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0401)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7-1 氧化还原平衡 7-2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7-3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7-4 氧化还原中的指示剂 7-5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7-6 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 7-7 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 习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特点:
1.反应机理复杂 2.反应速度慢→研究影响反应速度的各种因 素
三大主线:
方法 还原剂 氧化剂 介质 被氧化物 被还原物 3 2 KMnO4 5Fe2 MnO 8H 5Fe Mn 4H 2 O 4 3 3 K2Cr2O7 6Fe 2 Cr O 2 14H 6Fe 2Cr 7H 2 O 2 7 碘量法 2 2 2S2 O3 I2 S4 O6 2I
2019/2/24
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5
通式: n 2 OX1 n1 Red 2
n1OX2 n 2 Red1
αn2Red1 · αn1OX2 n△ E 0 lgK=lg ——————— = ——— n2 n1 α OX1 · α Red2 0.059 0 n △ E 0 若用 E 则 lgK'= lg ———— 0.059 结论: 0 1)△ E 愈大,K'越大,反应愈完全 0 2)△ E =0.2----0.4V 反应定量进行但氧化还 0 原反应缓慢,△ E 只提供可能性
E= E MnO4-/Mn2+
使用E '时,公式用分析浓度: EOX/Red=
2019/2/24
0
0
E
0
0.059 cOX + ——— lg ——— n cRed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10
E 与 E 0 如同KMY'与KM [例如]电对 Fe3+/Fe2+ E 0=0.77V
氧化还原滴定法(共52张PPT)
lgK(1 2)n1n2n
0.059
差值越大, 反应越完全
一般认为: º或 f 应有0.4V以上
影响 K 值的因素:
① n1 n2
② 1º~ 2º
注意:
① n1 n2 最小公倍数
② K ~ º K ~ f
五、滴定反应对平衡常数的要求
①当n1=n2=1时,两电对条件电势差大于
②当n1=n2=2时,两电对条件电势差大于 ③当n1≠n2时,
1
n [R]ed n [R] ed 酸度: H2SO4介质,控制~1mol/L
1
1
0 .0592
2
2
2
这些关于 Ep的讨论都是指对称电对
低—反应慢, 高—H2C2O4分解
邻二氮菲 - 亚铁
[O]x n [O]x n 0 .059 10 Cl- + 2 MnO4- + 16 H+ == 5 Cl2 + 2 Mn2+ + 8 H2O
O/R xe d O/R xe+d0n .0l5 ga a9 R Oexd
O/xRedO/xRed+0n .05lg9[[R Oexd]]
gg aa Ox/Red
Ox/Red
+ 0.059 lg( n
Ox Red
c Red Ox ) c Ox Red
三、条件电极电势
gg a a O /R xe d O /R xe + 0 dn .l0g5 R O (e 9 x R O d c c e R O xd e )xd
二苯胺磺酸钠
0.84V 如何选择?
另:
指示剂校正
第五节 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
目的:将被测物预先处理成便于滴定的形式
11 第7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1
5
7.1.2 条件电位(Conditional Potential)
O + ne→R
Nernst 方程式: E Eθ 0.059 lg a O (25℃)
由ao
[O]γo
Co
o
γo
a
n R
aR [R]γR
CR αR
γR
E
Eθ
0
.0n59lg
Eθ' Eθ 0.059 lg αR
n
αO
如Fe3+/Fe2+:加F-,PO4 3-
Fe3
Eθ
加phen,
E 程度 > Fe2
F e3
——
θ
lg (Fe(ph)33+)= 14.1, lg (Fe(ph)32+)= 21.3
11
例2:(P262习题6),计算pH=3.0,含有未络合EDTA的
还原至一半时:CCr2O72 =0.0500 mol.L-1
CCr3=2×(0.100-0.0500)=0.100 mol.L-1
E
Eθ
0 . 0 5 9l g 6
CC
r2O
2 7
C2 C r3
1
.
0
0
0
.0 6
5
9l
g
0.0500 0.1002
1
.
