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近现代教育具有浓厚的封建保守性

合集下载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英国近代教育制度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教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其教育就已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历史上看,英国教育具有明显的宗教性和贵族性的特点.英国有组织的教育是从基督教的传入时开始的.从公元6世纪到宗教改革近千年的时间里,教会垄断了英国教育.除了学徒训练和贵族教育外,一切有组织的教育都由教会提供,宗教影响和干预教育成为英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特色.最初,英国的学校设在寺院或大教堂内,以后逐步分为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文法学校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教授拉丁语文,进行一定的基础教育.歌咏学校具有职业训练的性质,培训教堂唱诗班成员.中世纪后期,随着英国牛津大学(1168年)和剑桥大学(1209年)的先后建立,以及各类学院的出现,英国传统学校的性质和作用也发生了改变.文法学校与大学相联系,成为大学的预备学校.歌咏学校和后来出现的教本国语的读写学校,成为文法学校的预备学校.英国的教育开始形成具有一定等级的制度.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又得到较快的发展,一些著名的大学也附设文法学校.同时,在这一时期,在文法学校的基础上,英国又出现了公学,著名的温彻斯特公学(1387年)和伊顿公学(1440年)等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自立国教,集政权与教权于一身,又创办了许多公学.同时,国教会也积极干预教育,教育成了教会的责任.16世纪后期,英国的封建制度逐步衰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培养资产阶级新人的需要,促使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和批判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这时,对教育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学校的发展与现实关系的认识上.培根当时指出,英国的学校只注重学习文宇,而不注重研究事物,缺少与现实的联系.弥尔顿也指出,传统的学校教育只局限于古典的语言文字,脱离现实,应该加强近代科学和实用学科的地位.这些新的思想的提出,对于英国近代学校的改革和学制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640~1688年,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形成了资产阶级和贵族阶级联合专政的制度,规定了英国资产阶级教育所具有的阶级性和等级性的特质.同时,英国国教和其他教派的矛盾,也使得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宗教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这一时期,许多教育家和团体主张教育革新,改革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英国国教中分离出去的清教主义主张,应把发展近代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强调应重新考察文法学校的教育价值.科学家培根也认为文法学校的内容过于陈旧,主张应建立一个设有众多自然学科的所罗门宫.文学家弥尔顿主张建立一种重视自然科学的,开设广泛课程的实科中等学校.政治家洛克也批评当时的文法学校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不良的学校环境,主张请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但这些主张由于没有触及英国教育管理的主体――英国国教派所管辖的大学和中学的利益实质,因而,对英国教育改革的总体影响是有限的.但是,这一时期英国非国教派教育家所创办的新型学校的出现,推动了英国教育制度的发展.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英国曾出现过宗教宽容的时期,允许其他教派有与国教派成员一些共同的权利.lop-1689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国教派受到重视,其他教派遭到迫害.在教育上,要求教师必须信奉国教,不信者将被撤职.于是,一些受国教派迫害的人士创办了一种被称为学园的具有实科性质的学校.这类学校最早的是由1662年被逐出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教师开办的.学园虽然保留了占典教育的课程,但与普通文法学校相比,有较高的水平,一些近代的课程成为学校教学的内容.例如1675年设立的纽英顿学园,设有数学、自然哲学、政治科学、历史等课程.同年设立的格林学园除古典语言外,还有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数学、自然科学、逻辑、历史、地理等.1689年,英国颁布了“宗教宽容法”,非国教派开始获得较为宽松的办学环境,学园的发展趋于规范化.进入18世纪以后,学园的发展进入一个高潮阶段,许多非国教派教师在自由和科学的思想指导下创立了许多有名的学园,如沃灵顿学园、曼彻斯特学园等.这一时期学园在办学指导思想和内容方面的探索,不仅提供了英国教育制度发展新的模式,也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准备了条件.在这一时期,英国一些宗教团体和慈善机构开始了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这个时期的普及初等教育是与社会的贫困现象联系在一起的.在中世纪,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有限,安于贫穷是社会需要的美德.封建社会解体后,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贫困现象.1601年,英国颁布了“济贫法”,开始关注社会的贫困问题.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英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贫苦者剧增,对资产阶级构成威胁,安于贫穷被视为一种危险.因而,给贫穷者一定的教育,成为稳定社会和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当务之急.1698年,国教派成立了“基督教知识促进会”,1701年,又成立“国外福音宣传会”.这两个宗教团体在各地创办招收贫苦儿童的具有慈善性质的教义问答学校.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英格兰和威尔士有近3万儿童入校学习读.写、算、常识和宗教知识.除国教派外,这一时期,非国教派和天主教等教派也大力创办慈善学校,进行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英国初等教育对贫苦儿童的实施,也引发了一场关于贫苦儿童教育和就业关系问题的争论.当时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主张儿童应先教育,后就业,认为就业前让儿童接受定的教育,可以灌输服从精神,以适应将来的就业需要;第二种意见主张儿童先就业,后教育,认为应尽量让儿童早参加劳动,如果长时间受教育,将不适应就业的需要;第三种意见是洛克的观点,他主张应建立劳动学校,让儿童边工作、边学习,认为这样可以使儿童有一定的收入和接受一定的教育,减轻家庭和社区的负担.为此,他提出了“贫苦儿童劳动学校计划”,对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二、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教育18世纪80年代前后,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引起了英国社会的巨大变化: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大工业城市相继出现;人口增长迅速;工厂制度兴起,英国一跃成为近代社会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教育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工业革命使得解决普通人的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问题,成为更为迫切的现实需要.由于工业革命要求劳动者掌握相应的文化技术知识,不仅需要对成人,而且也需要对童工进行必要的教育训练.