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尺量距改正
建筑工程测量:钢尺量距(草案)

钢尺量距一、量距的工具1.钢尺钢尺是用薄钢片制成的带状尺,可卷入金属圆盒内,故又称钢卷尺。
尺宽约10~15mm,长度有20m、30m和50m等几种。
根据尺的零点位置不同,有端点尺和刻线尺之分。
钢尺的优点:钢尺抗拉强度高,不易拉伸,所以量距精度较高,在工程测量中常用钢尺量距。
钢尺的缺点:钢尺性脆,易折断,易生锈,使用时要避免扭折、防止受潮。
2.测杆测杆多用木料或铝合金制成,直经约3cm、全长有2m、2.5m及3m等几种规格。
杆上油漆成红、白相间的20cm色段,非常醒目,测杆下端装有尖头铁脚,便于插入地面,作为照准标志。
3.测钎测钎一般用钢筋制成,上部弯成小圆环,下部磨尖,直径3~6mm,长度30~40cm。
钎上可用油漆涂成红、白相间的色段。
通常6根或11根系成一组。
量距时,将测钎插入地面,用以标定尺端点的位置,亦可作为近处目标的瞄准标志。
4.锤球、弹簧秤和温度计等锤球用金属制成,上大下尖呈圆锥形,上端中心系一细绳,悬吊后,锤球尖与细绳在同一垂线上。
它常用于在斜坡上丈量水平距离。
弹簧秤和温度计等将在精密量距中应用。
二、直线定线水平距离测量时,当地面上两点间的距离超过一整尺长时,或地势起伏较大,一尺段无法完成丈量工作时,需要在两点的连线上标定出若干个点,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按精度要求的不同,直线定线有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两种方法。
现介绍目估定线方法:如图4-5所示,A、B两点为地面上互相通视的两点,欲在A、B两点间的直线上定出C、D等分段点。
定线工作可由甲、乙两人进行。
(1)定线时,先在A、B两点上竖立测杆,甲立于A点测杆后面约1~2m处,用眼睛自A点测杆后面瞄准B点测杆。
(2)乙持另一测杆沿BA方向走到离B点大约一尺段长的C点附近,按照甲指挥手势左右移动测杆,直到测杆位于AB 直线上为止,插下测杆(或测钎),定出C点。
(3)乙又带着测杆走到D点处,同法在AB直线上竖立测杆(或测钎),定出D点,依此类推。
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标题: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钢尺是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准确的钢尺校准是保证测量准确性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钢尺校准的作业指导书,帮助您正确进行钢尺校准。
一、校准前的准备工作1.1 确认校准标准:在进行钢尺校准之前,首先要确认校准所使用的标准是准确可靠的。
1.2 准备校准工具:准备好用于校准的工具,如校准块、测量工具等。
1.3 清洁钢尺表面:在进行校准之前,需要将钢尺表面清洁干净,确保不会影响校准结果。
二、校准过程2.1 确定校准点:根据钢尺的长度和测量要求,确定校准点的位置。
2.2 使用校准块:将校准块放置在校准点上,确保与钢尺表面接触完全。
2.3 测量校准结果:使用测量工具对校准块和钢尺进行测量,记录下测量结果。
三、校准结果的分析3.1 比对标准值: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对,分析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2 计算误差:根据比对结果计算出钢尺的误差值,判断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3.3 判断校准结果:根据误差值的大小,判断钢尺是否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
四、校准后的处理4.1 调整钢尺:如果校准结果显示钢尺存在误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测量准确性。
4.2 记录校准结果:将校准结果详细记录下来,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等信息。
4.3 定期校准:建立定期校准的制度,确保钢尺的测量准确性始终保持在理想状态。
五、注意事项5.1 避免碰撞:在使用钢尺时要避免碰撞或摔落,以免影响测量准确性。
5.2 防止腐蚀:定期清洁钢尺表面,防止腐蚀影响测量结果。
5.3 妥善保管:在不使用钢尺时,应妥善保管,避免损坏或丢失。
