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中山大学医学院报考指南
0
基础医学院 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 10 1 9 2 1 1 2 2
基础医学院 071009 细胞生物学 1 0 1 1 0 1 1 1
0
基础医学院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60 1 59 23 1 22 8
2:中山医研究生90%都是外校的,其中以河南,山东,湖北,江西的最多。尤其以河南研究生为甚,本校占不到10%。本校每年保送生一共40个左右,考上的大概也是30个左右。不过由于近来就业形势不如以前,本校考研人数会上升;
3:中山医相对公平,看外校生的数目就知道,但是对于本校的肯定优先录取,即使相差几十分;(大约是30分)
附属第一医院 100202 儿科学 35 0 35 12 0 12 6 6 0
附属第一医院 100204 神经病学 101 2 99 28 2 26 10 9
0
附属第一医院 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0 0 0 0 0 0 7
7 0
附属第一医院 100201 内科学 396 5 391 98 5 93 31 31 0
14 0
公共卫生学院 1004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4 0 4 2 0 2 4
4 0
公共卫生学院 10040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47 0 47 17 0 17 12
0
基础医学院 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65 5 60 18 5 13 5
5 0
基础医学院 100105 法医学 33 1 32 7 1 6 12 12 0
19 0
基础医学院 100102 免疫学 34 2 32 16 2 14 6 6 0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学系简介
a n d DY S 3 9 3 i n a P C R p e n t a p l e x f o r ma t [ J ] .F o r e n s i c
S c i I n t , 2 0 0 1 , 1 1 9 ( 1 ) : 2 8 — 4 1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4 —1 0)
项 目子课 题 1 项、 部 省级 及 国际 多项 合 作课 题 8项 。 我 系工作 人 员作 为主 编 与 副主 编 , 编 写教 材 与专 著 9部 。
经过 几十年的 学科建设 . 我 系人 才培 养和科 学研 究的综合 实力居 于 国内同行前列 , 在 国 内外学术界 享有较
高 声誉 。 同时 , 我 系利 用 中 山 大 学法 医 学 的 学科 优 势 和 技 术优 势 为社 会 提 供 优 质 的 司 法鉴 定服 务 , 为“ 依 法
硕士 生一 博士生一 博 士后培 养体 系和教 育平 台, 形成 了全 国公认 的学科体 系齐全 、 科研 力量雄厚 、 社会 贡献
突出, 具 有较 好 影 响 的 高级 法 医人 才培 养 基 地 。 我 系2 0 0 0年 成 为 “ 广 东省 重 点 学科 ” . 2 0 0 4年 成 为 “ 广 东省 名 牌 专 业 ” 。 2 0 0 7年 《 法 医病 理 学》 被 评 为 “ 国 家级 精 品课 程 ” 2 0 0 9年 我 系联 合 中 山 大 学 法 学 院成 功 申报 成 为 “ 国 家 级 法 学 实验 教 学 示 范 中心 建 设 单位” . 同 时被 司 法部 确 认 为 “ 法 医临床 学 司法 鉴 定 人 转 岗教 育 培 训 机 构 ” 。2 0 1 0年 成 为 “ 法 医 学 国 家级 特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一、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医院数字化、医疗仪器研制与开发,生物信息处理、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素质生物医学工程专门人才。
三、基本培养规格1.热爱祖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医药卫生事业,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为人民医药卫生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遵纪守法,艰苦求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
2.较系统的掌握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具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修养;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为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及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打下基础。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体魄健全,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数毕业总学分200学分,其中:必修课:151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46学分,专业基础必修课56学分,专业必修课25学分,专业实习24学分),占75.5%,课内总学时数为2460学时;专业限定选修课:25学分,占12.5%,课内总学时数为432学时;素质选修课:24学分,占12%,课内总学时数为448学时。
五、毕业实习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24周共计24学分,集中安排在第八学期。
六、学位授予按照我校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200学分,通过毕业设计考核,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经我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丁俊军实验室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丁俊军实验室
佚名
【期刊名称】《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年(卷),期】2023(15)1
【摘要】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丁俊军实验室位于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北校园。
2009年6月丁俊军教授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后,赴美国西奈山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
2015年底,丁俊军教授回国后选择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建立起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开展独立的科研课题研究。
现有技术人员7名,其中高级职称2名、副高级职称2名、博士后3名,获博士以上学历者7名。
实验室拥有Roche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Thermo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全自动化学发光图像分析系统、高速及高速低温离心机、生物安全柜、核酸电泳仪等分子生物实验设备,设备总值约300余万元。
【总页数】1页(PF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2.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长学制(八年制)横向比较研究
3.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4.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5.以细胞重编之术探心脏再生之路——专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曹楠教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山大学医学部
中山大学医学部
中山大学医学部是一所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所重
点医学院校。
始建于1924年,前身是国立广东医学院,2001
年更名为中山大学医学部。
医学部阿福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医学院校。
中山大学医学部设有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卫生管理等七个二级学院。
其中,临床医学学院是该校最大的学院之一,也是培养临床医生的主要学院之一。
中山大学医学部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
教师队伍由一批
高素质的医学专家、学者和教育家组成,其中,一些教师还兼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
此外,医学部还设有一系列的教研机构和实验中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
中山大学医学部重视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并提供了相关的支持和资助。
此外,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实习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医学的实际应用。