同时,资产阶级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和参政、竞选、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也主张给工人阶级及其子女以一定的文化知识教育.当时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指出,“在一个文明与商业化的社会里,要求公众更为注意的是一般普通老百姓的教育,而不是有钱有地位的人的教育”.因为,国家从这一部分人的教育中也可以得到好处.“一个有修养的民族总是远比一个愚昧无知的民族更正派更讲秩序”.①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首先出现的是“星期日学校”(sunday school,也称主日学校).1781年,格勒斯特郡的报馆经理、慈善家r雷克斯出资为工人子弟兴办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主要是利用星期日传授读、写、算知识和宗教知识,而被称为星期日学校.由于学校把工人子弟在星期日里组织起来,既可以给儿童一定的知识教育,又可以减少社会秩序的混乱,防止社会的“骚乱现象”,因而星期日学校很快在各地得到发展.1785年,英国建立了“星期日学校协会”.18世纪末,英国有25万名儿童在星期日学校学习.到19世纪初,就学人数已达100多万.伴随星期日学校的发展,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另一种学校制度――“导生制”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初等教育的发展.导生制也称为相互教学制,由英国国教会教师a贝尔和公谊会的教师j兰开斯特创立.在实行导生制的学校里,一个大教室中安置一排排长桌,每排约10多个学生,其中由一个年长、学习好的学生做导生.教师先教导生,然后由导生把刚学到的教学内容再教给其他学生.这样,一个教师可以通过导生教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学生.导生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重视.19世纪初,导生制得到较快的发展.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为缩短工时和建立工厂法,保护童工的利益,与资产阶级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也促进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当时,英国工厂大量使用廉价的童工,劳动时间每天达10-14小时.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工厂法,规定限制童工的劳动时间,并提出对童工进行一定的读、写、算的教育,但该法没能执行.1833年通过的工厂法规定,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做工,9-13岁的童工每天的劳动时间限制为8小时.同时规定,在纺织厂劳动的13岁以下的童工每天接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厂主如雇佣没有医生的年龄证明和教师的入学证明的儿童,就要受罚.从1867年起,工厂法由纺织厂扩大到其他工厂普遍实施.工厂法关于教育条款的制定,客观上使得教育由原来的一种慈善性质,转变为一种法律的规定,有利于教育法制化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引起了英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长期以来,英国教育的领导权一直由教会的国教派和非国教派控制,双方斗争愈演愈烈,国家很少过问教育.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使得教育的经济意义显著,它要求广大工人及其子女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只有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和职业的变化.这一客观需要,促使英国政府在19世纪初,开始了实施国家管理教育的政策.1833年,英国议会表决了一项提案(即教育补助金案),要求国王批准每年拨4万英镑的款项,以弥补私人捐款的不足和补充建立贫苦儿童的校舍.这笔款项的70%拨给了国教派所属的全国教育促进会,30%拨给了非国教所属的全英及海外教育协会.1833年以后,英国政府每年增加拨款,并开始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监督和管理.1833年英国教育发生的变化表明,教育由原来的一种宗教行为或民间行为开始向一种国家行为方面转变,国家控制教育开始成为英国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19世纪20年代,英国开展了“新大学运动”.1825年,建立了具有近代世俗性质的“伦敦大学学院”,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学、精神道德科学、英国法、历史、医学、经济等科目.1836年,该校与“国王学院”合并成为伦敦大学.新大学运动期间,在英国的一些工商业、文化集中的城市建立起了许多新的学院,如曼彻斯特的欧文学院、里兹学院、伯明翰学院、利物浦学院等.1900年以后,这些学院陆续发展为地方大学.19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加强了对各类教育的干预,并对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进行了改革.1854年,英国通过了“牛津大学法案”;1856年,通过了“剑桥大学讼案”.其主要内容是建立“校务委员会”,加强委员会的权限,增加近代学科内容等.为了加强公学的建设,1861年以后,英国成立了“公学调查委员会”,开始对公学的改革.1868年,通过了“公学法”.这一时期,英国还成立了“文法中学调查委员会”,1869年通过了关于捐资兴办学校的法案.这一时期,英国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也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以适应近代资本主义的需要.三、工业革命后英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1833年,英国政府决定通过拨款补助宗教团体兴办初等教育以后,使得初等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初等教育还受宗教的影响,尚未建立起国民的初等教育制度.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以后,近百万的工人获得了选举权,普及教育成为政治上的迫切需要.同时,英国的统治阶级也认识到,初等教育不能完全由教会控制,初等教育应当完全是非宗教性的.另外,英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对自身意识的觉醒和对民主的迫切追求,使得给工人阶级一定的文化知识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当时,议会改革法曾提出了“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主人”的口号.1870年,英国教育署长福斯特提出了“初等教育法”,获得了议会的通过.因此,该法也称为“福斯特法案”.法案旨在完善现有的宗教和慈善团体兴办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公立的初等教育制度,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1870年初等教育法的制定,奠定了英国教育制度的基础.法令规定:(1)在教会学校设置不足的地区,应设置由纳税人选举的地方教育委员会兴办的学校,并用地方税收举办公立初等学校.(2)各教派设立的学校地位得以保持,但不能从地方税中得到补助.(3)公立学校可以进行不属于任何宗教团体的宗教教学,也允许教师不参与学校的宗教教学.学生家长可要求其子女不参加学校的宗教仪式或宗教教学.(4)规定对5-12岁的儿童实施强迫教育.1870年的初等教育法,是英国一次创立国民初等义务教育制度的尝试.虽然它没有消除宗教在教育上的地位,而形成了英国历史上公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并存的制度,但英国的教育制度从此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880年,英国实行了5-10岁的义务教育,到1891年,英国完全实行了初等免费教育.这一时期,英国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前一阶段改革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充实和提高,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第七讲 西方近现代的教育思想

