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地质构造[4]

合集下载

地质学第三章第四节沉积岩

地质学第三章第四节沉积岩

思考:与次生岩石相对应的是什么岩石? 变质岩属于哪一种?
Ⅰ、沉积岩的成分 (一)化学成分:在氧化环境下,在地表水、
CO2、生物界的参与下,以SiO2 、 Al2O3 为主,含较多的有机质 (二) 矿物成分 1碎屑矿物(继承矿物或原生矿物):为比较 稳定的矿物。 2粘土矿物(新生矿物)如 高粘土、铝土等 3 化学和生物成因矿物
1、概念 机械搬运
2类型
风、流水、海洋 具分 选、 磨圆作用,而 冰 川、重力 无分选、磨 圆作用
化学搬运 真溶液与胶体溶液搬运
3、浊流搬运
Ⅲ、沉积作用
1、概念
2、类型
水流、 风的沉积作用(具机械沉积分异规律)
机械沉积作用
冰川的沉积作用 冰川纹泥(无分异沉积规律)
化学沉积作用
胶体与真溶液
生物沉积作用
2 类型及主要沉积岩
(一)碎屑岩类
砾岩类

①沉积碎屑岩亚类 砂岩类
粉砂岩类
粘土岩类 细
火山集块岩 粗
②火山碎屑岩亚类 火山角砾岩
凝灰岩

(二)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
1、Al、Fe、Mn质盐岩类 铁矿(含铁量 >30%)主要形成于地质时代的浅海边 缘,同时向海洋进军开发Mn结核
2、Si、P质盐岩类
3、CO32-盐岩类
曲流河弯道示意图 凹岸有侵蚀坑,凸岸有点砂坝,主流线偏凹岸
图13-2 石钟乳(1)、石笋海 蚀 凹 槽
第四节 沉积岩
一、沉积岩的概念、物质组成、分布 和研究意义
二、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三、沉积岩的特征 四、 沉积岩的分类和主要沉积岩
一、沉积岩的概念、物质组成、分布 和研究意义
1、沉积岩的概念 强调外力作用 广义 狭义的沉积岩 2、沉积岩的主要物质来源:三大类岩 石的破坏产物;次要物质来源:火山喷出 物质、生物遗体及生物碎屑,如珊瑚礁、 宇宙物质等。

构造地质学--第三章断裂构造

构造地质学--第三章断裂构造
当褶皱枢纽水平时: 纵向节理=走向节理;横向节理=倾向
节理(图3-1)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二、成因分类 1、原生节理—成岩过程中形成的节理
(如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的泥裂)。 2、冷凝节理—玄武岩、花岗岩等熔融状
态之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如石柱林)。 3、风化节理—强烈风化作用结果所致
(根劈作用—苏州天平山,水解作用等)。
2、 倾向节理—节理倾向与所在岩层的走 向大致垂直,与倾向平行。
3、 斜向节理—走向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4、 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和岩层层面平
行。
精选课件
按节理走向与区域褶皱枢纽方向分: 1、纵向节理—节理走向与枢纽平行。 2、横向节理—节理走向与枢纽近垂直。 3、斜向节理—走向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组成的复杂的地堑系,通常位于区域性 隆起的轴部
裂谷中常常沉积一套粗碎屑岩,火山 熔岩等
裂谷带是地震带和火山带 裂谷带表现为重力异常和磁异常
精选课件
2、生长断层(同沉积断层) 主要发育于盆地边缘,盆地不断沉降, 且同时接受沉积; 特征: 1、规模较大之正断层; 2、下降盘地层厚度大于上升盘,两者之比
区域性断裂规模巨大,延伸也远, 下可及硅镁层,甚至达岩石圈,亦称深 大断裂—长期继承性发展,空间延伸极 长,切割较深。
精选课件
一、区域性断裂特点 1、常以一条以上主干断裂和若干次级
断裂组成,具一定宽度,形成断裂带; 2、深断裂活动改变地下深部的温压状 态,促使岩浆活动。酸性、中酸性岩 浆活动带,断裂切割较浅;基性、超 基性岩浆活动带切割较深; 3、深断裂带是地球物理异常带;
与倾向平行 3、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4、顺层断层—断层面与岩层面基本一致
精选课件

工程地质(课件)第三章地质构造全篇

工程地质(课件)第三章地质构造全篇
19/63
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内力地质作用决定地表的基本形态和内部 构造——地表形态的塑造者
外力地质作用破坏和重塑地表形态——地表 形态的雕刻者 地壳上升时,遭受剥蚀。 地壳下降时,接受沉积。
20/63
第二节 地质年代
• 绝对年龄:通过放射性元素蜕变周期测定。适用
于岩浆岩、变质岩地区。钾-氩、铀-铅和碳-14。
走向(strike):岩层面和 任一假想水平面交线的延 伸方向。
倾向(dip):岩层的倾斜 方向。与走向线垂直。只 有一个。
倾角(dip angle):岩层层 面与水平面的最大锐角。
35/63
产状三要素(elements of attitude)
表示方法 : 岩层产状一般用方位角表
示,通常格式是: 走向南西200°,倾角南东
15/63
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16/63
潮湿气候区:河流、湖泊、地下水发育,风化 彻底。如东南沿海。
干旱气候区:暴雨,风力强,咸水湖。 如西北高原。
冰冻气候区:气温低,蒸发量小,生物稀少, 冰川盘踞。如两极和高山地区。
17/63
中国地势分布示意图
18/63
大陆以剥蚀为主,海洋以沉积为主。 山区以剥蚀为主,平原以沉积为主。
地震作用(earthquake)
地内机械能突 然释放,以弹性 波的形式传播到 地表引起猛烈冲 击。
汶川地震
7/63
岩浆作用(magmatism)
岩浆形成、运动、 演化、冷凝。
8/63
变质作用(metamorphism)
在高温、高压并有化学物质参与下,岩石发 生成分、结构构造的变化,生成新的岩石。
25/63
2. 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关系