结论:正确的钢尺校准是保证测量准确性的重要步骤,只有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校准,才能确保钢尺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正确进行钢尺校准,提高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建筑测量》机考4套真题题库及答案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建筑测量》机考4套真题题库及答案关建字摘要:答案,读数,高程,高差,水准测量,视点,误差,等高线,闭合,钢尺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本文为收集整理修正,共12页,请先行预览,如有帮助感谢下载支持(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建筑测量》机考4套真题题库及答案6(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建筑测量》机考4套真题题答题时间:60分钟客观题一、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1.自由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T √ 2. 测量工作的本质是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T √ 3. 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360°。
()F × 4. 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是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
()T √ 5. 图根控制网是直接用于地形测图的控制网。
()T √ 6.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线平距。
()F × 7. 水平角是空间任两方向在水平面上投影之间的夹角。
()T √ 8. 竖盘指标差对盘左、盘右竖角的影响大小相同、符号相反。
()T √ 9. 水准测量中对水准尺读数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F × 10. 钢尺量距中倾斜改正永远为正数。
()F × 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50分)1.由一个水平角和一条水平距离测设一个点位的方法是()。
正确答案:极坐标法 2.测量上,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纵轴为()。
正确答案:X轴,向北为正 3.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
正确答案:A点比B点低 4.微倾式水准仪的基本操作步骤为 ( )。
正确答案:粗平--照准--精平--读数 5.将经纬仪安置于A点且瞄准B点时,水平度盘读数为30°,欲测设45°的水平角值于AB直线的左侧,则水平度盘的读数应为( )。
正确答案:345° 6. 经纬仪视准轴误差是指()。
正确答案: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7.视距测量可以同时测量两点间的()。
钢尺尺长改正

钢尺改正应该注意的问题:
丈量结果进行以下三项改正:
1、尺长改正
设钢尺名义长为,在一定温度和拉力条件下检定得到的实际长为,二者之差值即为一尺段的尺长改正:
(4-5)
2、温度改正
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当现场作业时的温度与检定时的温度不同时,钢尺的长度就会发生变化,因而每尺段需进行温度改正:
(4-6)
式中C,为钢尺的膨胀系数。
3、倾斜改正
设一尺段两端的高差为,沿地面量得斜距为,将其化为平距(图4-6),应加倾斜改正。
因为,
即有=;又因甚小,可近似认为,所以有
=-(4-8) 以上三项之和即为一尺段的改正数:
(4-9)
4、尺长方程式
尺长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式称为尺长方程式:
(4-7)
式中―温度为度时钢尺的实际长度;―钢尺的名义长度;等式右端后两项实际
上就是钢尺尺长改正和温度改正的组合。
5、相对误差
为了检核和提高精度,一般需要进行往返丈量,取其平均值作为量距的成果。
(4-3)
并以往、返丈量结果的相对误差来衡量其成果的精度。
相对误差:(4-4)
钢卷尺量距的长度改正:
(1)尺长改正值大于尺长的1/10000时,应加尺长改正;
(2)量距时温度与标准温度相差正负10度时,应加温度改正;
(3)沿地面丈量的地面坡度大于1.5%时,应加高差改正。
测量第二讲练习答案与解析

1.钢尺量距时,加入下列何项改正后,才能保证距离测量精度?()。
【结构2010-11】A.尺长改正B.温度改正C.倾斜改正D.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答案:D解析:钢尺精密量距需要进行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
考纲考点:精密钢尺量距。
2.外界气温变化会对钢尺丈量结果产生影响,减小其影响的方法是()。
