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铁氧化物还原

合集下载

铁氧化物的分解、还原与再氧化(二)

铁氧化物的分解、还原与再氧化(二)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铁氧化物的分解、还原与再氧化(二)根据理论计算表明,Fe2O3 还原成Fe3O4 的平衡气相中,CO%含量要求很低,即CO2/CO 的比值很大。

微量CO 的混合气体就足以完全还原赤铁矿成为磁铁矿。

还原反应可能在烧结的预热带进行。

特别是在固体燃料的燃烧带进行。

从实验室研究表明,气相中存在CO2(CO-CO2 混合气体中)并不减缓赤铁矿的还原。

对于FeO4 还原成FeO 反应中,平衡气相在700℃时CO2/CO 的比值为1.84,1300℃时为10.76.对于FeO 还原成Fe 的反应,平衡气相在700℃时,CO2/CO 的比值为0.67,1300℃时为0.297 温度升高,比值不断降低。

在实际烧结过程中,当使用惰性物料(例如石英砂)烧结时,燃料燃烧产物中CO2/CO=0.76-1.00 之间。

因而从热力学的观点考虑,Fe3O4 有可能被还原为FeO,而FeO 不可能还原成为Fe.但必须指出,在烧结料层中气体组成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

在焦粉粒的周围CO2/CO 可能很小,而离焦粉粒子较远的区域CO2/CO 可能很大,氧的含量可能较多。

在前一种情况下,铁的氧化物甚至可能波还原到金属铁。

而在后一种情况下,Fe3O4 和FeO 有可能被氧化。

因此在烧结的条件下,不可能使所有的Fe3O4 甚至所有的Fe2O3 还原。

此外,实际的还原过程取决于过程的动力学条件,如矿石本身的还原性,矿石和还原剂的接触时间和表面积。

虽然烧结料中铁矿石的粒度小,比表面积大,但由于高温持续时间短(1~1.5 分),(CO 向矿粒中的扩散条件差,以及Fe3O4 本身还原性不好,所以Fe3O4 的还原将受到限制。

因此从热力学来分析Fe3O4 有可能还原成FeO 而事实上还原的多少还取决于高温区平均气相组成和动力学条件。

还原最终作用还决定于烧结过程温度水乎及燃料消耗。

当烧结料中加入石。

铁氧化物的还原过程

铁氧化物的还原过程

铁氧化物的还原过程一、概述铁氧化物的还原过程是指将含有铁元素的氧化物还原成铁元素或者其它化合物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冶金、化工、环保等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铁氧化物还原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和实验方法三个方面来介绍这个过程。

二、基本概念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其中一种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被还原。

在铁氧化物的还原过程中,铁离子(Fe2+)接受电子被还原成金属铁(Fe)。

2. 还原剂还原剂是指能够给予其它物质电子的物质,它在反应中被氧化。

在铁氧化物的还原过程中,碳和水合亚硫酸钠等都可以作为还原剂。

3. 氧化剂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其它物质电子的物质,它在反应中被还原。

在铁氧化物的还原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等都可以作为氧化剂。

三、影响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铁氧化物还原过程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会增加。

这是因为高温下反应物分子的热运动更加剧烈,碰撞概率增大,从而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2. 还原剂种类和浓度不同种类和浓度的还原剂对铁氧化物还原过程的影响也不同。

一般来说,还原剂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而对于同种浓度的还原剂来说,其还原能力强弱也会影响反应速率。

3. 氧化剂种类和浓度与还原剂相似,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氧化剂对铁氧化物还原过程也有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氧化剂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4. pH值pH值是指溶液中酸性或碱性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在铁氧化物还原过程中,pH值也会影响反应速率。

一般来说,当pH值为中性或者弱碱性时,铁氧化物还原速度较快。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原理本实验将利用还原剂还原铁氧化物的过程来研究铁氧化物的还原过程。

在实验中,通过观察反应前后的颜色变化和收集产生的气体等方式来判断反应是否进行。

2. 实验步骤(1) 准备试剂:将适量的铁(III)氯化物和水合亚硫酸钠分别溶解在水中,制备出两个浓度相同的溶液。

(2) 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上述两种溶液,并用橡皮塞密封。

高 炉 炼 铁 学

高 炉 炼 铁 学

高炉炼铁学一、高炉:从上至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死铁层。

发展趋势为:大型化、胖型二、高炉原料:1、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天然块矿2、熔剂:石灰石、白云石3、燃料:焦炭、煤粉4、空气:N2、O2三、高炉产品:1、生铁:成分有Fe、C、Si、Mn、S、P、V、Ti等。

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Si高S 低)、铁合金,铁与钢区别是C。

2、炉渣:成分有、CaO、MgO、SiO2、Al2O3、FeO、TiO2、MnO、V2O5等。

3、煤气:成分有CO、CO2、N2、H2、H2O四、高炉辅助设备:1、供料系统2、送风系统3、除尘系统4、渣铁处理系统5、燃料喷吹系统五、高炉冶炼的概况:分为五带1、块状带:间接还原、CaCO3=CaO+CO2、部分FeO+C=Fe+CO2、软熔带:CaO+SiO2+Al2O3=硅酸盐,渗碳反应:3Fe+2CO=Fe3C+CO23、滴落带:(FeO)+C=、(MnO)+C=、(SiO2)+C=、(P2O5)+C=4、风口燃烧带:2C+O2=2CO5、炉缸部分:脱硫反应:FeS+CaO=CaS+FeO,FeO+C=Fe+CO,FeS+CaO+C =CaS+ Fe+CO六、高炉技术经济指标:1、有效容积:铁口中心线至大钟下降下沿或溜槽垂直下,V u,工作容积2、有效容积利用系数:ηu=P/V u t/m3d,可达3以上。

