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题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题库

一、单选题

1.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这种类型的课程为()。

A 分科课程;

B 综合课程;

C 活动课程;

D 必修课程

2.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而为一的课程形态。这种课程为()。

A 综合课程;

B 分科课程;

C 活动课程;

D 选修课程

3.与学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这类课程为()。

A 分科课程;

B 综合课程;

C 选修课程;

D 经验课程

4.()是指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地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

A 选修课程;

B 必修课程;

C 活动课程;

D 学科课程

5.()是指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里法定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

A 必修课程;B选修课程;C 学科课程;D活动课程

6.一般指学校所开设的所有课程,或者说在课程表上所体现出来的课程。这种课程为()。

A活动课程;B显性课程;C隐性课程;D综合课程

7.一般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具体学习环境外所获得的“计划外”的知识、观念、情感等,不是课程计划中所预期的东西。这类课程为()。

A活动课程;B显性课程;C隐性课程;D综合课程

8.各学科应该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编制,课程的编制者应该是学科专家、也只有学科专家才能对本学科有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编制出有一定水准的学科课程。这是何种课程理论的观点()。

A知识中心课程理论;B学生中心课程理论;C社会中心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9.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等为核心来编制;课程强调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学生的发展,主张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这是何种课程理论的观点()。

A知识中心课程理论;B学生中心课程理论;C社会中心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0.课程要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来确定教育目标,主张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界限,但不按学生的活动来组织课程;要兼顾儿童的年龄特征,但不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作为编制课程的基本出发点,而以社会现实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这是何种课程理论的观点()。

A知识中心课程理论;B学生中心课程理论;C社会中心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1.以下哪个不是属于课程标准的性质()。

A 它是按门类制定的

B 它是规定了教师的具体教学内容

C 它规定了本门类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D 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设

12.按照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这体现了什么样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A 横向组织;

B 逻辑顺序;

C 螺旋式;

D 直线式

13.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内容专题,这体现了什么样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A 横向组织;

B 心理顺序;

C 螺旋式;

D 直线式

14.不同阶段、单元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这体现了什么样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A 横向组织;

B 心理顺序;

C 螺旋式;

D 直线式

15.以下哪个不属于课程组织的原则()。

A 连续性;B整合性; C 顺序性;D 螺旋性

16.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提出者是()。

A 泰勒;B杜威;C斯滕豪斯;D赫尔巴特

17.把课程实践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这是何种课程范畴()。

A 课程目标;B课程内容;C 课程实施;D 课程评价

18.设计好的课程是不能改变的。这是何种取向的课程实施()。

A 忠实取向;

B 创生取向;

C 相互调适取向;

D 学生取向

19 设计好的课程是可以改变的,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这是何种取向的课程实施()。

A 忠实取向;

B 创生取向;

C 相互调适取向;

D 学生取向

20.设计好的课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课程再设计的过程。这是何种取向的课程实施()。

A 忠实取向;

B 创生取向;

C 相互调适取向;

D 学生取向

21.以下不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

A 接受学习;

B 自主学习;

C 探究学习;D合作学习

22.教师在教学中也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能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进而培养创造性人格,这体现何种教学原则()。

A 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 因材施教原则;D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23.教学是指教学要根据所传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以及学生能力发展、知识掌握原则,这体现何种教学原则()。

A 巩固性原则;

B 量力性原则;

C 启发性原则;

D 系统性原则

24.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这体现何种教学原则()。

A 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 因材施教原则;D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25.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题目能够接受的,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的,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体现何种教学原则()。

A 巩固性原则;

B 量力性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启发性原则

26.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各种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 谈话法;

B 讲授法;

C 读书指导法;

D 实验法

27.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使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为()。

A 谈话法;

B 讲授法;

C 读书指导法;

D 实验法

28.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采用特定的方法进行独立操作,在观察研究中获取直接经验、培养技能技巧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为()。

A 谈话法;

B 讲授法;

C 读书指导法;

D 实验法

29.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课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论、探讨,以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多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为()。

A 谈话法;

B 讲授法;

C 读书指导法;

D 讨论法

30.以下不属于教学过程的特殊性有()。

A 认识主体的不成熟性和发展性;

B 认识对象的间接性和概括性;C认识方式的简捷性和高效性;D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31.按学生能力、成绩分组教学组织形式为()。

A 班级授课制;

B 个别化教学;

C 分组教学;

D 道尔顿制

32.在教学评价时,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严格执行评价标准,坚持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直观臆断。这反映哪种教学原则()。

A 科学性原则;

B 客观性原则;

C 主体性原则;

D 灵活性原则

33.在教学评价时,承认评价对象(教师和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觉、积极地参与评价活动。这反映哪种教学原则()。

A 科学性原则;

B 客观性原则;

C 主体性原则;

D 灵活性原则

34.在教学评价时,要针对不同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而不是使用统一的模式,这种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