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新)八年级物理全册:7.6“内能”知识归纳练习题
北京课改版(新)八年级物理全册:7.2“熔化和凝固”知识归纳练习题
北京课改版(新)八年级物理全册:7.2“熔化和凝固”知识归纳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淞”2.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内能不变,比热容变大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3.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
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
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凝固B.凝华C.升华D.液化4.严寒的冬季,有时会在屋檐下看到冰凌.水变成冰凌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B.液化C.熔化D.升华5.寒冷的冬天,小明在晨练时看到一些现象,下面是他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跑步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进入温暖的房间时眼镜变模糊,是升华现象C.路边地面上薄薄的霜,是凝华形成的D.屋檐下悬挂的冰柱,是汽化形成的6.如图所示是热学物理实验中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研究晶体海波熔化时用乙装置较好B.乙图水沸腾时将酒精灯撤掉,发现水停止沸腾,说明沸腾需要吸热C.丙图当水沸腾后把酒精灯撤去,用注射器向试管内打气,水又重新沸腾D.丁图右侧试管内温度计示数上升说明水蒸气液化吸热7.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0℃的碎冰,装有0℃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中,(试管底部不接触烧杯底),缓缓加热,烧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时,管中冰将A.不熔化B.熔化C.一半D.少于一半8.“粘”字用来描述某些物理现象形象而生动,对下列现象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由于大气压的作用B.光滑铅块挤压在一起就能“粘”住﹣﹣因为分子间没有斥力C.刚从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因为液体瞬间凝固D.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因为衣服带静电9.甲、乙两烧杯里都是冰水混合物,甲烧杯里冰少一些,乙烧杯里冰多一些,甲杯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在两杯里的冰都还没有完全熔化时,比较它们的温度,则A.甲杯里水的温度高B.乙杯里水的温度高C.两杯水的温度相同D.无法比较两杯水的温度高低10.如图为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A是晶体,物质B是非晶体B.物质B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需要吸热C.物质A熔化时温度不变,不需要吸热D.15min时,物质A处于固液共存状态11.下列古诗句所描写的现象中,需要水吸收热量才会发生的是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12.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升华吸热B.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C.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比热容大D.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食物,是因为沸点随压强增大而增大13.下列物态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A.熔化、液化、凝华B.汽化、升华、熔化C.凝固、凝华、汽化D.凝华、熔化、汽化14.南极科考队在南极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A.沸点低B.沸点高C.凝固点低D.凝固点高15.关于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北方冬天早晨玻璃上冰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是升华现象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罐会“出汗”,是液化现象D.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二、填空题16.小明打开冰箱门时,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形成的。
2019-2020年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全第七章 热现象六、内能 能量转化课后辅导练习三十八
2019-2020年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全第七章热现象六、内能能量转化课后辅导练习三十八第1题【单选题】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B、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冷天搓手取暖B、下滑时臀部发烫C、空气被压缩时温度升高D、烧水时水温升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用锤子反复击打铁块,铁块的温度升高,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块被击打前分子是静止的B、击打时锤子将温度传给铁块C、击打时锤子的内能转化为铁块的机械能D、铁块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O℃冰块,内能一定为零D、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0℃的冰块也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D、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可能减小【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传递是内能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B、光波、电磁波、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中央电视台与泰州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D、核反应堆中的核能是可再生能源【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关于热量和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B、比热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C、热总是从含有热量较多的物体传递到含有热量少的物体D、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只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重物,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丙图中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在试管中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 热现象》知识归纳检测试题(有答案及解析)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7章热现象》知识归纳检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1.图所示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中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此冲程为()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2.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
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B. 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C. 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固D. 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 冻衣晾干B. 网上挂霜C. 草叶撸主D. 冰凌消融4.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5 kgB.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 m/sC. 现在教室内的温度约为60℃D. 乒乓球台的高度约为80 cm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A. 湖水表面结冰B. 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C. 点燃的蜡烛在高温下变软了D. 水沸腾时冒出“白气”6.长春市的冬季,有时路旁树枝上会出现霜,从而形成雾凇景观,这一现象属于()A. 汽化B. 升华C. 凝固D. 凝华7.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寒冷的冬季,户外说话时会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 浴室内洗澡时会发现屋顶有许多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C. 打针时要在皮肤上擦酒精,酒精会很快变千,这是升华现象D. 寒冷的冬天,房屋的玻璃窗内表面出现美丽的冰花,这是凝固现象8.下列估测的物理量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课桌的高度为1.5mB. 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是60℃C. 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为1.1m/sD. 