【给排水2018-53】A.重复丈量取平均值B.进行温差影响改正C.进行高差改正D.定线偏差改正答案:B解析:钢尺丈量可以通过计算对温度、尺长和倾斜进行改正;本题减小外界气温变化会对钢尺丈量结果影响进行温差影响改正。
考纲考点:精密钢尺量距。
3.视距测量方法测量水平距离时,水平距离D可用下列何公式表达(l为尺间隔,α为竖直角)()。
【结构2017-12】A.K cos2αB.K cosαC.12K cos2αD.12K sinα答案:A解析:视距测量中,视准轴倾斜时,l为尺间隔,α为竖直角,水平距离为D=K cos2α。
考纲考点:视距测量。
4.某电磁波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3+3ppm)mm,用该测距仪测得500m距离,如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则产生的测距中误差为()mm。
【结构2011-09】A.±18B.±3C.±4.5D.±6答案:C解析:光电测距仪测距标称精度±(A+Bppm×D)mm;A,仪器的固定误差;B,比例误差系数;D,实际测量的距离值,km。
±(3+3×0.5)=±4.5mm。
考纲考点:光电测距仪精度。
5.某双频测距仪设置的第一个调制频率为15MHz,其光尺长度为10m,设置的第二个调制频率为150kHz,它的光尺长度为1000m。
若测距仪的测相精度为1:1000,则测距仪的测尺精度可达到()。
【岩土2013-10】A.1cm B.100cm C.1m D.10cm答案:A解析:测距仪的测相精度为1:1000,光尺长度为10m(精尺)和1000m(粗尺),粗尺保证测程,精尺保证精度,可计算10m的精尺的精度为1cm。
4.1.5 钢尺量距误差及注意事项

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
Distance measuring and orientation
§1 钢尺量距误 差及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了解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理解衡量精度的标准;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
特性。
掌握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概念;
教学重点:钢尺量距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钢尺量距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4、定线误差:钢尺没有准确地放在所量直线的方向上,使所量 距离不是直线而是一组折线,造成丈量结果偏大。 5、拉力误差:施测时实际拉力与标准拉力存在差异,导致尺长 产生误差。
6、丈量误差:因人的感官分辨率有限,导致对点、插点和读数
都会产生误差。 量距时应尽量做到对点准确,配合协调,读数准确。
钢尺量距的注意事项
一般量距方法 量距相对精度: 1200015000 主要用途:图根导线边长丈量、一般工 程的距离放样。 精密量距方法 量距相对精度:110000140000 主要用途:砼、钢结构等较精密工程的 放样,等。
实验
• 目的与要求
钢尺距离丈量
掌握钢尺一般量距方法。
钢尺量距相对误差应不大于1/3000。
差衡量测量的精度,知道各种误差指标的计算方法,明确
为什么去算术平均值可以更接近真值。
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钢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和距离。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或者不当使用,钢尺可能会浮现误差,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因此,钢尺校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钢尺校准的作业指导。
一、校准前准备工作:1.1 清洁钢尺表面:使用干净的布或者纸巾擦拭钢尺表面,确保表面干净无尘。
如果有油污或者污渍,可以使用适量的清洁剂擦拭,但避免使用过多的水分。
1.2 检查钢尺完整性:子细检查钢尺的刻度线是否清晰、完整,并检查是否有变形或者损坏的部份。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或者修复钢尺。
1.3 准备校准工具:准备一把精确度高的标准钢尺或者千分尺,以及一把精细调节的螺丝刀。
二、校准钢尺的水平度:2.1 放置钢尺:将钢尺平放在一个平整的水平面上,确保钢尺两端与水平面接触。
2.2 观察刻度线:用肉眼观察钢尺的刻度线是否与水平面平行,判断钢尺的水平度。
2.3 调整水平度:如果发现钢尺的水平度不符合要求,可以使用螺丝刀轻轻调整钢尺两端的螺丝,使其与水平面平行。
三、校准钢尺的垂直度:3.1 放置钢尺:将钢尺竖直放置在一个垂直的支撑物上,确保钢尺两端与支撑物接触。
3.2 观察刻度线:用肉眼观察钢尺的刻度线是否与垂直面平行,判断钢尺的垂直度。
