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读书笔记
第十一章福利经济学
12
总结:资源的最优配置条件: (1)交换的P最优条件:
MRSAXY=M RSAXY
(2)生产的P最优条件:
MRTSCLK= MRTSDLK
(3)交换和生产的P最优条件
MRSXY=MRTXY
2
MRSAXY=MRSAXY
16
总结
1. 什么是帕累托改进?什么是帕累托最优? 2. 什么是经济效率? 3. 什么是埃奇渥斯盒?如何使用? 4. 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什么? 5. 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市场具有经济效率? 6. 什么是生产的可能性曲线?为什么凸向右
上向?
17
练习
1)帕累托改进是指:
A)至少有一个社会成员的福利增加 B)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都增加 C)至少有一个社会成员的福利增加,而且没 有一个社会成员的福利在此过程中受到损害 D)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福利增加,同时也有一 部分社会成员的福利受到损害,但增加的福利 足以弥补另一部分人受到的损害
2)理论依据准确 3)分析具体
4)书面整洁,最好电脑打印。
20
5)字数1000~1500字 6)所引文献注明出处 四 交作业时间12月28日
21
注:经济效率的两个层次: (1)经济个体的内部效率 (2)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
3
引例:如何确定状态A 优于状态B?
假设有甲乙两方,他们对AB的态度为
甲方
乙方
A>B
基本 A>`B A>`B A>B
一致
A = `B A = `B A>B
A < `B A < `B t;`B A =B A>`B A < B
《统制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原理》的读后感
《统制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原理》的读后感《统制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原理》是一本引人深思的经济学著作,它为我们揭示了福利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原则,对于理解和研究经济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济学知识和思考方式。
首先,我认为本书的核心贡献之一在于它系统地介绍了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福利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使资源的分配达到社会总体福利最大化。
作者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介绍了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等经济现象,以及如何通过政府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运用了许多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福利经济学的核心原理和研究方法。
其次,本书对市场失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中的问题和挑战。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
作者详细分析了市场失灵的原因,如信息不对称、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在讨论公共物品供给不足时,作者提出了政府应该提供公共物品的观点,并解释了为什么市场机制不能够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福利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效用函数、福利函数和社会选择原理等。
这些概念为我们理解经济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框架。
例如,效用函数是描述个体对不同选择的偏好程度的数学函数,它对于解释消费者行为和个体福利的变化非常重要。
福利函数是衡量整个社会总体福利的函数,它用于评价各种政策措施的效果。
社会选择原理则是指在多个个体之间进行选择时,如何通过一些规则来确定社会的偏好。
这些概念的介绍使我们对福利经济学的分析更加具体和实践化。
此外,作者还对福利经济学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他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税收、福利和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并通过实证研究来评估这些政策的效果。
通过对现有政策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政策的优缺点,为今后制定更好的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2、《一次读完25本经济学著作》读书笔记
《一次读完25本经济学著作》读书笔记一、《赋税论》《赋税论》的作者威廉·配第被誉为“英国政治经济学之父”。
在这本书中,威廉·配第通过对爱尔兰社会现状的分析引出了税收的起因、种类,以及自己对税收改进的看法。
令我比较印象深刻的观点有:1、把劳动看做财富的源泉。
2、把劳动时间看为衡量价值的尺度和基础。
3、地租是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费用以后的余额。
这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为我讲解了许多经济学知识,今天读来仍然是引人深思。
或许其中有许多观点已经过时,但仍有一些观点是一直被后人沿用至今的,例如对私人财产或地产做出价值评估,并据此开征土地税的做法。
虽然这种做法容易产生腐败漏洞,给贪官以可乘之机,但此做法是现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征税的方式。
