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内容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内容一、财务制度的基本原则1. 遵循法律法规。
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必须遵循国家有关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得违法违规操作。
财务制度应当与国家有关财务管理法规相一致,确保学校财务活动的合法合规性。
2. 公开透明。
高等学校的财务制度应当公开透明,学校的财务信息应当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将学校的财务情况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
3. 谨慎管理。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监督,保障学校财务的稳定和安全。
任何形式的财务违规行为都应当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
4. 追求效益。
高等学校的财务制度应当追求效益最大化,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财务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体制主要包括财务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两个方面。
1. 财务管理部门。
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部门是学校财务工作的主要组织单位,负责全面负责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负责编制财务预算、审核报销、监督经费使用等工作。
同时,财务管理部门还应当加强与教务、科研、后勤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推进学校财务管理工作。
2. 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财务管理的各项规定和要求。
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应当包括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会计管理、审计管理、风险管理等内容,确保学校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财务管理工作流程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主要包括预算编制、经费使用、会计核算、审计监督等环节。
1. 预算编制。
高等学校每年都要进行财务预算编制工作,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和资金安排。
预算编制要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合理安排经费使用,确保学校财务的稳定和发展。
2. 经费使用。
高等学校应当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要求,合理使用经费,并进行及时报销和核算。
经费使用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经费使用的合法合规性。
高校财务制度法条

高校财务制度法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高校财务管理,保障高校财产安全,加强财务监督,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法。
第二条高校财务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包括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各类学校。
第三条高校财务制度应遵循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实行限额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
第四条高校应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加强财务管理能力建设。
第五条高校应当依法收取学费,严格按照规定管理学生资金,并及时公布学费使用情况。
第六条高校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防范财务风险。
第七条高校应当认真履行财务报告公开义务,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条高校应当定期对财务制度进行评估,及时修订更新。
第二章财务管理第九条高校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管理、会计管理、资金管理等内容。
第十条高校应当制定年度预算,明确经费来源和使用计划。
第十一条高校财务收支应当合理、合法,不得挪用、截留经费。
第十二条高校应当严格执行相关财务政策和法规,不得从事非法经营和投资活动。
第十三条高校应当建设规范的会计制度,及时记录和报表财务信息。
第十四条高校应当按照规定要求建立资金监管制度,保障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
第十五条高校应当及时进行财务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六条高校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保障资产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三章财务监督第十七条高校应当接受教育部门的监督,如实提供相关财务信息。
第十八条高校应当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配合审计工作。
第十九条高校应当定期向教育部门和社会公布财务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条对于高校财务违法违规行为,相关负责人应承担责任。
第二十一条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二十二条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履行职责,不得违法违规。
第二十三条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忠于职守,维护国家和高校利益,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试行)财政部、国家教委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通知财文字[1997]280号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委(教育厅):为贯彻落实财政部令第8号发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的财务活动,加强财务管理,促进高等学校的发展,财政部和国家教委共同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高等高校财务制度财政部教育委员会一九九七年六月二十三日附件: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财务管理体制第三章单位预算管理第四章收入管理第五章支出管理第六章结余及其分配第七章专用基金管理第八章资产管理第九章负债管理第十章财务清算第十一章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第十二章财务监督第十三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高等学校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发展,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国家有关法规,结合高等学校特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依照执行。
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上述学校参照执行。
第三条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第四条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依法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合理编制学校预算,并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科学配置学校资源,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规范校内经济秩序;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
高校财务制度最新文件

高校财务制度最新文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健全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规范财务活动,加强财务监督,保障高校财务合规运行,根据《高等学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文件。
第二条本文件适用于我校所有部门、单位、教职工、学生等相关人员从事财务活动,包括预算编制、资金使用、审计监督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第三条财务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廉洁的原则,依法合规进行。