0
1
V
不对称电对,E0/≠E0
8
讨论: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
E q'
Eq
0.059 n
lg
gOR gRO
(1)离子强度的影响
若无副反应发生:
氧化还原滴定法_2022年学习资料
氧化还原电对一般通式:Ox+ne-=Red-实际电极电位-PowRed PovRed+-RT-nF-Pox ed-=。-YRedQoxCRed-条件电极电位:pRed=p。⑧Ra+-YoxORed-YRed@oxCox/CRed=1时,条件电极电位等于实际电极电位。-用条件电极电位能更准确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次序及反应完成的程度。P131
以Fe3+Fe2+为例推导该电对的电极电位:-P FeIR=p rere+0.0591g-实际可知的是Fe +或Fe2+的各种形式的总浓度CFe3+或CFe2+-考虑影响因素:-[Fe3+]:游离Fe3+浓度-1活 系数Y,上式改变:-[Fe2+]:游离Fe2+浓度-2门”F可-Fe"
2络合、水解一一副反应系数a:-m-Ce四-[Fe+]-,Fe2]-C:各种形式的Fe3+,Fe2+总浓度 即己知浓度-以上两式代入(2式,得:-P reIF=p Pere+0.0591g-YEe2 FIDCFe1 )
实际溶液中的作用力问题:-·不同电荷的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作用力-电荷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的作 力-·离子与溶剂分子之间也可能存在着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作用力.-由于这些离子间力的影响,使得离子参加化 反-应的有效浓度要比实际浓度低,为此,引入活度这-个概念.
活度与活度系数-活度:离子在化学反应中起作用的有效浓度(α ).-活度与浓度的比值为活度系数.用表示-如果以 代表离子的活度,c代表其浓度,则活度系数-y=a/c-或a=YC-活度系数的大小,代表了离子间力对离子化学 用-能力影响的大小,也就是溶液偏离理想溶液的尺度。
《氧化还原滴定法》课件
酚酞指示剂
在弱酸性条件下,由无色变为粉红色,常用于 测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滴定。
甲基橙指示剂
在酸性条件下,由红色变为黄色,常用于测定 还原剂的滴定。
二溴酚蓝指示剂
在强酸性条件下,由黄色变为蓝色,常用于测 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滴定。
邻苯二酚指示剂
在碱性条件下,由无色变为蓝色,常用于测定 氧化剂的滴定。
常用的滴定试剂及其应用
滴定的控制误差和计算结果的 处理
滴定的控制误差主要包括滴定试剂的误差、指示剂的误差和操作误差。
为了减小滴定的误差,可以使用称量精确的试剂、选用敏感的指示剂,并尽 量减小搅拌或振荡时的人为误差。
滴定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滴定法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中,可用于测定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电解 质和非电解质的含量和浓度。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滴定的步骤和操作要点,常见的 氧化还原指示剂,以及常用的滴定试剂及其应用。
此外,我们还会学习如何计算滴定反应的过量试剂量,控制滴定误差以及处 理计算结果,并深入探讨滴定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滴定的基本原理
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滴定试剂与被测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确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滴定的速反应达到滴定终点,从而确定被 测物质的浓度。
滴定法具有快速、准确、经济的特点,是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 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高锰酸钾溶液
碘溶液
硫代硫酸钠溶液
常用于测定还原剂的浓度和含量。 常用于测定还原剂的浓度和含量。 常用于测定氧化剂的浓度和含量。
计算滴定反应的过量试剂量
滴定反应的过量试剂量是指在滴定终点之后,滴定试剂继续滴定并加入到被滴定溶液中的体积。 计算过量试剂量的方法是基于滴定反应的立方方程式,并考虑到滴定试剂的浓度和滴定反应的摩尔比例。
氧化还原滴定ppt课件
如测定Ca2+,能与C2O42-生成CaC2O4白色沉淀, 过滤后溶于H2SO4中,再用KMnO4滴定,可间 接求得Ca2+含量。
C 2 /u C u 0 .3V ,4 F 3 /e F 2 e 0 .7V 7
解: C 2 / C u u C 2 / C u 0 u . 0 2 l5 C g 2 ] 9 [ ( u 0 . 3 0 . 4 0 2 l5 0 g . 0 ) V 9 1 0 . 2 V 8
它本身不具备氧化性或还原性。 碘量法中,使用可溶性淀粉作指示剂, 它能与I2生成 深蓝色 的吸附化合物。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1 mol •L-1 H2SO4溶液中,用0.1000mol •L-1 Ce(SO4)2标准溶液滴定0.1000 mol •L-1 Fe2+
Ce4++ Fe2+ ⇌ Ce3++Fe3+
氧化反应的程度
计算在1mol •L-1 HCl溶液中, 2Fe3++Sn2+ ⇌ 2Fe2++Sn4+反应的平衡常数。
Fe3++e ⇌ Fe2+
Sn4++2e ⇌ Sn2+
0F3e/F2e 0.7V 0 0S4n/S2n 0.1V 4
F3e /F2e F 03 e/F2e 0.05lg9 C CF F2 3e e
S4 n /S2 n S 04 n /S2 n 0.0 25lg9 C CS S2 4 n n
反应达平衡时, φ °Fe3+/Fe2+= φ °Sn4+/Sn2+
氧化还原滴定法.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本质:电子转移 包括:高锰酸钾法 、重铬酸钾法 、碘量法。 滴定三原则:定量、快速、易确定终点
与前不同的是:涉及到电子转移、结构变 化。如:
2 Cr2 O 7 Cr 3 ,
负 正,脱胎换骨,要时间,v!
