台逻辑实现。
4.系统测试阶段,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和系统性能测试。
5.系统上线和发布,完成系统的部署和运行环境配置,实现系统的正式上线运行。
技术实现1.前端技术:采用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前端页面展示,同时使用Vue、React等框架实现前端页面的快速开发和实现网页动态交互。
2.中间件技术:采用Nginx、Tomcat等中间件服务实现系统在分布式环境下的调用和管理。
3.后端技术:采用Java、Python等语言实现数据模型设计和后台逻辑开发,使用Spring、Mybatis等框架实现后端业务的管理和数据库操作。
全国治超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标准

全国治超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标准全国治超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标准1.引言在全国范围内,治超工作一直是交通管理的重点任务之一。
为了加强全国治超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数据交换,提高治超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全国交通运输部制定了全国治超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标准。
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讨论其深度和广度。
2.全国治超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标准的内容全国治超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数据格式和结构:明确了数据的格式和结构规范,以确保各地区的数据能够互相识别和交换。
2.2 数据元素定义:对数据元素进行统一定义,包括名称、数据类型、长度等,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2.3 数据交换方式:规定了数据交换的方式和协议,包括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要求,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4 数据交换频率:明确了数据交换的频率和时间要求,以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及时性。
2.5 数据交换流程:规定了数据交换的流程和操作步骤,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验证和数据传输等环节,以确保数据交换的正常进行和顺利完成。
3.评估3.1 深度评估全国治超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标准在深度上进行了全面的考虑。
它从数据的格式和结构、数据元素的定义、数据交换的方式和频率,以及数据交换流程等多个层面进行规范。
这种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使得标准在确保数据交换的基本要求的也为不同地区和部门的数据交换提供了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2 广度评估全国治超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标准在广度上也做得非常出色。
它将全国范围内的治超工作纳入了统一标准的范畴,使得各地区和部门能够按照同一标准进行数据交换,提高了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规范性。
该标准还考虑了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特殊需求,为其提供了个性化的数据交换方式和流程,使得标准的适应性更强。
4.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全国治超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标准是一项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
通过统一的标准,各地区和部门能够高效地进行数据交换,提高治超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治超站终端软件使用手册

密级:机密版本:Version 1.0编号:HG-SF-XXXX-SYSC安徽省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称重检测与管理软件用户操作手册二O一O年五月---------------------------------------------------------------------目录1.引言 (2)1.1. 目的 (2)1.2. 项目背景 (2)1.3. 术语 (2)1.4. 参考资料 (2)2.软件概述 (2)2.1. 功能 (2)3.使用说明 (2)3.1. 预检系统 (3)3.2. 精复检系统 (3)3.3. 管理系统 (11)4.维护说明 (29)5.软件服务保障 (29)1. 引言1.1. 目的本使用手册针对系统使用人员参考。
