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对联

合集下载

与对联有关的文学常识

与对联有关的文学常识

与对联有关的⽂学常识⼀、有关名胜古迹的对联1、成都杜甫草堂(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龙腾虎跃⼏诗容;先⽣亦流寓,有长留天地,⽉⽩风清⼀草堂。

2、武汉黄鹤楼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江东去;窗户间堂堂⽇⽉,尽四时凭眺,⼏曾见黄鹤西来。

3、黄州⾚壁铜琶铁板,⼤江东去;⽉明星稀,乌鹊南飞。

4、九江琵琶亭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夜;荻花瑟瑟,魂消明⽉绕船时。

5、镇江北固⼭多景楼登楼便欲凌云去;临⽔应知得⽉先。

6、桃花源、陶渊明祠(1)、说甚神仙,看千年⽯洞开时,城郭⼈民还是耕⽥凿井;阅成古今,听半夜⾦鸡叫醒,兴亡秦汉都归流⽔桃花。

(2)、门前学种先⽣柳;岭上长留处⼠坟。

7、⼴州黄花岗七⼗⼆健⼉,酣战春云湛碧⾎;四百兆国⼦,愁看秋⾬湿黄花。

8、杨州梅花岭葬⾐冠有淮南抔⼟,冰⼼铁⾻伴取岭上梅花;殉社稷在江北孤城,剩⼭残⽔留得风中劲草。

9、滁州醉翁亭翁去⼋百年,醉乡犹在;⼭⾏六七⾥,亭影不孤。

10、扬州⼆⼗四桥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平分秋⼀⾊;扁⾈过桥下,闻箫声何吹,有⼈吹到⽉三更。

11、湖南洞庭湖岳阳楼(1)、湘灵瑟,吕仙杯,坐揽云涛⼈宛在;⼦美诗,希⽂笔,题笔雪壁我重来。

(2)、后乐,先忧,范希⽂庶⼏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诗。

(3)、⼀楼何厅,杜少陵五⾔绝唱,范希⽂两字关情,滕⼦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江北通巫峡,巴陵⼭西来爽⽓,岳州城东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12、信陵君祠有史公作传如⽣,爱客若君,真实读者慷慨悲歌不已;其门馆风流未谢,于今思⼣,问君谁能拔抑磊落之才。

13、长沙屈原贾谊⼆公祠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睦⾏地⼤⽂章。

14、陕西苏武庙三千⾥持节孤⾂,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九年托⾝异域,韦鞴毳幕,⼏⼈到此悔封侯。

成都杜甫草堂的对联

成都杜甫草堂的对联

成都杜甫草堂的对联
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文人雅士们向往的地方。

草堂内外的对联更是文化的象征,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下面是关于成都杜甫草堂的十个对联,希望能够符合题目的要求,以人类的视角进行写作,富有情感并让读者感到真实。

一、
春风扶柳扬花艳,秋雨洒砚润墨香。

杜诗草堂映岁月,文化古迹流芳长。

二、
梅雪柳风寄诗意,春江花月诗韵长。

杜甫草堂留青史,文化瑰宝闪光芒。

三、
书声琅琅飘古韵,草堂墨香传千年。

杜甫诗魂犹在梦,文化瑰宝凝心田。

四、
碧水青山抚诗意,草堂文化展风骚。

杜诗名篇流传久,千古文人共赞咏。

五、
春风拂面岷江畔,秋雨洒墨诗韵长。

杜甫草堂书香浓,文化瑰宝尽人嚮。

六、
柳绿花红映诗意,古风韵味流淌长。

杜诗草堂传经典,文化瑰宝赞无双。

七、
青山绿水寄诗情,草堂杜甫展文化。

千古传世名篇韵,文人雅士赞不夸。

八、
碧水青山寄诗念,杜甫草堂展韵长。

文化瑰宝传千古,人们仰望赞古风。

九、
草堂杜甫传古韵,书香流淌抒诗情。

文化瑰宝寄希望,人们向往文学光。

十、
春风拂面柳绿长,秋雨洒墨韵如霜。

杜甫草堂留传世,文化瑰宝赞无双。

这十个对联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成都杜甫草堂的魅力和文化底蕴。

希望读者通过这些对联,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杜甫草堂的美丽和魅力。

古今名联集锦

古今名联集锦

古今名联集锦一、有关名胜古迹的对联1、成都杜甫草堂(1)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腾虎跃几诗容;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2、武汉黄鹤楼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

