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无菌操作技术
无菌操作技术操作步骤
无菌操作技术操作步骤无菌操作技术操作步骤无菌操作技术是在实验室研究、制药和医疗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
它的目的是确保实验或制造过程中的杂菌不会污染实验样品或生产产品。
无菌操作技术严格遵循一系列步骤和原则,以确保实验环境和操作器材的无菌状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无菌操作技术的几个关键步骤,并分享一些附加的实用建议。
1. 清洁工作区域清洁是无菌操作的基础。
在进行无菌操作之前,必须仔细清洁操作台面、实验器具和实验人员所需的材料。
使用消毒剂擦拭工作区域,确保杀灭表面上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2. 穿戴无菌实验衣在进行无菌操作之前,所有从事实验的人员都必须穿戴无菌实验衣。
这包括无菌手套、无菌口罩、无菌帽子和无菌长袖护臂套。
这些装备旨在防止人员身上的细菌进入实验环境,同时也保护实验人员免受外界细菌的污染。
3. 灭菌操作器具接下来,必须对将用于实验的仪器、培养基瓶和其他耗材进行灭菌处理。
可以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如常见的高压锅)或自动灭菌器进行灭菌。
将操作器具放入灭菌器中,并按照灭菌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确保灭菌器将物品完全灭菌。
4. 注意操作手法无菌操作要求操作者对手法非常细致和规范。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应注意以下几点:a. 尽量避免打开或触摸非无菌区域,避免将细菌带到无菌区域。
b. 打开培养基瓶或实验设备时,应尽量避免与瓶口或设备表面接触。
c. 仅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实验。
台面上的防护膜会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试验样品。
d. 当操作液体时,注意快速且轻柔地移动容器,以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
5. 使用 Bunsen 灯在无菌操作期间,使用 Bunsen 灯是常见的实践,旨在提供一个无菌操作区域。
燃烧 Bunsen 灯会产生上升的气流,将空气中的微生物带走,并创造出一片相对干净的无菌区域。
将 Bunsen 灯置于操作台一侧,并将黄色火焰保持在最适宜的高度。
6. 完成操作后的处理无菌操作完成后,需要对实验区域进行适当的处理。
无菌室消毒灭菌操作规程
无菌室消毒灭菌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无菌室中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无菌室3、操作规范:3.1无菌室日常消毒灭菌无菌室无固定程序,但按一般操作应遵循如下规程:3.1.1操作间和缓冲室使用打开紫外线灯,照射杀菌。
3.1.2穿上工作服及无菌工作帽、鞋,然后用消毒液洗手。
3.1.3每次无菌操作前,均用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操作台及可能污染的死角,每次实验前应开启净化系统使运转至少Ih以上,开启净化台,用紫外灯照射30分钟以上。
3.1.4如有菌液洒在桌上或地上,立即用5%石碳酸溶液或3%的来苏尔倾覆在被污染处至少30分钟,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工作衣帽等受到菌液污染时,立即脱去,高压蒸汽灭菌后洗涤。
3.1.5 1.5每次工作完毕,生物安全柜或超净台内用75%酒精擦拭台面后,开启紫外线灯照射30min.对用过的污染物品进行高压灭菌。
然后逐一关闭实验室送风和通风设备。
3.2无菌室定期消毒灭菌1.2.1每两周用经过0.1%新洁尔灭或84消毒液(1:50)浸泡的纱布擦拭工作台、门、窗、桌、椅及地面等,两种消毒剂相互交替使用,然后用5%石炭酸水溶液喷雾消毒空气,最后用紫外灯杀菌半小时。
2.2.2如果无菌室长期不用,再使用前需用乳酸熏蒸1〜2小时消毒,最后紫外灯杀菌半小时。
3.3无菌室的消毒灭菌,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4.3.1用甲醛和高锌酸钾混合熏蒸:一般每平方米需40%甲醛10毫升、高锌酸钾8毫升,进行熏蒸。
使用时•,先密闭门窗,量甲醛溶液盛入容器中、然后倒入量好的高锌酸钾,人员随之离开无菌室,关紧房门,熏蒸20—30分钟即可。
3.3.2乳酸熏蒸:乳酸4〜5ml加等量水,使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密闭2〜3ho 消毒时最适相对湿度60〜80乐低于60%效果下降。
3.3.30.1%升汞水消毒:用0.1%升汞水浸过的纱布或海绵进行擦拭,或用喷雾器喷雾灭菌,使箱内的上下左右都沾上升汞水,手也可用升汞水消毒,并把袖子卷起来。
清洁消毒灭菌技术及无菌技术操作
面特性进行针对性清洁。
清洁效果的评估与监测
清洁效果评估
通过观察、触摸、使用试纸等 方法,对清洁后的物体表面进 行检测,评估清洁效果是否达
到标准。
监测频率
医院应定期对清洁效果进行监 测,一般建议每月至少进行一 次监测。
监测范围
监测范围应覆盖医院的所有区 域,包括病房、手术室、治疗 室、卫生间等。
监测标准
物理消毒法
包括热力消毒、紫外线消毒、等离子 体消毒等。
化学消毒法
消毒技巧
根据不同物品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消毒 方法,注意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浓度, 控制消毒时间和温度,保持环境通风 等。
利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如含氯消毒剂、酒精等。
消毒效果的评估与监测
消毒效果的评估
通过实验室检测和现场检测等方法,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消毒效果符合 标准要求。
