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 测量统计活动|冀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  测量统计活动|冀教版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测量统计活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在二年级学生经历过“最喜欢的儿童节目调查”,并能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整理的基础上安排的。

本单元第一课时中结合实际调查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

本节课教材以全班同学为素材,安排了两个通过“测量”收集数据的统计活动。

1、测量全班同学的身高,教材设计了三个层面的活动,(1)实际测量并记录全班同学的身高。

(2)把全班同学身高的测量结果按5厘米一段整理并填在统计表中。

(3)把分段统计的结果,再分性别(男生、女生)整理到复式统计表中。

2、调查全班学生的体重。

教材提出调查活动的要求后,直接给出按男生、女生体重分段统计的复式统计表,以及全班同学体重分段统计的单式统计表。

同时,教材结合两个统计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交流分析从两个统计表中得到的信息。

二、教学目标:1、结合测量身高和体重的调查活动,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2、了解可以用“测量”的方式收集数据,能分段整理数据,并把结果填在统计表中。

3、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特征的活动中,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经历用测量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段整理的过程,并分析数据中的数学信息。

教学难点:分段整理数据形成复式统计表,并分析数据。

四、教学准备:测量身高的器材、多媒体课件、表格。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生谈话:上节课我们调查并统计了同学们最爱吃的水果和蔬菜,你们还记得是用什么方法整理数据的吗?这节课我们用这些方法整理咱们班同学们的身高,看看能有什么发现?要想知道身高,我们就要进行测量。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测量统计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谈话,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活动探究活动1:测量身高统计活动1、实际测量并记录全班同学的身高(1)课前学生分小组,有秩序的测量每位同学的身高,并做好记录。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单项统计表》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单项统计表》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单项统计表》教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根据实际情境和信息需求,制作并填写单项统计表。

2. 掌握单项统计表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填写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单项统计表的组成结构和填写方法。

2. 数据的观察、分类和整理。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教具:单项统计表样本、铅笔、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老师展示一份已经填写好的单项统计表样本,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引出单项统计表的作用和意义。

2. 新知讲解
老师以具体的例子介绍单项统计表的组成结构,包括标题、分类项、数据项和总计项,并讲解填写方法。

3. 练与巩固
学生们分组进行练,互相填写和交流单项统计表。

老师巡视指导,纠正他们的错误并提供帮助。

4. 拓展应用
学生们根据老师提供的题目和实际情境,制作自己的单项统计表。

他们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并收集相关的数据进行填写,展示给全班。

五、课堂总结
老师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单项统计表的作用、组成结构和填写方法。

六、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境和信息需求,制作一份
单项统计表,并填写相应的数据。

七、教学反思
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教案教案标题:复式统计表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复式统计表,并且能正确读取和填写复式统计表;2. 能够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图形绘制。

教学重点:1. 复式统计表的读取和填写;2. 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图形绘制。

教学难点:1. 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2. 使用图形工具进行图形绘制。

教学准备:1. 复式统计表的课件和练习题;2. 数学绘图表。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识(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统计表知识,并与实际生活中的统计表进行联系。

2. 提问:有没有遇到过两个或多个特征同时发生或变化的情况?比如说有一份统计表,记录了学生的身高和体重。

每个学生的身高和体重都是一对特征,我们可以怎样来记录这些数据呢?Step 2:复式统计表的介绍和读取(15分钟)1. 出示复式统计表的例子,向学生介绍复式统计表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指导学生读取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并介绍读取数据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说,第一列是学生的名字,第二列是身高,第三列是体重,我们可以逐行读取每个学生的身高和体重。

3. 与学生一起分析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比如说,哪个学生的身高最高?哪个学生的体重最轻?等等。

Step 3:填写复式统计表(15分钟)1. 出示一个没有填写数据的复式统计表,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填写。