一支钢笔的长度约为12dm9.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不符合题意的是()A. 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汽化吸热B.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 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 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10.早晨,小草上挂着晶莹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 熔化B. 汽化C. 液化D. 凝华1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 湿衣服在日照下比在阴暗处干得更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 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液化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12.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多,燃料的热值越大B. 热量一定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C. 物体的温度升高,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 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热机效率越大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而是电子在物体间转移B. 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C.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结果14.在图所示的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 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B. 水烧开时冒出"白气"C. 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融化却变小D. 晒干的湿衣服逐渐变干15.甲、乙两汽车,甲的汽油机效率比乙的汽油机效率高,这表明()A. 甲做功比乙多B. 以相同的牵引力行驶相同的路程,甲耗油比乙少C. 甲消耗的汽油比乙少D. 甲做功比乙快16.在箱子里放卫生球用来防虫蛀,过几个月后卫生球变小或消失了,这一物理现象是()A. 升华B. 汽化C. 蒸发D. 熔化17.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C. 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D. 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6cm18.糖放在热水中比放在冷水中溶解的快,主要因为温度高时()A. 分子扩散运动加快B.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减少C. 分子间距离增大D.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大二、填空题(共12题;共28分)19.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底部放入一小团蘸有乙醚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的.20.校门口新搬来了一个炸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地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__现象.臭豆腐经煎炸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________,其内能________.(温馨提示:请注意食品卫生!)21.在晴朗的冬日,突然,气温骤降,雪花飘飞,公路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冰是________现象;道路维护者迅速行动,“撒盐除冰”,这种除冰的原理是降低冰的________ .22.小丽的爸爸想让将要出售的海鲜能够保鲜,但在市场上又不便于使用冰柜.聪明的小丽想了个办法,她在海鲜的上面铺上一层碎冰块.由于冰块在熔化时要________,但是温度________,所以能实现保鲜的效果.23.今年5月10日,盐城市实施了人工降雨.气象部门用火箭将碘化银洒向云层,碘化银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________ 成小水滴,或加速水蒸气________ 成冰晶(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北京课改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7.6内能同步测试题
北京课改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7.6内能同步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由滑梯上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B.搓手取暖C.水蒸气将塞子冲出D.压缩空气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3.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热水袋暖手,手温度升高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4.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在0 ℃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5.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6.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就一定会升高B.只要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就一定吸热C.只要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8.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B.1 kg 0 ℃的水和1 kg 0 ℃的冰内能相同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9.图(A)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B.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的大C.牛奶的温度变化比水慢D.甲是牛奶温度变化的图象10.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会增加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二、多选题1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的内能增加,不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C.物体的内能等于物体动能和势能之和D.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12.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减少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三、填空题13.冬天手冷时,我们经常将两只手相互搓搓使手感到暖和,也可以用热水袋使身体变暖,前者是利用的方法使人身体的内能增加的.14.如图,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交警会强制一些重型汽车在降温池里停留一会,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________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轮胎停在水中,通过________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上册7.6内能 能量转化素养提升练含解析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上册7.6内能能量转化素养提升练(含解析)第七章热现象六、内能能量转化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内能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B.不运动的物体没有内能C.高温物体才具有内能D.冰没有内能2.(2022湖南益阳中考)下列能量转化或转移的情境中,属于能量转移的是()A.燃料燃烧时发热B.用热水袋取暖C.钻木取火D.电动机带动水泵把地下水送到地面3.【新独家原创】气动碰撞生热高温热风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高压高速气流跟机体部件和机体内的气体反复碰撞,形成的高温或超高温热风被迅速排出机体带动其他部件工作,下列成语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气动碰撞形成高温或超高温热风的方式相同的是()A.钻木取火B.炙手可热C.釜底抽薪D.扬汤止沸4.(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活塞压缩筒内空气,空气温度升高,这是通过方法改变内能。
打气筒外壁的下部也会热,这是通过方法改变内能。
知识点2能量守恒定律5.汽车刹车的过程中,会伴随着能量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此过程中能量的总和(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散失到空气中的内能无法自动转化为机械能再用来驱动汽车,这是因为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性。
6.央视二套《是真的吗》栏目播出:人站在风车下就能让风车转动(如图所示)。
原理是人体可以加热周围空气,热空气密度变小会上升,导致风车转动。
(1)人体加热周围空气,导致风车转动,其实质是内能转化为。
(2)若风车正下方站的人越多,则风车转动越。