实验室环境
微生物实验室
微生物实验室在进行微生物培养 和实验时,需要保持高度无菌的 环境,对实验器材和操作台面进
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在进行基因测 序、PCR等实验时,需要保持无 菌环境,对实验器材和操作台面
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
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在进行化学实验时, 需要保持通风良好、防止化学品 残留的环境,对实验器材和操作
清洁消毒灭菌技术及 无菌技术操作
目 录
• 清洁技术 • 消毒技术 • 灭菌技术 • 无菌技术操作 • 清洁消毒灭菌及无菌技术操作的应用场景
01
清洁技术
清洁的定义与重要性
清洁的定义
清洁是指去除物体表面污垢、尘 埃、有机物残留的过程,以达到 清洁卫生的目的。
清洁的重要性
无菌操作的定义和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的定义和注意事项1. 无菌操作的定义无菌操作是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操作,以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和传播。
它是实验室、医疗机构和生物制药等领域中必不可少的技术,用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产品的质量安全。
无菌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空气质量控制空气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因此在无菌操作中需要对空气进行控制。
通常采用层流洁净工作台、无尘车间或无菌室来提供洁净环境。
这些设备能够过滤空气中的微生物,并保持洁净区域内的正压,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1.2 消毒与灭菌在进行无菌操作之前,需要对实验器具、工作表面和人员手部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酒精擦拭、紫外线照射和高温蒸汽灭菌等。
消毒处理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1.3 无菌操作技术无菌操作技术包括接种、传递和分离微生物等操作。
在进行这些操作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使用无菌培养皿和试管、穿戴无菌手套、避免开启培养皿或试管的口部接触空气等。
2. 注意事项在进行无菌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1 个人卫生在进入洁净区域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个人卫生措施。
这包括洗手、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佩戴无菌手套等。
还应注意避免打喷嚏、咳嗽或触摸脸部等可能导致微生物传播的行为。
2.2 工作区域清洁工作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工作表面应经常擦拭,并使用消毒剂进行处理。
还要定期更换工作台面上的纸巾或吸水垫,以避免积累过多的细菌。
2.3 器具消毒在使用实验器具之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常用的方法包括高温蒸汽灭菌、紫外线照射和化学消毒等。
消毒处理后,要确保器具表面干燥,并在无菌环境下存放,以防止再次受到污染。
2.4 避免交叉污染在进行无菌操作时,要避免不同微生物之间的交叉污染。
这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实验步骤、使用专用工具和设备等方式来实现。
还要定期更换培养基和试剂的批号,以避免批次间的差异导致的结果误差。
2.5 注意操作技巧在进行无菌操作时,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技巧。
清洁消毒灭菌技术及无菌技术操作
五、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 • • 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3、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并定期检测以确保其 有效浓度 • 4、待消毒的物品必须洗净、擦干,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注意 管腔内应注满消毒液,并打开器械的竹节和容器的盖 • 5、消毒液中不能放置纱布、棉花等物,因这这些物品易吸附消 毒剂而降低消毒效力 • 6、经浸泡消毒后的物品,在使用前应用无菌等渗盐水冲洗,以 免消毒剂刺激人体组织。
• • • • • • 1、取3-5ml洗手液掌心对掌心搓擦 2、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 3、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 4:两手互握互搓指背 5、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 6、指尖在掌心中磨擦
三、消毒灭菌的方法
• • • • • • • • • • • • (一)、物理消毒灭菌方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 2、光照消毒法 3、电离辐射灭菌法 4、微波消毒法 5、过滤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1、浸泡法 2、擦拭法 3、喷雾法 4、熏蒸法 5、环氧乙烷气、护理操作过程 中,防止一切微生物浸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 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 2、无菌物品 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 物品 • 3、无菌区域 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 区域
