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物料中间产品发放使用管理规程oc

合集下载

物料发放使用管理制度

物料发放使用管理制度

物料发放使用管理制度一、引言物料是企业正常运营和生产所必需的资源,合理的物料管理能够提高物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更好地管理物料的发放和使用,制定本物料发放使用管理制度,以规范物料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员工,包括负责物料管理和使用的部门和人员。

三、物料发放管理1. 物料申请:员工需要物料时,应向物料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应包括物料名称、数量、用途等相关信息。

2. 物料发放:物料管理部门根据员工的申请,按照库存数量和实际需求进行发放。

3. 物料领用登记:物料管理部门在发放物料时,应让员工签字确认领取,并在物料领用登记表上记录相关信息,包括领用人、领用时间、物料名称和数量。

4. 物料报废:员工对于已使用完毕的物料或者损坏的物料,应及时向物料管理部门报废。

物料管理部门应核实报废原因并记录报废信息。

四、物料使用管理1. 物料保存:员工在使用物料时应妥善保存,避免过度损耗或者丢失。

2. 物料使用:员工在使用物料时应按照规定的用途和方法进行使用,不得私自挪用或浪费物料。

3. 物料清点:物料管理部门定期对各部门的物料进行清点,核对库存数量和实际使用情况,及时补充不足并调整库存。

4. 定期盘点:物料管理部门应按照一定的周期对物料进行盘点,并与库存记录进行核对,确保库存数量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

五、物料管理责任1. 物料管理部门:负责物料的入库、出库、发放和报废等工作,并定期对物料进行清点和盘点。

2. 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物料的使用和保管,确保物料的正确使用与妥善保存。

3. 员工: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申请物料,并按照规定的用途和方法进行使用,不得私自挪用或浪费物料。

六、物料管理制度遵守与违反的处理1. 遵守制度:认真执行本物料发放使用管理制度,按规定使用和保管物料,提高物料利用率,不浪费和滥用物料。

2. 违反制度: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批评教育、警告、罚款或者申请开除等。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编码管理规程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编码管理规程

目的:制定物料编码,防止差错发生。

范围: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及中间产品、成品。

责任者:技术质量部、生产技术部、制剂车间、提取车间、原料药车间、仓库相关人员。

规程:1.物料的编码分成两类:1.1.代号:对于进入仓库的每一种物料都有一个代号。

1.2.编号:对于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进行批的管理。

2.不同的物料其物料代号应有所不同。

物料代号应具有稳定性,每种物料应有一个特定的物料代号,且不得因物料的有无而随意更改。

物料的代号在工艺规程确定后由生产技术部进行编制,及时向企业各部门提供物料代码交叉对应表。

当所用物料有更改、删除、替换、代用时,对应表亦应及时更换并作更换记录。

物料代号应能反映物料类别、本身性质。

3.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进厂后要进行统一编号。

编号应能表明物料的进厂时间、累计次数。

如: XXXX XX XX本月累计进货次数本次进货的月份本次进货的年份4.成品的批号在产品组织生产时由生产技术部随批生产指令下达,批号反映本次生产的时间及本月累计数,由7位数组成。

批号的表达形式如下:5.物料的分类:用于药品生产的物料分为:医药原料、中药材、标签类材料、包装材料、成品、危险品、化学品、中间产品。

医药原料主药化工原料危险品医药原料危险品化工原料危险品的回收品医药辅料试剂危险品中药材(未炮制品)中药材中药材炮制品化工原料彩盒化学品化学试剂合格证化工原料回收品物料标签类材料标签合成原料药说明书中药提取物纸箱中间产品颗粒剂包装材料内包装材料片剂其他外包装材料胶囊剂颗粒剂成品片剂胶囊剂原料药6.代号的编制方法:所有的物料应编制专一的代码,不同的物料应有不同的代码,同一物料的不同规格代码不同,不同质量标准代码也不同。

物料的代码采用五位数字加符号组成即XX-XXX,第一个X为阿拉伯数(1~9)表示物料的类别1—表示医药原料 2—表示中药材3—表示标签材料 4—表示包装材料5—表示成品 6—表示危险品7—表示化学品 9—表示中间产品第二个X为阿拉伯数(1~9)表示物料的细分(下表中第一位为类别,第二为细分)。

