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东欧国家政治体制的欧盟化问题

合集下载

浅谈欧盟发展中的困境

浅谈欧盟发展中的困境

浅谈欧盟发展中的困境作者:易容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20年第05期【摘要】欧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一体化进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欧盟是目前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它的前身欧共体执行的一体化经济政策对成员国的经济以及世界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是区域集团化获得显著成功的典范。

但是欧盟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最近10年的时间,也就是从欧债危机起,欧盟遇到了很多困难,甚至是出现了影响欧盟存亡的危机。

【关键词】欧洲一体化欧盟困境当前,欧盟正面临着欧洲一体化正式启动以来最为艰难的时刻,欧债危机、难民危机、经济增长困境、欧洲认同危机、英国脱欧接踵而至,欧洲一体化正处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试作分析。

一、欧债危机欧债危机可谓是让欧盟陷入当前困境的始作俑者。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后迅速蔓延至欧洲金融市场,并对欧洲相关实体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引爆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这次危机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和深化,其本质原因是政府的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范围引起违约风险。

随着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主权债务危机的升温,债务危机开始从欧元去外围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意大利和西班牙卷入欧债危机。

欧债危机发生以来,欧洲政治和社会生态发生很大变化,社会不满情绪高涨,抗议和骚乱此起彼伏;执政党能力受到质疑,纷纷下台;极端政治势力加大对传统主流政党的挑战力度,民粹主义势力上升,极右翼政党和组织崛起。

英国、法国、冰岛等国均出现严重经济衰退,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成员国经济频频告警,严重拖累欧盟经济的增长,甚至引发外界对欧元存续的质疑。

二、经济增长的困境现在,尽管离欧债危机爆发已近10个年头,欧盟和欧元区的经济也早已远离了当初动辄得咎、随时可能导致欧元区成员国退出和欧元崩溃的巅峰危急时刻,经济复苏大势不可逆转,但整体经济运行状况依然不佳。

1991年在荷兰小镇马斯特里赫特召开的会议形成的《欧盟条约》规定各成员国的债务不得超过本国GDP总量的60%,即马斯特里赫特红线。

欧盟制度的发展趋势

欧盟制度的发展趋势

欧盟制度的发展趋势
欧盟制度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化一体化:欧盟在加强政治、经济和社会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进一步加强一体化进程。

这包括加强欧盟成员国间的政治协调,构建更加紧密的经济和货币联盟,以及进一步统一欧盟法律和规章制度。

2. 增强决策效力:为了提高决策效力和应对各种挑战,欧盟将进一步加强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增加共同安全和防务领域的合作,并加强社会和经济政策的协调。

此外,欧盟还有可能增加专门机构的职能和权力,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政治和经济情况。

3. 加强民主参与:为了提高民主参与和透明度,欧盟将进一步增强公民社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

同时,欧盟还将加强公民的参与和决策的直接民主制度,以增强民主化和责任制。

4. 扩大成员国:欧盟的发展趋势也包括继续吸纳新成员国。

目前,欧盟已经有27个成员国,但尚未涵盖整个欧洲地区。

未来,欧盟将继续扩大,吸纳更多的欧洲国家。

总的来说,欧盟制度的发展趋势是朝着更加紧密一体化、增强决策效力、加强民主参与和扩大成员国的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全球环境的变化和国际形势的发展,
欧盟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其制度。

政治体系知识:欧盟政治体系的现状和前景

政治体系知识:欧盟政治体系的现状和前景

政治体系知识:欧盟政治体系的现状和前景欧盟政治体系的现状和前景欧盟(欧洲联盟)成立于1957年,是一个由27个欧洲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联盟。

欧盟政治体系是由欧洲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欧洲中央银行、欧洲法院、欧洲审计局和欧洲外交行动服务机构等多个机构组成的复杂系统。

在这个政治体系中,每个机构都有着不同的职责和权力,在保障民主、法治和人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欧盟的政治体系在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欧盟的民主赤字。

欧盟的决策主要是由欧洲理事会和欧洲委员会掌握,而欧洲议会的权力相对较弱,难以对欧盟的政策和决策进行有效的审查和监督。

此外,欧盟的决策还受到各个成员国的利益和影响,导致决策难以做到公正和客观。

另外,欧盟的政治体系还面临着多重危机的威胁。

2016年,英国举行了退欧公投,导致欧盟出现了新的危机和不确定性。

同时,欧元区危机也对欧盟的政治体系造成了重大挑战。

欧盟的一个重要成员国希腊因为经济危机进行了长时间的紧缩和经济调整,这也导致了欧盟在危机处理方面的能力不足,进一步削弱了欧盟的政治体系的稳定性。

面对现存的问题和挑战,欧盟的政治体系需要进行改革和改进,以提升其稳定性和外部形象。

在未来,欧盟需要提升欧洲议会的权力和地位,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地监督欧盟机构的政策和决策。

同时,欧盟需要建立更加民主、公正和权力分散的制度,以避免各个成员国的权力和利益对欧盟决策的影响。

此外,欧盟也需要加强在外交、安全和国防方面的合作,以应对全球化和多极化带来的挑战。

欧盟需要建立更完善和具有权威性的外交机构,以及在军事方面实现更高的合作和协调。

这不仅能够提升欧盟的国际地位,也能够加强欧盟的内部团结和稳定性。

总之,欧盟政治体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系统,它直接影响着欧洲和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状况。

通过改革和改进欧盟政治体系,欧盟能够更好地应对现存和未来的挑战,维护欧洲的稳定和繁荣。

欧洲联盟在欧洲一体化与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与挑战

欧洲联盟在欧洲一体化与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与挑战

欧洲联盟在欧洲一体化与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与挑战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 EU)是一个由28个成员国组成的政治和经济联盟,成立于1951年。