aOx 0.059 250C时 E E lg Ox / Re d
n aRe d EOx / Re d 为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 。 是温度的函数。 EOx / Re d 越高,其氧化型的氧化 能力越强; EOx 能力越强。 / Re d 越低,其还原型的还原
3
对于任意氧化还原反应 Ox1 + Red2 = Red1 + Ox2 由电对电位的高低判断反应的方向
从条件电位的定义式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电对, 若离子强度不同,则条件电位不同。但在实际计算中 ,由于活度系数不易计算,且各种副反应及其它因素 的影响更为主要,故可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即近似 地认为各活度系数等于1。此时:
EOx / Re d EOx / Re d
0.059 Re d lg n Ox
7
例7-2 计算在2.5mol·L-1 HCl溶液中,用固体亚铁盐将 0.100mol ·L-1 K2Cr2O7还原至一半时溶液的电极电位。 解:溶液的电极电位就是Cr2O72-/Cr3+电极电位。其半反 应为:Cr2O72-+14H++6e-=2Cr3++7H2O 附录一表11中没有该电对相应的条件电位值,可采用 3mol ·L-1 HCl介质中的 E ' 代替,E ' =1.08V。 当0.100mol ·L-1 K2Cr2O7被还原至一半时: CCr(VI)=0.5×0.100mol ·L-1 =0.0500mol ·L-1 CCr(III)=2×0.0500mol ·L-1 =0.100mol ·L-1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与橡皮塞和橡皮管接触。 (4) I2溶液的标定 常用基准物质As2O3标定,也可用已标定好的
Na2S2O3溶液标定。
碘量法应用示例
1、用直接碘量法可测许多强还原性物质的含量。 如S2 - 、SO32- 、维生素C、S2O32- 、安乃近等
HSO3- +HCO3-+S 2SO42- + 2S SO32- + S
c. 水中微量的Cu2+或Fe2+可以促进Na2S2O3溶 液的分解:
Cu2+ + 2S2O32-
2Cu+ + S4O62-
4Cu+ + O2 + 2H2O
4Cu2+ + 4OH-
因此,需要用新煮沸并冷却了的蒸馏水,
以 除 去 CO2 、 O2 和 杀 死 细 菌 。 并 加 入 少 量 的 Na2CO3,使溶液呈弱碱性,以抑制细菌的生长, 防 止 Na2S2O3 分 解 。 配 制 好 的 Na2S2O3 溶 液 应 贮 存于棕色试剂瓶中,放置暗处1~2周后进行标 定。
注意:1、直接碘量法是以蓝色的出现为滴定终点; 间接碘量法是以蓝色的消失为滴定终点,间接碘量 法中淀粉应在临近终点时加入,防止碘和淀粉吸附 太牢,终点时蓝色不易褪色,使终点推迟。
2、淀粉应临时配制,不新鲜的淀粉不能与碘形成 蓝色吸附化合物。
3、温度升高,淀粉对碘的吸附能力下降。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 Na2S2O3溶液的标定(常用基准物质K2Cr2O7)
C
r2O
2 7
6I
14H
第7章氧化还原滴定法-PPT精品
3 滴定终点误差
滴定反应进行完全,指示剂灵敏 计算值与实测值不符合
滴定剂过量或不足的物质的量
Et =
被测物质的物质的量
100%
[O1]ep-[R2]ep =
C2sp
100%
7.3 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
目的:将被测物预先处理成便于滴定的形式
对预氧化剂和预还原剂的要求
=E (条件电势)
+
0.059 n lg
c Ox c Red
影响条件电势的因素
E
=E +
0.059 n
lg
OxRed Red Ox
离子强度
酸效应
络合效应
沉淀
a 离子强度
E=E +
0.059 n
lg
OxRed Red Ox
+
0.059 n
lg
c Ox c Red
通过加入与Fe3+生成稳定络合物的F-, 降低Fe3+/ Fe2+的条件电位 ,从而消除干扰
E = E + 0.059 lg [Fe3+] [Fe2+]
= E + 0.059 lg cFe3+ aFe2+ cFe2+ aFe3+
E = E + 0.059 lg 1
a Fe3+
= E + 0.059 lg
sp, Ce4+未知,Fe2+未知
E =E =E +0.059lgc /c sp
Fe3+/Fe2+
Fe3+/Fe2+
氧化还原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教学要求:1、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理解标准电极电位及条件电极电位的联系与区别。
2、了解影响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的各种因素,掌握反应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程度的影响。
3、理解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和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掌握选择指示剂的依据。