SMP-SC009-01中间站管理规程

SMP-SC009-01中间站管理规程

目的:建立中间站管理规程,指导、规范中间站物料及中间站的管理,避免混淆发生差错。

适用范围:生产车间中间站及暂存的原辅料、中间产品。

责任人:中间站管理员、车间主任、QA检查员。

内容:
1.中间站存放物料的范围
中间体、待包装品、内包装材料、尾料、待返工物料。

2.中间站清洁后,不得有散落的物料,地上散落的物料不得回收。

3. 进入中间站的物料须附《物料桶卡》,注明品名、批号、规格、数量、称量人、复核人、日期等内容;
4.中间站内的物料应按品种和批号摆放整齐,严禁交叉存放。

5.中间站内的物料应有明显的状态标记,待检品、合格品、不合格品严格分开。

6.中间站的待检品由中间站管理员通知QA取样化验。

7.中间站物料有合格证才能发放,否则不予发放;若中间站物料超过暂存期,则应重新检验合格,才能发料使用。

8.认真作好《物料暂存台帐》,注明品名、批号、规格、数量、使用人、日期等内容。

9.中间站及其管理人员必须接受QA员的严格监控。

10.零头物料执行《零头物料管理规程》,不合格物料执行《不合格品的管理规程》。

11.中间站卫生由中间站管理员负责打扫。

严格执行《洁净区卫生管理规程》。

12.中间站物料暂存期规定
13.相关记录:《物料桶卡》、《物料暂存台帐》。

物料中间产品交接规程

物料中间产品交接规程

物料中间产品交接规程目的:使物料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范围:原料、辅料、中转间、内包材、外包材。

责任人:管理员、质监员、车间主任、质量管理部主任、生产制造部主任。

内容:1 所领物料,应与“限额领料单”相符。

2 原料、辅料、包材按物料出库管理进行出库。

送至车间时,一般生产区物料按“物品进出一般生产区管理规程”、洁净区物品按“物品进出洁净区管理规程”进行洁净后,进入车间。

3 包装材材送至包装间,经清洁后,放入相应包材间。

标签及印有与标签内容相同的包装品由外包班长或专职材料员按“包装材料管理规程”领取、存放、使用、退库、销毁,并建立车间包装材料领取发放记录。

4 剩余生产物料的处理:4.1 每班生产完毕,如物料未使用完,应在生产清场后,将剩余物料封存,称其重量,将物料放于相应暂存间,贴上“物料卡”。

4.2 放入暂存间的物料应记录品名、数量、批号、日期、交接方、剩余原因等,交接后,管理员做好记录,质监员审核,核对后贴状态标示。

4.3 质监员按以下程序检查剩余物料记录与退料量是否相符。

4.3.1 质监员对尚未开包的物料,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封口是否严密,确认所余物料无污染、数量准确,在退料记录上签名。

4.3.2 质监员对已经开封的零散包件的物料检查其开封、取样、结料是否均在与生产洁净级别要求相适应的区域操作。

4.3.3 如质监员对剩余生产物料的质量产生怀疑,应取样并送交质量管理部检验,如检验合格,质监员在退料记录上签名。

4.3.4 当质监员认为剩余生产物料的数量不符时,应查对批生产记录,查找差错原因,填写差错记录,并通知车间管理人员查找原因。

4.3.5 质监员监督对已经开封的零散包件的物料封口,做好标识。

4.4 剩余物料下一班生产时首先使用,使用前如其包装或封口完好,标志明确,未经不妥当贮存,可投入使用,否则应予重新检验。

5 不合格中间产品不得流入下道工序(按不合格产品管理规程进行操作)。

6 中间产品交接规程:6.1 中间产品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将中间产品称量,挂物料卡,存入暂存间,暂存间管理人员填写中转间(暂存间)台帐,根据需要填写申验单交质量管理部或车间化验室进行中间产品检验。