3、焦比:K=Q/P,kg/t,最低250 kg/t左右。

综合焦比:燃料比:最低450 kg/t左右。

4、冶炼强度:I=Q/ V u t/m,ηu=I/K,综合冶炼强度:5、生铁合格率:一级品率6、休风率:有计划休风和非计划休风,应控制在2%以下。

7、高炉一代寿命:无中修,表示有日历时间(8至10 年);单位容积产量(5000t/m3)第一章高炉用原燃料第一节高炉用燃料高炉燃料有焦炭和煤粉两种Ⅰ、焦炭一、焦炭的作用 1、发热剂;2、还原剂;3、骨架作用;4、渗碳剂二、焦炭的质量要求 1、C 高;2、灰分低:灰分中70%左右是SiO2和Al2O3,含量为11%至20%。

钢铁冶金学基本问答题

钢铁冶金学基本问答题

炼铁部分※<第一章>1.试说明以高炉为代表的炼铁生产在钢铁联合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

2.简述高炉冶炼过程的特点及三大主要过程。

3.画出高炉本体剖面图,注明各部位名称和它们的作用。

4.试述焦炭在高炉炼铁中的三大作用及其质量要求。

5.高炉冶炼的产品有哪些?各有何用途?6.熟练掌握高炉冶炼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表达方式。

※<第二章>1、高炉冶炼对矿石(天然矿,烧结矿,球团矿)有何要求,如何达到这些要求?2、烧结过程中固体燃料燃烧有几种反应,用热力学分析哪一种反应占主导地位?3、简述固相反应的特点及其对烧结反应的影响。

5、烧结过程蓄热从何而来,为什么高料层厚度作业能提高烧结矿质量,降低燃耗?6、简述影响烧结矿还原性的因素以及提高还原性的主攻方向。

7、简述铁精矿粉的成球机理,并讨论影响其质量的因素。

8、从烧结矿和球团矿性能比较,说明合理炉料结构的组成。

※<第三章>1.结合铁矿石在高炉不同区域内的性状变化(固态、软熔或成渣)阐述铁氧化物还原的全过程,及不同形态下还原的主要特征。

2.在铁氧化物逐级还原的过程中,哪一个阶段最关键,为什么?3.何谓“间接”与“直接”还原?在平衡状态、还原剂消耗量及反应的热效应等方面各有何特点?4.试比较两种气态还原剂CO和H2在高炉还原过程中的特点。

5.当前世界上大多数高炉在节约碳素消耗方面所共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6.从“未反应核模型”以及逆流式散料床的还原过程特点出发如何改善气固相还原过程的条件,提高反应速率,以提高间接还原度?7.何谓“耦合反应”,其基本原理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必须考虑其影响?9.造渣在高炉冶炼过程中起何作用?10.何谓“熔化”及“熔化性温度”?二者的异同及对冶炼过程的意义,是否熔化温度越低越好,为什么?11.炉渣“粘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以液态炉渣的微观结构理论,解释在粘度上的种种行为。

12.何谓液态炉渣的“表面性质”?表面性能不良会给冶炼过程造成哪些危害?13.与炼钢过程比较,高炉冶炼的条件对炉渣去硫反应的利弊如何?5※<第四章>1.风口前焦炭循环区的物理结构如何?风口前碳的燃烧在高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什么叫鼓风动能?它对高炉冶炼有什么影响?3.什么叫理论燃烧温度?它在高炉冶炼中起何作用?4.什么叫水当量?沿高炉高度方向水当量的变化特征?5.高炉内三种传热方式各自进行的条件如何?在不同条件下哪一种方式为控制性环节?5※<第五章>1.写出欧根公式,说明式中各因子的物理意义,指出该式对高炉作定性分析时适用的区域,并从炉料和煤气两方面分析影响ΔP的因素及改善炉内透气性的主要途径。

冶金09《钢铁冶金学(A)》之《铁冶金学》部分复习思考题

冶金09《钢铁冶金学(A)》之《铁冶金学》部分复习思考题

冶金09《钢铁冶金学(A)》之《铁冶金学》部分复习思考题绪论复习思考题1 高炉炼铁法在各种炼铁方法中居主导地位的原因是什么?2 为什么说连铸是钢铁工业的一次“技术革命”?3 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何地位?原因何在?第一章现代高炉炼铁工艺复习思考题1 高炉炼铁的工艺流程由哪几部分组成?2 高炉生产有哪些特点?3 对高炉内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4 简述蓄热式热风炉的工作原理。

5 与湿法除尘相比较,高炉煤气干法除尘有何优点?6 简述高炉内各区域的分布、特征及主要反应。

7 高炉生产有哪些产品和副产品,各有何用途?8 高炉炼铁有哪些技术经济指标?9 利用系数、冶炼强度和焦比之间有何关系?此种关系给我们何种启示?10 概念题:高炉有效高度、有效容积、工作容积、有效容积利用系数、面积利用系数、焦比、置换比、综合焦比、冶炼强度、综合冶炼强度、一代寿命。

第二章高炉炼铁原料复习思考题1天然铁矿石按其主要含铁矿物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2高炉冶炼对铁矿石质量有何要求?(评价铁矿石质量的标准有哪些?)3熔剂在高炉冶炼中起什么作用?4高炉冶炼对碱性熔剂的质量有何要求?5说明焦炭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的作用。

