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课程设计
幼儿园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方案及反思

幼儿园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方案
一、课程目标
1.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幼儿的情感智商和社交能力。
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3.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二、课程内容
1.情感教育:通过故事、游戏、音乐等活动,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他人的情感,培养幼儿的情感智商。
2.社交能力培养: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形式,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会与他人交往、合作和分享。
3.自信心培养:通过鼓励、表扬、挑战等方式,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提高自尊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4.情绪调节:通过情绪调节训练,帮助幼儿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
三、课程实施
1.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故事、音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四、课程反思
1.课程效果:通过观察和评价,发现幼儿在心理健康方面得到了明显提升,情感智商和社交能力得到了提高。
2.存在问题:部分幼儿在自信心和情绪调节方面还需要加强训练。
3.改进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加强训练和提高效果。
以上是一份幼儿园心理活动课程的设计方案及反思,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方案及反思

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方案及反思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方案:1. 课程名称:探索自我——心理活动课程2. 目标群体:中学生3. 课程目标:a.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并学会表达和处理它们。
b. 提供学习和实践技能,以增强自尊、自信和自我意识。
c.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 通过各种心理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4. 课程内容:a. 情绪管理:学生学习如何识别和调节不同情绪,如愤怒、焦虑和悲伤。
b. 自我认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优点,并鼓励他们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之处。
c. 人际交往:学生学习积极沟通、倾听他人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d. 压力管理:教授应对学业压力和其他生活压力的方法,如时间管理和放松技巧。
e. 心理健康促进:通过运动、艺术和冥想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5. 课程组织形式:结合理论讲解和实践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创作任务。
6. 课程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个人成长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估。
7. 反思:设计这门心理活动课程是为了帮助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升自我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实践所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课程的评估将以学生的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个人成长报告为依据,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进展。
总的来说,这门心理活动课程旨在为中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人际关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通过该课程的实施,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并学会处理各种情绪和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教案模板(通用10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教案模板(通用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教案模板(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烦恼带来的负面影响。
2、引导学生找到拥抱快乐的方法,培养健康积极的乐观情绪。
3、让学生学会帮助别人调解烦恼,也让自己学会拥抱快乐。
二、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寻找快乐的钥匙,掌握调解烦恼的几种方法。
难点:让学生学会在别人烦恼或自己烦恼时得以排解。
三、教学准备1、上课课件2、烦恼卡(小飞机)、快乐卡、信封3、课前对学生烦恼小调查,填写烦恼卡四、教学方法:游戏法、讲授法、讨论法、训练法、表演法五、设计意图:快乐和烦恼常常伴随着我们每个人,如果总是想着烦心的事,就会改变自身的心境。
这节课的设计旨在以“活动”“体验”为主要教学因素,指导学生如何面对烦恼,找到调整情绪的妙方,学会笑对人生。
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得,体现心里教育以学生为主题的原则。
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烦恼时能自我调节、以达到提高心里素质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生:老师上课快乐!师:相信我们一定很快乐!(一)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情绪是可以调节的。
1、出示喜羊羊的喜怒哀乐的四幅图。
引出我们人人都有喜怒哀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齐声)喜欢。
师:看,谁来了?课件出示:喜羊羊和懒羊羊的的四个表情(喜怒哀乐)师: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这是我们的心情表现。
你们喜欢轻松愉快的心情状态吗?现在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照镜子》。
(师说游戏规则,然后游戏)2、照镜子的游戏。
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心情,调节学生紧张、郁闷的情绪。
(全体起立,面对面站好,1.3.5.7组听老师口令做动作,2.4.6.8组同学跟对面同学做镜面动作,准备:吃惊、恐怖、难受;好,交换,看谁做得有创造力、有新意,难过、生气、好开心啊、谢谢你,我很好;坐下。
七年级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方案

