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木本植物对酸雨的敏感性和抗性

合集下载

福州垂榕对酸雨的抗性

福州垂榕对酸雨的抗性

福州垂榕对酸雨的抗性(福建师范大学应用科技学院12环工陈萍萍学号120482012005)摘要:通过分析福建省酸雨类型和变化规律来了解酸雨对福州垂榕的影响。

调查得知福建省酸雨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

探讨PH值大小对垂榕叶的伤害,研究垂榕树叶中的黄铜的抗氧化活性,来判断垂榕叶对酸雨的抗性。

论述了酸雨的频率,化学组成,分布及降水酸度。

结果表明垂榕的抗性强,很适合做福州的绿化树种。

关键词:酸雨、酸雨类型、变化规律、PH值、抗氧化活性。

Fuzhou vertical banyan to acid rain resistance Abst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cid rain in Fujian province,trpes and change rule to learn about acid rain on the influence of Fuzhou vertical banyan.Survey in Fujian province that acid rain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east coastal area.To explore ph value size on vertical banyan leaf damage,using spectrophotometry vertical banyan leaves flavonoid content,the vertical banyan leaves flavonoid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to judgment of the acid rain resistance.Key words:Acid rain; Acid rain type ;Variation;PHvalue;Antioxidant activity.酸雨是指pH 值小于5. 6 的降水,也包括雨、雪、雾、雹等其他形式的酸性降水,科学上称作酸沉降,包括湿沉降( 如酸雨、酸雪、酸雾、酸雹) 和干沉降( 如含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降尘、颗粒物等) [1]。

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酸雨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酸雨对森林的危害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酸雨对森林植被的影响十分严重。

酸雨中的硫酸和硝酸会降低土壤的pH值,使得土壤变得酸性。

许多森林植物对酸性环境非常敏感,例如常见的松树和云杉。

酸性土壤会影响这些植物的吸收营养和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它们枯死。

此外,酸雨还会破坏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得植物无法正常进行新陈代谢,进一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其次,酸雨对森林土壤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酸雨会溶解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并将其带入土壤深层甚至地下水中。

这些有害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对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威胁。

土壤中的微生物是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固定氮气等,但是酸性土壤会杀死土壤中大部分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性。

另外,酸雨还对森林中的动物种群造成了影响。

酸雨所导致的水体酸性增加,会导致鱼类栖息地的丧失和鱼类数量的减少。

鱼类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重要一环,如果它们数量减少,将直接影响到其他食肉动物如鸟类和猛兽的生存和繁殖。

此外,酸雨还会影响昆虫的生存和繁殖,因为它们对酸性环境也非常敏感。

昆虫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既是食物链中的食源,也是传播花粉和种子的关键环节。

因此,酸雨对于森林中的动物种群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针对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减轻其危害。

首先,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是关键。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废气排放的治理,加大对环保技术研发的投入,降低工业排放的污染物含量。

其次,建立酸雨监测网络,及时掌握酸雨的变化趋势,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此外,对于酸性土壤的修复和生态恢复也非常重要,例如引入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来修复受损的土壤,并进行必要的土壤改良措施。

综上所述,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

酸雨与森林 林木损害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

   酸雨与森林  林木损害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

酸雨与森林林木损害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酸雨与森林:林木损害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酸雨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问题,它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酸雨对森林中林木的损害以及如何进行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

一、酸雨对林木的损害酸雨主要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水蒸气混合形成,降落在森林地区。

当酸雨与土壤相遇时,会导致土壤酸化。

酸性土壤中的氢离子会与土壤中的可溶性营养物质如钙、镁进行置换,导致森林中的植物无法获得足够的养分。

此外,酸雨还直接对林木的叶片和树皮造成损害。

酸性的降水会腐蚀叶片表面,破坏叶片的保护层。

这样一来,光合作用受到限制,导致植物无法进行正常的养分合成。

同时,酸雨还会使得树皮变得脆弱,增加了林木受到病虫害的风险。

二、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面对酸雨对森林的损害,恢复森林生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恢复方法:1.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一种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方法。

通过种植适应酸性土壤环境的树种,可以提高森林地区的土壤的酸碱度。

这些树种具有较强的耐酸性和抗逆性,能够成功生长并减轻森林生态系统遭受的酸雨伤害。

2. 灌溉和施肥灌溉和施肥是重要的手段,可以改善酸性土壤中的养分状况。

增加土壤中的钙、镁等养分含量,有助于提供林木生长所需的养分。

此外,灌溉可以帮助保持土壤湿润,减轻酸雨对根系的直接损害。

3. 酸雨排放控制减少酸雨的发生是根本解决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损害的方法。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工业企业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的酸雨排放的监管,确保其符合环保标准。

同时,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出行方式也是减少酸雨的重要途径。

4. 生态修复项目开展生态修复项目对于恢复受酸雨损害的森林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通过引入具有酸雨抗性的植物和物种,修复受损的森林区域。

同时,积极开展林地治理,清理受污染的土壤和水源,有助于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

结语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构成了巨大挑战,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酸雨对森林的损害,并恢复受损的森林生态系统。

酸雨实验观察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酸雨实验观察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酸雨实验观察酸雨对植物的影响酸雨是指大气中含有过量酸性物质,使降雨的酸度较正常情况下偏低的一种自然现象。

酸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中包括植物生长受阻、土壤酸化和水源的污染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酸雨对植物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次酸雨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酸雨对稻草和豌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实验材料:1. 稻草2. 豌豆种子3. 酸雨溶液4. 普通水溶液(对照组)5. 盆栽土壤6. 盆栽花盆7. pH试纸8. 摄影设备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稻草和豌豆种子,并分别放入盆栽花盆中。

2. 实验组:向实验组的花盆中注入一定浓度的酸雨溶液,确保土壤与酸雨溶液充分接触。

3. 对照组:向对照组的花盆中注入相同体积的普通水溶液,与实验组保持一致的条件。

4. 实验观察:记录每天的实验观察结果,包括植物生长情况、叶片颜色变化、根系发育等。

5. pH值测定:使用pH试纸测试酸雨溶液的酸度,以便进行后续数据分析。

6. 实验结果记录:将实验数据整理并进行分析,寻找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规律。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数据收集,我们得出了以下实验结果:1. 实验组中的稻草和豌豆幼苗受到酸雨的影响明显大于对照组。

实验组中的植物生长较慢,叶片出现黄化现象,枝条干瘪,根系生长不良。

2. 对照组中的植物生长正常,叶片翠绿,茁壮成长。

实验分析:1. pH值测定:酸雨溶液的pH值明显低于正常水溶液。

这表明酸雨溶液酸度较高。

2. 植物对酸雨的敏感性:植物对酸度较高的酸雨溶液更为敏感,其生长、光合作用和根系发育受到抑制。

我们分析认为,酸雨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 酸性溶液对土壤酸化:酸雨中的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质进入土壤,导致土壤的酸化,破坏了土壤微生物和多种养分的平衡,使植物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

2. 根系受阻:酸雨溶液中的氢离子可导致土壤中大量的铝毒离子释放,高浓度的铝离子抑制了植物根系的生长。

3. 光合作用受阻:酸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浓度升高,进入植物叶片,破坏了叶片的结构和功能,影响了光合作用的进行。

酸雨实验

酸雨实验

模拟酸雨对园林植物的伤害及其敏感性评价摘要:本文通过对不同园林树种用配制的酸雨溶液定时喷洒进行模拟自然的酸雨对园林树木的伤害,并对每种树种的抗酸雨敏感性程度进行一个简单评价,得知灰莉、龙眼米兰等树皮较厚的树种对酸雨的抗性比较好,而假连翘、榕树等树皮较宝的树种抗性较差。

关键词:酸雨、伤害、园林植物、敏感性、叶面积指数前言: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大量的环境监测资料明,由于大气层中的酸性物质增加,地球大部分地区上空的云水正在变酸,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将与日俱增。