3.3 调整垂直度:如果发现钢尺的垂直度不符合要求,可以使用螺丝刀轻轻调整钢尺两端的螺丝,使其与垂直面平行。
四、校准钢尺的刻度准确性:4.1 使用标准钢尺:将标准钢尺或者千分尺与待校准的钢尺进行对照,观察刻度线是否一致。
4.2 检查刻度误差:逐一对照每一个刻度线,记录待校准钢尺与标准钢尺之间的误差。
4.3 调整刻度准确性:根据记录的误差,使用螺丝刀逐步调整待校准钢尺的刻度线,使其与标准钢尺一致。
五、校准后的测试和记录:5.1 测试校准效果:使用校准后的钢尺进行一系列测量,检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2 记录校准信息:将校准先后的刻度误差和调整数值记录下来,以备将来参考。
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标题: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引言概述:
钢尺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准确的钢尺校准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尺校准的作业指导书,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进行钢尺校准。
一、校准前准备工作:
1.1 确保校准环境干净整洁,避免灰尘和杂物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1.2 检查钢尺表面是否平整,无明显凹凸和损坏。
1.3 准备好校准所需的标准测量工具,如千分尺、千分表等。
二、校准步骤:
2.1 使用标准测量工具对钢尺进行初始测量,记录下初始数值。
2.2 对钢尺进行调整,确保刻度与标准测量工具一致。
2.3 反复测量,直至钢尺的刻度与标准测量工具完全一致。
三、校准结果记录:
3.1 记录校准前后的测量数值,包括误差值和调整值。
3.2 记录校准的时间和地点,以备日后查询。
3.3 将校准结果进行归档保存,确保随时可以查阅。
四、校准周期:
4.1 根据钢尺的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校准周期。
4.2 定期对钢尺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3 如果发现钢尺有明显损坏或变形,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送修或更换。
五、注意事项:
5.1 在校准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对钢尺造成二次损坏。
5.2 校准时应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避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3 如有任何疑问或问题,应及时咨询专业人士进行解答。
结语:
正确的钢尺校准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步骤,希望本文的作业指导书能够帮助读者正确进行钢尺校准,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祝大家工作顺利!。
钢尺量距实验报告

钢尺量距实验报告篇一:钢尺量距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2、钢尺量距时,读数及计算长度取至毫米。
3、钢尺量距时,先量取整尺段,最后量取余长。
4、钢尺往、返丈量的相对精度应高于1/3000,则取往、返平均值作为该直线的水平距离,否则重新丈量。
二.计划与仪器工具1、实验时数安排两学时,每个实验小组6人。
2、每个实验小组配备50m钢尺一把,标杆三支,记录板一块。
三.方法与步骤1、在地面上选定相距约80m的A、B两点插测钎作为标志,用目估法定向。
2、往测:后尺手持钢尺零点端对准A点,前尺手持尺盒和一个花杆向AB方向前进,至一尺段钢尺全部拉出时停下,由后尺手根据A点的标杆指挥前尺手将钢尺定向,前、后尺手拉紧钢尺,由前尺手喊“预备”,后尺手对准零点后喊“好”,前尺手在整50m处记下标志,完成一尺段的丈量,依次向前丈量各整尺段;到最后一段不足一尺段时为余长,后尺手对准零点后,前尺手在尺上根据B点测钎读数(读至mm);记录者在丈量过程中在“钢尺量距记录”表上记下整尺段数及余长,得往测总长。
3、返测:由B点向A点用同样方法丈量。
4、根据往测和返测的总长计算往返差数、相对精度,最后取往、返总长的平均数。
四.注意事项1、钢尺量距的原理简单,但在操作上容易出错,要做到三清:零点看清——尺子零点不一定在尺端,有些尺子零点前还有一段分划,必须看清;读数认清——尺上读数要认清m,dm,cm的注字和mm的分划数;尺段记清——尺段较多时,容易发生少记一个尺段的错误。
2、钢尺容易损坏,为维护钢尺,应做到四不:不扭,不折,不压,不拖。
用毕要擦净后才可卷入尺壳内。