同时也满足其他人员对系统了解和作为培训时使用等等。
本操作手册针对系统管理员设置各种参数的时候参考。
同时也满足系统管理员的人员管理,数据库备份还原,情报板信息的发布,预检,精复检数据的查询与统计,支持手工匹配逃逸车辆数据信息。
1.2. 项目背景本项目的:1、提出者和交办单位:2、承办单位:3、软件名称:安徽省超限车辆治理信息管理系统4、用户:治超站操作人员1.3. 术语涉及软件使用过程中有关业务和技术的术语和约定。
1.4. 参考资料●项目的合同;●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测试计划;●系统安装维护手册●手册中引用的其他资料\采用的软件工程标准或软件工程规范。
2. 软件概述2.1. 功能软件主要分预检、精复检、管理三大功能子系统。
2.1.1.预检子系统本子系统主要结合部署在某路段上的车牌识别和计重系统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测并形成流水信息。
系统会自动根据一定规则甄选出需要进站进行卸载处理的车辆信息,将这些信息展示在F情报板上提醒驾驶员自觉进站卸载。
同时,系统会将这些信息传送到精复检系统,给治超站的执法人员以处理提醒。
2.1.2.精复检子系统本子系统主要结合部署在治超站里的计重系统等对进站处理的车辆进行更精确的称重检测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卸载,提供信息给执法人员来进行处理。
[解决方案]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手册
![[解决方案]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4de243e6137ee06eef918cc.png)
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目录目录2一、欢迎使用4二、产品综合概论42.1功能简介5三、系统功能介绍63.1登陆系统63.2主界面介绍73.3我的办公桌73.4默认桌面设置83.5内部83.6Internet93.7手机短信103.8通告通知103.9投票管理113.10日程安排113.11工作日志123.12通讯簿管理133.14我的会议143.15NetMeeting的使用143.16个人设置163.17工作流程18我的工作18办理工作19流程图19表单设计20流程管理20模块拖动20条件分支21印章管理213.18工作计划223.19考勤管理243.20文件管理243.21信息交流263.22附件程序273.23单位信息管理283.24部门信息管理283.25用户信息管理283.26角色信息管理293.27系统日志管理293.28系统参数设置293.29信息处理293.30主动信息处理30 3.31被动信息处理31 3.32信息反馈323.33服务区监管32新增巡查信息33查看巡查信息34 3.34路政监管34新增巡查信息34查看巡查信息35 3.35养护业务监管35新增巡查信息36查看巡查信息36一、欢迎使用欢迎使用《综合信息管理办公系统》,本系统具有功能全面实用、安全性稳定性高、易操作、管理维护简单的特点,采用独创的智能型技术,web服务器、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全部安装智能化配置,用户可在半小时内自行安装完毕,无需专业人员即可自行维护,B/S结构,适用于Intranet/Internet应用,客户端只需浏览器便可连接办公系统,无论出差旅行,还是居家办公,工作都能得心应手,实现无地域限制的全球办公,具有管理、业务管理、网络硬盘、智能工作流等功能。
二、产品综合概论本系统基于微软2005+C#+MSSQL,技术领先,完全模块化设计,扩容性强,公文传阅、收文、发文、工作流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分析、图形化的流程设计,使办公更清晰、文档的在线编辑、印章的使用XX,编辑文档可同时进入留痕工作,可以完全记住编辑时删除的文字,待编辑完成后统一管理。
公路路政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与解决方案

公路路政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与解决方案目录1 总体概述 (1)1.1 公路路政管理系统开发概况 (1)1.1.1 路政管理开始得到重视 (1)1.1.2 路政管理软件成果 (1)1.2 LZ公路路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2)1.3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3)1.3.1 交通部信息化发展进程的要求 (3)1.3.2 省公路基础数据平台发展的要求 (4)1.3.3 LZ市公路管理业务的要求 (4)1.4 项目建设目标 (5)1.5 项目建设规模 (6)1.6 系统建设软件选型论证 (9)1.6.1 系统网络模式 (9)1.6.2 GIS 图形引擎平台 (10)1.6.3 B/S系统开发环境 (11)2 公路路政功能需求分析 (16)2.1 公路路政办公管理子系统 (16)2.1.1 系统建设目标 (16)2.1.2 信息的分类 (16)2.1.3 功能模块介绍 (17)2.1.4 扩展功能―对外路政信息发布 (22)2.2 路政移动办公系统(包括超限运输治理) (22)2.2.1 路政巡查 (23)2.2.2 赔补偿案件处理 (23)2.2.3 行政处罚 (24)2.2.4 