6高炉冶炼对焦炭质量提出了哪些要求?7焦炭的强度指标有哪些?简述各指标的意义及高炉冶炼对各指标的原则要求。

8铁矿粉烧结生产有何意义?9简述抽风烧结过程中从上到下依次出现的层次及各层中的主要反应。

10根据烧结过程中碳燃烧反应的类型,分析烧结过程的气氛性质。

11分析水汽冷凝对烧结过程的影响及消除过湿层的措施。

12影响CaCO3分解及CaO矿化的因素有哪些?13 高炉内碳酸盐分解对冶炼过程有何不利影响?(高炉采用熔剂性烧结矿冶炼,杜绝石灰石入炉的意义何在?)14烧结过程发生固相反应的条件是什么,反应过程和反应产物有何特点,固相反应对烧结过程有何影响?15烧结过程中的液相是如何形成的,不同碱度烧结矿的烧结过程中产生的液相有何特点,液相对烧结矿质量有何影响?16 简述正硅酸钙(C2S)造成烧结矿粉化的原因及主要对策。

【资料】铁的氧化物的还原汇编

【资料】铁的氧化物的还原汇编

H2:(1’) 3 Fe2O3 + H2===== 2 Fe3O4 + H2O
+Q
(2’) Fe3O4 + H2===== 3 FeO + H2O
Q
(3’) FeO + H2===== Fe + H2O
Q
(4’) 1/4 Fe3O4 + H2===== 3/4 Fe + H2O Q
9
平衡常数
Kp = %CO2 %CO K’p = %H2O %H2
为方便起见,常简写为FeO
低温下,FexO不能稳定存在,温度570℃时,
分解Fe3O4 + Fe
2
3.1 高炉内还原过程
铁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
—冶金原理—
热力学解决的问题 (1) 在高炉冶炼过程中还原反应能否进行 (2) 反应进行的程度,即还原的数量 (3) 反应所消耗的能量
G K
H
1、还原的顺序性
11
—冶金原理—
CO还原铁氧化物的平衡三相成分与温度关系图
12
—冶金原理—
13
叉子曲线
—冶金原理—
(7)
(3)
(6) (4)
(1)
Fe2O3
(2) (5)
14
分析“叉子”曲线
—冶金原理—
对CO还原,除Fe3O4 FeO曲线向下斜(为吸热反应)之外,其余均为

上斜(为放热反应);
对H2还原,全部曲线向下斜,均为吸热反应。 在低于810℃时,CO的还原能力 H2的还原能力
故 实际还原剂需要量是由 FeO Fe 这一步决定的 !2O3 Fe3O4外,还原反应均为可逆反应,还原剂CO、
H2需要过量。即气相还原有一个过剩系数。

冶金原理(9.3)--金属氧化物还原动力学

冶金原理(9.3)--金属氧化物还原动力学

金属氧化物还原动力学一、实验目的和要求用气体还原剂还原金属氧化物,属于气—固多相反应体系。

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还原热力学公研究反应过程达到平衡时的热力学条件。

而动力学则研究还原反应过程进行的快慢。

即研究影响反应速度大小有关的条件。

其目的在于:查明在冶炼条件下反应速度最慢的步骤(即限制性环节)是什么?以便针对该环李的影响因素,改变冶炼条件,加快反应速度,从而提高生产率。

具体要求如下:1.通过实验说明还原反应的有关机理。

加深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巩固和提高。

2.研究还原温度,气体性质及流量,矿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对还原速度的影响。

3.验证用气体还原剂还原金属氧化物的纯化学反应控制模型和纯扩散控制模型。

4.学习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及实验操作技术。

分析金属氧化物还原动力学的一般规律。

二、实验原理用气体还原原氧化物是多相反应机理最完整的,如及H2气还原金属氧化物(MeO)的反应式如下:MeO+H2=Me+H2O其反应模型如图9—1所示,在反应物(MeO)外层,生成一层产物层(Me),Me外表存在一边界层,(又称为气膜),最外面为包括反应气体(H2)和生成物气体(H2O)的气流。

反应机理包括以下环节:(1)H2的外扩散;(2)H2的内扩散;(3)结晶化学反应;(4)H2O穿过Me层的内扩散;(5)气体H2O穿过界层的外扩散。

还原反应是由上述各环节完成的。

然而各环节的速度是不相等的,总的速度取决于最慢的一个环节。

即限制环节。

而影响限制性环节的主要因素是:还原温度、矿石孔隙度、矿石粒度、还原气体的性质及流量等。

如果氧化矿结构很致密,还原反应将是自外向内逐渐深入的,存在开头规整的连续反应相界面,对于球形或立方体颗粒而言,这样的反应界面通常是平行于外表面,同时随时间的延续,反应界面将不断向固体内部推进,金属(MeO)内核逐渐缩小。

