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集体备课教案:1.1正数和负数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正负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正负数的性质和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正数和负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运算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正负数的基本概念,理解正负数的相对性,并能进行简单的正负数运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正负数,对正负数有一定的认识,但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理解。

此外,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各有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定义,掌握它们的性质。

2.能进行简单的正负数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及性质。

2.正负数的运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正负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正负数的意义。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正负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

3.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正负数运算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

2.计算器:每个学生一台计算器,用于实践操作。

3.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温度、海拔等,引入正负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正负数?怎样表示正负数?2.呈现(10分钟)讲解正数和负数的定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性质。

如:正数表示具有某种意义的量,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正负数的运算规律。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正数和负数如何相加、相减、相乘、相除?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计算器,验证所探究的运算规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以天气预报为例,让学生了解气温的正负变化,引发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兴趣。
2.故事情境:讲述一个小故事,如小熊购物的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认识正数和负数。
3.游戏情境:设计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正负数大冒险,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如果你有10元钱,然后你买了一瓶饮料花了3元,请问你还剩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正数和负数的运算。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一个正负数运算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时间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本节课通过天气预报、小熊购物等生活情境的创设,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基本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天气预报的视频资料,展示气温的正负变化,引发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兴趣。
2.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正数和负数的情况?”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经历。
3.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及其特点。
(二)讲授新知
1.讲解正数和负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正数表示意义积极的量,负数表示意义消极的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善于思考的精神,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克服困难。

最新202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 正数和负数--教案

最新202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 正数和负数--教案

1.1 正数和负数主要师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观看下面的视频,体会数的产生过程.师生活动:老师点击视频让学生观看,体会数的产生过程.回忆自然数的研究过程,探讨我们该如何研究数.师生活动: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自然数的研究过程,说出有理数接下来研究的过程.二、小组合作,探究概念和性质知识点一:正数和负数数的产生:点击红包封口查看你所扮演的角色,说说你会遇见哪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第一个红包:某天天气预报截图:第二个红包:某新闻报道:第三个红包:某新闻报道:师生活动:学生上台点击红包,说出红包中所观察的数字.观察同学们提到的部分数,你能找到什么规律吗?预设:-3,-11.43,-9.7% 前面有符号6,3.97,16.0% 大于0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归纳同,老师给出定义:正数:大于0 的数.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符号“-”(负)的数.例如:7、3、6453、1549、1864.例如:-6、-9、-10、-585.8、-293.师追问:特殊的0 呢?练一练:1.请将下列各数进行分类.正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设:正数:2024、1.8、+56、+73、0.1.负数:−12、-2.93、-0.5师生活动:师提问:所以特殊的0 是正数还是负数?学生观察分析得出: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合作探究:在温度、盈利亏损、存入和支出的数中,0 有什么特殊含义,请分组思考并举例.小组回答:1. 0℃ 是一个确定的温度;2. 海拔0 m 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3. 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知识点二:正数和负数的意义合作探究:思考:图1 是地理中的等高线图,图2 是手机中的部分收支款账单,其中的正数和负数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你能再举一些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吗?图1 图2预设:图1:A 地高于海平面4600 米,B 地低于海平面100 米.图2:收入15 元,支出30 元.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并完善知识思维导图.本课时内容是学生在小学学过的数的基础上,通过用简洁清楚的方式表示实际。

1.1人教版 七年级上 第一章 【正数和负数】教案

1.1人教版 七年级上 第一章 【正数和负数】教案

1.1正数和负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②能够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③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④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

2.过程与方法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同时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难点:负数的引入。

教学方法①PPT演示法②练习法教与学互动设计引入:创设意境,老师在ppt展示微信账单明细截图,在图片展示中有“+”号、“-”号,那么这两个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呢?知识讲解:问题1:正数的含义是什么?负数的含义是什么?通过学生思考并讨论(师:为了表示我们收入与支出时需要以0为基准,通常用正数表示我们的收入,用负数表示支出。

)问题2:电梯中我们会发现有“-1”、“-2”按钮,他们的含义是什么呢?通过学生思考并讨论(师:我们以地面为基准,记为0,高于地面的楼层我们用正数表示,其中1、2、3……为地上楼层,低于地面的楼层我们用负数表示,其中“-1”、“-2”代表地下一层与地下二层。

)播放更多生活中实际例子,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知度。

师生活动:你还能举出一些可以用正数、负数表示数量的例子么?大家交流一下,看看这些例子中用0表示的量实际意义是什么?(师: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包含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就可以用正数、负数来表示,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读作正)号来表示,同时把另一种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读作负)号来表示。

