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新)八年级物理全册:7.6“内能”知识归纳练习题

北京课改版(新)八年级物理全册:7.6“内能”知识归纳练

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

B.当物体被举高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

C.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

D.0℃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有动能也不具有势能

2.下列方法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B.用“搓手”的方法取暖C.用热水袋取暖

D.反复弯折铁丝使其发热

3.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搓手取暖

B.玩滑梯,臀部发热

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

D.压缩空气引火

4.对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的解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挤压两铅棒能使它们“粘”合在一起,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

B.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这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上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

D.快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是由于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

度上升

5.《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6.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下图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摩擦能发热

B.烧热水水变热

C.锯木材锯子发热

D.钻木取火

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8.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9.小册在家煮汤圆,有关煮汤圆过程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刚从冰箱冰冻室取出的速冻汤圆没有内能

B.汤圆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实现的

C.汤圆在煮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D.汤圆煮熟关火后水不再沸腾是因为为水分子停止运动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B.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某种燃料的质量越大,其热值越大

D.上学路上闻到路边槐树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1.下列例子中属于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是

A.火箭点火发射B.电磁沪上烧水C.炼钢炉熔化铁块D.用暖手宝取暖

1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13.下列关于汽车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加油时能闻到汽油的气味,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B.汽油机工作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刹车时,刹车片与碟盘摩擦过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下雨天汽车挡风玻璃内侧的水雾是汽化现象

1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就一定不变B.物体温度升高,所含热量增多C.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D.物体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

15.下列关于物理概念及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表示1kg冰吸收的热量是2.1×103J

B.一台机器的功率为1000W,表示这台机器1s内做的功为1000J

C.物体含有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D.一台机器的机械效率是60%,表示这台机器所做的功中有用功比额外功多40%

二、填空题

16.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当温度降低,内能_____;冰冷的冰块具有内能,当它熔化成水,内能_____;现将该冰块从一楼移动到五楼,它的内能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2018 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 分钟”表演惊艳全世界,同时宣告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短短8 分钟的表演却蕴涵着大量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制造”.由于现场气温低至﹣3℃,为做好演员的保暖工作,超薄保暖服采用了超级新型纳米材料﹣一石墨烯发热膜、演员上场前,需先对服饰内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石墨烯发热膜保暖服可在﹣20℃的环境中工作4 小时,确保了演员穿着舒适和演出成功.在给保暖服内的电池充电时,能量转化是________;保暖服通电发热是通过_________-(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方式增加保暖服的内能.

18.“虎纠好味道”电视节目介绍了特色美食﹣福州鱼丸,煮鱼丸时,通过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鱼丸的内能,我们能闻到阵阵鱼丸的香味,这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

_______.

19.如图(a)、(b)所示,漫画中老人和小朋友的感觉不同,但从物理学角度看,两

幅图片都说明_______可以改变内能.图(b)中的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他的重力势能_______,内能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有关:卫生间的地面一般铺上防滑瓷砖,这是为了________;光滑墙壁上的吸盘式挂钩是在________的作用下被压在墙壁上的;冬天搓手取暖是用________的方法增加内能.

21.一壶水在炉火上加热,水温升高,其内能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这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其内能的.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0℃,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焦.[c水=4.2×103焦/(千克?℃)]

22.聪聪涮火锅时,肉片的内能是通过____方式增加的;涮好的肉片香味扑鼻,是因为分子在______;他使用的筷子(如图所示)是一种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23.行驶中的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刹车片会发烫,这是通过__的方式增加物体内能的.若汽车行驶过程中消耗汽油2kg,则这些汽油完全燃烧能放出__J的热量.(汽油热值

4.6×107J/kg)

24.我国用长征火箭发射常以氢为燃料,是因为氢_______.“嫦娥一号”卫星绕月飞行时在遭遇月食期间没有太阳光照射,卫星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内能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卫星返回地面进入大气层时,表面温度会急剧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25.目前我国研发一款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存储气体,这一过程通过___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___能,此车紧急刹车时,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___能.26.“辽宁舰”服役,圆了中国航母梦。如图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汽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

(1)牵引索与蒸汽活塞连接的两个滑轮为(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2)气缸内蒸汽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同时推动活塞,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

三、简答题

27.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原因.

四、计算题

28.一辆汽车以36千米/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发动机的功率是60千瓦,求:(1)10分钟内汽车发动机做了多少功?

(2)这辆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牛?

