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进行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议论文是九年级的一个学习重点,占中考现代文阅读的三分之一,既是三大文体的传统内容,也是考查学生创新、思辨、认识等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议论文内容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阅读练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引发的思考

最近几年在各地中考试题中,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的文章,其实是呈三足鼎立的格局的。议论文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花很大的气力来翻越的一座高山。同时也是初中教学中最后翻越的那座高山,翻过去,才会一马平川。

那么学习议论文要达到什么目的呢?我们来看一下大纲以及中考对议论文的要求。

大纲以及中考对议论文的阅读要求:阅读议论文,能借助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把握议论文的论点,明确文章的论据,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的论述层次,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语言的严密性。

作文要求:能写简单的议论文。

在议论文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议论文的接受有一定的难度。虽然教师在课上也对课文花费了很大的气力来分析,但有一部分学生还是看不懂,理不清文章的思路,找不准文章的中心论点。在做议论文的练习时,同样感到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特别是思辨性比较强的文章,有的学生干脆就读不知所云。作文方面就更是差强人意。虽然在考场作文中很多省市在体裁上没有设置障碍,但真正写议论文的学生不是很多。写出高水平议论文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有些上了高中的学生,回到母校,诉说上高中的感想时,很多人对于写议论文是非常发怵的。高中对议论文的要求很高。很多作文不像初中,感性的作文题目多一些,大多是偏向理性的。没有有深度的思想,议论起来,头上一句,脚上一句,缺乏清晰的结构,语言空泛,索然无味,那怎么能行呢?

所以说,初中的议论文教学,是起步点,它起到了一个台阶的作用。在初中,学生要掌握议论分析的方法,掌握议论文的框架结构,对一些事情能够有自己的看法,并能很好地运用手中的笔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与高中的语文教学很好的衔接。同时,对学生思想意识的提高,世界观的完善都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二、原因的分析

1、课文文本的指导作用有待提高

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讲,课本是上课的依据,是上课的根本。很多教师认真地研读教材,剖析解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本质,以求一根红线穿起文章的所有知识点。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我们现在来看一下课本所选文章,看在我们的教学中有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出现时间:九年级上册。我认为在九年级才出现议论文为时有些晚,议论文是中考阅读中三个阅读文中的一个,到九年级才出现,如果从认知能力上讲,九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都有所增强,肯定是便于议论文的教学。但鉴于九年级的特殊性,很多学校在新年一过也就结课了。其实真正的接触课文教学的时间也就只有半年。并且课本中出现的议论文只在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在现代文部分没有出现议论性的课文。只是在古文部分,出现了孟子的三篇文章。所

以说,议论文,在初中三年的教学中,只是在九年级才进行的。我认为出现的时间有些晚了,在学生的心底形成的印象比较浅,学生做练习的时间也相对短。相对于议论文来说,说明文的文章在八年级就接触,并且在八年级上册就有两个单元,学生可以用很长的时间慢慢得来消化这些知识。记叙类文章的教学就更不要说,始终贯彻于三年的教学中。在教材中议论性文章出现得较晚,我认为这是学生不能很好掌握议论文的一个客观原因。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课本中所出现的文章。

在九年级上册首先出现的议论性文章是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文章:《敬业与乐业》、《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傅雷家书》、《致女儿的信》。

本单元的教学目的书中这样写道: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无数先哲呼唤自由和正义,倾诉对艺术的深切感悟,诠释亲情、爱情的本质……虽然他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里分别述说着各自的事情,言辞或激烈,或和平,但是对人类的关注是相同的。学习这个单元,在感受人类精英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闪光的思想的同时,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品味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口语运用的技巧。本单元后的写作·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的题目是《微笑着面对生活》,可见,本单元的教学目的特别是情感目的是教给学生如何去微笑着面对生活,如何去做人的。如果从体裁上讲,前两篇是讲演稿,后两篇是书信。属于议论性的文章,但都不是非常典范的议论文。

当然从情感目的来讲,达到这些目的是无可厚非的。但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一门学科,因而学生在学习这些文章时,应该在文章阅读分析上、写法上有所收益才好。但《敬业与乐业》、《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两片演说稿,并且文章比较长,学生从整体把握上有一些难度。《傅雷家书》、《致女儿的信》是两篇书信。感情细腻而丰富,但随意性比较强。如果拿来向学生讲述议论文的有关知识,还是不恰当。相对来讲,这四篇文章中,《敬业与乐业》还是一篇比较典范的议论文。从题目我们可以分析论题,可以找出明确的论点,文中有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总分总式的结构也比较明显。但本文对于第一次接触论辩性文章的学生来讲,从篇幅上,还是稍长了些。学生能读懂,但如果一下子在头脑中形成议论文的有关知识,还是不太容易的。

其实课本出现议论文的有关概念是在第四单元。

本单元的目的:求知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这个单元的大多数课文,是阐述求知问题的。是通过作者对话,探究这个问题,以提高认识水平,丰富文化素养。阅读这些随笔、杂文、要区分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作者的论述作出判断。还要学习准确、严密、生动地论述语言。在这单元的教学目的中明确出现了有关议论文的知识,特别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和《短文两篇》,课后补白部分出现了议论文的阅读知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在这里才闪亮登场。

我们再来看一下本单元所选文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短文两篇》、《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

我认为本单元的文章作为议论文的教学还是比较合适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认清其与记叙文的区别,把握其文体特点,掌握了有关议论文的基本概念。

特别是驳论文教学。鲁迅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了吗》是一篇非常典范的驳论文,树立批驳的靶子,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这篇文章是一篇标本式的文章。我认为对于新知识,适合选择典范的文章,也不应该太难,学生的接受才会容易点。应选用这样的文章,让学生由浅入深地逐渐地理解。可能有人认为我比较功利,忽视了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事实上我没有忽视这一点,对学生进行人文性教育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但要想让学生接受教育,首先文章必须让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我认为过去教材中的一些短小的议论文就非常适合教学。它们在八年级甚至于七年级就引入,文章短小而且规范,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掌握知识的愉悦盈满心中。

现已《谈骨气》为例简要分析一下。

①题目:谈骨气。可以由题目来讲清楚议论文题目的分类:论题型和论点型,教给学生拟议论文标题的方法,认清论点和论题的区别。

②论点的提出:阅读全文,归纳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是以什么方式提出的 ? 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课文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提出论点。

③论证思路: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归纳。文章的结构比较规范,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以非常容易地梳理清楚文章的结构。

④论证方法及作用:文中的三个事例比较典型,在此可以教会学生运用典型事例论证观点的方法。

⑤论据的特点:为了证明中心论点,本文选用了哪些论据 ? 课文为什么要选用这三个事例呢 ? 三个事例的顺序能否调整 ? 有骨气的中国人很多,作者为什么以文天祥、齐国穷人和闻一多为例 ?在此可以告诉学生议论文中的事例首先要真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