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极战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北极战略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融冰速度加快,北极地区的战略重要性日益显露,这引起了许多国家在北极的争夺和博弈。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激增,能源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且维护能源和海上运输通道安全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

为了开创参与北极事务的有利形势,攫取北极巨大的战略利益,我们必须迅速制定相应的北极策略,以确保我国在未来世界格局中处于有利态势。

我国迫切需要评估北极在未来世界国际格局中的影响,制定中国的北极战略。

关键词:科研价值、北极资源、国际新航道、能源安全、军事战略、地缘政治格局、国家利益、战略合作。

国际局势变幻莫测,争夺和控制战略要地,将深刻地影响着未来世界局势的发展。

谁在北极争夺中获胜,谁就可站在经济、政治的综合态势的制高点,在未来国际格局中将处于有利地位。

随着全球变暖,融冰速度逐年加快,还有其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及融冰后将形成新航道,北极注定将成为国际局势新的争夺点。

中国必须制定和实施自己的北极战略,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一、北极战略权益之争夺
北极地区之战略争夺最早见于美苏争霸时期。

美苏冷战结束后,北极地区的战略意义进一步加强。

北冰洋是北美洲、亚洲、欧洲的顶点和结合点,拥有联系三大洲最短的航线,这必然成为世界各大国争夺的战略要地。

另外,“八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这样北极连接着全球经济最发达、战略位置最重要的地区,也是各种力量角逐、矛盾交错丛生、关系极其复杂的地区。

北冰洋海冰融化后,其必将改变大国之间的地缘关系和战略格局,引起全球性新一轮的地缘政治革命。

这更加剧了北极的争夺。

近年来,大国纷纷制定北极战略,以求在北极事务中处于主导地位。

2008年9月18日俄罗斯制定了《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北极地区国家政策原则及远景规划》,确定了俄罗斯北极政策的国家利益、主要目标、战略优先方向、基本任务和执行机制。

其中首要一条是“开发俄属北极区域,将其作为保障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基地。

”2009年5月13日,俄罗斯又出台了《2020年之前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强调未来国际政治将聚焦于能源争夺,北极是争夺的焦点地区之一,在争夺时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

此外,俄罗斯还出台了2009年海军战略、“2030年前交通开发战略”和“2030前俄罗斯大陆架调查与开发计划等文件也高度重视北极”,并计划建立北极部队。

2009年1月9日美国政府颁布了《国家安全及国土安全总统指令》,宣称美国是一个北极国家,在北极地区拥有重要的利益,其中航海自由被置于“最优先”的地位,美国坚持“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属于国际航道,美国船只有权过境通航。

面对北极的资源价值和航道价值,2008年11月20日,欧盟出台《欧盟与北极地区》政策文件,宣布欧盟国家在北极地区拥有利益,其北极目标是维护北极与人类的和谐关系;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致力于北极多变治理。

环“北极八国”的美国、加拿大、芬兰、瑞典、丹麦、冰岛、挪威接壤北极地区,拥有直接的巨大利益,一旦由于争夺而引发战争,后果将不堪设想。

欧盟、北约表态推动了北欧国家以集体方式参与北极事务。

另外,非极地国家中的印度、日本、澳大利等国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北极声音,扩大对北极事务的影响。

虽然,目前环北极国家对北极地区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但主权归属必须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任何对北极地区宣称拥有主权的国家在联合国内提出相关要求时必定会遭到其他国家的反对。

因此,在制定相关北极地区专门的国际法颁布之前,“冻结”主权要求,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北极资源,才
是解决北极争夺的最佳出路。

二、北极对中国的战略影响
北极对于中国为什么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从北极的气候环境、资源、新航道、军事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一)研究北极气候的意义
全球气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局部地区环境的变化,将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地区的环境和气候。

积极开展北极极地气候的研究,掌握北极气候变化规律,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并为制定科学的国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1、北极极地气候系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气候变化,左右着主要经济地区的季节交替和旱涝风霜。

例如,影响着我国四季气候的冷空气主要来源于北极地区,经西伯利亚地区逐渐加强而流向中国。

2008年中国南方发生了百年不遇的雪灾就是由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流得到加强而发生的,这给我国造成了重大的国民经济损失,严重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的正常开展。

此外,北极地区还是全球大气海洋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地区之一,在大气气候系统形成和变化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加强对北极极地气候的研究,这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针对荒漠化、沙漠化治理的国土整治规划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我国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减少国民经济重大损失,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安全。

北极气候的研究将可降低自然灾害对我国的威胁,极大地加快我国的国土整治工作的进程,这将有利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北冰洋洋流对经济渔场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北冰洋海盆中由北极过程形成的低温盐水体与大西洋和太平洋水系的交换,深刻地影响着其海洋环境。