3、黄州赤壁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4、九江琵琶亭灯影幢幢,凄绝喑风吹雨夜;荻花瑟瑟,魂消明月绕船时。

5、镇江北固山多景楼登楼便欲凌云去;临水应知得月先。

6、桃花源、陶渊明祠(1) 、说甚神仙,看千年石洞开时,城郭人民还是耕田凿阅成古今,听半夜金鸡叫醒,兴亡秦汉都归流水桃花。

(2) 、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

7、广州黄花岗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8、杨州梅花岭葬衣冠有淮南扌不土,冰心铁骨伴取岭上梅花;殉社稷在江北孤城,剩山残水留得风中劲草。

9、滁州醉翁亭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10、扬州二十四桥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吹,有人吹到月三更。

11、湖南洞庭湖岳阳楼(1) 、湘灵瑟,吕仙杯,坐揽云涛人宛在;子美诗,希文笔,题笔雪壁我重来。

(2)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3) 、一楼何厅,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 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12、信陵君祠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实读者慷慨悲歌不已;其门馆风流未谢,于今思夕,问君谁能拔抑磊落之才。

13、长沙屈原贾谊二公祠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睦行地大文章。

14、陕西苏武庙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羸属国;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鞠養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杜甫草堂著名的对联

杜甫草堂著名的对联

杜甫草堂著名的对联杜甫草堂著名的对联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是杜甫在其草堂题写的对联,表达了他对时代的不满和自己的志向与情操。

首先,第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意味着杜甫不愿意像其他人一样屈服于权贵,低头妥协。

他坚持不向权贵们低头,抵制了他们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了对时代的不满和对道义的坚守。

他愿意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真正的价值,不追逐权势和名利,因而心境开放,不受外界干扰。

而第二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则表达了杜甫对生命和自然的理解。

红花谢落是大自然的法则,然而它并非无情,相反,它的凋零化为春泥,又为新的花朵提供养分与保护。

这可以类比为人生的变化,无论人生遭遇怎样的坎坷和挫折,都是为了更好的成长和追求。

杜甫以此寄托了对人生的理解和对命运的抗争,同时也传递出一种人生观和僧侣间的思考。

综合理解,这对对联表达了杜甫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坚守,以及对命运与生命的理解与追求。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以深情厚意、反映时代的作品出名。

他的诗歌充满人文关怀和对社会世情的思考,透露出儒家思想中追求道义的努力与追求真理与人性的价值追求。

因此,杜甫草堂著名的对联成为了他思想理念的象征,也成为研究他的作品和人格的一个窗口。

所以,杜甫草堂著名的对联"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他对时代的不满和自己的理解与追求的写照。

这对对联通过短短的十个字,传递了杜甫深情厚意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体现了他独立自主、追求真理与人性的价值观。

这对对联也成为了杜甫作品中最重要的象征之一,将其印在杜甫草堂中,更是让人深感其思想的伟大和影响力。

杜甫草堂正门牌匾和对联讲解

杜甫草堂正门牌匾和对联讲解

杜甫草堂正门牌匾和对联讲解
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故居,位于成都市青羊区。

正门上方的牌匾和对联是表达主人家风、家训和境界的重要元素。

然而,我并没有确切的信息来描述杜甫草堂正门上的牌匾和对联。

正门牌匾:
杜甫草堂的正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牌匾,上书:“诗魂千古,居心万里”。

这个牌匾体现了杜甫对诗歌的追求和对国家的深情。

正门对联:
在正门两侧,是一副对联,分别是:
上联:“江水悠悠映诗魂,山川浩渺伴居心。


解释:表达了杜甫的诗魂在江水的映照下,悠悠长存;他的居心与山川相伴,浩渺无边。

下联:“翠影红墙诗意浓,岁月悠悠似云烟。


解释:形容草堂翠绿的影子映在红墙上,充满诗意;时间悠悠,如同飘渺的云烟。

成都杜甫草堂的对联

成都杜甫草堂的对联

成都杜甫草堂的对联
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国文化名胜之一,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在这里,游人可以感受到杜甫先生的诗意境界,领略到古人的风采。