中山大学医学部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世界上许
多知名的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开展了许多合作研究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
这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交流机会。
总之,中山大学医学部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学术
传统的医学院校。
学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为国家的医疗事业和健康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国内医科大学排名
国内医科大学排名版本11.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北京大学3.复旦大学4.中山大学5.上海交通大学6.华中科技大学7.四川大学8.中南大学9.首都医科大学10.中国医科大学11.哈尔滨医科大学7个博士后,36个博士点,52个硕士点。
[食品卫生与营养第一] 12.浙江大学3个博士后,35个博士点,54个硕士点。
13.南方医科大学概况3个博士后,36个博士点,50个硕士点14. 中国药科大学14个博士后.23个博士点.26个硕士点.15.吉林大学医学院4个博士后,11个博士点,22个硕士点。
16.天津医科大学3个博士后,26个博士点,47个硕士点。
17.重庆医科大学3个博士后,22个博士点,47个硕士点。
[检验诊断第一] 18.山东大学医学院2个博士后,18个博士点,52个硕士点。
19.南京医科大学个3个博士后,20个博士点,42个硕士点。
20.河北医科大学4个博士后,16个博士点,40个硕士点。
21.上海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5个博士点,23个硕士点。
22.苏州大学医学院2个博士后,12个博士点,31个硕士点。
23.北京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a5个博士点,16个硕士点。
24.沈阳药科大学1个博士后,19个博士点,20个硕士点。
24.新疆医科大学3个博士后,3个博士点,35个硕士点。
25.暨南大学医学院1个博士后,3个博士点,22个硕士点。
26.西安交通大学18个博士点,36个硕士点。
27.南京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6个博士点,18个硕士点。
28.黑龙江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2个博士点,23个硕士点。
28.天津中医学院1个博士后,18个博士点,25个硕士点[该校的针灸专业第一] 29.福建医科大学12个博士点,47个硕士点。
30.南昌大学医学院9个博士点,41个硕士点31.武汉大学医学院7个博士点,37个硕士点。
32.郑州大学医学院7个博士点,30个硕士点。
33.安徽医科大学4个博士点,46个硕士点。
广东省各大学简介
广东省各大学简介1中山大学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邮政编码:510275电话:(020)84111598传真:(020)84111598网址:主管部门:教育部概况: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
原中山大学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自创办的,原名广东大学。
192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大学。
1999年与珠海市合作建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中山医科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866年的博济医学堂,后发展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
1953年,与中山大学医学院、广东光华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
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57年学校改名为中山医学院。
1985年改名为中山医科大学。
原两校都列入“211工程”。
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学术传统。
原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山医科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校合并,实现了强强联合,使中山大学的学科设置更加齐全,学科力量更为壮大,并使合并后的中山大学进入了全国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行列,为实现“把中山大学建设成为居于国内一流大学前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合并后的中山大学三校区总面积达5.04平方公里,是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
设有17个学院及研究生院,63个本科专业。
共有11个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有104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176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有7个专业学位点。
拥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31个广东省重点学科;拥有6个国家文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拥有中国第一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
合并后的中山大学,师资力量更为雄厚。
全校有教职工10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00多人。
有博士生导师370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检验医学专业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检验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一、学制:五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医院、血站及卫生防疫等部门从事检验医学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检验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三、基本培养规格1.热爱祖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医药卫生事业,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为人民医药卫生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遵纪守法,艰苦求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
2.较系统的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的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和卫生检验的基本能力,有微生物检验、寄生虫检验、免疫检验、生物化学检验与临床医学检验、卫生理化检验的基本技能,具有对各种检验结果初步评价的能力,以及对检验工作管理及质量控制的能力;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修养;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为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及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打下基础。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体魄健全,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数毕业总学分251学分,其中:必修课:224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56学分,专业基础必修课52学分,专业必修课67学分,临床及专业实习49学分),占89.2%,课内总学时数为4018学时;专业限定选修课:14学分,占5.6%,课内总学时数为284学时;素质选修课:13学分,占5.2%,课内总学时数为260学时。
五、毕业实习临床实习、专题实习和专业实习49周共计49学分,第八、第九学期安排临床实习内科4周,外科4周,妇产科2周,传染科2周;第九、第十学期安排专业毕业实习及专题讨论实习33周,毕业论文7周,答辩2周。
广州有什么大学
广州有什么大学广州是中国第三大城市,也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广州拥有许多优秀的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
下面将介绍一些广州的大学。