北冰洋流与其他大洋进行水体交换是全球能量交换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使全球热量达到相对平衡,从而维系着地球的生态平衡。

另外,楚克奇海和白令海峡是北冰洋、太平洋两大洋水交换的必经之路,其决定了北冰洋在全球变化过程中对我国环境与资源的深刻影响。

同时,北极洋流也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渔业资源。

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均得益于北极洋流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当规模的海洋捕捞船队,大力发展远洋捕捞事业。

我国早已在南极和北极建立了科学研究站,并对其持续进行了数十年的气候研究,掌握了大量翔实的北极气候环境的科学数据资料,这为我国加强对北极乃至全球的气候开创了极其有利的局面。

(二)北极资源对中国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能源需求量进一步扩大,国际能源供应日趋紧张,能源价格不断上涨。

另外,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掌控着全球大部分石油的开采与西方某些大国一定程度上操控着石油价格,这严重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面对日益枯竭的化石能源和国内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许多国家投入到北极丰富的资源争夺中去。

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巨大的能源需求和压力,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

相关研究表明,北冰洋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北极地区原油储量大约为2500亿桶,相当于目前被确认世界原油储量的1/4,天然气的储量大概为80亿立方米,相当于全世界天然气储量的45%。

地质学家估计,煤炭资源总储量约为10000亿吨或者更多,超过全世界已探明煤炭资源总量9844亿吨。

1972年一种被誉为第四代新能源“可燃冰”在麦雅哈天然气田被发现。

此外,北极地区除有富饶的渔业和丰富的水力、风力、森林等可再生资源之外,还有金、银、铜、锌、钴、镍、铀和稀有元素等矿产资源。

北极无疑成了人类地球上最后一块潜力巨大的能源基地。

另外,北冰洋是全世界最浅的海洋,一半面积属于大陆架,而且超过半数的大陆架区水域深度不超过50米,这为大规模开采利用北极资源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开采技术的日益成熟,北极资源开采难度进一步降低,北极资源最终会被人类开采使用。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大。

同时由于浪费严重和技术制约,国内能源生产远远不
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使我国面临着巨大的能源进口压力,能源严重地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维护能源安全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战略问题,并且中国的关键国家利益的实现也高度依赖于充足能源的获取[1]”。

目前,中国进口的能源主要来自中东、非洲等这些地区,且中国石油进口不得不通过容易受到攻击的海上咽喉,另外,一些大国控制着海上的主要通道,中国进口能源安全受到巨大威胁。

“国际能源署预测,2050年中国70%的进口石油来自中东,剩下的份额来自非洲、俄罗斯的石油管道和铁路以及中亚的输油管道。

超过50%的中国石油将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

[2]”一旦发生动乱或战争,还有某些大国别有用心破坏海上能源通道,这将导致能源产量锐减,进口受阻,这对中国经济将是致命的打击。

“战略资源与战略通道的安全是现代国家较量的重要领域,保护战略资源的正常供应及战略通道的畅通成为现代大国的重要任务。

[3]”所以,中国必须制定相应的战略以确保能源进口通道畅通、安全,维护我国经济发展的安全。

面对如此不利的国际形势,北极丰富的资源无疑将是一个安全明智的选择。

通过正确的外交战略,加入北极资源的勘探开采,将决定中国未来。

目前,环北极八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丹麦、芬兰、瑞典、冰岛、挪威)早已开始了对北极领土和资源的争夺,但还没有达成一个具有法律的协议,北极归属依然没有确定。

争夺的硝烟依然笼罩北极上空,国际争夺依然激烈。

这为我国进入北极和实行北极战略具有一定有利的影响。

因此,我国必须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积极参与北极事务的谈判中,增强我国在北极事务的影响,维护我国的北极利益。

一旦将来发生了新形势,我国可以迅速投入到北极事务中,参与北极资源的开采。

这样,增加了我国能源进口通道,且远离了动乱地区,中国能源进口安全将得到进一步加强,这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此外,我国距北极距离近,从北极进口能源,不仅可以节省宝贵的运输时间,而且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这将减轻我国企业发展的负担,增强企业发展潜力,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

中国能源安全风险也进一步降低,中国将处于有利局势。

(三)新航道对中国国际贸易的意义
近年来,北极上空气温度上升幅度更是全球平均升温幅度的“两位”数。

北极融冰加快,海冰厚度和覆盖范围都大大缩小了。

科学家预测北冰洋上的冰正在以每年3%的速度融化,可以说在未来北冰洋将有可能完全没有冰山的阻挡,航运、渔业和石油天然气开发将得以实现。

随着北冰洋海冰的消融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将成为新的“大西洋——太平洋”中心航线。

这些为世界航运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两个航道更接近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连线(大圆航线),是连接太平洋北部与大西洋北部的最短航线。

