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美1

合集下载

《中古时期的亚洲》精品课件统编版1

《中古时期的亚洲》精品课件统编版1

《中古时期的亚洲》精品课件统编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古时期的亚洲》这一单元,教材统编版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亚洲中古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发展,尤其关注印度、中国、阿拉伯等地区的历史演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亚洲中古时期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特点及其相互影响。

2. 掌握印度、中国、阿拉伯等国家在中古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发展趋势。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联系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亚洲中古时期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教学重点:印度、中国、阿拉伯等国家在中古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发展趋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古时期亚洲各地区的相互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亚洲中古时期的基本情况,引出印度、中国、阿拉伯等地区的历史发展。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古时期亚洲的繁荣与变革。

4. 例题讲解:分析印度种姓制度、中国唐朝的繁荣、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等典型事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古时期亚洲各地区的相互影响。

六、板书设计1. 《中古时期的亚洲》2. 内容:(1)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笈多王朝(2)中国:唐朝、科举制、大运河(3)阿拉伯: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文化交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中古时期印度的种姓制度及其影响。

(2)列举唐朝时期中国的发展特点和重要事件。

(3)分析阿拉伯帝国扩张的原因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 答案:(1)种姓制度使印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导致社会矛盾加剧,但同时也催生了佛教等宗教的发展。

(2)唐朝时期,中国经济繁荣,科举制度完善,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古时期的亚洲》ppt1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古时期的亚洲》ppt1
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就是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扩张的过程; 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 式; 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宰相、枢密院、财政部。
简述政权建立、扩张历程?
622 年,穆罕 默德于麦地那 建立政权
实现统一
7世纪中期 大规模扩张
8世相
枢密院 财政部
协助哈里发 掌管令状与 负责收
统管政务 文告

《古兰经》 阿拉伯数字
《一千零一夜》 麦加大清真寺
•拜占庭帝国:保鲜 •阿拉伯帝国:桥梁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古时期的亚洲》p pt1
二、奥斯曼帝国
1、简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扩张历程1
古代越南
越南春节年货市场
一方面在尊崇佛教的同时大兴科举,在 国子院设立孔子、周公的塑像定期拜祭,在 文学上,连君主也是汉文文学的忠实粉丝, 开始过端午节等传统节日。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古时期的亚洲》p pt1
越南的古装剧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古时期的亚洲》p pt1
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梁书·扶桑国传》
12世纪
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
17世纪
德川幕府 闭关锁国
2、古代朝鲜
时间
社会发展
4 世纪 民族政权高句丽迁都平壤
7 世纪末 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10 世纪初 建立高丽王朝 14 世纪末 改国号为朝鲜
政治上,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地方划分为 十道,实行科举考试; 经济上,推行土地国有;
16 世纪末 中朝军民联合抗击日文本化侵上略,传播中国儒家经典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5张ppt)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5张ppt)

一、阿拉伯帝国
问题1.根据地图并结合教材梳理阿拉伯帝国的发展线索。
1)兴起
7世纪初
622年
632年 7世纪 中期起 8世纪
中期
穆罕默德 创立伊斯兰教
迁居麦地那 建立政权
穆罕默德去世 半岛基本统一
对外扩张
建立帝国
我们以劫掠为 职业,劫掠我们的 敌人和邻居。倘若 无人可供我们劫掠, 我们就劫掠自己的 兄弟。——顾托密 (阿拉伯诗人)
穆罕默德创 立伊斯兰教
4世纪
646年 7世纪末 10世纪初12世纪末 14世纪末 17世纪
高丽王朝建立
朝鲜王 朝建立
德川幕 府建立
笈多帝国几乎征服北印度
两大主题:
帝国的扩张; 文明的交流与传播
11世纪 13世纪初
突厥人入侵印度
突厥人在印度建 立德里苏丹国
南亚
三大帝国:
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 笈多帝国
吸收被征服地区文化: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 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 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 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一、阿拉伯帝国
帝国政治的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为阿拉伯— 伊斯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适应阿拉伯
中国的造纸术、罗盘针、火药,印度的代数学、 位置计算制和零的符号,都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西 方的。——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思考:巴格达衰落后,伊斯坦布尔具有怎样的地位?奥斯曼帝国又将如何继续影响世 界历史的发展?
伊斯坦布尔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奥斯曼帝国 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以重税的方式影响东西方的贸易。