七年级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方案课程名称:探索自我,发展潜能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优势。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自信心。
3. 引导学生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4. 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5.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课程内容和活动安排:第一课:认识自我- 活动1:自我介绍游戏,让学生轮流自我介绍并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
- 活动2:个性特点测试,介绍不同的个性类型,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
第二课:积极心态与自信心- 活动1:积极心态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并分享积极的心态对生活的影响。
- 活动2:自信心培养,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鼓励学生相互肯定和支持。
第三课:情绪管理- 活动1:情绪表达练习,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分享自己的体验。
- 活动2:情绪调节技巧介绍,教授一些简单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积极思考等。
第四课:沟通与合作- 活动1:合作游戏,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技巧。
- 活动2:有效沟通训练,教授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清晰等,并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第五课:问题解决与决策- 活动1:问题解决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和讨论一些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 活动2:决策游戏,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做出决策,并讨论决策的结果及其影响。
注意事项:1. 活动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
2. 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验,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4. 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支持。
这个课程设计方案旨在引导七年级学生主动探索自我,培养积极心态和自信心,并提供一些基本的心理技巧和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自己的情绪、与他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2024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方案:自信之花遍地开

2024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方案:自信之花遍地开课程标题:自信之花遍地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 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应对挫折的能力;3.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减少焦虑和孤独感;4. 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乐观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课程时间:4次课时,每次2小时课程内容:第一课时:认识自己,建立自信活动一:自我介绍(20分钟)要求每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我介绍,包括自己的姓名、年级、兴趣爱好等。
通过互相了解,培养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
活动二:自我评价(30分钟)每位学生写下自己的优点和擅长的事情,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鼓励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活动三:积极心态培养(40分钟)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一些常见的情境,让他们以积极的角度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帮助他们培养乐观的心态。
第二课时: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活动一:克服恐惧(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游戏或体验活动,要求学生面对自己的恐惧并勇敢地去克服它们。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潜力和勇气。
活动二:心理弹性的培养(40分钟)通过讲解心理弹性概念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学会积极应对挫折,提升心理弹性。
活动三:目标设定与实现(50分钟)通过讲解目标设定和实现的方法,引导学生制定个人目标,并给予他们实现目标的指导。
鼓励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和自信心。
第三课时:积极交往,共同成长活动一:互动游戏(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互动游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相互合作。
通过游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活动二:沟通技巧培养(40分钟)通过讲解和模拟案例,教授基本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和理解。
鼓励学生在交往中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活动三:共享成果(50分钟)要求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小组展示。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展示,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方案(优秀6篇)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方案(优秀6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方案篇一按照学生处20××年工作计划安排,我校拟举行“阳光护航”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季活动。
一、活动主题“阳光护航珍爱生命,心理育人激扬青春”二、活动时间20××年3月25日--20××年5月25日三、活动内容学校组织开展的活动内容、时间、地点参照附件1.各院系可参考和选择的形式包括:心理电影放映;团体辅导和游戏;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健康主题征文。
各院系自行组织开展心理健康主题征文活动,于5月20日前推选3-5篇征文上报心理咨询中心XX老师处,参与学校优秀心理健康征文评选;心理健康漫画、海报、手抄报展览活动;“我最喜爱的心理委员”评选。
各院系自行组织评选,于5月15日前,推荐3名心理委员上报心理咨询中心XX老师处,附个人简介和事迹。
由学工部组织对候选人进行网络投票(具体办法另行公布)。
表现突出的心理委员被授予“20××年度我最喜爱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员”荣誉称号。
四、表彰奖励学工部将根据各院系报送材料情况和宣传季工作实际,对工作突出的院系予以表彰奖励。
评选结果将做为各院系学生工作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本次活动拟评选突出表现集体奖2个,分别奖励1500元;优秀组织奖4个,分别奖励1000元。
五、活动要求(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本届宣传季本着“发挥院系主体地位,彰显学院工作特色”的原则,鼓励各院系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策划、组织、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各院系于20××年4月5日之前将“阳光护航”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季活动方案(电子版)报送心理咨询中心备案。
各院系根据方案安排,及时开展相关活动,学院可邀请学工部对接领导、心理咨询中心对接教师指导和参与相关工作,也可以调动中心分配的朋辈辅导学生具体指导相关活动的开展。
(二)、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各院系要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动员,营造浓郁心理健康活动季氛围,发动广大同学积极参与。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素养,我们设计了一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 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心理素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习惯,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
4.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人际沟通效果,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5.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心理韧性。
三、课程内容1.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问题的成因和预防等基本知识。
2. 自我认知与自我调节: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掌握自我认知的方法,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3. 情绪管理:介绍情绪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4. 人际交往与沟通:介绍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效果。
5. 心理素质训练:通过各种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韧性。
6. 心理问题预防和应对:介绍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应对方法,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和处理心理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授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心理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成因和预防方法。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 心理素质训练法:通过各种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韧性。
5. 心理咨询与辅导: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五、教学安排1. 课程时长:共12周,每周1次,每次2小时。
2. 教学方式:线上教学,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授课和互动。
勇敢——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

