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学人与玉树人民心相连-牛津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
20_世纪30_年代初胡适与柯劭
收稿日期:2023-05-26作者简介:李雪花(1974-),女,河南汝南人,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馆员,主要从事中日文献整理研究;王君香(1984-)(通讯作者),女,河南封丘人,文学博士,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东亚文化交流史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日合作版《中日文化交流史丛书》”(项目编号:17ZDA227);河南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外语+世界史+国际关系’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JGLX013)。
第56卷 第5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9月 Vol.56 No.5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Sep.2023 20世纪30年代初胡适与柯劭?认知新考———基于日本游学者来华访谈记录的译读李雪花1 王君香2(1.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河南郑州450001;2.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 要:日本筑波大学图书馆藏《吴轿燕马录》《燕辽游记》等日本人来华游记,为我们再现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日学人交流的历史现场提供了鲜活素材。
诸桥辙次、内野台岭带领的青年访华团先后与胡适、柯劭?等著名学人的访谈记录,内容涵盖经史文学,旁涉时事政治,同时还涉及了柯劭?获得东京大学博士学位等学人经历。
这些近代中日学术交流特有的对谈资料,展现了新学精英胡适与旧学耆老柯劭?的形象,揭示出鲜为人知的中日学人思想交流与碰撞的史实。
关键词:胡适;柯劭?;对谈;中日学术交流中图分类号:K2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23)05-0108-06 明治以降,日本一些高校多次组织师生来华游学,编写了大量旅行报告。
其中东京文理科大学(现筑波大学)师生组成的中国旅行团在1907年至1939年期间撰写的《辽东修学旅行记》《吴轿燕马录》《燕山楚水》《燕辽游记》《辽燕纪行》《开拓的大陆》等六种旅行报告,除《辽东修学旅行记》公开出版外,其余五种报告皆为油印本形态的内部资料,罕为人知。
清华大学成立伊斯雷尔·爱泼斯坦研究中心
10⽉18⽇,清华⼤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研究中⼼成⽴⼤会及爱泼斯坦藏书捐赠仪式在清华⼤学举⾏。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和清华⼤学副校长谢维和为中⼼揭牌。
爱泼斯坦夫⼈艾黄浣碧⼥⼠将他⽣前珍藏的6382册西⽂图书等捐赠给清华⼤学。
王晨在会上致辞。
他强调,新的时代特点向我们提出了更⾼的要求,世界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我们也需要越来越多杰出的外宣⼈才来有效促进中外之间的交流、理解和互信,需要越来越多优秀的外宣作品来向世界说明中国在推进科学发展、倡导和谐世界、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促进⼈类和平发展的理念和主张。
过去10年间,清华⼤学在对外传播⼈才培养、外宣政策研究和我国发⾔⼈制度建设与培训等⽅⾯做了⼤量积极有效的⼯作。
清华⼤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研究中⼼”的成⽴标志着清华⼤学在国家外宣⼈才培养⽅⾯主动担负更⼤责任,迈出更⼤步伐。
希望清华⼤学抓住机遇,不断创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更多的有志于中国对外宣传⼯作的拔尖创新型⼈才。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研究中⼼由清华⼤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担任中⼼主任,清华⼤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民⽇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教授担任中⼼名誉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邀请国家外宣⼯作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爱泼斯坦⽣前同事,和清华师⽣⼀起组成清华⼤学爱泼斯坦研究中⼼研究团队,积聚优势⼒量,形成合⼒。
中⼼将本着促进学科交叉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学校图书馆在新闻传播、信息开发与利⽤、公共政策与分析等⽅⾯的科研优势,引导新闻后来⼈在传承爱泼斯坦前辈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学术探索和创新,为共同推动我国的对外传播事业⽽共同努⼒。
谢维和代表清华⼤学向各位来宾和艾黄浣碧⼥⼠表⽰感谢,对研究中⼼未来⼯作提出希望。
他说,爱泼斯坦同志是中国乃⾄世界⼈民永远的榜样。
捐赠给清华的图书和资料,既饱含了爱⽼⽣前对中国国家形象和外宣事业的研究⼼⾎,同时也是我国开展外宣⼯作最珍贵的历史资料。
4月14日,在华访问的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访问清华大学,并在清华主楼发表题为
播,劳动力全球分配等提高生 产力。但他也表示,全球化也 存在负面影响,如造成一些人 员失业等,这时应采取的措施 是鼓励他们学习新的技能,促 进再就业。