先让学生读取数据,然后逐行填写。

2. 指导学生注意填写数据的规范和准确性。

比如说,姓名和特征值之间使用逗号隔开,每个学生的数据占一行。

Step 4:数据分析和图形绘制(20分钟)1. 引导学生根据填写好的复式统计表进行数据分析。

比如说,哪个特征的平均值较高?哪个特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有什么特点?2. 提供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运用统计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3. 引导学生使用图形工具(如数学绘图表)绘制适当的图形,以更直观地展示数据和结论。

调查统计活动-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调查统计活动-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调查统计活动-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基本信息•学科名称:数学•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冀教版•教材名称:数学(下册)二、活动目标1.了解统计调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和数据统计能力;2.增强学生对于统计图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活动过程1. 活动准备首先,老师需要准备相应的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在试卷中涉及到的数据要与学生身边的生活有关,比如学生们日常习惯、家庭情况等等。

同时,老师准备好各种调查统计工具,如表格、图表等等。

2. 活动实施活动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调查教师在课前安排同学们分组,经过简单的引导和说明,让学生们自由选择研究主题。

然后,学生们需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进行针对性的问卷调查。

比如,调查同学们在一周内看电视的时间,老师在黑板上秀出:1小时内、1-2小时、2小时以上三个选项,学生们可以在黑板上贴贴纸、打标记来投票。

(2)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整理和比较随着调查的结束,学生们把调查结果进行分类、整理和比较,采用图形化表现方式予以呈现。

比如,可以用画图形、做表格等方式展现数据,供全班同学查阅。

(3)利用调查结果设计试卷在设计试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考虑到学生在第二步中的工作成果基础上进行,应尽可能让题目紧密联系起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然后通过调查结果,适当调整测试指向,进行针对性的出题,以便更好地考察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活动总结为了巩固学生对于调查统计活动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带着学生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让学生们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以及遇到的问题。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咨询、解答问题等方式来帮助学生们全面理解本次活动。

四、教学效果通过本次调查统计活动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在调查和统计的方法上得到了提高,还在数据分析、结果展示和试卷设计等方面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了自己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复式统计表三年级下册教案(合集6篇)

复式统计表三年级下册教案(合集6篇)

复式统计表三年级下册教案(合集6篇)复式统计表三年级下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对比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会填写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复式统计表,知道使用复式统计表的意义,会对复式统计表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及活动1、咱们今天先算几道特殊的加法算式。

最后一条:师:等于什么呢?很多人有自己的想法了,真不错,带着我们的猜想,一起进入今天的课堂吧!孩子们可以上课了吗?(上课) 二、创设情境、了解新知(一)出示数据,直入新课1、师:孩子们,姜老师请了我班的两个小助手,他们帮我做了一项调查统计,并且分别制成了两张“单式统计表”师:请看[边说边按课件]让我们静静思考、静静读懂它。

[课件出示单式统计表]三(1)班学生喜爱的活动统计表[课件出示单式统计表]三(2)班学生喜欢的活动统计表2、回答问题,激发矛盾师:孩子们,哪个活动是这两个班是喜欢的啊? 预设生[猜测]:玩电脑??或其他??师:咦,怎么会有不同的答案呢?(原来刚才三(1)班还没看清楚啊!) 师:那你希望老师把这两张表格怎么放就能一眼看出来呢? 3、逐步合并 (1)左右放置 (2)上下放置 (3)调整活动项目顺序放置 (4)去掉第二张表格的活动及项目名称推上去。

三(1)班学生喜爱的活动统计表师:为什么可以这样并?(因为两张表的活动项目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去掉一张表里的活动项目,直接推上去)(3)交流讨论师:[手指活动及人数一列]那么这些是不是都很合理了呢? 师:追问:你觉得这里不合理,你想怎样改呢?同桌两人一张表格,咱们把它给填完整,把不合理的地方变得更加合理,比比看哪组做得又快又美观。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简单的统计活动》1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简单的统计活动》1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简单的统计活动》1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统计,能够用图形表示某些信息;2.学生能够用柱形图和折线图统计集合中某些事物的情况;3.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和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实现初步的统计活动;4.学生能够培养基本的统计思维能力,提高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理解统计的概念,能够认识什么是柱形图和折线图,能够在实践教学中比较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初步的统计活动。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什么是统计,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信封和信纸数量,要求学生对信封和信纸数量进行统计,问他们想到什么办法进行统计,引出本节课的题目。