还原反应遵循结晶化学反应和阻力相似的收缩核模型。

因为H2气需通过生成物层扩散。

以及在MeO、Me 界面上的结晶化学反应。

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铁

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铁

升失氧
降得还
2
复习·回顾
编辑课件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氧化剂: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还原剂:
1、活泼非金属单质
1、金属单质
如:O2、Cl2 2、氧化性酸
如:Na、Fe、Cu 2、某些非金属单质
如:HNO3、浓H2SO4、HClO 如:H2、C
3、含有较高价态元素的盐
3、低价态的氧化物
如:Fe3+、MnO44、过氧化物
1mol失电子量
2×(6-x) ×2 = 2×6
得电子
失电子
x=3
29
知识总结
编辑课件
“铁三角”
Fe
氧化剂:
氧化剂:
如稀H2SO4等 还原剂: 还原剂:
HNO3 , Cl2等
Zn,Mg等 C,Zn,Mg等
Fe2+
氧化剂: HNO3, 氯水等 还原剂: Fe, Cu等
Fe3+
19
编辑课件
迁移·应用
1.保存FeSO4等亚铁盐时向其中加入铁粉, 为什么?
2 FeCl3+Fe=3FeCl2
2.除杂:FeCl2(FeCl3) FeCl3(FeCl2)
2 FeCl3+Fe=3FeCl2 2FeCl2+ Cl2== 2FeCl3
20
将化学学习放眼生活
编辑课件
井水+茶叶=墨水? 我家的井水在“变魔术”?
21
将化学学习放眼生活
编辑课件
“井里抽出的水清澈见底,烧开了变得昏黄,一 泡茶就像墨汁一样黑”
FeCl3+3NaOH=
Fe(OH)3↓+3NaCl
28
电子转移守恒
编辑课件

2.高炉炼铁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2010

2.高炉炼铁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2010

2.2 还原过程
2.2.1 铁的氧化物及其特性
Fe: 温度911℃:α -Fe 体 心立方 温度>911℃ β -Fe 面心立方(不锈钢) γ -Fe 体心立方 浮土体:Fe++缺位的晶体, 以 FexO表示, O=23.16- 25.60%, 温度<570℃时, FexO将分解为Fe3O4+Fe Fe3O4: 理论含O量27.64%, 温度高于800℃时,也有溶 解O2,或Fe++缺位的现象。 Fe2O3 理论含O量为30.06%, >1457℃时 , Fe2O3→ Fe3O4十O2 (体积增大)
非标准状态下CO2及H2O生成自由能变化示意图
用CO和H2还原铁氧化物
>570℃ 3Fe2O3+CO=2Fe3O4+CO2 Fe3O4+CO=3FeO+CO2 FeO+CO=Fe+CO2 lgKp=2726/T+2.144 lgKp=-1645/T+1.935 lgKp=688/T-0.90 lgKp=-131/T+4.42 lgKp=-3410/T+3.61 lgKp=-1225/T+0.845 lgKp=2726/T+2.144 lgKp=-2462/T-0.99T
(5) <810℃,CO还原能力强于H2, >810℃,H2还原能力强于 水煤气置换反应
lg K
p
CO+H2O=CO2+H2
lg PH 2 PCO 2 PCO PH 2 O 1591 T 1 . 469
达到平衡,即Kp=1,1gKp =0,则 Te=1083K=810℃。 >810℃,㏒Kp<0,反应向 左,H2夺氧能力强, <810℃则相反。水煤气置 换反应的存在,使H2成为 CO还原反应的催化剂

第二章高炉冶炼原理

第二章高炉冶炼原理

【本章学习要点】本章学习炉料在高炉内的物理化学变化,高炉内铁氧化物的还原反应,高炉内非铁元素的还原,生铁的生成与渗碳过程,高炉炉渣的成分与作用,硫的分布情况,炉渣脱硫反应及其条件,高炉内燃烧反应的作用,影响燃烧带大小的因素,炉料和煤气运动情况。

第一节炉料在炉内的物理化学变化炉料从炉顶装入高炉后,自上而下运动。

被上升的煤气流加热,发生了吸附水的蒸发、结晶水的分解、碳酸盐的分解、焦炭中挥发分的挥发等反应。

图3-1 炉内的状况一、高炉炉内的状况通过国内外高炉解剖研究得到如图3—1所示的典型炉内状况。

按炉料物理状态,高炉内大致可分为五个区域或称五个带:1)炉料仍保持装料前块状状态的块状带;2)矿石从开始软化到完全软化的软熔带;3)已熔化的铁水和炉渣沿焦炭之间的缝隙下降的滴落带;4)由于鼓风动能的作用,焦炭作回旋运动的风口带;5)风口以下,贮存渣铁完成必要渣铁反应的渣铁带。

高炉解剖肯定了软熔带的存在。

软熔带的形状和位置对高炉内的热交换,还原过程和透气性有着极大的影响。

二、水分的蒸发与结晶水的分解在高炉炉料中,水以吸附水与结晶水两种形式存在。

1.吸附水吸附水也称物理水,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炉料中。

常压操作时,吸附水一般在105℃以下即蒸发,高炉炉顶温度常在250℃左右,炉内煤气流速很快,因此吸附水在高炉上部就会蒸发完。

蒸发时消耗的热量是高炉煤气的余热。

所以不会增加焦炭的消耗。

相反,由于吸附水蒸发吸热,使煤气的温度降低,体积缩小,煤气流速降低,一方面减少了炉尘的吹出量,另一方面对装料设备和炉顶金属结构的维护还带来好处。

2.结晶水结晶水也称化合水,以化合物形态存在于炉料中。

高炉炉料中的结晶水一般存在于褐铁矿(nFe203·mH20)和高岭土(A1203·2Si02·2H20)中,结晶水在高炉内大量分解的温度在400~600℃,分解反应如下:这些反应都是吸热反应,消耗高炉内的热量。