《中古时期的亚洲优秀课件(统编版)1

《中古时期的亚洲优秀课件(统编版)1


1.汉字的亦文亦图性质,导致它的表 意功能 和美学 功能无 法截然 分开。 汉字一 直保持 着对称 平衡的 形态, 与其最 初扮演 的“饰 ”的角 色有相 当关系 。如果 没有在 青铜器 上度过 自己的 童年, 中国的 书法艺 术很可 能跳不 出美术 字的窠 臼,无 从获得 那种自 由奔放 的生命 感和力 量感。

6.方言俗称地方话,是语言的变体, 只通行 于一定 的地域 ,它不 是独立 于民族 语之外 的另一 种语言 ,而只 是局部 地区使 用的语 言。根 据性质 ,方言 可分地 域方言 和社会 方言, 地域方 言是语 言因地 域方面 的差别 而形成 的变体 ,是全 民语言 的不同 地域上 的分支 ,是语 言发展 不平衡 性在地 域上的 反映。

7.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 为所在 职业、 阶层、 年龄、 性别、 文化教 养等方 面的社 会差异 而形成 不同的 社会变 体。

8.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 际的工 具。英 国作家 塞缪尔·约翰逊 说过:“ 语言是 思想的 外衣。 ”除了 交际工 具,语 言同时 也是文 化的载 体。在 岁月与 文明的 浸泡下 ,方言 承载着 浓郁的 地方文 化特色 ,能够 满足本 地区社 会交际 的需要 。
2、帝国的统治
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 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 的最高所有者。在帝国中,宗教上层和封建主 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 税。
3、经济文Leabharlann 地位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 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完美版1

《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完美版1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3、帝国的政治经济概况 (1)政治: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 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官僚机构辅助,最重要的 是宰相、枢密院和财政部等。宰相协助哈里发 统管政务,枢密院掌管令状与文告,财政部负 责收支。(2)经济: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 发展,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中国、西到西欧、南 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境 内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城市之一。
4、古代朝鲜
4世纪,中国东北民族政权高句丽迁都平壤,与百济 和新罗为邻。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 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初,新罗人王 建建立高丽王朝。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中 央政府设三省六部,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 有,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词 章之学广为传播。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 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16世纪末,中朝 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维护了朝鲜的独立和统一。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3)幕府时代 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 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并从朝廷获 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 幕府政治时期。在这种体制下,以天皇为首 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实权 由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
• 1.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人民收为 国有、变为公地公民。
• 2.大化改心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 将天下共田班给公民。
• 3.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
• 4.建立中央集权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 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 5. 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 。

《中古期的亚洲》PPT课件统编版

《中古期的亚洲》PPT课件统编版

(注)夏州:故址在今陕西靖边东北。晋代时为夏王赫连勃勃建都的统万城,后北魏灭夏,改名夏州。
中材国料运一来的巴瓷格器达、城丝的绸码和头麝,香停;泊从着印几度百运艘来各的式香各料样;的从船中只亚,细有亚从运 认①((本识元14文1)小 日 集)越说中崖农长的表限历城荒现当正之诞了道月限性冀(初(,中当一限通白:日:过洋动。界对淀词限文人,)本民挡荒的住诞抗)性日的斗解争读,揭描示写的了西在方白现洋西大代淀西班社的西临会一牙洋对个人村的里异,化有。七个青年要去参黑军海,北与在接里县里海报了名。他们怕家中里东国人拖接唐后朝
来的红宝石;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从波斯运来香水和蔬 腿,就公推水生回去跟他们家里的妇女讲明。妇女们惦念丈夫,探望丈夫未果,在返程划船的途中,见证了丈夫们在荷花淀里巧妙歼
敌的过程。后来妇女们也学会了射击,配合子弟兵作战。作品肯定了人民战争,热情歌颂了根据地人民英勇、乐观的革命精神,展示
菜,城里竟然还有专卖中国货的市场。听欧莱叶说,长安城里也有 着一种特定的人情美。
[近[解 考世题点还技分常巧析诸用]] 干《支中史纪国年记来史·表大籍示宛重对大传印历》史度事,的件唐,最如朝早“甲初记午年战载争,见”“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 教初学七工 及具下统:九多,一媒嬉改体戏,莫称教相为案忘和。天教(《竺材孔。雀东如南《飞》汉) 书》“从 姚鼐(17东32—南1天815竺),国字,姬传可,数一字千梦里榖,,清得代桐蜀城贾(今人属安徽)人,因书斋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清代杰出的散文家, 桐十城九派 年集(市大17成7”4。者)。辞与官方,苞就、在刘这大一櫆年并辞称别为京“师桐南城下三途祖中”。登乾上隆泰二山十,八写年了(《17登6泰3)山进记士》,。曾任刑部郎中、《四库全书》纂修官等。乾隆三