第二章预算管理第四条我校年度预算编制应当严格依据学校发展规划,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确定各项支出和收入预算数,并且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严密性。
第五条预算编制应当充分考虑学校各项经济活动的性质和规模,突出重点领域的支出和收入项目,合理配置经费。
第六条学校各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应当严格执行相关预算编制规定,确保各项支出符合学校的实际需求。
第七条学校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各单位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数支出经费,不得超支、挪用或私分资金。
第八条学校预算执行情况应当及时报告学校财务管理部门,接受部门监督和审查。
第三章资金管理第九条学校所有资金均应按照规定使用,不得私自挪用、挥霍浪费。
第十条学校接受捐赠资金,应当按照捐赠协议规定使用,并及时做好相关报告和资金管理。
第十一条学校各项经费的发放和使用应当经过审批程序,并有相关文件记录、凭证,确保合理使用。
第十二条学校各项收入均应按照规定进行核算、获凭证,在财务报表中反映。
第十三条学校所有现金收支应当通过银行账户进行,不得私自存取现金或跨行转账。
第四章财务审计第十四条学校每年都应当接受独立、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审计,确保财务运行情况真实可靠。
第十五条学校各部门也应当接受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六条学校财务审计报告应当及时提交学校领导班子和主管部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第五章违纪处罚第十七条对于违反本文件规定的学校部门、单位、教职工及学生,根据违纪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各级各类单位,包括学校本部、直属单位、二级学院等。
第三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依法治校、民主理财、公开透明、勤俭节约、注重效益。
第二章财务管理体制第四条我校财务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归口负责的体制。
第五条学校财务部门是学校财务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全校财务工作,对校长负责。
第六条学校设立财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财务管理的重大决策和监督。
第七条学校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第三章财务管理内容第八条预算管理(一)编制预算。
学校财务部门根据国家政策、学校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编制年度预算,报财务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二)执行预算。
各部门、各单位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确保预算的严肃性。
(三)预算调整。
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需经财务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第九条收入管理(一)依法组织收入。
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应依法组织收入,确保收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二)收入分类。
收入分为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
(三)收入核算。
收入核算应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条支出管理(一)支出分类。
支出分为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和自筹资金支出。
(二)支出控制。
学校实行支出预算控制,严格控制支出规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支出审批。
支出审批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支出合规合法。
第十一条资产管理(一)资产管理。
学校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
(二)资产购置。
资产购置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资产购置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三)资产处置。
资产处置应依法进行,确保资产处置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第四章内部控制与监督第十二条学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活动合规合法。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一、总则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是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制定的管理规范,旨在保障学校资金的安全、合理、高效使用,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财务管理组织架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组织架构应设立专门的财务部门,由财务处长(财务主管)领导,下设财务人员、会计人员等岗位,具体财务管理人员的组成和职责如下:1. 财务处长:负责制定财务管理制度,监督财务工作的开展,承担全面领导责任。
2. 财务人员:负责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包括经费管理、财务报表填报等事务。
3. 会计人员:负责会计核算、记账等具体工作。
4. 资产管理人员:负责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管理。
5. 财务审计人员:负责对财务工作的审计和监督。
三、财务管理制度高等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具体包括:1. 经费使用管理:对学校各项经费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
2. 资产管理:对学校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3. 费用支出管理:制定费用支出的标准和限额,审批各项费用支出。
4. 财务报表管理:按照规定时间制作并上报财务报表,确保报表真实、准确。
5. 财务监督管理: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对财务工作进行定期审计和监督。
6. 风险管理: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控制,确保学校财务安全。
四、财务预算管理高等学校应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经费到位情况,编制年度财务预算,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性。
具体包括:1. 制定预算计划: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编制财务预算计划。
2. 预算分配:根据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对经费进行合理分配。
3. 预算执行:监督各项经费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预算计划。
4. 预算监督:建立预算执行监督机制,确保预算的执行情况。
五、收入管理高等学校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学费收入、科研经费和其他收入。
学校应建立严格的收入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收入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具体包括:1. 收入核算:对各项收入进行核算,并及时上报。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全文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全文一、背景介绍高等学校作为承担培养人才和推动科学研究的重要机构,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保证高等学校的良好运转,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至关重要。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是指高等学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是对学校财务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框架。
二、财务管理目标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保障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和高效化。