1. 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中山大学是广州最著名的大学之一,也是中国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母校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是一所以提供全面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中山大学的学科涵盖了理、工、医、经济、文科等多个领域,并在很多领域内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2. 华南理工大学(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华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科和理科为主的学校,也是广州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
华南理工大学的工程、材料科学和化学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学校还与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前景。
3. 华南师范大学(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华南师范大学是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师范类大学之一,也是广州市唯一的一所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以教育学为主,同时也涉及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
4. 中山医学院(Sun Yat-sen University, Zhongshan School of Medicine)中山医学院是中山大学的医学部,也是广州最好的医学院之一。
学校成立于1865年,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师资和教育资源。
中山医学院在医学、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并在培养医学专业人才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5. 广州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广州大学是广东省属重点支持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广州市的一所著名高校。
学校设有各种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包括工科、理科、文科、管理学等。
广州大学以其卓越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受到学生和企业的赞誉。
除了以上几所大学,广州还有许多其他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大学。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现状与思考作者:徐睿徐柳菁钱政宇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6年第10期【摘要】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与探索,初步形成具有中山医学院特色的八年制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医学前教育是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国内各院校八年医学教育阶段的进行了对比,本文对比了国内各院校八年制医学前教育的开展情况,分析了中山医学院医学前教育的现状,并就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提高八年制教育质量,培养医学精英人才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八年制医学前教育中山医学院【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49-02一、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的诞生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洲国家的医学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医学培养通常采取预科+专业的模式,其医学生均来自已完成3~4年大学本科教育的预科生或毕业生[1]。
国外的预科课程开设了丰富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关课程,美国、德国等国家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总学时多达20%—25%[2]。
因此,经过预科课程的培养,学生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底蕴,同时还具备了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发展潜质与培养基础。
国外的发展模式,加之医学技术与自然科学的关联愈渐紧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编程等均成为医学的相关学科,由此催生了我国八年制的发展[3]。
我国近现代西医教育始于 19 世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医学教育形成了以五年制为主体,三、七年制并存的医学教育体制[3]。
19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以下简称“协和”)最早开设八年制医学教育。
新世纪以来,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陆续批准高校增设八年制医学教育专业。
目前全国共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山东大学14所高等院校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专业。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长学制(八年制)横向比较研究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长学制(八年制)横向比较研究作者:刘少静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第23期【摘要】梳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现状,分析我院八年制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差异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目前,国内医学教育专家及教育管理专家均已形成共识,要在我国有条件的地区积极、稳妥推行八年制高等医学,并与国际接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优潜质的医学专门人才。
【关键词】八年制医学生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41-02一、医学八年制缘起及其背景1919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开始启动八年制医学教育,以培养优秀的医学精英人才。
2001年教育部允许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北京大学医学院继而成为我国第二所试办八年制的医学院校。
2004年5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批准了一批重点高校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
目前,包括三所军医大学第二、三、四军医大学在内的十七所医学院校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中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四川大学等试办了八年制医学教育。
除了北京大学医学部招生人数较多,其他各校每年招收人数不超过100人。
我国八年制招生规模小,招生学校少。
“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强化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办学原则,培养目标趋同,即基本上均为培养临床+科研复合型人才。
二、三种不同学制的医学专业比较2010年,国家卫计委在上海市率先启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的改革试验”。
2014年11月27日,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召开“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推进会”,明确了我国医生培养的方向是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或3年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中山大学文件-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杨炼红、梁嫣然、刘中霖、 陶恩祥 陈穗俊、严励、王丽娟、陈勍、 李春海 阎英、王建华、李彦、王焱、 许跃、曾东林、肖雪、谷海晶 张滨、蔡柳洪、陈斌、陈俊、 罗斌、甘照宇
事业管理(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实践
蔡永茂、王锋、王守力
以“马研班”为载体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行政管理专业全流程教学探索
李辉、莫华、沈成飞、谭毅、 石德金、刘洁予、徐亮 何艳玲、陈那波、张书维、 陈天祥、倪星、岳经纶、叶林、 练宏
强体质·重能力·创特色·益终身——大学体育 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改革深化与创新实践
附件 4