二、知识点解释:什么是勇敢?(300字)
在引入了勇敢主题后,学生需要对“勇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教师可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什么是勇敢,并通过生动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勇敢不仅仅是面对危险或困境时的表现,还包括充满自信、勇于担当等方面。此外,还可以介绍勇敢的重要性,以及勇敢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
三、勇敢的实践活动:勇气挑战(500字)
五、勇敢的分享:心理健康辩论赛(500字)
通过组织心理健康辩论赛,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勇敢主题的思考和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围绕着勇敢所涉及的不同领域进行辩论,比如敢于拒绝、勇于追求梦想等,各小组进行交流和辩论。通过辩论,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勇敢的内涵,并能够拓展思维、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四、勇敢的表达:心理健康日记(400字)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可以引入心理健康日记这一形式。鼓励学生每天写下一些勇敢或积极的事情,或是对勇敢的理解和感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的写作,同时也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记录心理健康日记。
六、总结与反思(200字)
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勇敢的含义和实践进行总结,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
心理活动课的设计和实施

心理活动课的设计和实施心理活动课是一种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课程,旨在通过各种活动和方法,引导学生探索自我,增强自信心,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并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角度,探讨心理活动课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一、课程设计1. 确定课程目标在设计心理活动课时,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
例如,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培养积极的心理态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可以使课程内容更有针对性。
2. 选择合适的活动心理活动课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
在选择活动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和课程目标,确保活动与学生的需求相匹配。
3. 设计课程大纲在设计课程大纲时,可以根据课程目标和活动选择,将课程内容分为不同的模块或单元。
每个模块可以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如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
通过合理的模块划分,可以使课程内容更加有条理。
4. 编写教案和教材根据课程大纲,编写详细的教案,包括活动的具体步骤、时间安排和教师的指导方法。
同时,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以支持课堂教学。
二、课程实施1.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心理活动课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个人示范、鼓励学生分享和互动等方式,创造一个安全、尊重和包容的学习环境。
2. 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活动。
通过提问、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 提供及时反馈和指导在学生完成活动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可以通过点评学生的表现、讨论活动的收获和困惑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4. 进行评估和总结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评估和总结是必要的。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讨论和自我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收获。
同时,教师也要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课程改进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的课程设计和实施,心理活动课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课活动课程设计理念

心理课活动课程设计理念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学会识别不同的情绪及其影响。
学生能理解自我认知与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因素,掌握至少两种增进积极情绪和缓解消极情绪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有效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情感冲突的技巧。
学生能够设计并实施个人情绪管理计划,形成自我激励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培养对他人同理心与尊重,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展现出对个人情绪负责的态度,以及在集体活动中体现合作与分享的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体验式学习方法,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参与和体验。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情绪波动较大,课程设计需贴合学生实际,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教学要求:教学内容需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个性化指导,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的学习成果评估,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心理学》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情绪的认识与分类:通过讲解基础情绪理论,使学生了解情绪的起源、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表现,明确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三节《情绪的类型与功能》2. 情绪调节与管理:介绍情绪调节策略,如自我暗示、注意力转移等,指导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情绪智力。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情绪调节的方法与技巧》3. 自我认知与自尊:探讨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心理素质。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自我认知与自尊》4. 人际沟通与合作: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教授有效沟通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心理活动课设计方案