[4]”欧亚和北美洲之间的航程将因此缩短了6000——8000公里。

美国和加拿大沿岸各港口到欧亚大陆北部沿岸各港口的纵向航线,及北美洲北部沿岸各港之间的近岸航线,还有欧亚大陆北部各港口之间的近岸航线在北极冰层消融后将成为沟通全球的最方便通道。

“北极航道开通将改变世界贸易,促成俄罗斯、北美、北欧为主体的超强的环北极经济圈,进而影响整个世界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

[5]”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谁控制了北冰洋,就可以控制未来新的世界经济走廊,从而谋求更大的经济政治利益和全球经济主导地位。

由于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这严重依赖海外市场。

欧盟、美国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并且双方贸易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与外国进行贸易主要依靠海运。

“中国海洋运输途径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这些航道因大国控制和海盗猖獗,安全系数低,航运成本高。

而且苏伊士运河通航能力已经饱和,近年壅塞现象严重,北极航道则不存在这些问题[5]”如果北极航道打通,将缩短货物运输海程,极大地降低运输成本,同时节省了宝贵的运输时间,这将更有利于中外贸易的发展。

中国的进口能源安全和货物出口也进一步得到保障。

因此中国必须制定自己的北极战略,加强与环北极八国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在北极地区的影响力,维护我国的战略利益。

(四)北极的军事价值
北冰洋几十米到几百米厚的冰层阻挡了来自卫星、飞机等的跟踪和探测,北极已成为地球上最安全的水下导弹发射基地。

如今,北冰洋海底早已成为了大国战略核潜艇的栖身之所。

一旦战争需
要,潜伏在北极的战略核潜艇就能选择突破冰层发射导弹。

从这里发射洲际导弹,短短十分钟内就可对美国全境实施核打击,如此短的时间让美国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压力。

这决定了北极地区拥有无比优越的军事战略价值。

虽然近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军事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虽然中美贸易不断发展,两国经济交流频繁,但美国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国的军事恐吓和遏制。

2001年的中美南海撞机事件、三大岛链围堵中国和“美国大力强化美日同盟,对中国的东西合围之势已初见端倪。

美国还在外交上加强对中国的包围,如企图把越南、印、哈、蒙等国纳入其对华遏制轨道。

[6]”这表明中国的国家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必须加强国防建设,建立强大的海军,发展先进核潜艇,以应对不利的国际安全局势。

一旦发生战争,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北极巨大军事优势,游弋在北极的战略核潜艇将让入侵之敌必须谨慎考虑发动战争的成本和后果,这将有利于遏制战争的爆发。

这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的安全保障。

三、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可行性分析及应对战略
北极地区具有着一种巨大的经济和地缘战略资产,这暗示着在这一地区由这些资源的价值所引起的政治冲突与军事竞争的潜在景象。

因此,为了实现中国的能源安全,中国必须尽快制定自己的北极战略。

“根据1982年达成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北极地区(特别是终年冰封的北冰洋海域)既不属于“无主之地”,也不能说是处于法律真空。

但该《公约》并没有从北极特殊的地理状况、历史和现实出发,对该地区法律地位和环境保护、科学考察、资源开发、军事化利用等方面的制度作出专门规定。

[7]”且北极地区应为全人类的共同财产。

这为我国参与北极事务创造了有利形势。

此外,南极问题的和平解决也为解决北极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目前,关于北极地区的国际法还不完善,各个国家利益协调还缺少依据。

但相关的北极地区磋商也在积极开展。

为了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北极战略必须上升为国家意志。

我们进一步强化北极战略意识,增强海洋观念,评估北极在我国未来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加大对北极地区的关注和研究力度,确定北极战略目标。

我们可以通过灵活而有效的外交,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我国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

积极参与现有北极合作机制,抉择北极战略路径。

只有积极参与北极事务,才增强我国在北极的影响,才可能拥有话语权,这样才有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利益。

另一方面,我国必须重视与非极地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加强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非极地国家在北极事务中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共同利益的谋求,推动北极治理与开发的国际化,引导北极问题向合理公正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定义的中国国家利益包括经济持续发展、防止台湾独立、中国作为一个全球力量的回归
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 张胜军,李形《中国能源安全与中国北极战略定位》.国际观察,2010年第4期.
[3]崔立如,林利民等《国际战略与安全形成评估》.时事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25页.
[4]李振福《北极航线的中国战略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01-01.
[5]郭培清《大国应有全球战略,全球战略必须囊括北极》.中国战略网,2009-07-08 .
[6]郭观桥等《一个大国崛起的困扰》,时事出版社,第20—21页.
[7]黄志雄《北极问题的国际法分析和思考》,国际论坛,2009年第6期,第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