EU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政治一致,并致力于维护和平、稳定和繁荣。

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EU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

一、欧洲联盟在欧洲一体化中的角色欧洲一体化是指欧洲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的整合过程。

EU在欧洲一体化中扮演着引领者和推动者的角色。

1. 经济一体化EU通过建立共同市场和货币联盟等方式推动了欧洲的经济一体化。

EU成立了欧洲共同市场,实行了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动,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

此外,EU还实现了货币联盟,引入了欧元作为成员国的共同货币。

这一措施在提高欧洲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

2. 政治一体化EU致力于在成员国之间建立紧密政治关系,以促进政治一体化。

通过制定共同政策和承担共同责任,EU的成员国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包括环境问题、安全威胁和难民危机等。

此外,EU还设立了欧洲议会和欧洲委员会等机构,以便成员国之间进行政治协商和决策。

3. 社会一体化EU通过促进成员国之间的文化和社会交流,推动了欧洲的社会一体化。

EU鼓励学生和劳动者在欧洲各国之间交流学习和就业,促进了欧洲的文化多样性和社会融合。

此外,EU还致力于推动成员国之间的社会福利和法律制度的协调。

二、欧洲联盟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和挑战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EU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经济全球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EU通过参与国际贸易和制定国际规则,扮演着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EU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实体之一,也是最大的投资来源国和援助提供国。

然而,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也给EU带来了挑战,如金融危机和贸易摩擦等。

2. 全球安全EU在全球安全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通过联合国维和行动、军事合作和打击恐怖主义等方式。

浅析欧盟的治理结构

浅析欧盟的治理结构

浅析欧盟的治理结构
浅析欧盟的治理结构
作为一个国际政治实体,欧盟的重要特色在于其多层次治理系统,包括超国家层面(欧盟)、国家层面(成员国)和地区层面.可以说,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主导着欧盟的政治生活,标示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世纪之交,随着治理观念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演变,欧盟的治理结构也在发生转变.2004年10月,着眼于改革欧盟运行机制的欧盟宪法草案--<制定欧洲宪法之条约>--已经正式签署,欧盟的治理结构由此有了新的规范.
作者:李华 Li Hua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研究室副主任刊名:国际问题研究PKU CSSCI 英文刊名:INTERNATIONAL STUDIES 年,卷(期): 2005 ""(2) 分类号:关键词:。

中东欧社会党执政现状及其走向

中东欧社会党执政现状及其走向

中东欧社会党执政现状及其走向马细谱[内容提要] 东欧剧变以来,中东欧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作为左翼政党,其任务是尽快把党建设成为西欧式的社会民主党,或欧洲“左翼社会民主党”。

近20年来,这些党有时在朝成为执政党或参政党,有时又在野沦为反对党,但它们已形成为以左右翼两大势力较量为中心而轮流坐庄的一翼,其发展趋势和走向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关注。

[关键词] 中东欧社会党现状前景[分类号] D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505(2009)02-0073-05 东欧剧变以来,中东欧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作为左翼政党,有时在朝成为执政党或参政党,有时又在野沦为反对党,但它们已形成为以左右翼两大势力较量为中心而轮流坐庄的一翼,其发展趋势和走向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关注。

一、中东欧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欧国家发生的1948年苏联和南斯拉夫冲突、1956年波匈事件、1968年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1980年波兰团结工会运动等等,都给东欧国家的政治生活留下了极其严重的创伤,社会主义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

而1989年秋发生在前东欧地区的剧变则是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

东欧国家剧变后,短时间内形形色色的政党和组织竞相丛生,每个国家都存在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党派。

议会选举、总统竞选、“休克疗法”,造成这些国家社会政治力量尖锐对立,使之陷入严重的无政府主义泥潭。

中东欧各党对东欧政局动荡和政治多元化缺乏思想准备,在激烈的变化面前束手无策。

多数党的领导人思想动摇,表现消极;而少数党的领导人则认为政治多元化还不够,应当立即取消共产党的一党垄断,实行多党制。

在党的会议上就这个问题经常形成两种尖锐对立的意见:主张恢复和建立多党制的一派,强调要实行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多元化,放弃一党独裁,让在野党在议会中占有席位,建立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西欧式议会民主;赞成保留一党制的一派,则强调要在一党制范围内体现多元化,认为推行多党制并非历史的需要和必然,解决经济危机的出路也不在于多党制。

浅论中东欧国家政治体制的欧盟化问题

浅论中东欧国家政治体制的欧盟化问题

浅论中东欧国家政治体制的欧盟化问题张 迎 红 【内容提要】 中东欧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发生剧变后,开始了其体制转轨。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政治体制方面出现了与欧盟原有成员国的模式接近并趋同的过程,即欧盟化的过程。

这种趋同既有中东欧国家自身的原因,又有欧盟的驱动和压力,欧盟对于中东欧国家的欧盟化过程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当然,中东欧国家与欧盟原有成员国的模式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中东欧国家既面临本身机制转轨的压力,又面临加入欧盟的压力。

这种双重压力在它们入盟后仍将继续存在,并影响其政治体制运行的质量和在欧盟中的地位。

【关键词】 中东欧国家 政治体制 欧盟 欧盟化【作者简介】 张迎红,1967年生,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博士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

(上海 200040) 中东欧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剧变后,开始了其政治体制重建的过程。

目前,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主要是“民主共和制”,但按照议会、总统和政府之间权力分配的关系,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政体又分为“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和“委员会制”等。

欧盟原有15国中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议会制”,只有法国实行的是典型的“半总统制”,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实行的是“总统制”(典型的“总统制”为美国) 。

转轨之初,中东欧国家把建立类似于西方的现代民主国家作为其政治体制重建的核心,并没有特别有意识地区分是建立西欧模式还是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的模式。