六、课程评估
1.过程评估:通过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参与者在课程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2.成果评估:通过课程结束后的知识测试、心得报告,评估参与者的学习效果。
3.长期跟踪评估:在课程结束后一段时间内,通过回访了解参与者心理变化的持续性和深远影响。
-情绪的类型、功能及其影响。
-情绪调节策略与技巧。
-第4周:压力应对
-压力的来源、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压力管理技巧的实践。
-第5周: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的基本理论。
-有效沟通技巧与团队协作。
-第6周: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的概念与重要性。
-提升心理韧性的方法与训练。
-第7周:潜能开发
-潜能的认知与发掘。
-个人成长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个性化:课程考虑到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
四、课程内容与安排
1.课程时长:共8周,每周1次,每次2小时。
2.课程内容:
-第1周:心理健康概述与自我介绍
-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及其重要性。
-参与者自我介绍,建立课程小组。
-第2周:自我认知与自尊
-自我认知的理论与实践。
-自尊的培养与维护。
-第3周:情绪管理
4.第4周:自我认知与自我成长
(1)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2)探索自我潜能,制定个人成长计划。
(3)通过心理测试,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优势。
5.第5周:心理素质提升与潜能挖掘
(1)讲解心理素质的含义及作用。
(2)学习心理素质提升的方法,挖掘个人潜能。
(3)通过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6.第6周: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
心理课教案精选6篇

心理课教案精选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培训计划、调查报告、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training plans, survey report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心理课教案精选6篇教案的编写需要时间和精力,它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教师需要灵活调整教案,以应对课堂上的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心理课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心理健康课活动设计方案25篇

心理健康课活动设计方案心理健康课活动设计方案25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健康课活动设计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心理健康课活动设计方案1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到自信对人的重要性。
2、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从而明白遇到困难时要学会自信,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困难。
活动重、难点在活动中,体验自信的价值,从而树立自信。
活动方式童话小故事、个人才艺展示,“知心信箱”活动过程课前活动《幸福拍手歌》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跟着音乐跳了起来,感觉怎么样?师:快乐就像一缕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孩子们,希望今天我们能快乐的度过。
一、导入话题1、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童话小故事《我不行》。
2、看了童童的故事,你觉得童童为什么不敢爬坡呢?看来童童是缺乏自信(板贴“自信”),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童童就像这棵树一样,树叶凋零,毫无生机。
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能为它添上绿叶,让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下面,请大家看一个《小鸟学飞》的故事。
二、感悟自信(一)看故事《小鸟学飞》(1)同学们,看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小鸟为什么会成功呢?(根据学生回答归纳)(2)小鸟通过自己不断尝试,刻苦学习,终于飞上了蓝天。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两位小朋友——亮亮和晶晶。
(二)不自信的亮亮与自信的晶晶1、看视频看了他们刚才的表现,你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2、说说心里话(1)听了他们的想法,你比较欣赏谁呢?为什么呢? (师适时引导、点拨,归纳)是啊,晶晶勇于尝试,相信自己,勇往直前的想法是我们都欣赏的。
(2)那看了亮亮的表现,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他说的呢?(师适时引导、点拨,归纳)3、小结:你们为自信之树增添了这么多的绿叶,它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三、体验自信1、敞开心扉不只是亮亮;我们每个人都有不自信的时候,这是我课前了解到的同学们身上不自信的一面。
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设计11篇