在谈到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时,卡泰宁表示,巴厘岛会议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方面 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要减少导 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如二氧化碳 的排放需要全球的合作。
清华大学和芬兰的交流与合作
交流 2008,1,17, 芬兰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卡泰宁先生一行访问我校,并做客清华海外名师讲堂发表“欧盟未来面临挑
战”的演讲。 2005.9.13, 芬兰文化部长塔尼娅·卡尔佩拉(Tanja Karpela)女士访问我校并发表演讲。 2004.11.30,芬兰议会议长帕沃·利波宁(Paavo Lipponen)先生来访,并作了题为“芬兰的发展模式与特色-物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在演讲前与斯蒂格 利茨教授进行了简短的会谈,就大学发展和大学 的社会责任交换了意见。随后举行了清华大学名 誉教授聘请仪式,谢维和副校长为斯蒂格利茨教
贬值及美国经济发展状况,指出应该加强政府和 其他机构对市场的巧妙干预。美国作为世界经济 最大国,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下,其产生的经济问 题也会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斯蒂格利茨指 出,必须从现在的经济危机中汲取教训:单纯市 场调节行不通,应该有合理有效的调控机制。他 还强调了加强国际合作对于经济发展与应对危 机的重要性。斯蒂格利茨教授在演讲结束后回答 了现场同学的提问。
授颁发了聘书。 斯蒂格利茨教授的演讲吸引了许多同学参
加,其中包括不少清华留学生。主楼接待厅两边 的通道上也都站满了赶来听演讲的学生。此次演 讲也是清华海外名师讲堂系列第 12 讲。
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斯蒂格利茨重点谈 到了市场调控的问题。他认为,自由的、不受管 制的市场会引发深远的经济与社会问题,比如加 剧贫富发展的不平衡与人们心中的社会不公平 感。斯蒂格利茨分析了美国信贷市场、美元货币
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名誉顾问
奉献,还处处凝聚这三十八位校友的点滴心
基金会每年召开两次理事会电话会议。
血。
基金会日常工作亦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来
进行。基金会理事会 1997,2000 和 2003 的
美国竺可桢教育基金会一直得到浙江
夏季年会分别在芝加哥,旧金山和普渡举
大学校方和各院系师生的大力支持。历任校
6
专题报道
领导都关心基金会的事业和成长。历年浙江
捐赠证书和小礼品。基金会在网页上表彰杰
做出无私的奉献。随着基金会业务年复一年
出的捐款校友。基金会十年一致的努力在广
的增长,基金会理事们投入大量业余的时间
大旅美校友中赢得声誉和支持,更多的校友
和精力来组织动员校友募捐,选拔杰出讲座
加入基金会乐捐的行列,更多的校友加入基
教授并协调在浙大的讲座计划,以及基金管
事会设理事会主席,赵广绪学长任第一任理
理事们来自全美各地,许多理事本身就是各
事会主席。基金会又陆续增设公关和提名两
地校友会的负责人。他们经常与校友交流,
个委员会。十年来,先后三十八位校友效力
在校友活动和其他各种场合宣传基金会,发
基金会理事会和所属委员会。除汤永谦和赵
动校友为基金会和母校奉献。基金会理事们
《海外学人》征文
由美国竺可桢教育基金会和中国旅美科 技协会联合创办的《海外学人》杂志,旨在 促进旅美学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追踪中美两 国科技文化最新动态,是您抒发思乡之情, 分享生活感悟,发布活动讯息的一片理想天 地。本刊热忱地期待您的投稿,题材不限。 诗歌,散文,游记,专题报导,书评,简讯…… 这是一个您自由挥洒的舞台。来稿请注明 《海外学人》征文。投稿地址: castusamag@。
Tucson, AZ85721 U.S.A. Website:
第四单元 郑振铎《猫》七年级上册部编版课件
第一只:“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 也污湿了”——为它的病死埋下伏笔。 第二只:“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跑到街 上,在哪里晒太阳”“总看见它在铁门外边。”“我们都很 为它提心吊胆”——为它被人拐走埋下伏笔。
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哪个词语直 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并仔细体会这 些词语的含义。
作者用了“难过”一词表达自己的痛 苦心情。相对以前两只猫的亡失的感情, “难过”所表示的痛苦要强烈得多。因为 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我”深 感内疚和自责。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 感情也就越强烈。
精读探究—体会情感
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还是著名藏
郑振铎(1898—1958)
书家,逝世后, 全部献给国家。
其家属将近十万册藏书
sè líng sŏng yŏng
污涩 红绫 怂 恿
chéng jiè chàng
惩 戒 怅然
zǔ
wàng
诅骂 妄下断语
quán
蜷伏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 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体会:“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也是
全文的结尾,它有什么作用?
“我”目睹了前两只小猫的不幸后,又 亲自制造了第三只小猫的悲剧,在内容 上表达了“我”深感愧疚;在结构上, 总结全文,并呼应了前文“自此,我家 好久不养猫”,形成首尾呼应的特点。
课堂练习:
一、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消耗(hào ) 怂恿 (Sǒng yǒng)诅骂( zǔ )蜷(quán )
案件定性:
冤案
案件反思:
1、在这个冤案中,作者错在哪里?从这件事中, 他明白了什么道理?