以下是关于成都杜甫草堂的对联,以此来描述这座历史古迹的魅力。

1. 绿树荫庭香古木,红墙围院影松风。

2. 诗魂寄舍心灵鸣,文化根基岁月融。

3. 诗篇悠悠思绪断,墨痕斑斑情感浓。

4. 书香扑面传雅韵,琴韵悠悠韵味浓。

5. 岁月沧桑留痕迹,文人雅集颂辉煌。

6. 诗魂传世留千古,人文绵长史载空。

7. 杜甫诗篇传千古,草堂雅集史载空。

8. 古木参天传雅韵,风韵犹存颂辉煌。

9. 红墙绿树寄诗意,古韵新风颂杜诗。

10. 灵山秀水悠悠远,诗韵草堂古意浓。

这些对联充分展现了成都杜甫草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文人雅士的风采。

成都杜甫草堂不仅是一座文化遗产,更是一处精神净土,让人们在这里感受到诗意的魅力,领悟到人文的深厚内涵。

前来参观的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古建筑的美景,还可以品味到杜甫先生的诗意境界,感悟到古人的风采。

成都杜甫草堂,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也是一处让人心灵安宁的胜地。

【最新推荐】成都杜甫草堂对联推荐-优秀word范文 (4页)

【最新推荐】成都杜甫草堂对联推荐-优秀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成都杜甫草堂对联推荐
成都杜甫草堂对联,生活在唐代的杜甫,后半生穷困潦倒主要居住在成都的一个草堂,而成都杜甫草堂也是纪念杜甫最大的一个地方,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成都杜甫草堂对联推荐,希望对你有帮助。

草堂对联
万里桥西宅
百花潭北庄
水槛对联
吏情更觉沧洲远
诗卷长留天地间
垂老但吟诗,亦先生所不得已
斯人常作客,正天下莫可如何
花径楹联
背郭堂成,锦里溪山千古在
缘江路熟,青郊草木四时新
花径故依然,为公拥彗骚除,不教戎马嗟词客
兵戈犹未已,笑我支帷暂住,莫误群鸥认主人
草亭对联
至今斑竹临江活
无数春笋满林生
即今耆旧无新咏
何处老翁来赋诗
受航轩楹联
此地经过春未老
伊人宛在水之涯
孤城返照红将敛
仙侣同舟晚更移
陈列室对联
花学红绸舞
径开锦里春
跌宕诗怀犹绮岁
商量春事又花朝
侧身天地更怀古
独立苍茫自咏诗
大廨对联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杜陵落笔伤豺虎
爱国孤悰薄斗牛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水竹傍幽居,想溪外微吟,密藻圆沙依草阁楼台开丽景,结花间小队,野梅官柳满春城忠爱托诗人,李谪仙差许齐名,奚屑三唐科第。

杜甫草堂对联(经典5篇)

杜甫草堂对联(经典5篇)

杜甫草堂对联(经典5篇)杜甫草堂对联篇一1/ 草堂现悬挂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正门”门额上,为爱新觉罗允礼(果亲王)所书。

允礼爱诗文,好书画,他于雍正十二年(734)赴泰宁,送喇嘛回西藏,途径成都,拜谒草堂,题就“少陵草堂”四字,后镌刻成碑,此碑现立于工部祠东侧。

正门旧匾上之“草堂”二字截取允礼所题“少陵草堂”而镌刻。

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此联出自杜甫《怀锦水居止二首》一诗,楹联曾经被毁,1964年由著名书法家马公愚先生补书。