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设计11篇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设计1动目标:1、引导孩子逐步养成进取、乐观的生活态度。
2、理解情感上的快乐有益于健康。
首先,学习消除不愉快情绪的正确方法。
3、学习消除不愉快情绪的正确方法。
4、培养孩子热爱生活、幸福生活的良好情感。
重点和难点分析:学习消除不愉快情绪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四个木偶和一个快乐枕头教学目标:1、让学生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2、让学生学会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教学方式:专题教育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教学手段:图片、课件教学过程:一、观察岛出示图片看到图中小狗和小猫的遭遇,你会想到什么?二、活动营活动一:妙手撕纸每人准备一张纸,按要求进行撕纸游戏。
游戏结束后打开各自手上的纸,相互看一看。
每个人撕完之后的形状一样吗?为什么同一张纸、同样的游戏规则,会有不同的结果?撕纸步骤:1、将纸对折。
2、再次对折。
3、对折后撕掉左上角的一个小小的三角形。
4、把手中的纸再次对折,然后撕掉左上角的一个小小的扇形。
活动二:一人分饰两角请上台表演情景里的不同角色。
准备两张椅子,当你坐在椅子A上时,就扮演自己;当你坐在椅子B的时候,就扮演童童,并自己设计对话。
扮演不同的角色时,你分别有什么感受?三、分享屋当我做了错事,我希望别人指责我吗?不希望!我希望被原谅!当我遇到挫折,我希望别人冷嘲热讽吗?不希望!我希望被理解、被帮助!当我不开心时,我希望别人漠视我吗?不希望!我希望被关心、被安慰!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设计2理论分析:中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等。
其中,同伴关系是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也是其之后能否适应社会生活和顺利成长的关键和人格、性格形成的前提。
初一的学生刚刚脱离小学单一而直接的同伴交往,转到初中相对复杂而多变的人际交往状态。
在此过程中,许多学生由于环境不适应,容易引发同伴交往不适应,进而影响其生活、学习。
在进行个别辅导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多例初一学生关于同伴交往问题的案例,在进行总结、分析的前提下,我对初一学生的同伴交往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初一学生的同伴交往现状令人担忧,而造成同伴交往中人际关系不良的成因有以下几点:1.性格因素:以自我为中心,性格过于内向、敏感,性格中的“完美主义”,对朋友要求苛刻。
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方案含教学反思高中

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方案含教学反思高中摘要:一、引言1.心理活动课程设计背景及意义2.课程目标与内容概述二、课程设计方案1.教学对象与教学环境2.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3.教学方法与资源配置三、教学实施与反馈1.课堂组织与管理2.教学过程监控与调整3.学生反馈与评价四、教学反思与改进1.教学效果分析2.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3.教学改进策略与建议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在学校教育中,心理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载体,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篇心理活动课程设计方案旨在提高高中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以下为课程设计方案的详细内容。
1.心理活动课程背景及意义心理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对高中生而言,面临学业、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多方面的压力。
通过心理活动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应对生活压力的能力。
此外,课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品质,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2.课程目标与内容概述本课程以提高高中生心理素质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认知、情感调适、人际沟通等能力。
课程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认知与成长: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促进自我发展。
(2)情绪调适与心理疏导:学会正确表达情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人际沟通与交往:掌握有效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进人际关系和谐。
(4)团队合作与领导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领导力,为集体发展贡献力量。
二、课程设计方案1.教学对象与教学环境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教学环境应为宽敞、明亮、舒适的教室,配备音响、投影等教学设备。
2.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本课程共安排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课程内容根据高中生心理发展需求和特点进行设计,包括讲座、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多种活动。
3.教学方法与资源配置采用讲授、互动、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参与和体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2、教导学生应对常见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如焦虑、抑郁等。
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4、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课程内容1、自我认知介绍情绪的种类和表现,如喜怒哀乐、恐惧、惊讶等,让学生通过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识别不同的情绪。
进行性格测试和心理问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增强自我接纳和自我认同。
2、情绪管理讲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让学生明白情绪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
教授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运动、倾诉等,并通过实际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
引导学生学会在面对负面情绪时,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和心理调适。
3、压力应对分析压力的来源和表现,如学习压力、家庭压力、社交压力等。
介绍应对压力的策略,如时间管理、目标设定、问题解决、寻求支持等。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面对压力的情境,练习应对压力的方法。
4、人际关系讲解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如尊重、理解、信任、沟通等。
进行团队建设活动,如拓展训练、小组合作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冲突,掌握妥协和包容的艺术。
5、心理韧性介绍心理韧性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挫折是成长的机会。
分享一些成功人士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故事,激励学生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
组织学生进行挑战自我的活动,如完成一项困难的任务,培养他们的毅力和勇气。
6、价值观与人生观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明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组织讨论,探讨什么是幸福、成功和有意义的人生。
鼓励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三、课程实施1、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和理论。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
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教案7篇