三、挥发物的挥发挥发物的挥发,包括燃料挥发物的挥发和高炉内其他物质的挥发。

铁的氧化物的还原

铁的氧化物的还原

Fe3O4 FeO,需 1/3 molCO(H2) molFe
Fe2O3 Fe3O4,需 1/6 molCO(H2) molFe 故 实际还原剂需要量是由 FeO Fe 这一步决定的 !
23
—冶金原理— 高炉内除Fe2O3 Fe3O4外,还原反应均为可逆反应,还原剂CO、 H2需要过量。即气相还原有一个过剩系数。
H2:(1’) 3 Fe2O3 + H2===== 2 Fe3O4 + H2O (2’) Fe3O4 + H2===== 3 FeO + H2O (3’) FeO + H2===== Fe + H2O (4’) 1/4 Fe3O4 + H2===== 3/4 Fe + H2O
+Q Q Q Q
10
Kp %CO2 1 %CO n 1 n 1
n 1
1 Kp
CO
故 1000℃下, n = 1 0.3 3.33 即,还原每kg铁,需消耗3.3312 56 = 0.7136 kgC, = 0.84 kg焦炭,来制造还原剂CO。
24
—冶金原理—
3.1.2用固体C还原的还原反应
1
—冶金原理—
3.1.1 氧化物还原的一般原理
• 这是一个兼有还原和氧化的综合反应。对金属氧化物 而言被还原为金属,而对还原剂则是被氧化。 • 哪些物质可以充当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 氧,决定于它们与氧的亲和力。凡是与氧亲和力比金 属元素Me的亲和力大的物质,都可以做为该金属氧化 物的还原剂。还原剂与氧的亲和力越大,夺取氧的能 力越强,还原能力越强。
Fe3O4 FeO,需 1/3 molCO(H2) molFe

浙教版 9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5节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物质的转化(知识点梳理+典题训练)

浙教版 9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5节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物质的转化(知识点梳理+典题训练)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物质的转化一、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123注:K2O、Na2O、BaO、CaO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不能。

4注:能发生此反应的非金属氧化物有CO2、SO2、SO35(二)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123、某些酸式盐受热分解(了解)如 2NaHCO3=====Na2CO3+CO2↑+H2O其它如:水的电解、双氧水分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氯酸钾受热分解(三)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为金属活动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2、金属与盐反应,生成新盐与新金属。

盐(含较不活泼金属)+金属(较活泼)——金属(较不活泼)+盐(含较活泼金属)四、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1、酸+金属氧化物==== 盐+水2、酸+碱=== 盐+水(中和反应)3、酸+盐==== 新酸+新盐用于:a、实验室制CO2;b、除去盛石灰水瓶壁上的白色固体(CaCO3);c、证明CaO中是否含有未完全分解的CaCO3;d、食用墨鱼骨粉(含有CaCO3)补钙的原理5、盐a+盐b====新盐c+新盐d 注: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Na2CO3+ BaCl2 = BaCO3↓+2 NaCl(用于:除去NaCl中的Na2CO3)用于:a、检验CO2;b、除去CO中混有少量的CO2;c、用石灰浆抹墙会变硬的原因;d、石灰水放到空气中会产生一层白膜二、物质转化规律1、非金属之间的转化2、金属之间的转化金属+非金属盐或金属氧化物某些金属氧化物+水可溶性碱3、满足物质的转化过程:A B C D E F钠元素:钙元素:铁元素:碳元素:硫元素:4、金属的冶炼:(1)碳与金属氧化物(氧化铁为例)在高温下反应,碳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2)CO能夺取金属氧化物(氧化铁为例)中的氧:(3)氢气也能将金属氧化物(氧化铜为例)变成游离态金属:(4)生铁的冶炼就是用CO还原氧化铁:(铁矿石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 特别注意:不能用氢气还原氧化镁、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制取金属单质三、物质转化基本题型题型一: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物质的转化规律1、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①Ni+2HCl=NiCl2+H2↑;②NiO+2HCl=NiCl2+H2O;③NiO2+4HCl=NiCl2+Cl2↑+2H2O;Ni(OH)2不溶于水.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 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B. 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C. NiCl2能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D. 反应①、③中Ni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2、下列物质转化(“→”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中,每次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可能全部实现的是()A. H2O2→O2→CO2→H2CO3B. NaOH→NaNO3→Na2CO3→NaClC. CaCO3→CaO→Ca(OH)2→NaOHD. Mg→H2→HCl→AlCl33.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溶液等五种物质,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 .丙可能是碳酸钠溶液B .丁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C .乙必须通过置换反应转化为铁D .甲和丁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4、(湖北恩施)酸雨的危害很大,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一有以下两种途径:(1)正常雨水略显酸性,主要原因是______.(2)pH < 5.6的降水称为酸雨,它会使土壤酸化,施用适量______可改良土壤酸性.(3)SO2通入碘水(I2的水溶液)会生成硫酸(H2SO4)和氢碘酸(HI ),我们可利用此原理来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SO2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题型二:金属冶炼和溶液的相关计算5.现有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5.6g 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混合物为Fe 、Mg ,m 可能是0.2gB .若混合物为Fe 、Zn ,m 大于0.2gC .若混合物为Fe 、Zn ,m 可能是0.1g ,则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0%D .若混合物为Fe 、Mg ,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6.一块质量为3克的合金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0.1克氢气,则该合金的组成不可能是( A )A .铁、铝、镁B .铁、铜、铝C .锌、镁、铁D .铝、碳、镁 7 现有铁与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1.2g ,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H 2 0.1g ,则混合物中的另一种金属可能是( )A .MgB .AlC .ZnD .Na8.小文同学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测定某赤铁矿石样品中Fe 2O 3的质量分数,取10g 样品与足量CO 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6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提示:杂质不参加反应)A .玻璃管中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B .实验中通入CO 的质量为4.2gC .生成CO 2的质量为2.4gD .赤铁矿石样品中Fe 2O 3的质量分数为80%9. 向一定质量的AgNO 3和Cu (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 g Zn ,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m 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B .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C .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D .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42)(222SO H SO O H I →+,10.碱式碳酸锌[ Zn x(OH)y(CO3 )z ]是制备功能材料ZnO原料,化学反应表达式为Zn x(OH)y(CO3 )焙烧 ZnO+CO ↑+H2O(x、y、z 为整数)。