《赋税论》的智慧光芒穿越数百年历史照耀着当代人类,可见其伟大。
二、《经济表》《经济表》的作者魁奈试图说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并对此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这本著作就是他关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的学说和对经济体系的全面总结。
魁奈的经济思想中心就是认为法国财富生产的减少和经济处于危机状态,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的没落和衰退。
由此可见,魁奈是重农主义的代表。
读完了这一章,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作者从三个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不生产阶级、生产阶级)之间的交换行为来说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
在这个说明过程中,魁奈运用了生动的例子,让我能较为简单地就理解了原本应该是抽象复杂的过程。
三、《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该著作的作者詹姆斯·斯图亚特是重商主义后期的代表人物。
在本书中,他对税收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首先,对于税收的来源他是这样解释的:“历史地看,赋税是充当君主借款的一种担保而产生的,赋税产生的根源是在古代社会富人的生活靠隶属的劳动与徭役维持,经济社会是封闭的。
以后自由思想解放了隶属的关系,过去,奴隶主不向奴隶与农奴支付劳动的报酬,现在需要支付了,这样导致了工商业新秩序的形成,并进而促成社会经济的繁荣,换言之,没有法律和纪律就不会有工商业的繁荣。
福利经济学》庇古读后感
福利经济学》庇古读后感我读了《福利经济学》这本书,对他有了深入的认识。
我知道:公共产品并不都是提供者付出最小的成本就可以得到的,而是要通过公共选择的方式进行分配才能达到效果最大化,所以从本质上讲,政府是需要生产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来满足社会成员需求的,但是在现实中往往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率。
只有进行公共选择,调节好公共物品的生产与分配才能使资源达到合理的配置。
首先,关于公共物品的供给。
庇古认为:只有当产品的效用高到为每个人带来利益时,该产品才能作为公共物品来提供。
具体表现在:当某个产品给消费者带来额外的消费收益,或者额外的消费支出,同时又不改变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评价,那么它就应当是公共物品,即该产品具有帕累托效率。
第二,公共物品的成本。
其实“效用”就是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如果一种产品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消费支出,那么他的成本越低,也就意味着提供该产品的社会边际成本越低,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去购买该产品。
庇古认为,私人企业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因为一种物品的效用越高,他对所有人的成本就越低;相反,一种物品的效用越低,他对所有人的成本就越高。
由此可见,庇古主张社会成员用增加的收入支付私人边际成本,由社会来承担。
第三,公共物品的提供与监督问题。
庇古认为,在公共产品的生产中,政府是一个重要角色。
政府应尽可能地增加公共产品的数量和种类,降低私人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费用,还要避免对公共物品的过度生产。
政府要为公共产品的消费提供必要的服务,提供准确的信息等,使消费者有比较充裕的时间、精力考虑自己的偏好和目标,便于消费者做出有利的决策,这样既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可以防止政府官员对公共物品的过度消费。
政府要发挥好公共产品的监督管理职能,确保公共产品的质量,并及时地发现公共产品提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防止其再次发生。
从庇古的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启示: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究竟什么是公共产品?”我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这样来界定公共产品:它是在市场上不能完全有效的提供的,必须由政府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生产和提供的产品。
庇谷《福利经济学》读书笔记8、14章
庇谷《福利经济学》8、14章读书笔记第8章行业支付报酬的方法理论上来说,工资支付越接近于实际劳动,即工资=边际产品价值的时候,整个社会的福利越高。
具体而言有计件工资、计时工资、任务工资制等,集体协商下的计件工资是最有效率的。
1.理论上来讲,确定工资是按照工资=边际社会净产品价值的方式来确定,越接近于这种方式,工人的产量也就越大。
现实生活中,有些工作,比如像公务员,艺术创作的人,固定年薪或者时薪的方式,而不是根据产量进行实时调整,对国民收入不会产生影响。
但是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常规性工作,如果工资根据产品价值的方式来确定,整个的经济福利会增加。
我们生产一种产品,一方面来源于工人的劳动、另一方面来源于机器设备的损耗,所以工资应该按照工人劳动占产量的比例计算。
如果机器设备价值占的比重越大,这个问题就越不能忽视。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总的原则是工资应该与其工作的实际成果相对应。
2.工资取决于工人的产出,这种工资制度有很多困难。
第一个困难,产出界定困难。
产出包括了生产的产品、有效率的方法、和谐有好的氛围。
3.第二个困难,产出质量和数量一样重要,质量有时候不是很好检验,如果单纯的以数量来计算工资,质量就得不到保障。
4.产品的数量确定也很困难。
比如说照顾小动物,没有办法对于每次工作进行量化。