酸雨胁迫会干扰植物正常的代谢过程,导致植物体内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失调。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覆盖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和青岛等省市部分地区的酸雨区,该酸雨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酸雨影响园林植物细胞膜透性,当植物受到酸雨影响时,细胞膜的结构遭到破坏,膜透性增大。

从而使细胞内电解质外渗,细胞损害越严重,细胞内电解质外渗越多。

酸雨影响园林树木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园林植物氮素代谢、活性氧代谢等也有影响,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1 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剂:模拟酸雨母液(硫酸:硝酸:盐酸=5:1:0.36)1.1.2试验植物:灰莉、细叶榕、金边假连翘、普通假连翘、米仔兰、澳洲鹅掌柴、龙眼树、九里香等八种广州地区常见园林植物。

1.2试验步骤1.2.1 模拟酸雨的母液配制:参照广州地区降水中主要酸根离子均值的比例配制,即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子=5:1:0.36。

先加入200ml水,再将20ml硫酸、4ml硝酸以及1.44ml盐酸,最后加水调整至300ml。

1.2.2选择植物方法:木本、草本兼顾;观叶、观花、阴生、阳生等;正在生长与停止生长的植物器官敏感度比较;叶子厚和叶子薄的对比,各植物类型尽量做到面面俱到。

1.2.3配制酸雨溶液:母液加水稀释至4个pH浓度,分别为5.6、5.0、4.0、3.01.2.4喷雾处理:以pH5.6作为参照雨水酸度(CK),pH4、pH3与pH2为处理,隔3天喷一次工作液,连续喷三次,每次喷至叶面滴水为度。

谈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谈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谈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及防御措施摘要:主要介绍酸雨的概念及其形成因素,着重分析酸雨对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中微生物的负面影响及对农作物的直接危害,提出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

关键词:酸雨;农作物;危害;防御措施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加剧,酸雨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

酸雨对公众健康、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及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

由于目前农业生产绝大部分还是露天工厂,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尤为突出。

1 酸雨的概念与形成因素1.1 概念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0的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的形式包括雨、雪、冰雹、雾等。

未被污染的降水是中性的,pH值在7.00左右;当大气中SO2、CO2等有害物质浓度增加,与大气中水汽经过化学物理变化,形成pH值小于5.60的雨叫酸雨;形成pH值小于5.60的雪叫酸雪;形成pH值小于5.60的雾叫酸雾。

1.2 形成因素酸雨的成因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大自然的影响。

人为因素主要是工业生产、燃烧煤炭、石油及汽车尾气和民用生活燃烧排放的硫和氮的氧化物;大自然因素主要是火山爆发等产生的物质,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碳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碳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酸雨。

1.2.1 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转换条件。

一般来说,某地SO2污染越严重,降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越高,导致pH值越低。

1.2.2 大气中的氨。

大气中的氨(NH3)对酸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氨是大气中唯一的常见气态碱。

由于它的水溶性,使它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中的酸反应,起中和作用而降低酸度。

大气中氨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分解和农田施用的氮肥的挥发。

土壤中氨的挥发量随着土壤pH值的上升而增大,而大气水汽中酸度随氨的增加而降低。

1.2.3 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

酸雨对植物的危害有多大 小论文

酸雨对植物的危害有多大 小论文

酸雨对植物的危害有多大
【文章摘要】
本文通过模拟实验,亲身体验酸雨对植物的危害,同时探究不同浓度的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体会到酸雨的危害是慢慢积累的,需要提前预防。

【问题的提出】
酸雨是一种有腐蚀性的雨,它可以把木头、甚至石头都给腐蚀了。

我问爸爸你见过真正的酸雨或酸雨腐蚀物品的现象吗?爸爸说:“我没看到过真正的酸雨,因为酸雨不是一次性立即见效的。

”对啊,我也没有见过。

那怎么样才能让我们亲眼看到酸雨的腐蚀性呢?今天我和妈妈就来模拟这个实验看看酸雨对植物的伤害。

【实验方案设计】
自然水中加醋模拟酸雨,加不同量的醋模拟不同浓度的酸雨,拿六片大小相似的冬青树树叶分别放到清水和不同浓度的酸雨中,每天观察树叶的变化。

【实验材料的准备】
食用醋、一样的自来水6杯、一样的树叶6片
【实验过程和现象的记录】 (1)取6杯相同多的自然水;
(2)设置六组:①清水②清水加三分之一勺醋③清水加二分之一勺醋④清水加一勺醋⑤清水加二勺醋⑥清水加三勺醋,并帖上标签 (3)把6片大小相似的树叶分别放入上述6个杯中
把6片树叶分别放入杯中
观察中
配制不同浓度的酸雨 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1小时后 12小时后黑点(照片显示不出来)
【实验结论和感想】
通过本实验,我知道了酸雨对植物有危害作用,并且酸雨浓度越大,酸雨对植物的危害性就越大,
酸雨主要是由于人们过多使用燃煤引起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前预防酸雨,如果酸雨的危害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之后,再去防备就来不及了,后果将不堪设想。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预防酸雨,保护环境吧!
20小时后黑点。

酸雨对森林的影响

酸雨对森林的影响

酸雨对森林的影响酸雨会对森林植物产生很大危害。

根据国内对105种木本植物影响的模拟实验,当降水pH小于3.0时,可对植物叶片造成直接的损害,使叶片失绿变黄并开始脱落。

叶片与酸雨接触的时间越长,受到的损害越严重。

野外调查表明,在降水pH小于4.5的地区,马尾松林、华山松和冷杉林等出现大量黄叶并脱落,森林成片地衰亡。

例如重庆奉节县的降水pH 小于4.3的地段,20年生马尾松林的年平均高度生长量降低50%。

酸雨对森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恶化作用造成的。

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被雨水淋溶掉。

所以长期降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的严重不足,从而使土壤变得贫瘠。

此外,酸雨还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

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会严重地抑制林木的生长。

酸雨会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

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等也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

酸雨还可使森林的病虫害明显增加。

在四川,重酸雨区的马尾松林的病情指数为无酸雨区的2.5倍。

酸雨对中国森林的危害主要是在长江以南的省份。

根据初步的调查统计,四川盆地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积最大,约为28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2%。

贵州受害森林面积约为14万公顷。

根据1988年的有关研究结果,仅西南地区由于酸雨造成森林生产力下降,共损失木材630万m3,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按1988年市场价计算)。

对南方11个省的估计,酸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44亿元。

北美酸雨区已发现大片森林死于酸雨。

德、法、瑞典、丹麦等国已有700多万公顷森林正在衰亡。

现在大多数专家认为,森林的生态价值远远超过它的经济价值。

虽然对森林的生态价值的计算方法还有一些争议,计算出来的数字还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但森林的生态价值超过它的经济价值,这一点,几乎已达成共识。

根据计算结果,森林的生态价值是它的经济价值的 2~8倍。

酸雨与林木和森林生态系统关系的研究

酸雨与林木和森林生态系统关系的研究

酸雨与林木和森林生态系统关系的研究Ξ刘喜凤1,刘晓燕1,张 征1,朱国彬2(11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21天津市公路局东丽分局,天津300300)摘要:从酸雨概述,酸雨对林木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危害,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敏感性和临界负荷,以及酸雨治理措施四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在酸雨对植物和生态系统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酸雨;主要树种;森林生态系统中图分类号:S718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353(2003)02-0076-041 概述1872年英国化学家R1A史密斯在其《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一书中,首先使用“酸雨”这个专有名词,同时指出酸雨对植物和建筑物是有害的。

所谓酸雨,简单地说,是指因空气污染而造成的酸性降水。

通常认为pH值516为降水的天然酸度,以此作为降水是否酸化的标准。

当降水的pH值低于516时,此降水即为酸雨[1]。

大气中S Ox、NOx等酸性污染物质,主要是由矿物燃烧等污染源排放出来的,这些酸性物质可能在云的形成过程中进入云中,也可能在降水过程中进入降雨中。

这两种不同的酸化过程,形成了通过湿沉降清除大气污染的两种类型。

前一种类型称为“雨除”,它是在云形成时,把气溶胶(含有酸性物质)作为凝结核,而从大气中去除。

后一种类型称为“洗脱”,它是在雨水降落过程中,经其吸收除去大气中的酸性物质。

这些酸性物质经过风的传输而扩散,最后以干沉降和湿沉降的方式降落到地面、海洋、河湖、森林、草原、农田和建筑物上,进行腐蚀,造成重大损失[1]。

目前我国的酸雨正呈急剧蔓延之势,是继北美、欧洲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柳州为代表的川黔两广地区,面积约有170万km2。