五.上交实验报告钢尺量距记录表篇二:钢尺距离丈量及光电测距实验报告钢尺距离丈量及光电测距实验报告地信141 汤维(一)钢尺距离丈量一.目的和要求1.确定两个距离超过50米的点A,B,用全站仪进行测距;2.用量程为50米的钢尺往返测量AB间的距离;3.精度要求为往返量距的相对误差小于1/3000. 二.仪器和工具50米钢尺一盘,全站仪一台,标杆一套,三脚架一台,记录板一块,粉笔一支,自备计算器和铅笔三.观测方法1.在水平地面上确定A,B两点,且A,B两点的距离超过50米;2.安置全站仪于A点,对中,整平;在B点安置棱镜;用全站仪的十字丝瞄准棱镜的中心,制动竖直微动螺旋和水平微动螺旋;利用测距功能测量A,B两点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3.往测:后尺手执钢尺零点端将尺零点对准A点,另一位同学在B点立标杆,前尺手执尺盒和粉笔沿AB方向前进,行至一尺段钢尺全部拉出时停下,由后尺手指挥前尺手将标杆立在AB直线上,前后尺手拉紧钢尺,由前尺手喊预备,后尺手对准零点喊好,前尺手在整50米处用粉笔画下十字记号,完成一整段的测量;剩下一段不足一个整尺段,后尺手将钢尺零点对准十字记号,前尺手将尺盒拉到B点处,仔细读出余段的长度。
建筑工程测量复习题及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空白处。
1.精密钢尺量距的三项改正分别是。
2.水准路线布设的形式可分为三种。
3.测设若干同一高程的点,称为。
4.用经纬仪观测竖直角时,必须用十字丝的精确瞄准目标。
5.竣工测量的步骤为。
6.根据设计将建筑物外轮廓的各个轴线交点测设到地面上称为。
7.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有三种。
8.光学经纬仪上的测微装置分为两种。
9.已知A点高程为30.000米,AB点高差为1.500米,则B点高程为米。
10.建筑物定位放样时,设置龙门板、龙门桩的目的是。
11.水准面有无数个,其中为大地水准面。
12.用双仪器高法进行水准测量时,仪器两次变动的高度至少为。
13.已知A点高程为30.000米,B点高程为31.500米,则AB点高差为米。
14.求图上两点间的距离有这两种方法。
15.建筑基线的布设的形式有四种,它们是。
16.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必须用十字丝的精确瞄准目标。
17.竣工测量的步骤为。
18.圆曲线的主点有三个,分别是。
19.在建筑施工测量里,点的平面位置可由这两种直角坐标来表示。
20.测量误差有两种。
21.经纬仪导线布设的形式可分为三种。
22.进行精密钢尺量距之前要用进行定线。
23.在测量专业的计算中,常采用型计算器。
24.已知A点高程为50.000米,AB点高差为3.500米,则B点高程为米。
25.用脚螺旋进行整平时,水准气泡移动的方向和脚螺旋转动方向之间的关系为。
26.地形图比例尺可以分为三种。
27.点位的测设有四种方法。
28.施工场地的控制网布设有控制网和控制网两种。
29.确定地面点的位置的三要素是。
30.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包括。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等高线不闭合。
()2.根据两个已知点的坐标求两点间的距离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的正算。
()3.消除视差的办法是仔细进行物镜对光,直至物像与十字丝网重合。
()4.经纬仪导线一般用方向法观测转折角。
钢尺精密量距的三项改正

钢尺精密量距的三项改正一、引言钢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但是在进行精密测量时,钢尺也会存在一些误差。
因此,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要对钢尺进行改正。
本文将介绍钢尺精密量距的三项改正方法。
二、零点误差改正零点误差是指钢尺的起始位置不在零刻度上,造成的误差。
为了消除这种误差,需要进行零点误差改正。
1. 测量方法将钢尺放在平整的水平面上,在0刻度处放置一块薄纸片,并轻轻按压使其紧贴表面。
然后移动钢尺到较远距离处,再将其移回原位,观察纸片是否还紧贴表面。
如果纸片与表面之间有缝隙,则说明存在零点误差。
2. 改正方法对于存在零点误差的钢尺,在0刻度处加上或减去相应的修正值即可消除零点误差。
三、端头效应改正端头效应是指由于钢尺两端存在微小的弯曲或磨损而产生的误差。
为了消除这种误差,需要进行端头效应改正。
1. 测量方法将钢尺放在平整的水平面上,用手指轻轻按压钢尺两端,观察钢尺是否产生微小的弯曲。
如果存在弯曲,则说明存在端头效应。
2. 改正方法对于存在端头效应的钢尺,在测量时应该将测量对象靠近一端进行测量,以减小误差。
如果需要精确测量整个长度,则可以通过对钢尺两端进行修整来消除端头效应。
四、温度影响改正温度变化会导致钢尺的长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为了消除这种误差,需要进行温度影响改正。