对于集体的劳作,以及店员这种工作,确定个体产量,很难。
5.假设可以估计出工人的产出,需要根据估算来调整工资。
以合理预期的较高的工资率作为对工人较好表现的奖励。
6.如果机器设备更新,使得生产效率提高,这时候减少计件工资是合理的。
工资应该按照劳动占产量的比例来确定。
计件工资增加了劳动者的压力,但是可以实现最大的产量,因此很多行业都在使用这种方式。
7.按照计件工资,工人如果增加产出,雇主认为工人工资太高,于是会削减工资率,工人意识到这个情况,就不得不更加努力的工作,所以工人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会签订协议限制产量。
计件工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其实是有限的。
《福利经济学》读后感
《福利经济学》读后感读完《福利经济学》后我对福利经济又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福利经济学中认为一个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的市场体系会有资源配置效率。
这一思想来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伟大代表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原理”,即我们经常在经济会议上听到的“一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对经济体制的自我调节使得经济体制能更好的存在并解决其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使得经济体制有着更高的存活力及可信度。
通过看不见的手在背后无形操控才能使得经济体制稳定的运行下去,可见这其中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操控对当代经济学有着重大影响。
继庇古之后,勒纳等人对庇古的理论进行了修改和发展,提出了序数效用论和补偿原理、消费者行为理论。
这都极大地丰富了福利经济学的内容。
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罗对当代经济学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他曾提出一个将个人偏好转变成完全的和可转变的社会福利函数,并借此来判断一种财富分配方式是否优于另一种财富分配方式。
而这个函数是建立在四个前提条件之上的,他们分别是普遍性、帕累托相容性、独立性和非独裁性。
在其看来同时满足以上条件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不能借助于社会福利函数来判断什么样的收入分配才是最好的,在福利经济学范围内,还没有一个逻辑上无懈可击的方式来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自二战之后,世界经济危机的出现及其巨大的影响力使得人们不得不更多的去研究资本经济的弊端,在此期间,政府的干涉即国家的宏观调控,使得国家福利制度的逐渐完善,同时也使得福利经济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此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批判了以柏格森、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社会福利函数论,他认为社会福利函数论更多的只是片面的,其中还应该加入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和切合实际。
总之,福利经济学家对福利经济学的理解及认识都有一定的侧重方面,这才使得福利经济学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使得福利经济学成为当代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分支。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福利经济学必须取得一定的发展才能使得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
福利经济学》庇古读后感
福利经济学》庇古读后感《福利经济学》是庇古的成名作,但在该书出版前,我已经听说过他,知道他做过芝加哥大学的教授。
可是直到看了他的书才真正意识到:原来当年美国经济学界最受重视的是社会平等主义,而庇古正是这一派的代表。
这本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讲的都是关于个人所得税的问题。
后面几章是按照他的研究方向逐步发展的。
但归根结底,他还是认为公共部门中的工作者应该具有独立、自主的地位。
他十分强调用法律来保障雇员的这些权利,特别提倡所谓“代议制民主”。
一、庇古的三种价值观。
庇古把公共部门称之为“利益集团”( theinterest-group),而非“政府机构”( thegovernment),但在我看来这并不矛盾。
庇古通过对国家和政府与私营部门的比较来说明这一点,例如:一般来说,企业雇佣劳动者是因为劳动者能够创造财富;而国家雇佣警察则是因为警察能够维持秩序;而国家之所以雇佣军队则是因为军队能够打仗。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国家雇佣的很多服务性工作都是对整个国家有利的,它们也就成为了对全体人民有利的工作。
而国家政府所要做的事情却是具有私营部门的某些特征——由人组成的国家机构可以被人控制,在政治体制上是一种民主机构。
所以在私营部门中政府只能做出有利于其管理的决定。
这里先给大家简要介绍下庇古的三种价值观:自由主义、社会平等主义和个人责任主义。
自由主义是典型的自由放任主义。
政府只需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无需顾及个人自由的限度。
社会平等主义是庇古的基本思想。
即社会成员在经济生活中应该享有完全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个人责任主义即指在职责范围内各尽其职,各尽其责。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庇古坚持认为所有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
但这又产生了一个问题:那么人们就应该采取自私的态度吗?在这里,庇古给出的答案是:人不应该被物欲蒙蔽双眼,追求个人私利,但人确实是可以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而牺牲暂时的利益。