物料发放操作规程

物料发放操作规程

物料发放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物料发放操作规程,规范了出库发货的操作,加强了物料的管理。

2. 范围:适用于一般物资、原辅料、包装材料的发放控制。

3. 职责:仓库保管员执行,质量科监督。

4. 内容4.1. 一般物资出库流程4.1.1.出库物资应先核实审批情况,确认填写的领料单。

内容包括领用部门名称,时间,物料名称,型号及规格,数量,价格等。

材料、备件物资要简单注明用途。

领用单填写清楚后,由领料员签名,车间主任签名,最后由保管员签名发货。

4.1.2.所有进出物料应按时登帐,并在当月及时交财务科签帐。

4.1.3. 原辅料、包装材料发放流程:4.1.4.原则:无领料单不发料;无合格报告单的不发料;不合格的原辅料、包装材料不发料;超过储存期,无复检合格报告单不发料;领料单上品名不符,规格不明的不发料。

4.1.5.严格执行“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

4.1.6. 保管员根据“批生产指令”,仔细核对生产车间填写的领料单是否正确,若有误令其更正,并在“领料单”上填明发放原辅料、包装材料的物料编码,并将所列原辅包材备齐。

4.1.7.原包装完好无损的均按入库的数量计算。

破损包装按实际数量计算。

4.1.8.车间领料人员逐项逐件核对所领原辅料及包装材料的品名、批号、规格、数量,检查原辅料及包装材料是否合格,无误后在“领料单”上签名,填写“货位卡”、“物料发货台账”。

4.2. 成品发货流程:4.2.1.仓库保管员仔细核对产品发货单程序:产品编码、产品名称、数量、规格、收货单位、收货人以及各部门负责人等是否填写正确、齐全、字迹清楚。

4.2.2.核对无误后,仓库保管员按“先产先销”、“近期先出”、“先零后整”的发放产品的批次。

4.2.3.仓库保管员核对所发产品检验报告单,无合格报告单不得发放。

4.2.4.仓库保管员逐件清点核对,确认产品与产品“销售清单”内容一致,检查包装无破损后,在发货单上记录批号、数量、箱号以及拼箱等情况,并填写“货位卡”、“成品发货台账”。

物料发放标准操作规程

物料发放标准操作规程
4.3.1.3.所发物料由仓库送料员送到车间物料入口处,交车间接料员。
4.3.1.4.需拆包称取时,不直接入保健食品的原辅料在仓库称取,直接入保健食品的原辅料须在车间内相应的洁净区内称取。
4.3.1.5.称取的剩余物料应退回仓库。
4.3.2.包装材料发料
4.3.2.1.车间依据包装指令填写领料单到仓库领料。
4.2.4.经检查确认无误后备料。
4.2.5.保管员按照“先进先出,先产先出”的原则,将所需物料按批号移至备料区。
4.3.发料
4.3.1.原辅料发料
4.3.1.1.车间依据生产指令填写领料单到仓库领料。
4.3.1.2.保管员按领料单写明的品名、数量发料,并在发料记录上写明品名、数量、批号(编码)、生产企业或产地、检验单号、领发双方人员签字。
4.1.仓库保管员按生产部生产指令备料。生产指令或包装指令至少提前一天发到仓库。
4.2.备料
4.2.1.保管员核查所备物料名称、规格、数量等是否和生产指令相符。
4.2.2.检查所备物料包装是否完好、密封是否有渗漏、受潮、虫蛀、鼠咬及其它污染。
4.2.3.检查物料是否在贮存期内,是否经质量部检验合格。
4.3.2.5.不经洗涤直接使用的内包材,不得在仓库拆零。
4.3.2.6.标签、说明书和印有标签内容的标示材料,其接收数应与发出数、破损数、退回数和剩余数之和相等
4.3.2.7.已印有批号的包装材料不能退库,作报废处理。
4.4.发料结束后,保管员情况可以计数发放,也可以计重发放。
4.3.2.3.保管员按领料单写明的品名、规格、数量发料,并填写发料记录,写明品名、规格、数量、编码(批号)、生产企业、检验单号,领发双方人员签字。
4.3.2.4.所发包装材料由送料员送到车间,交车间接料员内包材送到车间物料入口处,外包材送到外包岗位。