诗句中“万里桥”就是今天成都的老南门大桥。

三国时,蜀国大臣费祎出使东吴,此行联吴抗魏,任重道远,诸葛亮在此桥头送别费祎。

费祎感慨万千,对诸葛亮说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

”这座桥由此得名为“万里桥”。

2/ 诗史堂此匾由邵章先生补书,清嘉庆十六年(1811)重修草堂竣工,将工部祠前大堂命名为“诗史堂”,诗史堂是杜甫草堂主要的纪念性建筑之一。

诗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这副对联是草堂的名联,也是馆内唯一一副没有作者署名的对联。

原联镌刻于清光绪年间,现今是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叶恭绰先生所补书。

上联“诗有千秋”指杜甫的诗歌流芳千古,“南来寻丞相祠堂”是说杜甫从甘肃来到成都,在草堂稍作安定就去凭吊纪念诸葛亮的祠堂——武侯祠。

杜甫在《蜀相》这首诗篇中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充满了对诸葛亮的尊敬之情。

“一样大名垂宇宙”同样引用杜甫诗句“诸葛大名垂宇宙”。

3/ 柴门此匾悬挂于草堂中轴主体建筑的第四重。

此过厅式建筑明弘治十三年(1500)题榜为“浣花深处”,清嘉庆十六年(1811)重建时题为“药栏花径”,建国后于六十年代重建,取杜诗原句称作“柴门”。

此匾由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书。

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此联由明人何宇度所撰书,后原联被毁,现联由晚清翰林院学士陈云诰补书。

杜甫曾经在《宾至》里云“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杜甫草堂的对联

杜甫草堂的对联

杜甫草堂的对联哎,说起杜甫草堂,那可真是个有故事的地儿,就跟咱们邻里间流传的老故事一样,让人心里头暖洋洋的,又带着几分沉甸甸的思绪。

你走进那院子,嘿,第一感觉就像是穿越了时光隧道,一下子回到了千年前的大唐盛世。

那对联儿,挂在大门口,红得耀眼,黑字儿遒劲有力,就像是杜甫老爷子亲笔写的一样,透着股子文化人的风骨。

上联说啥来着?“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听着就让人眼前一亮,好像能看见那碧波荡漾的百花潭,还有远处那座横跨江面的万里桥,心里头那个美呀,简直没法用言语来形容。

下联呢,“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哎哟,这意境,简直是画儿里走出来的。

你往那一站,四周都是水,波光粼粼的,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许多;再瞅瞅那些老树,树皮都糙得能磨刀了,可它们还是顽强地挺立着,就像是杜甫老爷子的精神,历经风霜,依旧坚韧不拔。

说起来,杜甫草堂啊,不仅仅是个住的地方,它还是个让人心灵得到安慰的地方。

你想象一下,当年杜甫老爷子在这里,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心里有诗,眼里有景,那日子也是过得有滋有味的。

他在这儿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啊,每一首都像是从心里头流出来的,热乎乎的,暖人心扉。

咱们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得跟飞似的,有时候啊,真需要这么个地方,让自己静下来,好好想想。

走进杜甫草堂,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没有喧嚣的世界,你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可以感受到那份宁静和安详。

在这里,你可以暂时忘记那些烦恼和忧愁,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和升华。

而且啊,这杜甫草堂里的每一处景致,都像是精心布置过的一样,让人看了就心生欢喜。

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啊,每一砖每一瓦都透露着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底蕴;那些花花草草啊,虽然不名贵,但长得特别精神,就像是给这院子增添了几分生气和活力。

你走在里面啊,就像是走在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里面一样,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步都是诗。

有时候啊,我还会想啊,如果杜甫老爷子能看到今天的草堂变成这个样子该多好啊!他肯定也会很欣慰的。

毕竟啊,他用自己的诗歌和才华给后人留下了这么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关于杜甫草堂的对联

关于杜甫草堂的对联

关于杜甫草堂的对联
上联: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下联: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上联:万里桥西宅;
下联:百花潭北庄。

上联:春日百花潭,淘尽郑公辙迹;
下联:秋风一茅屋,经过丞相祠堂。

上联:锦水春风公占却;
下联:草堂人日我归来。

上联:水竹傍幽居,想溪外微吟,密藻圆沙依草*;
下联:楼台开丽景,结花间小队,野梅官柳满春城。

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上联: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季有;
下联: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上联:歌吟成史乘,忠君爱国,每饭不忘,诗卷遂成唐变雅;下联:仕隐好溪山,迁客骚人,多聚于此,草堂应作鲁灵光。