3.2 初始认识教师给学生出示某篇报纸上的报价列表,让学生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回答以下问题:1.最贵的商品是什么?2.最便宜的商品是什么?3.每件商品的平均价格是多少?4.共有多少件商品?5.购买所有商品需要多少钱?教师通过这个案例向学生介绍统计的概念和意义,并对常见的统计工具进行讲解。

3.3 统计图形1.教师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讲解柱形图和折线图的概念,并且告诉学生如何制作柱形图和折线图。

2.学生自主制作柱形图和折线图。

3.4 统计活动1.教师给学生分发统计活动问题,让学生用柱形图和折线图来回答问题。

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在旁边帮助解答。

3.5 总结1.教师让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巩固所学的内容。

2.教师把柱形图和折线图制作的基本技巧再次进行讲解,对学生的制作情况进行评价。

四、教学反思1.统计课程需要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2.统计课程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学;3.统计课程需要适当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4.统计的教学需要严谨分析、深入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单元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单元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义务教育教科书)课本目录如下:简单的统计活动一天用的纸统计第1课时统计(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例1及92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23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

【教学难点】选择简便科学的统计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鱼、小鸟、小兔卡片若干张。

为学生准备学具盒6个,每个盒子里放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卡片共15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教师出示杂乱地贴在黑板上的学具卡片。

谈话:今天有一些小动物想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大家高兴吗?看一看都有谁呀?学生看图把小动物分成小鱼、小鸟、小兔。

教师:谁来告诉我们大家,小鱼的卡片有几张?学生1:看不清楚,太乱了。

学生2:数不准。

教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清楚地看出小鱼、小鸟、小兔的卡片各有多少张吗?(指名学生说一说。

)教师: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分一分,排一排?(找一个学生上来分一分,排一排。

)教师:现在你能说出它们各有多少张了吗?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回答。

教师:像这样分一分、再数一数的方法是我们学习过的统计。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

(出示课题)[点评:以旧引新,通过出示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体会初步的统计思想,为下面探索统计的方法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统计图形,探索统计方法1(1)教师: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有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从盒子里摸出一个来看一看,并告诉大家盒子里有许多这样的图形卡片。

(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教师:咱们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来看一看盒子里的这些卡片,你有什么想法?学生1:太乱了,我没看到圆形卡片。

学生2:我想知道三角形的卡片有几张,就是数不准。

学生3:我想知道正方形的卡片有几张,但看不出来。

教师:我也想知道你们小组里圆形卡片有几张,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1:我们把卡片拿出来在课桌上摆一摆,再数一数就行了。

学生2:我认为不行,如果课桌太小了,放不下怎么办?2(1)教师:我有一个办法,你们愿意听一听吗?(2)老师对学生提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同学说图形名称,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篇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统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页—99页,我换⽛了——统计。

教学⽬标: 1、在体验⾃⼰换⽛的⽣活情境中,学习数据的整理,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并从中知道简单的统计结果。

2、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统计的⽅法和过程,培养初步的统计的意识。

3、能够与同伴合作进⾏简单的统计,发展初步的动⼿能⼒,感受统计在⽣活中的应⽤。

教学重点、难点: 1、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培养学⽣的问题意识。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激趣导⼊ 同学们,看照⽚上的⼥孩笑的多开⼼,你能猜猜他有⼏岁呀?(6岁)你能告诉⽼师,你是根据什么猜的。