能力提升全练7.(2022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8,★★★)下列关于内能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所以0 ★的冰没有内能B.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所以0 ★的冰没有热量C.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8.(2023北京中考,13,★★★)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
八年级物理内能专项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内能专项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 6 分,共 36 分)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烧开的水有内能B.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有内能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D.水结冰时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的物体没有内能B.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C.物体间的内能可以转移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3.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B.放进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度升高C.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D.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起4.一把勺子的温度升高了()A.它一定吸收了热量B.一定和其他物体发生了热传递C.它的热量一定增加D.它的内能一定增加5.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B.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C.一块 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6.2003 年 10 月 15 日,“神舟” 5 号载人飞船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飞向太空。
完成任务后于次日凌晨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
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
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增加B.机械能减少,动能不变,内能增加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不变D.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内能增加二、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15 分)7.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感到暖和。
前者是利用 _______________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__________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8.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_________.(填序号)(1)冬天,人们用两只手掌相互摩擦取暖(2)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3)冬天,人们往手心中呵气取暖(4)把烧红的铁块放到冷水中,冷水变热(5)晒太阳时感到很热(6)用锤子反复打击一些铁片,它的温度升高(7)多次弯折一根铁丝,弯折处会发烫9.2003 年 10 月 15 日,是中国人最自豪的日子之一,标志着中国的航天工业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全物理第七章 热现象六、内能 能量转化北京课改版练习题四十五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全物理第七章热现象六、内能能量转化北京课改版练习题四十五第1题【单选题】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双手摩擦能发热B、烧水时水温升高C、锯木材料锯子发热D、钻木取火【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两个质量相同的、但温度不同的物体,降低相同的温度,则( )A、原来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B、密度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C、比热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D、传热本领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热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烧开水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B、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C、柴油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D、端午粽子飘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不一定多B、当温度降低到一定时,内能减小为零C、0℃的物体内能为零D、一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叫内能。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物体内______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______叫做物体的内能,它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秸杆焚烧严重污染空气,是造成当前雾霾严重的因素之一.可将其回收制成秸杆煤.完全燃烧0.2kg 秸杆煤可放出______?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完全被20kg、初温为20℃的水吸收,可使水温升高至______℃,这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水的内能的.[c水=4.2×10^3 J/(kg?℃),q秸杆煤=2.1×10^7J/kg].A4.2×10^6<\/sup>B、70C热传递【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寒冷的冬天,我们通过双手互相摩擦、跺脚等动作使身体发热,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增加手、脚的内能,这与汽油机工作中______图冲程原理相同.A、做功B、右【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金庸曾描述一种武功“寒冰掌”:发功时伸出手掌,罩在杯口,杯中水即可结成寒冰(假设降到-5℃).根据物理知识,此时手掌温度应______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5℃,按常理这种武功是______ (填“可能”或“不可能)练成的.【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一定质量的水从从30℃提高到80℃,吸收了4.2×10^3J的热量,这是通过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水的质量是______kg.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J/(kg?℃)【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当神舟号飞船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时,它表面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将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2019-2020年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全第七章 热现象六、内能 能量转化练习题二十二
【解析】:
如图所示,试管内水蒸气将塞子推出的过程,水蒸气的______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冲程与上述能量转化过程相同.改变内能的另一种方式是______.
【答案】:
【解析】:
如图,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将活塞迅速向下压,棉絮燃烧起来.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对______(选填“棉絮”或“筒内气体”)做功,它的内能会增加,其能量转化情况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冲程相同,若汽油机的转速是3000r/min,则此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______次.
2019-2020年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全第七章热现象六、内能能量转化练习题二十二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也就停止了
B、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或原子之间只有引力
C、快速压缩气体,可使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D、冬天人们用热水袋取暖,内能从热水袋传递给人体
【答案】:
【答案】:
【解析】:
端午节有“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赛龙舟”时,阵阵鼓声是鼓皮______产生的;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______的;煮粽子时,通过______方式增大了粽子的内能,闻到粽子的清香,这是___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让它正常工作,需要对它进行冷却,“水冷”是冷却方式之一,这是因为水的______较大,冷却效果好;当水吸收发动机缸体热量后,水的内能______.