0也不仅仅表示“没有”)师:例如,如果零上10℃记作+10℃(读作正10摄氏度),那么零下10℃记作-10℃(读作负10摄氏度),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表示下面的几道题:①如果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那么-8千米表示,向西行驶10千米,记作千米。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1《正数和负数》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1《正数和负数》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1《正数和负数》一. 教材分析《正数和负数》是七年级数学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正数、负数以及它们的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正数和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分数,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正数和负数是相对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知和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负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存在困惑,需要通过生活情境进行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及性质。

2.能够运用正数和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及性质。

2.负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规律,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3.教学素材(如人民币、温度计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利用人民币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人民币的单位,如“1元”、“2元”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欠款,应该如何表示?”进而引出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1.讲解正数和负数的定义。

2.展示正数和负数的性质,如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加负数等于0等。

操练(15分钟)1.让学生进行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2.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如正数加正数等于正数,负数加负数等于负数等。

巩固(10分钟)1.利用温度计图片,让学生举例说明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买了一本书,花费了20元,然后又卖掉了一件玩具,得到了30元,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钱?”拓展(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正数和负数还有哪些应用场景?”2.让学生举例说明,如股票、海拔等。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复述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及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学案

春来实验集体备课教学案年级七科别数学周次月日星期备注主备课人王亚男课题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了解负数的产生是实际生活的需要,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的正、负,明确0的意义。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及0的意义难点:负数的意义,及数0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下面我们来看本节的学习目标。

二、在多媒体上出示本节的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1)认证阅读课本引言,课本第1页和第3页内容。

(2)阅读时要注意课本上的小方框中的内容噢;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2)根据阅读你能说说3,1.8%,3.5等的实际意义吗?(3)数0的意义除了表示没有以外,还能表示什么?1分钟1分钟7分钟学生自己看书,遇到问题或疑点以小纸条的形(4) 0和正数和负数的关系是什么?(5)完成课本第4页的练习。

四、生生互动老师根据学生在自学环节中出现不得疑点和困惑,掌握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情况,也可以让学生把知识点写在黑板上。

五、师生互动(1)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生生互动环节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2)解决在自主环节出现的问题。

六、课堂检测(1)2,-5,3.14,-1.6,0,-5%,+100中正数_____________,负数______________.(2)下列个数是负数的有哪些?-1, 0, +2.3, -0.01, -4.3, 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零是正数不是负数B、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C、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D、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①不带符号的数是正数②带负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③0℃表示没有温度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5)零上23℃记作+23℃,零下8℃记作()A、8B、-8C、8℃D、-8℃(6)太平洋最深处低于海平面11022米,可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

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正数与负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2)掌握正数和负数是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正数和负数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引入正数和负数,培养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1)正数:像1.1,2,5.9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一个符合“”的数,比如2,3,9.12. 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正数:直接写出数字,如5、5。

(2)负数:在数字前加上“”号,如3、10。

3.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正数和负数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实际情境(如温度、高度等)引入正数和负数。

(2)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正数和负数。

2. 新课:(1)讲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介绍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强调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正数和负数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 练习:(1)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1)总结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表示方法。

(2)强调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作业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结合实际情境,自编一道涉及正数和负数的实际问题,并解答。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 正数和负数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 正数和负数 教案

正数和负数课型: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正数与负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②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③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正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训练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②通过正负数的学习,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学习重点: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学习难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方法:讲练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它们,我们用正数和负数来分别表示它们.问题1:“零”为什么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呢?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参考例子:温度表示中的零上,零下和零度.二.探究理解解决问题问题2:(教科书第4页例题)先引导学生分析,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2)2001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 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 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 中国增长7.5%.写出这些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kg,小华体重增长-1kg,小强体重增长0kg.(2)六个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美国-6.4%, 德国1.3%,法国-2.4%, 英国-3.5%,意大利0.2%, 中国7.5%.三、巩固练习从0表示一个也没有,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在学生的讨论中简单介绍分类的数学思想先不要给出有理数的概念.在例题中,让学生通过阅读题中的含义,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决定哪个用正数表示,哪个用负数表示.通过问题(2)提醒学生审题时要注意要求,题中求的是增长率,不是增长值.四、阅读思考1页(教科书第8页)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问题:1.直径为30.032mm和直径为29.97的零件是否合格?2.你知道还有那些事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允许误差吗?请举例.五、小结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六、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5页习题4、5、:6、7、8题2、选做题1).甲冷库的温度是-12°C,乙冷库的温度比甲冷酷低5°C,则乙冷库的温度是 .2.)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9±0.05(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9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正数和负数》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正数和负数的定义,以及它们的性质。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运算规则,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基础,但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出发,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含义,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它们的运算规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定义,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它们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2.难点: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正数和负数进行解决。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掌握程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情境,如温度计、体重秤等,引导学生思考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2.呈现(10分钟)讲解正数和负数的定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正数和负数运算,如加减乘除等,巩固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掌握。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正数和负数进行解决,加深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理财等,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正数和负数》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第一节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这一节主要介绍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