1. 测量方法将钢尺放置在室温下一段时间后,使用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和钢尺表面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然后根据材料热膨胀系数计算出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长度变化。
2. 改正方法对于受到温度影响的钢尺,在测量时应该根据环境温度和钢尺表面温度进行修正。
具体方法是通过计算得出修正值,然后加上或减去修正值来消除温度影响。
五、总结钢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但是在进行精密测量时,钢尺也会存在一些误差。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要对钢尺进行改正。
本文介绍了钢尺精密量距的三项改正方法:零点误差改正、端头效应改正和温度影响改正。
通过对这些误差的消除,可以提高钢尺的测量精度,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尺长改正数问题

尺长改正数问题1、在地面上欲测设一段25.000m 的水平距离AB ,所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m 2030102.10060.0305C t l t -⨯⨯+-=-,测设时温度为25℃,经简单量测得A 、B 两点间高差h=-0.400m 。
所施于钢尺的拉力与检定时拉力相同。
试计算测设时在地面上应量出的长度l 。
解:先求三项改正数: 尺长改正:m 0050.000.25300060.0-=⨯-=∆d l ; 温度改正:()m 0015.0202500.25102.15+=-⨯⨯=∆-t l ;倾斜改正 ()m 0032.000.252400.02-=⨯--=∆h l ;距离测设时,三项改正数的符号与量距时相反,故测设长度为:m 0067.250032.00015.00050.0000.25=+-+=∆-∆-∆-=h t d l l l D l 。
2、有一钢尺长30m ,尺长方程式为30+0.005+1.25×10-5×30×(t-200C ),某一尺段的外业丈量成果为,l=27.683m ,温度t=12o C ,高差h=-0.94m ,计算各项改正及尺段全长。
尺长改正 0046m 068327300050...l l ll 0d +=⨯=*=∆∆ 温度改正0028m 0201268327102515.)(..)t t (l l 0t -=-⨯⨯⨯=-*=-α∆倾斜改正 0160m 06832729402..).(l 2h l 2h -=⨯--=-=∆ 3、某工程使用钢尺丈量了一段距离,丈量时所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m C t m m l o t 30)20(1025.10028.0305⨯-⨯⨯++=-。
丈量温度为28.5C o ,量得AB 尺段的距离为L AB =28.946m ,并测得AB 尺段的高差为h AB = -1.189m ,丈量时采用标准拉力。
计算AB 尺段的实际水平距离D AB =?解:h t d l l l l d ∆+∆+∆+= 0027.0946.28300028.00=⨯=⋅∆=∆l l l l d 00307.030)20-5.28(1025.1)(50=⨯︒︒⨯⨯=-=∆-t t l t α0244.022-=-=∆lh l h 927.280244.000307.00027.0946.28=-++=d4、A 、B 两点的设计水平距离为18m ,需要在倾斜地面上进行测设。
【专业知识】测绘工程知识之施工测量精密量距改正数算法

【专业知识】测绘工程知识之施工测量精密量距改正数算法【学员问题】施工测量精密量距改正数算法?【解答】1.钢尺尺长改正数的理论公式用钢尺测量空间两点间的距离时,因钢尺本身有尺长误差(或刻划误差),在两点之间测量的长度不等于实际长度,此外因钢卷尺在两点之间无支托,使尺下挠引起垂曲误差,为使下挠垂曲小一些,需对钢尺施加一定的拉力,此拉力又势必使钢尺产生弹性变形,在尺端两桩高差为零的情况下,可列出钢尺尺长改正数理论公式的一般形式为:ΔLi=ΔCi+ΔPi-ΔSi(4-1)式中ΔLi零尺段尺长改正数;ΔCi零尺段尺长误差(或刻划误差);ΔSi钢尺尺长垂曲改正数;ΔPi钢尺尺长拉力改正数。
钢尺尺长误差改正公式:钢尺上的刻划和注字,表示钢尺名义长度,由于钢尺制造设备,工艺流程和控制技术的影响,会有尺长误差,为了保证量距的精度,应对钢尺作检定,求出尺长误差的改正数。
检定钢尺长度(水平状态)系在野外钢尺基线场标准长度上,每隔5m设一托桩,以比长方法,施以一定的检定压力,检定0~30m或0~50m刻划间的长度,由此可按通用公式计算出尺长误差的改正数:ΔL平检=L基-L量(4-2)式中ΔL平检钢尺水平状态检定拉力P0、20℃时的尺长误差改正数;L基比尺长基线长度;L量钢尺量得的名义长度。
当钢尺尺长误差分布均匀或系统误差时,钢尺尺长误差与长度成比例关系,则零尺段尺长误差的改正公式为:式中ΔCi零尺段尺长误差改正数;Li零尺段长度;L整尺段长度。
所求得的尺长改正数亦可送有资质的单位去作检定。
2.温度改正钢尺的长度是随温度而变化的。
钢的线胀系数α一般为0.0000116~0.0000125,为了简化计算工作,取α=0.000012。