五、实验题

29.下图是小明同学斜面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块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

验次数斜面的

倾斜程

物块重

G/N

斜面高

h/m[

沿斜面拉

F/N

斜面

s/m

机械效

1 较缓10 0.1 5.0 1

⑴小明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跟______的关系。在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

为______,物块和斜面的内能增加了约______J。

⑵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______。若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持______不变。

参考答案

1.A

【解析】

A. 物体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分子动能,故A正确;BC..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是分子的运动和分子间因为具有作用力而具有的能,与宏观物体的运动及高度是没有关系的,故BC错误;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没有内能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D错误.

选A.

2.C

【解析】

【分析】

(1)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的形式不发生变化;

(2)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形式变了,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的转化过程.

【详解】

A. 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不符合题意;

B. 用“搓手”的方法取暖,是通过做功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不符合题意;

C. 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此过程中内能从热水转移到人体上,符合题意;

D. 反复弯折铁丝使其发热,是通过做功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解析】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ABD三项都属于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只有C 项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应选C.

4.C

【分析】

(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做功可以使内能与机械能之间进行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详解】

A.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挤压两铅棒能使它们“粘”合在一起,故A正确;

B.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获得了机械能,这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

C.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

D.快速下压活塞,由于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上升,达到硝化棉燃点,硝化棉燃烧起来,故D正确。

5.C

【详解】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熔点高,A不符合题意;

B.炒: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B不符合题意;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把内能转移给榆钱,使榆钱饭蒸熟,C符合题意;

D.因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香葱和豆腐的分子也在做无规则运动,D不符合题意.

6.B

【详解】

A.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是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B.在烧开水,利用火焰直接加热,使物体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符合题意;

C.锯木头木头发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D.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力做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详解】

A.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物质的种类、温度、物体的状态等,故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小,故A错误;

B.温度不变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改变;例如晶体的熔化过程,物体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故B错误;

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故C错误;

D.内能小的物体可能温度高,所以内能小的物体也可以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故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发生变化,故内能增加;熔化过程中,物质由冰变成水,物质的比热容发生变化.故答案选B.

9.B

【详解】

A.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内能,所以刚从冰箱冰冻室取出的速冻汤圆也有内能,A选项错误;

B.汤圆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实现的,B选项正确;

C.汤圆在煮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汤圆内空气受热膨胀造成的,C选项错误;

D.汤圆煮熟关火后不再沸腾是因为水无法再吸收热量,故D选项错误.

10.D

【分析】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减小;

(3)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热值大小仅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而与燃料的质量、燃料的燃烧程度无关;

(4)两种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表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详解】

A、物质的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A错误;

B、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是水蒸气对壶盖做功的结果,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故B错误;

C、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燃料,其热值一般不同,热值大小仅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而与燃料的质量、燃料的燃烧程度无关,故C错误;

D、上学路上闻到路边槐树花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故选D.

11.A

【解析】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就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详解】

A. 火箭点火后,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利用内能来做功,故A正确;

B. 用电磁炉烧水是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内能加热,使水烧开,故B错误;

C. 用高炉熔化铁块,是热传递,利用内能加热,故C错误;

D. 用热水袋取暖,是热传递,利用内能加热,故D错误;

故选A.

12.D

【详解】

A.热量是一过程量,它所对应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A不正确;B.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只有当质量和状态一定时,温度高内能一定大.故B不正确;

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冰,即使温度更低也具有内能,因为一切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不正确;

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以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发生热传递.故D正确.【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温度、内能、热量区别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是中考的热点.

13.B

【解析】

解答:A. 给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汽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故B正确;C. 行驶的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的过程,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 冬天,汽车内部温度高,车外温度低,车内空气柱的水蒸气遇冷在玻璃的内表面液化形成水雾,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1)一切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2)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做功冲程内能转化成机械能;(3)服摩擦做功可以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4)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14.C

【解析】

【分析】

(1)晶体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

(3)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4)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比热容和变化的温度有关;

【详解】

A. 晶体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

B.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

C.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故C正确;

D. 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比热容和变化的温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15.B

【解析】

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表示1kg冰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2.1×103J,故A错误.

一台机器的功率为1000W,表示这台机器1s内做的功为1000J,B正确为答案.

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含有”热量,故C

错误.

一台机器的机械效率是60%,表示这台机器所做的功中有用功占总功的60%,故D错误.16.减小增大不变

【详解】

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所以炽热的铁水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冰块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将冰块移到五楼,冰块的温度、质量和状态都没改变,所以内能不变.