• • •
(一)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 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操作前30分钟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以免尘埃 飞扬 2、操作者准备 无菌操作前,操作者要修剪指甲、洗手,戴好帽子、口罩,必要时穿无菌衣、 戴无菌手套
四、紫外线消毒注意事项
• • • • • • 1、保持灯管清洁,至少每两周用无水乙醇棉球擦 拭灯管表面一次, 2、照射时注意保护病人的眼睛及皮肤,可戴墨镜 或用纱布遮盖双眼,肢体用被单遮盖。 3、紫外线消毒时,室内温度应调节20-30℃,相对 湿度为40%-60% 4、关灯后如需要再开启时,应间隔3-4min 5、定期检查灯管的照射强度(一般3-6个月测定一 次)如灯管照射强度70uwcm时应更换或记录时间, 凡使用时间超过1000h,需更换灯管 6、定期检测灭菌效果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一、目标:1、无菌持物钳:取用或传输无菌敷料、器械等。
2、无菌容器:保持已经灭菌物品处于无菌状态。
3、取无菌溶液法:保持无菌溶液无菌状态。
4、铺无菌盘法:将无菌巾铺在清洁干燥诊疗盘内,形成无菌区,放置无菌物品,以供实施诊疗时使用。
5、戴无菌手套法:实施无菌操作或接触无菌物品时戴无菌手套,以保护患者,预防感染。
6、使用无菌包法:用无菌包布包裹无菌物品用以保持物品无菌状态,供无菌操作用。
二、用物:无菌溶液、无菌手套、无菌诊疗碗包、无菌诊疗巾包、无菌持物钳包、无菌敷料容器、消毒溶液、棉签、弯盘、诊疗盘、另备小标签三、操作步骤:评定环境(环境清洁、宽大、光线充足、定时消毒,适合操作),操作前室内停止清扫,降低走动避免尘埃飞扬,操作台面清洁、干燥、平坦,物品布局合理(操作前用消毒毛巾擦拭诊疗台面及诊疗盘)——无菌操作前着装整齐,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必需时戴无菌手套及穿隔离衣)——检验用物(1、无菌溶液对光照射无浑浊、变色、无絮状物,瓶口无松动,瓶身无裂痕,在使用期内能够使用。
2、无菌手套包装完好、干燥、在使用期内,型号适宜。
3、无菌诊疗碗包无破损、无潮湿,消毒条码变色,在使用期内。
4、无菌诊疗巾包无破损、无潮湿,消毒条码变色,在使用期内。
5、无菌持物钳包无破损、无潮湿,消毒条码变色,在使用期内。
6、无菌敷料容器消毒条码变色,在使用期内。
7、消毒溶液在使用期内。
8棉签在开包时间内,能够使用。
9、弯盘清洁干燥.9诊疗盘清洁干燥。
10、另备小标签)——打开无菌持物钳包,取出无菌持物筒直立于桌面,将包布折好放于桌面下层,检验消毒试纸变色,弃于医疗垃圾桶,统计开包时间、日期并署名,将持物筒放于适宜位置——打开无菌诊疗巾包,打开存放无菌持物钳容器盖,手持无菌持物钳上1/3处,闭合钳断,垂直取出,关闭容器盖,保持钳端向下,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内活动,用无菌持物钳打开内层包布,检验消毒试纸变色,取一块诊疗巾置于诊疗盘内,用后闭合持物钳钳端,快速垂直放回容器内,将包布折好放于桌面下层——铺无菌盘,双手捏住无菌诊疗巾外面,轻轻抖开,双层平铺于诊疗盘上,将上层呈扇形折于对侧,开口向外——打开无菌诊疗碗外包布,用持物钳打开内包布,检验消毒试纸变色,用无菌持物钳夹取诊疗碗放在诊疗盘内,将包布折叠放妥于桌面下层——取出无菌敷料:去持物钳,打开无菌敷料容器盖,内面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拿手中,用无菌持物钳在无菌容器内夹取无菌敷料防于诊疗碗中——倒取无菌溶液前消毒瓶塞,待干后打开瓶塞,手持溶液瓶,瓶签朝下于掌心,倒出少许溶液旋转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致无菌容器中,倒好溶液后立即盖好瓶塞,再次消毒瓶塞——覆盖无菌盘,双手捏住扇形折叠诊疗巾外面,遮盖于物品上,对折上下层边缘,将开口处向上折叠两次,两侧边缘分别向下折叠一次,露出诊疗盘边缘,在小标签上注明铺盘日期、时间、签全名,放于无菌盘左上方——在无菌溶液瓶上注明开瓶日期、时间、使用方法并署名——将无菌盘置于诊疗车上,携至病房——戴无菌手套:将无菌手套袋平放于诊疗车上,打开外包装,两手同时掀开手套袋开口处,用一手拇指和食指同时捏住手套反折面部位取出手套,将两手套拇指对准,先戴一只手,再以带好手套手插入另一手套反折面内面,戴好另一只手套,若操作者工作服为长袖,应将手套翻边扣在工作服衣袖外面,双手对合交叉检验是否漏气,调整手套位置——脱手套,戴手套手捏住另一手套腕部外面,翻转脱下,再将脱下手套手伸入另一手套内捏住内面边缘,将手套翻转脱下,放入医疗垃圾桶内——洗手。
哪些技术是无菌操作方法
哪些技术是无菌操作方法无菌操作是一种用于处理和制备无菌条件下的实验样品或制造无菌产品的技术方法。
它可以有效地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和传播,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产品的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无菌操作技术:1. 灭菌:灭菌是无菌操作的基础。
它是使实验室设备、培养基、介质等无菌的过程。
灭菌的方法包括高温灭菌、化学灭菌和辐射灭菌。
高温灭菌是通过加热到高温杀灭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有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化学灭菌可以使用消毒剂如酒精、过氧化氢和醋酸进行杀灭微生物。
辐射灭菌则利用紫外线、X射线或γ射线辐射杀灭微生物。
2. 空气过滤:空气过滤是一种通过过滤器将空气中的微生物去除的无菌操作方法。
常见的过滤器有HEPA过滤器和微生物过滤器。