物料分发管理制度

物料分发管理制度

物料分发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内部物料分发管理工作,提高物料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效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公司物料分发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合理、规范、安全、高效”。

第二章物料分发机制第四条公司成立物料管理中心,负责对公司物料的采购、储存、分发等工作。

第五条各部门在需要使用物料时,必须向物料管理中心提出申请,填写申请单,并说明物料的种类、数量、用途等相关信息。

第六条物料管理中心收到申请后,根据申请情况进行审核,核实物料库存情况,及时安排物料的分发。

第七条物料管理中心在分发物料时,必须按照申请单上的要求,确保物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八条物料管理中心要加强对物料分发过程的监督,确保物料分发工作的合法性及规范性。

第三章物料使用管理第九条各部门在接收到分发的物料后,必须认真核对物料的数量、品种等情况,并签字确认。

第十条使用物料的部门必须按照物料管理中心的要求,对物料进行妥善保管,防止物料的浪费和丢失。

第十一条使用物料的部门必须按照规定的使用范围和数量使用物料,不得私自挪用和转借使用。

第十二条对于过期或损坏的物料,使用部门必须及时通知物料管理中心,进行处理。

第四章物料库存管理第十三条物料管理中心要定期对库存物料进行盘点,并做好库存记录。

第十四条物料库存管理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库存保管,在保证物料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库存量,以节约成本。

第十五条对于长时间没有使用的物料,物料管理中心要及时清理,做好物料的报废和处理工作。

第五章物料分发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第十六条公司领导要加强对物料分发管理工作的重视,对物料管理中心的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

第十七条物料管理中心要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物料的采购、分发和使用情况,并接受领导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八条公司内设立物料管理监督小组,定期对物料分发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扣减绩效奖金、责任追究等。

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放行管理规程

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放行管理规程

目的:
建立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放行管理规程。

范围:
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放行的管理。

责任者:
质量管理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内容:
1 质量管理部QA检查员负责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审核放行。

2 QA检查员按生产现场监控程序对每一工序进行严格审核、监控。

3 审核内容:
3.1 生产条件符合GMP要求。

3.2 生产环境符合规定要求。

3.3 生产操作过程符合工艺、主配方、标准操作规程要求,且无交叉污染。

3.4 生产记录、监控记录填写符合规定要求,与生产过程相符。

3.5 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质量符合内控质量标准。

3.6 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取样执行批准的取样规程,取样符合规定。

3.7 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检验执行批准的检验规程。

3.8 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检验原始记录填写完整、准确,复核无误。

3.9 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检验合格报告书填写正确,复核无误。

4 以上各项如与规定有偏离,应执行“偏差处理管理规程”(SMP-QA-425-00),手续完备。

5 经QC检验员检验的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QA检查员收到检验报告单后,根据检验结果与现场检查情况,签发同意使用牌或拒绝使用牌,合格的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即可流转到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中间产品及待包装产品按“不合格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成品管理规程”(SMP-QA-108-00)及时处理。

物料发放管理规程

物料发放管理规程

目的
建立物料发放管理规程,规范物料发放程序。

范围
所有物料的发放
责任
质量管理部监控员、仓库保管员、车间主任、领料员
内容
1 发放原则
1.1 仓库保管员凭领料单发货,领料单一式三份,仓库一份,财务一份,领料部门留存一份。