文莱华人兄弟的中华情
文莱华人兄弟的中华情作者:张蕾柳南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23年第09期2023年8月的一個下午,我们与文莱诗里亚中正中学校长沈仁祥、文莱中国“一带一路”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秘书长沈宗祥相约见面,地点是该促进会还未正式投入使用的新办工地点,我们提前10分钟到达,刚进沈宗祥秘书长的办公室坐下,就见办公室关好的门开了。
一回头,发现身穿绿色巴迪衫的一位长者,戴着眼镜,头发花白,正是沈仁祥校长!我们有些紧张,这可比与他约定的时间早了一个多小时呀。
沈宗祥秘书长出声道:“别担心,他来早了,我们聊我们的。
”如此,我对这对沈家兄弟有了一些初步的印象。
忆往昔文莱与中国的交往历史可追溯至一千多年前。
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现代文莱华人社会初步建立。
20世纪50年代,4岁的沈仁祥和家人从马来西亚移居文莱。
几年后,弟弟沈宗祥出生。
“我小学一年级就在中正读书,读到中学毕业,出去留学4年。
”沈仁祥校长所在的诗里亚中正中学,是文莱八所华文学校之一,也是三所包含幼儿园至高中教育的华校之一。
这所中学于1938年建校,至今已有85年历史。
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十分注重后代对华文的学习,希望他们不忘自家华人特性。
因此,华文教育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作用举足轻重。
“那时候文莱还是属于被殖民时期,我们所谓的华校,纯粹是以华文为媒介语,除了英文课以外,统统都是用华文。
”沈仁祥校长提起当年所受的华文教育,饱含深情。
他高中毕业后出国留学,学习中文专业,在中国文学上有相当高的造诣。
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少不了自小家中父辈的耳濡目染,也离不了校园纯正精深的教育。
十年后,沈仁祥学成归文,便到母校中正中学当起了教书匠,一当就是几十年,直至前些年受托成为校长。
“我们两个人个性完全不一样。
”沈宗祥秘书长笑着评价哥哥几十年的坚持道,“他从事教育几十年,从来没换过轨道,不像我,不断换了又换。
”虽说是亲兄弟,从小都接受华文教育,但是沈宗祥秘书长和哥哥沈仁祥的成长轨迹几乎全然不同。
永远的朋友——悼念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萨马兰奇
□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10□本版责编:余春瑜 □本版热线:010-******** □邮箱:ycy1461@专 题●福田汽车党委书记、总经理 王金玉永远的朋友汽车与他有着特殊的缘分和感情。
2005年夏天,我在西班牙和萨马兰奇先生第一次见面。
当时84岁的他兴致很高,也很健谈。
我们聊了很多关于体育以及关于中国自主品牌的话题。
萨马兰奇先生不仅有坚定的奥林匹克理想,而且有战略家的非凡眼光。
当时他谈道,体育的商业化其实是一只魔瓶,一经打开,飘出的可以是天使,也可能是魔鬼,这取决于开瓶的人是否能够用好它。
萨马兰奇先生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理念和我们对于企业的经营理念有很多共同之处,他的见解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那之后,我们成了忘年交。
2007年,时值中国西班牙年。
那年4月,福田汽车的首款乘用车蒙派克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了全球上市仪式。
当时萨马兰奇先生听说我们到了他的家乡举办活动,非常高兴,亲自到场祝贺,并当场挥笔题词:“Trust the Power of P. R. China(相信中国力量)”送给福田汽车。
萨马兰奇先生的题词饱含了对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的期望,而他对福田汽车走向世界的美好感情也溢于言表。
当时,萨马兰奇先生听说福田汽车有开拓欧洲市场的计划非常高兴,他希望未来中国的汽车能够像中国的体育一样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之后,萨马兰奇先生介绍了很多体育界的朋友以及西班牙的官员给福田汽车。
2007年6月,萨马兰奇在举国都在为玉树地震中逝去的同胞默哀的日子里,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萨马兰奇先生的不幸去世,更使我们增添了特殊的悲伤。
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说:我们失去了一位伟人、导师和朋友。
在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21年间,萨马兰奇先生一直在阐释和丰富着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核,他是名副其实的奥林匹克运动的拯救者。
萨马兰奇先生成功地使奥运会开始商业化运作,使得奥林匹克运动能够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从保守传统的19世纪直接进入了充满商业气息的21世纪,从而最终成为了一个全人类的体育盛会。
我所认识的金克木先生(李工真)
我所认识的金克木先生(李工真)■母亲曾是烧火丫头■小学文凭执教大学■北大图书馆里的“求学”生涯■重视小学教育■勤奋自学精通外语,走上梵学研究之路■珞珈山上邻里深交■“六一惨案”中的金克木2000年8月5日19时25分,当今中国一大智哲、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系梵巴语言文学专业著名教授,九三学社前中央常务委员、宣传部长,全国政协第三至第七届委员会委员,文化大师金克木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
一、家世金克木先生祖籍安徽寿县,1912年8月14日出生于江西省一个旧官僚家庭。
他父亲本是个穷秀才出身,多年苦读不第,五十多岁才捐到一个县官的位置,但在县官任上屁股还没有坐热,便逢上了辛亥革命,不仅削职为民,而且成为革命的对象。
至于他母亲,本是个穷丫头出身,由于天生一双大脚,一生中竟被卖过三次!只是在他父亲做官以后,花了三百两银子才买进门的。
金老太爷在家庭生活上也十分不幸,五十多岁的人竟四次丧偶,在得到第四任续弦夫人的同意后,才将这位大脚大手、勤快能干的烧火丫头收为偏房。
没想到他父亲的这位偏房倒真有福气,竟在这"鼎革"之年,老爷头上的花翎和顶戴都掉了下来的倒霉年头,给他生下一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金克木先生。
而他母亲从生产的痛苦中清醒过来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生了一个儿子,该不会再卖我了吧?"据金先生回忆,"民国成立后,父亲就离开了人世。
我生下来就遭遇抄家,尿片都被搜检过"。
因此,金先生的童年并没有过上什么富贵生活。
金先生一生只拿过小学文凭,少年时,在安徽寿县第一小学毕业后,读了一年中学,便因家道彻底败落而不得不辍学。