空气过滤可以应用于实验室环境中,以保持操作区域的洁净无菌,还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用于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
3. 无菌技术柜:无菌技术柜是一种密闭且通过高效过滤器供给无菌气流的设备。
它可以提供无菌操作区域,有效阻止微生物的进入和传播。
无菌技术柜常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和制药工厂中,用于处理和制备无菌条件下的试样和产品。
4. 手部消毒:手部是微生物最容易滋生和传播的部位,因此手部消毒是无菌操作中非常重要的步骤。
手部消毒一般可以通过洗手液进行常规清洁,再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消毒。
在无菌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经常进行手部消毒,以保持无菌条件。
5. 工作台消毒:无菌操作中的工作台也需要进行定期的消毒。
消毒可以使用含有酒精或其他消毒剂的湿纸巾或棉球进行,以彻底清除表面的微生物污染。
6. 无菌培养:无菌培养是一种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细菌培养的技术。
它可以通过提供无菌的培养基和无菌的操作环境,使细菌在无菌状态下生长。
无菌培养常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中研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特性。
7. 无菌包装:无菌操作在制造无菌产品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菌包装是将产品包装在无菌条件下,以防止微生物污染。
常见的无菌包装方法包括热灭菌包装和接触无菌包装。
无菌技术操作
<五>铺无菌盘
概念:铺无菌盘是将无菌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一无菌区,
放置无菌物品,以供治疗之用,有效时限不超过4小时。
<六>戴无菌手套
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已戴手套的 手不可触及未带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内面。
谢谢!
四、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一)种类:临床上常用的无菌持物钳有卵圆钳、长、短镊子三种。 (二)目的:用于取放和传递无菌物品,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
1、无菌持物钳的存放方法
(1)经压力蒸汽灭菌后浸泡在内盛消毒液的大口有盖容器内,容器 深度与钳长度比例适合消毒液面浸没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长 度的1/2,每个容器只能放置一把无菌持物钳。
(4)容器每周灭菌一次
开盖 盖盖
<三>取用无菌溶液
1、取用密封瓶装溶液: 检查:(1)外面:瓶签、瓶盖、瓶口 (2)内面:沉淀、浑浊、颜色 2、取用烧瓶装溶液:不可将无菌物品或非无菌物品伸入无菌溶液瓶 内蘸取或直接接触瓶口倒液,以免污染瓶内的溶液。
<四>无菌包使用
1、包扎发:十字形、一字行。 2、开包法:(1)放在清洁处打开 (2)托在手上打开 (3)一次性无菌物品开包法
一、概念
(一)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 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二)无菌物品: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三)无菌区域: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
(四)有菌区域:是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是经过灭菌处理而被污染的 区域。 (五)污染区:是指凡是直接或间接的与致病微生物相接触。
5、戴、脱无菌手套
<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消毒灭菌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2 化学消毒法
⑦碘伏:它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的不定型 结合物,在溶液中逐渐释放,能较长时间杀 菌。适用于施术者手、病员皮肤和器具消毒。 浸泡物常用浓度3~10%,1~2小时。使用碘 伏时应注意颜色的变化,当颜色褪到无色或 微黄时,杀菌力显著下降。
1.1 物理消毒法
②压力蒸气灭菌法:是利用水和水蒸汽传 导的热能,在高压、高温、温度大、穿透力 强的作用下杀灭一切细菌和芽胞。适用于耐 湿、耐高温的物品。
压力蒸气灭菌法以3M指示胶带和嗜热脂 肪杆菌芽胞化学指示片和生物指示菌片为生 物指示剂。
1.1 物理消毒法
③辐射消毒:钴一60*射线,它干扰微生 物代谢,破坏细胞膜,引起酶系统紊乱。适 用于一次性包装物品,如口罩、帽子、纱布、 纱垫等。以短小杆菌芽胞E601(ATCC27142) 为生物指示剂。
1.1 物理消毒法
⑤微波消毒:利用热效应。适用于包装厚 或导热差的物品,如药品消毒,微波内外同 时加热,杀灭策生物速度较快。
手术室常用消毒灭菌术
1.2 化学消毒法 ①戊二醛:能与细菌体内酶的氨基起反应, 阻碍细菌的新陈代谢。常用于医疗器械消毒。 2%中性戊二醛消毒内窥镜需10~30分钟,肝 炎病毒需1小时,各种物品灭菌时间隔需10 小时。经戊醛溶液浸泡的物品取出时需用无 菌水冲净。
手术室常用消毒灭菌术
2. 室内消毒 ⑴通风: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 ⑵福尔马林薰蒸法:详见上述。 ⑶乳酸薰蒸法:12ml/m3加热蒸气封闭30分钟。 ⑷紫外线消毒法:1W/m3消毒1小时 ⑸生物洁净法:主要采用空气净化技术,除掉 空气中的微粒尘埃。达到空气洁净的目的。初级过 滤用泡沫海绵,过滤率在50%以下,中级过滤用无 纺布,过滤率50~90%之间,高效过滤用超细下班 滤纸,过滤率99.95%左右。