现在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已经是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降水的pH值低于410,酸雨频率高于90%,已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

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防治措施酸雨是一种环境问题,它的形成是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与水蒸气和氧气发生反应产生的。

这种现象常常被忽视,但它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首先,酸雨对森林的土壤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酸雨中的硫酸和硝酸降落到土壤表面后,会解除土壤中的可交换性铝离子和钙离子,从而释放出有毒的铝离子。

铝离子会对树木的根系造成损害,导致植物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

此外,酸雨还会改变土壤的酸碱度,使得土壤变得过酸,不利于森林中其他微生物的生存。

因此,酸雨造成的土壤酸化对森林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其次,酸雨对森林中的水源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酸雨中的硫酸和硝酸会通过降水入渗到地下水中,使地下水的pH值下降。

这不仅会影响水的口感,还会对水生生物产生直接的危害。

一些水生动植物对酸性环境非常敏感,它们将无法生存,从而破坏了森林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酸雨还对森林中的植被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高酸度的降水会导致森林中的叶片和树皮受到腐蚀,造成叶片变黄、枯萎,丧失光合作用的功能。

长期受到酸雨侵蚀的植物将无法正常生长,这不仅影响到森林的景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为了应对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的威胁,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减少大气中的污染物排放是减缓酸雨形成的关键。

政府应加强对工业和机动车排放的监管,并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以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大气环流的调节,将污染物向远离森林的地区输送,减少对森林的影响。

其次,对已经受到酸雨侵蚀的森林地区应采取恢复措施。

例如,可以通过添加石灰等中和剂来中和土壤的酸性,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

同时,合理管理森林,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也是防治酸雨的重要方法。

推动生态旅游,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对于改善酸雨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敏感的植物

敏感的植物

敏感的植物
敏感的植物指的是那些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易受到伤害的植物。

它们可能对光照、温度、湿度、土壤质地等因素表现出过敏反应,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易受疾病侵害或者死亡。

在自然界中,有很多植物属于敏感的类型,需要特别的环境条件才能生存并繁衍。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敏感植物。

1. 银杏树
银杏树是一种古老的树种,对环境因素非常敏感。

它们对干旱、酸雨以及空气污染都非常敏感,容易受到伤害。

由于其生长周期长,因此环境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银杏树的生长和繁殖。

2. 红枫
红枫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树种,但对于土壤和气候条件要求都较高。

它们对于土壤的质地、PH值、湿度等条件都非常敏感,如果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红枫就会生长缓慢,叶片颜色也会变得暗淡。

3. 茉莉花
茉莉花是一种香气十分浓郁的花卉,但是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

它们对于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都非常敏感,容易受到霜冻和热浪的影响,导致花期减少或者花朵质量下降。

4. 莲花
莲花是一种水生植物,对水体的质量和温度要求非常高。

它们对水中污染物以及温度的变化都非常敏感,容易受到影响而凋谢。

在水质不佳的环境中,莲花的生长状况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草地早熟禾和麦冬对酸雨的抵抗能力初探

草地早熟禾和麦冬对酸雨的抵抗能力初探

草地早熟禾和麦冬对酸雨的抵抗能力初探摘要:以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L.)和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Thunb.)Ker-Gawl.]为材料,通过配制二氧化硫溶液,连续15d喷洒,来模拟酸雨环境,观察试验前后绿地质量、测定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含量、硫含量,以比较两种草本植物对酸雨的抵抗能力。

结果表明,模拟酸雨环境后,绿地质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草地早熟禾叶片硫含量显著增加,麦冬叶片硫含量变化不明显;草地早熟禾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而麦冬在试验前后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变化差异显著。

说明草地早熟禾对酸雨的抵抗能力强于麦冬。

关键词:草地早熟禾;麦冬;模拟酸雨环境Abstract:InordertocomparetheresistancetoacidrainofPoapratensisL.andOphiopogonjaponicus(Thunb.)Ker-Gawl.,thetwoplantswere sprayedwithdilutedsulphuricacidsolutionfor15daystosimulateacidrain.Thegreenspacequality,leafSPADvalueandleafsulfurcontentofthetwoplantsweremeasuredbeforeandaftersimulatedacidrain.Theresultsindicatedthatthequalityofgreenspacedecreasedtosomedegreeafterthesimulatedacidrain,theleafsulfurcontentincreasedsignificantlyinP.pratensis;but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O.japonicusbeforeandaftersimulatedacidrainwas detected.However,theleafSPADvaluewas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O.japonicus,but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P.pratensisbeforeandaftersimulatedacidrain.Keywords:PoapratensisL.;Ophiopogonjaponicus(Thunb.)Ker-Gawl.;simulatedacidrain二氧化硫是大气中分布较广泛和危害较大的污染物之一,也是酸雨的主要组成成分。

酸雨的危害

酸雨的危害

酸雨的危害铜陵市,一个依山傍水的唯美城市。

在我们祖辈的影响中铜陵过去是那么的美丽,没有成天对天发出怒吼的吐着黑色“毒气”的大型烟囱,没有整天轰鸣的大型工厂。

不需要任何过滤废水的工厂,因为那里不需要工厂。

人们每天早上起来都可以嗅到新鲜的空气,每天都可以喝到最干净的清泉。

他们整天生活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之中,整天呼吸着牛奶般的香甜、温润的空气。

一片片山,一道道河,农田接着农田。

他们在春天可以外出去享受春雨的缠绵,夏天可以感受暴雨的豪放,秋天可以品味凉爽的雨丝,冬天可以流连雪的浪漫。

可是如今......一切都改变了......昔日鸟语花香的山水城市,转眼间樯橹灰飞烟灭。

一眼瞬间,铜陵已成为全国的“酸控”区之一,旧日的美丽从此荡然无存......使得现在的一切的,就是由于我们过度污染环境所得到的——酸雨。

酸雨的形成一般是由:二氧化硫+水蒸气,之后形成雨、雪、雹、雾、露,从而降下来。

二氧化硫可以分为人为和自然两种产生方式。

人为即人类大量燃烧含硫和氮的燃料,排放大量的硫和氮的气体氧化物(酸性气体)到空气中,在降雨时,雨水与酸性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相应弱酸,当PH值小于5.6时就形成的酸雨。

自然,则是火山喷发所带出来的二氧化碳。

酸雨依靠它的酸性,可以腐蚀各种材料,建筑与名胜古迹,可以加速金属制品,石雕品和建筑的涂层的风化过程。

铜陵市的第一,第二冶炼厂,化工总厂的周围的水泥电线杆上的水泥一层一层的脱落,雨中所含的酸把原本光滑的表面腐蚀成了一个一个平均为4毫米的坑洼。

电线杆上的铁架也因酸的侵蚀频频断裂。

中学生科技网 酸雨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与硬件设施,它对农业的危害更加令人恐惧。

酸雨对植物、土壤等均有影响,酸雨直接危害的首先是植物。

植物对酸雨反应最敏感的器官是叶片,叶片受损后光合作用降低,抗病虫害能力减弱,林木生长缓慢或死亡。

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13% 至34%。

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

酸雨对园林植物危害的相关研究

酸雨对园林植物危害的相关研究

酸雨对园林植物危害的相关研究摘要:酸雨是世界性的污染问题,它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导致生物生存环境的极度恶化。