但是,在整个90年代,由于中东欧国家希望加入欧盟这一世界上最富的俱乐部,欧盟得以在促进中东欧国家政治体制转轨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1993年6月哥本哈根欧盟理事会上,欧盟为申请国框定了加入欧盟的4项基本标准。

其中,第1条就是政治标准:“申请国必须是稳定的、多元化的民主国家,至少拥有独立的政党、定期进行选举、依法治国、尊重人权和国家正处于政治和经济转轨的特殊历史时期有针对性提出的。

在欧盟以往扩大时,政治条件并不明显,而这次扩大,政治条件则成了决定性的因素 。

中东欧国家政党政治“欧洲化”论析——以波兰、匈牙利、捷克为例

中东欧国家政党政治“欧洲化”论析——以波兰、匈牙利、捷克为例

Party Politic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towards a Europeanization Framework for Analysis——The
Case of Poland, Hungary, the Czech Republic
作者: 姬文刚
作者机构: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出版物刊名: 晋中学院学报
页码: 1-8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4期
主题词: 中东欧;政党政治;“欧洲化”;波兰;匈牙利;捷克
摘要:"欧洲化"是检视中东欧国家政党政治转型的一个重要理论视角。

通过分析"欧洲化"的理论基础及对概念进行辨析得出,"欧洲化"既是一体化理论的时空延伸,也是一种认识欧盟与成员国之间的概念分析工具。

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欧洲化"对政党政治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引起欧盟和成员国的重视。

中东欧国家政党政治的转型和发展的实践证明,"欧洲化"将会日益将国内政治与欧盟政治进行双向对接,并且改写甚至重塑欧盟及成员国未来的政党政治图景。

未来十年中东欧的经济和政治变革

未来十年中东欧的经济和政治变革

未来十年中东欧的经济和政治变革中东欧是欧洲东部地区的一个文化和历史背景非常复杂的地区。

它在历史上曾是帝国、王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聚集地,在现代历史中,中东欧经历了很多变革和衰退。

21世纪初的东欧复兴,是这个地区的一个重大事件,而今天,中东欧国家和地区正经历另一次历史性的转型。

本文将探讨未来十年中东欧的经济和政治变革。

经济转型中东欧的经济开始逐渐走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衰退。

但是,这个地区的经济情况稳定性仍然需要提高,其增长水平也不及欧洲其他地区。

因此,中东欧国家需要打造一个更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框架。

首先,这个地区需要提高基础设施的水平。

现在这个地区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这里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水平不够高,而这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

未来十年,中东欧国家应该着重于发展铁路和公路,以提高地区的通信水平并增加物流效率。

其次,中东欧国家应该开始重视创新和科技。

这个地区的企业化路径和战略已经开始受到全球化的推动而改变,创新和技术将是未来的关键。

中东欧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应该开始培养一个创新和高科技投资的文化,并追求那些不断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公司。

政治转型政治变革对于中东欧的未来至关重要。

20年前,该地区的政治局势还处于动荡和政治不稳定的时期。

今天,这个地区已经成为欧洲的一部分,也成为西方国家开展经济合作和其它合作的重点。

但是,中东欧必须继续改革,并整合其经济和政治系统。

首先,反腐倡廉和整顿官员的人力资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解决腐败的时候,中东欧政府应该采取合适的措施并全力追根溯源。

他们应该会同其他政府机构,创设合适的标准和配合机制,以帮助打击国内腐败问题和制定长期政策,防止再度出现腐败现象。

其次,这个地区应该融入更广泛的欧洲共同体,包括欧洲联盟和北约等等。

这个地区的一些国家和政治体系是一些历史悠久的帝国和封闭国,因此参与一个更广泛的政治系统将对其发展和强化其经济甚至军事安全至关重要。

最后,中东欧国家降低对俄罗斯依赖。

欧盟的制度改革与决策机制研究

欧盟的制度改革与决策机制研究

欧盟的制度改革与决策机制研究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EU)作为一个涵盖多个欧洲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法律联盟,一直致力于进一步完善其制度和决策机制。

随着欧盟成员国的增加和各种复杂问题的出现,对欧盟制度改革和决策机制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欧盟制度改革的背景和动力,以及欧盟的决策机制的运作和问题。

一、欧盟制度改革的背景与动力1.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动欧盟的制度改革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欧盟不断拓展成员国,欧洲一体化的深化成为必然趋势。

欧盟制度改革旨在适应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新挑战,保障成员国的平等地位和利益。

2. 提升欧盟的治理效能欧盟制度改革的另一个动力是提升其治理效能。

欧盟的决策过程常常因为多国、多利益的参与而变得复杂和缓慢。

为了更有效地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欧盟需要改革其制度,增强决策的速度和权威性。

3. 加强欧盟的民主性和透明度欧盟制度改革还旨在增强其民主性和透明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欧洲公民。

通过向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参与机会,欧盟可以增强其合法性,提升其在欧洲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二、欧盟的决策机制运作和问题1. 欧盟的决策原则与程序欧盟的决策原则主要有一致性原则、合议制原则和多数表决原则。

在决策过程中,欧盟的机构和成员国通过协商和谈判来达成一致。

然而,欧盟的决策程序常常受到不同国家利益和政治力量的影响,导致决策的时间延长和结果不尽人意。

2. 成员国利益的博弈与妥协欧盟的决策过程中,各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博弈和妥协是常见现象。

大国常常在决策中发挥主导作用,小国则需要通过联盟和合作来维护自身权益。

这种不平衡的力量关系使得欧盟的决策机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3. 欧盟决策的透明度和民主性问题欧盟决策的透明度和民主性一直受到质疑。