统编版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

统编版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

2.“征服者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一个新的纪元,帝国的纪元,
正式开始了。这个新的巨人,跨博斯普鲁斯海峡而屹立,
一只脚踏在亚洲,另一只脚在欧洲。”材料中“这个新的
巨人”
()
A.首当其冲攻占拜占庭帝国
B.主动学习东西方文化
C.印度教逐步得到推广
D.学习借鉴中国的政治制度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君士坦丁堡”“一只脚踏在亚洲, 另一只脚在欧洲”可以判断是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崛 起后,开始积极从事向欧洲的扩张,首当其冲的是攻占拜 占庭帝国,故 A 项正确。 答案:A
日本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观点(一)——日本大化改新的性质问题 关于日本改革的社会性质问题,史学界存在不同的意见: 一种较为流行的意见认为,大化改新是当时的统治者面对东亚 国际形势紧迫的局面,力图实现权力集中化的政治改革。即实 现统治者对土地和人民的直接支配,把从前由皇族、诸豪族的 个别支配权力转归以天皇为中心国家的一元化的支配体制。改 新前的部民与律令制的农民之间没有阶级性质的变化。这种强 调古代天皇权力的意见,似乎和明治以来以改新作为天皇主权
——摘编自孙秉莹等主编《世界通史纲要》
[探究] 根据材料一,指出阿拉伯人对待外来文化成果的 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阿拉伯人在传播东西方文化方 面的重大贡献。
[提示] 态度:吸收,保存,传播。贡献:保存并传播古 希腊罗马文化;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西方;把伊斯兰教、阿 拉伯数字和天文学知识传入中国;将印度人发明的数学传到西 方。
速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就是说,中国的影响加速了日本从不 发达的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进程。……日本的这种在奴隶制 并未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接受外部先进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使 自己迅速走上封建化道路的情况,为世界各地从奴隶制向封建 制的过渡提供了另一种形式。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下载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下载1

◎拉齐斯:巴格达国立医院院长, 著名的临床外科专家。是外科串 线法的发明者,著有《天花与麻 疹》《医学集成》等重要著作, 对西方医学产生很大影响
(2)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 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中国的造纸术、罗盘针、火药,印度的 代数学、位置计算制和零的符号,都是通过 阿拉伯人传入西方的。
公待内德6数,外的社2信建2禁事决成年徒立止务定员,,穆穆相都。都斯出罕互要以林走默仇听兄公麦德杀从弟社地带,穆姐。那领公罕妹,少社默相
穆斯林公社实际上是政教 合一的阿拉伯国家雏形
◎圣城麦加
伊斯兰教的“五功”
念功:信徒一生必须完全理解、绝对接受地背诵“除 安拉外,再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拜功:信徒每日礼拜5次,分别在晨、晌、晡、昏、宵 5个时间内举行;脱掉鞋子,戴上头巾,在一张地毯上 面朝麦加方向祈祷。 课功:穆斯林应慷慨施舍,作为献给安拉的贡品和虔 诚的行为。 斋功:穆斯林必须在斋月每日从黎明到日落禁食。 朝功:穆斯林一生如条件允许应朝觐麦加一次。
◎阿拉伯数字:古代印度 人首创,阿拉伯人将这种 数字改进并传播到全世界
阿拉伯人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吸取亚非古国文明的营养, 融汇古 希腊罗马文明的精华, 创造了兼容东西方文明的阿拉伯文化。
印度·泰姬陵
清真寺
从7世纪以来,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 伯人、波斯人,通过海陆两路来到我国,长期 居住下来,与当地汉族和迁居而来的西域人、 蒙古人等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中国形成了 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化:广泛翻译古代波
斯、印度、希腊和罗
马的古典著作,融合
东西方文化,在文学、
艺术、科学和思想等
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