1.2 物料发放时应先进先出,近期先出,易变先出,有取样痕迹物料先出。

1.3 发放的物料应包装完好,称重计量。

1.4 待验及不合格物料不得发放使用。

1.5 仓库保管员依据领料单所列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等进行发放。

1.6 仓库保管员、领料人均应在领料单上签字。

1.7 须拆零的物料可根据其性质在指定区域拆包、称量,称量后被拆包件应封严后,放回原货位,并做好物料标签。

1.8 货物发放后应由仓库保管员及时填写货位卡和收发总帐,注明货物去向及结存情况。

1.9 仓库保管员应定期对库存情况进行盘点,如有差错,应及时纠正。

2 发放程序
2.1 仓库保管员接到领料单后,逐一审核领料单内容是否清楚、齐全,车间主任是否审核签字。

2.2 仓库保管员依据领料单所列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等将所需物料备齐。

2.3 所用物料须有合格检验报告单与物料合格证,方可发放,否则不得发放。

2.4 领料员与仓库保管员共同核对无误后,双方共同在领料单上签字,领料员领取物料。

2.5 仓库保管员及时填写“货位卡”与“物料收发总帐”,保证帐、卡、物相符,并将各种卡、单归档、保存。

物料发放标准操作规程

物料发放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规范物料发放程序,保证所发物料符合质量标准、先进先出、按定额准确发放范围:物料发放的全过程。

职责:计划员、车间领料员、仓管员、QA。

程序:1.所发物料应为仓管员已取得物料检验报告单、合格证和库卡的合格物料,发料应按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2.生产车间根据生产指令填写物料限额领料单,安排人员凭生产指令领料及物料限额领料单前往仓库领料。

3.物料发放员根据领料单和其掌握的库卡,按先进先出的原则确定发放物料批号并在领料单上填写批号。

4.仓管员按照领料单上所注明原材料名称和数量发放原辅料、包装材料。

5.发放原则:原辅料做到先进先出,每件称量。

包装材料做到先进先出,计数发放,不能计数发放时不足一个包装量发放一个包装;超过一个包装量又不足二个包装量,发放二个包装,依次类推。

6.发料要求6.1 环境卫生要求6.1.1 称量间设在车间,洁净级别要求、清洁规程及人员卫生要求应与生产区域保持一致。

6.1.2 当发完一批物料后,必须在发料区进行必要的清洁工作,用吸尘机或湿抹清除可能散落在发料区的物料,以防止污染。

6.2 称量系统要求6.2.1 应根据称量范围选择适当的衡器。

6.2.2 使用的衡器应经过定期校正并在合格使用期内。

6.2.3 称量过程要有人复核.6.3 发料用具要求6.3.1使用一次性使用塑料内袋的圆桶,或不锈钢小桶作发料的容器。

6.3.2 发料设备(匙、勺等)必须是干净的。

7. 发料步骤7.1 在发料时,按领料单核对所发物料包装上的“合格”标签,有关内容是否一致。

7.2 根据领料单上需发料的编码,将物料送至合适的衡器处,准备逐个进行称量或计数。

7.3 把空的发料容器和它的盖子一起放在衡器上。

7.4 容器皮重必须记录在发料记录中;在容器中称取准确数量的物料毛重、物料净重必须记录在发料记录中。

7.5 发料员在物料标签上填写相关内容,逐个地贴在已密封的相关容器或包装物上。

7.6 如果需用二个批号的物料,物料标签上应注明相应的批号和重量,在限额领料单备注栏中应分别注明相应的批号及数量,且做好发料记录。

物料发放管理制度

物料发放管理制度

物料发放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物料发放管理,明确责任,保障物料的安全及有效使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部门从库房领取物料,并对物料的发放、领用、管理、使用及核算等进行全面规范管理。

二、责任部门1. 库房管理人员负责对入库物料进行一定的整理和分类,并按照规定发放给需要的部门。

2. 各部门办公室主管负责向库房提出物料申领申请,并负责核对并签字确认物料的领用及使用情况。

三、物料发放流程1. 部门提出申领:各部门办公室主管根据实际需求,向库房提出物料申领申请。

2. 库房审批:库房管理人员收到申领申请后,按照申请进行核对,并根据库存情况审批申领。

3. 物料发放:经库房审批通过后,库房管理人员按照申请发放物料,并做好登记记录。

4. 部门领用确认:领用物料的部门办公室主管安排工作人员到库房领取物料,并在领用单上签字确认。

5. 物料使用管理:各部门对领取的物料进行妥善管理,合理使用,并应做好相应的台账记录。

四、物料发放管理要求1. 库房管理要求:库房管理人员要按照物料的类别进行存放,并做好分类标识。

并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量的准确性。

2. 申领审批要求:各部门对物料的申领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确定数量,并应保证物料的合理使用。