欧盟的内部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公众对其决策的了解和参与度有限。

这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民主赤字,需要进一步加强欧盟的民主机制和决策讨论的公开性。

中东欧政党政治的新变化、成因及其影响

中东欧政党政治的新变化、成因及其影响

当代世界中东欧政党政治的新变化、成因及其影响姬文刚【内容提要】近年来,中东欧政党政治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欧洲政治环境中保持着特有的地域特征,具体表现在政党格局、政治系统、政党政府、政治沟通和政党领袖层面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究其原因,政党与选民关系的易变性,民粹主义、反建制、民族主义与本土主义等思潮、理念、倾向甚至行为等因素,正在合力塑造着中东欧国家特殊的政党政治生态环境与发展轨迹。

新型政党与边缘性政党的异军突起成为中东欧政党政治发展的一大趋势,而极化的政治社会环境将对中东欧未来政治生态产生持续影响。

【关键词】中东欧;政党政治;民粹主义;反建制;极化政治【DOI】10.19422/ki.ddsj.2020.04.005近年来,在多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欧洲政治社会日益充满不确定性。

受其影响,中东欧的民粹主义力量迅速崛起,打破了传统的政党格局。

与此同时,政治社会环境不时充斥着反建制话语,体现出极化特征。

如匈牙利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以下简称“青民盟”)主席欧尔班·维克托、波兰法律与公正党主席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等政党领袖的行为屡屡引起欧盟的高度关注,已成为政党政治现象学研究的经典案例。

综合来看,中东欧政党政治愈发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

本文旨在梳理近几年中东欧政党政治发展呈现的新变化,探究这些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揭示其产生的影响并展望未来走势。

中东欧政党政治的多重面向与新特点一、政党格局:左翼政党生存空间遭到进一步压缩,中右翼政党占据绝对优势在中东欧政党格局中,左翼与右翼二分法是传统上认知政党力量对比的基本划分。

经过东欧剧变30年来的转型与发展,左翼与右翼之间已经从最初的攻守轮换,逐渐演化为“左弱右强”的失衡状态。

从新近一轮国内选举结果看,中东欧各国左翼衰微的趋向进一步加剧。

具体表现为与此前相比,左翼政党的得票率和席位数不断下降,左翼政府大大减少且分化组合的频次有所增加,甚至某些长期执政的左翼政党也在选举中失利,典型的如斯洛伐克方向党在2020年议会选举中失去执政地位,打破了左翼政党在斯洛伐克长期执政的规律。

当前中东欧国家政局探析

当前中东欧国家政局探析

当前中东欧国家政局探析作者:贾瑞霞来源:《当代世界》2015年第12期转型半个世纪以来,中东欧各国政治光谱基本正常波动,多党议会民主政治成为主流。

转型初期,各国政党数量较多,但各政党生命周期不一。

最初,各国多为右翼政治力量主导政坛;随后中左与中右政治力量轮流执政,但民粹或极端政党在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中凸显。

现在,多数国家基本稳定在数个主要政党或政党联合执政,不仅有中左、中右分野,也有中左、中右力量联合执政。

2014—2016年,部分中东欧国家进入议会、总统换届选举期,政坛格局存在变数。

波兰、克罗地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以及立陶宛都将在2015、2016两年内举行议会选举。

斯洛伐克、立陶宛、罗马尼亚、克罗地亚、波兰及拉脱维亚已经选举出新总统,个别国家的总统选情或对该国未来议会选举产生影响。

中左政府面临挑战截至2015年6月,11个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尚有4个中左或中左联合政府,分别是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与捷克政府。

在斯洛伐克,中左的方向—社会民主党于2012年3月执掌政府。

这是自斯洛伐克1993年独立以来首次由一个政党组阁,避免了不同政党在政府内的分歧,有助于政府决策与稳定。

但方向—社会民主党仍面临不利因素:首先,该党在议会150席中拥有83个议席,未达到法定多数所需的90个席位;其次,2014年3月,菲佐总理在总统大选中失利于独立人士基斯卡。

5月,方向—社会民主党在欧洲议会大选中所获支持率低于2012年国内议会选举,这些事实都表明了公众的倾向。

不过鉴于目前反对党的碎片化状态,方向—社会民主党若不出偏差,预计其能够赢得2016年3月的议会选举,但或许需要联合其他党派组阁。

2014年7月,斯洛文尼亚举行了议会大选。

中左的“米罗·采拉尔党”(SMC)胜出但需要联合其他政党组阁。

9月18日,由米罗·采拉尔党、退休者民主党以及社会民主人士党组成的中左新政府被议会通过。

2015年3月,采拉尔党更名为现代中心党(Modern Centre Party,SMC)。

冷战后东欧的民主转型与欧盟扩张

冷战后东欧的民主转型与欧盟扩张

冷战后东欧的民主转型与欧盟扩张冷战结束之后,东欧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他们纷纷进行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力图实现民主化和现代化。

与此同时,欧盟也开始扩张,东欧国家争相加入欧盟,以期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获得更多的利益。

本文将探讨冷战后东欧的民主转型与欧盟扩张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东欧国家的影响。

一、冷战后东欧国家的民主转型冷战结束后,东欧国家摆脱了苏联的统治,开始寻求民主和市场经济。

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国家面临许多挑战,包括政治体制转型、经济改革以及社会变革等。

1.1 政治体制转型东欧国家在冷战时期一直受到苏联的影响和控制,他们的政治体制以单一党制为主导,缺乏真正的多党竞选和言论自由。

然而,冷战结束后,这些国家开始进行政治体制的转型,试图建立起民主政治。

例如,波兰成为东欧第一个成功进行民主转型的国家,其成功经验对其他东欧国家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1.2 经济改革在冷战时期,东欧国家的经济体系主要以计划经济为基础,资源配置主要由政府决定。