具体包括:合理安排财务预算,科学制定财务计划,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保证财务操作的合法合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财务管理原则1. 法制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财务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 公开透明原则: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3. 独立自主原则:尊重学校的管理权,保证学校财务管理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4. 效益优先原则:财务管理要以提高学校综合效益为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财务管理的高效性和经济效益。
5. 风险管理原则: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防止财务风险对学校经营活动的影响。
6. 经济责任原则:对财务管理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要求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四、财务管理机构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构,包括财务处、审计处、财务监督委员会等,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财务处是负责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主管机构,主要职责包括财务预算编制、财务核算、财务监督等。
审计处是负责对学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审计监督的机构,负责对学校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计检查。
财务监督委员会是由学校领导和专家组成的机构,负责对学校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
五、财务管理流程1.财务预算:高等学校每年应制定财务预算,包括年度经费预算、项目经费预算等,根据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财务预算,确保各项支出得到合理安排和控制。
高等学校财务的管理制度(通用17篇)

高等学校财务的管理制度高等学校财务的管理制度(通用17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大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
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等学校财务的管理制度(通用1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等学校财务的管理制度1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及学校制定的各项财务制度。
财会人员要以身作则,奉公守法,不徇私情。
二、建立健全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
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协作。
三、根据学校的计划,正确编制年度预算和月计划额度。
办理会计业务,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期限,报送会计月报、季报和各种决算报表。
四、组织合理收入,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原则,严格控制支出。
凡是该收的要抓紧收回,凡不符合财务开支标准和开支计划的要拒付。
临时必需的开支应按审批手续办理。
五、当好领导参谋,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及时汇报学校的收支、财产管理等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经济核算和管理工作。
六、学校财务室对外所有开支均应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
原始原始凭证应由经手人、验收人和主管负责人签字后,方可到财务人员处报销。
一切空白纸条,不能作为正式凭据报销。
七、会计人员要及时清理债权、债务,防止拖欠,避免呆账。
八、每月核对银行存款,发现差错及时查询,做到账款相符。
九、严禁挪用公款或公款私存。
当日收入的现金当日送交银行或到银行取现金时,学校要配备专车并有2人以上陪同,确保人员及资金的安全。
十、学校财务人员支付(包括公私借用)每一笔款项,不论金额小均须校长签字。
十一、做好原始凭证、账本、财务决算等核算资料的归档、整理、装订工作。
财务室保管1年,1年后交学校档案室保管。
高等学校财务的管理制度2为了加强我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严格财经纪律,特制订《财务管理制度》,以规范我校的财务收支行为。
高校财务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高校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工作,保障学校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安全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财务人员,包括财务部、财务处、财务科等相关部门的在职人员。
第三条高校财务人员管理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财务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二)合规性原则:财务活动必须遵守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三)安全性原则:确保学校资产安全,防止财务风险。
(四)高效性原则: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章财务人员职责与权限第四条财务人员职责:(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法规和政策,遵守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二)负责学校财务核算、资金管理、成本控制、预算编制、执行与监督等工作。
(三)负责学校财务报表编制、财务分析、财务预测等工作。
(四)负责学校财务档案管理、财务信息化建设等工作。
(五)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其他财务工作。
第五条财务人员权限:(一)有权要求各部门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资料。
(二)有权对违反财务规定的行为提出异议,并向上级报告。
(三)有权参与学校重大财务决策。
第三章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第六条加强原始凭证管理,确保凭证真实、合法、完整。
第七条建立健全财务档案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档案的完整、安全、便于查阅。
第八条做好财务核算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及时、完整。
第九条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控制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十条定期进行财务分析,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第四章财务人员培训与考核第十一条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第十二条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成效等方面。
第十三条对考核不合格的财务人员,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学校财务部负责解释。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修订印发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修订印发为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经学校有关部门研究决定,现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修订印发如下:一、总则为了规范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确保学校资金的安全和合理利用,促进学校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本制度制定。
二、财务管理组织(一)学校应设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实行专人负责、专岗专职的原则,履行财务管理职责。
(二)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管理的程序和责任,落实每一项财务管理细则。
(三)学校应设置财务监督检查机构, 加大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力度,依法查处经费管理中违纪行为。