这其中包含了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是“自我牺牲”,第二个是“暂时利益”。
福利经济学读书笔记
福利经济学读书笔记上卷一共分为两篇:第一编:福利与国民所得;第二编:国民所得的数量和资源在不同用途间的分配。
首先文章讲到了经济福利的有关概念、欲望与满足、国民所得、文章讲到了经济福利与国民所得之间的关系。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是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庇古对福利这一概念提出了两个命题:“第一,福利的要素是一些意识,或者说是意识之间的关系,第二,福利可以置于较大或较小的范畴之下”。
这就是说,福利表示人的心理状态,寓于人的满足之中,福利的大小是可以衡量的。
但庇古强调,福利包括的范围很广,在经济学中并不讨论一般福利,而只讨论与经济生活相关的福利,即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用货币尺度所衡量的经济福利。
这种经济福利与一般福利是相关的,对一般福利有决定性的影响。
庇古把福利作为满足,用效用来表示满足。
而效用可以用一个人为避免失去某种满足而愿支付的货币量来衡量,即可以用单位商品的价格来衡量,为了衡量和计量效用,庇古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
经济福利被广泛地人认为是能与货币尺度建立联系的满足和不满足。
这种联系不是一种直接的联系,而是通过欲望和厌恶传递的,一个人为获得一项物品所准备付出的货币,不能直接测度他从此物得到的满足,而只能测度他获得该物品欲望的强烈程度。
在实际生活中,欲望和满足之间的这些差异对经济福利所造成的损害,表现在它们阻碍了新资本的创造力,并怂恿人们用光现有的资本,为目前较小的利益牺牲未来较大的利益。
对于什么是国民收入,庇古使用的是马歇尔给国民收入所下的定义,即:“一国的劳动和资本作用于它的自然资源时,每年生产一定的纯商品总量,其中有的是物质的,有的是非物质的,各种服务也包括在内”。
这就是指扣除折旧与中间产品消耗之后的国民生产净值。
这种净值大致与一国的货币收入相等。
庇古从经济福利转到国民收入间题,这样就接着讨论了两个问题:第一,国民收入量的变动,这种变动的衡量。
及其与经济福利的关系。
他说明了在消费者嗜好与购买力分配不变的情况下,国民收入的增加使经济福利增加,但由于国民收入量的变化又会引起产品结构的变化,所以国民收入员变动与经济福利的关系也相当复杂。
福利经济学:全2册的读后感
福利经济学:全2册的读后感
福利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分支之一,旨在研究如何通过市场经济和政策手段,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在我读完这两本书之后,我深刻理解到福利经济学对于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
第一册书重点介绍了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政策工具。
比如,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失业保险、最低工资标准、公共教育等概念和政策措施都被详细解释。
在阅读这些内容时,我深深反思了自己所在的社会,发现很多问题的存在,比如市场失灵、社会不公等。
同时,我也意识到,福利经济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非常实用的知识,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改善现实问题。
第二册书则涵盖了更多的福利经济学应用,比如医疗保险、税收、环境保护等领域。
这些主题相较于第一册书更加深入,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得读者更能够感受到福利经济学的实际价值。
特别是在环境方面,我第一次了解到一种经济学手段——碳排放市场,它可以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这让我想到,市场机制不仅可以解决社会经济问题,也可以同时解决环境问题,从而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读完这两本书后,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福利经济学不仅是一门专业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通过学习福利经济学,我们可以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寻找合理而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的意识,强化我们的公民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总之,这两本书是一份重要的福利经济学读本,无论是提高自
己的专业素养还是弥补知识盲区,都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这些书籍了解福利经济学,掌握福利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和方法,从而为推动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福利经济学读书笔记
福利经济学读书笔记【篇一:阿玛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读书笔记】《伦理学与经济学》读书笔记《伦理学与经济学》是根据阿玛蒂亚森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所做洛尔讲座的讲稿编写而成的。
作者以批判为主要论证方法,阐述了伦理学与经济学的严重分离导致了双方的缺陷,并阻碍了二者的发展,他主张“通过更多的关注伦理学,福利经济学可以得到极大的丰富;同时,伦理学与经济学更紧密的结合,也可以使伦理学的研究大受裨益”。
主流经济学把理性的人类行为等同于选择的内部一致性,并进而把它等同于自利最大化,但阿玛蒂亚森则更加注重伦理学与经济学的结合。
他还强调福利经济学在整个经济学领域中的作用:“我还曾指出,在人类行为的决定中,如果给福利经济学考虑留下更大的空间,预测经济学和描述经济学也可以从中受益。