道路动态信息采集 (25)2.2.5 施工现场管理 (25)2.2.6 许可现场勘察 (25)2.2.7 路政监督检查 (26)2.2.8 路产维护管理 (26)2.2.9 资料库 (27)2.2.10 待办事宜 (27)2.2.11 基础信息维护及数据同步处理 (27)2.2.12 治理违章超限专项工作的现场业务办理 (27)2.3 路政管理子系统 (27)2.3.1 路政巡查 (28)2.3.2 公路赔补偿案件 (28)2.3.3 路政许可 (29)2.3.4 行政处罚案件 (30)2.3.5 路产管理 (32)2.3.6 公路占用信息管理 (32)2.3.7 路政日常工作处理 (32)2.3.8 统计查询分析 (33)2.3.9 路政档案管理 (34)2.3.10 系统基础信息管理 (34)2.3.11 待办事宜 (34)2.3.12 与路政办公管理子系统的整合 (35)2.3.13 与公路养护系统数据连接接口 (35)2.3.14 与用于超限联网管理的路政移动办公子系统连接接口 (35)2.4 公路地理信息子系统 (35)3 系统解决方案 (36)3.1 系统实施体系结构 (36)3.1.1 基础资源平台 (37)3.1.2 市级路政管理平台 (38)3.1.3 县(区)级路政管理平台 (38)3.1.4 统一业务管理及数据标准规范 (39)3.1.5 信息安全支撑 (39)3.2 系统建设内容 (40)3.2.1 公路路政办公管理子系统设计 (40)3.2.2 路政管理子系统设计 (64)3.2.3 路政移动办公子系统(包括超限运输治理)设计 (74)3.2.4 公路地理信息子系统设计 (80)3.3 空间数据整理工作 (88)3.3.1 工作要求 (88)3.3.2 数据整理 (88)3.3.3 检查与检验 (96)3.4 系统安全设计 (96)3.4.1 密码控制 (96)3.4.2 读写权限控制 (97)3.4.3 系统升级与更新控制 (97)3.4.4 数据变更记录 (97)3.4.5 数据备份 (97)3.4.6 用户应用情况跟踪监视 (98)3.4.7 建立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98)3.5 系统安装调试工作 (98)3.5.1 系统环境准备 (98)3.5.2 系统环境准备 (99)3.5.2 系统软件安装 (100)3.5.3 应用软件安装 (101)3.5.4 测试检查 (102)1总体概述1.1公路路政管理系统开发概况1.1.1路政管理开始得到重视“八五”、“九五”以来,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公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然而与公路建设相比,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不少地方在认识上对公路路政管理远没有像公路建设那样重视。
“联网”治超 信息系统是关键

、
全 程 覆 盖 ,互 联 互 通 、信 息 共 亨 ,执 法 协 调 、运 转 顺 畅
的 络 一 体 化 目标 。 划 实 现 各 个 检 测 站 点 L 各 级 治 超 办 之 近 j 问 的 网 络 连 接 和 信 息 共 享 ;远 期 结 合 治 超 长 效 机 制 的 要 求 , 摔 网络 ,是 交 通 行 政 执 法 的 手 要 技 术 于 段 。信 息 系 统 实 现 与 公 安 机 关 交 通 管 珲 部 门 政 府 车 辆 生 产 管 理 部 门 、道 录 货 运 车 辆 各 种 营 运 信 息 ,能 为 多部 门 共 同执 法 ( 路 运 输 管 理 机 构 等 相 关 执 法 ’ 的 络 连 接 和 资 源 共 享 , 包 - 1 形 i 场 执 法 、后 续 延 伸 执 法 乃 至 源 头 综 合 治 理 等 )提 供 成 一 个 布 控 严 密 的 超 限 超 载 车 辆 监 控 网 络 。 现
手 段 ,交 通 部 近 两 年 下 发 的 治 超 相 关 文 件 ,无 一 例 外 强 调 建 设 和 完 善 这 一 网 络 的 重
要 意 义 。国 务 院 办 公 厅 《关 于 加 强 车 辆 超 限 超 载 治 理 工 作 的 通 知 》中 , 确 要 求 “ 明 统
一
规 划 ,合 理 布 局 ,建 设 一 批 标 准 化 、规 范 化 ” 的 超 限 超 载 检 测 站 , “ 步 形 成 全 逐
◆ 系统建 设 的 目标
在 合 理 布 局 、规 范 建 设 超 限 超 载 枪 测 站 点 的 同 时 ,同 步 统 筹 、统 一 标 准 、协 调 有 序 地 建 设 冶 超 管 理 估 息 系 统 ,尽 快 建 立 起 一个 较 为 完 善 的 全 国 性 治 超 监 控 刚 络 , 达 到 整 体 合
治超系统简述

第一章、石英称重不停车预检系统方案概述1.工程背景不停车预检系统,全称不停车公路预警检测治理超限物联网系统,该物联网系统集物理感知层、数据处理层和数据共享层三个层次。
系统按照功能划分为动态称重测速系统、车牌识别系统和上位机软件系统三部分;按照地域则可划分为高速预检监测站、分中心、省中心(可选)三部分。
检测站是感知层数据采集的现场。
当车辆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不停车驶入动态称重系统检测区域,动态称重系统可自动检测到车辆的速度、轴重、轴数、轴距、整车重和通过时间等信息,并自动分离车辆,形成一条完整的车辆称重信息,上传至上位机软件系统。
车辆在驶入动态称重区的同时已进入车牌识别检测区,车牌识别系统对车辆车牌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上传至检测站软件系统。