3. 物料领用确认要求:部门办公室主管要对领用物料进行确认,确保物料使用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4. 物料使用管理要求:各部门要妥善使用领取的物料,并做好相应的登记和记录,确保物料使用的透明化。

五、物料发放管理流程1. 申领单的填写:申领部门的办公室主管根据实际需要填写物料申领单,并注明申领事由及数量。

2. 库房审批: 库房管理人员对申领单进行核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批。

3. 发放物料:经过库房审批通过后,库房管理人员给予领取物料,并做好相应的登记。

4. 领用确认:领用部门的办公室主管安排相关人员到库房领取物料,并在领用单上签字确认。

5. 使用管理:各部门对领取物料进行合理使用,并应做好相关的存储和台账记录。

物料与产品发放管理规程

物料与产品发放管理规程

物料与产品管理规程目的:建立物料与产品发放管理规程,规范物料与产品发放,避免物料与产品发放过程中出现差错。

范围:公司所有用于生产所用物料如原药材、辅料、包装材料、生产辅助性物料及中间产品、待包装品、成品。

责任者:供应部仓库管理员、车间物料员、车间领料人员、发货内勤人员。

内容:1.物料与产品按批发放,中药材、包装材料及生产辅助性物料的发放,按先进先发(FIFO)原则执行,辅料及成品的发放按近效期先出(FEFO)原则执行。

2.物料的发放在执行先进先发(FIFO)或者近效期先出(FEFO)原则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零头先发,整包发放”的原则。

3.只有经批准放行并有合格状态标识的物料与产品方可发放,未经批准放行的物料与产品一律不得发放、使用。

4.应根据生产指令或者产品调拨单中规定的物料或产品的名称、规格、批号发放所需的生产物料及成品,根据《领料单》、《产品调拨单》发放生产物料或者成品的数量。

5.发放生产物料或者产品时应检查物料或产品的状态标识、标签情况,标识、标签应清晰可读,确保能充分识别物料或者产品的身份和质量状态。

对于没有标识或无法识别物料或产品的身份或质量状态的物料与成品不得发放、使用。

6.发放生产物料或产品时应检查物料的外包装情况,有无发霉、受潮、破损等异常情况。

7.非授权人员不得进入储存区从货位上挪动物料或产品,仓库管理员,生产人员、发货内勤人员应在发货区完成物料或产品的交接手续。

8.物料或产品的交接过程中,发放人和接收人均需要根据领料单或发货单仔细核对发放的生产物料或成品的名称、单位、批号、数量是否符合并满足需求。

9.发放过程中,物料或产品的进出台账和发放记录应能够准确反映物料或者产品的数量变化及去向,应保持帐、卡、物一致。

10.非指定人员不得随意替代指定人员履行印刷包装材料管理的责任。

11.任何对本文件的改变或修正都必须起到改善的作用,并详细记录文件的修订。

物料发放标准操作规程

物料发放标准操作规程

物料发放标准操作规程编号:版本:编制:日期:审定:日期:批准:日期:生效日期:管理部门:发放部门:生产部 质管部 工程部 研发部 PMC 采购部 仓库 营销中心 人事行政中心 财务部一、目的:规范物料发放操作规程。

二、依据:依照公司的现状及相关制度。

三、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仓库所有合格物料(原辅料、包装材料)的发放工作程序。

四、职责:相关人员按照制度珍贵作业。

五、内容:1、发料原则A. 必须有质管部发放的“检验合格报告单”、“合格证”的物料(原辅料、包装材料),方可发放。

待验、不合格、退货物品严禁发放。

B. 发放时,领料或领货人员手续、凭证单据齐全正确。

C. 先进先出,按批号(批次)限额发料(原辅料、包装材料)。

发放时应先发放生产退回的尾料。

D. 每件物料上应贴有“合格证”标志(原辅料、包装材料)。

E. 处理后使用的物料,必须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后才能发放。

F. 超过规定储存周期的物料,无复验结果“符合规定”的检验报告书,不得发放。

2、发料程序(1)、备料、领料。

①、车间根据生产作业令核算所需准备的物料制作“领料单”,一式四联(仓库、领料员、领用部门、统计),经生产车间负责人核准签字后,将“领料单”交给仓管员。

②、仓管员检查核对“领料单”,检查是否已由生产车间负责人审核、签字,是否符合发料原则③、仓管员依照“领料单”所列的物料名称、物料代码、规格,填上应发物料的批号等,按“领料单”的数量将所需物料备齐,置备料区(发料区),同时填写货位卡。