药物制剂-灭菌与无菌操作技术
灭菌与无菌操作技术概述采用灭菌与无菌操作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制剂的安全性,保护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保证制剂的临床疗效。
因此,有效的灭菌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方式对药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灭菌与无菌操作技术是注射剂、输液剂、滴眼剂、创面用制剂、手术用制剂等灭菌与无菌制剂质量控制的重要保证,也是制备这些制剂必不可少的单元操作。
根据各种制剂或生产环境对微生物的限定要求不同,可采取不同措施,如灭菌、无菌操作、消毒、防腐等。
1)灭菌和灭菌法①灭菌。
是指用适当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手段。
②灭菌法。
是指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方法或技术。
2)无菌和无菌操作技术①无菌。
是指在指定物体、介质或环境中,不得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
②无菌操作技术。
是指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利用或控制制剂避免被微生物污染的操作方法或技术。
3)灭菌制剂、无菌制剂和非无菌制剂(限菌制剂)根据人体对环境微生物的耐受程度,《中国药典》(2015版)将制剂分为无菌制剂、灭菌制剂和非无菌制剂(限菌制剂)。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主要用于注射给药、手术时使用或外伤患部的局部给药,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一系列的特殊技术对工艺过程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的污染。
目前主要应用的技术有:生产用水的处理技术、液体过滤技术、微生物和热原去除技术、生产环境的洁净度控制技术等。
①无菌制剂。
是指在无菌环境中采用无菌操作法或无菌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
②灭菌制剂。
是指采用某一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
③非无菌制剂。
(限菌制剂)是指允许一定限度的微生物存在,但不得有规定控制菌存在的一类药物制剂。
药剂学中灭菌法可分为物理灭菌法、化学灭菌法。
物理灭菌法利用蛋白质与核酸具有遇热、射线不稳定的特性,采用加热、射线和过滤方法,杀灭或除去微生物的技术称为物理灭菌法,也称物理灭菌技术。
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无菌操作技术规程无菌技术作为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医护人员必须正确熟练地掌握,在技术操作中严守操作规程,以确保患者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一、无菌技术的概念和原则(一)无菌技术的概念1、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2、无菌物品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3、无菌区域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称无菌区域。
4、非无菌物品或区域未经灭菌或经灭菌后被污染的物品或区域,称非无菌物品或非无菌区域。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环境应清洁、宽敞,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停止卫生处理,减少人员走动,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尘埃。
治疗室每日做好操作台表面、地面清洁后,进行空气消毒。
2、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衣帽穿戴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外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排放,使用纺织品材料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一周为宜,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用品有效期宜为1月,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一次性纸塑袋、医用无纺布、硬质容器包装的有效期宜为6个月。
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无菌物品一经使用或过期、潮湿应重新进行灭菌处理。
4、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距无菌区20Cnb取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镶),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可过久暴露,若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疑有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