检测站软件系统匹配上传的车辆称重数据和车辆车牌等数据,并按照超限车辆判别标准的要求设置超限限值,自动判别车辆是否超重、是否超速;如果车辆超限,根据用户设置,可向外部显示设备提供提示信息。
每辆车都会形成一条完整的过车信息,包括车辆速度、轴重、轴数、轴距、整车重、车牌、车速、通过时间、是否超限,并上传至分中心数据库,方便对过车记录的查找、共享和分析。
分中心作为数据服务器提供者,可对大容量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高速预检分中心管理系统,属于上位机软件系统的一部分,通过该管理软件可对多个检测站点进行远程管理,可检测高速现场设备运行状态。
提供对过车记录实时显示、检索、分析、表报等功能,并可对第三方系统提供数据接口,方便数据的接入和提取。
省中心汇集全省数据,作为整个高速预检物联网系统的最顶层。
可管理多个分中心,同步检索多个数据服务器,对大量过车数据进行智能分析。
高速预检省中心管理系统,也隶属于上位机软件系统,用户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性安装。
衡量不停车预检系统提供了简洁、可靠的管理模式,已得到成功应用。
无需新征土地,设备投资小,对地形适应性强,安装速度快,可实现治超与收费的数据共享和联动执法,减少了人力资源的重复投资,提高执法效率,降低执法人员的劳动强度,真正体现了科技治超,人文治超的和谐理念。
浅析我国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需要依 据全国和各省信息化发展规划 的指 导尽快确立完整 的路 技 术 、 桥梁技术 、 路政执 法人员 、 公务 车管理 、 投诉 举报 、 公路巡
( 1 ) 相关 路政应用 管理 的空 白亟需填补 。目前大部分路政业 作 日记 、 路产损失赔补收据 、 路 网调度等 2 0多个 功能模块 。
据信息并 能够 在此基础上产生更多 的决策信 息 ,还 要具有一 定 据 库必须不 断完善 。否则 , 建立在过往数据上的分析必然 与当前
3 . 定期对数据库进行 完善 。 对数据库中的需求信息要定期进 库 的挖 掘和智能分析 , 并以此制定营销策略 , 才能充分发挥数据 行汇总分析 , 找 出客户需求变化 的趋势 , 以便企 业调整经营方 向
数据输 出等功能为一体 的综合性查询 。
2 . 『 口 ] 题分析 。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信息 系统包 括 日常处理 、 台账管 理 、 数 据 查询、 统计报表 、 公文 处理 、 基础数据 、 系统管理 、 功 能拓展八个
子系统。
虽然路 政信息化基础架构体系 已基本建立 ,但 是从长远 发 展来看 , 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路政信息化基础架构体 系。 此 体 系可 以为现在及长远的路政信息化建设奠 定发展思路及基础 技 术架构平 台。 所 以在 进行具体 的路政信息化研究建设之前 , 首 先 政信息化基础架构体 系。 务管理 工作 更多的是依靠人工进行 , 在准确性 、 科学性及办事效
理统计 月报 、 路政执 法统计季( 年) 报、 交通安全 ( 下转第 8 7页)
0 8 5 / ' 大陆桥视野
L U Q I A O Y U N S H U / 陆桥运输I
治理非法超限超载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治理非法超限超载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治理非法超限超载综合信息管理平台2012年3月目录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19598694" 一、项目的背景与现状概述PAGEREF _Toc319598694 \h 7HYPERLINK \l "_Toc319598695" 二、项目的目标与任务 PAGEREF_Toc319598695 \h 8HYPERLINK \l "_Toc319598696" 三、项目技术要求PAGEREF_Toc319598696 \h 10HYPERLINK \l "_Toc319598697" 3.1、项目总体架构要求PAGEREF _Toc319598697 \h 10HYPERLINK \l "_Toc319598698" 3.2、网络互连互通平台技术要求PAGEREF _Toc319598698 \h 11HYPERLINK \l "_Toc319598699" 3.3、市治超办数据中心技术要求PAGEREF _Toc319598699 \h 11HYPERLINK \l "_Toc319598700" 3.4、视频会议和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PAGEREF _Toc319598700 \h 12HYPERLINK \l "_Toc319598701" 3.5、检测设施建设技术要求PAGEREF _Toc319598701 \h 13HYPERLINK \l "_Toc319598702" 3.6、应用软件系统技术要求PAGEREF _Toc319598702 \h 13HYPERLINK \l "_Toc319598703" 3.6.1、治超检测站信息管理子系统技术要求PAGEREF _Toc319598703 \h 14HYPERLINK \l "_Toc319598704" 3.6.2、源头企业治超信息管理子系统技术要求PAGEREF _Toc319598704 \h 15HYPERLINK \l "_Toc319598705" 3.6.3、市治超综合信息管理子系统技术要求PAGEREF _Toc319598705 \h 16HYPERLINK \l "_Toc319598706" 四、项目建设原则PAGEREF_Toc319598706 \h 17HYPERLINK \l "_Toc319598707" 4.1、系统选型高起点的原则PAGEREF _Toc319598707 \h 17HYPERLINK \l "_Toc319598708" 4.2、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原则PAGEREF _Toc319598708 \h 17HYPERLINK \l "_Toc319598709" 4.3、安全可靠性的原则PAGEREF _Toc319598709 \h 17HYPERLINK \l "_Toc319598710" 4.4、灵活性与可扩展性的原则PAGEREF _Toc319598710 \h 17HYPERLINK \l "_Toc319598711" 4.5、标准化的原则PAGEREF_Toc319598711 \h 17HYPERLINK \l "_Toc319598712" 4.6、工程的可分期性的原则PAGEREF _Toc319598712 \h 18HYPERLINK \l "_Toc319598713" 4.7、经济性和投资保护的原则PAGEREF _Toc319598713 \h 18HYPERLINK \l "_Toc319598714" 4.8、可管理性的原则PAGEREF_Toc319598714 \h 18HYPERLINK \l "_Toc319598715" 4.9、优质售后服务的原则PAGEREF _Toc319598715 \h 18HYPERLINK \l "_Toc319598716" 五、设计依据PAGEREF _Toc319598716 \h 18HYPERLINK \l "_Toc319598717" 六、总体设计PAGEREF _Toc319598717 \h 20HYPERLINK \l "_Toc319598718" 6.1、系统架构PAGEREF _Toc319598718 \h 20HYPERLINK \l "_Toc319598719" 6.1.1网络基础层PAGEREF_Toc319598719 \h 20HYPERLINK \l "_Toc319598720" 6.1.2数据资源层PAGEREF_Toc319598720 \h 20HYPERLINK \l "_Toc319598721" 6.1.3业务应用层PAGEREF_Toc319598721 \h 20HYPERLINK \l "_Toc319598722" 6.1.4数据接入层PAGEREF_Toc319598722 \h 21HYPERLINK \l "_Toc319598723" 6.2、流程设计PAGEREF _Toc319598723 \h 21HYPERLINK \l "_Toc319598724" 6.3、网络架构PAGEREF _Toc319598724 \h 21HYPERLINK \l "_Toc319598725" 七、网络互连互通平台建设PAGEREF _Toc319598725 \h 22HYPERLINK \l "_Toc319598726" 八、市治超办数据中心建设PAGEREF _Toc319598726 \h 23HYPERLINK \l "_Toc319598727" 8.1、机房建设PAGEREF _Toc319598727 \h 23HYPERLINK \l "_Toc319598728" 8.1.1、市级治超办机房建设PAGEREF _Toc319598728 \h 23HYPERLINK \l "_Toc319598729" 8.1.2、县级治超办机房建设PAGEREF _Toc319598729 \h 34HYPERLINK \l "_Toc319598730" 8.2、大屏显示系统设计PAGEREF _Toc319598730 \h 35HYPERLINK \l "_Toc319598731" 8.2.1、系统概述PAGEREF_Toc319598731 \h 35HYPERLINK \l "_Toc319598732" 8.2.2、系统组成PAGEREF_Toc319598732 \h 36HYPERLINK \l "_Toc319598733" 8.2.3、大屏显示系统拓朴图PAGEREF _Toc319598733 \h 37HYPERLINK \l "_Toc319598734" 8.2.4、系统功能PAGEREF_Toc319598734 \h 37HYPERLINK \l "_Toc319598735" 九、视频监控及视频会议系统建设PAGEREF _Toc319598735 \h 44HYPERLINK \l "_Toc319598736" 9.1、组网方案PAGEREF _Toc319598736 \h 44HYPERLINK \l "_Toc319598737" 9.2、组网说明PAGEREF _Toc319598737 \h 45HYPERLINK \l "_Toc319598738" 9.3、指挥中心设备连接图PAGEREF _Toc319598738 \h 46HYPERLINK \l "_Toc319598739" 9.4、系统应用场景PAGEREF_Toc319598739 \h 46HYPERLINK \l "_Toc319598740" 9.4.1、日常办公会议PAGEREF_Toc319598740 \h 47HYPERLINK \l "_Toc319598741" 9.4.2、治超会商PAGEREF_Toc319598741 \h 49HYPERLINK \l "_Toc319598742" 9.4.3、远程培训PAGEREF_Toc319598742 \h 49HYPERLINK \l "_Toc319598743" 