本文综述了我国酸雨的污染状况,分析了酸雨污染对园林植物生理生化、生长发育等方面的伤害机理以及对园林植物的间接影响,为园林植物抗酸雨污染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酸雨园林植物危害机理生理影响Abstract: the acid rain is the pollution problem of the world, it will not only cause huge economic losses, but also can lead to biological survival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of the extreme.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acid rain pollution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id rain pollution in garden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amage mechanism of landscape plants and the indirect effects for garden plant resistance of acid rain pollution reference for the study.Keywords: acid rain garden plant harm physiological effect mechanism为了更好地开展酸雨对园林植物及其它植物危害机理的研究工作, 现将近年来国内外一部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酸雨对植物的危害机理F.A雷科得认为酸雨中的硫酸盐和硝酸盐及其他各种水溶性盐可通过植物的叶片吸收,这样酸雨就会破坏叶片表皮组织(如角质层) ,损伤植物细胞膜,影响细胞对物质的选择性吸收,抑制和干扰植物正常的代谢过程(如光合、呼吸作用和水分吸收) ,影响繁殖过程(如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形成,种子的形成和萌发)【1】。

林木育种对酸雨的抗性研究

林木育种对酸雨的抗性研究

林木育种对酸雨的抗性研究酸雨是一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人类健康以及建筑物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在我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酸雨问题日益严重。

酸雨不仅对土壤、水体、植被等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建设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研究酸雨对林木的影响以及林木育种对酸雨的抗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酸雨对林木的影响酸雨对林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生长受阻酸雨直接影响林木的生长,导致生长受阻。

酸雨中的酸性物质能与植物叶片表面的矿物质反应,形成难溶性的沉淀物,阻碍叶片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

同时,酸雨还能破坏植物叶片的结构,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影响林木的生长。

1.2 营养元素失衡酸雨对土壤的酸化作用会导致土壤中营养元素失衡。

酸雨中的酸性物质能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反应,释放出大量的金属离子,如铝、铁等。

这些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积累过多,会毒害植物根系,影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此外,酸雨还能改变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一步影响土壤养分的循环和利用。

1.3 遗传物质损伤酸雨还可能对林木的遗传物质造成损伤。

酸雨中的氧化物和自由基能破坏植物细胞膜,导致细胞内遗传物质(如DNA)的损伤。

这种损伤可能通过遗传途径传递给后代,影响后代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能。

2. 林木育种对酸雨的抗性为了应对酸雨问题,我国进行了大量的林木育种研究,以期培育出具有抗酸雨能力的林木品种。

2.1 抗酸雨林木育种策略在林木育种过程中,科学家们通过选择具有抗酸雨性能的亲本,采用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出具有抗酸雨性能的林木品种。

此外,还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将抗酸雨相关基因导入林木,提高林木的抗酸雨能力。

2.2 抗酸雨林木品种介绍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成功培育出一些具有抗酸雨能力的林木品种。

例如,抗酸雨型杨树品种“抗酸1号”、“抗酸2号”等,这些品种在酸雨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生长势和抗逆性能。

实验报告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报告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报告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报告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概述实验目的:探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方法:在实验设定的环境中,暴露植物于酸性水溶液中,观察并记录植物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酸雨对植物生长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实验结论:酸雨可抑制植物生长并危害生态环境。

引言酸雨作为环境问题之一,对自然界各个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在这些受灾中,植物生长受到了特别的关注。

本实验旨在对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材料与方法材料:1. 牛至种子2. 混合土壤3. pH值为4的酸性水溶液4. pH值为6的中性水溶液实验步骤:1. 为实验设定两个组别,每个组别包含相同数量的牛至种子和相同份量的混合土壤。

2. 分别为两组植物提供pH值为4的酸性水溶液和pH值为6的中性水溶液进行浇灌。

3. 在相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记录两组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生长速度、根长、叶片颜色等。

4. 持续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直到实验结束。

结果与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酸雨对植物生长的明显影响。

首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受到酸性水溶液浇灌的植物生长速度明显较慢。

相比之下,中性水溶液组的植物生长迅速,并且呈现出更加健康的状态。

尤其在浇灌酸性水溶液的植物中,根系明显发育不良,部分植物甚至出现了植株枯萎的现象。

此外,受酸雨影响的植物叶片颜色也有所不同。

与中性水溶液组相比,受到酸性水溶液浇灌的植物叶片颜色较为发黄,且叶片边缘出现焦枯情况。

酸雨中所含的酸性物质,例如硫酸和硝酸,会降低土壤的pH值,剥夺植物正常的养分摄取,导致植物根系发育不良。

此外,酸性物质还会与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发生反应,影响它们对植物的生长促进作用。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酸雨对植物生长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由于酸性水溶液会降低土壤的pH值,使植物根系发育受限,并导致植物生长缓慢甚至枯萎。