地貌学第三章教学内容

地貌学第三章教学内容

图3-6 线性水流向源侵蚀与谷底纵剖面变化示意图
图3-7 流水侧向侵蚀原理图
(2)河流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
(2)河流作用
②河流搬运作用: 河流搬运作用是河流在流动过程中携带大量泥沙和推动河底砾石移动的作
用。它主要包括推移、跃移、悬移三种形式。
河流作用
③河流的堆积作用: 河流流水携带的泥沙,由于河床坡度减小、水流流速变慢、水量减少和
(1)岩石的抗蚀性
三大类岩石,由于具有不同颜色、矿物成份和结构构造,因而具有不同的抗风 化剥蚀能力。
胶结良好的坚硬岩石,抗蚀性强,常形成山体和崖壁。如由石英岩、石英砂岩 组成的山岭。
抗蚀性差的岩石,如页岩、泥灰岩等,硬度弱,常形成和缓起伏的低丘和岗地。
坚硬的太行山岩石
兰州低丘
(2)岩石的节理和层理
岩石的节理和层理直接影响地貌的发育。 柱状节理发育的玄武岩,因受节理的影响常形成崖壁和石柱等地貌; 垂直节理发育的花岗岩体,因受机械风化和流水冲刷侵蚀影响,使花岗岩山体形成 悬崖峭壁、群峰林立的地貌
俊秀黄山
九华山
(3)岩石的可溶性
岩性的可溶性对地貌的影响也很明显。例如,属于易溶或较易溶解的岩石如岩盐、 石膏、石灰岩、白云岩以及一些富含钙质的砂页岩、砾岩等,它们在一定的气候条件 下,可以形成适应气候条件下的岩溶地貌形态组合和一些类岩溶地貌。
反过来说,地貌的形成发育、形态的差异可以从岩石 构造、内外营力、人类活动和时间因素四个角度来解析。
(一)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
地质构造和岩石
1.地质构造
地貌对构造的适应性:地貌的发育与构造线相 一致或部分一致
大地构造单元是地貌发育的基础。中国的大地 貌单元,即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在平面上的 排列组合形式,其形成主要受大地构造的控制。

第三章 地质作用

第三章  地质作用

纵波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横波,最慢的
是勒夫波和瑞雷波。
4.地震的分布
地震在全球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震多的地方
称地震区。地震区的震中常呈带状分布,也叫 地震带。 全球有三个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 震带(也称阿尔卑斯地震带)和沿各大洋海岭 地震带。这是全球地震大环境。中国介于前两 个地震带之间,所以是一个多震国家。中国破 坏性地震多集中在一定的狭窄地带,按地震活 动性和地质构造特征,可分为23个强震活动 带。

(二)化学风化 化学风化系指岩石在水、水溶液和空气中的氧与二 氧化碳等的作用下所发生的溶解、水化、水解、碳 酸化和氧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 1.溶解作用 水是一种好的溶剂。矿物遇水后就会不同程度地被 水溶解,一些质点离开矿物表面进入水中形成溶液 流失。 2.水化作用 有些矿物和水结合形成新的矿物。岩石中的矿物大 都不含水,但在地表与水接触形成新的矿物,却几 乎都含水。 CaSO4+2H2O→CaSO4· 2H2O
一、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
1、淋滤作用及残积层
2、洗刷作用及坡积层

3、冲刷作用及洪积层
二、河流地质作用
2、搬运和沉积:→冲积层
三、河谷地貌
洪水位
1、河谷地貌:
小结:
1、风化作用
2、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
1)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 2)河流的地质作用
第三节 地 震 一、概述 (一)地震的基本概念 1.地震 地震是地壳快速震动的一种地质作用,是地壳运动 的一种表现形式。地震以弹性波的形式传播,通常 发生在地球内部,有深有浅。 2.震源、震中和震域 地壳或地幔中发生地震的地方称为震源。震源在地 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震中。震源传出的地震波在地 表面所能涉及的到的区域称为震域。

3第四章 地质构造-裂缝

3第四章 地质构造-裂缝

2019/10/29
28
按裂缝与主构造(褶皱断层)的关系分类
2019/10/29
29
按裂缝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
2019/10/29
30
2019/10/29
31
2、按裂缝与岩芯中线垂直面的夹角(裂缝倾角)分类
按裂缝与岩芯中线垂直面的夹角(裂缝倾角)分类 测井界(赵良孝)的分类 高角度缝(75º~90º) 斜交缝 (15º~75º) 低角度缝( 0º~15º) 王允诚的分类 垂直缝( 75º~90º) 高角度斜交缝(75º~45º) 低角度斜交缝(45º~15º) 水平缝( 0º~15º)
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 这是由 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 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 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 理。
2019/10/29
2
裂 缝 溶 洞 网 络 系 统
2019/10/29
3
1. 裂缝的概念
裂缝是油气储层中一种重要的储渗空间。 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裂缝是油气运移的通道,在油田开发中
54
纵张缝
2019/10/29
55
斜向共轭剪切缝
2019/10/29
56
8、与断层有关的局部构造缝
断层伴生缝:一般为两组剪切缝,分布于断层两侧,一组与 断层面平行,另一组与断层面斜交
断层派生缝:有两种类型 派生张裂缝:在断层两侧成羽状排列分布,与主断层斜交(一
般为45°)。 派生剪切缝:分布于断面的两侧,共有两组,一组与断面小
裂缝开启程度要素 反映裂缝的开启程度,对于油气运移和 渗流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充填程度:指裂缝间隙内被次生矿物充填的程度,可以用充 填的缝间隙截面积与总截面积的比值表示。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绪论1.工程地质学为地质学的一个应用分支,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2.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亦称为工程地质条件,它包括岩土的类型与工程性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