9.4.4、多部门协同处置突发事件PAGEREF _Toc319598743 \h 50HYPERLINK \l "_Toc319598744" 9.4.5、信息汇集分析、分发PAGEREF _Toc319598744 \h 50HYPERLINK \l "_Toc319598745" 9.4.6、可视指挥调度PAGEREF_Toc319598745 \h 50HYPERLINK \l "_Toc319598746" 9.4.7、值班检查PAGEREF_Toc319598746 \h 51HYPERLINK \l "_Toc319598747" 9.5、系统功能PAGEREF _Toc319598747 \h 52HYPERLINK \l "_Toc319598748" 9.5.1、会议控制功能PAGEREF_Toc319598748 \h 52HYPERLINK \l "_Toc319598749" 9.5.2、双流功能PAGEREF_Toc319598749 \h 55HYPERLINK \l "_Toc319598750" 9.5.3、短消息功能PAGEREF_Toc319598750 \h 56HYPERLINK \l "_Toc319598751" 9.5.4、数字横幅和字幕功能PAGEREF _Toc319598751 \h 56HYPERLINK \l "_Toc319598752" 9.5.5、高清多画面PAGEREF_Toc319598752 \h 56HYPERLINK \l "_Toc319598753" 9.5.6、高清电视墙PAGEREF_Toc319598753 \h 57HYPERLINK \l "_Toc319598754" 9.5.7、会议讨论和智能混音PAGEREF _Toc319598754 \h 58HYPERLINK \l "_Toc319598755" 9.5.8、混网组网PAGEREF_Toc319598755 \h 58HYPERLINK \l "_Toc319598756" 9.5.9、视频格式和码流适配功能PAGEREF _Toc319598756 \h 59HYPERLINK \l "_Toc319598757" 9.5.10、远程控制与管理PAGEREF _Toc319598757 \h 59HYPERLINK \l "_Toc319598758" 9.5.11、视频会议/监控图像整合PAGEREF _Toc319598758 \h 60HYPERLINK \l "_Toc319598759" 9.6、系统特色PAGEREF _Toc319598759 \h 62HYPERLINK \l "_Toc319598760" 9.6.1、MCU特色功能PAGEREF_Toc319598760 \h 62HYPERLINK \l "_Toc319598761" 9.6.2、终端特色功能PAGEREF_Toc319598761 \h 66HYPERLINK \l "_Toc319598762" 9.6.3、管理特色功能PAGEREF_Toc319598762 \h 68HYPERLINK \l "_Toc319598763" 9.6.4、其它特色功能PAGEREF_Toc319598763 \h 69HYPERLINK \l "_Toc319598764" 十、应用软件系统建设 PAGEREF_Toc319598764 \h 73HYPERLINK \l "_Toc319598765" 10.1、系统总体建设PAGEREF_Toc319598765 \h 73HYPERLINK \l "_Toc319598766" 10.1.1、系统建设思路 PAGEREF_Toc319598766 \h 73HYPERLINK \l "_Toc319598767" 10.1.2、系统建设原则 PAGEREF_Toc319598767 \h 73HYPERLINK \l "_Toc319598768" 10.2、治超检测站信息管理子系统PAGEREF _Toc319598768 \h 75HYPERLINK \l "_Toc319598769" 10.2.1、系统概述PAGEREF_Toc319598769 \h 75HYPERLINK \l "_Toc319598770" 10.2.2、功能建设PAGEREF_Toc319598770 \h 76HYPERLINK \l "_Toc319598771" 10.3、源头企业治超信息管理子系统PAGEREF _Toc319598771 \h 79HYPERLINK \l "_Toc319598772" 10.3.1、系统概述PAGEREF_Toc319598772 \h 79HYPERLINK \l "_Toc319598773" 10.3.2、功能建设PAGEREF_Toc319598773 \h 79HYPERLINK \l "_Toc319598774" 10.4、市治超综合信息管理子系统PAGEREF _Toc319598774 \h 80HYPERLINK \l "_Toc319598775" 10.4.1、系统概述PAGEREF_Toc319598775 \h 80HYPERLINK \l "_Toc319598776" 10.4.2、功能建设PAGEREF_Toc319598776 \h 81HYPERLINK \l "_Toc319598777" 10.5、系统交换接口建设PAGEREF _Toc319598777 \h 84HYPERLINK \l "_Toc319598778" 10.5.1、内容标准PAGEREF_Toc319598778 \h 84HYPERLINK \l "_Toc319598779" 10.5.2、数据字典PAGEREF_Toc319598779 \h 85HYPERLINK \l "_Toc319598780" 10.5.3、传输标准PAGEREF_Toc319598780 \h 89HYPERLINK \l "_Toc319598781" 十一、系统安全设计PAGEREF_Toc319598781 \h 89HYPERLINK \l "_Toc319598782" 11.1、网络防护 PAGEREF _Toc319598782 \h 89HYPERLINK \l "_Toc319598783" 11.1.1、多重防火墙技术PAGEREF _Toc319598783 \h 89HYPERLINK \l "_Toc319598784" 11.1.2、操作系统的安全PAGEREF _Toc319598784 \h 89HYPERLINK \l "_Toc319598785" 11.2、管理安全 PAGEREF _Toc319598785 \h 89HYPERLINK \l "_Toc319598786" 11.2.2、操作员安全管理PAGEREF _Toc319598786 \h 89HYPERLINK \l "_Toc319598787" 11.2.2、操作日志安全管理PAGEREF _Toc319598787 \h 90HYPERLINK \l "_Toc319598788" 11.3、故障与备份PAGEREF_Toc319598788 \h 90HYPERLINK \l "_Toc319598789" 11.4、传输安全及身份认证PAGEREF _Toc319598789 \h 90HYPERLINK \l "_Toc319598790" 11.5、存储安全 PAGEREF _Toc319598790 \h 91HYPERLINK \l "_Toc319598791" 十二、产品选型 PAGEREF _Toc319598791 \h 91HYPERLINK \l "_Toc319598792" 12.1、网络设备 PAGEREF _Toc319598792 \h 91HYPERLINK \l "_Toc319598793" 12.1.1、防火墙 PAGEREF _Toc319598793 \h 91HYPERLINK \l "_Toc319598794" 12.1.2、路由器 PAGEREF _Toc319598794 \h 91HYPERLINK \l "_Toc319598795" 12.1.3、交换机 PAGEREF _Toc319598795 \h 91HYPERLINK \l "_Toc319598796" 12.2、服务设备 PAGEREF _Toc319598796 \h 92HYPERLINK \l "_Toc319598797" 12.2.1、文件服务器(1台)PAGEREF _Toc319598797 \h 92HYPERLINK \l "_Toc319598798" 12.2.2、GIS服务器、数据分析分析服务器、外网门户服务器(各1台)PAGEREF _Toc319598798 \h 92 HYPERLINK \l "_Toc319598799" 12.2.3、数据库服务器,内网WEB服务器(各1台)PAGEREF _Toc319598799 \h 92HYPERLINK \l "_Toc319598800" 12.2.4、存储设备(1台)PAGEREF _Toc319598800 \h 92HYPERLINK \l "_Toc319598801" 12.3、视频会议与视频监控设备(科达设备)PAGEREF _Toc319598801 \h 92HYPERLINK \l "_Toc319598802" 12.3.1、MCU PAGEREF _Toc319598802 \h 92HYPERLINK \l "_Toc319598803" 12.3.2、高清视频会议终端PAGEREF _Toc319598803 \h 93HYPERLINK \l "_Toc319598804" 12.3.3、DVR设备PAGEREF_Toc319598804 \h 93HYPERLINK \l "_Toc319598805" 12.3.4、摄像机 PAGEREF _Toc319598805 \h 93HYPERLINK \l "_Toc319598806" 12.4、大屏显示设备PAGEREF_Toc319598806 \h 93HYPERLINK \l "_Toc319598807" 12.5、巡检车改造设备 PAGEREF_Toc319598807 \h 93HYPERLINK \l "_Toc319598808" 12.6、UPS供电设备PAGEREF_Toc319598808 \h 93HYPERLINK \l "_Toc319598809" 十二、工程组织 PAGEREF _Toc319598809 \h 94HYPERLINK \l "_Toc319598810" 12.1、工程实施管理PAGEREF_Toc319598810 \h 94HYPERLINK \l "_Toc319598811" 12.2、管理原则和方法 PAGEREF_Toc319598811 \h 94HYPERLINK \l "_Toc319598812" 12.3、项目组织 PAGEREF _Toc319598812 \h 95HYPERLINK \l "_Toc319598813" 12.4、项目实施 PAGEREF _Toc319598813 \h 97HYPERLINK \l "_Toc319598814" 12.4.1、实施计划PAGEREF_Toc319598814 \h 97HYPERLINK \l "_Toc319598815" 12.4.2、过程控制PAGEREF_Toc319598815 \h 97HYPERLINK \l "_Toc319598816" 12.4.3、质量保证PAGEREF_Toc319598816 \h 100HYPERLINK \l "_Toc319598817" 十三、培训及售后服务 PAGEREF_Toc319598817 \h 102HYPERLINK \l "_Toc319598818" 