此外,酸雨还会使植物叶片发黄、边缘焦枯。

这些现象表明,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不同杉木林分凋落物对酸雨的缓冲作用

不同杉木林分凋落物对酸雨的缓冲作用

不同杉木林分凋落物对酸雨的缓冲作用徐昪1,2,林开敏2∗,韩亚飞1,赵均嵘2,魏羽君1㊀(1.邹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邹城市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山东邹城2735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㊀[目的]探究不同杉木林分凋落物对酸雨的缓冲作用㊂[方法]将4种林分(天然常绿阔叶林㊁老龄杉木林㊁杉木萌芽林和1993年二代杉木林)作为研究样地,分析4种林分凋落物对酸雨的缓冲作用,运用浸提法研究4种林分对模拟酸雨的缓冲能力㊂[结果]各林分pH 在4.23~4.49,杉木萌芽林和老龄杉木林相对于其他林分显现出较高的pH ,在模拟酸雨pH 小于5.00时,不同林分凋落物对酸雨有明显的缓冲效果,无机离子总含量㊁电导率㊁Na +㊁K +浸提量最大的为天然常绿阔叶林㊂[结论]4种林分凋落物pH 在4.23~4.49,不同林分凋落物对酸雨的缓冲能力与其自身的pH 有关,酸度较低时,凋落物的pH 越高,缓冲能力越强㊂关键词㊀杉木林;凋落物;酸雨;缓冲作用中图分类号㊀S 719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0517-6611(2023)19-0113-03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3.19.024㊀㊀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Comparison of Buffering Effect of Litter on Acid Rain in Different Chinese fir StandsXU Bian 1,2,LIN Kai-min 2,HAN Ya-fei 1et al㊀(1.Forestry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of Zoucheng,Natural Resources and Planning Bureau of Zoucheng,Zoucheng,Shandong 273500;2.College of Forestry,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2)Abstract ㊀[Objective]In order to explore the buffering effect of litter on acid rain in different Chinese fir stands.[Method]Four forest types were established(naturally hardwood forest,the old-growth Chinese fir forest,regeneration Chinese fir forest,the second-generation Chinese fir forest planted in 1993)as sample plots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fir forest species,and analyzed the buffering effect of litter on acid rain in four forest species models.The buffering capacity of four forest species to simulated acid rain was studied by extraction method.[Result]The pH value of the four forest species ranges from 4.23to 4.49,regeneration Chinese fir forest and the second-generation Chinese fir forest planted in 1993shows a higher pH value than other forest types.Naturally hardwood forest has the highest inorganic ion content,conductivity,Na +,K +extraction volume.[Conclusion]The pH value of the four forest species ranges from 4.23to 4.49,the buffering capacity of litter in different forest models to acid rain is related to its own pH value.When the acidity of simulated acid rain is low,the higher the pH value of litter,the stronger the buffer capacity shows.Key words ㊀Chinese fir;Litter;Acid rain;Buffering effect作者简介㊀徐昪(1987 ),男,山东邹城人,工程师,硕士,从事森林生态与环境研究㊂∗通信作者,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森林培育和森林生态研究㊂收稿日期㊀2023-04-13㊀㊀酸碱度是土壤的重要特性之一[1],长江以南各省是我国酸雨的主要分布区,随着酸雨的日趋加剧,我国陆地生态系统㊁农林业生产㊁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2]㊂当前,国内外学者在酸雨对凋落叶的化学特性㊁生理等方面的影响开展了研究[3-5],有关酸雨对凋落物分解㊁土壤呼吸㊁土壤群落㊁土壤化学性质㊁植物根系㊁林木幼苗生长发育等产生的影响也有较多报道[6-14]㊂针对凋落叶㊁林冠对模拟酸雨的缓冲能力及酸雨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研究开展较多[15-20]㊂笔者通过4种林分凋落物对酸雨缓冲性能的比较研究,探讨各林分凋落物对酸雨的缓冲性能和凋落物浸提液无机离子含量规律,对我国酸雨背景下凋落物的生态功能研究有重要的现实和生态意义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研究区概况㊀试验林位于福建省南平市福建农林大学西芹教学林场花竹沟㊂西芹教学林场位于福建北部,属杉木中心产区㊂地理位置为118ʎ10ᶄE,26ʎ40ᶄN,是武夷山脉东伸支脉的中低山山地,海拔在200~500m,坡度在25ʎ左右,少部分在35ʎ以上㊂主要成土母岩是沉积岩和变质岩,土壤为黄红壤,土层较厚㊂1.2㊀样点布设与样品采集㊀在地面随机选取面积为0.5m ˑ0.5m 的小样方3个,将该范围内所有凋落物全部收回,将样品放到烘箱内于70ħ下烘干,粉碎㊂1.3㊀测定项目与方法㊀凋落物pH 的测定方法:取4g 样品在80mL 超纯水中浸湿24h,然后过滤㊂取25mL 浸提液于100mL 烧杯中,然后测量该溶液的pH㊂凋落物在加入模拟酸雨时电导率和无机离子的测定参照郑文辉等[15]的方法㊂用0.8mol /L H 2SO 4加超纯水配成pH 2.70㊁3.50㊁5.00的系列模拟酸雨溶液㊂取不同林分烘干的凋落物样品50g,每处理重复3次,分别加入500mL pH2.70㊁3.50和5.00的H 2SO 4,并浸泡24h,然后过滤,测定浸提液的pH,残渣再用上述同样的程序重复操作2次,形成24㊁48和72h 3个梯度㊂将3次浸提液进行混合,对混合液的电导率㊁K +㊁Na +㊁Ca 2+㊁Mg 2+浓度进行测定㊂电导率用电导率仪测定,K +和Na +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Ca 2+㊁Mg 2+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㊂1.4㊀数据分析与制图㊀数据处理与方差分析采用EXCEL 2016和IBM SPSS 23软件,绘图由Origin 8.5软件实现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不同林分凋落物的pH 比较㊀由图1可知,4种林分凋落物的pH 差异显著㊂其中,老龄杉木林的pH 最大,为4.49,其次是杉木萌芽林,为4.43,天然常绿阔叶林和1993年二代杉木林pH 比较相近,分别为4.25和4.23㊂各林分凋落物pH 大小表现为老龄杉木林>杉木萌芽林>天然常绿阔安徽农业科学,J.Anhui Agric.Sci.2023,51(19):113-115㊀㊀㊀叶林>1993年二代杉木林㊂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 <0.05)㊂Not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treatments(P <0.05).图1㊀不同林分凋落物pH 比较Fig.1㊀Comparison of pH of litter from different forest stands2.2㊀不同林分凋落物对酸雨缓冲性能比较㊀由表1可知,不同模拟酸雨条件下,杉木萌芽林(RCF)和老龄杉木林(OCF)凋落物浸提液明显高于天然常绿阔叶林(NHF)和1993年二代杉木林(SCF)㊂这可能与各林分凋落物本身的pH 有关系㊂4种林分凋落物在模拟酸雨pH 为2.70和3.50时均提高了凋落物浸提液的pH(4.05~5.08),在模拟酸雨pH 为5.00时,4种林分均使模拟酸雨进一步酸化㊂在模拟酸雨pH 为2.70㊁3.50和5.00时,不同林分凋落物浸提液的pH 大多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升高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4种林分凋落物均对酸雨有缓冲作用,并且这种缓冲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㊂在模拟酸雨pH 为2.70和3.50时,4种林分凋落物浸提液在24h 升高,24~72h 提升幅度较低;模拟酸雨pH 5.00处理下,4种林分凋落物在24h 内使模拟酸雨进一步酸化,随后缓慢回升㊂由此可知,不同林分凋落物对酸雨的缓冲能力与其自身的pH 有关,酸度较低时,凋落物的pH 越高,缓冲能力越强㊂表1㊀不同pH 模拟酸雨处理下各林分凋落物浸提液的pHTable 1㊀pH of litter extracts from different stand under simulated acid rain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pH林分类型Forest typespH 2.7024h48h72hpH 3.5024h48h72hpH 5.0024h48h72h杉木萌芽林RCF 4.35ʃ0.56 4.43ʃ0.39 4.54ʃ0.55 4.56ʃ0.35 4.60ʃ0.62 4.82ʃ0.58 4.58ʃ0.33 4.81ʃ0.41 5.08ʃ0.39天然常绿阔叶林NHF 4.10ʃ0.54 4.08ʃ0.68 4.05ʃ0.41 4.20ʃ0.34 4.25ʃ0.62 4.43ʃ0.45 4.22ʃ0.21 4.20ʃ0.37 4.37ʃ0.451993年二代杉木林SCF 4.10ʃ0.684.11ʃ0.32 4.23ʃ0.45 4.15ʃ0.51 4.38ʃ0.47 4.69ʃ0.71 4.18ʃ0.34 4.47ʃ0.564.72ʃ0.34老龄杉木林OCF4.26ʃ0.684.47ʃ0.784.51ʃ0.324.37ʃ0.394.52ʃ0.454.97ʃ0.354.41ʃ0.244.51ʃ0.624.93ʃ0.342.3㊀不同模拟酸雨处理下各林分凋落物浸提液无机离子含量比较㊀由表2可知,各林分凋落物浸提液电导率㊁Na +和Mg 2+㊁K +㊁Ca 2+含量随模拟酸雨pH 的升高总体呈降低趋势㊂从各离子含量来看,各林分盐基离子含量的大小顺序均为K +>Mg 2+>Ca 2+>Na +㊂从平均值来看(表2),各林分凋落物浸提液电导率最大的为天然常绿阔叶林(NHF),其次是老龄杉木林(OCF)和1993年二代杉木林(SCF),杉木萌芽林(RCF)最小;Na +㊁K+含量最大的为天然常绿阔叶林(NHF)㊂Mg 2+和Ca 2+含量最高为1993年二代杉木林(SCF)㊂表2㊀不同pH 模拟酸雨下各林分凋落物浸提液各离子含量Table 2㊀The litter extract ion content of different pH of the forest types under simulated acid rain不同林分Different forest species电导率Conductivity mS /m K +μg /mL Na +μg /mL Mg 2+μg /mL Ca 2+μg /mL 盐基离子合计Total inorganic ionsμg /mL杉木萌芽林pH 2.70.5657.70 1.7023.79 5.6488.83RCFpH 3.50.4054.00 1.3018.15 4.9478.39pH 5.00.3958.600.8019.34 5.2884.02均值0.4556.77 1.2720.43 5.2983.74天然常绿阔叶林pH 2.70.6775.10 3.0024.97 4.37107.44NHFpH 3.50.5671.30 2.2022.74 4.33100.57pH 5.00.5173.10 1.0020.53 4.1298.75均值0.5873.17 2.0722.75 4.27102.251993年二代杉木林pH 2.70.6150.00 2.1025.29 6.6384.02SCFpH 3.50.5043.50 1.0023.89 5.6274.01pH 5.00.5048.500.9024.34 5.8079.54均值0.5447.33 1.3324.51 6.0279.19老龄杉木林pH 2.70.6362.65 2.0023.28 6.6294.56OCFpH 3.50.5058.70 1.5518.60 5.4284.27pH 5.00.5159.30 1.2517.65 5.9184.11均值0.5460.221.6019.855.9887.6541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3 讨论与结论通过对天然常绿阔叶林㊁老龄杉木林㊁杉木萌芽林和1993年二代杉木林凋落物的pH及其对酸雨的缓冲能力进行研究,并测定各林分凋落物浸提液无机离子含量,探讨4种林分凋落物的缓冲规律及性能㊂结果表明: (1)4种林分凋落物的pH差异显著,各林分凋落物pH 范围均在4.32~4.49,杉木萌芽林和老龄杉木林相对于其他林分显现出较高的pH,不同林分pH大小表现为老龄杉木林>杉木萌芽林>天然常绿阔叶林>1993年二代杉木林㊂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模拟酸雨条件下,各林分凋落物浸提液均出现缓慢上升,说明各林分凋落物对酸雨具有缓冲作用,这与张艳玲等[11,21]的研究结果相似㊂(2)不同模拟酸雨条件下,杉木萌芽林和老龄杉木林浸提液的pH明显高于天然常绿阔叶林和1993年二代杉木林,这可能与各林分凋落物自身的pH有关系[15,18],杉木萌芽林和老龄杉木林的pH相近,分别为4.49和4.43,且明显高于天然常绿阔叶林和1993年二代杉木林的4.25和4.23,这表明杉木萌芽林和老龄杉木林的缓冲能力较强㊂当模拟酸雨的酸度高于凋落物自身的pH时,凋落物会将模拟酸雨进一步酸化,当模拟酸雨的酸度低于凋落物本身pH时,不同林分凋落物的pH越高,说明缓冲能力越强㊂这与余小龙[18]对亚热带地区常见森林凋落叶的研究结果一致㊂(3)当杉木林分凋落物pH较接近时,对酸雨的缓冲能力表现出杉木萌芽林大于老龄杉木林,这可能与林分凋落物的质地有关系,杉木萌芽林的质地较软,其凋落物中各种成分更容易与模拟酸雨产生缓冲效应,其缓冲速度快,缓冲能力强㊂这与毛友发等[22]的研究结果相似㊂(4)不同模拟酸雨条件下,0~24h凋落物浸提液的pH 迅速上升,24~48h缓慢提升,48~72h浸提液pH趋于稳定,说明凋落物中的盐基离子能中和模拟酸雨的成分,在0~24h 与模拟酸雨基本完成缓冲反应,至于0~24h内基本完成缓冲反应的时间段还需要进一步探讨㊂(5)各林分凋落物浸提液电导率最大的为天然常绿阔叶林,其次是1993年二代杉木林和老龄杉木林,杉木萌芽林最小,天然常绿阔叶林盐基离子总含量最高,电导率最大㊂4种林分凋落物具有相同的盐基离子含量分布模式,即K+>Mg2+>Ca2+>Na+,这与余小龙[18]的研究结果一致㊂参考文献[1]梁东,王一新,马强,等.植物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J].吉林林业科技, 2019,48(4):37-40,43.[2]张月全.酸雨区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混合分解特征及土壤酶活性动态[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6:1-6.[3]DEBNATH B,LI M,LIU S,et al.Melatonin-mediate acid rain stress toler-ance mechanism through alteration of transcriptional factors and secondary metabolites gene expression in tomato[J].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2020,200:1-9.[4]LIANG C J,ZHANG B J.Effect of exogenous calcium on growth,nutrients uptake and plasma membrane H+-ATPase and Ca2+-ATPase activities in soybean(Glycine max)seedlings under simulated acid rain stress[J].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2018,165:261-269.[5]赵英,吴敏,周兴文.模拟酸雨胁迫对罗汉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南方果树,2020,49(3):62-66.[6]王玄,熊鑫,张慧玲,等.模拟酸雨对南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分解和土壤呼吸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1,30(9):1805-1813.[7]王楠,王传宽,潘小承,等.模拟酸雨对毛竹入侵阔叶林缓冲区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0,33(6):1478-1487. [8]王楠,潘小承,白尚斌.酸雨对毛竹入侵阔叶林缓冲区根系形态及分布格局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0,40(13):4670-4678.[9]荣立苹,张佳奇,赵东辉,等.模拟酸雨对元宝枫幼苗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9,37(3):44-51.[10]陈景锋,李超,王敏强,等.不同模拟酸雨处理对秃瓣杜英幼苗生长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7(5):561-567. [11]张艳玲,郭东强,陈健波,等.模拟酸雨对桉树和红锥凋落叶养分释放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3):117-120.[12]何鹏,叶潇聪,程飞,等.模拟酸雨处理下尾巨桉凋落叶pH值及养分元素释放模式[J].广西林业科学,2020,49(4):505-510.[13]韩小美,陆湘云,杨梅,等.模拟酸沉降对桉树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9,46(8):56-64. [14]AYRES E,DROMPH K M,BARDGETT R D.Do plant species encourage soil biota that specialise in the rapid decomposition of their litter?[J]. Soil biology&biochemistry,2006,38(1):183-186.[15]郑文辉,林开敏,徐昪,等.7种不同树种凋落叶对模拟酸雨缓冲性能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4,28(3):104-108,184.[16]刘美华,伊力塔,马元丹,等.毛竹㊁银杏凋落叶对酸雨缓冲作用的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3,29(2):29-32.[17]王轶浩,陈展,周建岗,等.重庆酸雨区马尾松纯林改造对土壤酸化特征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41(13):5184-5194. [18]余小龙.亚热带地区常见森林凋落叶对酸雨的缓冲能力及其化学成分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1.[19]马元丹,江洪,余树全,等.模拟酸雨对毛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9(2):95-99.[20]詹敏,窦云鹏,郭培培,等.天目山不同森林类型林冠对酸雨的缓冲作用[J].浙江林业科技,2010,30(2):26-30.[21]陈堆全.木荷凋落物分解及对土壤作用规律的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1,28(2):35-38.[22]毛友发,仇荣亮,温志良.陆地生态系统酸沉降缓冲能力影响因素[J].土壤与环境,1999,8(2):141-143.51151卷19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徐昪等㊀不同杉木林分凋落物对酸雨的缓冲作用。