【点睛】

(1)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2)内能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状态、温度有关.在状态和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在质量和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在质量和温度相同时,气态内能大于液态内能,液态内能大于固态内能.

17.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做功

【解析】

【详解】

在给保暖服内的电池充电时,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保暖服通电发热是通过电流做功增加保暖服的内能.

【点睛】

本题考查能量转化问题.

18.热传递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试题分析:煮鱼丸时,加热的是水,利用高温的水把热量传递给鱼丸,所以鱼丸内能的改变是热传递的方式;我们能闻到阵阵鱼丸的香味,说明鱼丸分子在空气中运动到我们的鼻腔,这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考点:改变内能的方式;分子动理论

19.做功减少增大

【解析】

试题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做功,是内能和其它形式能之间的转化,一是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甲、乙两图中都说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重力势能是指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以及被举高的高度

有关;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时,质量不变,但高度减小了,因此重力势能减小.

考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20.(1)增大摩擦;(2)大气压;(3)做功.

【解析】

试题分析:(1)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由于大气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故大气会对地球表面的物体产生压强;大气压在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如:吸饮料、钢笔吸墨水、吸盘式挂钩等等;

(3)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解:(1)卫生间的地面一般铺上防滑瓷砖,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2)光滑墙壁上的吸盘式挂钩,挂衣钩里面的空气被挤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挂钩压在墙壁上;

(3)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的方式来增加手的内能,从而使手的温度升高,达到取暖的目的;

故答案为(1)增大摩擦;(2)大气压;(3)做功.

【点评】此题是一道力学和热学的综合题,运用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可解答此题.

21.增大热传递8.4×104

【详解】

给水加热时,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水吸收的热量为:Q=cmΔt=4.2×103J/(kg·℃)×2 kg×10 ℃=8.4×104J.

22.热传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费力

【解析】

试题分析:涮火锅时,发生的是能量的转移,肉片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的;涮好的肉片香味扑鼻,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使用筷子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一种费力杠杆.

【考点定位】热传递;杠杆的分类

23.做功9.2×l07

【详解】

改变内能的途径;做功和热传递,刹车片会发烫,是刹车片克服摩擦做功,使刹车片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2kg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Q放=mq=2kg×4.6×l07J/kg=9.2×l07J.

24.热值大减小做功

【解析】

因为氢的热值大,燃烧时释放的内能大,所以火箭发射常以氢为燃料;

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分子热运动变慢,所以内能减小,故卫星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内能减小;

卫星返回地面进入大气层时,因为摩擦生热,表面温度会急剧升高,即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1). 热值大(2). 减小(3). 做功

25.做功机械内

【详解】

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储存气体,压缩气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又转化为机械能;

此车紧急刹车时,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6.(1)定滑轮;(2)减小

【解析】

试题分析:(1)定滑轮是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由图可知,牵引索与蒸汽活塞连接的两个滑轮为定滑轮;

(2)气缸内蒸汽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同时推动活塞,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

考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27.硝化棉燃烧起来;原因是:当把活塞压下去后,活塞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达到硝化棉的燃点时,硝化棉燃烧.

【详解】

观察到的现象是:硝化棉燃烧起来;原因是:当把活塞压下去后,活塞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达到硝化棉的燃点时,硝化棉燃烧.

【点睛】

做功可以使内能与机械能之间进行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

体内能会减少.

28.3.6×107 6000N

【解析】

试题分析:解:(1)汽车发动机做功W=pt=60000w×600s=3.6×107J;

(2)汽车移动的路程s=vt=10m/s×600s=6000m;

所以,摩擦力.

答:(1)10分钟内汽车发动机做了3.6×107J功;(2)这辆汽车受到的阻力是6000牛.(1)已知功率和时间,利用W=pt公式计算,

(2)先求出移动的路程,再算出动力,因汽车做匀速运动,故阻力和动力大小相等.

考点:功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点评:解题时注意,单位换算:1min=60s;1kw=1000w;1m/s=3.6km/h.

29.斜面的倾斜程度20% 4 高(大)斜面的倾斜程度

【分析】

【详解】

(1)[1]题中保证了斜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斜面的倾斜程度不同,是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和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2]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

η=W

W

有用

=

Gh

FS

=

10N0.1m

5N1m

?

?