为了支撑家庭,他16岁至18岁,托人介绍,曾在家乡教小学,养活自己和母亲。
这段时间也正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金克木先生曾参加过共产党外围组织的活动,并为共产党散发过传单。
他在回忆录中谈到,自己还为共产党组织刻过一次钢板,至今还记得,那是一张有关国民党的顺口溜:"党外无党,帝王思想。
对韩国学界研究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文本挖掘分析——基于韩国研究财团学术杂志索引(KCI)文献
第54卷第3期2021年4月甦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Yanb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54No.3Apr.2021□朝鲜•韩国研究对韩国学界硏究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文本挖掘分析①——基于韩国研究财团学术杂志索引(KCI)文献赵立新高飞[摘要]以“一带一胳”为关键词,检索2014年至2020年韩国权威文献数据库,可以得知韩国学界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关注度较高。
采用主题模型、文档相似性检测等技术手段,结合定性、定量分析,对韩国研究财团学术杂志索引(KCI)收录的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文献进行文本挖掘(text mining),得出的结论是:韩国学界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度较高,文献中正面词语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负面词语;韩国学者大体上肯定“一带一路”倡议对东北亚经济合作、朝鲜半岛稳定以及促进欧亚大陆深度合作的作用;韩国学界倾向于支持韩国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但也有少部分韩国学者对中国的崛起有一定顾虑。
韩国学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和关注,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和国际传播过程中的有益反馈和参照。
[关键词]韩国;中国“一带一賂”倡议;KCI文献;文本挖掘[基金项目]韩国学中核大学建设重大项目(AKS—2015—OLU—2250001)[收稿日期]2020-11-12[文章编号]1009-3311(2021)03-0022-09[作者简介]赵立新,延边大学人文杜会科学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飞,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世界史专业博士研究生。
(延吉133002)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开启了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征程。
截至2021年1月30日,中国已同140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②由于“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区域性乃至超区域间的国际经济合作机制,其背后必然牵扯到复杂的地缘政治及国际政治关系。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_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特别报道 I SPECIAL REPORT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秘书长李宁在第五届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圆桌会议上表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的关键在于青少年。
如今,国际民间交往日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重视。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举办的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已成为推动国际间青少年人文交流的品牌项目。
值此第五届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期间,记者就此对李宁进行了专访。
记者:在老百姓印象中,感觉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是一个公益慈善机构,为什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要办这样一个推动民间交流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李宁:部分百姓有这种印象,或许与我会机构名称有直接关系,因为我们叫基金会,公益慈善也是我会的一项工作内容,并且许多项目与百姓相关,所以大家可能在这方面对我会了解比较多。
事实上,中国国之交在与民相亲 民相亲在于心相随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秘书长李宁接受专访26国孩子中国行宋庆龄基金会是一家群众团体,其宗旨为和平—促进国际友好,统一—开展两岸交流,未来—发展少儿事业。
而“宋庆龄青少年国际交流营”是我会继续弘扬宋庆龄未竟事业,努力践行我会三项宗旨的具体体现。
国际和平,少儿教育是宋庆龄毕生所致力的事业。
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她都身体力行,奔走呼号,她的一生为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做出了积极而特殊的贡献。
同时,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作为群众团体,肩负着服务国家大局的任务和使命。
组织和开展对外民间交往,特别是国际间青少年人文交流,正是发挥了我会的特色和长处,这也是我会主办这一活动的初衷。
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基于对宋庆龄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信任、了解和情感,基于大家的共识,越来越多国家的青少年吸被引到交流营活动中来。