三、财务预算管理(一)学校应当建立年度预算编制工作机制,合理确定预算编制的程序和依据,及时制定年度财务预算,并报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二)学校应当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对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三)学校应当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经费使用审批制度和预算控制机制,做到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四、经费安排管理(一)学校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展经费安排管理,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和集中支付制度。
(二)学校应当建立经费资金管理制度,明确学校各项经费的归口管理和专款专用的原则。
(三)学校应当建立资金管理档案,并进行登记和备案,确保资金安全和合理使用。
五、经费使用管理(一)学校应当建立经费使用计划制度,严格控制各项支出,合理安排经费使用计划。
(二)学校应当建立经费使用审批流程,将支出事项报财务管理部门审核并批准后方可支付。
(三)学校应当建立资金监管制度,对支出事项进行记录和核对,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六、收支结余管理(一)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和管理收支结余资金,做到资金收支平衡。
(二)学校应当建立收支结余分配制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收入分配和使用管理。
(三)学校应当设立专门的收支结余监督机构,加强对收支结余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的安全和稳健运营。
财政部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财政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保障财务资金的安全、合理、高效使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由财政部门管理的高等学校。
第三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制,明确财务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第四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包括会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等。
第五条高等学校应当定期进行财务风险评估和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
第六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公开财务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第七条高等学校应当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
第八条高等学校应当合理配置财务资源,优化资源利用效益,推动高校财务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会计制度第九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会计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
第十条高等学校应当按照会计法和财务会计制度编制财务报告,确保报表真实、准确。
第十一条高等学校应当加强会计核算,健全会计记录、账簿和凭证管理。
第十二条高等学校应当及时公布年度财务报告,并接受审计机构进行审计。
第十三条高等学校应当加强内部核算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三章预算管理制度第十四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和执行预算。
第十五条高等学校应当按照预算法和有关规定编制年度预算,实行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相结合。
第十六条高等学校应当加强预算控制,控制支出超出预算,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第十七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对预算执行进行评估,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第四章资金管理制度第十八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
第十九条高等学校应当坚持资金管理规范、透明、公开的原则,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第二十条高等学校应当加强资金监管,设立专门财务部门负责资金管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高等学校应当定期进行资金结余管理,妥善处理暂存、寄存、挂账等财务事项。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三篇)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财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XX]XX号)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XX大学及其下属各单位。
第三条、财务管理的原则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
第四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学校预算,有效控制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学校决算,真实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学校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真实完整地反映资产使用状况,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加强对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
第二章财务管理体制第五条、财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集中核算、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第六条、财务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分管财务工作的副校长协助校长全面管理学校的财务工作。
第七条、财务处作为学校的一级财务机构,在校长和分管校长的领导下,统一管理学校的各项财务工作。
第八条、学校实行会计委派制,向校内财务机构部署财务人员。
校内后勤集团等非独立法人单位因业务需要所设的财务机构为学校的二级财务机构。
二级财务机构必须遵守和执行学校统一制定的财务规章制度,并接受校财务处的统一领导、监督和检查。
第九条、财务机构配备专职财会人员,财会人员需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
财会人员的调入、调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以及校内二级财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调动或者撤换,由财务处会同有关部门办理。
第三章预算管理第十条、学校预算根据学校的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包括年度财务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预算由校级预算和校内所属各级预算组成,经学校XX 常委会审议通过,由校长负责实施,并上报教育部。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一、总则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是指为规范高等学校财务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财务管理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高等学校的财务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制度旨在规范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并加强财务管理的监督与控制,推动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为高等学校提供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和支持。
二、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1. 法律法规原则:财务管理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高等学校的章程和规章制度,做到合法、规范、透明。
2. 国家利益优先原则:财务管理必须服务于国家教育事业和高等学校的目标和任务,维护国家利益。
3. 效益优先原则:财务管理必须坚持效益第一,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学校财务的健康稳定发展。
4. 公开透明原则:财务管理必须做到公开、透明,接受各方监督,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准确,提高财务管理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5. 规范管理原则:财务管理必须按照规范的流程和操作要求进行,实现规范管理,减少财务风险。