(因为他的⽛齿掉了,所以和你差不多⼤。

) 会观察会思考的孩⼦,⽼师把⼤拇指送给你。

2、介绍乳⽛、恒⽛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你知道吗?每个⼈⼀⽣中能长出两副⽛齿,从你⼀出⽣,就长出的⽛齿,叫乳⽛,⼤约2岁半就长齐了。

可是这副⽛伴随咱们的时间可很短,从6岁开始,乳⽛就⼀个个脱落,⼤约12岁左右,乳⽛会全部掉光,长出⼀种新的⽛齿,谁知道这种⽛叫什么?对,叫恒⽛。

所以刚才同学说根据⽛齿猜他的年龄是6岁是很有道理的!告诉你们,这个⼥孩今年啊,还真是6岁。

来,露出你最灿烂的笑容,让我看看你的⼩⽛齿,同桌之间互相看看换⽛了没有?找找哪是乳⽛?哪是恒⽛?有谁换⽛了⼤声告诉⽼师——我换⽛了!(教师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主学习 (1)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师听出来了:换⽛了,让你感觉很⾃豪,很⾼兴!是啊,换⽛也是⼀种成长的标志! 师:那你现在换了多少颗呢? 哦,你换了1颗⽛,你换了两颗,你换了三颗,还有换了四颗,五颗⽛的呢。

(根据学⽣的回答,板书:1颗、2颗、3颗、4颗、5颗……) 可是呢,⽼师⼜特别想知道换2颗⽛的有⼏⼈,还想知道换3颗⽛的有⼏⼈。

统计教学小学数学教案

统计教学小学数学教案

统计教学小学数学教案
主题:统计
年级:小学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
2. 能够收集和整理数据;
3. 能够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

教学重点:
1. 统计的定义及基本概念;
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3. 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1.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2. 统计图表的解读。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统计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表、实物等;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尺子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入统计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10分钟)
1. 通过简单的例子,讲解统计的定义及目的;
2. 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3. 介绍统计图表的种类及制作方法。

三、实践操作(15分钟)
1. 让学生收集班级同学的身高数据,并整理成表格;
2. 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柱状图或饼状图展示数据。

四、讨论分享(10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统计图表;
2. 讨论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3.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释统计图表的含义。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收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并写出对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六、结束语(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数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数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细心观察生活,善于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理解统计图的意义。

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统计数据(如天气预报中的温度变化,学校学生的人数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数据是如何得到的,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统计。

2. 讲授新知: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并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让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过程。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绘制出统计图表。

4. 交流分享: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统计结果,并解释其含义。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小结巩固: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以及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作业布置:
设计一份关于家庭日常开销的调查表,收集一周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五、教学反思:
通过对统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但在实践中,有些学生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数据收集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简单的统计活动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简单的统计活动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简单的统计活动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统计的意义和方法,掌握简单统计活动的基本方法。

2.能够使用有关简单统计活动的基本词汇,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能够通过简单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归纳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简单统计活动的基本方法。

2.有关简单统计活动的基本词汇。

三、教学难点1.突破学生简单记忆的防线,引导学生对各种现象进行有意义的观察、记录、归纳和分析。

2.教师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运用试讲法、示范法、情境法、引导法、启发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方法1.示范法。

通过引导,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简单统计活动。

2.合作学习法。

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案例法。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例,让他们进行分析或模拟。

4.游戏法。

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了解学生对统计的理解程度。

例如,教师可以用口袋里的红糖、白糖、盐、小纸条等物品进行统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数量和特征等,来感知统计的重要性。

2. 操作实践教师将一些有关简单统计活动的图片或视频放在投影中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学习如何统计。

例如,教师可以用图表的形式展示一些数据,让学生观察数据背后的信息以及不同数据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一起进行分析解决。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统计过程并得到实践锻炼。