《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

(3)奥斯曼土耳其人信奉伊斯兰教,随着其兴起,小亚细亚及巴尔干半 岛的大部分基督教地区逐渐为穆斯林所取代,伊斯兰教得到传播。
(4)奥斯曼土耳其人建国后,打着反基督教徒的旗号,发动一系列战争, 所到之处推行封建制度,16 世纪达到鼎盛,形成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军 事封建帝国。
主题二 中华文明对东亚的影响
宗教
分地区仍保留原来的藩王,政令不够统一 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 03_印_度_教__得到统治阶级支 持,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2)德里苏丹国 ①建立:11 世纪,04__突_厥_入侵印度。13 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 立德里苏丹国。 ②统治状况
2.日本 (1)初步发展 07_秦_汉__之际,中国移民把 08__冶_铁_、09_水_稻__种植技术带到 日本。 (2)大化改新 ①背景:严重的社会危机。 ②大化改新:10__6_46___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年号“11 _大_化__”,史称“大化改新”。改革模仿建立了 12__中_央_集_权_国家。 (3)幕府制
③幕府统治特点: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 18_名_义_上的中央政府称 号,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武士成为将 军的家臣。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 和兵役等义务。
④危机:17 世纪,19_德_川_幕府面对世界变局,以 20_锁_国_加强统 治,抵御外来影响。
化,认识这一 帝国和德里苏丹国的扩张及文明特点。
时 期 世 界 各 4.搜集相应的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大化改新的内 区 域 文 明 的 容及意义,运用“唯物史观”论,理解大化改新后日本进入 多元面貌。 幕府政治的原因。
精梳理 • 通时空观念
一 阿拉伯帝国 1.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1)兴起 ①7 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 01_伊_斯_兰_教_。 ②02_62_2 _年,穆罕默德迁居 03_麦_地_那__,建立政权。到他去世时, 阿拉伯半岛 04_基_本_统_一_。 (2)扩张 7 世纪中期起,大规模向外扩张,到 05_8世_纪___中期建立起地跨 06 亚_非_欧_三_洲_的大帝国。

《中古时期的亚洲》PPT

《中古时期的亚洲》PPT
奥斯曼帝国:控制亚欧商路,阻碍了 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阿拉伯传统的继承者, 东西方商路的阻碍者!
三、南亚:中古印度
(一)中古印度的发展简史
- 孔雀王朝(前324-前185年,第一个基本统一
的古印度奴隶制王朝)
-贵霜帝国(55-425年,大月氏人入侵)
- 笈多帝国(320-540年,中世纪统一印度的第
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都比较关心 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到阿拔斯王朝
3.文化繁荣
时期,……他们不分宗教,不拘泥 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惜重金延聘人 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
继承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表 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经典著作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 现 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经 农业、手工业、商业繁 济 荣,对外贸易发达
南亚:印度
东亚:日本与朝鲜
政教合一的君主集权体 制,由于宗教冲突处于 君主中央集权体制 分裂状态
农业、手工业、商业繁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
荣,对外贸易发达
,对外贸易兴盛
文 化
多民族文化交流,对世 界文明传承、交流、发 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多种宗教文化并存,在 以中国儒学文化为中心,影响 相互借鉴与冲突中发展 、相互借鉴
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特 点
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
阿 拉鼎伯盛帝时期国政文治化稳定繁,荣经的济繁原荣因,是拥有什开么放?宽产容的生态了度 怎 样统的治影者重响视?知识,并采取招揽各民族优秀人才的政策
原因 阿拉伯帝国领域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文化积淀深厚。
智慧宫是阿拉伯帝国的综合学术机构,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中国、印度和古巴比伦都位于亚洲 大陆,在工业革命之前,亚洲的经济和文化水平曾经在世 界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优秀课件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优秀课件1
奥斯曼帝国对阿拉伯政治和文化制度的继承。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影响
奥斯曼土 耳其帝国
材料二: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陷 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及黑 海北岸等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 要道。帝国军队不但肆意抢劫商旅,而且 帝国当局还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 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 欧洲市场上的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在这 种情况下,西欧商人很自然地渴望另辟一 条通往东方的商路。
帝国控制亚欧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贸易受 到影响,客观上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古代印度——笈多帝国
从中亚细亚突 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 探究:阿拉伯国家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影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编》下卷 古代印度——德里苏丹国 ……中央政府由若干个部组成,分别掌管税收、司法、军事、驿政和文书等。 智慧宫是阿拉伯帝国的综合学术机构,8世纪起阿拔斯王朝掀起了一场百年翻译运动” 古代印度——德里苏丹国 ——反映阿拉伯人民谣 奥斯曼土耳其人逐步征服小亚细亚 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编》下卷 为西欧探索新航路提供了技术支持。 帝国军队不但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数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也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 绸和麝香; 帝国军队不但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圣德太子于公元7世纪开始向中国派遣使节及留学生、学问僧等。 2、统治者重视并广泛吸收文化,对待文化包容开放。
古代印度——德里苏丹国
帝国控制亚欧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贸易受到影响,客观上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中古时期的亚洲》PPT教学课件