5、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个患者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二、无菌技术的操作流程1、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工作人员按要求着装,备齐用物,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号。
第四节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1
加热、射线和过滤方法,杀灭或除去微生物的技术称为
物理灭菌法,亦称物理灭菌技术。
该技术包括: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灭菌法和 射线灭菌法。
5
1、干热灭菌法
在干燥环境下进行灭菌的方法, (1)火焰灭菌法:系指用火焰直接灼烧灭菌的方法。 灭菌迅速、可靠、简便,但只适用于耐火焰的物料, 适用于金属、玻璃等,不适用于药品。
分子筛(二乙胺基乙基葡萄糖凝胶)
33
器具中热原的除去方法
(1)高温法
(2)酸碱法
能够耐高温处理的容器、用具,洗
采用重铬酸钾-浓硫酸液浸泡容器,
净后250℃加热半小时以上 或用2%NaOH洗涤输液瓶。
34
热原检查
1、家兔法:用于热原检查/家兔的热原反应与人基本类
似/一定量供试品静脉注入家兔,在规定时间内,观察 家兔体温升高情况,判断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
灭菌力最强的波长为254nm。属于表面灭菌。
一般用于物体表面、无菌室空气及蒸馏水灭菌。 普通玻璃吸收紫外线,装于玻璃容器中的药物 不能用紫外线灭菌。紫外线对人体有害,照射 时间过长易发生结膜炎、皮肤烧灼等伤害。
生产中一般在操作前开启紫外灯1—2小时,
操作时关闭。
14
(二)化学灭菌法: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
附加剂的选用应根据主药性质和给药途径决定。
常有以下几种:
39
增加主药溶解度的附加剂
(一)助溶剂 使难溶性药物生成可溶性复盐、络合物和分子 缔合物 常用KI、NaCl、有机酸及其钠盐、酰胺类 (二)增溶剂 1、吐温-80 作肌肉注射剂的增溶剂,常用量为
0.5%~1.0% 。 2、胆汁 是一种天然增溶剂、常用量为0.5%~1.0%。 3、甘油 是酚性成分和鞣质的良好溶媒,可用来防止 这些成分产生沉淀,常用量为15%~20%。
无菌操作技术3篇
无菌操作技术第一篇:无菌操作技术的定义和原理无菌操作技术,简称无菌技术,是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方法。
它是现代微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特别是在制药、生物制品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因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它们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并通过空气、物品、人员等途径进行传播,因此要想有效地控制微生物的传播和污染,必须采用无菌技术进行操作。
无菌技术的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手段,尽可能的将微生物污染源去除或消灭。
然后在无菌环境中进行操作,以确保所操作的样品和容器等物品不被新的微生物污染。
一般来说,无菌技术主要包括以下的操作步骤:1、物品的清洗:把操作所需的物品或器具放置在无菌过滤的水中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污物和细菌。
2、灭菌处理:使用高温高压灭菌机、滤器或紫外线杀菌器等对物品进行灭菌处理,以杀灭在物品表面的细菌和病毒。
3、穿戴无菌制服:将所需的无菌制服穿戴干净,以降低人员对无菌环境的破坏。
4、工作台及器具无菌处理:将操作所需的操作台面、器具、试剂瓶、离心管等物品用70%的乙醇或其他无菌溶液进行清洁,保证操作区域的无菌性。
5、操作人员手部无菌处理:使用消毒液或洗手液洗手,穿戴手套,并保证手部的无菌性。
6、采集样本:使用经过无菌处理的工具,如针头、牙签等取样,保证样品的无菌性。
7、实验环境无菌清洁:对操作区域的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确保实验环境的无菌性。
总之,无菌技术的入门是要注意细节,从物品的清洗、灭菌处理,到工作台及器具无菌处理、操作人员手部无菌处理,再到采集样本和实验环境的无菌清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特别关注,只有做到每一个细节的精细,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无菌操作。
第二篇:无菌采样技术的方法和操作步骤在临床医学、生物学等领域中,采集微生物样本是检测和诊断的重要环节。
无菌采样技术是指在无菌环境下采集微生物样本的方法。
它可以有效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和人为干扰,确保采集到的样本符合检测和诊断的要求,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手术室无菌技术和灭菌方式课件
未来手术室无菌技术和灭菌方式的发展趋势 析未来手术室无菌技术和灭菌方式的发展趋势, 包括技术发展方向、市场需求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情况,为医疗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04
分析未来手术室无菌技术和灭菌方式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发展方向、市场需求
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情况,为医疗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空气净化:采用层流技术,将空气中的细 菌和病毒过滤掉
手术区域划分:严格区分有菌区和无菌区, 避免交叉感染
物品消毒: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对手术器 械、敷料等进行消毒