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这些国家开始进行市场经济的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建立起自由市场经济体系。

这一过程涉及到私有化、价格自由化和外资引进等方面的改革。

1.3 社会变革东欧国家的民主转型不仅仅涉及到政治和经济层面,还涉及到社会文化的变革。

这些国家在民主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建立法治、加强社会信任和提升公民意识等方面的挑战。

同时,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也成为了东欧国家在民主转型过程中需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之一。

二、东欧国家加入欧盟的动因在东欧国家进行民主转型的同时,欧盟也开始进行扩张,试图将东欧国家纳入其成员国之列。

东欧国家加入欧盟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点:2.1 经济因素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欧盟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可以为东欧国家提供更多的贸易机会和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

同时,加入欧盟也可以获得欧盟的财政援助,帮助东欧国家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2 政治因素加入欧盟可以提高东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

中东欧地区的疑欧主义趋向与欧洲一体化的未来

中东欧地区的疑欧主义趋向与欧洲一体化的未来

中东欧地区的疑欧主义趋向与欧洲一体化的未来作者:王弘毅来源:《国际展望》2023年第06期【内容摘要】2015年以来,具有疑欧主义倾向的政党在中东欧地区政党中逐渐从非主流向主流靠近,并在经济、文化和主权三个维度上挑战了欧盟的合法性地位,严重冲击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对欧盟的团结造成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选取2015年后中东欧地区执政党或执政联盟中具有疑欧主义趋向的七个政党作为案例,并以经济疑欧主义、文化疑欧主义和主权疑欧主义为中心提出理论分析框架。

中东欧地区的疑欧主义模式可分为三类,即基于“文化—经济—主权”的多重混合模式、基于“文化—主权”的双重混合模式、文化疑欧主义单一模式。

其中,文化疑欧主义是中东欧疑欧政党的共同特征。

总体来看,中东欧地区疑欧主义政党对欧盟的政策批评充分暴露了东西欧之间在历史记忆与价值观方面的裂痕,这制约着欧盟未来在社会文化和政治领域的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中东欧地区疑欧主义欧盟欧洲一体化【作者简介】王弘毅,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中东欧研究中心讲师(北京邮编:100089)【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68-(2023)06-0081-20【DOI编号】10.13851/ki.gjzw.202306005疑欧主义问题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相伴而生,纵观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各个阶段,从法国戴高乐政府到英国撒切尔政府,再到波兰马泰乌什·莫拉维茨基(MateuszMorawiecki)政府,围绕主权让渡与超国家机构权力扩大之间的矛盾周而复始地出现于欧盟内部。

值得注意的是,在持续博弈和妥协中艰难创立的欧盟,从未遭遇过目前这样的挫折。

英国脱欧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掀起了一股逆一体化的浪潮。

紧随其后,2015年以来,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等中东欧国家先后在难民问题、司法问题、制度改革等问题上与欧盟针锋相对,挑战了欧盟的合法性地位,成为欧盟在宪政方面持续推进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中东欧国家的欧洲诉求

中东欧国家的欧洲诉求

2015年1月1日,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加入了欧元区,成为第19个成员国,也是中东欧地区第五个进入欧元区的国家。

2015年1月1日,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加入了欧元区,成为第19个成员国,也是中东欧地区第五个进入欧元区的国家。

越来越多的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和进入欧盟核心机制,重新激发起人们对中东欧国家之于欧盟、乃至整个欧洲意义的讨论。

从2004年至今的十多年间,欧盟已经实现了三次东扩(2004年、2007年和2013年),中东欧16国中已有11个成为欧盟成员国,欧盟成员国也从15个增加到28个。

与东扩前相比,欧盟的面积增加了27.79%,达到451.31万平方公里;人口增加了26.8%,达到5.068亿,经济总量增加了11.3%,达到17.37万亿美元。

入盟至今,中东欧国家在经济上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欧盟经济圈中最具活力的国家;在政治上,中东欧国家日益成熟,越来越多地参与欧盟重大内外政策的决策,正在进入从加入欧盟到塑造欧盟的转型进程。

政治、经济、战略的利益追求如何在新形势下确定自身在欧洲(盟)的新利益,以及如何将这些机会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影响力,是如今中东欧国家面临的新挑战。

中东欧国家在欧洲的利益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战略三大领域。

在政治领域,中东欧国家要首先防止出现“双速欧洲”。

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特别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对中东欧国家产生了直接威胁。

随着欧盟永久稳定机制和《欧元附加条约》的出台(2011年3月24日),曾一直被中东欧国家抵制的“双速欧洲”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虽然经济稳定对新老成员国同样重要,但中东欧国家不希望出现政治排他性来限制自身发挥特有的影响力。

其二,发挥欧盟轮值主席国的作用。

对中东欧国家而言,轮值主席国是一个给欧盟留下印象、同时在其他成员国那里建立声望的重要机制。

2009年上半年,捷克担任了欧盟轮值主席国,欧盟通过了“东方伙伴关系”计划。

2011年,匈牙利和波兰分别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大力推动欧盟的多瑙河战略和能源安全。

当前中东欧国家政局探析

当前中东欧国家政局探析

转型半个世纪以来,中东欧各国政治光谱基本正常波动,多党议会民主政治成为主流。

转型初期,各国政党数量较多,但各政党生命周期不一。

最初,各国多为右翼政治力量主导政坛;随后中左与中右政治力量轮流执政,但民粹或极端政党在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中凸显。

现在,多数国家基本稳定在数个主要政党或政党联合执政,不仅有中左、中右分野,也有中左、中右力量联合执政。

2014—2016年,部分中东欧国家进入议会、总统换届选举期,政坛格局存在变数。

波兰、克罗地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以及立陶宛都将在2015、2016两年内举行议会选举。

