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数学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知识点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一、勾股定理1. 概念: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2+b 2=c 2.2. 公式变形: ①:a2=c 2-b 2,b 2=c 2-a 2②:c=22b a + ,a=22b c - ,b=22a c -勾股定理的由来:勾股定理也叫商高定理,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形式的勾股定理,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常见方法如下: 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2214()2ab b a c ⨯+-=,化简可证.cbaHG F EDCBA方法二: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221422S ab c ab c =⨯+=+大正方形面积为222()2S a b a ab b =+=++ 所以222a b c +=方法三:1()()2S a b a b =+⋅+梯形,2112S 222ADE ABE S S ab c ∆∆=+=⋅+梯形,化简得证3.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因而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明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三角形4.勾股定理的应用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则c,b,a =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b acbac cabcab a bccbaED CBA5.勾股定理的常见类型:(1)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一般情况下,遇到高度、长度、距离、面积等实际问题时,可以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求解。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勾股定理是数学中一个著名的定理,也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的关系,并且可以应用于解决许多与三角形和几何有关的问题。

本文将对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勾股定理的表述和公式勾股定理的表述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正方形面积等于其他两边上的正方形面积之和。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公式可以表示为:a² + b² = c²其中,a、b代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c代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二、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有多种方法,在此我们以几何证明和代数证明为例进行说明。

几何证明:通过图形的构造和推理来证明勾股定理。

一种常见的几何证明方法是构造以a、b、c为边长的正方形,然后计算正方形的面积,从而证明等式成立。

代数证明:通过数学计算和变换来证明勾股定理。

一种常见的代数证明方法是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平方进行计算,然后将其相加和化简,最终得到等式成立的结果。

三、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不仅仅是一个数学定理,还有着广泛的应用。

1. 解决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问题:通过勾股定理,我们可以已知两条边长来求解第三条边长,或者已知两条边长和一个角度来求解其他角度。

2.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从而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三角形的性质。

3. 解决几何问题:勾股定理还可以应用于解决一些几何问题,例如求解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求解平面图形的面积、判断是否存在重合图形等等。

四、勾股定理的推广除了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还可以推广到其他形状的图形。

1. 平方和定理:平方和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它描述了非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平方的关系。

2. 多边形的对角线:在多边形中,通过某个顶点可以连接其他顶点,形成对角线。

对角线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勾股定理进行研究和计算。

3. 空间中的勾股定理:在空间几何中,勾股定理可以推广到三维空间,描述直角棱柱、直角锥等图形的三条棱或边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教案

第17章勾股定理全章复习教学目标:1.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2.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3.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综合问题和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回顾并思考勾股定理及逆定理教学难点: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一)知识结构图:见PPT(二)基础知识: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a2 + b2 = c2几何语言:在Rt △ABC 中, ∠C=90°∴a2+b2=c2练习:1.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的边.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 3,4,X,则X=3. 三角形ABC 中,AB=10,AC=17,BC 边上的高线AD=8,求BC8A 15B 30° 2C B A 2 45° A CB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2 +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几何语言: 在△ABC 中,∵a2+b2=c2∴ △ABC 是直角三角形,∠C=90°互逆定理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 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 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 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的逆定理.基础练习二:1.在已知下列三组长度的线段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5,12,13B 2,3,3C 4,7,5D 1, 2 , 52.若△ABC 中 ,AB=5 ,BC=12 ,AC=13 ,求AC 边上的高.三、典例分析:例1、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3,BC=4,CD=12,AD=13, ∠B=90°,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变式 有一块田地的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试求它的面积。

121334归纳: 转化思想例2、下图是学校的旗杆,小明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如图(1),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如图(2),你能帮他D BA C归纳: 方程思想 例3、如图,矩形纸片ABCD 的边AB=10cm,BC=6cm,E 为BC 上一点,将矩形纸片沿AE 折叠,点B 恰好落在DC 边上的点G 处,求BE 的长。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初中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初中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初中一、勾股定理的表述勾股定理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述,即在直角三角形中,设a、b、c分别为三角形的三条边,其中c为斜边,a、b为直角边,则有a²+b²=c²。

勾股定理也可以用文字来表述,即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二、勾股定理的证明及推广1. 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有多种方法,最简单的一种是利用类似三角形的方法进行证明。

我们可以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分别设为a、b,设斜边c,然后利用几何知识进行推导,最终可以得到a²+b²=c²。