=20%

[3]物块和斜面增加的内能即额外功

W额=W总-W有用=5.0N×1m-10N×0.1m=4J

(2)[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即斜面越陡,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

[5]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和斜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就要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一定。

人教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

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体、液体、气体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 散现象越明显.。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第二节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分子动能:物质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动能越大。分子势能:由于分子间具有一定距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②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 (1)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无论温度高低.(任何温度下物体的内能都不为零) (2) 温度不变时,状态改变,内能也会改变,如:水结冰时,质量不变,温度不变,状 态发生改变,放出热量,导致内能减小. (3)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状态发生改变,导致内能增大. (4)内能与分子动能和势能(微观)有关,机械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位置(宏观)有关. ③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分子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 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内能也常叫做热能。事例:打开香水瓶,满屋飘香;汤锅放一勺盐,整锅都有咸味;煤炭堆放在石灰墙傍边几年后,石灰墙变黑;二氧化氮能够进入上面的瓶子;硫酸铜和水融合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总结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知识点总结 (一)热机 1、定义: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深化升华:热机的基本原理是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热机的种类很多,这些热机在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还发挥着巨大作用。 2、种类:热机常见有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3、内燃机 (1)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 (2)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其中,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两次,飞轮转动两周,只有做功冲程实现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要点提示:在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中发生了能量转化,压缩冲程中活塞运动的机械能转化为汽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然后通过做功把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二)燃料的热值 1、定义: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而放出的热量。 2、物理意义:表示燃料燃烧时放热本领的物理量,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就是说,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热的本领不同,物理学中用热值来表示燃料的这种特性。 3、单位:热值的单位是:焦/千克,读做焦每千克,用符号J/kg。如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表示1 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4、实质:燃料燃烧过程中,燃料储藏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深化升华:内能的主要来源是燃料,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释放出来,不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本领大小不同,这就是燃料的一种性质,用燃料的热值来表示。同种燃料的热值相同,与燃料的质量大小、形状及放出热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 5、热值是描述燃料性质的物理量,它反映的是1 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

北京市2018-2019【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宝坻区黑狼口中学理化组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学科:物理授课教师:刘宝军刘树辉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田柳一中李凤霞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物体的尺度和时间段有大致的了解,对长度和时间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2.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结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测量。 难点:测量长度单位概念的具体化和测量中的读数。 三、教学策略 本节主要内容为长度测量和时间测量。首先让学生了解测量的重要性,测量单位的意义,统一测量单位的道理,并引出国际单位制,接着介绍长度和时间单位以及它们的换算关系。重点介绍长度和时间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从测量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过“测量活动”展开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及师生之间的交流等方式,使用学生在测量的实践中,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一些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学会时间的测量。在教学中应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资源、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等。

初三物理知识点复习机械能和内能

机械能和内能 【知识结构】 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热机、热传递的理解、热量的计算、改变内能的方法、能源、: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 ③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④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3、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 ⑴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 ⑵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⑶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 三、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1、知识结构: 弹性势能 重力势水能 拦河筑 海水潮发电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决定其大小的因物体质量越大、物决定其大小的因物体速度越大、1. 2. 3. .是分子 和 .定义: .单位: .计算:

九年级物理:第九章简单电路知识总览(北京课改版)

简单电路知识总览 一、知识网络 组成 :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特点:用电器首尾相连 电路 串联 电流规律:电流处处相等 电压规律: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特点:用电器首首相连,尾尾相连 并联 电流规律: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规律:各支路电压相等 标记:A 使用规则:串联接入、电流正入负出、 电流表 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电表 两个量程 : 0~0.6A 0~3A 标记:V 电压表 使用规则:并联接入、电流正入负出、 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两个量程 :0~3V 0~15V 概念 单位及换算 电阻 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滑动变阻器:结构、原理、作用、使用 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律 公式:R U I 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应用 研究短路有什么危害 二、重点、难点分析 1.画电路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 准确使用各种电路元件符号; ⑵ 电源的正负极和有正负接线柱的元件,应在电路图中正确表示出其正负; ⑶ 导线交叉处,如果是相连导线应以圆点表示,尽量避免出现交叉不相连的导线; ⑷ 元件位置安排合理、正确,分布要均匀,不要将元件画在转角处; ⑸ 整个电路图有棱有角,导线横要平、竖要直,整个图形最好呈长方形。 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正确接法 简单电路