4、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5、掌握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氧化还原滴定分析结果的方法。
重点、难点:1、条件电极电位的意义及计算方法2、反应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程度的影响3、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和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4、氧化还原滴定的几种方法和分析结果的计算教学内容:§7-1 氧化还原平衡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方法。
分类: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铈量法;溴酸盐法和钒酸盐法。
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主要看两个方面:①热力学可能性⊿E②反应现实性V(动力学因素)例θE==1.23v,θE==0.0v,⊿E>0,但现实生活中O2+H2==H2O 基本不进行。
一、条件电位:㈠、电极电位: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在于电子的转移。
物质在得到电子之前称为氧化型,物质在得到电子之后称为还原型。
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大小由该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位来量度。
该电对的电极电位越高,其氧化型的氧化能力越强;该电对的电极电位越低,其还原型的还原能力越强。
2、电极电位的计算:以Ox表示某一电对的氧化型,Red表示其还原型,n为电子转移数,则该电对的氧化还原半(电池)反应可表示为: Ox + ne ====Red 如果半(电池)反应均相、可逆,其电极电位E ,可用能斯特方程计算,在25℃时,可表示为E ==d Ox d Ox a a n V E Re Re /lg 059.0+θ 当Ox d Ox a a n V E Re Re /lg 059.0+θ==d Ox d Ox a a n V E Re Re /lg 059.0+θ==1mol/L 时,为电极的标准态。
氧化还原滴定法原理(分析化学课件)
三、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
一些氧化还原指示剂的条件电极电势及颜色变化
指示剂
次甲基蓝 二苯胺 二苯胺磺酸钠 邻苯胺基苯甲酸 邻二氮杂菲—亚铁 硝基邻二氮杂菲—亚铁
θ' ln
/V
c(H+)=1
mol · L-1
0.36
0.76
0.84
0.89
1.06
1.25
颜色变化 氧化形 还原形
蓝
无色
紫
无色
红紫
无色
P323 附录F
电极电位的大小,主要 取决于物质的本性,但 同时与体系的温度、浓 度等外界条件有关。
标准电极电位: 温度:25℃ 压力:1atm 浓度:1mol/L
电对的标准电位越高,其氧化型的氧化能力就越强;反之电对的标 准电位越低,则其还原型的还原能力就越强。因此,作为一种还原 剂,它可以还原电位比它高的氧化剂。根据电对的标准电位,可以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次序和反应进行的程度。
E
E
RT
a(Ox) ln
E 0.059 lg a(Ox)
n F a(Re)
n a(Re)
(25C )
E , — 标准电极电位(电势·. ),热力学常数,温度的函数。
aOx , aORe — 分别为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活度
R — 摩尔气体常数,8.314J/(mol.K)
T — 热力学温度
n — 半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数
即生成Fe(Ⅲ)的硫氰酸配合物时,即为终点。
பைடு நூலகம்
氧化还原反应,除了发生主反应外。常常可能发生副反应或因条 件不同而生成不同产物。因此,要考虑创造适当的条件,使它符 合满足分析的基本要求。
一、氧化还原电对和电极电位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由于I2的氧化性不强,可 以直接滴定的物质不多,所 以直接碘量法应用不广。
16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二)间接碘量法
间接碘量法是以I2和Na2S2O3发生的定量反应为基础的 氧化还原滴定法,又称为滴定碘法,包括置换滴定法和剩
余滴定法。
2
S
2
O
2 3
+ I2
S
4
O
如果指示剂两种不同颜色的强度相仿,当 [In(O)]/[In(R)]从10/1变到1/10时的电势变化范围就是 其变色范围:
理论变色范围 E=E0(In) ± 0.0592/n 当被滴定溶液的电势恰等于E0(In)时,指示剂呈 现中间色,称为理论变色点。