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标题:钢尺校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钢尺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量具,准确的钢尺校准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尺校准的作业指导书,帮助读者正确进行钢尺校准工作。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校准标准:根据国家标准或企业规定,确定钢尺的校准标准,包括长度、直线度、刻度等要求。
1.2 准备校准设备:准备好测量仪器、标准尺、平台等校准设备,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清洁钢尺表面:使用清洁剂和软布清洁钢尺表面,确保无灰尘、油污等影响校准结果的物质。
二、校准步骤2.1 测量长度校准:将钢尺放置在平整的平台上,使用标准尺测量钢尺的长度,记录测量值并与标准值比较。
2.2 直线度校准:将钢尺放置在平整的平台上,使用直尺或平板检查钢尺的直线度,记录检测结果并评估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3 刻度校准:使用显微镜或放大镜检查钢尺的刻度,确保刻度清晰、准确,无误差或偏差。
三、校准记录3.1 记录测量数据:将钢尺的校准数据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中,包括测量长度、直线度、刻度等数据。
3.2 校准结果评估:根据记录的校准数据,评估钢尺的准确性和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或更换钢尺。
3.3 校准报告编写:根据校准记录和评估结果,编写校准报告并保存备查,确保校准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四、校准周期4.1 定期校准:根据工作环境和使用频率,确定钢尺的校准周期,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校准。
4.2 特殊情况校准:在钢尺受到外部冲击、变形或使用异常情况下,应及时进行校准,确保测量准确性。
4.3 校准记录管理:建立校准记录管理制度,对钢尺的校准记录进行归档和管理,确保校准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五、注意事项5.1 避免过度使用:避免钢尺受到过度拉伸、扭曲等情况,保持钢尺的原始形状和准确度。
5.2 防止受潮腐蚀:避免钢尺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中,防止钢尺受到腐蚀和锈蚀。
5.3 定期维护保养:定期对钢尺进行清洁、涂油等保养工作,延长钢尺的使用寿命并保持测量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尺量距(steel tape measuring)改正
一. 量距工具
有:钢尺(steel tape)、标杆(measuring bar)、垂球(plumb bob)、测钎(measuring rod)、温度计(thermometer)、弹簧秤(spring balance)。
二.钢尺量距
钢尺量距最基本的要求——平、准、直
按精度分:一般量距和精密量距
(一)一般量距步骤
1.定线(line alignment)。
按精度分:目估法和经纬仪法。
2.丈量。
(1)喊“预备”、“好”前后尺手同时读数。
(2)在山区丈量时,可采用平量法、斜量法。
3.内业成果整理。
丈量精度用“相对误差”来衡量: ()XXX D D D D K /12=+-=返往返
往
要求:一般量距≤1/3000(平坦),≤1/1000(山区)。
(二)精密量距步骤(*)
1. 经纬仪定线。
在桩顶画出十字线。
2.精密丈量。
(1) 前尺手零端用标准拉力拉紧钢尺。
(2) 前读尺员发“预备”,后读尺员发“好”;此时前后尺手同时读数。
(3) 移动后尺整厘米刻划,按上述方法再测二次,三次较差不超限时(一
般不得超过2~3mm ),取平均值作为尺段结果。
每测完一尺段,用温度计读取一次温度。
(4) 要进行往返测量。
记录格式见课本。
3.测量各桩顶间高差。
4.内业成果整理
某钢尺的尺长方程式:)(000t t l l l l t -+∆+=α t l ——钢尺在t 温度时的实际长度;0l ——钢尺的名义长度 l ∆ ——检定时,钢尺实际长与名义长之差;α ——钢尺的膨胀系数 t ——钢尺使用时的温度;0t ——钢尺检定时的温度 斜距l 的各项改正:
(1)尺长改正
l l l l k ∆=∆0
(2)温度改正
)(0t t l l t -=∆α
(3)倾斜改正
3
4
282l h l h l h --=∆ 故斜距l 经改正后为:h
t k l l l l l ∆+∆+∆+=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