④、车间领料员逐件核对所备物料的品名、规格、批号(进厂编码)、数量、合格证等,在“领料单”上签字。

由领料员送到车间指定位置,将外包装清洁后堆放整齐。

⑤、原辅料发放:依次限额发放原辅料,称量按《原辅料备料、称量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操作:a、库房具备与生产要求相同条件的分样室时,可在分样室内称量后,双层包装密封,并做好标记发放。

b、库房不具备与生产要求相同条件的分样室时,进入洁净区物料应整包装发放。

007车间内物料、中间产品传递管理规程

007车间内物料、中间产品传递管理规程

目的:建立车间内物料、中间产品传递管理规程,使此项工作标准化、规范化,避免混淆和差错。

范围:车间内的物料和中间产品的传递和交接责任:车间主任、QA检查员、工序班长、操作工、中间站管理员内容1 物料1.1 原辅料、内包装材料的领取1.1.1 库工将原辅料、内包装材料运至车间后,由暂存间管理员负责接收,制剂车间由配料工序,前提车间由拣选工序负责外清并将物料运到暂存间内,码放整齐,暂存间管理员和QA检查员复核所领物料符合要求后,填写“原辅料接收记录”,建立“货位卡”。

1.1.2 工序负责人根据工序批生产指令规定的数量,填写“物料(中间产品)交接单”一式两份,到原辅料暂存间和内包材暂存间领取。

领取时,双方按“车间内物料交接单”内容检查称量实物准确无误后,暂存间管理员在交接单上签字并填写物料编码,领取人将物料运回本工序,准备加工;暂存间管理员填写“原辅料发放记录”和“货位卡”。

1.2 包装材料的领取1.2.1库工将外包装材料运至车间后,由暂存间管理员负责接收,由包装工序负责外清并将物料运到暂存间内,码放整齐,暂存间管理员和QA检查员复核所领包材符合要求后,填写“包装材料接收记录”,建立“货位卡”。

1.2.2 包装工序负责人根据批包装指令的数量,填写“物料(中间产品)交接单”,到包材暂存间内领取。

暂存间管理员根据交接单内容计数发放,经双方核对准确无误后,签字并填写物料编码。

领取人将领取物品运回本工序,准备包装;暂存间管理员填写“包材发放记录”和“货位卡”。

2 中间产品的传递中间产品的传递分为两类,一类为工序间直接交接,一类为入中间站暂存。

2.1 入中间站的产品传递2.1.1 入中间站的中间产品有:粉碎后的生药粉、干燥后的膏粉混合物、批混后的药粉(颗粒)、充填后的胶囊、内包装后的铝箔板。

2.1.2 传递程序2.1.2.1 工序加工完成后,称重计数,在每件容器上附上“容器标志签”,标明名称、数量、批号、加工状态等内容,工序负责人填写“物料(中间产品)交接单”一式两份,同中间产品一起运到中间站,与中间站管理员一同称量复核准确无误后双方签字,各留一份,将中间产品入站保存。