《中古时期的亚洲》PPT教学课件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高丽王朝仿照唐制,设三省六部,引入科举制,考试选拔官员。
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下,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琉球列岛、 中南半岛的越南以及以后随着移民中南半岛及南洋群岛的大 部分地区都曾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共同打造一个带有鲜明 中华文化的文化圈。
本课小结
中古时期,亚洲各国封建文明各美其美,多元共生。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第4课 中古时期的源自洲• 核心主题:多元并存的文明
阿拉伯帝
亚洲
奥斯国曼帝
中古时期 伊斯兰文明 德里国苏丹
的亚洲
东亚 儒家 文明
日本国、朝 鲜
“公元500-1500年,当欧洲文明处于‘黑暗时代’时,亚洲伊斯兰文明作为东方儒家文明与欧
洲基督教文明交流的桥梁,其本身的辉煌成就与东方儒家文明一起主导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二、东亚儒家文明 1、模仿与创生——日本
根据材料概括为什么日本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后却又瓦解为封建庄园领主制?
班田制瓦解和庄园兴起:由于土地兼并,模仿中国均田制的班田制逐渐废弛。大 土地所有制发展起来,庄园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和经营单位。
寄进和分封共同形成封建庄园领主制:农民生活艰难,面对沉重的赋税多有破产, 不得不投靠大庄园主。而一些大的庄园领主从天皇那里获得了“不输不入”(可以既 不向中央政府交税,也不让中央政府官吏进入庄园)的特权,中小庄园主为了获得类 似特权,把自己土地通过“寄进”方式交给大庄园领主,使得大庄园领主的势力进一 步膨胀,独立性日益增强。镰仓幕府建立后,分封土地给臣下,因此除了寄进,分封 也是封建庄园领主制建立的一个途径。
1.7C初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2. 622年
穆罕穆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
3. 632年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1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1

复习:第第三二课单——元中古中时古期时的欧期洲的世界
政治:封君封臣
封建社会 经济:庄园与农奴制 城市建设
思想:王权与教权结合
3、越南:越南古称交阯或交趾,968 年建立了第一个越南人的国家。18 世纪后半期大体形
四大王权 拜占庭和俄罗斯成了今天越南的版图。
(2)7 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4 (下1设)政官治僚:机最高构统治者枢苏丹密院:宗、掌教蒙领管古袖令(:状伊1斯与3兰文世教告纪),中国后家期和,军蒙队的古主征宰服,了全国东土起地朝的鲜最,高所西有抵者波;兰,南至太平洋和波斯湾的广大地区。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2、鼎盛:
(1)政治:最高统治者苏丹 宗教领袖(伊斯兰教),国家
和军队的主宰,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宗教上层和封建主 统治阶级,
工商业者和农民
承担各种苛捐杂税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2)经济文化:15—16 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 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 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5)幕府制度的特点: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实权由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
2、建立:622 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在那里建立政权,到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复习:第三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3)文化:广泛翻译古代波斯、
政治:封君封臣
印度、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著作, 封建社会 融经济合:东庄西园方与文农化奴制,在城文市学建、设艺术、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三、南亚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四、东亚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中古时期的亚洲》PPT优秀课件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中古时期的亚洲》PPT优秀课件