2. 勾股定理的推广勾股定理可以推广到非直角三角形上,即在任意三角形中,关于三个边长的公式和平方和等于两倍斜边长与底边长的乘积加上底边长的平方的关系。

这种推广就是余弦定理,它是勾股定理的进一步推广。

三、勾股定理的应用1. 求解三角形的边长在几何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求解直角三角形的边长。

当我们知道一个直角边的长和斜边的长时,就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另一个直角边的长。

2. 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判断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我们可以根据三角形的边长来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只要满足a²+b²=c²的关系,就可以判断为直角三角形。

3. 实际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勾股定理也有着很多的应用。

比如在建筑工程中,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测量房屋的斜边长度;在航空航天中,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飞机、导弹等的飞行距离;在地理测量中,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地球上不同地点之间的距离等。

四、勾股定理的历史意义勾股定理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提出的,它被认为是古典几何学的基础。

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对勾股定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讨论,这也使得它成为了几何学中最为重要的定理之一。

不仅如此,勾股定理的提出对后来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后人提供了一个研究几何学和数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即:a2+b2=c2)要点诠释: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则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要点诠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应注意:(1)首先确定最大边,不妨设最长边长为:c;(2)验证c2与a2+b2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c2=a2+b2,则△ABC 是以∠C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若c2>a2+b2,则△ABC是以∠C为钝角的钝角三角形;若c2<a2+b2,则△ABC为锐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而其逆定理是判定定理;联系: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都与直角三角形有关。

4:互逆命题的概念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5: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规律方法指导1.勾股定理的证明实际采用的是图形面积与代数恒等式的关系相互转化证明的。