6. 统筹协调原则:财务管理必须与学校的其他管理部门保持密切配合,实现协同,提高工作效率。
三、财务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1. 财务处:作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核心部门,负责全校的财务管理,具体职责有:a. 准确核算和及时报送学校的各类财务数据。
b. 制定和实施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
c. 负责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
d. 负责财务报告的编制、审核和发布。
e. 监督各部门、科研项目和资金使用单位的财务管理情况。
f. 参与学校各类合同的审查和签订。
g. 组织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2. 学校会计室:作为财务处的下设机构,具体职责有:a. 负责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b. 负责审核和报销各类费用。
c. 指导和监督各个院系、办公室的会计工作。
d. 参与编制和审核财务报表。
3. 教学单位和科研单位:作为高等学校的具体经费使用单位,具体职责有:a. 按照预算要求编制经费使用计划。
高校财务制度大全

高校财务制度大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保障高等学校财务秩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
第三条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财务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合理、便捷、安全、有效。
第二章财务管理机构第四条高等学校应当成立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学校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
第五条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应当配备合适的人员,具备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六条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应当依法主持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承担财务管理的各项职责。
第三章资金管理第七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的来源、去向和使用范围。
第八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年度预算,投入合理使用,否则应当取得相关部门的许可。
第九条学校应当建立资金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第四章财务报告第十条学校应当建立财务报告制度,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各类财务报告。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财务报告,报告内容要真实、准确。
第十二条学校财务报告的审计工作由专业审计机构完成,审计结果应当取得相关管理部门的认可。
第五章会计核算及账务管理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和账务管理制度,确保会计核算准确、及时。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并及时报送相关报表。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做好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保管好财务档案和凭证,确保能够查阅。
第六章税收管理第十六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纳税义务,及时纳税。
第十七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制度,确保纳税工作的规范、合法。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税收核查和检查工作,保证税收的合规性。
第七章资产管理第十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资产的购置、使用、变动和处置。
第二十条学校应当做好资产清查和评估工作,确保资产的价值和安全。
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资产登记管理系统,对校内的各类资产进行登记管理。
教育部高校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高校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高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及地方所属高校。
第三条高校财务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理财: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财务行为合法合规。
(二)科学理财:合理编制预算,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民主理财: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实行民主决策,确保财务管理的公开、透明。
(四)责任理财:明确各级责任,强化责任追究,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高效。
第二章财务管理组织机构第四条高校应设立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全校财务管理工作。
第五条财务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财务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财务管理。
(二)编制、执行预算,审核报销。
(三)管理学校资金,确保资金安全。
(四)开展财务分析,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
(五)负责财务报告编制和信息披露。
第三章预算管理第六条高校预算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综合平衡:预算编制应综合考虑学校事业发展、资金来源和支出需求。
(二)科学合理:预算编制应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原则,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三)滚动管理: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预算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第七条高校预算编制程序:(一)学校各部门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资金需求,编制部门预算。
(二)财务管理部门对各部门预算进行审核、汇总,形成学校预算草案。
(三)学校领导审议、批准预算。
(四)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管理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分析。
第四章资金管理第八条高校资金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专款专用:资金使用应严格按照预算安排,确保专款专用。
(二)安全可靠:加强资金安全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三)高效运转:优化资金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九条高校资金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预算执行:按照预算执行资金使用,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
(二)收支管理:加强收入管理,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加强支出管理,确保支出合理、合规。
中国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中国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高等学校财务行为,加强第十四条预算调整高等学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对财政补助收入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收入一般不予调整;如果国家有关政策或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对收支预算影响较大,确需调整时,可以报请主管部门或者财政部门调整预算。
其余收入项目需要调增、调减的,由学校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收入预算调整后,相应调增或者调减支出预算。
第四章收入管理第十五条收入是指高等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第十六条高等学校收入包括:(一)财政补助收入,即高等学校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
具体包括:1.教育经费拨款,即高等学校从中央和地方财政取得的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等。