3.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矛盾而产生的对工程建筑的建设、施工、运营带来重大影响的地质问题。

4.工程地质学的任务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做到既使工程建筑经济、安全,又能合理开发与保护地质环境,是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

(1)查明对工程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2)解决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3)预测并论证工程地质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提出改善与防治措施;(4)为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提供所需地质资料和数据。

5.地质工程:(Geoengineering)指以地质体为工程结构和工程的建筑材料,以地质环境为工程的建筑环境修建的一种工程。

具体地说,如开挖的边坡、矿坑、地下洞室、地基等,实际上都是地质工程。

6.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

第1篇地质学基础第1章地质作用1.地质作用概念:—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和地壳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壳形态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2.风化作用: 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等风化营力的作用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使岩石崩解破碎以至逐渐分解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第2章矿物和岩石1.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的自然单质或化合物。

2.岩石:由一种矿物或多种矿物或岩屑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3.岩石: (1)岩浆岩(火成岩) (2)沉积岩 (3)变质岩4.硬度:矿物抵抗机械刻划及摩擦的能力。

5.断口:矿物受敲击后,形成各种凹凸不平的裂开面的性质。

如锯齿状、贝壳状等。

6.岩浆岩—由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形成的岩石(1)岩浆岩的结构—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形状以及彼此间相互组合关系。

工程地质第三章[2]

工程地质第三章[2]

28
补充讲解:活断层的工程地质研究
④砂基液化:饱和松散粉细砂最易产生液化现象; ⑤孤立突出的地形使震害加剧,低洼沟谷使震害减弱; ⑥地下埋藏愈浅,地震烈度增加愈大。 (4)防范措施 一般工程措施难以防御地震产生的破坏,因此,防 范措施主要为远离活动断层、绝对禁止跨越活动断层。 工程布局应垂直活动断层并离开一段距离。
15
第3章 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3.3.2 断层
(2)大桥桥位:注意查明桥基部分有无断层存在,以便 根据不同情况,设计基础工程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隧道位置:当隧道轴线与断层走向平行时,应尽量 避免与断层破碎带接触;在确定隧道平面位置时,要尽量 设法避开大规模断层破碎带。
16
第3章 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受区域性或地区性地应 力场的控制,断层常与相关 构造相伴生。并以一定的排 列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不 同形式的断层带。 如阶状断层、地堑、地 垒和迭瓦式构造等。
14
阶状断层
第3章 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3.3.2 断层
4、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 断层破碎带内岩体破碎、风化严重、岩石强度低、稳 定性差;容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确定路线布局、选择桥梁和隧道位置时,应尽量避开 大的断层破碎带。 (1)路线布局:当路线与断层走向平行,路基靠近断 层破碎带时,开挖路基容易造成边坡发生大规模坍塌,影 响施工和公路的正常使用。
1
第3章 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3.3 断裂构造
3.3.1 裂隙
裂隙:存在于岩体中的裂缝,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 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也称为节理。 1、裂隙的类型 裂隙按成因可分为:构造裂隙和非构造裂隙。 (1)构造裂隙:岩体受地应力作用随岩体变形而产生的 裂隙。按力学性质的不同,构造裂隙可分如下两种: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球表面的地质现象和地球内部的构造特征。

地质构造的形成与地球的运动密切相关,它揭示了地球演化的规律和地球表面特征的形成原因。

地质构造可以分为内因性地质构造和外因性地质构造两大类。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地理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分类、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一、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内外因素作用下,地壳和上地幔的构造特征,包括地壳的构造、地质体的形态、构造运动和构造形成的过程等。

地质构造控制着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水系等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和变化。

二、地质构造的分类1. 内因性地质构造内因性地质构造是指地壳内部的构造特征和动力学活动,包括地壳变形、地壳遗迹、构造运动等。

内因性地质构造主要是地震、火山活动、构造运动等造成的地质现象。

2. 外因性地质构造外因性地质构造是指由地表外力、气候效应、侵蚀和沉积等地质过程造成的构造特征,包括地貌、河流、湖泊、风化等。

外因性地质构造主要是由风、水、冰等外力造成的地质现象。

三、地质构造的特征地质构造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 地质构造是区域性的。

地球上的地质构造往往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一个区域内的相似地质特征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地质构造单元,如板块、地块等。

2. 地质构造是组合性的。

一个地质区域内常常存在多种类型的地质构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丰富的地质构造景观。

3. 地质构造是动力性的。

地质构造是地球内外力作用的结果,构造活动量大或小,构造运动迅速或缓慢,地形地貌的变化都与构造活动有关。

4. 地质构造具有时间性。

地质构造是地球演化的历史产物,构造形成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形成的结果也在不断演化和发展。

四、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1. 内因内因包括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构造运动和地球尺度的物质运动等。