2.勾股定理反映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于解决求解直角三角形边边关系的题目。

3.勾股定理在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弄清谁是斜边谁直角边,这是这个知识在应用过程中易犯的主要错误。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单元解读)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单元解读)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教材内容 ---教学目标定位
1.经历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探索过程;知道这两个定理的联系与区别能运用 这两个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认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重要意义,会运用这两个定理解决一些几 何问题. 3.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 知道原命题成立时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4.通过对我国古代研究勾股定理成就的介绍,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对勾股 定理的探索和交流,培养数学学习的信心.
知识结构
◆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第二节介绍勾股定理的 逆定理及其应用.在第二节中结合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内容展开,穿插介绍了 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知识结构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定理,而其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 判定定理.教科书按照先性质后判定的顺序,第一节安排了对于勾股定理的 观察、计算、猜想、证明及简单应用的探究过程,第二节勾股定理逆定理 的安排也是设计了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索、发现和证明的完整过程.展现 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思路和定理课观察→计算→猜 想→证明的基本流程.
教材内容 ---地位和作用
◆勾股定理既是对直角三角形性质的丰富与深化,又是学习锐角三角函数 的基础;是“以形求数、以数溯形”的重要工具;在解决面积问题、三角形 问题、四边形问题圆的问题中都有勾股定理的“倩影”. ◆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历来都是中考命题的重点.近年来各地中考中有关 勾股定理方面的命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利用股定理解决门框是否能通过 的问题、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梯子移动的问题、利用勾股定理解决芦苇倾斜 的问题、利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折 叠问题、最短路径问题等。尤其是“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解决问题”几 乎在每个省份的考查中都有体现.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1勾股定理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1勾股定理说课稿
2.同伴互评:组织学生相互评价,提出建议,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3.教师评价: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基础作业:布置一定数量的基础习题,让学生巩固勾股定理的计算方法。
2.提高作业:设计一些拓展性题目,让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1.主要内容:左侧包括勾股定理的定义、勾股数;中间部分展示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例题及解题步骤;右侧部分呈现本节课的总结和勾股定理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2.风格:板书采用简洁明了的字体,用不同颜色粉笔区分重点、难点和关键步骤,以增强视觉效果。
3.作用: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关注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便于复习和回顾。
3.技术工具:电子白板、几何画板等,方便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操作几何图形,提高课堂互动性。
(三)互动方式
为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我计划设计以下环节:
1.师生互动: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2.生生互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讨论。在小组内,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互交流想法,达成共识。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测量学校周围建筑物中的直角三角形,计算其边长,并验证勾股定理。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自我评价: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在课程体系中,勾股定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三角形面积计算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基础上展开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直角三角形有更深入的理解,为后续学习平面几何中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内容奠定基础。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ABC ≌△ADE ,AB =AD ,AC =AE ,∠B =28︒,∠E =95︒,∠EAB =20︒,则∠BAD 等于( )A .75︒B .57︒C .55︒D .77︒2.芜湖长江三桥是集客运专线、市域轨道交通、城市主干道路于一体的公铁合建桥梁,2020年9月29日公路段投入运营,其侧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AB CD ⊥,现添加以下条件,不能判定ABC ABD △≌△的是( )A .ACB ADB ∠=∠B .AB BD =C .AC AD = D .CAB DAB ∠=∠3.