高中化学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第课时)铁及其氧化物的氧测试题2 鲁科版

高中化学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第课时)铁及其氧化物的氧测试题2 鲁科版

第2章第3节第3课时铁及其氧化物的氧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B. 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C. 得到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D. 要实现Fe2+→Fe3+的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2.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金属恰好完全溶解,反应后溶液中存在:c(Fe2+)∶c(Fe3+)=3∶2,则参加反应的Fe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1B. 5∶16 C。

2∶3 D。

3∶23.在含Fe3+的溶液中加入铜粉与铁粉,充分反应发现溶液中有Cu2+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容器中已肯定无Fe粉存在B。

容器中肯定无Cu粉存在C. 溶液中Fe2+比Cu2+多D. 溶液中可能存在Fe3+4.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放热反应的是()A。

Ba(OH)2·8H2O与NH4Cl反应B. 铝与稀盐酸C. 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反应D. 氧化铁和稀盐酸的反应5.已知氧化性强弱顺序:Cl2> Br2〉 Fe3+〉I2。

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 Br2+2I-= I2+2Br-B. 2FeCl2+Cl2 = 2FeCl3C. 2FeCl2+2HCl+I2 = 2FeCl3+2HID. 2Fe3+ + 2I-= 2Fe2+ + I26.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为3Fe2++ 2S2O32—+O2+xOH-=Fe3O4+S4O5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2B。

参加反应的Fe2+全部作还原剂C。

每生成1 molFe3O4,被S2O32—还原的O2为0.5molD。

已知Fe3O4纳米颗粒直径为20nm,则Fe3O4纳米颗粒为胶体7.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的新技术,已知反应:Fe2O3+ 3Na2O2= 2Na2FeO4+Na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

第二章金属的冶炼氧化还原反应专题讲义---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金属的冶炼氧化还原反应专题讲义---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金属的冶炼、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知识点提纲1.金属冶炼就是要把金属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单质)。

(1)湿法炼铜:先用硫酸将铜矿中的铜转变成可溶性的硫酸铜,再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 CuSO4+Fe=Cu+FeSO4(2)火法炼铜:一、让碳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反应,碳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从而得到金属(图1)。

C + 2CuO高温2Cu + CO2↑实验步骤:①检查气密性;②装药品固定试管;③点燃;④移导管,熄灭酒精灯实验现象:黑色固体变红色,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2)二、炽热的炭在高温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会使窒息中毒)。

一氧化碳也会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产生游离态的金属单质(图2)。

C + CO2高温2 CO CO + CuO加热Cu + CO2实验步骤:反应前需检验气体纯度。

还原过程分四步:一通,二点,三撤,四停。

实验现象:①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②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因CO有毒,增加对尾气处理装置(点燃法或收集法),防止CO污染空气。

实验说明:①先通入一定量的CO,目的是排尽装置内原有的空气,防止加热爆炸;②实验结束:先移开酒精灯,继续通入CO,直到装置冷却;目的是防止还原的铜又重新氧化。

拓展:炼铁,如下实验装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图3)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实验步骤说明和现象:①实验前检查气密性;②先点燃尾部酒精灯:防止CO逃逸,污染空气(尾气处理);③先通入一定量的CO气体,目的是排尽装置内原有的空气,防止加热爆炸;④点燃酒精喷灯,观察实验现象:红色固体变黑色,石灰水变浑浊;⑤实验结束:先移开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直到装置冷却;目的是防止还原的铁粉又重新氧化。

再熄灭尾部酒精灯(尾气处理)(3)(4)三、氢气也能将金属氧化物变成游离态金属(图4)。

炼铁原理与工艺2(炼铁还原理论)

炼铁原理与工艺2(炼铁还原理论)
20
2.3铁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
21
2.3铁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
1.还原反应的基本理论 ① 还原反应表达式 MeO+B=Me+BO • 式中MeO——被还原的金属氧化物; • Me——还原得到的金属; • B——还原剂,可以是气体或固体,也可以是金 属或非金属; • BO——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后被氧化 得到的产物。
2.还原过程与生铁形成
1
2.1高炉内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
1.基本现象: ① 高炉冶炼过程是个连续生产过程。 ② 高炉是一个密闭的连续的逆流反应器 ③ 炉料在高炉内的状态 块状带,软熔带,滴落带,风口带,渣铁带
2

高炉内状况描述
3
2.1高炉内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
2.软熔带及其对高炉行程的作用规律 ① 软熔带类型:倒V, V,W, ② 影响软熔带形状的因素: 送风状况,布料方式 ③ 软熔带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铁矿石预还原,生铁脱硫,生铁含硅,煤气利用,炉缸 中心活跃程度,炉墙维护 对炉况顺行,生铁产量、质量,燃料消耗均有影响。
10

2.2炉料中的蒸发、挥发及分解
11
2.2炉料中的蒸发、挥发及分解
② 碱金属(氰化物)的氧化反应 800 ℃ : 2K (Na)气+ 2CO2=K2(Na2)CO3+CO • 2K (Na)CN液+4CO2=K2(Na2)CO3+N2+5CO ③ 碱金属的存在形态: 碱金属将以气态形式随煤气上升; 而碱金属的氰化物多以雾状液体的形态随煤气向 上运动。
22
2.3铁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
② 还原反应进行的条件(热力学第二定律) • ΔG<O 即ΔGBO< ΔGMeO 上面ΔG=ΔGBO-ΔGMeO ΔGBO、ΔGMeO分别是BO和MeO的标准生成自由能。 ③ 高炉条件下元素还原的难易程度(看氧势图) 由易到难依次排列为:Cu,Pb,Ni,Co,Fe,Cr, Mn,V,Si,Ti,Al,Mg,Ca. 高炉内还原区域温度在1500 ℃以下且还原剂是 C,CO,H2.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烧结矿氧化度:烧结矿或铁矿粉中与铁结合的实际氧量与全部铁以FE2O3的形态相结合时的氧量变化。