在林业发展中酸雨对林木产生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在林业发展中酸雨对林木产生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备条件 , 而在林业发展中, 酸雨的伤害较生长在碱 l 生 土壤上的植物要重得多。 2 _ 3 酸雨对树木材质影响。近年来 , 国内外就酸雨对树木生长和木材
材 陛的影响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 研究表明酸雨对树木的生长、 木材 构造、 物理力学 『 生 质、 化学性质和加工利用均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杨树 受害材与健康材年轮宽度和基本密度 的对 比研究 , 可以看出酸雨对杨 树生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造成生长缓慢 , 年轮宽度变窄 , 生物量和材 积下降 , 且酸雨的酸度越高, 造成的危害越严重。 1 酸雨 的成 因 3 针 对酸雨 危 害的防治 对策 酸雨的成因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 。酸雨 中 林木的良好生长是促进林业建设发展的前提, 在林木的生长 中, 含有 多种 无机 酸和 有机 酸 , 绝大 部分 是硫 酸和 硝酸 , 还 有少 量灰 尘 。 酸 对其进行 良好的管理不仅促进其生长发育, 还促进对生态环境的 良好 雨是工业高度发展而出现的副产物 , 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 、 石油、 天然 气等化石燃料 , 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 , 在大气 中经过复 杂 的化 学反 应 , 形成 硫 酸或 硝 酸气 溶胶 , 或为云 、 雨、 雪、 雾 捕捉 吸 收 , 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如果形成酸眭物质时没有云雨 , 则酸f 生 物质会以 重力沉降等形式逐渐降落在地面上 , 这叫做于 I 生 沉降, 以区别于酸雨 、 酸雪等湿 l 生 沉降。 干l 生 沉降物在地面遇水时复合成酸。 酸云和酸雾 中 的酸 f 生由于没有得到直径大得多的雨滴的稀释, 因此它们的酸 陛要 比 酸雨强得多。高山区由于经常有云雾缭绕, 因此酸雨区高山上森林受 害最重 , 常首先成片死亡。 硫酸和硝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 约 占总酸量 的9 0 %以上 , 我国酸雨 中硫酸和硝酸的比例约为1 0 : 1 。酸雨主要是人 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 生 物质造成的。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 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 的, 多为硫酸雨 , 少为硝酸雨, 此外 , 各种机动 车排 放 的尾气 也是 形成 酸雨 的重要 原 因。 2 酸雨对林木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危害 酸雨的形成对林木的生长有着直接的危害 ,并且林木受害面积 大, 林木整个肢体结构都会受到影响, 从枝干到叶子都会有一定 的影 响, 当林木被酸雨侵害过后 , 林木 的自身抗病 、 抗旱等能力直接减退, 这样就会使得林木病虫害发生的几率提高, 并且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 力也会下降 , 禁不住强风吹 、 阳光直晒 、 寒冷空气 的袭击 , 同时林木的 自身品质也会因此大大折扣 , 使之在市场应用中不能发挥最大化利用 价值 。 2 . 1 酸雨对森林苗木的危害。早期的在可控条件下 的试验研究证明: 酸沉降对森林物种的直接影响包括叶组织 的物理损伤及死亡 ; 叶表物 改善, 林木在我国的发展中, 有很大的用途 , 在生态上会创造出良好的 效益, 在木材的应用中, 也会提供优质的资源。针对酸雨 的发生 , 对林 木产生的危害 , 要对其进行 良好的解决 , 必须应用科学 的办法对其进 行 良好的防治 , 并对其发生的特点要进行 良好 的掌握 , 根据其特点在 进行防治。 可有效 的减少酸雨对林木的危害 , 另外 , 根据酸雨产生的原 因, 对引发其产生的源头一定要进行科学的管理 , 从而减少酸雨的发 生, 促 进 生态环 境 的 良好 建设 。 3 . 1 完善环境法规 ,加强监督管理 。如制定严格的大气环境质量标 准, 健全排污许可证制度 , 实施s O 排放总量控制等 。使用低硫煤 、 节约 用煤, 并开发可 以替代燃煤 的清洁能源 , 如核能 、 水能、 风能 、 地热能 、 天然气等。型煤固硫和脱硫脱氮技术 的应用。固硫剂 、 流化床锅炉应