◎阿拉伯数字:古代印度人 首创,阿拉伯人将这种数字 改进并传播到全世界
阿拉伯人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吸取亚非古国文明的营养, 融汇古 希腊罗马文明的精华, 创造了兼容东西方文明的阿拉伯文化。
克尔白:世界穆斯林礼拜朝向和朝觐中心,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立方体房屋”,
专指“真主的房屋”。中国穆斯林称“天房”。位于沙特阿拉伯麦加禁寺中央。 克尔白作为伊斯兰教正式朝觐圣地,则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依照《古兰经》载
◎拉齐斯:巴格达国立医院院长, 著名的临床外科专家。是外科串线 法的发明者,著有《天花与麻疹》 《医学集成》等重要著作,对西方
三、阿拉伯文化
(2)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 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中国的造纸术、罗盘针、火药,印度 的代数学、位置计算制和零的符号,都是 通过阿拉伯人传入西方的。
——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
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就是阿拉伯 半岛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扩张的过程;
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 位一体的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 织形式;
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掌握政治、军 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宰相、枢密院、财政 部。
二、帝国的统治
1、政治领域: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 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其中以掌 管财务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
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亚洲)的 多元面貌。
➢ 问题思考:你印象中的阿拉伯是怎样的?
伊斯兰建筑 伊斯兰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4、古代朝鲜
4世纪,中国东北民族政权高句丽迁都平壤,与百济 和新罗为邻。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 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初,新罗人王 建建立高丽王朝。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中 央政府设三省六部,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 有,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词 章之学广为传播。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 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16世纪末,中朝 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维护了朝鲜的独立和统一。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3、帝国的政治经济概况 (1)政治: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 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官僚机构辅助,最重要的 是宰相、枢密院和财政部等。宰相协助哈里发 统管政务,枢密院掌管令状与文告,财政部负 责收支。(2)经济: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 发展,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中国、西到西欧、南 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境 内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城市之一。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1、奥斯曼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13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在 两河流域上游发展起来,攻击拜占庭帝国, 征服小亚细亚、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 1453 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 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 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到16 世纪后 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 个真正 的孩子 ,真正 的大海 ,一条 真正的 鱼和许 多真正 的鲨鱼 。然而 ,如果 我能写 得足够 逼真的 话,他 们也能 代表许 多其他 的事物 。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一、阿拉伯帝国
1、阿拉伯半岛和阿拉伯人 (1)地理位置 (2)气候条件 a 半岛内陆:热带沙漠气候, 难以耕作。 b 西、南部(红海沿岸平原 和山地):亚热带地中海气 候。 c 汉志地区:绿洲交错,水 草丰盛,宜于放牧(贝都因 人) d 也门地区: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3、古代日本 (1)早期历史 秦汉之际中国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传到日本, 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2)大化改新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大化改新内容
• 1.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人民收为 国有、变为公地公民。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2、帝国的统治 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 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 的最高所有者。在帝国中,宗教上层和封建主 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 税。 3、经济文化地位 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 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 2.大化改心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 将天下共田班给公民。
• 3.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 • 4.建立中央集权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
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 5. 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 。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3)幕府时代 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 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并从朝廷获 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 幕府政治时期。在这种体制下,以天皇为首 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实权 由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4、帝国的文化 阿拉伯人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他们广 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古典 著作,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 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 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 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 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2、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1)伊斯兰教创立:7 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 斯兰教,他的言论后来被 汇集为《古兰经》,成为 伊斯兰教的经典。
(2)国家统一: 622 年,穆罕默德 迁居麦地那,建立 政权,到穆罕默德 去世时(632年前 后),阿拉伯半岛 基本统一。
(3)帝国形成:7 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 规模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 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到8 世纪中期建立 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1.这虽然是一个故事简单、篇幅不大 的作品 ,但含 义丰富 。它是 一部寓 意深远 的古典 悲剧式 的小说 ,也是 一支感 人至深 的英雄 主义赞 歌。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美1
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1、笈多王朝(帝国)
4 世纪初,恒河中游兴起的笈多帝国经过多年征战,几乎征服了北印度。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课件完 美1
2、德里苏丹国 11 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13 世纪初,突 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家,以伊斯兰教 为国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