2、高炉的直接还原度:用C直接还原夺取的氧量同炉料中被还原而进入煤气的总氧量之比来表示直接还原发展程度的指标。

3、炉渣碱度:按照炉渣分子结构假说,就是炉渣中全部的碱性氧化物的含量与全部酸性氧化物的含量之比。

4、沉淀脱氧:是指向钢液中加入脱氧剂,将溶于钢液中的氧结合成不溶于钢液的稳定的氧化物或沉淀物,从钢液中分离出来,使脱氧产物浮到渣中,因为从钢液中脱氧产物的过程属于沉淀反应,所以这种脱氧方法称之为沉淀脱氧。

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在钢的冶炼过程中,浇铸过程中,产生或混入钢中的非金属化合物,如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呈独立相存在,通常为钢中非金属夹杂物。

6、问答题1、在高炉冶炼过程中,加速铁矿石还原的有力条件是什么?改善矿石性质:a)提高矿石的孔隙度,特别是微气孔率,一是可以改善气体内扩散条件,提高内扩散速度;二是增加化学反应界面积,有利于提高界面化学反应速度,都加速铁矿石的还原过程b)适当缩小矿石力度(包括均匀性)可增加还原气体与矿石的接触面积,减少还原产物层的厚度,加快还原反应过程,但矿石力度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高炉气体力学条件c)改善矿石组成,减少致密结构复杂而易熔的铁橄榄石类型难还原矿物,可加速铁矿石的还原。

控制气流条件a)保证足够高是煤气温度,对改善扩散和加速化学反应速度的必备条件。

b)控制煤气流速,在临界流速范围内时,提高煤气流速有利于边界层外扩散,促进还原。

c)控制煤气压力,如在动力学范围,提高压力有利于加快还原反应d)提高煤气中还原性气体,CO H2 的浓度,加大扩散动力,加快还原反应速度。

2、磷对钢性能的影响是什么?炼钢脱磷反应的热力学有利条件是什么?钢中含磷高会引起钢的“冷脆”;同时磷能使钢材的塑性或冲击韧性降低,并使钢的焊接性能变差,性能变差。

磷在钢锭中的偏析很大。

但在生产炮弹钢等时,磷作为合金元素使用。

金属冶炼中的氧化物还原和还原物氧化技术

金属冶炼中的氧化物还原和还原物氧化技术

金属冶炼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废气治理
01
采用高效除尘器、脱硫脱硝技术等手段减少废气排放,同时对
排放的废气进行回收利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废水处理
02
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有
害物质,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或循环利用标准。
固体废弃物处理
03
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可回收利用的部分进行回收,不
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历程
古代金属冶炼
古代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 金属冶炼技术,如铜、铁等金属 的冶炼方法逐渐得到改进和发展

近代金属冶炼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金属冶炼技 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新的冶炼方 法和设备不断涌现,提高了金属的 产量和纯度。
现代金属冶炼
在现代工业中,金属冶炼技术不断 创新和完善,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 备,实现高效、低耗、环保的生产 。
02 氧化物还原技术
氧化物还原的定义和原理
氧化物还原的定义
氧化物还原是指在金属冶炼过程中,通过化学反应将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元素还 原成气态或液态,从而得到金属单质的过程。
氧化物还原的原理
氧化物还原的原理是利用还原剂将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原子还原成气态或液态, 同时生成相应的金属单质。常见的还原剂包括碳、氢、一氧化碳等。
可回收利用的部分进行安全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金属冶炼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清洁生产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
推动金属冶炼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实现资源循环 利用,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
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更高效、更环保的金属冶炼 技术和设备,推动金属冶炼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1金属的高温氧化

第二章1金属的高温氧化

(1)当PMO2 21.28kPa时,处于平衡态,金属与氧化物均稳定。
(2)当 PMO221.28kPa时,反应向生成氧化物方向进行。 (3)当 PMO221.28kPa时,则反应向氧化物分解方向进行。 表2.1列出几种氧化物的分解压。即可通过分解压与环境中的氧分压相比较, 由此可直接判断氧化反应是否可能发生。
图2.5 铁在较低温度下空气中氧化对数曲线
4、立方规律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一些金属的氧化服从立方规律,例如金属锆在 101.325kPa 氧压中,于600~900℃ 范围内,铜在100~300℃ 各种气压 下等温氧化均服从立方规律。
y3 k C (2.21)
立方规律通常仅局限于短期的暴露,在低温薄氧化膜时出现,此现 象可能与通过氧化物空间电荷区的输送过程有关。 为综合比较膜生长各规律的速度大小,图2.6中列出了直线、抛物 线、对数及立方等氧化规律示意图。由图可知,直线型氧化速率最 为危险,因为质量增加以恒速随时间增大。
反应式
分 解 压/KPa
Cr2O3=2Cr+3/2 O2 Al2O3=2Al+3/2 O2 MnO=Mn+l/2 O2 Mn3O4=3MnO+l/2 O2 Mn2O3=2/3Mn3O4+l/2 O2 SiO2=Si+O2
2.3×10-20 1.3×10-33 1.1×10-22 2.2×10-4 1.3×102 1.1×10-26
pO2— 给 定 温 度 下 平 衡 时 氧 的 分 压 , 也 是 该 温 度 下 金 属 氧 化 物 M O2的 分 解 压 。
将式(2.2)带入式(2.3 )
GR Tln1R Tln1 ( 2.4)
T
pO 2
pO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铁氧化物还原
一、还原反应基本原理
1、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金属氧化物还原反应通式
MeO+B=BO+Me (+或-)Q
式中:MeO 金属氧化物
B 还原剂
Me 金属元素
Q 反应热效应
高炉冶炼用CO、H2和固体碳还原剂
2、氧化物的还原顺序:
高炉冶炼条件下,各种氧化物由易到难的还原顺序:
Cu O→P bO→FeO→MnO→SiO2→Al2O3→MgO→CaO
其中:Cu、P b、Fe的氧化物都能被还原。