”当然,在另一方面,他也坚持认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是否可以被认为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最大化是相对的,它取决于单个行为主体或团体把什么看做是可适当控制的变量,以及把什么变量视为是可实际操作的手段。
当为了追求个人目标而接受了特定社会行为准则的工具价值是,就造成个人表面上追求的目标与其真实目标之间的模糊性。
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最终目标和约束条件被充分认定,理性行为假设自身也不足以把握某些‘必需的’的实际行为;必须把理性行为等同于实际行为(无论理性行为如何定义)的问题与理性行为的内容问题加以区别,这两个问题虽有联系,但它们之间的差别还是相当大的。
这两个特征在标准经济学中,实际上是作为一种补充的方式被使用的。
通过一个共生的过程,这二者都被用于描述人类实际行为的特性:(1)把理性行为等同于实际行为;(2)以一种相当狭隘的方式限定理性行为的性质。
【篇二:《伦理学与经济学》读书笔记】《伦理学与经济学》读书笔记《伦理学与经济学》是根据阿玛蒂亚森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所做洛尔讲座的讲稿编写而成的。
作者以批判为主要论证方法,阐述了伦理学与经济学的严重分离导致了双方的缺陷,并阻碍了二者的发展,他主张“通过更多的关注伦理学,福利经济学可以得到极大的丰富;同时,伦理学与经济学更紧密的结合,也可以使伦理学的研究大受裨益”。
《权利,合作与福利的经济学》读书报告
《权利、合作与福利的经济学》读书报告杨怡摘要:本文是关于《权利、合作与福利的经济学》的读书报告。
什么是惯例?为什么人们会遵循一定的惯例,可是有些惯例却不被大家所遵守?在一项惯例形成后,他是否会被影响?本文结合博弈的知识,主要是通过一个博弈模型分析和解释这些问题。
关键字:自发秩序;惯例;博弈;从整体上来看,本书是一本对社会秩序自发生成和演化变迁路径进行经济分析的学术专著。
由英国萨格登所写。
作者起初想将本书命名为《自发秩序》我也比较喜欢这个书名,因为这个书名更加贴合本书的主要内容。
一个社会的运行,维持与发展依赖于无数的规则。
我们每个人每天的日常生活,交往行为都遵照这些规则来协调。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那么,是否所有的社会规则都会获得每个人的遵守呢?有些规则的确会在大多数场合得到大多数人的普遍遵守。
最简单的例子,马路上的行路规则,无论是靠右行,靠左行还是忽左忽右的相机抉择,在某个社区的某个时期内,大多数人总会遵守这样或那样的规则。
但同样我们也知道,还有其他大量的交通规则,却并不能总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普遍遵守。
例如,中国人都靠右行驶,而英国人都是靠左行驶,显然如何行驶是一个惯例问题,可为什么有的人遵循这样的惯例而有的人遵循其他的惯例,并且还有许多的惯例不被人们所遵循呢?可能有大多数人会认为,规则之所以得到遵守,是因为这是法律所规定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法律规定的都被遵守,小到酒驾,大到杀人放火,都有人不去遵守。
并且,实践做法通常是反过来的,先有了不成为的规则实践,尔后才有了法律的明文规定。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遵守惯例呢?首先第一个概念就是惯例,什么是惯例?萨格登用演化博弈论的相关概念定义为:“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稳定均衡的博弈中任意一个稳定均衡。
”这样,从中又牵扯出第二个概念:什么是稳定均衡?萨格登所值得稳定均衡其实就是指演化稳定策略。
这是最早由生物学家所发展出来的均衡概念。
那么什么又是演化稳定策略?简单的说是对如下这类问题的一种回答,“‘为什么每个人都做X ’是‘因为所有其他人都做X’”。
《统制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原理》的读后感
《统制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原理》的读后感,700字
《统制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原理》是一本关于福利经济学的简明著作,作者Steven Rhoads深入浅出的介绍了福利经济学的原理及其相关论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关于福利经济学问题的背景和细节。
书中阐述了各种福利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且强调了国家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性。
作者提出了福利经济学的核心理念,从政府应尽责任、有效审慎政策调整、持续创造价值,倡导人们尊重财务责任、分享成功和彼此尊重的观念。
作者还讨论了福利经济学的伦理原则,着眼于对公民的尊重,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避免公共支出过度膨胀等问题。
要使用福利经济学来解决社会问题,只要达到这些目标并不容易,但Rhoads有助于准备好经济学家和决策者来达到这些目标。
他专注于如何使用福利经济学原理,更好地提升民生,更有效地帮助政府应对挑战。
这本书也足以激发人们去思考社会政策的有效执行,促进政府支出的有效使用,以期取得实际的社会水平改革。
总之,《统制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原理》是一本使用实用方法来展示福利经济学原理的书籍。
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视角,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福利经济学的重要性和伦理原则,从而更有效地改善社会福利。
《福利经济学:全2册》的读后感
《福利经济学:全2册》的读后感《福利经济学:全2册》是一本非常重要的经济学著作,通过对福利经济学的全面介绍和深入剖析,使我对福利经济学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受益匪浅,对于福利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政策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的第一册主要介绍了福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作者首先解释了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福利经济系统,旨在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实现社会最大福利。