不同类型酸胁迫对云杉和多花黑麦草抗性生理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不同类型酸胁迫对云杉和多花黑麦草抗性生理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不同类型酸胁迫对云杉和多花黑麦草抗性生理的影响的开题报告题目:不同类型酸胁迫对云杉和多花黑麦草抗性生理的影响一、研究背景酸雨是一种大气污染,特别是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酸雨的主要成分为硫酸和硝酸,这两种酸性物质会通过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形成。

酸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十分显著,植物也会受到酸雨的影响。

目前,许多学者已经说明了酸雨对植物的损伤及其机理。

为了研究植物对酸雨的适应能力,需要从抗性生理机制的角度来进行探究。

云杉作为典型的耐酸性树种,由于其适应酸雨环境的能力,其适应机制一直是受到广泛研究的。

多花黑麦草根系发达,对酸胁迫有一定的抵抗力,在绿化工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类型酸胁迫对云杉和多花黑麦草抗性生理的影响,并探讨两种植物的酸雨适应机制。

二、研究内容1. 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不含酸性物质的培养液进行培养。

实验组:使用含不同浓度的酸性物质的培养液进行培养。

2. 确定实验条件温度:25 ± 2 ℃光照:光照强度为200 μmol/m2s,12 h白天和12 h黑夜湿度:相对湿度为60%3. 测量植物生理指标测量云杉和多花黑麦草的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

4. 数据分析使用SPSS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进行图表展示和数据描述与解释。

三、预期结论本研究将探究不同类型酸胁迫对云杉和多花黑麦草抗性生理的影响,旨在揭示植物对酸雨适应的分子机制,并为植物对酸雨的适应提供科学依据。

预期本研究对云杉和多花黑麦草的生理特性、抗性机制及对环境的响应有较深刻的认识,为减少酸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参考。

酸雨与森林衰退

酸雨与森林衰退

酸雨与森林衰退比较不同年代树木年轮,可知产生酸雨前后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在我国南方森林地区,50年前树木生长较为粗壮,近年来状况不佳。

酸雨可造成叶面损伤和坏死,早落叶,林木生长不良,以致单株死亡。

土壤肥力降低,产量下降,造成大面积森林衰退。

我国重酸雨地区四川盆地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积达28万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死亡面积1.5万公顷,占林地面积6%。