教材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入正数和负数,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数学的知识体系还不够了解。

他们对正数和负数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性质和运算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来理解和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

2.能够运用正数和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2.难点:理解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性质。

2.自主探究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正数和负数的例子和性质。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正数和负数解决。

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情境,如购物、温度等,引导学生发现正数和负数的存在。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为新课的展开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性质,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讲解。

同时,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分析和总结正数和负数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些与正数和负数相关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挑选几名学生上黑板进行正数和负数的运算练习,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1.1正数和负数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数,即在正整数、正分数、零及这些数的运算的基础上,根据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即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性认知基础,对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十分感兴趣。

活泼好动,思维敏捷,表现欲强,但思考问题不全面等。

采用探索引导式的学习方式。

2、教学目标及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理解正负数所表示的意义。

【目标分析】: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正负数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途径,从而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及所表示的意义。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
教学难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突破难点的方法:学生通过实例感受正负数的区别——教师引导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题。
-及时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4.课后拓展:布置实际应用型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设计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正数和负数知识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研究,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5.了解正数和负数的实际应用,如生活中的温度计、电梯等。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正数和负数,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运用数轴作为直观工具,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正数和负数的性质和规律。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定义,知道它们表示的意义,如温度、收入、支出等。
2.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数轴表示方法,能够在数轴上准确地表示各种正数和负数。
3.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4.理解相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1.学生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将其与现实生活情境联系起来。
2.学生在数轴表示正数和负数时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3.学生对正数和负数混合运算规则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在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中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以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5.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如对正数和负数概念混淆、运算错误等,教师需关注并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与负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与负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与负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正数与负数》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主要介绍正数与负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

学生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可以为后续的代数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整数等概念。

但是,对于正数与负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正数与负数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正数与负数的概念,了解它们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数与负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

2.难点:正数与负数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正数与负数的概念。

2.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正数与负数的性质。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正数与负数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借一本数学书,然后又还给学生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符号来表示这个借还的过程?从而引出正数与负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正数与负数的定义,以及它们的性质。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实例,如温度计、海拔等,让学生感受正数与负数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可以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填空题等,以巩固学生对正数与负数的理解和掌握。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正数与负数的性质。

1.1正数和负数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

1.1正数和负数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

1.1正数和负数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
标题:正数和负数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正数、负数的概念。

2. 学会区分正数、负数,并能正确表示日常生活中的数量关系。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和应用正数和负数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正数吗?”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

2. 引入负数概念,如“如果我们把温度高于零度记为正数,那么低于零度的温度应该怎样表示呢?”
(二)新知讲解
1. 定义正数和负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 正数和负数的表示:在数字前面加上正号或负号,如+5、-3等。

(三)实践操作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如计算气温、海拔高度等,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并应用正数和负数。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五、作业布置
设计一些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正数和负数》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的第一节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学生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正数和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正数和负数的定义,以及它们的性质。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熟练运用正数和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正数和负数的概念,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学生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图片。

2.准备课件和板书。

3.分组学生,每组选一个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温度计、股票走势图等,引导学生关注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正数和负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正数和负数的定义,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性质。

教师给出一些例子,如5、-3、0.5等,让学生判断它们是正数还是负数,并解释原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如填空、选择题等,巩固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

教师可设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正数和负数进行解答。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正数和负数进行思考。

如:“小华往东走了5米,小李往西走了3米,他们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让学生分组讨论,并选出组长进行汇报。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案
关于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觉得很成功。学生们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也展示了他们对于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深刻理解。但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可能需要我在课堂上更多关注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提供一些指导。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觉得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仍有一些同学在运算规则上存在疑惑。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会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正数和负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案
1.正数和负数的定义与特点;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3.正数和负数的加减运算;
4.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实例。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培养数感和符号意识;
2.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加减运算,发展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正数和负数的基本概念。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小于0的数。它们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重要工具,如在数学、物理、经济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银行存折为例,存入为正数,支出为负数,通过这个案例展示正数和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正数和负数教案