【答案】:
【解析】:
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小敏和同学们一起到街头巷尾用砂纸清除哪些违章“小广告”,砂纸表面很粗糙,是为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过了一会儿,小敏感觉砂纸发热,是因为机械能转化为______能,这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的.
2022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汇编:内能
2022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汇编内能一、多选题1.(2022·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2.(2022·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在滚摆实验中,关于如图所示的滚摆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滚摆转动的速度不变B.滚摆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滚摆的机械能总量逐渐减少D.滚摆运动到最低点就会立即停下来3.(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
活塞与玻璃筒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空隙B.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的压强逐渐增大C.下压活塞的过程中,因为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气体的温度升高,所以点燃了硝化棉D.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内能增加,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4.(2022·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化棉被点燃,表明筒内气体的温度升高B.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内能减小C.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D.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二、单选题5.(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0℃的冰比0℃的水含有的内能少D.实验室常用的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6.(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B.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C.加入冰块的饮料温度降低D.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7.(2022·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B.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C.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D.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8.(2022·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热水袋暖手,手温度升高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三、综合题9.(2022·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请阅读《返回舱的“刹车”》一文并回答问题。
北京课改版(新)八年级物理全册:7.8“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知识归纳练习题(无答案)
7.8“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知识归纳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台单缸汽油机,飞轮每分钟转600转,那么这台汽油机每秒钟内对外做功10次B. 热机的效率可以大于1C. 总的看来,内燃机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但在它的工作过程中,也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D. 燃料的燃烧值要随着燃料的不断燃烧而减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B.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C. 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 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3.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是5:4,比热容之比是2:1,水的初温是18℃,煤油的初温是20℃,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水温升高到40℃,则煤油的温度升高到()A. 55℃B. 75℃C. 100℃D. 120℃4.我国成功发射了“神十”载人飞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神十”随火箭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 火箭的发动机选用液态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氢具有较大的比热容C. 穿越大气层时,“神十”和火箭克服摩擦,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D. “神十”和火箭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不变5.质量相等的水、铝块、铜块和水银(c水>c铝>c铜>c水银),它们的温度分别从20℃降低到10℃,放出热量最多的是()A. 水B. 铝块C. 铜块D. 水银6.关于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燃料燃烧得越充分,热值就越大B. 燃料的密度越大,热值就越大C. 同种燃料燃烧与否,热值都是一样的D. 燃料存放越久,热值越小7.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剩下一半的酒精的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的情况是()A. 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B. 质量和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C. 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D. 质量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8.甲乙两物质的比热容分别为c1、c2,各取其一部分,并使所取部分质量之比为m1:m2=3:2,若使所取部分各自吸收的热量之比Q1:Q2=2:1,则各自升高的温度为△t1、△t2,△t1与△t2之比以及c1与c2之比的比值可能分别是()A. 2:3,2:1B. 3:2,1:2C. 3:5,5:2D. 5:3,2:59.小明放学回家,看到妈妈正在做饭,小明的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回到家中就能闻到饭菜香味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B. 用高压锅煮饭,熟得比较快,是因为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低C. 用燃气灶炒菜,燃料燃烧时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D. 盛热汤的碗很烫,是因为热汤把温度传给了碗10.汽车油箱的汽油用掉一半后,剩下的汽油中,不变的物理量有()A. 质量密度热值B. 质量密度比热容C. 密度热值比热容D. 质量热值比热容11.1千克20℃的水吸收4.2×105焦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在下列给出的四个温度中,最多有几个可能温度()①80℃②100℃③120℃④130℃A. 1B. 2C. 3D. 412.下列关于热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任何物体都有热值B. 燃料燃烧时才有热值C.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是否完全燃烧无关D. 燃烧时放出热量多的燃料热值大13.火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爽,而当人站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的()A. 热量B. 质量C. 比热容D. 密度14.如图所示,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酒精不完全燃烧时热值不变B. 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C. 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D. 纸筒飞出后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15.我国发射“嫦娥三号”运载火箭,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做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A. 较大的比热容B. 较低的沸点C. 较大的热值D. 较高的凝固点二、填空题16.许多家庭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通过________方式增加水的内能. 装有40kg水的热水器温度升高25℃,水的内能增加了________J .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17.小华发现她家的液化气做饭烧水都很“费气”,于是更换了新的灶具,发现在与过去做饭烧水差不多的情况下,一罐液化气明显比过去使用时间更长.这说明新的灶具使用时的确比原来灶具使用时的________高.小明家最近开通了天然气,他发现同样条件下烧开同一壶水比过去用液化气时间短了不少,这主要是由于两种燃料的________不同.18.学校实验室挂一只装有0.2g酒精的寒暑表,在一天中某一时段的初、末两个时刻,寒暑表的示数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