右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不能同时使用上面两个接线柱(R =0),也不能同时使用下面两个接线柱(R=定值,即最大阻值),当采用“一上一下”接线时, C 、D 相当于同一个接线柱,A 、B 两个接线柱决定着滑片P 左边的电阻线还 是右边的电阻线被连入电路。如果使用A 、C 或A 、D 两个接线 柱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左边的电阻线被连入电路;使用B 、C 或B 、C 接线柱时,滑片P 右边的电阻线被连入电路。 3.欧姆定律 ⑴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用公式表示R U I =;对于它的变形公式有U=IR (不能认为U 与I 和R 成正比)和I U R =(不能认为R 与U 成正比与I 成反比)但本式提供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由I U R =可以看出,只要用电压表测出电阻R 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R 的电流,就可以用上式计算出电阻R 。 ⑶应用欧姆定律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时:a.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b.在图中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符号;c.解题时应先写原始式,再写出变形式;d.明确式中对应的对象,进行分析统一单位后再计算。 4.串联电路具有分压的特点 ⑴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分得的电压与各电阻值成正比,电阻大,其两端的电压也高。 (2)串联电路中各电阻有分压的作用,若需分压,则串联。也就是说,若加在电路两端的电压高于电路中电阻承受的电压,可采取串联其他电阻分去电压的方法来实现。 5.正确理解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⑴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中的电流与它们的电阻成反比,哪条支路上的电阻大,通过它的电流就小。 (2)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同,所以各个支路的电流通常是固定的。支路越多,干路电 流越大。家用电器采用并联方式连接,电器工作的越多,干路中电流就越大。各个支路之间互不影响,一个支路的工作与否不影响其他支路电流的大小,但影响干路电流的大小。

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1.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事件中,属于不可能事件的是() A. 从装满红球的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红球 B.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是3 C. 随时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新闻 D. 通常情况下,自来水在10℃就结冰 3.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 A. x≥2 B. x≤2 C. x>2 D. x<2 4.如图所示,△ABC中AC边上的高线是( ) A. 线段DA B. 线段BA C. 线段BC D. 线段BD 5.小明的妈妈让他在无法看到袋子里糖果的情形下从中任抽一颗.袋子里有三种颜色的糖果,它们的大小、形状、质量等都相同.如果袋中所有糖果数量统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抽到红色糖果的可能性为( ) A. 5 18 B. 1 15 C. 2 15 D. 1 3 6.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下列甲骨文中,不是轴对称的是()

A. B. C. D. 7.为估计池塘两岸A,B间的距离,小明的办法是在地面上取一点O,连接OA,OB,测得OB=15.1m,OA=25.6m.这样小明估算出A,B间的距离不会大于() A. 26m B. 38m C. 40m D. 41m 8.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面积分别为2和10,则b的面积为() A. 8 B. C. D. 12 二、填空题(本题共22分) 9. 2的相反数是______. 10.当分式 2 1 x x - + 的值为0时,x的值为. 11.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的1×2的网格格点(格点即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上放三枚棋子,按图所示的位置已放置了两枚棋子,如果第三枚棋子随机放在其余格点上,那么以这三枚棋子所在的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可能性为____. 12.用一条长为16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其中有一边的长为4cm,那么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_____cm. 13.如图,△ABC中,BC边所在直线上的高是线段_____.

九年级物理全册 9.1 认识电路知识归纳练习题 北京课改版

9.1“认识电路”知识归纳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电路基本组成条件且连接正确的() A. B. C. D. 2.图甲是小明连接的实验电路,与这个实验电路对应的电路图是图乙中的() A. 对应A B. 对应 AB C. 对应C D. 对应D 3.手电筒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照明工具,如图是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下面是小明所画手电筒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4.9.如图所示,下列电路图与实物图一致的是()

A. B. C. D. 5.如下图所示,四个电路图中与实物图对应的() A. B. C. D. 6.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电路图中与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A. B. C. D.

7.击剑比赛中,当甲方运动员的剑(图中用“S甲”表示)击中乙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乙方指示灯亮.当乙方运动员的剑(图中用“S乙”表示)击中甲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甲方指示灯亮.下面能反映这种原理的电路是() A. B. C. D. 8.如图中的电路图和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A. B. C. D. 9.如图,当开关S1、S2同时闭合时,出现的现象是()