随后,作者详细介绍了福利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如效用、效用函数、效用最大化等,并通过数学模型和图表进行了深入解释。
这些概念和模型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行为的决策原理以及福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第一册的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后果。
作者详细介绍了市场经济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以及导致市场失灵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点。
通过对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性质的深入分析,作者展示了市场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局限性,为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部分内容使我更加了解了市场经济存在的不足,引发了我对福利经济学的深入思考。
第一册的第三部分是关于福利经济学政策的分析和评估。
作者介绍了福利经济学政策的实施原则和方法,并详细讨论了税收和红利政策的效果评估和权衡。
通过对税收政策的分析,我了解到了不同税收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税收制度来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的平衡。
这一部分的内容非常实用,为我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福利经济学的政策提供了指导。
第二册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福利经济学的扩展和应用。
作者系统地介绍了福利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包括信息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和择优机制设计等。
通过对这些拓展性内容的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福利经济学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和局限性。
此外,第二册还包括对不同福利经济学观点和学派的介绍,促使我对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和争议有更全面的了解。
总的来说,读完《福利经济学:全2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福利国家经济学》读书报告
《福利国家经济学》读书报告
随着第二次世纪大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西方国家渐渐走向了福利国家的发展方向,尤其以欧洲为代表。
高福利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随着福利国家的发展,高福利对政府财政的负担也逐渐加重。
欧债危机以来,希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其福利制度也产生了不同的评价和看法。
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巴尔所著的《福利国家经济学》一书,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读过此书后,我对福利国家制度与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多了解,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困惑:
1.中国现在的福利水平与西方(尤其是欧洲国家)的差距有多大?
2.中国拟延长退休年龄,这是否又与福利制度背道而驰?。
理解混合福利经济读书笔记
理解混合福利经济读书笔记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混合福利经济,听上去有点高大上的样子,其实呢,简单说就是把市场经济和福利制度结合在一起,让大家的生活更美好。
想象一下,你在街上逛,路边有家小吃店,老板笑眯眯地招呼着你,旁边的老人家正在享受着相关部门发的养老金,孩子们在公园里玩得不亦乐乎。
哎,这就是混合福利经济的魅力所在,能够让不同的人都能享受到生活的滋味。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哎呀,这种经济模式听上去不错,但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呢?想象一下一个大锅,锅里煮着各种食材,市场经济就是那火,旺旺的烧着,推动着锅里的食物翻腾。
而福利呢,就像是锅盖,适时地盖上去,保留住锅里的热量,让食材更美味。
没错,就是这样的一个组合,既能让经济发展,又能照顾到社会的弱势群体。
听着是不是有点晕?别着急,咱们再举个例子。
想象一下你家的大米。
市场经济负责提供大米的种植、收割、运输,大家都在争着把自己家的大米卖得更好。
而相关部门则像是个好心的邻居,适时给那些缺米的家庭送去一些援助,确保他们不至于饿肚子。
这种互补的关系,让每个人都有饭吃,生活过得去,经济也能活蹦乱跳。
可惜呀,混合福利经济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就像锅里加了太多盐,咸得让人受不了。
某些时候,福利可能会让人觉得太过慷慨,有些人就可能会不再努力工作,想着反正有相关部门的补助,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了。
这样一来,市场经济的动力就减弱了,经济增长可能会变得乏力,这可就有点糟心了。