3. 活动拓展教师课后可以将一些常见的统计问题总结出来,让学生搜集资料后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在下一节课上进行汇报。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简单统计活动的基本方法2.有关简单统计活动的基本词汇七、教学评估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和课后练习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教师发现学生们对简单统计活动的认知程度比较低,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授课,让他们能够真正理解统计的意义和方法,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数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数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统计数据概念,如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展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如何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并能使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他们对数据的理解和应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展示方法。

2. 难点:理解和运用不同的数据展示方式(如条形图、饼图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引入统计数据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知讲解:
- 数据的收集: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收集数据,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

- 数据的整理:教师演示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排序,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整理数据。

- 数据的展示:教师介绍不同的数据展示方式,如条形图、饼图等,然后让学生选择一种方式展示他们的数据。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包括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展示数据。

4.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然后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反思
在这个环节,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五、家庭作业
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或者小项目,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实践和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步骤需要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希望这个框架能帮助您编写出一份优秀的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简单的数据统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简单的数据统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简单的数据统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数据和数据统计的概念;2、学生能够了解并应用数据整合、分类、统计处理的基本方法;3、学生能够认识各类图表的意义,并能够进行数据的图表表示。

二、教学内容及学习方法1、教学内容(1)认识数据数据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比如人数、温度、年龄、身高、重量等等都是数据。

通过统计、整合和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数据,为后续的分析和应用打下基础。

(2)学习数据整合的方法假设我们要统计班里学生体重的数据,我们可以先把每个人的体重写在一张表格上,再把数据按照大小排序,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进行分析和计算。

(3)学习数据分类的方法数据分类是将不同的数据进行分组,然后进行统计处理。

比如,我们可以把班级学生按照性别分成男女两组,然后统计每组的人数,平均分数等等。

(4)学习数据统计的方法数据统计是将整理好的数据进行具体计算和分析,以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数据的性质。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等方法,对一组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

(5)学习数据图表的方法数据图表是一种便于理解和传达数据的方式。

常见的数据图表有柱状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等等。

通过加上一些图表的元素,比如文字、颜色、形状等等,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数据的性质。

2、学习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性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学策略,即通过问题解决、自我探究等方式,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应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据统计的练习中去。

(2)案例比较法案例比较法是一种基于对比分析的教学方式。

通过给学生提供不同数据处理案例,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帮助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数据统计。

例如,给孩子提供两份数据表格,对其差异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数据。

三、教学内容1、启发性教学实现过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数据统计的学习中去。

例如,“校园大督查”问题:如果我们想了解校园内同学们最喜欢的五种食品,应该如何统计?这个问题会引导学生思考数据处理的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式统计表》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式统计表》教案

《复式统计表》教案教学内容:复式统计表教材例1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2、在认识、填写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学会填写基本信息。

教学难点:学会文字和表格之间的转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活动吗?请你谈一谈你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是什么?(看书、踢球····)师:看来同学们的课外活动非常丰富,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组活动图片,大家愿不愿意和老师分享一下?(出示课件)师:我想知道我们班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女生呢?(找生回答)师:老师想知道咱班男孩子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大家说了很多,那么你们能帮老师解决吗?生:可以做统计。

师:出示统计单。

给自己喜欢的活动画勾。

师:写好了吗?现在我们能通过什么办法把它们统计出来?可以怎么做?(合起来)(举手表决)同学们同意吗?那我们就用举手的方法来统计男同学喜欢的活动。

二、收集数据,引导自学1、统计收集数据(1)收集数据男生最喜欢的活动师:我们已经完成了男生的统计,还有谁没有统计?(女生)请一名男生来讲台做统计。

女生最喜欢的活动师:同学们完成了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2)分析数据提问:从这两张统计表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思考:(1)男生最喜欢踢球的人数比女生多多少?(2)女生最喜欢看书的人数与男生相比,是多还是少?过渡语:刚才同学们在寻找数学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会需要比较男生和女生的不同点,两张统计表这样放,比较起来有点麻烦,要是放在一张表上就方便了。

怎么样才能把这两张表的内容编成一张表呢?请四个人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发表你们的看法。