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教案7篇教案的设计需要符合教育部门的要求和标准,教案的适切性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工具来增强,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创新,怎样创新。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巧板录音带等四、教学过程:1、导入:曾经有位哲人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丰富的想象力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社会更需要我们的创新精神。
今天这堂课,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分享创新的快乐!2、听故事,谈启发:听听阿基米德的故事,你一定会有所启发。
有请我们的小小故事家。
(一生讲故事,并放动画)故事内容简介:同学们,你们知道阿基米德吗?他呀,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
他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这些故事也极大的激发了他的想象力。
他喜欢听别人对某个问题的争论,并且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每天,都有许多疑问在脑子里转悠:“为什么大海总是咆哮不停?为什么大船会浮在海面行走?……”有时他的小脑袋瓜里还会迸发一些奇妙的新想法。
有一天,他看见农民们正在把尼罗河里的水运到高处灌溉农田。
他想:如果有一种东西,使水能够自动从低处向高处流,那该多好啊!于是,回到家里,他冥思苦想,反复测算,终于发明了螺旋抽水机。
使水能从低处往高处流,这在当时,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后来,阿基米德还创立了的关于浮力的学说“阿基米德定律”。
他也被后人誉为“力学之父”。
听了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请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组的观点。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各抒己见,老师这里总结一下大家的观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像阿基米德那样,勤观察,多思考,还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这样我们也会象阿基米德那样,成为有成就的人,成为伟大的人。
3、那么,究竟什么是丰富的.想象力,我们该怎样创新呢?看了以上的小品表演,也许你会更加明了。
设计一堂心理辅导活动课程

设计一堂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心理辅导活动课程设计一、引言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设计则是为了帮助个体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思维和行为。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程设计,旨在提供他们应对生活中困难和挑战的能力。
二、目标设定1. 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通过培养学生自信和乐观态度,增强他们面对困难时的抗压能力。
2. 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教授学生有效沟通、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处理复杂情境。
3. 促进自我认知与自我发展:引导学生探索个人特长与短处,并帮助他们制定明确目标,从而实现全面成长。
4. 培养良好的社交技巧:教授学生如何建立稳固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在互动中体验友善与支持。
三、课程内容及安排1. 课程一:了解情绪与情绪管理- 内容:介绍常见的情绪类型,比如喜怒哀乐,并教授学生有效的情绪管理策略。
- 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和表达方式。
- 目标:培养学生对自身情绪的认知和管理能力。
2. 课程二:积极心态与抗压能力- 内容:启发学生思考积极心态对于抵御压力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寻找积极因素以及乐观态度对抗挑战。
- 活动:通过分享成功经历、制定目标等活动,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并树立信心。
- 目标:帮助学生培养面对挫折时坚韧的品质,并提升应对困难的能力。
3. 课程三: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 内容:介绍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如尊重、倾听和合作。
同时,教授有效的沟通技巧,例如非暴力沟通和积极表达。
- 活动:利用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 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技巧,提升他们在团队合作中的有效性。
4. 课程四:自我认知与自我发展- 内容:帮助学生认识个体特点和优势,并教授制定目标及规划行动步骤的方法。
- 活动:通过自我评估、小组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自身潜能和发展方向。
心理课课堂活动方案