斯洛伐克、立陶宛、罗马尼亚、克罗地亚、波兰及拉脱维亚已经选举出新总统,个别国家的总统选情或对该国未来议会选举产生影响。

中左政府面临挑战截至2015年6月,11个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尚有4个中左或中左联合政府,分别是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与捷克政府。

在斯洛伐克,中左的方向—社会民主党于2012年3月执掌政府。

这是自斯洛伐克1993年独立以来首次当前中东欧国家政局探析■ 贾瑞霞/文由一个政党组阁,避免了不同政党在政府内的分歧,有助于政府决策与稳定。

但方向—社会民主党仍面临不利因素:首先,该党在议会150席中拥有83个议席,未达到法定多数所需的90个席位;其次,2014年3月,菲佐总理在总统大选中失利于独立人士基斯卡。

5月,方向—社会民主党在欧洲议会大选中所获支持率低于2012年国内议会选举,这些事实都表明了公众的倾向。

不过鉴于目前反对党的碎片化状态,方向—社会民主党若不出偏差,预计其能够赢得2016年3月的议会选举,但或许需要联合其他党派组阁。

2014年7月,斯洛文尼亚举行了议会大选。

中左的“米罗·采拉尔党”(SMC )胜出但需要联合其他政党组阁。

9月18日,由米罗·采拉尔党、退休者民主党以及社会民主人士党组成的中左新政府被议会通过。

2015年3月,采拉尔党更名为现代中心党(Modern Centre Party ,SMC)。

当前中东欧国家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当前中东欧国家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2014.6CONTEMPORARY WORLD67当代世界地区情势Regional Situation从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欧国家结束在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Comecon)内四十余年的区域经济合作,到21世纪初其中多数国家陆续融入欧盟区域一体化进程,乃至近年来经受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不断冲击,可以说中东欧国家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搅动下国际格局的变化,走过一条充满挑战、漫长而复杂的发展道路。

历史:中东欧国家曾经的一体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冷战爆发,马歇尔计划出台以及西方经济封锁加剧了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经互会于1949年成立。

此后,在1952年斯大林提出的“两个平行市场理论指导下,东欧国家与苏联形成了社会主义世界市场,脱离了世界市场的竞争环境。

在经互会内,东欧国家高度依赖苏联的能源与原材料供应,彼此关系表现为苏联提供原材料,东欧提供最终产品,形成“孤立排外的循环系统”。

1971年,随着经互会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纲要”的实施,经互会至少当前中东欧国家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贾瑞霞/文部分地重归世界经济体系,既建立社会主义国际分工,也考虑到了全世界的分工。

后来苏联《真理报》曾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体系紧密合作提供了三条理由:第一,专业化是前进的发动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包括大国在内能够发展全面的生产;第二,苏联拥有大量石油和原材料资源,而西方国家机器、设备与技术可以利用,苏联可以用部分商品和原料为新企业换取贷款;第三,与资本主义国家保持经济联系可以保证外汇流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这些观点意味着认同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与统一的世界市场,否定了“两个平行市场理论”。

20世纪70—80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积极推动经互会改革,但没有实际进展。

在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中,苏联提高能源价格,改革经互会贸易定价机制,使东欧国家在经互会内的贸易条件恶化。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东欧国家的经济存在诸多问题,迫切需要西方技术以提高国内经济增长率和人民生活水平。

中东欧国家转型与欧盟软实力

中东欧国家转型与欧盟软实力

中东欧国家转型与欧盟软实力
俞景华
【期刊名称】《国际安全研究》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在中东欧国家的转型过程中,欧盟作为其主要的外部约束者,其外部约束主要体现为软干预,是一种软实力的外部约束.相对于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军事干预
下的破坏多于建设的表现,欧盟软实力在中东欧国家转型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一是
以治理模式发挥了建设作用,“在没有民主制度的地方帮助建立了民主制度”;二
是强化和扩大了欧盟价值领域,对中东欧国家转型产生了和平性和建设性的影响.欧
盟的软实力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一是因为西欧的一体化从煤钢共同体到欧共体,在
软硬实力上均占优势;二是在西欧和中东欧国家之间没有所谓文明的冲突,文明的
认同让欧盟软实力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因此,软实力发挥建设作用要以硬实力为支撑、以文化交融为背景,软实力能够产生影响,是靠吸引力和感召力,其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非强制性.
【总页数】8页(P79-86)
【作者】俞景华
【作者单位】北京市委党校《新视野》编辑部,北京1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751.0
【相关文献】
1.从中东欧国家转型中汲取的经验教训 [J], 米切尔·斯·德·弗里斯
2.中东欧国家转型过程中的三重危机 [J], 朱晓中
3.中国—中东欧“17+1”合作中的欧盟因素 [J], 张颖;贺亮
4.对中东欧国家转型经济进展的估价 [J], 冯肇伯
5.论中东欧国家转型中的社会经济特征 [J], 聂元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愿望与距离——中东欧国家争取加入欧盟的原因、困难及前景

愿望与距离——中东欧国家争取加入欧盟的原因、困难及前景

愿望与距离——中东欧国家争取加入欧盟的原因、困难及前

郭增麟
【期刊名称】《国际贸易》
【年(卷),期】2000()3
【摘要】中东欧国家制度转轨后,对外政策追求“回归欧洲”,其目标就是参加军事组织——北约和政治经济组织——欧盟。