北京课改版(新)八年级物理全册:7.6“内能”知识归纳练习题(无答案)
北京课改版〔新〕八年级物理全册:“内能〞知识归纳练习题〔无答案〕“内能〞知识归纳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物体的分子总是在做无规那么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当物体被举高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0℃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有动能也不具有势能.以下方法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用“搓手〞的方法取暖C.用热水袋取暖 D.反复弯折铁丝使其发热3 .以下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搓手取暖 B.玩滑梯,臀部发热 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 D.压缩空气引火4.对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的解释,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挤压两铅棒能使它们“粘〞合在一起,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B.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这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上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1/5D.快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是由于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上升5.?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下列图,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选项是〔〕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那么运动6.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图中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B. C. D.两手摩擦能发热烧热水水变热锯木材锯子发热钻木取火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8.冰在熔化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2/5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9.小册在家煮汤圆,有关煮汤圆过程中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刚从冰箱冰冻室取出的速冻汤圆没有内能汤圆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实现的汤圆在煮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汤圆煮熟关火后水不再沸腾是因为为水分子停止运动1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某种燃料的质量越大,其热值越大上学路上闻到路边槐树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11.以下例子中属于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是〔〕A.火箭点火发射B.电磁沪上烧水C.炼钢炉熔化铁块D.用暖手宝取暖1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D.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13.以下关于汽车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加油时能闻到汽油的气味,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汽油机工作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刹车时,刹车片与碟盘摩擦过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下雨天汽车挡风玻璃内侧的水雾是汽化现象1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就一定不变B.物体温度升高,所含热量增多C.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D.物体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15.以下关于物理概念及其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冰的比热容是33×10J/〔kg?℃〕表示1kg冰吸收的热量是×10JB.一台机器的功率为1000W,表示这台机器1s内做的功为1000J物体含有内能的多少叫热量D.一台机器的机械效率是60%,表示这台机器所做的功中有用功比额外功多40%二、填空题16.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当温度降低,内能________;冰冷的冰块具有内能,当它熔化成水,内能________;现将该冰块从一楼移动到五楼,它的内能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7.2021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表演惊艳全世界,同时宣告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短短8分钟的表演却蕴涵着大量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制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课改版(新)八年级物理全册:7.6“内能”知识归纳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B.当物体被举高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C.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D.0℃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有动能也不具有势能2.下列方法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用“搓手”的方法取暖C.用热水袋取暖D.反复弯折铁丝使其发热3.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搓手取暖B.玩滑梯,臀部发热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D.压缩空气引火4.对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的解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挤压两铅棒能使它们“粘”合在一起,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B.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这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上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D.快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是由于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上升5.《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6.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下图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摩擦能发热B.烧热水水变热C.锯木材锯子发热D.钻木取火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8.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9.小册在家煮汤圆,有关煮汤圆过程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刚从冰箱冰冻室取出的速冻汤圆没有内能B.汤圆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实现的C.汤圆在煮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汤圆煮熟关火后水不再沸腾是因为为水分子停止运动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B.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某种燃料的质量越大,其热值越大D.上学路上闻到路边槐树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1.下列例子中属于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是A.火箭点火发射B.电磁沪上烧水C.炼钢炉熔化铁块D.用暖手宝取暖1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13.下列关于汽车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时能闻到汽油的气味,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B.汽油机工作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刹车时,刹车片与碟盘摩擦过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下雨天汽车挡风玻璃内侧的水雾是汽化现象1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就一定不变B.物体温度升高,所含热量增多C.