2.科研经费拨款,即高等学校从有关主管部门取得的科学研究经费,包括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费用等。
3.其他经费拨款,即高等学校取得的上述拨款以外的事业经费,包括公费医疗经费、住房改革经费等。
上述财政补助收入,应当按照国家预算支出分类和不同的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和安排使用。
(二)上级补助收入,即高等学校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三)事业收入,即高等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包括:1.教学收入,指高等学校开展教学及其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通过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向单位或学生个人收取的学费、培养费、住宿费和其他教学收入。
2.科研收入,指高等学校开展科研及其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通过承接科技项目、开展科研协作、转作科技成果、进行科技咨询所取得的收入和其他科研收入。
上述事业收入中,按照国家规定应当上缴财政纳入预算的资金和应当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及时足额上缴,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计入事业收入。
(四)经营收入,即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高等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机构,需要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以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和财务的稳定。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高等学校,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
二、目标该财务管理制度的目标在于: 1. 确保资金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2. 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3. 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4. 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财务管理职责3.1 财务部门职责财务部门是高等学校内负责财务管理的专门机构。
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 准确记录和处理学校财务活动; - 编制预算和财务计划; - 监督资金收支情况; - 定期报告学校财务状况。
3.2 各部门财务职责除了财务部门,各部门也应负有相应的财务职责。
各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应: - 监督和管理部门内部的财务活动;- 编制部门预算,并按照预算执行; - 提供支出和收入的详细记录,并及时报告给财务部门。
3.3 职员职责所有与财务相关的职员都应遵守以下职责: - 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 - 保障财务信息的安全和机密性; - 提供准确、完整和及时的财务信息。
四、资金管理4.1 预算编制高等学校应编制详细的预算,并按照预算执行。
预算编制的主要步骤包括: 1. 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 2. 制定预算目标和指标; 3. 分配预算资源; 4. 定期评估和调整预算。
4.2 资金申请和审批对于临时性的资金需求,部门应提交资金申请并经过审批程序。
资金申请和审批的步骤如下: 1. 提交资金需求申请;2. 相应部门审批;3. 财务部门审批;4. 资金发放。
4.3 资金使用监督财务部门应进行资金使用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监督方法包括: - 定期审计各项资金支出记录; - 验收相关资金使用情况; - 建立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4 电子支付建立安全可靠的电子支付系统有助于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现代化。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1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试行)财政部、国家教委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通知财文字[1997]280号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委(教育厅):为贯彻落实财政部令第8号发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的财务活动,加强财务管理,促进高等学校的发展,财政部和国家教委共同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高等高校财务制度财政部教育委员会一九九七年六月二十三日附件: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财务管理体制第三章单位预算管理第四章收入管理第五章支出管理第六章结余及其分配第七章专用基金管理第八章资产管理第九章负债管理第十章财务清算第十一章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第十二章财务监督第十三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高等学校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发展,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国家有关法规,结合高等学校特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依照执行。
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它社会组织举办的上述学校参照执行。
第三条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3第四条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依法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合理编制学校预算,并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科学配置学校资源,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规范校内经济秩序;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
第二章财务管理体制第五条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规模较大的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加强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充分发挥财务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类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包括预算编制、经费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监督等。
第三条高等学校应当坚持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原则,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透明、合法、公正。
第四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经费使用的合理、有效和规范。
第五条高等学校应当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第二章预算编制第六条高等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编制年度预算,并报教育部门审核批准。
第七条高等学校的年度预算包括教学经费、科研经费、生活经费等各项支出,应当按照财务规则进行分类明细。
第八条高等学校应当制定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对各项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第九条高等学校应当加强预算执行监督,确保预算资金的合理使用,并及时报告教育部门。
第十条高等学校年度预算编制应当符合国家财政法规的要求,经过内部审批程序,上报教育部门审核。
第三章经费管理第十一条高等学校应当依法合规开展财务活动,及时清理、归集、调度、结转和分配各项资金。
第十二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体系,明确各项资金的来源、去向和使用规定。