上联:风刮屋茅二三重;
下联:尚思广厦千万间。

上联:新婚石壕无家,茅屋一座;
下联:垂老潼关新安,广厦万间。

杜甫草堂对联 相关诗词 故事

杜甫草堂对联 相关诗词 故事

杜甫草堂对联相关诗词故事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深受后世敬仰。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是他流寓四川时期的居所,这里孕育了许多传世佳作。

本文将为您介绍杜甫草堂的对联、相关诗词以及背后的故事。

一、杜甫草堂对联杜甫草堂的对联众多,以下为其中一副脍炙人口的对联:上联:草堂留后世下联: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表达了杜甫草堂的历史价值以及杜甫在诗坛的崇高地位。

二、相关诗词1.《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草堂附近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忧虑。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此诗反映了杜甫在草堂的生活困境,但诗人仍心系国家,忧国忧民。

三、故事1.草堂的建立杜甫因战乱流离失所,来到成都,得到了好友李白的推荐,结识了当地的官员严武。

严武敬佩杜甫的才华,为他提供了这块土地,使杜甫得以建立草堂,安定下来。

2.诗圣的由来杜甫在草堂期间,创作了大量现实主义诗作,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爱。

因此,后人尊称杜甫为“诗圣”。

3.草堂的传承杜甫草堂历经沧桑,几经兴废。

清代,四川巡抚在草堂原址上重建了杜甫草堂,使其得以传承至今。

如今,杜甫草堂已成为人们缅怀诗圣、感受传统文化的胜地。

总结:杜甫草堂对联、相关诗词及背后的故事,展现了杜甫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质。

草堂不仅是杜甫的故居,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象征。

名胜联·杜甫草堂

名胜联·杜甫草堂

名胜联·杜甫草堂诗卷长留天地间——闲话成都杜甫草堂联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故居。

堂内有大廨、诗史堂、工部祠等建筑。

工部祠又名三贤堂,内有杜甫、北宋诗人黄庭坚和南宋诗人陆游的塑像。

祠后部恰受航轩、水竹居按杜甫历史行踪,陈列大批图片。

祠内林木参天,古朴清新,富有诗情画意。

杜甫草堂悬挂古今对联甚多,名联佳构不少。

其中清代诗人、书画家顾复初的一副对联最有名: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联语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上联问“龙蜷虎卧几诗客”?下联说:只有伟大的诗人杜甫“长留天地”,不知历代有多少诗人在“月白风清”之夜来此吟咏,缅怀一代诗圣。

道光进士,官至两江总督的沈葆桢(1820—1879)从草堂附近的武侯祠着笔: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千古;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联语说杜甫与诸葛亮一样名传千古,特别是杜甫原籍襄阳的老人们,更是对杜老念念不忘。

咸丰举人,湖南湘潭的王闓运(1833—1916)从另一个角度来写草堂:自许诗成风雨惊,将平生硬语愁吟,开得宋贤两派;莫言地辟经过少,看今日寒泉配食,远同吴郡三高。

上联说从唐杜甫以后,宋朝的诗分成两派,北宋黄庭坚以杜诗为正宗,而南宋的陆游却另一派,难怪三贤堂内有此二人的塑像。

下联说别看草堂偏僻,杜甫却与战国时的范蠡、晋代的张翰和唐代的陆龟蒙三位高人一样不朽。

当代名人对草堂也十分敬仰,纷纷写联给予赞颂:我们的朱总司令,百忙之中,也常常吟诗作对: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联语与他本人一样朴实可爱。

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参观草堂后留下一联: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军集杜诗为联,对杜甫的敬仰非同一般。

张爱萍将军也集杜诗为联:挺身艰难际;张目视寇仇。

集诗人、作家、剧作家、书法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郭沫若来草堂后,写了一副十六个字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草堂对联

杜甫草堂对联

杜甫草堂对联万里桥西一草堂①,百花潭水即沧浪②。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红蕖冉冉香③。