记者: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举办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的过程中,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李宁:众所周知,青少年是世界的希望和未来,青少年交流是国家间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础力量。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旨在为各国青少年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通过参与展示,交流互动,让各国青少年认识中国,让中国青少年了解世界。
《粘接》杂志联合青海“格桑花”呼吁读者援助玉树儿童
随后 , 《 粘接 》杂志社发动员工 自发捐款 ,前期款项6 0  ̄; 0 0 已汇达青海。洪波复 电说 , “ 格桑花”会将这 些钱用在灾区的孩子身上,感谢 《 粘接 》杂志的编辑们 !
亲爱 的读者 朋 友们 ,如 果 您也 有 意和 “ 桑 花 ”一道 ,认捐 一名 灾 区 儿童 ,帮 助 一户 藏族 人 家 ,就请 积极 行 格
2 1年4 0 0 月
・
05 ・ 2
《 攘 )杂 志扯 粘
咨 翊 电话 : 7 O 8 2 8 8 8 7 传真 :0 1 - 8 0 1 E m al h nz @ 2 3 n t 0 l一6 8 8 — 06 7 O 3 2 8 1 - iz a jz 6 .e :
胃址 : WW.h ni . m r W za j  ̄ e o cl
4 2 日全 国哀悼 日 ,这一 天央 视 “ 一 起 ”特 别节 目,集 中报道 了第一 家 进入 灾 区 的 民间组 织— — “ 桑 月 1 在 格
花 ” 的感人 事迹 。洪 波 在接 受央 视采 访 时说 :我 要 去青 海 , 因为那 里 有我 的上 千 个孩 子 ! 实际上 ,早在 4 1 月 7日,本 刊记 者 得知 洪波 赶 赴灾 区 后 ,就 发短 信给 她 ,表 达 敬 意。 1 9日,本刊 记者 致 电洪 波 ,她告 诉记 者 : “ 我还 在 玉树 ,这边 急 需救援 物 资 ”。
《 接 》杂 志 联 合 青 海 “ 桑 花 " 粘 格
呼 吁 读 者 援 助 玉 树 儿 童
青 海格 桑花 教 育 救助 会是 一 家 民间助 学组 织 ,总部 设在 青 海。 其 负责人 洪 波 ,是 奥运 火 炬手 、感 动 中 国候选 人物 ,她 与 “ 桑花 ”全 国义工 的慈善 努力 ,在 全 国 各地 产生 巨 大影 响。 格
西班牙学子齐聚赛中文,“汉语桥”串起中西友谊
西班 牙学子 齐聚赛 中文 , 汉语桥 ” “ 串起 中西友 谊
“ 有朋 自远方来 , 不亦乐乎 。 、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 比邻 。 、 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 情 。7日, ” 在第 十届 “ 汉语 桥 ” 世界 大学 生 中文 比赛 暨第 四届 “ 汉语 桥 ” 世界 中学生 中文 比赛 西班 牙 赛区决赛的现场 , 一首又一首以友谊为主题的中国古诗被一个个西班牙的中文爱好者引用 、 吟诵乃
至书写 , 选手们试图用这种别具 中国文化特色的方式来诠释 自己对汉语桥 的理解。当天的比赛共 有来 自马德里 、 巴塞罗那 、 格拉纳达、 巴伦西亚孔子学院以及其他汉语培训机构的共 1 名选手参 8
加。
比赛分为主题演讲 、 知识问答和才艺表演三部分 , 选手们都做了精心的准备 , 表现非常出色 , 才
来马德里参赛的阿维的话代表了很多选手共同的心声。
・
9 ・ 3
海外华文教育动态
21 0 1年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中西关系的 日益紧密, 近年来 , 汉语热正在西班牙悄然兴起 。据中国驻 西班牙大使馆教育处负责人王志伟介绍 , 目前西班牙有 4 0多所大学 、5 10多所 中小学 开设 了汉语 课程 , 学习汉语的总人数达到了 2万 5千多人 。此外 ,00年西班牙参加汉语 水平考试 的人数打 21 破 10 00人大关 , 达到 10 10多人 , 居欧洲前列。今年, 仅马德里孔子学院注册参加汉语水平考试 的
应该说其本身就是对世界的贡献 , 也可以说中国为世界民主理念 、 道路的创新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杜伊斯 堡 一埃森 大 学鲁 尔都 市孔 子学 院德 方 院 长 、 国社 会 和政 治 学 专 家 T o sH brr 中 hma eee 教 授 主持 了本次讲 座 。 中方 院长许 宽华 教授认 为 , 子 学 院举 办这 类 德 国民众 十分 关 注 的 中国专 题 孔 系列 讲座 旨在使 他们 更 多地 、 全 面地认 识 和 了解 东 方 这个 正 在 “ 变 中的 中 国 ” 增 进德 中两 国 更 转 ,
世界各地中国留学人员为中国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
玉 树 县 发 生 71级 强 烈 地 震后 , . 在
世界 各地 的 中国 留学 生和 学者 等 先
后 为玉树 地震 灾 区捐 款。
感谢。
4月 1 6日, 日 中国 留学 生 学 全 友 会 向地震 灾 区致 发慰 问信 ,向 灾 区人 民表示 慰 问 ,并 祝愿 灾 区同胞 早 日战胜灾 害 、 重建 家园 。 4 l 月 6日 , 国驻 纽 约 总 领 馆 中 教 育 组 发 布 公 告 , 谢 美 国 东 部 地 感
问信 , 向关 心 灾 区人 民 、 献 爱 并 奉
和 游 子情 在此 次筹 款 活动 中再 次得
到体 现 。
世 界 教 育 信 息 2 1 .6 0 0 0
留学服务
8 5
4 1 月 7日,全 英 中 国学 生 学者 联 谊 会 向地 震 灾 区 致 发 慰 问信 , 表
对 受灾 同胞 的深 切慰 问 。 留学 生 表
动 为 帮 助 灾 区群 众 顺 利 渡 过 难 关 、 重建 家 园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份 绵薄 之力 。 4月 1 , 7日 加拿 大温 哥 华 中国 留 学生 在 列治 文 商场 前 开展 街 头 募
款 活动 。 4月 1 , 国在 朝 留学 生 联 7日 中
8 4
留学服务
世 界各地 中国留学 人 员 为 中国青海 玉树 地震灾 区捐款
文/ 苗丹 国 魏 祖 钰 白 瑜 龙 熳
2 1 年 4月 1 00 4日 , 中国青 海省
心 的 全 体 留 美 学 生 学 者 致 以 衷 心
人 科 技 协会 、 黎 世 中 国学 生 学 者 苏
茅盾访问苏联的媒体视阈
茅盾访问苏联的媒体视阈作者:杨剑龙来源:《汉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第01期摘要:1946年底至1947年初,茅盾夫妇曾受邀出访苏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从准备出国,到聚会欢送;从登程出国,到在苏联访问;从告别回国,到报告印象,报刊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
对于茅盾访苏的报道,呈现出民营报刊在夹缝中求生存、保持独立的品格与追求,以及报道的速度、力度、创新性,茅盾成为增进中苏人民友谊和中苏文化交流的使者,媒体对茅盾访苏的连续报道,成为中国新闻发展史和中国外交史上的亮点。
关键词:茅盾;苏联;媒体;使者1946年12月5日登程,至1947年4月25日返沪,中国著名作家茅盾出访苏联,他是中国第一位被邀请访问苏联的作家①,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得到了报刊等媒体的关注。