想想吧,谁不想看到大家都能为自己的未来奋斗?再说了,混合福利经济还得讲究公平。
你想啊,如果那些有钱人也能从福利里捞到好处,那这锅里的食材就会变得不均匀,滋味可就大打折扣了。
相关部门得好好把关,确保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支持。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个在寒冬里瑟瑟发抖的小猫咪,温暖的被子不该被那些富猫抢走,应该给像你一样需要的人。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吧?混合福利经济还有个大挑战,那就是如何平衡市场和福利之间的关系。
第12章福利经济学
• 3、帕雷托最优的三个条件没有 考虑收入的分配问题,因而并不 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完整描述。
43
学期寄语:
祝各位同学在未来的生活中 恩格尔系数下降,边际效用 递增,边际成本递减,沉没 成本为零,垄断利润最大, 阿罗不可能定理失灵,永远 帕雷托最优。
44
X商品对Y商品的边际转换率MRT MRT = lim △Y/△X = dY/dX 所谓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就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
率的绝对值。
2)向右上方凸出(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增) 因为要素的边际报酬在递减
30
通过公式推导:
MRT dy dy d(L K) dx d(L K) dx
dy
d
(L dx
8
9
10
3 帕累托最优状态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 的帕累托改进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下, 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 态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态变坏,则 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经济效率。
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 反之,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 经济效率的。
1、对于消费者
MRSXYA = Px / Py MRSXYB = Px / Py
MRSXYA = MRSXYB—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在完全竞争中,产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交换的帕累托
最优状态。
39
2、对于生产者
MRTSLKC = Pl / Pk MRTSLKD = Pl/ Pk
MRTSLKC = MRTSLKD—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在完全竞争中,要素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的帕累
IC
q` KD
OC
LC
24
三、生产的契约曲线(效率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利经济学读书笔记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福利经济学读书笔记
上卷一共分为两篇:第一编:福利与国民所得;第二编:国民所得的数量和资源在不同用途间的分配。
首先文章讲到了经济福利的有关概念、欲望与满足、国民所得、文章讲到了经济福利与国民所得之间的关系。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是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庇古对福利这一概念提出了两个命题:“第一,福利的要素是一些意识,或者说是意识之间的关系,第二,福利可以置于较大或较小的范畴之下”。
这就是说,福利表示人的心理状态,寓于人的满足之中,福利的大小是可以衡量的。
但庇古强调,福利包括的范围很广,在经济学中并不讨论一般福利,而只讨论与经济生活相关的福利,即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用货币尺度所衡量的经济福利。
这种经济福利与一般福利是相关的,对一般福利有决定性的影响。
庇古把福利作为满足,用效用来表示满足。
而效用可以用一个人为避免失去某种满足而愿支付的货币量来衡量,即可以用单位商品的价格来衡量,为了衡量和计量效用,庇古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
经济福利被广泛地人认为是能与货币尺度建立联系的满足和不满足。
这种联系不是一种直接的联系,而是通过欲望和厌恶传递的,一个人为获得一项物品所准备付出的货币,不能直接测度他从此物得到的满足,而只能测度他获得该物品欲望的强烈程度。
在实际生活中,欲望和满足之间的这些差异对经济福利所造成的损害,表现在它们阻碍了新资本的创造力,并怂恿人们用光现有的资本,为目前较小的利益牺牲未来较大的利益。
对于什么是国民收入,庇古使用的是马歇尔给国民收入所下的定义,即:“一国的劳动和资本作用于它的自然资源时,每年生产一定的纯商品总量,其中有的是物质的,有的是非物质的,各种服务也包括在内”。
这就是指扣除折旧与中间产品消耗之后的国民生产净值。
这种净值大致与一国的货币收入相等。
庇古从经济福利转到国民收入间题,这样就接着讨论了两个问题:第一,国民收入量的变动,这种变动的衡量。
及其与经济福利的关系。
他说明了在消费者嗜好与购买力分配不变的情况下,国民收入的增加使经济福利增加,但由于国民收入量的变化又会引起产品结构的变化,所以国民收入员变动与经济福利的关系也相当复杂。
只有在社会成员对新增加的产品比对所消失的产品愿意支付更多的货币时,这种增加才真正代表经济福利的增加。
第二,国民收入分配及其对经济福利的影陶。
他说明了如果在国民收入并未减少的情况下,国民收入由富人转向穷人,即国民收人分配的平等化,有利于增加经济福利。
这是因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穷人收入增加所带来效用要大于富人等量收入减少所减少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