中山大学第八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获奖成果名单
(成果编号排序不分先后)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成果名称
主要完成人
“博雅教育”——汶川科考实践教学探索
周大鸣、郑君雷、张和清、 朱健刚、贺立平、海珊、李粤丹
协同创新,建立对口支援贫困地区高校人才培 养工作长效机制的探索
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学科会聚、通识教育与高素质人才培养:国际 经验与中山大学实践模式探究 “教学—实践—科研”三位一体的社会工作专 业实习模式 高水平科学研究促进商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基于国际金融学院的实践 哲学专修课的教学实习探索 项目式开放协同教学机制探索——以“公共传 播/公共关系项目研究与训练”课程为例 立足现当代中国文化的留学生中国文化教学 《国际商法》通识教育与国际化教学实践研究 “主体互动”教学模式在国际政治专业本科人 才培养中的运用
“临床问题导向”的医学影像教学系统改革
妇产科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系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目标驱动的一体化药 学综合大实验教学新体系 生药学教学中的兴趣驱动与野外实习基地建 设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教学区长制度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应 用 急诊医学教材体系建设 研究式教学模式在神经科临床教学改革中的 应用 临床模拟技能操作培训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 探索与实践 创建《实践牙合学》课程,弥补口腔知识短板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61生物综合(B)或662基础医学综合
(4)903生理学
复试专业课:
F5011生物化学
"
??02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03端粒、端粒酶与肿瘤衰老
??04血管增生性疾病的分子机制
??05病毒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
??05医学细胞与分子遗传学
??06眼遗传病研究
071009 细胞生物学
??01细胞结构与功能及激光医学 "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61生物综合(B)或662基础医学综合
(4)902生物化学(B)
复试专业课:
F5021细胞生物学
"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70医疗仪器的应用
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08方向招收的考生入学后在口腔医学院培养。
??01神经退行性变的病理机制和实验治疗 "方向(01、02、03、04、05、06、07、08、09、10、
11)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6西医综合
复试专业课:
??09纳米医学与组织工程材料 方向(09)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61高等数学(B) (4)902生物化学(B) 复试专业课: F5021细胞生物学
??07计算机在医学物理学中的应用
??08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及其网络通信 方向(08)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61高等数学(B) (4)904电子技术 复试专业课: F5008微机技术及其应用(加试计算机综合程序设计)
中山医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修订-中山大学医学院
中山大学医学院本科生奖学金综合测评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更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学校“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努力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学校本科生奖学金等管理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学生必须自觉地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力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接受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的教育,接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学风严谨,能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自觉遵守国家纪律,遵守《高等学校大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和实习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范围为中山大学医学院全日制本科生。
第四条评选过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第二章基本要求与操作流程第五条本办法旨在规范我院本科学生综合测评工作,做到程序规范、内容全面、标准客观、结果公正。
第六条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应遵循如下原则:一要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与进行科研探索;二要认同学生在社会工作与参加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成绩;三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警示;四要实事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
第七条综合测评原则上每学年进行一次,实行量化考核和“奖加罚扣”的原则。
第八条测评总分由专业素质测评和非专业素质测评两个项目构成,分别占成绩的80%和20%,每个单项均以100分计。
(具体计算公式见第十七条)第九条以年级为单位按综合测评成绩高低排序,在此基础上进行优秀学生奖学金的评选,奖学金等级原则上按综合测评名次评定。
如果评选奖学金时出现两人以上综合测评分同分,以学业成绩高者名次为先。
如果学业成绩也相同,则由学院奖学金评审小组讨论决定。
第十条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不得参加本学年度优秀学生奖学金评选:1、所有必修课和限选课<专选>、公共选修课的单科成绩不及格者;2、凡违反校纪校规,受到校纪处分和学校、校区(学院)、系(年级)的通报批评者;3、一年级新生未参加军训者(港澳生或经院系批准者除外)。
五年制医学专业-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五年制医学专业实验教学大纲中山医学院二○○六年十一月目录序言(编写五年制医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 (4)五年制医学专业实验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 (5)五年制医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基础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7 《医学物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3 《细胞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7)《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22)《人体解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27)《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47)《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54)《实验生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63)《病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71)《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82)《分子医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90)《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96)《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101)《仪器分析》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106)《法医毒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10)《法医毒物分析》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14)《法医病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18)《法医临床医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23)《法医学探索性》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27)《法医物证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30)五年制医学专业各分枝学科开设的实验教学课程及学时 (135)]序言我校五年制医学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眼科视光学、法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