从茅盾准备出国,到登程出国,到在苏联访问,直到回国,都受到媒体的跟踪报道,茅盾访苏成为当时文化界、外交界的重大事件。
茅盾访苏的媒体视阈,呈现出20世纪40年代民营媒体的民间立场与国家视野,也呈现出社会民众对于名作家茅盾访问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关注。
一、访苏之筹备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签署了投降书。
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由重庆迁回南京,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蒋介石政府积极筹备内战,一方面集结军队向解放区全面进攻;一方面加强国统区的白色恐怖,刺杀爱国人士李公朴、闻一多;另一方面与美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在这样的背景中,茅盾的应邀访问苏联,就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
1946年8月初,苏联大使馆一等秘书费德林从南京到上海,交给茅盾一封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信,邀请茅盾夫妇访问苏联,并且建议茅盾乘轮船到海参崴,再转火车去莫斯科。
茅盾被邀请访问苏联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
1946年8月27日《中华时报》第三版刊载短讯:“茅盾已接受苏联政府邀请赴苏游历,出国手续及护照由苏方代办,可能于九月间成行。
陈寅恪的学术取向与文学研究(上)
30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EASTERN FORUM—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No. 3, 2022陈寅恪的学术取向与文学研究(上)关 爱 和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475001摘□要:后五四时代,中国大学的学术发展日新月异,大学成为民族精神培养和新知识、新学术生产传播的重要载体。
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陈寅恪希望中国学术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从而把谋求本国学术独立,变为清华乃至全国大学的共同责任。
他个人的学术发展,经历了由“殊族之文,塞外之史”,向隋唐政治制度史,再向元白诗及明清弹词诗歌的文学研究的转换。
陈寅恪的大部分著述,完成在抗战流亡时期和双目失明之后。
陈寅恪用顽强的生命意志和巨大的学术贡献,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关键词:陈寅恪;学术取向;学术精神中图分类号:I206.6;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22)03-0030-31阵容称盛一时。
但好景不长,随着1927年王国维、1929年梁启超相继去世,陈寅恪成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略显孤独的掮旗人与担纲者。
1929年下半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撤销,陈寅恪改就清华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合聘教授。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撤销,主要与清华升格为大学后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有关,也与中国现代学术由“疑古时代”转向“释古时代”的发展进程有关。
1931年,陈寅恪在《国立清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刊》上发文《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明确提出:“吾国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
”陈寅恪认为:吾国学术独立,需要新发明之学理,新出版之图籍,更需要新人才之培养。
大学的史学教育,在中国史料发见渐多的时代,需要可胜任本国通史、一代专史的讲授者;大学的文学教育,需要在以创造文学为旨归外,产生通解及剖析吾民族文化的精品力作。
各国交流民族团结事迹材料
各国交流民族团结事迹材料
1. 中国:2019年,中国举办“丝路青年行”活动,邀请来自不
同国家的青年代表共同参与,增进友谊和相互了解。
2. 美国:在美国,各种国际学生交流项目广受欢迎,通过交流学习,不同国家的学生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和尊重。
3. 日本:日本政府广泛推行的国际交流项目“JET Programme”
每年接纳大量外国教师和志愿者,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友谊。
4. 法国:法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如文化节、艺术展等,为各国人民提供展示自己文化的平台。
5. 德国:德国的城市伙伴计划鼓励不同国家的城市建立伙伴关系,通过城市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民族团结和友好关系的发展。
6. 英国:英国政府设立了国际奖学金计划,吸引了许多国际学生前往英国留学,通过学习和生活交流,增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与友谊。
7. 印度:印度擅长举办国际级的文化交流活动,如达咖音乐节和国际瑜伽日,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参与,推动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8. 巴西:巴西积极举办国际体育赛事,如世界杯和奥运会,各国选手和观众在这些盛事中分享喜悦,增进了不同国家民众的
情感纽带。
9.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政策鼓励各个民族和文化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澳大利亚成为一个充满包容和多元的社会。
10. 韩国:韩国开展的“友好家长”项目,为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提供寄宿家庭,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青少年友谊和文化交流。
第15届上海国际青少年互动友谊营开营