内因构造是由地球自身的物质运动引起的,如地震、火山活动等。

2. 外因外因包括大气、水体、风、生物等地表的物质和作用力对地质构造的影响。

工程地质学第3章

工程地质学第3章

3.2.4
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和野外观察
1、褶皱构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在由全型褶曲构成的褶皱山区,岩层强烈破碎,顺向坡岩体极 易沿层面或节理面产生滑动,造成土坡失稳,危及工程安全。例如 台湾基隆河畔1974年9月发生的顺层滑坡,破坏了周围的村庄、道 路,阻断了河流。 在背斜、向斜的脊部,张性节理发育,加速了风化作用的进行, 造成岩体强度的降低,并最终发育成背斜谷、向斜谷或背斜、向斜 式冲沟,对公路、铁路建设造成很大困难。
水平构造
3 、 一般认为,倾斜构造是原来水平或近水平沉积的
地层,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产状改变而发生倾斜变 化,此时岩层面与水平面就有了一定的倾角,成为 具有倾斜构造的岩层。但不可否认,自然界中有的 地层在沉积中就是倾斜的,例如洪积地层。这样的 地层如果在其后的漫长地质岁月中变质成岩,其产 状显然也是倾斜的。 除此以外,还有的地层在大的空间范围内可能属 于褶皱构造,是一个背斜或一个向斜的一翼岩层, 但在一定的工程范围内,则表现为单向倾斜的构造 形式。这样的地层对某个具体工程而言,显然也可 作为倾斜构造来看待。因此,广义的倾斜构造应包 括上述所有三种情况。




(a)
(b)
图3-15 裂隙玫瑰图 (a)裂隙走向玫瑰图; (b)裂隙倾向玫瑰图


五、裂隙(节理)的调查、统计和表示方法
为了弄清楚工程场地节理分布规律及其对 工程岩体稳定性的影响,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 时,都要对节理裂隙进行野外详细调查和室内 资料整理工作,并用统计图表的形式把岩体裂 隙的分布情况表示出来。
(一)节理的野外调查

⑴ 在调查之前,先要了解调查区的构造轮廓和构 造应力场特征。
岩层产状的测定及表示方法
测定:用地质罗盘 测定方法:如图所示

构造地质学——第3章-底辟构造

构造地质学——第3章-底辟构造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2>底辟阶段 随着盐不断 向盐丘流入,盐 丘上拱,刺穿上 覆地层,从而造 成盐丘周围上覆 地层快速沉降。 随着沉积在沉降 区的堆积,产生 了标志底辟阶段 开始的次级边缘 向斜(二级),从 向斜中心往盐丘 地层加厚。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3>底辟后阶段 盐丘发生相 对低幅度的上升, 通常在浅部附近 地层中产生补偿 沉降,也就产生 了第三级边缘向 斜。简介:具剥 蚀间断的多阶段 发育模式。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第4节
我国东部底辟构造的主要 类型及基本特征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1.概述
①从地区看,分布广泛; ②从类型看,有盐底辟构造、泥底辟构造及岩 浆底辟构造; ③从刺穿与否看,有刺穿的,也隐刺的。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胜利 辛镇 构造
2.类型 东部含油气盆 地中主要为隐刺穿 构造,按其隆起幅 度可以分为三种:
a.流体不能及时排出,粘土层处于欠压实状态;
b.埋深加大,流体压力会升高,粘土层的内摩擦角会 减小,塑性流动性增强。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2>粘土矿物对塑性影响 ①主要成分: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 ②根分析,蒙脱石粘土岩的渗透性最差,流体不易排出 易造成欠压实, ③蒙脱石的内摩擦角在粘土矿物中最低,一般5—9°。 粘土岩中蒙脱石含量越高,塑性越强。
2005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2>按形成的力学机制 垂直底辟:主要为盐底辟
排驱底辟:主要为泥底辟
泥底辟
盐底辟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第2节 盐底辟构造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1.基本特征 1>形态 平面上,主 要表现为圆形、 椭圆形、脊状。

构造地质学-第三章断裂构造

构造地质学-第三章断裂构造

总结
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对断裂构造的类型和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继续学 习将会探索更多关于地壳变动和地球构造的知识。
通过挤压力作用造成的断裂,形成的是倾斜 的断层面。
3 走滑断层
通过平行水 转换断层
位于两个地块之间,产生断裂和滑动的地壳 运动。
断裂带的特征
断层带宽度
断层带的宽度可以从几米到数 十公里不等。
断层带的长度
断层带的长度可以从几千米到 数百公里不等。
断层带的错动量
构造地质学-第三章断裂 构造
本章将介绍构造地质学中的断裂构造。通过本章学习,你将了解到不同类型 的断层构造以及断层带的特征。
引言
构造地质学致力于研究地球上的构造变动和地壳运动。断裂构造是地壳运动 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断裂构造的类型
1 正断层
通过拉伸力作用造成的断裂,形成的是倾斜 的断层面。
2 逆断层
断层带的错动量可以从几毫米 到数十米不等。
断层构造的应用
1
地质勘探
断裂构造的研究有助于识别下地层的构造,为地质勘探提供重要线索。
2
资源勘探
断裂带通常与矿床形成有关,可以作为寻找矿产资源的目标区域。
3
地震研究
地震通常发生在断裂上,研究断裂构造有助于理解地震活动。
断层构造的意义
断层构造研究对地球科学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了解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 响。