心理课课堂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心理课是学校教育必修的一门课程,它是用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身心发展的过程,打造自己的性格,增强个人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和心理辅导课品质。
二、活动目的1.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别自己情绪和管理情绪。
2.开发学生自我意识,提高其情绪管理能力。
3.帮助学生了解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和预防心理障碍的方法。
三、活动内容1.分析与评估情绪主题:情绪掌控时间:40分钟主要内容:首先向学生讲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而后,通过《情绪日记》的互动方式,再结合实际案例谈论情绪的起源、类型及它们对我们的影响。
通过学生自身的解释、评估、感受、思考、总结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状况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备选项:情绪颜色轮2.听力与谈话技能主题:如何更好地进行沟通时间:50分钟主要内容:学习和训练有效的听力和谈话技能可以促进自我认知、自述和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讲解有关听力、口才和谈话技巧以及障碍,组织角色扮演和实际练习来提高学生在协商、交流和解决人际问题时的能力。
备选项:非暴力沟通3.压力与适应主题:压力管理时间:60分钟主要内容: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压力的类型、来源和影响,以及学会减轻和缓解压力的方法。
通过探讨压力对身体、思想和情感的影响以及学习个人管理压力的有效方法,例如如何使日常活动更有效、提高生活质量、保持适度的身体锻炼、做好时间规划等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控制和适应压力。
备选项:太极拳或瑜伽锻炼四、活动实施1.活动形式:本节课是以大班授课为主,加上小班讨论、个人反思和小组讨论等活动环节。
2.人员安排和要求:本课程将由学校心理老师组织和组织,参加活动的学生要求活跃参与,认真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参与活动讨论,评论他人和自我反思。
3.讲授材料和计划:要准备好课程计划、课程手册、练习册等教学资料,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
总结在心理课的教学中,正确的活动设计和推行不仅能越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直接让他们从活动中获得更实际的成就感和好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友谊万岁
活动理念
进入高中的同学们正处在一个心理和生理的飞速发展时期。
一方面,他们的自我意识高涨,使他们增加了对获得自尊的需要,而此时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变得较疏远。
另一方面,他们希望同伴能够肯定自己,肯定自己,喜爱自己,对亲密感产生要求,又因为难以顺利地与同伴进行沟通,而经常产生孤独感。
所以,培养高中生良好的同伴关系,发展健康的友谊对于他们心理发展水平和情绪的稳定性非常重要,而且有利于日后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中懂得如何与同伴沟通交流,学会欣赏同伴的优点,从而获得美好的友谊。
2.通过活动,使学生培养正确的交友意识,扩大自己的交友圈。
活动准备
1.准备歌曲《同桌的你》和一些小纸条
2.准备截取的一段美国电影《贱女孩》视频,约十五分钟。
活动过程
1.开场白
(1)引导语: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我们相聚在这里,大家不仅是同学,而且将是相处整个高中时期的伙伴,这是一份很难得的缘分啊!那么这节课的主要的目的是让大家认识到友情的可贵,
以及以正确的相处方式进行沟通。
(2)暖身游戏:播放歌曲《同桌的你》,大家站成一个圈,每人把手搭在前一个人的肩上,拍打着前进,向后转反过来拍后面那个
人的肩膀,继续前进。
活动大约进行五分钟。
活动一:找优点,交朋友
指导语:请大家在发下去的纸条的上方写下自己的名字,再将其折起来交给老师。
待会让每人抽一张,请你大声念出你所抽到的名字,再写下这位同学的优点,通过这个活动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去发现别人的优点,试着多去赞美别人,改善我们对待朋友挑剔的态度。
活动步骤:
将小纸条分发给每位同学,请每位同学写上自己的名字,再由教师收上来,在后一个活动进行完之后,由同学随机抽一张纸条,得到的名字是某位同学的,若拿到自己的可以跟旁边的人互换。
拿到纸条后,请大声念出这个名字,找出纸条上所代表同学的至少三条优点。
再将纸条送回到本人手中,相互握手或拥抱。
此游戏时间为十分钟。
活动二:案例分析
指导语: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在视频播放同时请大家思考其中有关友谊和朋友间相处方式在视频中的表现,并在播放完后进行小组讨论。
活动步骤:
(1)播放电影视频《贱女孩》十五分钟。
视频的主要内容是:少女凯蒂进入一所公立中学学习,温顺的性格使她赢得了几个
朋友,而她却因为想进入所谓的“女孩世界”而交到损友吉
娜并受其坏影响变得过于追逐外表,也渐渐变得心思狡诈。
(2)教师把关键词:“小团体主义”,“有尊卑之分的友谊”以及“朋友之间的坦诚”几个关键词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分成
若干小组进行讨论。
讨论时间约为五分钟。
(3)再由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讲出他们的看法,教师认真倾听并作出回应。
时间为十五分钟。
将同学们关于友谊积极的词
语写在黑板上。
(4)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发言,以名言“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么,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不依靠经历、地位和处
境。
他在本质上拒绝功利,拒绝归属,拒绝契约。
他是
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他使人们独而不孤,
互相解读自己存在的意义。
因此,所谓朋友,是使对方
活得更加温暖、更加自在的那些人。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