13.1、售后服务 PAGEREF _Toc319598818 \h 102HYPERLINK \l "_Toc319598819" 13.1.1、售后服务体系 PAGEREF_Toc319598819 \h 102HYPERLINK \l "_Toc319598820" 13.1.2、服务方式PAGEREF_Toc319598820 \h 103HYPERLINK \l "_Toc319598821" 13.1.3、售后服务承诺 PAGEREF_Toc319598821 \h 103HYPERLINK \l "_Toc319598822" 13.2培训PAGEREF _Toc319598822 \h 104一、项目的背景与现状概述从2004年6月起,交通运输部等九部委联合在全国集中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几年来,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坚持依法严管,重点突破,全国治超工作稳步推进,超限超载率大幅下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有所好转,车辆生产、改装行为进一步规范,运输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全国治超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全国治理超载超限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与传输

全国治理超载超限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与传输何增镇;刘阳;郑立熔【摘要】文章针对目前全国治理公路车辆超载超限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从全国联网的角度分析系统的需求、组网方案、数据存储与传输等关键问题,着重阐述了系统建设中的多业务大数据量的SAN数据存储和流媒体QOS控制方法,为完善全国联网治超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Aimed at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vehicle overloading and overrunning,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system requirement, network plan, and data storage and transferring from the angle of national network. It emphasizes the SAN storage and streaming media QOS control,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system.【期刊名称】《西部交通科技》【年(卷),期】2011(000)009【总页数】5页(P99-102,105)【关键词】公路交通运输;车辆超载超限;信息管理系统;SAN存储;流媒体QOS控制【作者】何增镇;刘阳;郑立熔【作者单位】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智能交通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智能交通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管理局,广西南宁53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0 引言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公路运输市场日渐繁荣,公路运输主体也日趋多元化、大型化和集装箱化。
然而由于利益驱动、法规不完善以及管理部门对公路运输缺乏有效管理等因素,导致公路超载超限运输问题日趋突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政治超信息管理系统
一、治超案卷的制作
这里调用路政科内情数
据和科里电话
没有补偿费的话系统会自动隐藏(处理)的字样
上面信息如实输入后,系统会根据输入的信息判断
1 、当是“个体”和“私营”时处罚金额低于一千,为“单位”处罚金额低于两万时其没有听证权利,案卷中将“或者要求组织听证”的字样消失。
2、因现在实现计重收费一般不对其收取公路补偿费,没有输入的话这句话“应缴纳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补偿费元,”消失,后面另外要是为空或为0在本案卷中所有出现“(处罚)”的字样全部消失。
3、当事人少于18岁保存时会提示
4、系统会根据输入的长、宽、高提示制作人员的处罚标准
5、案卷制作人员和查处人员没有执法证号时会保存时提醒
6、系统会根据输入的车牌到系统数据库自动查询并提醒制作人员该车以前的超限记录。
6打印输入
选择要打印的案卷名称可以打印出来。
7、结案,根据结案的票据和时间如实输入,结案后不能编辑,归档号就是案卷编号。
二、上解款明细表。
三、办证车辆登记
四、已处罚车辆登记,就是在别的路段已经处罚过的车辆,按照统一违法事件不再罚的原则不对该车再进行处罚,但是要进行登记。
如实登记已办证车辆信息
五、报警统计
如实登记已处罚车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