第0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第0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6
(一) 外力、内力和应力 3. 应力:σ=P/A (or σ=dP/dA)
P―附加内力, A―截面积
1) 正应力:σ=dN/dA (压为“+”,拉为“-”) 2) 剪应力:τ=dT/dA (逆时针为“+”,顺时针为
“-”)
-
+
dT dT
dA
M
dN
dT dP
20.11.2020
第3章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第3章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11
(二) 应力状态和应力椭球
4. 应力差(差异应力)概念:σ1-σ3,能引起 物体形态变化.
5. 平均应力概念:(σ1+σ2+σ3)/3=σ. 6. 偏应力概念:
σ1’=σ1-σ σ2’=σ2-σ σ3’=σ3-σ
20.11.2020
第3章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主要内容
1. 应力分析
2. 变形分析 3.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与岩石变形的因素
(一) 外力、内力和应力
1. 外力—另一物体所施加的力
1) 面力. 2) 体力:重力、磁力.
2. 内力:物体内部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1) 固有内力. 2) 附加内力.
20.11.2020
第3章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a
n
P1
a
P1=s1A0
A0 A1
20.11.2020
第3章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14
P1
α
T1 α
P1
N1
A0 A1
20.11.2020
第3章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15
O
2=0
(1/2, 0)
(1, 0)

自然资源学三四章重点内容总结

自然资源学三四章重点内容总结

第三章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1.从矿藏成因角度看,矿产大致可分为:外生、内生、变质矿产2.我国地质构造上包括三个全球性的成矿域:古亚洲成矿域、滨(环)太平洋成矿域、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3.从横向看,我国境内南北方向有三条明显的纬向构造带:⑴位于北纬40º~43º的阴山—天山构造成矿带,以盛产铁、铬、镍为特征;⑵位于北纬32º31'~34º30'的秦岭-昆仑构造成矿带,主要有钼、铁、铬、镍、铜等;⑶位于北纬23º30'~25º30'的南岭构造成矿带,有钨、锡、铜、锑等4.从纵向看,我国东西方向存在北东向的三个隆起带和三个沉降带:⑴第一隆起带,主要指我国台湾省、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等地,矿产有铜、金、铅锌;第一沉降带,指黄海、东海、南海及我国广大陆棚区并包括钓鱼岛在内,石油客观⑵第二隆起带,包括张广才岭、老爷岭、长白山岭、辽东半岛,往南至胶东半岛、东南沿海的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第二沉降带,包括松辽、华北、江汉三大平原和渤海及北部湾,油气和盐类矿产⑶第三隆起带,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湘西黔东汞、锑及钨、金矿等;第三沉降带,包括鄂尔多斯和四川两个盆地,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盐类。

5.[名]生物圈资源:指生物圈中一切能为人类所利用的自然资源,它主要包括由地貌、土壤、植被等因素构成的土地资源,由地表水、地下水构成的水资源,由光、热、水等因素构成的气候资源和由各种动植物构成的生物资源。

6.生物圈特性:⑴整体性⑵地带性、区域性和不平衡性⑶可更新性、循环性、不可逆性和可培养性第四章资源评价原理与方法1.[名]资源评价:是根据资源类别、属性、形成原理和形成条件以及时空分布规律,从科学角度对其存在、数量、质量和可使用情况进行客观评述和估价。

2.[名]自然资源评价:就是按照一定的评价原则或依据,对一个国家或地域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地域组合、空间分布、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定和估价。

地质构造类型及其特征

地质构造类型及其特征

地质构造类型及其特征
地质构造是指地球表面和地壳内部因地质力学作用而形成的各
种构造形态。

根据形成机制和特征,地质构造可以分为许多类型,
主要包括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火山构造和地形构造。

褶皱构造是由地壳中的水平应力造成的地层褶曲形变所形成的,其特征是地层的波状弯曲,包括背斜和洼陷等形态。

褶皱构造常常
形成山脉、丘陵等地形,同时也会影响地下资源的分布和运移。

断裂构造是由地壳中的垂直应力造成的地层破裂和错动所形成的,其特征是地层的位移和错动,包括正断裂、逆断裂和走滑断裂
等形态。

断裂构造常常形成断崖、断坡等地形,同时也是地震活动
的主要发生地。

火山构造是由地壳中的岩浆活动所形成的,其特征是火山口、
熔岩台地、火山锥等形态。

火山构造常常形成火山、火山岛等地形,同时也是地球表面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形构造是由地表水力、风力、重力等因素作用所形成的地表
形态,其特征是河谷、峡谷、冰川、风蚀地貌等形态。

地形构造是
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地表形态的多样性和地球表面动力学的活跃性。

总的来说,地质构造类型及其特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地球表面和地壳内部丰富多彩的地质景观。

对地质构造类型及其特征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形成过程。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

地理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而地质构造作为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是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地质构造主要探讨地球上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我们认识和利用地球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地理构造作为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的内外部结构、形态、运动规律等方面的问题。

地质构造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演化的结果,它通过地壳的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和地震活动等,使得地壳不断发生改变。

地球构造主要分为内部构造和外部构造。

内部构造指的是地球内部的地幔、外核和内核的构造,这些区域形成了地球的内部结构。

外部构造主要包括地壳、地形和地貌等。

地壳又可以分为地壳岩浆活动区和地壳构造带。

地壳岩浆活动区主要是指在板块相互碰撞和与地幔交互的地球表面岩浆活动的区域,而地壳构造带是指地壳中存在的断裂、褶皱和隆升沉降等地质构造形态。

地壳岩浆活动区造成了地质带的形成,而地质带又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地壳的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造成的地质带不仅是地球上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居住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晚中生代到新生代的构造运动造成了中国东部沿海平原的形成,这样的地理构造带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而在中国的西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兴起与黄土高原的地质构造关系密切,生长于黄土层中的作物给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提供了重要支持。