厚禄故人书断绝④,恒饥稚子*凄凉⑤。

欲填沟壑惟疏放⑥,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释】①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讳出使东吴的地方。

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②百花潭:在浣花溪南,杜甫草堂在其北。

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古代以水清澈闻名。

传说孔子到楚国,听到一个小孩在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③翠筱:翠绿细小的竹子。

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滋润。

红蕖:粉红*的荷花。

娟娟:美好的样子。

冉冉:婉弱的样子。

④这句是说既然是老朋友,又身处*,但是却连信也没有写,世风可见。

厚禄故人,指做大官的朋友。

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⑤这句话是说经常的挨饿,使得自己幼子的脸*也不好了,那么全家的情况就更加可想而知。

恒饥:长时间挨饿。

*凄凉:形容可怜的样子。

⑥这句是说尽管全家眼看就要饿死,还是一味疏放,不能改其故态,仰面向人。

欲:将然未然之词。

填沟壑: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这里指穷困潦倒而死。

疏放:疏远仕途,狂放不羁。

【译文】万里桥的西面盖起一座幽雅的草堂,百花潭的流水好像碧波荡漾的沧浪。

轻风吹拂绿竹却是那般秀美洁净,细雨滋润红荷远远溢出阵阵的清香。

官高禄厚的朋友个个书信断绝,受饥挨饿的孩子神*显得十分凄凉。

我是个将要转死沟壑的人,天生的*格一向疏放。

自己说笑自己,狂夫老了反而更加傲狂。

【赏析】这首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夏天。

诗的前四句细腻地描写了幽美宜人的草堂环境,显示出人在自然中心灵的清静和愉悦。

五、六句掉转笔锋,用凄凉的情调写出生活的艰难清苦和世态炎凉,七、八句表明自己疏远仕途,狂放自适的心境。

适合挂杜甫草堂的对联

适合挂杜甫草堂的对联

适合挂杜甫草堂的对联
以下是一些适合挂杜甫草堂的对联:
1. 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

2.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3. 侧身天地更怀古;独立苍茫自咏诗。

4.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5. 水竹傍幽居,想溪外微吟,密藻添筹;草堂留胜迹,对月白风清,长留天地。

6. 春夜喜雨;草堂留香。

7. 读书万卷下笔频,最爱湖东行不足;涉世一航归去来,不妨笑傲江湖行。

8. 梅雨季节家家雨,草堂春夜处处蛙。

9.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0.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这些对联都与杜甫的诗歌和人生经历有关,能够体现出杜甫草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

当然,具体选择哪一副对联,还需要根据草堂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的喜好进行选择。

杜甫草堂楹联

杜甫草堂楹联

杜甫草堂楹联介绍杜甫草堂的背景及意义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

他一生坎坷,忧国忧民,以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才华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杜甫草堂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是杜甫晚年流寓的地方。

楹联则是杜甫草堂的一道独特风景,它用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准确地概括了杜甫一生的心路历程和追求。

杜甫草堂楹联的文化内涵楹联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以其工整的结构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人们喜爱的艺术品。

杜甫草堂楹联通过艺术的手法,将诗人的追求和内心情感精确地表达了出来。

其中一对楹联写道:“卧云岗浩气磅礴,垒石向来金碧辉煌。

”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另一对楹联写道:“抚景伤情咏送酒,登楼吟怨漫羁旅。

”抒发了诗人深情厚意和游子思乡的情感。

杜甫草堂楹联的艺术特点杜甫草堂楹联不仅在内容上有独到之处,其艺术形式也很特殊。

楹联结构简洁,表达了深层次的意义。

诗人通过简短的语言,把复杂的思想传达给读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此外,楹联还体现了杜甫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细腻的笔墨,使楹联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杜甫草堂楹联的深远影响杜甫草堂楹联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遗产。

它代表了杜甫的思想和情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他的诗歌宛如一面镜子,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雨和人心的沧桑。

在现代社会,杜甫草堂楹联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和领略其中的艺术魅力。

杜甫草堂楹联的现代价值杜甫草堂楹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能让人们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激励人们追求卓越和追求美好的人生。