2、小组讨论。

试着画,试着写。

3、大屏幕展示。

揭示复式统计表。

(师:我们把两张表格合到一起,我们叫它复式统计表)4、出示复式统计表,让孩子观察,统计的是哪几项内容?4、读复式统计表。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教案】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教案】

3复式统计表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教学复式统计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

尤其是借助复式统计表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必要性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及其应用价值。

复式统计表是把两个(或多个)统计项目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并可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

这种处理、呈现数据的方法,是学生以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

本单元只有一个例题,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运动项目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在二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数据收集整理”,对收集数据、记录数据的方法已经有初步的体验,会将数据整理后填入单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做简单的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都是统计运动项目的一部分,每部分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让他们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可以逐步发展他们的数据分析观念。

但是,统计方法和意义的体验、数据分析观念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多次的经历中不断积淀,逐步内化。

本单元的学习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出要研究的数学问题。

1.让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产生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

本单元教学时,切不可单纯地将复式统计表的认识和填写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应以更宽广的视角来审视与设计教学的过程。

在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发现单式统计表存在的局限性,自主“创造”出功能更强的复式统计表,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体验数据整理方法的多样性。

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复式统计表的多角度解读,获得对数据分析方法的切身体验,体会数据中包含的丰富信息。

2.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4复习复式统计图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4复习复式统计图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4复习复式统计图作为一名资深的教师,我对于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4复习复式统计图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下面是我根据教案要求,为学生们准备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复式统计图的绘制与分析。

我们将回顾并巩固之前学过的单式统计图的知识,同时学习如何绘制复式统计图,并利用复式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复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 培养学生利用复式统计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复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利用复式统计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尺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座位分布,引导学生发现座位分布可以利用统计图来表示。

2. 知识回顾:复习单式统计图的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并巩固单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3. 新课导入:介绍复式统计图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复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用途。

4. 例题讲解:利用具体的例题,讲解复式统计图的绘制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参与绘制过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绘制一个简单的复式统计图,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复式统计图中的数据,培养学生利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复式统计图的定义、绘制步骤和方法,以及利用复式统计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独立绘制一个复式统计图,展示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的参加人数。

2.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体育项目,收集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复式统计图。

小学统计数学教案

小学统计数学教案

小学统计数学教案
年级:小学三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掌握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统计学的定义和作用。

2. 统计的基本概念:数据、调查、频数等。

3. 统计的方法和技巧:调查和记录数据、制作表格和图表等。

4. 统计的应用: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1. 引入活动(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包含不同颜色糖果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统计学的方法获取并记录每种颜色的糖果数量。

2. 概念讲解(10分钟):介绍统计学的定义、重要性和基本概念,包括数据的收集、调查的进行、频数的计算等。

3. 示范操作(15分钟):教师示范如何进行数据的调查和记录,如何制作简单的表格和图表。

4. 实践活动(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调查并记录数据,然后制作表格和图表展示结果。

5. 总结讨论(5分钟):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并讨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归纳统计的方法和应用。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家庭进行一个小调查,并用统计学的方法记录数据,然后制作表格或图表展示调查结果,并写一份简短的总结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活动、概念讲解、示范操作、实践活动和总结讨论等步骤,帮助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未来可以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调查和数据处理过程,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复式统计表》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复式统计表》教案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教材分析课题:复式统计表执教教师:2.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学科与德育的有效融合:学习活动中,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感受统计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法与学法教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学法:小组合作与独立思考相结合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课型:新授课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二次备课:一、问题导入。

1.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出各种喜欢的活动。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合作与探究预设1:全班集体举手表决;预设2:男生和女生的特点不一样,喜欢的活动也有很大差别,应该分开统计。

集体讨论后,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

2.(1)学生思考、回答一、创设情境,引发统计需求。

1.同学们,课余时间你们最喜欢哪种活动?2.(课件出示情境图中的六项活动)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怎样验证你的想法?学生意见不一,引发用统计解决问题二、合作与探究今天我们就来用复式统计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调查统计(1)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收集数据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每人限选一种)。