11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指示剂的电极电位及颜色变化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 条件和操作技能,熟练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对物质 进行含量测定,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1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知识要求
1. 掌握碘量法、高锰酸钾法、亚硝酸钠法等常用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测定原理、条件和滴定液的配 制及标定方法。 2. 熟悉氧化还原滴定法指示剂的类型、变色原理 和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3. 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分类与应用,会 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完成程度作出判断。
E0 (O / R) 0.0592 lg [In(O)] n [In(R)]
氧化还原指示剂的选择原则与酸碱指
示剂相似,即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必须全部 或部分地落在滴定的电位突跃范围内。
10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显然,滴定系统电势的任何改变将引起[In(O)]/[In(R)]比 值的改变,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滴定法
HAsO2
0.56V
I
3
/I
0.545V
已知H 3 AsO4的pK a1 ~ pK a 3分别为2.7, 7.0和11.5 HAsO2的pKa 9.2 2 0 . 059 [ H AsO ][ H ] 3 4 H 3 AsO4 HAsO2 lg 2 [ HAsO2 ]
一、滴定曲线
Ce (0.1000 mol / L) Fe (0.1000 mol / L, 20.00 mL)
Ce4+ + Fe2+
3
4
2
1mol/L H2SO4
` Fe
Ce3+ + Fe3+
Fe2
Ce
`
4
Ce
1.44V
3
0.68V
' ' n(1 2 ) 1.44 0.68 lg K ` 12.9 6 0.059 0.059
反应平衡常数 Fe3+ Sn4+ +e +2e Fe 2+ Sn 2+
` Fe
3
Fe2 Sn2
0.68V 0.14V
` Sn
4
2Fe3+ + Sn2+
' '
2Fe2+ + Sn4+
n (1 2 ) 2 (0.68 0.14) lg K ' 18.3 0.059 0.059
a Ox b Re d
a Ox b Re d
0.059 a Ox / Re d+ lg n a
(25C)
注:带入方程包括氧化型和还原型活度及参加 反应的其他成分(如H+、OH-和气体等), 固体a=1,气体用分压表示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二、 Na2S2O3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一)、Na2S2O3溶液的配制
分解:S2O32- +2H+ = SO2 + S + H2O
氧化:4I- + 4H+ + O2 = 2I2 + 2 H2O
(2)、过量KI的作用
1. 既是还原剂,又是辅助配位剂
2. I- +I2 = I3-
,提高淀粉指示剂的灵敏度
3. 加快反应速度
(3)、温度的影响:在室温进行
温度过高: I2易挥发;降低淀粉指示剂的灵敏度
2×10-6 mol/L MnO4- 仍呈粉红色 (三)特殊指示剂 淀粉与1×10-5 mol/L I2 蓝色
第三节、 高锰酸钾法
一 、基本原理 高锰酸钾的氧化作用和溶液的酸度有关。
在强酸性溶液中
MnO4-+ 8H+ + 5e = Mn2++4H2O ф0= +1.51V ф0= +0.59 V ф0 = +0.56V
2 、 K2Cr2O7法可以在盐酸溶浓中滴定,因为
Cl2 + 2e = 2 Cl- ф0= +1.36V
二 、 K2CrO7标准溶液的配制:直接配制 三 、 应用示例 例:亚铁盐中亚铁含量的测定 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 指示剂: 二苯胺磺酸钠 2 mol/L H3PO4介质中进行
《氧化还原滴定法 》课件
滴定过程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1
步骤一:标定滴定剂
用标准溶液对滴定剂进行标定,并计算滴定剂的浓度。
2
步骤二:准备被滴定物溶液
按照实验需求,准备含有被滴定物的溶液。
3
步骤三:滴定过程
将滴定剂逐滴滴入被滴定物溶液中,观察指示剂颜色变项
保持实验器材干净、避免误差源的引入;严格控制滴定剂的用量;仔细选择和使用适当的指 示剂。