楹联中的豪情壮志和对家国的忧虑,也让我们反思当前社会的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

结语杜甫草堂楹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邃的内涵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通过分析其背景和意义,探讨其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我们更能深入了解杜甫的思想和情感。

杜甫草堂楹联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精神财富。

杜甫草堂工部祠

杜甫草堂工部祠

杜甫草堂工部祠各位朋友:大家好!“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

这是悬挂在成都西郊杜甫草堂工部祠门前的一副名联。

我们大家都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

虽然他才华横溢,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仕途却不得志。

因为他曾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人称杜工部。

所以这座供奉他塑像和供人祭祀的享殿就叫工部祠。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工部祠三个字是由我们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书。

祠前这副名联是由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何绍基撰写的。

同时这副对联也是杜甫草堂中仅存的作者自书联文,非常珍贵。

过去多认为何绍基此联一出,春游草堂遂改为人日。

其实啊,人日是农历的正月初七,在人日踏春是古以有之的巴蜀风俗。

而人日思念故乡、怀念故人的习俗也曾一度流行于黄河上下,大江南北。

至于咱们成都人何故择人日游草堂则牵涉到了杜甫和他的好友高适的一段友谊。

杜甫和高适两人年青时曾一起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饮酒赋诗,畅论国事,结为诗友。

杜甫避乱入蜀之时,正值高适在成都附近做官,杜甫在成都生活的几年间,除了靠卖草药为生以外,其生活所需的绝大部分来源还靠高适和其他朋友的慷慨资助。

杜甫和高适因此留下了许多酬答唱和的诗章。

公元761年,高适在蜀州,今四川崇州市做刺史的时候,非常思念杜甫,写了一首《人日寄杜二拾遗》的诗赠给杜甫。

诗中写道:“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可能杜甫当时忙于其它事,没有及时作复。

数年后,当他漂泊湖南湘江的一条船上,偶然翻出这一首诗,想到高适已经去世,而自己也是风烛残年,追忆往事,人亡物存,不禁潸然泪下,题笔写下《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一诗,表达了对故人始终不渝的深厚友情。

这前后两首诗,生死呼应,互诉衷肠,字字滴泪,句句含悲,并容忧国忧民之情于淡墨间,堪称作千古绝唱。

从此,他们二人人日唱和的故事就在后代文人中流传了下来。

作者何绍基在四川作学政大人的时候,便是根据这个典故有意择人日拜谒草堂,留下了此副对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草堂对联
万里桥西宅;
百花潭北庄。

正门,位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为唐代诗人杜甫成都故宅旧址,原宅中唐后已不复存。

宋代重建茅屋,立祠宇,以后历代均曾修建,今主要建筑有大廨、诗史堂、工部祠等。

万里桥:位于成都南门锦江上。

百花潭:已湮塞挺身艰难际;
张目视寇仇。

大廨,进草堂正门,过石桥,穿梅林便是大廨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顾复初题大廨
水竹傍幽居,想溪外微吟,密藻圆沙依草阁;
楼台开丽景,结花间小队,野梅官柳满春城。

何绍基题大廨
杜陵落笔伤豺虎;
爱国孤悰薄斗牛。

叶剑英题大廨。

杜陵: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

孤悰:孤苦的心志忠爱托诗人,李谪仙差许齐名,奚屑三唐科第;
栖迟因地主,严节度颇称知己,尚留数亩湖山。

陈次山题大廨。

李谪仙:李白。

严节度:严武,杜甫因安史之乱流寓成都,严武委他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朱德题诗史堂
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竿。

陈毅集杜诗题诗史堂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题诗史堂
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
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沈葆桢题诗史堂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诗史堂
一枝笔挺起马班间,允矣三长才学识;
百年事感怀开宝后,申之孤愤去来今。

陈逢元题诗史堂
即今耆旧无新咏;
何处老翁来赋诗。

诗史堂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季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诗史堂
此间位置安排,居然广厦,拾梅花能得韵,抚修竹能得声,嘻,先生能耽咏否;
当时艰难险阻,久作寓公,望湘衡则无家,叩关陕则无国,噫,君子亦有穷乎。