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2)整理数据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填入以下表格。

(把表格贴在黑板上和学生一起完成)(2)学生举手回答(3)预设1:既要看第一个表,也要看第二个表。

预设2:男生统计表看一下,女生的统计表看一下。

预设3:这样来回看很容易看错,而且很麻烦。

(4)学生独立思考,并在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

3.合并表格。

(1)合并表格,认识“表头”。

(2)比较表格:先让小组讨论,再让学生说这张统计表与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这个表包含哪几项内容?根据上表,回答下面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1简单的统计活动-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1简单的统计活动-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1 简单的统计活动-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统计的含义,能够简单地进行统计活动,并正确理解数据的分析意义。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理解统计的含义和基本概念。

2.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

3.进行简单的统计活动,学生自己搜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能力,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2.教学难点:理解数据的分析意义和正确解释数据。

四、教学过程1. 活动一:图表展示在教学开始之前,请教师贴出各类简单的统计图表(包括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和饼状图)等,让学生围观,了解这些统计图表的基本结构和应用场景。

2. 活动二:收集数据1.学生自由活动,记录自己想搜集的数据,比如大家最喜欢的运动、食物、颜色等。

2.每组学生统计各自搜集到的数据,并记录下来。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进行展示。

3. 活动三:数据分析与解释1.学生请将各自搜集到的数据汇总到黑板上。

2.教师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比如计算平均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等。

3.请学生自己对数据进行解释,并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这是通过三个活动进行的,图表展示、收集数据和数据分析与解释。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简单的统计方法,而且养成了搜集和整理数据的良好习惯。

如果有时间可以深入探究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活动式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了对简单统计知识的学习兴趣,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科学思维和学习能力。

在活动中,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快乐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员姓名:
乐学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年 级: 辅导科目:
课时: 2 学科教师:徐老师
教学目的
1、根据统计图能够发现信息,并能提出数学问题。 2、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上次作业检查与讲解;
二、学习要求及方法的培养:
三、知识点分析、讲解与训练:
一、纵向统计图
知识梳理
班级 月份
四年级
五年级
3月
95
100
4月
105
110
请根据上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0 分)
六年级
105 110
育才小学春季植树情况统计
7、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年份
2001
排放量 /亿吨
名称
工业废水
2002
2003
2004
生活废水 1、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从 2001—— 2004 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哪一年购买的科普类和教育类图书一样多?(
2 分)
4、小强家和小军家 2006 年各季度电费情况如下图:
小军、小强家 2006 年各季度电费情况统
计图
季度
小强 家小 军
第四季度
家 185 135
第三季度
270 210
第二季度
130 115
第一季度 0
205
160
电费 / 元
100
200
300
1 、小强家第( )季度电费最多,是(
七月 20 台 45 台 38 台 24 台
八月 14 台 35 台 29 台 12 台
请你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从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如果你是商店经理,明年进货时有何打算?
例二、甲乙两个停车场车辆停放情况统计表如下。
种类 数量 停车场 甲
轿车
面包车
大客车
货车
28
12
6
4