同样受酸雨侵袭的贵州省,受危害的森林面积达14万公顷,为四川盆地的二分之一。

酸雨中的马尾松我国马尾松和华山松对酸雨十分敏感,重庆南山风景区约三万亩马尾松发育不良,虫害频繁;80年代约有一万公顷马尾松枯死,几经防治,毫无效果。

四川万县有华山松97万亩,其中60万亩受到不同程度伤害;而奉节县有九万亩华山松,90%枯死。

四川名胜峨眉山,风景旖丽,全靠山深林秀。

但近十年来,冷杉林成片死亡;七里坡接引殿一带,有4%的树木枯死;金顶附近600余亩树林,几乎全部死绝,光秃秃,景观全非。

猴子也跑到其它山沟里去了。

峨眉山冷杉林成片死亡四川名胜峨眉山,风景旖丽,全靠山深林秀。

但近十年来,酸雨象空中死神缠住了此佛教胜地,冷杉林成片死亡。

金顶海拔3077米,降水pH值平均为4.34;酸雨率达到85.7%,硫酸根占阳离子总量的60%。

其它风景区千佛顶,太子坪,七里坡,雷洞坪也处于酸雨严重污染区。

峨眉主要风景林是冷杉,死亡率超过30%的中度受害面积达到7.00平方公里;死亡率超过50%严重受害面积达到2.28平方公里。

七里坡接引殿一带,有4%的树木枯死;金顶附近600余亩,几乎全部死绝,秃秃光光,景观全非。

猴子也跑到其它山沟里去了。

酸雨中的竹林我国南方盛产竹林,个别地区竹林茂盛,绵延数百公里,成为竹海,雨中竹叶清翠欲滴,成为盛景。

但酸雨使竹林泛黄,竹叶稀稀落落。

大熊猫在饥饿中以竹叶为食物的大熊猫会因此忍肌挨饿。

如果不保护好熊猫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国宝大熊猫将在我们这一代濒临灭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结果与分析
3.1 酸污染胁迫下植物叶片细胞膜渗漏率和 DPPH
清除率的变化 图 1a 可见 酸污染胁迫导致所有树种细胞膜
电解质渗漏率的增加 西樵山鸭脚木 荷木当年生
和 1 年生叶膜渗漏率为 13%~16% 高于相对清洁 区鼎湖山 11%~12.5% 马尾松也有类似的结果 表明西樵山的植物较鼎湖山植物受害严重 此外 马尾松针叶膜渗漏率 22%~35.5% 明显比鸭脚木 (11%~14%)和荷木(11%~16%)高 这可能与不同树 种叶表面结构及叶肉组织特征有关 马尾松针叶通 常为三棱形 且表面相对比阔叶树种粗糙
生态环境 2005, 14(1): 86-90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http://www. E-mail: editor@
三种木本植物对酸雨的敏感性和抗性
余春珠 1, 2 温达志 1* 彭长连 1
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东 广州 510650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
理指标的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 在酸雨污染环境下 3 种植物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受到损害 光合色素降解 PSII 最大光化 学效率下降 对酸雨污染的敏感性次序为 马尾松>鸭脚木 荷木 马尾松为酸雨敏感种 初步讨论了树木对酸雨污染的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抗性生理机制 为酸雨污染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之植被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木本植物 酸污染 敏感性 抗性
光合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 PSII
原初光化学效率F v/F m
0.9
a
0.8
0.7
鼎湖山
西樵山
0.8 b 鼎湖山
0.6
西樵山
0.4
0.2
0.6 鸭脚木Y 鸭脚木M
荷 木Y
荷木M 马尾松M
1.2 c
0.8
鼎湖山
西樵山
0.4
0 鸭脚木Y 鸭脚木M 荷木Y
荷木M 马尾松M
1 d
鼎湖山 西樵山
0.8
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 N
Fig. 2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l (a) and carotinoid in leaves of plants to acid pollution stress. Y and M represent for the current and 1-yr-old leaves, respectively
改革开放以来 珠江三角洲随着陶瓷工业的 迅速崛起和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自然资源过 度开发利用导致环境不断恶化 已经对自然群落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6]和周边居民生存环境构成严 重威胁 这些污染主要为酸污染前体物[7] 据佛 山市南海区环保局的统计资料 2001年全市平均 酸雨频率为75.8% 酸雨总量占总雨量的80.9% 降水平均pH值为4.48 酸雨频率高于广东全省的 平均水平 且有上升的趋势[8] 我们选择西樵山
0 鸭脚木Y 鸭脚木M 荷木Y
荷木M 马尾松M
植物种类与叶龄
图 1 酸污染胁迫下植物当年生叶 Y 和一年生叶 M 的细胞膜渗漏率 a 和 DPPH 清除率 b Fig. 1 Cell membrane leakage rate(a) and scavenging DPPH rate(b) in leaves of plants to acid pollution stress.
的乡土木本树种鸭脚木 荷木和马尾松 通过检 测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探讨木本植物对酸污 染的敏感程度和耐受能力的差别 分析影响树木 对酸污染的敏感性和抗性的内部生理因素 阐明 树木对酸污染的抗性机制 为城市园林和道路绿 化树种的选择提供科学参考
1 研究地概况
西樵山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腹地佛山南海 区的西南部 22°38 ~23°34 N 112°22 ~113°23 E 距广州市 40 km 该区常年受陶瓷工业大量污染物 排放的影响 大气硫酸盐化速率和氟含量远远超过 国家排放标准 周边森林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鼎 湖山位于肇庆市鼎湖区 23°09 21"~23°11 30" N 112°30 39"~112°33 41" E 距广州 86 km 该区周边 无污染性工厂 受污染排放的直接影响较轻 空气 质量良好
类胡萝卜素是植物细胞中一种重要的辅助色素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主要功能包括过剩激发能的耗 散和活性氧的清除 以保护其细胞器免受伤害[15] 总体上 污染导致荷木 1 年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明
万方数据
88 生态环境 第 14 卷第 1 期 2005 年 1 月
酸污染可引起植物的氧化逆境和改变细胞防 卫系统的状况 但植物在进化和发育过程中形成了 一套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 最大限度地降低可能出 现的代谢不平衡或细胞损伤 保留其在不良环境中 的生存能力[14] 本研究用 DPPH 清除率表征酸污染 对植物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图 1b 可见 西樵 山受陶瓷工业污染较严重 3 种植物叶 DPPH 清除 率明显低于鼎湖山 且马尾松 DPPH 清除率远低于 鸭脚木和荷木 这均表明西樵山生长的植物受酸污 染的影响比鼎湖山大 且马尾松受害风险和程度大 于其他两个阔叶树种 此外 DPPH 清除率与叶龄 密切相关 鸭脚木当年生叶的 DPPH 清除率为 14.77% 大约是 1 年生叶 7.52% 的 2 倍 荷木 则相反 其 1 年生叶比当年生叶有较高的 DPPH 清 除能力 3.2 酸污染胁迫下植物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
显下降 下降了 30.81%,大大降低了污染胁迫下耗 散过剩激发能和清除活性氧的能力 其次是马尾松 和当年生荷木分别下降 21.50%和 10.74 最后是 当年生和一年生鸭脚木分别下降 6.31%和 5.40% 就绝对值而言 荷木 1 年生叶的含量明显较高 其 次是鸭脚木 马尾松含量最低 图 2b 3.3 酸污染对植物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2.5 叶绿素荧光测定
根据彭长连等[13]的方法 用脉冲调制荧光仪 PAM Germany 测定叶片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 在叶片暗适应 15 min 后 在弱调制测量光 0.05 ìmol· m-2· s-1 诱导下测最小荧光 F0 在 F0 之后 采用强饱和脉冲 5 000 ìmol· m-2· s-1 激发得最大荧 光 Fm
光化学猝灭系数q P
0 鸭脚木Y 鸭脚木M
荷木Y
荷木M 马尾松M
0.6 鸭脚木Y 鸭脚木M 荷木Y
荷木M 马尾松M
植物种类与叶龄 图 3 酸污染胁迫下植物当年生叶 Y 和一年生叶 M 原初光化学效率 a 光合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 b
光化学猝灭系数 c 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 d Fig. 3 The values of Fv/Fm (a), PSII (b), qP (c) and qN (d) in leaves of plants to acid pollution stress. Y and M represent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370283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领域前沿项目 佛山市科技研究开发项目 作者简介 余春珠 1979 女 硕士生 从事植物环境生理学研究 E-mail: yuchzhg@
*联系人 温达志 dzwen@ 收稿日期 2004-11-15 1 马尾松对酸雨污染极为敏感 当年生针叶死亡严重 所以未采集到
已有研究表明 植物的荧光参数与大气污染程
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不同植物的荧光参数对 大气污染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别 可作为环境评价的 重要依据[16, 17] Fv /Fm 是叶绿体光系统 II 活性的一 种度量[18] 表征为原初光化学效率 和相对清洁区 比较 受酸污染影响的 3 种植物叶 Fv /Fm 都有不同 程度的下降 图 3a 污染区鸭脚木的 Fv /Fm 降为 相对清洁区的 95.8% 当年生叶 和 92.8% 1 年生 叶 荷木为 93.2% 当年生叶 和 93% 1 年生叶
Y and M for the current and 1-yr-old leaves, respectively
针叶明显 分别下降 29.90%和 29.76% 体现出对 污染胁迫相对较高的敏感性 无论是鸭脚木还是荷 木叶绿素含量都表现为 1 年生成熟叶高于当年生 叶 尤其以荷木较明显 约为 1.13 倍
叶绿素含量/(µg·cm-2) 类胡萝卜素含量/(µg·cm-2)
70 a
60 50 40 30 20
鼎湖山 西樵山
12 b 10 8 6 4
鼎湖山 西樵山
10
2
0 鸭脚木Y 鸭脚木M
荷木Y
荷木M 马尾松M
0 鸭脚木Y 鸭脚木M 荷木Y
荷木M 马尾松M
植物种类与叶龄 图 2 酸污染胁迫下植物当年生叶 Y 和一年生叶 M 叶绿素 a 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b
摘要 酸雨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研究植物抗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大气污染胁迫退化生态系
统恢复中植物种类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作者选择陶瓷工业污染区南海西樵山和相对清洁区肇庆鼎湖山自然生长的木本植物鸭
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 荷木 Schima superba 当年生叶和一年生叶以及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一年生针叶进行生
中图分类号 Q94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175 2005 01-0086-05
森林冠层是植物与大气层之间进行能量 C 和水分交换的活动界面 因此 树冠特性的研究 对评估生态系统质量及其功能状况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1] 冠层特征与生物和非生物干扰如极端 气候条件 大气污染和昆虫侵袭之间的相关关系 曾有报道 Waring等[2]认为冠层叶面积的下降与污 染引起的长期胁迫有关 而Aber等[3]提出了森林 对长期N污染表现出叶生物量先渐渐增加 但随森 林衰退而下降的理论 有研究指出生长效率受环 境胁迫和酸污染引起的N和Mg元素的不平衡 低 生长效率增加了森林对昆虫侵袭的敏感性[4] 可 见 直接暴露在大气中的树冠比其他森林结构组 分对干扰更敏感 反应更加迅速 林木对酸污染 的敏感性和抗性在生理上的反应是多方面的 如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气孔运动及蒸腾作用等方 面都可能变化 因此可用生理指标来比较树木对 酸污染的敏感性和抗性[5] 可在形态结构受害症 状出现之前就被检测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