在北约东扩的第一阶段于1999年3月完成后,欧盟东扩便成了开足马力的工作。

【总页数】3页(P35-37)
【关键词】中欧国家;东欧国家;欧盟;八盟前景
【作者】郭增麟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16.7;F151.052
【相关文献】
1.中东欧十国争取加入欧盟进程,问题及前景 [J], 黄振民
2.中东欧研究:国家转型与加入欧盟——第一届中国—中东欧论坛综述 [J], 高歌
3.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对俄罗斯的不利影响 [J], 徐之明;王正泉
4.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的政治新发展 [J], 高歌
5.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进程:战略选择与政策调整 [J], 崔宏伟; 姚勤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中东欧国家政治体制的欧盟化问题张 迎 红 【内容提要】 中东欧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发生剧变后,开始了其体制转轨。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政治体制方面出现了与欧盟原有成员国的模式接近并趋同的过程,即欧盟化的过程。

这种趋同既有中东欧国家自身的原因,又有欧盟的驱动和压力,欧盟对于中东欧国家的欧盟化过程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当然,中东欧国家与欧盟原有成员国的模式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中东欧国家既面临本身机制转轨的压力,又面临加入欧盟的压力。

这种双重压力在它们入盟后仍将继续存在,并影响其政治体制运行的质量和在欧盟中的地位。

【关键词】 中东欧国家 政治体制 欧盟 欧盟化【作者简介】 张迎红,1967年生,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博士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

(上海 200040) 中东欧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剧变后,开始了其政治体制重建的过程。

目前,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主要是“民主共和制”,但按照议会、总统和政府之间权力分配的关系,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政体又分为“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和“委员会制”等。

欧盟原有15国中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议会制”,只有法国实行的是典型的“半总统制”,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实行的是“总统制”(典型的“总统制”为美国) 。

转轨之初,中东欧国家把建立类似于西方的现代民主国家作为其政治体制重建的核心,并没有特别有意识地区分是建立西欧模式还是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的模式。

但是,在整个90年代,由于中东欧国家希望加入欧盟这一世界上最富的俱乐部,欧盟得以在促进中东欧国家政治体制转轨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1993年6月哥本哈根欧盟理事会上,欧盟为申请国框定了加入欧盟的4项基本标准。

其中,第1条就是政治标准:“申请国必须是稳定的、多元化的民主国家,至少拥有独立的政党、定期进行选举、依法治国、尊重人权和国家正处于政治和经济转轨的特殊历史时期有针对性提出的。

在欧盟以往扩大时,政治条件并不明显,而这次扩大,政治条件则成了决定性的因素 。

剧变之初,中东欧国家存在不同形式的民主机制和政治规则,由于中东欧国家向往加入欧盟,并在入盟谈判中有意遵循欧盟的法律框架,经过10多年的转变,在中东欧国家之间以及它们与欧盟原成员国之间在政治体制方面的趋同性增强,出现了欧盟化过程。

本文将主要讨论中东欧国家在政治体制方面欧盟化的主要原因、表现形式、存在问题以及欧盟对改善中东欧国家政治体制方面所起的作用等。

一 中东欧国家政治体制 欧盟化的主要原因 中东欧国家经过10多年的转轨,已经基本上建立了西欧式的政治体制,在许多具体的机制方Editors Peter M air,Jan Zielonka,T he Enlarge d E uro-面也逐渐与西欧趋同。

中东欧国家的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剧变到1993年召开的哥本哈根欧盟高峰会议。

这是西方式民主制度的初步形成阶段。

由于社会主义的集中模式和剧变时期的个人领袖的作用,这一时期威权主义式的总统制和半总统制有较大的市场,主要是国内政治斗争的结果,“欧盟因素”在这一时期还未具影响力。

第二阶段是从1993年哥本哈根峰会之后到21世纪初。

在这一时期,中东欧国家政治体制发展出现明显的欧盟化的倾向。

所谓欧盟化,是指中东欧国家为了加入欧盟,并在欧盟的达标压力下,有意识地接受或趋同西欧国家的模式 。

欧盟化成为中东欧国家政治体制发展的主要特征与趋势。

中东欧国家普遍选择西欧模式,既有国内政治的作用,又有欧盟的作用;既有历史传统文化的作用,又有民主机制发展的本身规律的作用。

其一,由于中东欧国家在地理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接近西欧,因此对于西欧的模式有较强的接近感与亲和力,愿意采用西欧的模式。

其二,中东欧国家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威权主义的统治后,更加倾向于西欧式的议会制,而不是美国式的总统制。

美国式的总统制如果运行不好就容易形成一党独大和个人极权的局面,这是这些国家所不愿看到的。

显然,西欧式的议会制更加合乎这些国家的要求。

其三,中东欧国家由于原来的共产党被推翻,形成政党林立的局面。

这些政党都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政议政,议会制显然比总统制能为它们提供更大的机会和平台。

其四,加入欧盟的诱惑和欧盟的压力也促使中东欧国家更多地采用西欧的政治模式。

从根本上讲,欧盟确定政治标准的目的就是希望中东欧国家的国体和政体与西欧一致,以便培养并形成亲西欧的政府,确立西欧国家对中东欧地区的永久控制,这是欧盟东扩战略的核心指导思想。

一方面,为了增加可预测性,欧盟越来越要求中东欧国家以欧盟国家的模式为榜样,机制趋同的过程有助于整个欧洲地区的民主化和稳定性。

另一方面,欧盟规定,为了保证东扩的顺利进行,候选国必须采纳《共同法》,而《共同致性,才能在其他方面更好地适应欧盟的要求。

二 中东欧国家政治体制 欧盟化的表现特点 (一)权力分立的原则被进一步确立,权力由总统向议会转移,基本上形成了以议会制为主导的权力分立模式苏东剧变后,这些国家的宪法普遍规定了一些基本的民主原则——权力分立、维护人权以及基本的民主决策规则,如宪法代表大会和改变宪法所需要的特定多数等,但在民主制度方面有的国家采纳了议会制,有的国家采纳了总统制和半总统制,而相对来说,总统制则更为盛行。