第15届上海国际青少年互动友谊营开营本刊讯:由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主办、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第15届上海国际青少年互动友谊营将于2019年7月16日至25日在上海举行。
来自澳大利亚、玻利维亚、布基纳法索、中国、德国、日本、缅甸、尼泊尔、新西兰、巴拿马、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圣马力诺、塞尔维亚、韩国、瑞士、泰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和美国的营员及带队老师共20国125人将参加互动友谊营。
其中,布基纳法索、巴拿马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系首次参加互动营。
上海国际青少年互动友谊营以“和平、友谊、未来”为主题,为各国青少年搭建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在十天的时间里,来自不同国家的营员们将通过文化课堂、素质拓展、参观游览等动静结合的活动感知中国文化,增进相互了解;乘船游览浦江夜色、入住上海普通家庭定会给外国营员们留下深刻的“上海记忆”;国家主题秀和文化市集则为中外营员提供了施展空间;与上海青少年的交流互动将在他们的心里播撒下友谊的种子。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
青年世代友好,国家方可世代和睦。
自2005年开始,互动营已经十五岁了。
在一届又一届营员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互动友谊营的规模更壮大,组织更有序,内容更多元,具备了“欢乐、互动、友谊、使者”的鲜明特色,已然成为沟通中外青少年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北京天文学会成功举办2019年青年学术演讲比赛本刊讯:日前,北京天文学会青年学术演讲比赛在北京天文馆举行。
此次比赛与北京天文馆“一带一路星空下”北科天文讲堂相结合,面向公众开放。
北京天文学会理事长邓元勇、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冬妮、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苟利军担任评委。
活动当天,百余名公众现场聆听了选手们的精彩演讲。
本次比赛根据北京市科协第二十届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相关要求举办。
参加此次比赛的5名选手来自国家天文台及北京天文馆,他们为公众带来了精彩的天文知识讲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津学人与玉树人民心相连”爱心活动总结假如我能让一颗心免于破碎,我便没有白活一场;假如我能消除一个人的痛苦,或者平息一个人的悲伤,或者帮助一只昏迷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便没有虚度此生。
——题记2010年4月14日清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造成万余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苍生泣血,泪眼横陈,山河变色,草木同悲!青海玉树大地震发生后,从海内到海外,无论是港澳同胞,还是旅外华人,都纷纷展开了爱心行动。
每一条赈灾热线,都连向灾区;每一个捐款账号,都成为爱心密码;每一项捐赠款物,都表达守望相助。
送人灯盏,手留余光;与人玫瑰,手有余香。
这充分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强大凝聚力和我们这个社会日益高涨的公益慈善热情。
一样的理想一样的梦,每一个梦都呼唤着人间真情,都憧憬着明天的幸福美满;一分一元百元万元,每一分钱都凝聚着人间至爱,都昭示着无私奉献的高风亮节。
募捐助灾区,爱心献藏胞。
为了能让他们早日脱离困境,彰显我们的强烈责任感与济世情怀,用行动传达无限的人文关爱,4月28日至5月9日,牛津大学中国学联(OXCSSA)牵头组成了“牛津学人与玉树人民心相连”爱心团队,全体海外华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加入我们的爱心团队、奉献爱心。
血浓于水,再次集合,共伸援手,抗击震灾,救助藏胞。
在经历汶川之痛后,玉树再一次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坚强!再一次体现炎黄子孙的精诚团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涓涓细流就能汇成爱的长河;只要人人都伸出一双手,我们就能撑起一片无雨天空!一、组织机构——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情系玉树,九州同切,大地震深深牵动着牛津学人和海外同胞的心。
灾害甫一发生,牛津大学中国学联便牵头在牛津地区组成了代表广泛的募捐理事会,共同推举2000-01届OXCSSA主席、牛津中国决策者领导力发展项目部副主任杨筱老师担任理事会主席,牛津大学教授、教师周迅宇、肖天存、付小兰,以及OXCSSA现任代理主席程奇峰为副主席。
此外,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牛津各学生社团、访问学者、港台同胞亦纷纷推举代表、积极行动起来,奉献爱心和赤诚,为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一分钱、一片爱。
生死相依,忍对无辜喋血;情义牵动,怎堪志士伤怀。
伤痛之际,更加彰显牛津华人的团结和精诚。
在牛津地区募捐理事会的统一组织下,形成了包括宣传组、网页制作组、院系联络组、财务组和执勤组在内的高效团队。
其中:宣传组:负责制作展板、留言寄语板,联系媒体宣传;网页制作组:负责网页制作、新闻链接、善款更新,内容包括爱心倡议、爱心榜单、活动安排和理事会名单;院系联络组:负责各院系善款募集工作;财务组:负责汇总善款、结账转汇;执勤组:负责每天现场募集善款,轮岗衔接、联系活动场地。
“滴水汇成大江,碎石堆成海岛”。
灾难面前,也许一个人的付出只有点滴,但能改变许多人的命运,爱的光芒便会照亮他们的前程。
二、工作回顾——情谊结纽带,爱心筑彩虹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
或许一场强震,让我们感慨于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但是“视民如伤”的驰援,骨血不弃的捐助,念兹在兹的关爱与忧切,却让我们最终获得了文明的理由与繁衍的荣光。
擦干眼泪,我们把悲痛化作力量;泪尽血续,坚强、坚持、坚守是我们唯一的选择!4月16日,地震发生一天后,牛津中国学联(OXCSSA)就迅速行动起来,牵头组织玉树爱心团队的筹建工作;半天时间就形成了活动策划草案,一天之内就召集了执委会会议讨论理事会的组建并细化工作安排,确定开展定点募捐和网上转账相结合的捐款模式。
我们的行动获得了中国驻英使馆教育处的积极肯定和牛津地区各界华人的大力支持,在接下来将近一周的时间里,牛津教职员工、华人社团、港台协会、访问学生学者和牛津布鲁克斯代表24人情爱彰显、大义留世,组成了牛津地区募捐理事会。