被滴定物和滴定剂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被滴定物是溶液中需要测定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滴定剂是一种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或还原剂。被滴定物和滴定剂 在滴定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浓度得到测定。
确定滴定剂的选择原则
选择滴定剂时需考虑其与被滴定物反应的可逆性、滴定反应的速率和滴定终 点的明显性。滴定剂应与被滴定物发生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并且在滴定终点 有明显的颜色变化或称量变化。
氧化还原滴定法与其他滴定法的比较
氧化还原滴定法相对于其他滴定法具有快速、准确和灵敏度高的优点。与酸碱滴定法相比,氧化还原滴定法更 适用于测定那些没有明确定点的化学物质。
《氧化还原滴定法 》PPT 课件
本PPT课件详细介绍了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步骤、应用范围以及与其他滴 定法的比较。通过丰富的实验操作介绍和案例分析,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氧 化还原滴定法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什么是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 浓度。通过滴定剂与被滴定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达到等量点,并利用指示 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
滴定指示剂的选用
滴定指示剂是能够在滴定过程中发生颜色变化的化合物,用于表示滴定终点的达到。选择适当的指示剂需要考 虑滴定反应的pH范围和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学习目标】1. 掌握:碘量法、亚硝酸钠法的滴定原理及操作方法;相关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方法;滴定终点的确定方法及条件控制。
2. 熟悉: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法中指示剂类别及变色原理。
3. 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种类与特点。
第一节 概述氧化还原滴定法(oxidation-reduction titration )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该法广泛应用于氧化还原性物质和非氧化还原性物质的测定。
一、氧化还原平衡(一)电极电位物质氧化还原能力的大小,可以用电极电位来衡量。
电极电位越高,则电对中氧化型的氧化能力就越强,而还原型的还原能力就越弱;反之情况相反。
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位越高,其氧化型的氧化能力就越强;反之电对的电极电位越低,其还原型的还原能力就越弱。
标准电极电位是指标准状况(25℃;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活度为1mol/L ;分压等于100kPa )下的电极电位,标准电极电位为一常数。
条件电极电位是指在一定的介质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总浓度均为 1mol/L 时的电极电位。
它在一定条件下为一常数。
任意情况下的电极电位为变量,可通过能斯特方程式求得:Ox (氧化态) + ne Red (还原态)dOx d Ox d Ox c c n Re Re /Re /lg 059.0+=θϕϕ 25℃ (7-1) 条件电极电位反映了离子强度和各种副反应影响的总结果,是氧化还原电对在客观条件下的实际氧化还原能力的真实反映。
在进行氧化还原平衡计算时,应采用与给定介质条件相同的条件电极电位.对于没有相应条件电极电位的氧化还原电对,则采用标准电极电位。
(二)氧化还原反应速度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除了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外,还包括以下几方面:1. 反应物浓度 一般来说,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就能加快反应的速度。
2. 催化剂 催化剂的使用是提高反应速度的有效方法。
如,MnO 4-与C 2O 42-的反应速度慢,但若加入Mn 2+能催化反应迅速进行。
如果不加入Mn 2+,而利用MnO 4-与C 2O 42-发生作用后生成的微量Mn 2+作催化剂,反应也可进行。
这种生成物本身引起的催化作用的反应称为自动催化反应。
3. 温度 对大多数反应来说,升高溶液的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度,通常溶液温度每增高10℃,反应速度可增大2~3倍。