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D.物体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15.下列关于物理概念及其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表示1kg冰吸收的热量是2.1×103JB.一台机器的功率为1000W,表示这台机器1s内做的功为1000JC.物体含有内能的多少叫热量D.一台机器的机械效率是60%,表示这台机器所做的功中有用功比额外功多40%二、填空题16.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当温度降低,内能_____;冰冷的冰块具有内能,当它熔化成水,内能_____;现将该冰块从一楼移动到五楼,它的内能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7.2018 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 分钟”表演惊艳全世界,同时宣告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短短8 分钟的表演却蕴涵着大量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制造”.由于现场气温低至﹣3℃,为做好演员的保暖工作,超薄保暖服采用了超级新型纳米材料﹣一石墨烯发热膜、演员上场前,需先对服饰内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石墨烯发热膜保暖服可在﹣20℃的环境中工作4 小时,确保了演员穿着舒适和演出成功.在给保暖服内的电池充电时,能量转化是________;保暖服通电发热是通过_________-(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方式增加保暖服的内能.18.“虎纠好味道”电视节目介绍了特色美食﹣福州鱼丸,煮鱼丸时,通过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鱼丸的内能,我们能闻到阵阵鱼丸的香味,这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_______.19.如图(a)、(b)所示,漫画中老人和小朋友的感觉不同,但从物理学角度看,两幅图片都说明_______可以改变内能.图(b)中的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他的重力势能_______,内能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0.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有关:卫生间的地面一般铺上防滑瓷砖,这是为了________;光滑墙壁上的吸盘式挂钩是在________的作用下被压在墙壁上的;冬天搓手取暖是用________的方法增加内能.21.一壶水在炉火上加热,水温升高,其内能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这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其内能的.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0℃,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焦.[c水=4.2×103焦/(千克•℃)]22.聪聪涮火锅时,肉片的内能是通过____方式增加的;涮好的肉片香味扑鼻,是因为分子在______;他使用的筷子(如图所示)是一种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23.行驶中的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刹车片会发烫,这是通过__的方式增加物体内能的.若汽车行驶过程中消耗汽油2kg,则这些汽油完全燃烧能放出__J的热量.(汽油热值4.6×107J/kg)24.我国用长征火箭发射常以氢为燃料,是因为氢_______.“嫦娥一号”卫星绕月飞行时在遭遇月食期间没有太阳光照射,卫星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内能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卫星返回地面进入大气层时,表面温度会急剧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25.目前我国研发一款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存储气体,这一过程通过___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___能,此车紧急刹车时,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___能.26.“辽宁舰”服役,圆了中国航母梦。
如图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汽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
(1)牵引索与蒸汽活塞连接的两个滑轮为(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
(2)气缸内蒸汽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同时推动活塞,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
三、简答题27.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原因.四、计算题28.一辆汽车以36千米/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发动机的功率是60千瓦,求:(1)10分钟内汽车发动机做了多少功?(2)这辆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牛?五、实验题29.下图是小明同学斜面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块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实验次数斜面的倾斜程度物块重量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长s/m机械效率1 较缓10 0.1 5.0 1⑴小明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跟______的关系。
在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为______,物块和斜面的内能增加了约______J。
⑵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______。
若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持______不变。
参考答案1.A【解析】A. 物体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分子动能,故A正确;BC..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是分子的运动和分子间因为具有作用力而具有的能,与宏观物体的运动及高度是没有关系的,故BC错误;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没有内能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D错误.选A.2.C【解析】【分析】(1)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的形式不发生变化;(2)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形式变了,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的转化过程.【详解】A. 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不符合题意;B. 用“搓手”的方法取暖,是通过做功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不符合题意;C. 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此过程中内能从热水转移到人体上,符合题意;D. 反复弯折铁丝使其发热,是通过做功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ABD三项都属于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只有C 项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应选C.4.C【分析】(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做功可以使内能与机械能之间进行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详解】A.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挤压两铅棒能使它们“粘”合在一起,故A正确;B.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获得了机械能,这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C.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D.快速下压活塞,由于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上升,达到硝化棉燃点,硝化棉燃烧起来,故D正确。
5.C【详解】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熔点高,A不符合题意;B.炒: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B不符合题意;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把内能转移给榆钱,使榆钱饭蒸熟,C符合题意;D.因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香葱和豆腐的分子也在做无规则运动,D不符合题意.6.B【详解】A.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是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B.在烧开水,利用火焰直接加热,使物体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符合题意;C.锯木头木头发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力做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