如图,在△ABC 中,∠B =∠C =50°,BD =CF ,BE =CD ,则∠EDF 的度数是( )A .40°B .50°C .60°D .30°4.如图,在△ABC 中,AB=5,AC=3,AD 是BC 边上的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 )A .1<AD <6B .1<AD <4C .2<AD <8 D .2<AD <4 5.如图,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DE AB ⊥于点E ,DF AC ⊥于点F ,若ABC S 12=,DF 2=,AC 3=,则AB 的长是 ( )A .2B .4C .7D .96.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是( )A .如果 ab =0,那么a =0B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D .不是对顶角的两个角不相等7.如图,ABC 的面积为26cm ,AP 垂直B 的平分线BP 于P ,则PBC 的面积为( )A .21cmB .22cmC .23cmD .24cm 8.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有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有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9.在以下图形中,根据尺规作图痕迹,能判定射线AD 平分∠BAC 的是( )A .图2B .图1与图2C .图1与图3D .图2与图3 10.对于ABC 与DEF ,已知∠A=∠D ,∠B=∠E ,则下列条件:①AB=DE ;②AC=DF ;③BC=DF ;④AB=EF 中,能判定它们全等的有(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11.如图,已知∠A=∠D , AM=DN ,根据下列条件不能够判定△ABN ≅△DCN 的是( )A .BM ∥CNB .∠M=∠NC .BM=CND .AB=CD 12.如图,OB 平分∠MON ,A 为OB 的中点,AE ⊥ON ,EA=3,D 为OM 上的一个动点,C 是DA 延长线与BC 的交点,BC //OM ,则CD 的最小值是( )A .6B .8C .10D .12 13.如图,C 是∠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OC ≌△BOC 的是( )A .OA =OB B .AC =BC C .∠A =∠BD .∠1=∠2 1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AE 是BAC ∠的平分线,且AE CE ⊥.若,AC a BD b ==,则四边形ABDC 的周长为( )A .1.5()a b +B .2a b +C .3a b -D .2+a b 15.如图,要判定△ABD ≌△ACD ,已知AB =AC ,若再增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仍不能说明全等,则这个条件是( )A .CD ⊥AD ,BD ⊥ADB .CD =BDC .∠1=∠2D .∠CAD =∠B AD二、填空题16.如图所示的是一张直角ABC 纸片(90C ∠=︒),其中30BAC ∠=︒,如果用两张完全相同的这种纸片恰好能拼成如图2所示的ABD △,若2BC =,则ABD △的周长为______.17.如图,ABC 中,D 是AB 上的一点,DF 交AC 于点E ,AE CE =,//CF AB ,若四边形DBCF 的面积是26cm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2cm .18.如图,△ABE ≌△ADC ≌△ABC ,若∠1=130°,则∠α的度数为________.19.如图,两根旗杆间相距22米,某人从点B沿BA走向点A,一段时间后他到达点M,=.已知旗杆此时他分别仰望旗杆的顶点C和D,两次视线的夹角为90°,且CM DMBD的高为12米,该人的运动速度为2米/秒,则这个人运动到点M所用时间是________秒.20.如图,点D在BC上,DE⊥AB于点E,DF⊥BC交AC于点F,BD=CF,BE=CD.若∠AFD=145°,则∠EDF=_____.P m m-,当m=____时,点P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21.已知点(2,1)△的面积是22.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 AB=5,CD=2,则ABD______23.如图,点D ,E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CD 与BE 相交于点P ,已知AD =AE .若△ABE ≌△ACD ,则可添加的条件为_____.24.如图,∠1=∠2,要使△ABC ≌△ADC ,还需添加条件:_____.(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即可)25.如图,△ABC 中,∠C=90°,AC=40cm ,BD 平分∠ABC ,DE ⊥AB 于E ,AD :DC=5:3,则D 到AB 的距离为__________cm .26.如图,已知AB AC =,D 为BAC ∠的角平分线上面一点,连接BD ,CD ;如图,已知AB AC =,D 、E 为BAC ∠的角平分线上面两点,连接BD ,CD ,BE ,CE ;如图,已知AB AC =,D 、E 、F 为BAC ∠的角平分线上面三点,连接BD ,CD ,BE ,CE ,BF ,CF ;…,依此规律,第n 个图形中有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______.三、解答题27.如图所示,△ABC 中,∠ACB=90°,AC=BC ,直线EF 经过点C ,BF ⊥EF 于点F ,AE ⊥EF 于点E .(1)求证:△ACE ≌△CBF ;(2)如果AE 长12cm ,BF 长5cm ,求EF 的长.28.已知:MON α∠=,点P 是MON ∠平分线上一点,点A 在射线OM 上,作180APB α∠=︒-,交直线ON 于点B ,作PC ON ⊥于点C .(1)观察猜想:如图1,当90MON ∠=︒时,PA 和PB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2)探究证明:如图2,当60MON ∠=︒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PA ,PB 之间另外的数量关系.(3)拓展延伸:如图3,当60MON ∠=︒,点B 在射线ON 的反向延长线上时,请直接写出线段OC ,OA 及BC 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29.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B AC >,求证:AB AC BD CD ->-.30.命题: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必有两条高线相等,写出它的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的真假,若是真命题,给出证明;若是假命题,请举反例.。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勾股定理,也称毕达哥拉斯定理,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几何定理。