在转轨之初,之所以形成强总统的模式,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绝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在剧变前,推行的是所谓的集体领导制,但在集体领导的名义下,领袖个人(特别是共产党或工人党总书记)的作用显然更为突出。

因此,经过漫长的社会主义时期,领袖个人的地位和作用在中东欧国家的政治模式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其次,由于在剧变过程中,领袖个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波兰的团结工会领袖瓦文萨等。

他们在剧变过程中利用个人的魅力纷纷上台执政,大权独揽。

因此,在剧变之初,这些国家相继推翻了以前的共产党集体领导制,建立了总统制或半总统制。

但在随后的发展中,总统的位置、作用和权力经历了无数次的质疑和争议后,最终完成了从总统制向议会制的转变。

总统的权力受到限制,议会的作用得到强化,出现总统制或半总统制向议会制发展的趋势。

例如,波兰议会于1989年4月通过宪法修正案,改行总统制,增设参议院,由一院制改为两院制,总统由国民大会选举产生等。

总统是间接选出,但被赋予了较大的权力。

例如,只要有上下两院2/3的多数要求,国家首脑就可以否决法案,或者解散议院,总统可以对外交部长和安全部长进行直接任命。

这是较为典型的半总统制。

之后,波兰开始了新宪法的制定工作。

在新宪法的形成过程中,权力的重心开始从总统一方转向议会一方。

1997年5月,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

新宪法在政治体制方面削弱了总统的权力,议会和总理的权力得到加强,议会得到下院3/5的票数就能推翻总统的否决。

在这部新宪法中,总统仍然保留否决权,但是必须经3/5的议员和总理的同意,不像以前宪法中所规定的2/3的议员的同意。

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也受到了削弱,只有当议会在4个月中没有批准预算和政府没有组成内阁时,总统才可以使用该权力。

此外,总统对部长的任命权也受到削弱。

因此,波兰从半总统体制转向议会制,使波兰在总统、总理和议会之间取得了平衡。

中东欧国家之间宪法的趋同过程是明显的,而且也类似西欧大多数国家的宪政安排。

绝大多数的中东欧国家现在都有一个较弱的国家首脑。

他们起着象征性的作用,只是在明显的机制冲突的情况下才进行政治干预,以防止或限制机制性冲突。

总的来讲,经过10多年的机制建设,中东欧国家基本上已经从“强总统-弱议会”的总统制模式演变为西欧大多数国家所采取的“弱总统-强议会”的议会制模式。

(二)议会中采取西欧议会的基本制度中东欧大多数国家不仅采取了类似西欧模式的议会制,而且也仿效了西欧国家议会中的一些基本制度。

例如,采取单一院制和两院制、比例代表制以及门槛制度等。

不仅总统、议会、政府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国家内部权力的分配,而且议会的一些内部的基本制度也同样决定了各党派、各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力分配。

西欧国家的议会一般分为单一院制和两院制。

单一院制是指议会由一个议院组成;两院制则是指议会由上院和下院(或称为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中东欧国家在单一院制和两院制之间的选择几乎与西欧国家一样。

单一院制一般存在于人口较少的国家,而两院制则存在于人口较多的国家。

不管是单一院制还是两院制,中东欧国家的议会在其政治过程中起强有力的作用。

中东欧国家的议会在行政、司法机构及其职能的建立、取代和暂停方面往往拥有许多权力。

选举制度同样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形成一个国家的政党体系以及机制框架。

这些框架包括议式的选举制度:多数制、比例制和混合制。

为了与西欧通常做法相一致,中东欧国家倾向于选择比例代表制的选举模式而不是使用多数制的模式,只有匈牙利和立陶宛例外,它们采取了混合制。

多数制的好处是能提高政治稳定性,具体表现在能提高政府的持久性,而比例制的好处是能具有更大的代表性。

中东欧国家最初倾向采取比例制是希望仿效西欧的民主,这也是这些国家政党传统、政治妥协的产物以及这些国家希望促进政治多元化理念的产物。

在转型之初,除波兰和保加利亚外,绝大多数中东欧国家都选择了比例制。

而且,即便最初选择多数制的国家也在向比例制转变。

例如,波兰于1989年通过的选举法中选择了多数制,但很快被废除。

1993年5月通过的《众议院选举法》中,确定了比例代表制 。

除比例制外,中东欧国家大都采取了“议会内政党限额制”(即“门槛制度”):根据政党在大选中获得的选票数或选票比例,设立门槛标准,以限制政党在议会中的数目,避免议会中政党数目过多,从而增强议会的有效性和可控制性。

不仅波兰在1993年采取了“门槛制度”,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选举中,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1/4的选票所投给的政党都没有达到议会所要求的最低票数,这些政党在议会中无缘席位,从而强化了议会的有效性和控制性。

两院制、比例制和门槛制度等西欧议会经常采用的形式在中东欧大多数国家中也逐渐得到效仿和采用。

三 中东欧国家政治体制欧 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总统、行政、立法三者关系中,虽然中东欧国家普遍形成“弱总统-强议会”的格局,这与西欧模式较为一致,但在行政权力方面,与西欧相比,中东欧国家的行政机构存在权力虚弱和效率低下的弊端。

首先,大多数中东欧国家的宪法都没有赋予总理较强的职权。

总的来讲,中东欧国家的宪法对于内阁组成缺少明确的规定。

宪法一般规定,内阁成员的任命由集体或者总理作出。

但是,在大多数中东欧国家,新成立的内阁必须经过议会授权这一程序。

因此,议会在内阁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理没有权力任命或解除部长,相反部长的任命和解职是由议会来决定的,总理只能被动地接受。

更重要的是,内阁成员的选择也常常是政党联盟伙伴之间妥协的结果,而不是总理个人的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