除了构成宜居地带、农业适宜区的地理构造,地质构造还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例如,斯拉夫斯夫区的煤炭储量丰富,这是由于该区域产生了大量暴露于地表的生物化石造成的。

地理构造对于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地质构造对于矿产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质构造对人类的影响不仅限于自然环境的利用和生产活动,还包括自然灾害的产生。

例如,地震是地壳内部构造变动及其运动规律的结果,而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震灾害对于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通过研究地质构造,可以对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进行预测和防范,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3第三章 地质构造及岩体工程性质

3第三章 地质构造及岩体工程性质





地堑和地垒


地堑:由两条走向大致平行而性质相同的Ft 组合形成的中间断块下降,两侧上升的构造。 地垒:中间块上升,两侧下降的构造。
叠瓦式构造

由一系列平行或近于平行的、倾角相似的 逆断层组合,形成迭瓦式构造。
叠冲(瓦)式逆掩断层
由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的逆掩断层组成,各条断层的上 盘依次向同一方向向上逆冲,平面上构成叠瓦式(状)。


断距
正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
层。其断层面倾角较陡,一般在45°以上。正断层是 由于岩体受到张力及重力作用,使上盘沿断层面向下
错动形成的;
下盘上升
上盘下降
按相对位移 方向划分的断 层类型
逆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逆断层一般是
由于岩体受到水平方向强烈挤压力的作用,使上盘沿断层面向上错动而成。 断层面从陡倾角至缓倾角都有。其中断层面倾角大于450的称为逆冲断层;介 于250~450之间的称为逆掩断层;小于250的称为碾掩断层(又叫碾掩构造或 推复构造)。逆掩断层和碾掩断层常是规模很大的区域性断层;
①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地层层位法:同一地质时代在一定地质环境形成
的沉积地层具有相同的特征。未经受剧烈构造运动 的岩层上老下新。

古生物法:根据生物化石确定地层的年代。生物
进化由简单到复杂,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生物群, 灭绝的生物不会重复出现。不同地质时代形成的岩 层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及其组合,相同时期相同环 境形成的岩层具有相同的化石。

仅用于地质平面图
(箭头)岩层岩层倒转后的倾向
3. 水平构造
岩层产状近于水平(<5度)

第三章 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备课讲稿

第三章  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备课讲稿

§3.5 岩石与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基本概念
岩石(Rock): 具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
岩体(Rock mass): 包含各种结构面的地质体,包括结构面
和结构体(岩石)。
岩石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物理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重度(密度)(unit weight):岩石单位体积的重力(质量) 有干重度、湿重度和饱和重度之分。 比重(相对密度)(specific gravity):固体岩石(不包括孔隙)的 重力(质量) 与同体积水在4ºC时重力(质量)的比值。
强度特性: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抗压强度(compressive strength): 岩石单向受压时抵抗破坏的能力。
断层的野外识别
在野外可以根据与断层构造有关的伴生构造、地貌现象等标志来识别断层:
(1)地貌特征:当断层(张性断裂或压性断裂)的断距较大时,上升盘的前 缘可能形成陡峭的断层崖,如经剥蚀,则会形成断层三角面地形,如图;断层 破碎带岩石破碎,易于侵蚀下切,可能形成沟谷或峡谷地形;此外,如山脊错 断、错开,河谷跌水瀑布,河谷方向发生突然转折等,都可能是断裂错动在地 貌上的反映。
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竖起来 ,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 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 ,读悬锤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 倾角。
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 将罗盘放平,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 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
岩层产状要素及其测量示意图
产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一组走向为北西320°,倾向南西230°,倾角35°的岩层产状, 可写成:N320°W,S230°W,∠35°
褶皱的类型 1、根据轴面产状分类:
1) 直立褶皱
图示

第三章地质图剖面图

第三章地质图剖面图
底板石门2,在D点遇上盘煤层。 (3)在下盘掘底板石门1 ,在C点遇到断层,过断层上盘
煤层-60m等高线,再沿CD方向掘进。
四、用于储量计算
步骤: 1.按坐标用网格线划分为块段
整块的以网格为准按比例求面积S水平 2.求S实
S实=S斜=S水平/cosα(网格内平均α)
3.求储量 =S斜×M×r M-网格内平均厚度;R-容重
正断层
逆断层
(三)断层等高线特点: 正断层表现为等高线中段缺失,缺失部分为无煤带。 逆断层表现为煤层等高线重叠,重叠部分为煤层上
下两盘重复区。
二、煤层底板等高线特点:
(一)煤层产状三要素 1.煤层走向:煤层底板等高线延展方式为煤层走向。用
方位角表示。 2.煤层倾向:
倾向线:垂直走向,且沿煤层上面向下的直线。 倾向:倾向线在水平面投影的方向,方位角表示。 3.倾角:倾向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二面角) 伪倾角:除倾向线外,其他方向线与水平面夹角,称
§3.1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一、概念 煤层底板等高线:煤层底板上高程相同的点的连线
二、煤层在本图中的表示方法 (一)断层要素: 1.断层面:走向、倾向、倾角 2.断盘:上盘、下盘 3.断煤交线:上盘、下盘 4.断距:水平、垂直(用的最多,也叫落差)、斜、地层
上盘
下盘
(二) 断层性质: 正断层:如 30° H=8m 逆断层:如 50° H=15m 平推断层:断距为0
4.不是整块方格和的边角部分,可以估算为整 格的百分比计算,再计算储量。 或用拼凑法,N个小块凑成一个整块,求出S 。 若要精确计算,可以用求积仪。
§3.2 地质剖面图
一、定义: 假想用垂直平面将大地切开,反映切开面上的煤,岩 层情况和地质构造的图件 二、本图应用: 1.了解剖面内的煤层赋存情况和地质构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2 断