它是描述直角三角形边长关系的定理,可以用来计算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和判断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下面将对勾股定理的定义、性质和应用进行总结。

一、定义:勾股定理可以用如下数学表达式进行定义: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即与直角相邻的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具体表达为:a² + b² = c²,其中a、b、c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

二、性质:1. 勾股定理适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直角三角形,也适用于一些非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情况,如钝角三角形。

2. 勾股定理在平面坐标系中也适用,可以用来求两点之间的距离。

3.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也成立,即若在一个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则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三、应用:1. 判断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当a² + b² = c²成立时,可判定为直角三角形。

2. 计算缺失边长: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边长,可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第三边长。

例如,已知a = 3,b = 4,求解c。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c = √(3² + 4²) = 5。

3. 解决实际问题:勾股定理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数学定理,还广泛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房间对角线的长度;在测量领域,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等。

总结: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中的重要数学定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不仅可以判断直角三角形,还可以计算三角形的边长和解决与距离有关的实际问题。

掌握勾股定理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和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对勾股定理的知识点总结,相信能够对这一定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时,勾股定理将成为你的得力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数学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知识点
————————————————————————————————作者:————————————————————————————————日期: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222a b c +=
勾股定理的证明: 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1
4()2
ab b a c ⨯+-=,化简可证.
方法二: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221
422
S ab c ab c =⨯+=+
大正方形面积为222()2S a b a ab b =+=++ ∴222a b c +=
方法三:1()()2S a b a b =+⋅+梯形,211
2S 222
ADE ABE S S ab c ∆∆=+=⋅+梯形,化简得证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互逆命题的概念
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4、勾股数: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中,a ,b ,c 为正整数时,称
a ,
b ,
c 为一组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有:3、4、5;6、8、10;5、12、13;7、24、25等
b
a
c
b
a
c c
a
b
c
a
b
c
b
a
H
G F E
D
C
B
A
a b
c
c
b
a
E
D C
B
A
例、在Rt △ABC 中,a=3,b=4,求c .
错解
由勾股定理,得c=22a b +=22
43+=5
诊断 这里默认了∠C 为直角.其实,题目中没有明确哪个角为直角,当b >a 时,∠B 可以为直角,故本题解答遗漏了这一种情况.
当∠B 为直角时,c=22b a -=22
43-=7
例、已知Rt △ABC 中,∠B=RT ∠,a=2,c=22,求b. 错解 由勾股定理,得
B=22
c a -=22(22)(2)-=6
诊断 这里错在盲目地套用勾股定理“a 2+b 2=c 2”.殊不知,只有当∠C=Rt ∠时,a 2+b 2=c 2才能成立,而当∠B=Rt ∠时,则勾股定理的表达式应为a 2+c 2=b 2.
正确解答 ∵∠B=Rt ∠, 由勾股定理知a 2+c 2=b 2.
∴b=22
c a +=22(22)(2)+=10
例、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为6cm 、8cm ,则第三边长为________. 错解 设第三边长为xcm .由勾股定理,得x 2=62+82.
x=22
68+=3664+=10
即第三边长为10cm .
诊断 这里在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时,误认为第三边为斜边,其实题设中并没有说明已知的两边为直角边,∴第三边可能是斜边,也可能是直角边.
正确解法 设第三边长为xcm . 若第三边长为斜边,由勾股定理,得
x=22
68+=3664+=10(cm)
若第三边长为直角边,则8cm 长的边必为斜边,由勾股定理,得
x=22
86-=28=27(cm)
因此,第三边的长度是10cm 或者27cm.
例、如图,已知Rt △ABC 中,∠BAC=90°,AD 是高,AM 是中线,且AM=
1
2
BC=233AD.又RT △ABC 的
周长是(6+23)cm.求AD .
错解 ∵△ABC 是直角三角形, ∴AC:AB:BC=3:4:5 ∴AC ∶AB ∶BC=3∶4∶5.
∴AC=
312(6+23)=332+,AB=412(6+23)=6233+,BC=5
12
(6+23)=15536+
又∵
12AC AB •=1
2
BC AD • ∴AD=AC AB BC •=33623
231553
6
++⨯
+ =
(33)2(33)5(33)
+•++=2
5(3+3)(cm) 诊断 我们知道,“勾三股四弦五”是直角三角形中三边关系的一种特殊情形,并不能代表一般的直角三角形
的三边关系.上述解法犯了以特殊代替一般的错误.
正确解法∵AM=
23
3
AD
∴MD=222(
3)3AD AD =33
AD 又∵MC=MA ,∴CD=MD . ∵点C 与点M 关于AD 成轴对称. ∴AC=AM ,∴∠AMD=60°=∠C .
∴∠B=30°,AC=
1
2
BC ,AB=32BC
∴AC+AB+BC=
1
2
BC+32BC+BC=6+23.
∴BC=4.
∵12BC=233AD , ∴AD=1
2233
BC
=3(cm)
例、在△ABC 中,a ∶b ∶c=9∶15∶12, 试判定△ABC 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错解 依题意,设a=9k ,b=15k ,c=12k(k >0). ∵a 2+b 2=(9k)2+(15k)2=306k 2,c2=(12k)2=144k 2, ∴a 2+b 2≠c 2.∴△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诊断 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三角形最长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而上面解答错在没有分辨清楚最长边的情况下,就盲目套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正确解法 由题意知b 是最长边.设a=9k ,b=15k ,c=12k(k >0). ∵a 2+c 2=(9k)2+(12k)2=81k 2+144k 2=225k 2. b2=(15k)2=225k 2,∴a 2+c 2=b 2. ∴△ABC 是直角三角形.
例、已知在△ABC 中,AB >AC ,AD 是中线,AE 是高.求证:AB 2-AC 2=2BC·DE 错证 如图.
∵AE⊥BC于E,
∴AB2=BE2+AE2,
AC2=EC2+AE2.
∴AB2-AC2=BE2-EC2
=(BE+EC)·(BE-EC)
=BC·(BE-EC).
∵BD=DC,∴BE=BC-EC=2DC-EC.
∴AB2-AC2=BC·(2DC-EC-EC)=2BC·DE.
诊断题设中既没明确指出△ABC的形状,又没给出图形,因此,这个三角形有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高AE既可以在形内,也可以与一边重合,还可以在形外,这三种情况都符合题意.而这里仅只证明了其中的一种情况,这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剩下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

正确证明由读者自己完成.
例、已知在△ABC中,三条边长分别为a,b,c,a=n,
b=
2
4
n
-1,c=
24
4
n
(n是大于2的偶数).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错证1∵n是大于2的偶数,∴取n=4,这时a=4,b=3,c=5.∵a2+b2=42+32=25=52=c2,
∴△ABC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由勾股定理知△ABC是直角三角形.
正解∵a2+b2=n2+(
2
4
n
-1)2=n2+
4
16
n
-
2
2
n
+1=
4
16
n
+
2
2
n
+1
c2=(
24
4
n+
)2=(
2
1
4
n
+)2=
4
16
n
+
2
2
n
+1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ABC是直角三角形. 诊断证明1错在以特殊取代一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