第十三条高等学校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申请支出经费,确保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第十四条高等学校应当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督和检查,建立相应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第十五条高等学校应当及时报告各项资金的情况,并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第四章会计核算第十六条高等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并及时编制财务报表。
第十七条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明确各项资金的名称、科目、账户和金额。
第十八条高等学校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记录、核算和报告各项资金,确保会计账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第十九条高等学校应当加强会计监督和检查,发现和纠正会计核算中的错误和问题。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挂账规定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挂账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定目的为保障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注重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包括各校区、各部门以及相关单位。
第三条规定原则1. 依法合规:所有财务活动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实施依法合规的财务管理。
2. 透明公开:财务活动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监督,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3. 责任明确:各级财务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在财务管理中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建立健全的责任机制。
4. 效益优先:财务管理工作应该注重效益和绩效,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第四条规定内容1. 财务挂账的定义和范围。
2. 挂账的程序和要求。
3. 挂账的管理和监督。
第二章财务挂账的定义和范围第五条财务挂账的定义财务挂账是指为了解决某笔特殊或临时性财务问题,而暂时将资金挂账,等待后续处理的一种财务行为。
第六条财务挂账的范围1. 学生缴费挂账:对于学生缴费中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款项,可以暂时挂账,等待问题解决后处理。
2. 业务结算挂账:对于某些业务结算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暂时挂账,待问题解决后进行处理。
3. 账目调整挂账:对于账目调整时出现的问题,可以暂时挂账,待问题澄清后处理。
第三章挂账的程序和要求第七条挂账程序1. 申请挂账:对于需要挂账的款项,必须经过相关部门书面申请,说明挂账事由、金额和预计解决时间。
2. 审批挂账:财务部门对挂账申请进行审批,确定是否符合挂账条件。
3. 挂账登记:审批通过后,财务部门将挂账款项登记到挂账台账中,明确挂账款项的来源、用途和预计解决时间。
4. 挂账监控:财务部门对挂账款项进行监控,确保及时处理,避免挂账时间过长,影响财务管理。
第八条挂账要求1. 明确用途:挂账款项必须明确用途,不能随意挂账,避免资金挂账不明,造成损失。
2. 限期处理:挂账款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处理,不能长期挂账,影响财务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试行)财政部、国家教委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通知财文字[1997]280号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委(教育厅):为贯彻落实财政部令第8号发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的财务活动,加强财务管理,促进高等学校的发展,财政部和国家教委共同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高等高校财务制度财政部教育委员会一九九七年六月二十三日附件: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财务管理体制第三章单位预算管理第四章收入管理第五章支出管理第六章结余及其分配第七章专用基金管理第八章资产管理第九章负债管理第十章财务清算第十一章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第十二章财务监督第十三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高等学校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发展,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国家有关法规,结合高等学校特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依照执行。
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上述学校参照执行。
第三条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第四条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依法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合理编制学校预算,并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科学配置学校资源,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规范校内经济秩序;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
第二章财务管理体制第五条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规模较大的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第六条高等学校财务工作实行校(院)长负责制。
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应设置总会计师,协助校(院)长全面领导学校的财务工作。
凡设置总会计师的高等学校,不设与总会计师职权重叠的副校(院)长。
规模较小的高等学校,由主管财务工作的校(院)长代行总会计师职权。
第七条高等学校必须单独设置财务处(室),作为学校的一级财务机构,在校(院)长和总会计师的领导下,统一管理学校的各项财务工作,不得在财务处(室)之外设置同级财务机构。
第八条高等学校校内后勤、科技开发、校办产业及基本建设等部门因工作需要设置的财务机构,只能作为学校的二级财务机构,其财会业务接受财务处(室)的统一领导。
高等学校二级财务机构必须遵守和执行学校统一制定的财务规章制度,并接受财务处(室)的监督和检查。
第九条高等学校校内设置财务会计机构,必须相应配备专职财会人员。
校内各级财会主管人员的任免应当经过上一级财务主管部门同意,不得任意调动或者撤换。
财务人员的调入、调出、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须由财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办理。
第三章单位预算管理第十条高等学校预算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高等学校必须在预算年度开始前编制预算。
预算的内容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预算由校级预算和所属各级预算组成。
第十一条预算编制原则高等学校编制预算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
收入预算坚持积极稳妥原则;支出预算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等原则。
第十二条预算编制办法高等学校预算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与财力可能,以及年度收支增减因素进行编制。
校级预算和所属各级预算必须各自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第十三条预算编制和审批程序。
高等学校预算由学校财务处(室)根据各单位收支计划,提出预算建议方案,经学校最高财务决策机构审议通过后,按照国家预算支出分类和管理权限分别上报各有关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核定预算控制数(一级预算单位直接报财政部门,下同)。
高等学校根据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由各有关主管部门汇总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复后执行。
第十四条预算调整高等学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对财政补助收入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收入一般不予调整;如果国家有关政策或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对收支预算影响较大,确需调整时,可以报请主管部门或者财政部门调整预算。
其余收入项目需要调增、调减的,由学校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收入预算调整后,相应调增或者调减支出预算。