断层是指岩层或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破裂后,断裂 面两侧岩体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3.4.2.1 断层要素 断层的各个组成部分称为断层要素。断层要素包括断 层面、断层线、断层盘及断距等, 如图3.25所示。
ABDE-断层面; 1、2-断层盘, A-A’滑距
图3.25 断层要素
⑴ 断层面:被错开的两部分岩石沿之滑动的破裂面
(3) 最不利情况:路线与岩层走向平行,岩层
倾向与路基边坡一致,而边坡的坡角大于岩层的倾 角,特别在石灰岩、砂岩与粘土质页岩互层,且有 地下水作用时,如路堑开挖过深,边坡过陡,或者 由于开挖使软弱构造面暴露,都容易引起斜坡岩层 发生大规模的顺层滑动,破坏路基稳定。

3.4
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岩层在构造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最后引起岩层 的连续性遭受破坏。大大降低了岩体的力学性质,影响岩体 的工程性质,属不良地质构造
特殊产状 :
水平岩层: 直立岩层: 倾角=0° 倾角=90° 倾向 — 倾向 — 走向 ∞ 走向 α°
岩层厚度: 两层面之间垂直距离。(并非地面露头任意两 点)。
3.2.2 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接触与不整合接触) 1. 整合接触 上、下相邻的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且时代连续。 它是在构造运动处于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发生连续沉积而 形成的。这种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称为整合接触(如 图3.7(a))。
3.3 褶



3.3.1 褶皱的概念 岩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 其连续性、完整性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简称褶皱。 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称为褶曲,褶曲是褶皱构造 的一个基本组成单位。(图3.8)。
褶皱中背斜1、3、5与向斜2、4、6共存 (a)水平岩层受力挤压;(b)岩层的弯曲一个接着一个
3.2.1 岩层的产状 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位置,即空间展 布状态,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基础。岩层的产状常用走向、 倾向和倾角来确定,称为产状要素(图3.3)。
图3.3 岩层产状要素 AB—走向;OD—倾向线;OD’—倾向;α—倾角
产状的表示: 倾向 < 倾角
35°< 65°
(只要给定倾向、倾角两项可求知三要素)
时代对称出现的岩层
注意:背斜核部(轴部)为老岩层,两翼为新岩 层;向斜核部(轴部)为新岩层,两翼为老岩层。 在地面上是对称重复出现
地形倒置(并非绝对)
地形倒置(向斜成山
背斜成谷)
原因:褶皱形成后在长期的风化剥蚀等外动力作用下,背
斜轴部由于张裂隙发育、易剥蚀,并逐渐低凹成 谷;而向斜轴部岩石受挤压力,相对不易风化剥 蚀,而成山。
(2)逆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 的断层称为逆断层。
(3)平移断层:在地壳水平剪切作用或不均匀的侧 向挤压作用下,使断层两盘沿断层面走向方向发生相对 水平位移的断层称为平移断层。