(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氧化还原滴定要求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得越完全越好。
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常用反应的平衡常数(K )的大小来衡量。
平衡常数可根据能斯特方程式,从有关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极电位求出。
059.0)(lg 21θθϕϕ''-='n K (7-2) n 为氧化还原反应中两电极反应电子转移最小公倍数。
两电对的条件电位相差越大,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平衡常数K' 就越大,反应进行也越完全。
一般认为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ϕ∆≥0.35V 时,反应就能进行地完全,从而达到定量分析的要求。
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通常根据氧化型滴定剂的不同,将氧化还原滴定法分为:1. 碘量法(iodimetry method ) 利用I 2的氧化性和I -的还原性进行滴定分析的方法。
又可以分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
2. 亚硝酸钠法(sodium nitrite method )是以亚硝酸钠为滴定液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又包括两种方法,即重氮化滴定法和亚硝基化滴定法。
3. 高锰酸钾法(potassium permanganate method ) 是以高锰酸钾为滴定液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它利用了高锰酸钾在酸性介质中可与还原性物质发生定量反应的性质。
4. 重铬酸钾法(potassium dichromate method ) 是以重铬酸钾为滴定液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重铬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在酸性溶液中可以被还原剂还原为Cr 3+。
5. 硫酸铈法(cerium sulphate method ) 是以硫酸铈为滴定液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硫酸铈是强氧化剂,在酸性溶液中可以被还原为Ce 3+。
此外,还有溴酸钾法和钒酸盐法等。
第二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课堂互动】怎样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完全?氧化还原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自身指示剂有些滴定剂本身有很深的颜色,而滴定产物为无色或颜色很浅,在这种情况下,滴定时可不必另加指示剂,它们本身的颜色变化就起着指示剂的作用,这些滴定剂又被称为自身指示剂(self indicator)。
例如KMnO4本身显紫红色,用它来滴定Fe2+、C2O42—溶液时,反应产物Mn2+、Fe3+等颜色很浅或是无色,滴定到化学计量点后,只要KMnO4 稍微过量半滴就能使溶液呈现淡红色,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
KMnO4就是一种自身指示剂。
二、特殊指示剂特殊指示剂(specific indicator)本身并不具有氧化还原性,但能与滴定剂或被测定物质发生显色反应,而且显色反应是可逆的,因而可以指示滴定终点。
这类指示剂最常用的是淀粉,如可溶性淀粉与碘溶液反应生成深蓝色的化合物,当I2被还原为I-时,蓝色就突然褪去。
因此,在碘量法中,多用淀粉溶液作指示液。
用淀粉指示液可以检出约10-5mol/L的碘溶液,但淀粉指示液与I2的显色灵敏度与淀粉的性质和加入时间、温度及反应介质等条件有关。
三、氧化还原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oxidation-reduction indicator)本身是氧化剂或还原剂,其氧化态和还原态具有不同的颜色。
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由氧化态转为还原态,或由还原态转为氧化态时,溶液颜色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指示滴定终点。
例如用K2Cr2O7滴定Fe2+时,常用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
二苯胺磺酸钠的还原态无色,当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稍过量的K2Cr2O7使二苯胺磺酸钠由还原态转变为氧化态,溶液显紫红色,从而指示出滴定终点的到达。
表7-1列出了部分常用的氧化还原指示剂。