A.电源被短路,两灯均不亮 B.两灯均发光 C.不亮,发光 D.不亮,发光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是灯泡,两只电表a、b的接法正确,则() A. a、b都是电流 表 B. a表是电压表,b表是电流表 C. a、b都是电压 表 D. b表是电压表,a表是电流表 11.一个开关同时控制电灯发光和电铃发声,则这两个用电器() A. 一定是串联接入电路 中 B. 一定是并联接入电路中 C. 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接入电路中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2.如图A、B、C、D是根据以下实物连接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三角形的初步知识知识点+练习

a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一、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 三角形ABC 记作:△ABC 。 2、相关概念: 三角形的边、三角形的内角 3、三角形的分类: ? ? ? ?????等边三角形一般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不等腰三角形按边分:三角形)1( ?? ? ? ? ???? ?钝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一般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按角分:三角形)2( 二、三角形三边关系: 1、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运用) 几何语言:若a 、b 、c 为△ABC 的三边,则a+b>c,a+c>b, b+c>a. 2、三边关系也可表述为: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差都小于第三边。 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定理、图形、数学语言、证明)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0 。(证明方法) 三角形的外角定理以及证明方法 四、三角形的三线: 问题1、如何作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中线? 问题2、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中线各有多少条,它们的交点在什么位置? 问题3、三角形的中线有什么应用? 问题4、高有什么应用?(等面积法) 五、三角形的稳定性 C B A

例题与练习 例1、如图,在△ABC 中,D 、E 是BC 、AC 上的两点,连接BE 、AD 交于点F 。 问:(1)、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把它们表示出来。 (2)、△AEF 的三条边是什么?三个角是什么? 练习:1右图中有几个三角形 2.对下面每个三角形,过顶点A 画出中线,角平分线和高. 例2、已知线段a b c 满足a+b+c=24cm, a:b=3:4, b+2a=2c ,问能否以a 、b 、 c 为三边组成三角形,如果能,试求出这三边,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练习 1、四组线段的长度分别为2,3,4;3,4,7; 2,6,4;7,10,2。其中能摆成三角形的有( ) A .一组 B .二组 C .三组 D .四组 2、已知三角形两条边长分别为13厘米和6厘米,那么第三边长应是多少厘米? 3、已知三角形两条边长分别为19厘米和8厘米,第三边与其中一边相等,那么第三边长应是多少厘米? 4.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7,则它的周长为( ) A 、13 B 、17 C 、13或17 D 、不能确定 5.长为11,8,6,4的四根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有 种选法,它们分别是 6.已知a,b,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a-b+c|+|a-b-c|. 例3、在△ABC 中,∠A :∠B :∠C=1:2:3,求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并判断它是什么三角形。 (1)C B A C B A (2)C B A (3)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知识点全面 总结 13、1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1、物质的结构(1)物质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得分子、原子构成的。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分子数量巨大,例如,体积为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 2、71019个分子。(2)分子间有间隙知识点 2、分子热运动(1)探究:物体的扩散实验实例气体扩散实验液体扩散实验固体扩散实验现象无色的空气与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五年后将他们切开,发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结论气体、液体和固体在互相接触时,彼此都能渗入对方注意:将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和硫酸铜溶液放在下面,密度小的空气和清水放在上面,目的是避免由于重力作用而对实验造成影响;(2)扩散现象①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③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形成的,并不是在宏观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分子的运动是分子自身具有的特性,与外界的作用无关。拓展:从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扩散速度可知,气体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不剧烈,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在气体和固体之间。(3)分子的热运动①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②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注意:任何温度下,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仅是运动速度不同而已。不能错误的认为0℃以下的物质分子不会运动。③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④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与分子的热运动的比较。机械运动分子的热运动研究对象宏观物体微观物体运动情况静止或运动运动永不停息可见度肉眼可观察到肉眼不能观察到影响运动快慢的因素力及力的作用时间温度知识点 3、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类比法理解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关系分子间距离关系类比分析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分子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相当于弹簧的自然伸长状态引力等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零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相当于压缩弹簧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相当于拉伸弹簧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距离大于10倍平衡距离相当于弹簧背拉直断开分子间作用力分微弱,可以忽略方法技巧:分子间作用力不直观,我们不能直接感受到它的存在,但它的特点与弹簧拉伸或压缩时表现出的力的特点相似,两者加以比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像这样的方法叫类比法。(3)分子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超经典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经典) 第十五章一次函数 知识结构图 知识要点 1.常量:在一个过程中,的量叫做常量。 2.变量:在一个过程中,的量叫做变量。 3.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在中,有,对于变量x的, 变量y,我们就把称为自变量,称 为因变量,是的函数。 初中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主要应抓住一下三点: ⑴; ⑵; ⑶. 4.定义域:一般地,一个函数的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5.定义域的确定方法 首先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函数关系式有意义: ⑴当函数关系式是整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⑵当函数关系式是分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⑶当函数关系式是二次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⑷当关系式中有零指数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当函数表示实际问题时,其定义域不仅要,而且要。