(4)顺层断层:是顺着层面、不整合面等先 存面滑动的断层。
3.4.3
断层存在的标志
1. 构造线和地质体的不连续
第三章
地质构造
3.1
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
由地球内力作用所引起的使地壳改变形状或相 对位置的地质作用称为地壳运动,又称为构造运动。 按地壳运动的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 动。水平方向的地壳运动常使岩层受到挤压产生褶 皱,或使岩层拉张而破裂。垂直方向的地壳运动则 使地壳发生上升或下降。 地壳运动使地壳岩层发生变形和变位,形成的产物称 为地质构造。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断层和节理。 断层和节理又统称断裂构造。
(2) 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称断层线。 (3) 断盘:断层面两侧相对移动的岩块称作断盘。上盘—位于 断层面上侧的断盘;下盘—位于断层面下侧的断盘;上升 盘—相对向上滑动的断盘;下降盘—相对向下滑动的断盘。 (4)断距
下盘
上盘
上升盘
下降盘
断层面
下降盘
上升盘的基本类型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情况,将断层分为正断 层、逆断层、平移断层及顺层断层四种基本类型。 (1)正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 升的断层。
3.3.4
褶皱的工程地质评价
1.褶皱不同部位的工程地质评价
(1)褶皱核部的工程地质性质:褶皱的核部是岩层强烈 变形的部位,一般在背斜的顶部和向斜的底部发育有拉张 裂隙,这些裂隙把岩层切割成块状。在变形强烈时,沿褶 皱核部常用断层发生,造成岩石破碎或形成构造角砾岩带。 此外,地下水多聚积在向斜核部,背斜核部的裂隙也往往 是地下水富集和流动的通道。由于岩层构造变形和地下水 的影响,所以公路、隧道工程或桥梁工程在褶皱核部容易 遇到工程地质问题。 (2)褶皱翼部的工程地质性质:在褶皱两翼形成倾斜岩 层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特别是当岩层倾向与临空面坡向一 致,且岩层倾角小于坡角,或当岩层中有软弱夹层,如有 云母片岩、滑石片岩等软弱岩层存在时,应慎重对待。
节理对工程的影响
岩体中的节理,对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均有 不利的影响。岩体中存在节理,将岩层切割成块 体,破坏了岩体的整体性,促进岩体风化速度, 增强岩体的透水性,因而使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降低。节理间距越小,岩石破碎程度越高,岩体 承载力将明显降低。 当节理主要发育方向与线形工程路线走向平 行,倾向与边坡一致时,都容易发生崩塌等不良 地质现象。
按断裂面两侧岩层的相对位移,把断裂构造分为节理和 断层两种类型
3.4.1节理(裂隙)构造 岩体断裂后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称为节理(裂
隙) 按形成原因分:构造节理和非构造节理
构造节理按力的作用特点分: 张节理:由张应力作用形成,如背斜和向斜构造轴部 受张拉形成的节理。特点裂口张开、面粗糙、延伸不远 剪(扭)节理:受剪应力或扭转作用形成,常出现在 褶曲的翼部和断层面附近。特点节理面闭合、走向稳定、 分布较密、延伸远、面光滑常有擦痕、常形成X状节理
图3.30 断层造成的不连续标志
2. 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a)岩层重复 (b)岩层缺失 (c)岩脉错断 图3.31 断层造成的岩层重复与缺失
注意:地层的重复为按顺序重复
3. 断层的伴生构造
(a)擦痕
(b)阶步
图3.33 断层带中的牵引褶皱及其指示的两盘滑动方向
4. 地貌及水文标志 ——断层崖、串珠状分布的湖泊、 洼地和带状分布的泉水
图3.34 河南偃师五佛山断层形成的断层三角面 (据马杏垣等,1981)
3.4.4
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
作为不连续面的断层是影响岩体稳定 性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断层的存在破坏 了岩体的完整性,特别是断层破碎带岩石 强度低、压缩性高,建于其上的建筑物由 于地基的较大沉陷而易开裂或倾斜。另一 方面,断层对地下水、风化作用等外力地 质作用往往起控制作用,可加速风化作用, 增强地下水的活动性,促使岩溶发育,在 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涌水事故。总之,断 层对工程建设十分不利,对建筑物的稳定 性产生不利影响
图3.8 褶皱构造
3.3.2
褶曲的基本类型 根据褶皱形态和组成褶皱的地层,可以将褶皱分为两 种基本类型,即背斜和向斜(图3.9)。
图3.9 背斜和向斜
褶曲 形态
岩层 表现
两翼岩 层倾向
中心核 部岩层
两侧依次 出现岩层
风化剥蚀面 露头规律 从中心至两翼由 老至新,呈对称 重复出现。
背斜
向上凸起
相反
断层发育地区修建隧道最为不利。当隧道轴线与 断层走向平行时,应尽量避开断层破碎带;而当隧道 轴线与断层走向垂直时,为避免和减少危害,应预先 考虑支护和加固措施。由于开挖隧道代价较高,为缩 短其长度,往往将隧道选择在山体比较狭窄的鞍部通 过。从地质角度考虑,这种部位往往是断层破碎带或 软弱岩层发育部位,岩体稳定性差,属地质条件不利 地段。此外,沿河各地段进行公路选线时也要特别注 意断层构造的关系。当线路与断层走向平行或交角较 小时,路基开挖易引起边坡发生坍塌,影响公路施工 和使用。选择桥址时要注意查明桥基部位有无断层存 在。
图3.1 水平岩层
图3.2 倾斜岩层
原始沉积物多是水平或近于水平的层状堆积物,后经固 结成岩作用形成了层状岩层。倾角小于5°的岩层称为水平 岩层 经过水平方向地壳运动作用后,岩层由水平状态变为倾 斜状态,称倾斜岩层,倾斜岩层往往是褶皱的一翼或断层的 一盘(图3.2),是不均匀抬升或沉降所致。
3.2 岩层的产状及地层接触关系
图3.7(a) 整合接触
2. 不整合接触 上、下相邻地层之间层序有间断,即先、后沉积的地层 之间缺失了一部分地层,这种地层接触关系称为不整合。 根据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产状及其反映的地壳运动特 征,不整合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平行不整合(也称假整合) 和角度不整合。
图3.7(b) 假整合接触
角度不整合
较老
较新 较老
向斜
向下弯曲
相向
较新
从中心至两翼由 新至老,呈对称 重复出现。
图3-8 褶曲基本形态 a) 剥蚀前 b) 剥蚀后
背斜
向斜
褶 皱 ( 美 国 加 利 福 尼 亚 )
3.3.3
褶皱的野外识别
顺或逆着倾向方向,地层重复出现,倾角变化有规律 背斜:新 — 老 — 新 向斜:老 — 新 — 老
2. 褶皱对道路工程影响的工程地质评价
对于深路堑和高边坡来说,存在如下几种情况: (1) 有利情况:路线垂直岩层走向,或路线与 岩层走向平行但岩层倾向与边坡倾向相反时,只就 岩层产状与路线走向的关系而言,对路基边坡的稳 定性是有利的。 (2) 不利情况:路线走向与岩层的走向平行, 边坡与岩层的倾向一致,特别在云母片岩、绿泥石 片岩、滑石片岩、千枚岩等松软岩石分布地区,坡 面容易发生风化剥蚀,产生严重碎落坍塌,对路基 边坡及路基排水系统会造成经常性的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