1.1 正数和负数课型新授单位主备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重新认识0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正负数和0的实例探究,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教学难点:用正数、负数表示指定方向变化的量.教学准备:PPT课件和微课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数是我们数学王国的重要成员,现在你已经掌握了哪些数,举个例子并赋予他们实际意义?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教师有选择的板书一些数字,比如:3、0、0.5、1/5、40%等等.2.这些数是怎么样一步一步产生发展而来的呢?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数字的产生发展过程,感受数字作用的伟大.【设计意图:通过对数字及其意义复习,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并感受理解数字的产生过程以及数字的抽象性与概括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这些数字能够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吗?以实例来说明.刚才的举出的数字中,3可以表示很多现实生活中的量,如零上三度,但是也会有比零度低的情况,如零下三度,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能不能也用一种数字或发明一种数学符号来表示呢?【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一种思考与探究的情境,让学生深入感受到数字家族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又将引入新的成员,感受数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必要性.】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操作要求:学生自读课本,思考上面问题3的解决方案.1.“零上三度”用“3℃”来表示,“零下三度”你将用怎样的一种数来表示呢?让学生想办法来表示一种新的数,学生会用“-3℃”来表示.把数字3前面加个“-”号,就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小明家昨天收入1000元,今天支出500元.如果收入1000元,记作:1000元,那么支出500元,。

最新-七年级数学教案正数与负数(优秀15篇)

最新-七年级数学教案正数与负数(优秀15篇)

七年级数学教案正数与负数(优秀15篇)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勤劳的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的15篇正数与负数教案的相关文章,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篇一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方案(第1课时)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1.1正数和负数”一节,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是学习正数、负数和零的定义、联系。

是本章有理数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过程与方法:1.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感受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并领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能结合具体情境出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数学话题,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具有相反的意义的量。

难点: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具有相反的意义的量,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

教学方法:采用“现象──问题──目标”的教学方法,力求体现“主体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引探”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师演示第一节首图片为主体的多媒体课件。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达标检测学习总结教师出示图片说明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接着出示问题问题1 天气预报:北京市冬季某天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我市的温差是多少?问题2 有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如何确定三个队的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问题3 某机器零件的长度设计为100mm,加工图纸标注的尺寸为100 0.5(mm),这里的0.5代表什么意思?合格产品的长度范围是多少?三个问题中的-3、0.5是我们以前没有学过的新数,这说明随着生活和劳动的发展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需要引进新的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李贵明课题: 1.1 正数和负数(1)备课时间:上课时间:1、教材分析:案例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课题正数和负数内容分析:本课是有理数的第一课时,引入负数是数的一次重要扩充,学生头脑中关于数的结构要做重大调整,而负数相对于以前的数,对学生来说显得更抽象,因此,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为了接受这个新数,就必须对原有的数的结构进行整理,引入中的举例就是这个目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合作探究2、教学思路与设计负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数不够用了,书本的例子或图片中出现的负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点..使学生接受生活生产中确实存在着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多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并且所举的例子又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当学生接受了这个事实后,引入负数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3、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了解正数和负数的产生;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过程与方法: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5..教学过程: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X,身高1.69米,体重74.5千克,今年43岁.我们的班级是七(2)班,有5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7个,占全班总人数的54%…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
重点:负数的概念、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产生了1,2,3,4……这些数,我们把它们叫做什么数?
学生:自然数
问题2:为了表示“没有”,我们又引入了一个什么数?
学生:0(0也是自然数)
问题3:当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不是整数时,又引进了什么数?
学生:分数(小数)
问题4: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都记作5℃,我们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那么应该要怎么表示呢?要清楚的表示这两个量,我们以前的数就不够用了。

为了表示这些量,我们需要引入一种新数,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正数和负数。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相反意义的量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①气温有零上7℃和零下7℃;②汽车向东行驶2.5千米和向西行驶1.5千米;③收入200元和支出100元;④高于海平面8844m和低于海平面150m。

学生讨论:上面例子出现的各对量,虽然内容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是什么?
教师归纳: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零上和零下、向东和向西、收入和支出、高
于和低于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而“相反意义的量”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意义相反;二是在具有相反意义的基础上要有量值。

2、正数和负数
教师: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我们现在来解决问题4提出的问题。

结论:零下5℃用-5℃来表示,零上5℃用5℃来表示。

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

如零上、向东、收入和高于等规定为正的,而把与它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

正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表示,负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在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读作正)号。

注意:①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不仅仅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温度计中的0℃不是没有表示没有温度,它通常表示水结成冰时的温度。

②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量的性质相反,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三、巩固知识
1、课本练习1,2,3,4
2、课本P4例
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四、总结
①什么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②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③引入负数后,0的意义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