6. 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用解析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 。 7.用 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列表法。 8.用 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图像法。 9.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 一一对应。 10.四个象限内点的横、纵坐标的特点 第一象限内的点 ; 第二象限内的点 ; 第三象限内的点 ; 第四象限内的点 。 11.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点 ⑴x 轴上的点 ;y 轴上的点 。 ⑵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 ;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 。 ⑶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 ; 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 ; 12.关于坐标轴和原点对称的两对称点的坐标特点 ⑴关于x 轴对称的两个点? ; ⑵关于y 轴对称的两个点? ; ⑶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 。 13.坐标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 ⑴同轴上两点间的距离: ①x 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已知(1x A ,)0、(2x B ,)0,则__________=AB ; ②y 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已知(0P ,)1y 、(0Q ,)2y ,则__________=PQ ; ⑵异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已知(x M ,)0、(0N ,)y ,则__________=MN 。 14.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⑴点到坐标轴的距离:①点(x P ,)y 到x 轴的距离_____=d ; ②点(x P ,)y 到y 轴的距离_____=d 。 ⑵点(x P ,)y 到原点的距离_____=d 。 15.函数图像上每一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一定是这个函数的 一组对应值;反之,以 的点必然在这个函数的图像上。 16.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⑴ ;⑵ ;⑶ . 17.通常判定点是否在函数图像上的方法: ,如果满足函数解析式,这个点就 函数图像上;如果不满足函数关系式,这个点就 函数图像上。 备注: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就是 的解, 即求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就是 。 18.一般地,如果 ,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时 , ,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19.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像是 。 O x y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

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包括: 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①、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人们通常以10-10m 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①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②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 ③扩散现象表明:⑴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⑵分子间存在间隙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作用力大,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 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这样的结构使得液体较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第2节 内能 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2、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4、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5、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6、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 内能上是等效的 (1)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2)热传递: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第3节 比热容 1、比热容: ①概念: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C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②符号: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 ③单位: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C)。 ④定义式:c= ) (吸t0-t m Q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知识点全面总结

13 内能 13.1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1、物质的结构 (1)物质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得分子、原子构成的。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分子数量巨大,例如,体积为1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 (2)分子间有间隙 知识点2、分子热运动 (1)探究:物体的扩散实验 气体扩散实验 液体扩散实验固体扩散实验 无色的空气与红棕色的二氧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五年后将他们切开,发现它们 注意:将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和硫酸铜溶液放在下面,密度小的空气和清水放在上面,目的是避免由于重力作用而对实验造成影响; (2)扩散现象 ①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同

时还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③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形成的,并不是在宏观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分子的运动是分子自身具有的特性,与外界的作用无关。 拓展:从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扩散速度可知,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不剧烈,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在气体和固体之间。 (3)分子的热运动 ①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②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 注意:任何温度下,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仅是运动速度不同而已。不能错误的认为0℃以下的物质分子不会运动。 ③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 ④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与分子的热运动的比较。 知识点3、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类比法理解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关系 方法技巧:分子间作用力不直观,我们不能直接感受到它的存在,但它的特点与弹簧拉伸或压缩时表现出的力的特点相似,两者加以比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像这样的方法叫类比法。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的现象 ①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有:很多物体有一定的形状;在荷叶上,两滴水靠近时可自动合并为一滴水;固体很难被拉断;两块底面磨平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结合在一起等。 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现象有:物体不能被压缩到无限小,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③值得注意的是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范围是很小的,只有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时才能产生,分子间的距离太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甚至为零。破镜难以重圆的原因。 ④不同物质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也不一样。 (4)物质三态的分子结构及宏观特征对比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单元练习卷及答案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灯泡串联 B. 电流表测的是总电流 C. 电流表测的是L1的电流 D. 电流表测的是L2的电流 2.如图所示,选取一根自动铅笔芯,固定夹子A,夹子B向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灯泡变亮 B. 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灯泡变亮 C. 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灯泡变暗 D. 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灯泡变暗 3.如图所示,甲、乙两导体用同种材料制成,长短相同,但甲比乙粗,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甲、I乙,甲、乙两导体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甲、U乙,则下列关于两导体电流、电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U甲=U乙,I甲=I乙 B. U甲<U乙,I甲<I乙 C. U甲>U乙,I甲=I乙 D. U甲=U乙,I甲<I乙 4.在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开关S1由断开到闭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A1示数变大,电流表A示数也变大 B. 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流表A示数也变小 C. 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示数变大 D. 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示数变小