操作规范: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 手术过程无菌
手术室灭菌方式
03
物理灭菌方式
紫外线灭菌:利用紫外线照射杀灭细菌,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臭氧灭菌: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杀灭细菌,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干热灭菌:通过高温使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而杀灭细菌,适用于耐高温的物品 湿热灭菌:利用高温高压蒸汽杀灭细菌,具有广谱杀菌作用,效果可靠
手术室无菌技术和灭菌方式的新技术研发 介绍新的无菌技术和灭菌方式的研发情况,包括新技 术的研究进展、实验验证和应用前景等。
01
介绍新的无菌技术和灭菌方式的研发情况,包括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实验验证和
应用前景等。
手术室无菌技术和灭菌方式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 分析手术室无菌技术和灭菌方式在医疗领域
的应用前景,包括其在不同手术类型、不同治疗方式中的应用和推广情况。
菌效果 • 灭菌物品监测不当:如未定期对灭菌物品进行监测,无法及时发现灭菌效果不佳
的情况 • 处理措施:针对以上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调整灭菌器参数、规范物品摆
放、清洗物品、更换包装材料、及时干燥物品、定期监测等,确保灭菌效果达标。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一、目的:1、无菌持物钳:取用或者传递无菌敷料、器械等。
2、无菌容器:保持已经灭菌的物品处于无菌状态.3、取无菌溶液法:保持无菌溶液的无菌状态。
4、铺无菌盘法:将无菌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无菌区,放置无菌物品,以供实施治疗时使用。
5、戴无菌手套法:执行无菌操作或者接触无菌物品时戴无菌手套,以保护患者,预防感染。
6、使用无菌包法:用无菌包布包裹无菌物品用以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供无菌操作用。
二、用物:无菌溶液、无菌手套、无菌治疗碗包、无菌治疗巾包、无菌持物钳包、无菌敷料容器、消毒溶液、棉签、弯盘、治疗盘、另备小标签三、操作流程:评估环境(环境清洁、宽敞、光线充足、定期消毒,适合操作),操作前室内停止清扫,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操作台面清洁、干燥、平坦,物品布局合理(操作前用消毒毛巾擦拭治疗台面及治疗盘)——无菌操作前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必要时戴无菌手套及穿隔离衣)--检查用物(1、无菌溶液对光照射无浑浊、变色、无絮状物,瓶口无松动,瓶身无裂痕,在有效期内可以使用。
2、无菌手套包装完好、干燥、在有效期内,型号合适。
3、无菌治疗碗包无破损、无潮湿,消毒条码变色,在有效期内.4、无菌治疗巾包无破损、无潮湿,消毒条码变色,在有效期内。
5、无菌持物钳包无破损、无潮湿,消毒条码变色,在有效期内。
6、无菌敷料容器消毒条码变色,在有效期内.7、消毒溶液在有效期内。
8棉签在开包时间内,可以使用。
9、弯盘清洁干燥.9治疗盘清洁干燥。
10、另备小标签)——打开无菌持物钳包,取出无菌持物筒直立于桌面,将包布折好放于桌面下层,检查消毒试纸变色,弃于医疗垃圾桶,记录开包时间、日期并签名,将持物筒放于合适位置——打开无菌治疗巾包,打开存放无菌持物钳容器盖,手持无菌持物钳上1/3处,闭合钳断,垂直取出,关闭容器盖,保持钳端向下,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内活动,用无菌持物钳打开内层包布,检查消毒试纸变色,取一块治疗巾置于治疗盘内,用后闭合持物钳钳端,快速垂直放回容器内,将包布折好放于桌面下层——铺无菌盘,双手捏住无菌治疗巾外面,轻轻抖开,双层平铺于治疗盘上,将上层呈扇形折于对侧,开口向外——打开无菌治疗碗外包布,用持物钳打开内包布,检查消毒试纸变色,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治疗碗放在治疗盘内,将包布折叠放妥于桌面下层——取出无菌敷料:去持物钳,打开无菌敷料容器盖,内面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拿手中,用无菌持物钳在无菌容器内夹取无菌敷料防于治疗碗中——倒取无菌溶液前消毒瓶塞,待干后打开瓶塞,手持溶液瓶,瓶签朝下于掌心,倒出少量溶液旋转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致无菌容器中,倒好溶液后立即盖好瓶塞,再次消毒瓶塞——覆盖无菌盘,双手捏住扇形折叠的治疗巾外面,遮盖于物品上,对折上下层边缘,将开口处向上折叠两次,两侧边缘分别向下折叠一次,露出治疗盘边缘,在小标签上注明铺盘日期、时间、签全名,放于无菌盘左上方-—在无菌溶液瓶上注明开瓶日期、时间、用法并签名——将无菌盘置于治疗车上,携至病房——戴无菌手套:将无菌手套袋平放于治疗车上,打开外包装,两手同时掀开手套袋开口处,用一手拇指和食指同时捏住手套的反折面部位取出手套,将两手套拇指对准,先戴一只手,再以带好手套的手插入另一手套的反折面内面,戴好另一只手套,若操作者工作服为长袖,应将手套的翻边扣在工作服衣袖的外面,双手对合交叉检查是否漏气,调整手套位置——脱手套,戴手套的手捏住另一手套腕部的外面,翻转脱下,再将脱下手套的手伸入另一手套内捏住内面边缘,将手套翻转脱下,放入医疗垃圾桶内——洗手。
无菌操作技术实验报告
无菌操作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四植物材料的准备与无菌操作技术实验四植物材料的准备与无菌操作技术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选择合适的外植体,并进行科学的体表灭菌,获得无菌植物材料的方法。