第四章收入管理第十五条收入是指高等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第十六条高等学校收入包括:(一)财政补助收入,即高等学校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
具体包括:1.教育经费拨款,即高等学校从中央和地方财政取得的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等。
2.科研经费拨款,即高等学校从有关主管部门取得的科学研究经费,包括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费用等。
3.其他经费拨款,即高等学校取得的上述拨款以外的事业经费,包括公费医疗经费、住房改革经费等。
上述财政补助收入,应当按照国家预算支出分类和不同的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和安排使用。
(二)上级补助收入,即高等学校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三)事业收入,即高等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包括:1.教学收入,指高等学校开展教学及其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通过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向单位或学生个人收取的学费、培养费、住宿费和其他教学收入。
2.科研收入,指高等学校开展科研及其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通过承接科技项目、开展科研协作、转让科技成果、进行科技咨询所取得的收入和其他科研收入。
上述事业收入中,按照国家规定应当上缴财政纳入预算的资金和应当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及时足额上缴,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计入事业收入。
(四)经营收入,即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五)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即高等学校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六)其他收入,即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捐赠收入、利息收入等。
第十七条高等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法组织收入;各项收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范围和标准,并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法票据;各项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
第五章支出管理第十八条支出是指高等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
第十九条高等学校支出包括:(一)事业支出,即高等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
事业支出的内容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
事业支出按其用途划分为教学支出、科研支出、业务辅助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支出、学生事务支出和福利保障支出。
教学支出是指高等学校各教学单位为培养各类学生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支出。
科研支出是指高等学校为完成所承担的科研任务,以及所属科研机构发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支出。
业务辅助支出是指高等学校图书馆、计算中心、电教中心、测试中心等教学、科研辅助部门为支持教学、科研活动所发生的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是指高等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为完成学校的行政管理任务所发生的支出。
后勤支出是指高等学校的后勤部门为完成所承担的后勤保障任务所发生的支出。
学生事务支出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业务以外,直接用于学生事务性的各类费用开支,包括学生奖贷基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基金、学生物价补贴、学生医疗费和学生活动费等。
福利保障支出是指高等学校用于教职工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以及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方面的各类费用开支。
(二)经营支出,即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三)自筹基本建设支出,即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以外的资金安排自筹基本建设发生的支出。
事业单位应在保证事业支出需要,保持预算收支平衡的基础上,统筹安排自筹基本建设支出,随年度预算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批,并按审批权限,报经有关部门列入基本建设计划。
核定的自筹基本建设资金纳入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四)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即高等学校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第二十条高等学校在开展教学、科研和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中,应当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不能直接归集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合理分摊。
经营支出应当与经营收入配比。
第二十一条高等学校从有关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并且要求单独核算的专项资金,应当按照要求定期报送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应当报送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
第二十二条高等学校要加强对支出的管理,各项支出应按实际发生数列支,不得虚列虚报,不得以计划数和预算数代替。
对校内各单位包干使用的经费和核定定额的费用,其包干基数和定额标准要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
第二十三条高等学校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统一规定的,由学校结合本校情况规定,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学校规定违反法律和国家政策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
第六章结余及其分配第二十四条结余是指高等学校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经营收支结余应当单独反映。
经营收支结余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弥补以前年度经营亏损,其余部分并入学校结余。
第二十五条高等学校的结余(不含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办法的预算外资金结余),除专项资金按照国家规定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外,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章专用基金管理第二十六条专用基金是指高等学校按照规定提取和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第二十七条专用基金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学生奖贷基金、勤工助学基金等。
修购基金是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在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中列支,以及按照其他规定转入,用于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资金。
职工福利基金是按照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的资金。
学生奖贷基金是按照规定提取用于发放学生奖学金和贷款的资金。
勤工助学基金是按照规定从教育事业费和事业收入中提取的,用于支付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报酬以及困难学生补助的资金。
高等学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提取或者设置其他专用基金。
第二十八条各项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国家有统一规定的,按照统一规定执行;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确定。
第八章资产管理第二十九条资产是指高等学校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