樊荫荪题诗史堂。

寓公:寄居他乡的官吏
千古此诗王,流寓遍襄阳烟水,蜀道云山,故国有思,常感秋风怀杜曲;五陵孰年少,知交只陇右词臣,咸阳节度,京华在望,每因泪雨忆长安。

诗史堂。

五陵:指汉代长陵、字陵、阳陵、茂陵、平陵。

词臣:李白。

节度:严武
荒江结屋公千古;
异代升堂宋两贤。

钱保塘题工部祠,内有清乾隆嘉庆年间所制“少陵草堂图”刻石
锦水春风公占却;
草堂人日我归来。

何绍基题工部祠。

人日:正月初七
春日百花潭,淘尽郑公辙迹;
秋风一茅屋,经过丞相祠堂。

陈逢元题工部祠
野花天宝相;
秋雨杜陵碑。

谢威凤题工部祠
自许诗成风雨惊,将平生硬语愁吟,开得宋贤两派;
莫言地僻经过少,看今日寒泉配食,远同吴郡三高。

王闿运题工部祠。

宋贤两派:黄庭坚开创江西诗派,陆游开创剑南诗派。

寒泉配食:工部祠两旁配祀有黄庭坚、陆游。

吴郡三高:苏州有三高祠,祀春秋范蠡、晋张翰、唐陆龟蒙
锦里先生为老伴;
玉霄散吏是头衔。

集句题工部祠。

散吏:犹散官,闲散的官吏
江山留胜迹;
天地渺孤舟。

陈逢元题受航轩,位于工部祠右
孤城返照红将敛;
仙侣同舟晚更移。

集杜甫诗题受航轩。

仙侣:高逸不凡的朋友,语出杜甫诗:“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此地经过春未老;
伊人宛在水之涯。

谭光福题水槛,杜甫曾于此经营药圃
垂老但吟诗,亦先生所不得已;
斯人常作客,正天下莫可如何。

伍介康题水槛。

斯人:此人,指杜甫
吏情更觉沧洲远;
诗卷长留天地间。

吴棠集句题陈列室
侧身天地更怀古;
独立苍茫自咏诗。

谢无量集杜诗题陈列室
花学红绸舞;
径开锦里春。

郭沫若题花径,杜甫草堂内的一条小径
背郭堂成,锦里溪山千古在;
缘江路熟,青郊草木四时新。

何宇度题花径。

背郭堂成:语出杜甫《堂成》诗
花径故依然,为公拥彗骚除,不教戎马嗟词客;
兵戈犹未已,笑我支帷暂住,莫误群鸥认主人。

林思进题花径。

拥彗:即执帚。

古人接待宾客,常执彗致敬
跌宕诗怀犹绮岁;
商量春事又花朝。

何绍基集杜诗题草亭
至今斑竹临江活;
无数春笋满林生。

集杜甫诗题草亭
即今耆旧无新咏;
何处老翁来赋诗。

独立楼
瘦影摇混茫,白也孤吟怀饭颗;
斯文不沉没,球兮接武挂诗瓢。

陈逢元题独立楼。

饭颗:饭颗山,传为长安山名,李白《戏赠杜甫》诗:“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 诗瓢:贮诗稿的瓢
名望重三唐,是谁敌手?陵厉骚坛,春树暮云,竞传白也诗篇上;
遭逢同五代,故事回头,纵谈天宝,秋风茅屋,令我呜呼感慨多。

万慎子题独立楼。

三唐:唐代的三个时期。

春树暮云:语出杜甫诗《春日忆李白》。

五代:五个朝代,此指梁陈齐周隋
十年幕府悲秦月;
一卷唐诗补蜀风。

高晓宇题柴门。

幕府:即严武将军府。

蜀风:《诗经·国风》中无“蜀风”,杜诗可补
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
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

何宇度题柴门。

江干:江岸。

杜甫诗:“岂有文章惊海内,谩劳车马驻江干”歌吟成史乘,忠君爱国,每饭不忘,诗卷遂成唐变雅;
仕隐好溪山,迁客骚人,多聚于此,草堂应作鲁灵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