24
10
7
3
(2)请学生说说这是一张什么统计表,通过统计表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0、下表是小青、小华、小敏、小芳四人每天练习打字的时间与一次测试的记录。(
12 分)
小青
小华
小敏
小芳
平时每天练习时间 /分
20
30
35
60
时间 /分
12
19
18
13
测试 字数 /个
384
631
846
728
记录 速度(个 /分)
①请你根据测试记录计算出每个人的打字速度。 (打字速度=打字总数÷打字时间)
3、下面是曙光小学购买图书情况统计图根据问题回答。
曙光小学购买图书情况统计图
年份
2009 2008 2007
450 350
600 680
550
科普类 教育类
1、(
)年购买的图书最多,有(
)本。( 4 分)
2、科普类图书购买多的一年与最少的一年相差多少本?(
3 分)
3、从 2006 年到 2009 年,教育类图书共购买了多少本?( 3 分)
1、四年级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如下表
项目
人数
美术
书法
电脑
年级
中年级
40
22
50
高年级
18
40
32
中高年级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统计图
兴趣小组
科技
科技 25 45
高年级 中年级
电脑
书法
美术
人数
0
10
20
30
40
50
60
1、完成统计图 2、并回答问题: ①哪个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多?哪个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少?
②中年级学生比较喜欢什么兴趣小组?高年级呢?
2、我国生活废水排放量从 2001—— 2004 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图中的信息,谈谈你的想法。
8、看图回答问题:( 8 分) 五年( 1)班同学喜欢的午餐统计图
名称
饼干
馅饼 鸡块
女生 男生
包子
面条
0
2
4
6
8
10 人数
1、男生最喜欢的午餐是( 2、女生最不喜欢的午餐是(
),女生最喜欢的午餐是(
( 2) 2001 年 的 工 业 产 值 比 1999 年 增 长 ( ) 亿 元 。 ( 百 分 号 前 保 留 一 位 小 数 。 )
( 3) 2002 年 的 工 业 产 值 比 1998 年 多 ( ) 亿 元 。
( 4) 这 五 年 的 工 业 产 值 平 均 是 ( ) 亿 元 。
二、解答

年份
1997
124
392
84
326
1999
155
404
138
449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1997 年我国哪类自然保护区最多? 1999 年哪类最多?
⑵1999 年我国各类保护区均比 1997 年 (
)。
⑶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6、下面是育才小学 3 个年级春季植树情况的统计表。(
)元。 ( 4 分)
2、小军家第( )季度电费最少,是(
)元。 ( 4 分)
3、小军家全年电费(
)元,小强家全年电费(
)元。小强家比小军家电费多(
4、全年两家电费一共是(
)元。 (4 分)
)元。 ( 6 分)
5、我国 1997、1999 年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如下表。( 8 分)
类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县级
②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③分析一下表格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作出解答。
2、甲、乙两个村 1998-2006 年家庭汽车拥有量统计图
汽车拥有量/辆

30
25 20
15
10
5
23
0
1998 年
56
12 9
2001 年 2004 年
26 24
2006 年
1、2004 年乙村家庭汽车拥有量是 1998 年的几倍?( 3 分)
甲村 乙村
年份
2、 2004 年甲村家庭汽车拥有量是 1998 年的几倍?( 3 分) 3、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有什么感受?( 4 分)
巩固练习
一、填空 1、要很容易的知道某病人
24 小时内体温的增减变化,应选用(
)统计。
①折线统计图 ②统计表 ③条形统计图
2、气象员记录一天气温变化选用( )。
①折线统计图 ②条形统计图 ③统计表
3、工厂选用( )来表示各车间人数的多少。
①折线统计图 ②条形统计图 ③统计表
4、 某 地 区 1998 年 ~ 20 02 年 工 业 年 产 值 统 计 图 。 ( 1) 工 业 年 产 值 最 高 的 是 ( ) 年 。
)。
),有(
)人。
3、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至少写两条)
9、四年级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如下表。(

项 乒乓球
足球
目 数


男生
17
18
女生
13
4
12 分) 跑步
8 6
请根据以上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游泳
14 13
跳绳
7 16
(1)喜欢哪个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女生最少?
(2)喜欢哪个项目的人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人最少?
注意: 1、条形粗细要均匀
2、复式的两个图案要不同 3、写好数量 4、写出统计图的标题 二、横向统计图
注意: 1、条形粗细要均匀 2、复式的两个图案要不同 3、写好数量 4、写出统计图的标题
教学内容
典例精讲
例一、某商店七、八月份出售某一品牌各种规格的空调台数如下表。 规格 1 匹 1.2 匹 1.5 匹 2 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