2.通过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无菌操作训练,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药品与用具超净工作台、75%酒精、次氯酸钠、MS培养基、接种器械(接种盘、解剖刀、镊子)、酒精灯、植物材料、小型喷雾器。
三、实验方法(一)外植体消毒1、外植体处理后在自来水流水下冲洗。
(以下的步骤都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2、放到75%酒精中浸泡30 s,倒掉后用无菌水冲洗。
3、用2%次氯酸钠处理10min后,无菌水清洗数次,备用。
(二)无菌操作技术1.操作人员进入接种室前必须用水和肥皂洗净双手,换上已消毒的工作服、帽子、口罩、鞋子后方可进入接种室。
2.接种前用70-75%酒精喷雾或擦洗工作台台面,开紫外灯照射20~30min;,在送风15~30min,让过滤空气吹拂工作台面和台壁四周。
3.用75%酒精消毒双手,并用酒精将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瓶进行消毒后放进工作台上。
4.接种工具用95%酒精浸泡后在酒精灯上灼烧灭菌。
,5.接种时,腰带口罩,不准讲话或对着实验材料或培养容器呼吸。
打开瓶塞或瓶盖时注意不要污染瓶口。
瓶口在拔塞前灼烧灭菌。
手不能接触接种器械的前半部分(及直接切割植物材料的部分),接种操作时(包括拧开或拧上培养瓶盖时),培养瓶、试管或三角瓶应水平放置或倾斜一定角度(45。
以下),避免直立放置而增大污染机会。
手和手臂应避免在培养基、植物材料、接种器械上方经过。
在接种过程中,接种器械要重新灼烧灭菌。
6.切割外植体时,应在预先经灭菌的接种盘或培养皿、牛皮纸上进行。
7.在每次操作之前尽量把操作过程中必须使用器械盒药品先放入台内,不要中途拿进。
同时,台面上放置的东西也不宜太多,特别注意不要把东西迎面堆得太高,以致挡住气流。
四、实验作业1.将本次的实验内容整理成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绩:日期:2015年12月18日南京林业大学实验报告
专业学号姓名
实验二、灭菌、无菌操作技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植物材料的准备、消毒。
2、培养基配制及器皿高温灭菌。
3、无菌操作及接种的原理和技术。
二、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必须在无菌环境中进行,因此外植体、器皿及作为外植体生长介质的培养基的灭菌操作非常重要,一旦污染,就会造成组织培养的失败。
野外植物材料都有各种菌类,进行离体培养前需经过表面消毒灭菌;培养基封装封口后应立即灭菌,至少应在24小时内完成灭菌程序。
三、材料与仪器
1、材料:喜树带芽茎段
2、仪器设备: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烘箱、培养室镊子、记号笔、橡皮筋、玻璃器皿、三角烧瓶、烧杯、量筒、剪刀、棉塞、绳子、牛皮纸、酒精灯、喷雾器等。
四、实验步骤
1)培养基的消毒将分装好的培养基放入消毒灭菌锅灭菌,灭菌20分钟左右,灭菌后从灭菌锅中取出培养基,平放在实验台上令其冷却凝固。
2)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
(1)高压锅放水至平把架;(2)把包扎好的培养基装入高压锅;(3)盖上热压锅盖,上紧螺帽(注意对角拧紧螺帽)关上气阀和安全阀;(4)然后接通电源;(5)压力计升至0.05MPa时,打开放气阀,排除冷空气(此步很重要);(6)排除冷空气后,关闭放气阀,待压力升到0.11MPa位置时,开始计算灭菌时间,具体方法:当压力锅指针升至0.12MPa时,关闭电源,待指针下降至0.11MPa时接通电源,不断重复此操作过程,维持20分钟;(7)灭菌时间达到20分钟后,除去电源,打开放气阀(注意要逐渐放气)待高压锅内的空气完全排除后,打开热压灭菌锅盖(注意对角扭松螺帽)稍待冷后再把培养基取出;(8)经过灭菌的营养培养基不宜放置太长,应尽早使用,但为了在使用前能检查培养基有无微生物污染,可将培养基置于25℃下保存4天,如果培养基需要贮存较长时间,可在4℃低温下保存。
3)植物材料表面
清理材料→→流水冲洗→→加入吐温(或洗衣粉)清洗→→自来水冲洗
4)喜树外植体的接种
1、准备打开超净工作台,将镊子酒精灯放如超净工作台中,用紫外灯照20min 后关闭紫外灯,同时将豌豆种子用自来水冲20min关闭紫外灯后在台上点燃 2 个酒精灯,用棉球将镊子烧4次,超净作台少2次。
将喜树、大烧杯等放入超净工作台。
2、接种将所要用的三角瓶用75%的酒精喷湿,接着把手喷湿并把三角瓶带入超净工作台。
接着将灭菌处理好的喜树在超净工作台上用镊子靠近酒精灯的外焰放入向下倾斜的锥形瓶杯中,直到接种完毕盖上棉塞,贴上标签,放入培养室。
3、完毕后清理干净工作台,紫外光灭菌30min.
5)观察
五、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后成功将所有的试管接种了外植体并将其封口,做好标记最后放入了无菌培养室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再次观察发现有被污染的也有没被污染的。
六、注意事项
1.在灭菌之前一定要检查锅中的水位,严禁干烧,以免造成事故。
2.灭菌前还需检查排气阀是否关上。
3.只有当锅中压力为零时才能打开锅盖否则会有危险。
4.锅内应留有空隙,不能太满。
5.灭菌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可以超过灭菌锅规定的压力范围。
6.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七、思考与反思
1.整个实验都必须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所以我们在进行接种前需要将自己的双手用酒精消毒确保无菌污染。
2.在接种时试管和双手都要靠近酒精灯的火焰旁,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一个条件。
3.在将外植体放入试管中时要确保其形态学上端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