物料发放管理规程

物料发放管理规程

物料发放管理规程目的:建立物料发放管理规程,使物料发放规范化。

范围:所有原料、辅料及包装材料等。

责任:仓库保管员制定;仓储部部长审核;主管生产副经理批准;仓库保管员、车间领料员执行。

内容:1.供应部应根据生产计划、库存物资报表及销毁情况做好物资的仓储备料。

2.仓库保管员接到《领料单》后,逐一审核领料单内容是否清楚、齐全;生产部部长和车间主任是否签字审核,是否在定额范围内。

3.所有原辅料、包装材料必须有《检验合格报告书》和质保部发放的《合格证》方可发放。

4.物料发放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按进厂批号顺序和领料单领用数量发放。

对于退回的物料应优先发放,包装破损后更换包装的物料先发放。

6.对所发放物料,仓库保管员与车间领料人共同核对无误后,仓库保管员填写《物料发放记录》,领料人签字。

7.仓库保管员在“发料人”栏上签字。

8.物料零头的发放8.1能拆包的在取样车内拆包发放。

8.2不能或不便拆包的物料应按包件领出,多出限额的领料部分,由领料部门在领料单仓储部留存一联内写出所欠数量。

9.特殊物料的发放按《特殊管理的物料贮存与发放管理规程》中的规定执行。

10.生产结束或停产时,剩余物料可按《退料管理规程》有关规定退回仓库。

11.库存物料发生损耗或破碎时,属合理损耗或正常破损,保管员书面报告情况,仓储部部长签字后报主管生产副经理审核,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销毁,属人为原因造成的损耗或破碎,追究个人责任。

12.物料发放结束后,仓库保管员立即在《物资货位卡》和台帐上填写货物去向,结存情况。

13.仓库保管员将库房卫生打扫干净,然后离库。

14.文件引出记录物料发放记录 TG-C76-005-01精美文档。

物料发放标准操作规程

物料发放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了规范管理和保证产品质量,特建立了物料发放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内的所有物料的发放。

3.责任者:
仓管员。

4.内容:
4.1仓库内的所有物料必须按批准的生产指令单领用。

4.2 仓管员根据生产指令单发料,发料单必须有发料人、领料人、复核人、QA签字。

4.3 所有发放的物料必须是检验合格的物料,不合格物料不得发放。

4.4 按照先进先出原则,仓管员依据发料单所列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等,将所需物料备齐,按整包发料,放置备料区,并做好记录,生产之前退库的尾数要先发给生产使用。

4.5 仓管员备好所发放的物料后,领料员要逐件核对点收,核对无误后,仓管员、领料员在发料单上签字。

4.6 对于印刷性包装材料,要计数发放,发料人、领料人均要核对数量,并填写发料单,领、发料人均应在发料单上签名。

4.7 发料后仓管员应及时填写物料台帐及货位卡,填写货物去向、结存情况。

4.8 当一批物料使用完毕,该批物料货位卡应归档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JGR 集安广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企业管理标准
SMP-SC-009-00 物料、中间产品发放使用管理规程
2020-06-15 发布 2020-07-15 实施集安广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发布
集安广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SMP-SC-009-00
物料、中间产品发放使用管理规程
1 目的
建立生产车间物料、中间产品发放、使用管理规程,使生产车间物料、中间产品发放规范化,保证生产车间物料、中间产品的使用不混淆、不发生差错。

2 范围
生产车间的物料、中间产品的发放和使用。

3 职责
生产部责任:制定本规程并监督实施
生产车间责任:按本规程实施并做好记录
4 内容
4.1 车间技术员根据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及车间剩余物料数量、生产实际消耗物料开具物料领料单,车间QA检查员和领料员到仓库将物料领回。

4.2 车间QA检查员对所领用的物料、中间产品进行验收,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污染,核对物料的品名、批号、数量、检验单号、供货单位等,领用的标签、说明书要与质量标准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4.3 物料发放由车间指定人员按批配料单进行发放,执行先进先出原则,上一批的剩余物料应先发放。

4.4 进入车间的物料、中间产品由工序负责人负责管理,任何人不得随意领用。

4.5 工序负责人根据指令通知操作人员领取使用物料及中间产品。

4.6 每天生产结束后剩余的物料,送入物料暂存室进行贮存,并做好记录,填写物料标识卡。

4.7 物料发放后,工序负责人立即填写物料标识卡,标明使用和结存情况。

4.8 物料、中间产品交接前由车间QA检查员对其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合格后,车间方可领取使用。

4.9 中间产品的交接必须有双方车间管理人员在场,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检验结果确认无误后,在交接单上签字,方可使用。

第 1 页共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