SiO2、MnO只有部分被还原。

Al2O3、MgO 、CaO不能被还原。

二、铁氧化物还原
(一)铁氧化物的还原顺序:
1、铁的氧化物在还原时,是从高价铁氧化物逐级还原成低价氧化物,最后还原成金属铁。

>570℃时:Fe2O3→Fe3O4→FeO→FeO
<570℃时:Fe2O3→Fe3O4→FeO
(FeO→Fe3O4+FeO)
2、铁氧化物顺序还原的原因:是受
铁氧化物中的铁与氧的亲合力大小
决定的。

一般:与氧亲合力大,分解压就小,
难还原。

与氧亲合力小,分解压就大,
易还原。

各种铁氧化物不同温度的分解压(见
图)
(二)用CO还原铁氧化物:
1、还原反应式:
>570℃时:3Fe2O3+CO=2Fe3O4+ CO2+Q
Fe3O4+CO=3FeO+ CO2-Q
FeO +CO=Fe+ CO2+Q
<570℃时: 3Fe2O3+CO=2Fe3O4+ CO2+Q
Fe3O4+4CO=3Fe+ CO2+Q
2、反应特点:
①以放热反应为主。

②是间接还原,气相产物为CO2
间接还原:在高炉中以CO(H2)为还原剂,气相产物为CO2(或H2O)的还原反应。

③反应是可逆的。

(三)用固定碳还原铁氧化物:
1、还原反应式:
>570℃时:3Fe2O3+C=2Fe3O4+ CO +Q
Fe3O4+C=3FeO+ CO -Q
FeO +C=Fe+ CO +Q <570℃时: 3Fe2O3+C=2Fe3O4+ CO +Q
Fe3O4+4C=3Fe+ 4CO +Q
2、特点:
①都是吸热反应,并且直接消耗固定
碳。

②是直接还原:
直接还原:高炉中用固定碳作还原
剂,生成的气相产物为CO的还原反
应。

③反应是不可逆的。

3、炭素氧化反应的影响:
(1)炉内固定碳直接还在铁氧化物数量很少。

(2)二步式的直接还原:
①还原反应式:
第一步:间接还原
Fe3O4+CO=3FeO+CO2
FeO+CO=Fe+ CO2.
第二步:间接还原的气相产物CO2.与固体碳反应
CO2+C=2CO
将上两式叠加FeO+CO=Fe+ CO2.
+ CO2+C=2C O ̄
FeO +C=Fe+ CO
以上可看出:虽然起还原作用的仍是CO,但最终结果消耗了固体碳。

②间接还原反应与直接还原反应的差别:就是看还原生成的CO2是否与碳发生气化反应.如果CO2与C反应,则此反应为直接还原;如果CO2与C 不反应,则此反应为间接还原
③二步式直接还原的条件:炭素气化反应与焦炭的反应性有关;冶金焦炭一般在800℃开始发生炭素气化反应,1100℃时剧烈进行。

高炉中低于800℃是间接的还原区,800-1100℃中间接与直接还原同时进行区。

大于1100℃是直接还原区。

(四)用H2还在铁氧化物
1、还原反应式:
>570℃时:3Fe2O3+ H2=2Fe3O4+ H2O +Q
Fe3O4+ H2=3FeO+ H2O -Q
FeO + H2=Fe+ H2O +Q
<570℃时: 3Fe2O3+ H2=2Fe3O4+ H2O +Q
Fe3O4+4H2=3Fe+ 4H2O +Q
2、反应特点:气相产物都是H2O汽,并且都是吸热反应,属于间接还原。

3、碳水反应的影响:
当温度大于1000℃:H2O汽+C= H2+CO -Q
用H2还原铁氧化物在高温区时:
FeO+ H2=Fe+ H2O
+ H2O+C=C O+H2
FeO +C=Fe+ CO
在低温区时,用H2还原铁氧化物的产物与CO作用:
FeO+ H2=Fe+ H2O
+ H2O+CO=C O2+H2
FeO +CO=Fe+ CO2
结论:H2参加还原反应,但最终消耗的是C和CO,H2起了传氧的作用。

①但由于氢气的扩散能力大,所以对还原反应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②在高温区,并不是所有H2都起传氧作用,还有少量H2参加还原反应,代替了部分焦炭,H2还原比C还原消耗的热量少,所以H2存在有利于焦比降低。

(五)用H2和CO还原铁氧化物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是间接还原反应,不增加也不减少煤气的体积。

2)此反应有的放热,有的吸热,但热效应值都不大。

2、不同点:
1)以H2作还原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提高温度有利于还原进行,而CO的还原以放热为为。

2)低于810℃,CO比的还原能力强;高于810℃,℃比CO的还原能力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