十万驰援,世界同往;大爱,已经在牛津的土地上前仆后继!4月23日,“爱从行动开始”中英文倡议书出炉;4月24日,牛津赈灾专题网页形成;几乎同一时间,宣传组制作了展板和寄语板;4月25日,电子转帐账户开通;每一天都在和时间赛跑,因为我们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废墟里还有顽强的生命等待我们救援,失去父母的孩子还需要我们抚慰,毁坏的家园还等待我们重建。
逝者难追,精神难灭;青史铭刻,大爱永存。
4月28日,牛津地区“爱从行动开始”定点募捐的第一天。
丰富的图文资料和真诚的呼吁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和深刻的心灵冲击。
从我们的志愿者来到工程系common room的那一刻起,一双双援助之手、一份份关爱之情、一声声问候之语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灾难当头,善良的人们以这样的方式手掬一捧烛光、一瓣心香,为深陷黑暗的生命照亮,为仍在等待营救的同胞祈福,天若有情天亦老。
大爱无疆界。
我们的爱心行动无一例外获得了各个学院、department的首肯。
短短三天时间内,院系联络组18名成员在10个department,15个college成功发送newsletter。
数学系从不发布非学术性newsletter,在得到我们的消息后,破格允许我们摆放展板、发送传单。
4月28日当晚,牛津地区募捐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理事们肯定了前期工作进展,集中讨论了如何使用善款、使募捐信息透明化,和筹款活动新建议等两个主题。
理事们各抒己见、建言献策,最终确定委托基金会资助灾区的孩子们,并形成落实了慈善派对、中餐馆定点募款等两项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化学系高级研究员肖天存老师头天晚上才从国内返航,时差没有倒过来就以身作则、情满天路。
我们为哀悼低下头,我们更要为战胜苦难挺起胸!有一种泪水汇成的情愫叫感动,有一种辛勤凝成的精神叫执著。
正是这种精神,让爱心牵系牛津学人和玉树的孩子们。
“苍天空无又何妨,我并非独自一人”。
5月4日,陈思媛同学在Somerville College Junior Common Room争取到£1062.02 JCR Charity Funding。
蓬莱远隔,幻海茫茫,伤痛面前,他们无私的把1062.02镑善款捐给遥远的中国玉树,用爱的信念呵护生命,真正体现了人道、博爱、奉献无国疆!人饥我饥,人溺我溺。
牛津当地的华商餐馆SOJO(烧酒)不但支持我们在该处定点募捐,就在我们活动结束的一刹那,他们还追着我们的志愿者,投下了汇聚他们所有员工点点真情的100余镑。
“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从手拉着手的那一刻起,就再也没有人会无助地哭泣。
5月14日,牛津布鲁克斯中国学联在Roppongi Club倾情组织了玉树超级慈善派对——"WAVE" NIGHT。
中国人、英国人、乌克兰人、巴基斯坦人……400镑善款来自五湖四海,让人感动、让人不知如何形容、让人感觉不到孤单!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杨筱老师尚在国内,就带头捐款100镑,并为活动欣然写下“牛津学人与玉树人民心相连”;周迅宇教授工作百忙,却身先士卒,现场负责定点募捐,蹲点2个小时;朱一超、赵华永等同学在联络、网站更新、资金保管和审核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李骥同学开始捐了10镑,考虑到善款最终将以人民币的形式汇往国内,又主动找到志愿者追加捐款1000元人民币;5月初,香港施福基金会主席彭满园亲赴青海、施福荐福,传达牛津学子的牵挂和关爱。
此外,共计26名同学参与了定点募捐,他们风雨无阻、默默付出,福泽无量。
魂兮安息,大任留诸生者;慷慨高歌,举樽还诵国殇。
温总理说过: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
现在我们要说:一点很小的善心,乘以13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14天是短暂的,但14天里发生的故事却讲也讲不完。
在此期间,牛津地区总共筹集善款5482.25英镑,其中电子转帐£2529.01、定点募捐£1235.91、中餐馆募捐(SOJO)£255.31、Somerville JCR donation £1062.02、牛津布鲁克斯慈善派对筹款£400。
我们每一天不在感动着,我们每一天不在牵挂着,我们用爱心把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延续到老,让所有的人都看到,这就是我们永恒不变的“爱”!三、后续工作——筑起爱心的彩虹,撑起无雨的天空4.14,又是一个值得让人怀念的日子,一个值得让人深思的日子,一个没有眼泪和气馁的日子,一个充满了爱充满希望的日子。
灾难依然让许多儿童徘徊在校门边缘,依然让许多儿童面临失学的危险,依然让许多天真的眼睛在期盼!但我们不认输,我们不会在灾难面前低头,我们会在属于自己的日子里,筑起爱心彩虹,撑起无雨天空。
多难兴邦,乃成泱泱大国;玉汝于成,方显代代英雄。
5月10日,牛津地区募捐理事会召集总结会议,深入讨论善款走向和奖学金的建立。
理事们团结协作、集思广益、踊跃积极,通过多种渠道有效的联络和民主投票,理事会最终决定将善款移交“格桑花西部助学”公益组织,以奖学金的形式,分三年发放至玉树灾区的高中和职高学生。
我们将于近期评估灾区各所学校的适合度,集中为一、两所学校的学生定点支援。
目前,奖学金暂命名为“牛津中国学人爱心奖学金”。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
爱从行动开始,从撒播爱心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爱心团队就像滚雪球一般不断扩大、我们的爱心行动就像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神州学人均对活动予以报道。
我们定会沿着走过的足迹,将赤诚继续奉献,将爱心继续播洒,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共筑一道爱的彩虹,撑起一片无雨天空!四、后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个流泪的民族必然充满悲悯与坚强,但一个迅速开始行动的民族则永不沉沦。
地震可以摧毁我们的房屋和家园,但摧不垮我们的精神和意志;灾难虽然夺去了我们的亲人和同胞,但夺不走我们的信心和勇气。
我们呼唤这样一种行动着的信心,呼唤更多的人或组织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加入到赈灾中来。
只有行动着,才是信心的表达,才能够珍重现在,梦想未来;才能够让死亡变得有尊严且有意义,让生存变得笃定而有保障!最后,让我们带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同胞的爱共同为玉树祈福。
灾害无情,你我有情,玉树不倒,青海长青!牛津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OXCSSA)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