5.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对换,其后果是() A. 电压表和电流表都可能烧坏 B. 电压表不会烧坏 C. 电压表可能烧坏,电流表不会烧坏 D. 两表都不会烧坏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向下移动时,则()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变暗 B.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变暗 C. 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总功率变大 D.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总功率变小 7.如图所示,这是科技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己发明的电子握力器的内部结构.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b端固定在绝缘底座上,手柄A与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同步运动,握力为零时,滑片处于a端.L是一个电阻不变的指示灯,力量计由一个电流表改装而成.使用时,先闭合开关S,再用手握住手柄,A柄向下运动压缩弹簧,握力就显示在力量计表盘上.有关此握力计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握力越大灯泡越暗,力量计的示数越大 B. 改装成的力量计的零刻度线就是原电流表的零刻度线 C. 握力越大电路总电阻越小,总电流越大 D. 握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长;握力越小,弹簧长度越短 8.一电阻的两端电压为2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 A ,如果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升高到6 V,要测通过它的电流,实验室具有量程为0 .06 A ,0. 1 A 和0 .3 A 三种电流表,那么应选用的电流表的量程是() A. 0 .06 A B. 0. 1 A C. 0 .3 A D. 量程太小,不能使用 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灯泡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的是L1支路的电流 B. 灯泡L1和L2并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C. 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2的电压 D. 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1的电压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知识点汇总第1节 分子热运动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第二节内能 、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②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③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 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热传递:①热传递的条: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第三节比热容 、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表示,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 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 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 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九年级物理9月月考试题 北京课改版(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九年级物理九月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计15×2分=30分) 1、下列电学物理量用安培作单位的是 A、电流 B、电阻 C、电压 D、电荷量 2、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后,灯不亮并损坏电源的是 3、如图2所示的四种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4、我国照明电(家庭用电)电压是 A、1.5V B、2V C、不高于36V D、220V 5、如图3所示的电路图中,属于串联电路的是 6、每当节日的夜晚,许多高大的建筑物都要用成千只灯泡装点起来, 点亮的灯泡映出建筑物的轮廓,显得美丽、壮观.这些灯泡是 A.一定串联 B.一定并联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无法判断 7、对公式I=Q/t,理解正确的是 A.导体通电时间越长电流越小 B.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C.在1s内通过导体任意一个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D.导体的横截面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L,8、某种电脑键盘清洁器有两个开关,开关S 1 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M。在图4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开关S 2

合上述要求的是 9、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种材料制做的两根金属导线,长度相同,横截面积大的电阻小 B、粗而短的导线一定比细而长的导线电阻大 C、铝导线一定比铜导线的电阻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要改变某段导体电阻的大小,下列方法中无效的是 A.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B.改变导体的材料 C.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 D.改变导体的长度 11、如图6所示,当闭合开关后,灯L不发光,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 动,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A、电流表坏了 B、可能是灯丝断了 C、开关坏了 D、电源接线柱接触不良 的电流的是 12、在图7所示电路中中,用电流表只测通过L 1 13、如图8所示的四个电路中,与右边实物图对应的是 14、给你两根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合金线、一个电源、一 只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若干根导线,现需要研究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总 一、内能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热运动:(1)内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的引力;(2)分子间的斥力。 4、内能与热量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第二节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②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③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 (1)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2)热传递: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第三节比热容 1、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1℃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g℃) 水的比热容是4.2103/(g℃)。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2019-2020年北京课改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二、微观世界的结构复习巩固第十九篇

2019-2020年北京课改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二、微观世界的结构复习巩固第十九篇 ?第1题【单选题】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雾霾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形成的 B、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C、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D、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前任副主席表示,伊朗已经拥有足够的原材料可以制造1﹣2枚原子武器.下列关于原子及其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 B、电子是带有最大负电荷的粒子 C、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两个带有正电荷的玻璃棒靠近时互相吸引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按人类发现原子结构的历史顺序对以下四种原子型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1)不可再分的颗粒2)葡萄干蛋糕模型 3)电子云模型4)行星模型 A、(1)(2)(3)(4) B、(3)(4)(2)(1) C、(1)(2)(4)(3)

D、(3)(2)(1)(4)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物质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很大 B、乙图中的物质内部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不会与其它物质间发生扩散现象 C、丙图中表示的是液态物质的分子构成模型图 D、物体内部部分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从外表看来,各种形态的物质似乎都是连续的,人们凭肉眼无法看到它们内部的微小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困难.而科学家采用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 ) A、实验论证法 B、猜测讨论法 C、假想推理法 D、建立模型法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