表7-1 常用的氧化还原指示剂及其颜色指示剂VIn/θϕ'颜色变化C(H+)=1 mol /L 氧化态还原态次甲基蓝0.36 蓝无色二苯胺0.76 紫无色二苯胺磺酸钠0.84 红紫无色邻苯胺基苯甲酸0.89 红紫无色邻二氮杂菲—亚铁 1.06 浅蓝红硝基邻二氮杂菲—亚铁1.25 浅蓝 紫红氧化还原指示剂不仅对某种离子有特效,而且对氧化还原反应普遍适用,因而是一种通用指示剂,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选择这类指示剂的原则是,指示剂变色点的电位应当处在滴定体系的电位突跃范围内。
第三节 碘量法碘量法(iodimetry method )是利用I 2的氧化性和I -的还原性来进行滴定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其基本反应是:I2 + 2e - 2 I -固体I 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298K 时为1.18×10-3mol/L )且易挥发,所以通常将I 2溶解于KI 溶液中,此时它以I 3-配离子形式存在,其半反应为: I3- +2e - 3I - θϕ--I I /3= 0.545V从θϕ值可以看出,I 2是较弱的氧化剂,能与较强的还原剂作用;而I - 是中等强度的还原剂,能与许多氧化剂作用。
因此碘量法可以用直接滴定或间接滴定的两种方式进行。
碘量法既可测定氧化剂,又可测定还原剂。
I 3-/I -电对反应的可逆性好,副反应少,又有很灵敏的淀粉指示剂指示终点,因此碘量法的应用范围很广。
碘量法根据滴定方式可分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
一、直接碘量法用I 2配成的标准滴定液可以直接滴定电位值比θϕ-I I /3低的还原性物质,如S 2-、SO 32-、Sn 2+、S 2O 32-、As (Ⅲ)、维生素C 等,这种方法称为直接碘量法,又叫碘滴定法。
该方法不能在强碱性溶液中进行滴定,只能在弱碱性、中性或者酸性溶液中进行。
如果溶液的pH 值大于9,碘可以与碱发生歧化反应。
3I2 + 6OH - IO 3- + 5I - + 3H 2O直接碘量法可以测定那些能被碘直接迅速氧化的强还原性物质。
如维生素C 、亚硫酸盐、硫化物、亚砷酸盐等。
二、间接碘量法电位值比θϕ-I I /3高的氧化性物质,可在一定的条件下,用I -还原,然后用Na 2S 2O 3滴定液滴定释放出的I 2,这种方法称为间接碘量法,又称滴定碘法。
间接碘量法的基本反应为:I+2S2O32-S4O62-+2I―利用这一方法可以测定很多氧化性物质,如Cu2+、Cr2O72-、IO3-、BrO3-、AsO43-、ClO-、NO2-、H2O2、MnO4-、和Fe3+等。
三、滴定条件控制1. 酸度控制无论是直接碘量法还是间接碘量法,只能在中性或弱酸碱性(pH =3~8)溶液中进行。
酸度过高,Na2S2O3溶液会发生分解反应;I-在酸性溶液中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反应如下:O32-+ 2H+SO2+ S↓ + H2OS2I2 + 2 H2O4I-+ 4H+ + O碱度过高,I2在碱性溶液中还会发生歧化反应:+ 6OH-IO3-+ 5I-+ 3H2O3I同时I2与S2O32-发生如下反应:S 2O32-+ 4I2 + 10 OH-SO42-+ 8I-+ 5H2O2. 终点控制碘量法通常用淀粉作为指示剂,但加入时机不同。
直接碘量法在滴定开始时加入,到达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以此确定滴定终点。
间接碘量法是在临近终点时(I2的黄色很浅)再加入淀粉指示液,溶液蓝色消失,以此确定终点。
如果过早加入淀粉,它与I2会紧紧吸附在一起,到终点时蓝色不易褪去,使滴定终点延迟,造成误差。
3. 挥发性控制为减少I2的挥发性,配制I2溶液时应加入足量的过量KI;滴定在室温下进行;减轻振荡幅度,适当加快滴定快速.4. 返蓝现象对于间接法,终点现象是蓝色消失。
达到终点之后,蓝色重新出现,该现象称之为返蓝现象。
返蓝现象原因有两方面:空气中氧气氧化和反应不均匀。
如果滴定至终点经过5分钟后返蓝,这是由于空气氧化I-所引起,不影响实验结果。
四、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一)I 2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1. I 2滴定液(0.05mol/L )的配制用升华法制得的纯碘,可直接配制成滴定液。
但纯碘因其具有挥发性和腐蚀性,不宜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通常采用间接法配制碘滴定液,用市售的碘先配成近似浓度的碘滴定液,然后用基准试剂或已知准确浓度的Na 2S 2O 3滴定液来标定碘滴定液的准确浓度。
由于I 2难溶于水,易溶于KI 溶液,配制时应将I 2、KI 与少量水一起研磨后再用水稀释,并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待标定。
2. I 2滴定液(0.05mol/L )的标定I 2滴定液通常可用As 2O 3(俗称砒霜,剧毒)基准物来标定。
As 2O3难溶于水,易溶解于碱溶液,故多用 NaOH 溶解,使之生成亚砷酸钠,再用I 2滴定液滴定AsO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