中山医学院介绍
中山医学院介绍“中山医学院”最早得名于1957年,其源头可以追溯到1866年成立的中国最早西医学校——博济医学堂。
中山医学院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66年创立博济医学堂到解放初期院校调整之前(1866~1953)1866年,美国传教士、外交家伯驾在广州设立博济医学堂,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学医和从事革命活动。
后来,博济医学堂并入岭南大学,成立岭南大学医学院。
随后又吸纳了私立夏葛医学院。
随后私立夏葛医学院又并入岭南大学医学院。
中山医学院的另一个重要的源头是1909年成立的广东公医学堂。
广东公医学堂后来发展成广东公医医科大学,又并入国立广东大学,随大学更名,成为中山大学医学院。
第二阶段:从解放初期院校调整到2001年两校合并之前(1953~2001)1953年解放初,全国院校调整,岭南大学医学院和中山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随后广东光华医学院也并入华南医学院。
此后,华南医学院相继改名为广州医学院、中山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并成立中山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这个阶段,在著名的医学教育家柯麟的带领下,中山医学院建立了完善的现代医学教育体系,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医学界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师和名家,教学、科研和医疗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为中南地区最高医学学府和卫生部属的六所全国重点医学院校之一。
在1960年代,中山医学院拥有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八位国家一级教授,被人称为“八大金刚”,而当时全国才有33位一级教授,可见当年中山医学院的地位。
现在北校区医学图书馆二楼陈列着八位一级教授和柯麟院长的油画像。
陈心陶教授在防治血吸虫病方面做出了突出成就,两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第三阶段:2001年两校合并至今(2001~现在)随着全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恢复了综合性大学办医学教育。
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为新中山大学,并成立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我院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开西医学科先河 倡现代医学文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140年庆典大会隆重举行
开西医学科先河倡现代医学文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140年庆典大会隆重举行
佚名
【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年(卷),期】2006(27)6
【摘要】140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中山医学院与中山大学医科而言,140年却是已承栽我们的荣耀,足已承裁中山大学医科先贤们为中国的医学教育、科研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获得的卓越功勋,也足以令我们满怀信心,沿着先贤的足迹,去开创中山大学医科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页数】2页(PI0001-I0002)
【关键词】中山大学;现代医学;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医学教育;中山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创历史之最开未来先河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隆重举行 [J], 栾新民
2.医德至上济苍生博积精勤四十载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隆重举行40周年院庆庆典暨岭南医院移交启用仪式 [J], 耿佃海;杨敏敏
3.通钢集团隆重举行建厂50周年庆典大会省委书记王珉发来贺信省长韩长赋、省政协主席王国发出席大会 [J], 程瑞云;晓华;
4.HNPCA第一次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庆典隆重举行 [J], ;
5.新疆江西企业联合会(商会)成立十周年庆典大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隆重举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一、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医院数字化、医疗仪器研制与开发,生物信息处理、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素质生物医学工程专门人才。
三、基本培养规格
1.热爱祖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医药卫生事业,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为人民医药卫生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遵纪守法,艰苦求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
2.较系统的掌握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具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修养;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为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及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打下基础。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体魄健全,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数
毕业总学分200学分,其中:
必修课:151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46学分,专业基础必修课56学分,专业必修课25学分,专业实习24学分),占75.5%,课内总学时数为2460学时;
专业限定选修课:25学分,占12.5%,课内总学时数为432学时;
素质选修课:24学分,占12%,课内总学时数为448学时。
五、毕业实习
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24周共计24学分,集中安排在第八学期。
六、学位授予
按照我校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200学分,通过毕业设计考核,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经我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七、教学时间安排(见附表一)
八、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计划(见附表二)
九、副修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计划(见附表三)
698
附表一:
教学时间安排表
699
700
附表二:
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701
附件二: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702
附件二: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703
附件二: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704
附件二: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705
附表三:
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副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
706
附表三:
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副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
说明:
(1)选修副修专业的学生须修满以上指定课程90学分(包括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或以
上。
(2)如原选读专业课程与副修专业的指定必修课程重复,且学时数相差不大,可相互承认
学分;学时数比副修专业指定必修课教学时数少1/3以上的课程须重新修读。
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