第七讲 西方近现代的教育思想
城市,到乡村大自然纯朴的环境中去接受教育。在他看来,虽然人 社会的腐败对儿童造成极坏的影响。 从遵循自然的原则出发,卢梭根据他对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的 理解,把儿童的教育分成四个时期: 第一阶段(0至2岁)着重进行体育; 第二阶段(2至12岁)着重进行感觉教育;
的天性是善的,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但是,
心理发展特点给教育分期,无疑是一种可贵的尝试,只是带有
一定的主观臆测性,缺乏严格的科学依据。
13-7-27
20
三、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
约翰· 菲力德力赫· 赫尔巴特(Jonan Friederidh Herbard,1776— 1841),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心 理学家,出身于奥登堡的一个律师家庭,他的初等教育是在母亲和家庭 教师的协同教导下完成的,12岁进入奥登堡拉丁古典文法中学学习,18 岁升人耶拿大学, 1797年大学毕业后,前往瑞士担任家庭教师,从此 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1802年在哥丁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任 教,讲授教育学、心理学、哲学和逻辑学,在此期间,他撰写了《裴斯 泰洛齐直观教学之门》、《对于裴斯泰洛齐教授方法的批判》等文,并 于1806年完成了其教育代表作《普通教育学》一书。他写的著作还有: 《哲学概论》(1813)、《心理学教科书》(1816)、《科学的心理学》 (1824—1825)、《关于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学的几封信》(1831)、《教育 学讲义纲要》(1835)、《心理学研究》(1840)、《哲学辞典》(1841年) 等。
调快乐学习法,重视培养学生求知的兴趣,反对强迫灌输,而
且他还重视锻炼法、实地观察等。
2013-7-27 14
体育,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的开头便开宗明义地说:“健康 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对于一个绅士而言,“要能工作,要有 幸福,必须先有健康;要能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 强健的身体。”于是,他把体育摆在了重要的位置。洛克曾研究过

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基本特点

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基本特点

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基本特点英国是西方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近现代教育也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行政管理体制19世纪以前,英国政府对教育的干预甚少,国民教育的权力集中在教会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到19世纪初,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断要求国家加强对教育的管理,国家开始逐步干预教育。

到了20世纪初期,英国形成了教育行政体制上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教育的特点,逐步确立和完善了中央与地方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上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

(2)初等教育19世纪上半叶,英国初等教育主要由宗教团体和慈善机关办理,教育质量低劣,学校和人学人数严重不足。

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实施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形成,到了1900年,双重制初等学校基本上普及了初等教育。

1918年《费舍教育法》的颁布使国民教育意味着14岁以前为初等义务教育。

英国的初等教育得到了普及和发展,但其双轨制问题实质上并未触及。

1944年《巴特勒教育法》提出对所有学生提供免费享受中等教育的原则,使中等教育成为连接初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或高等教育的中间环节,消除了战前双轨制的初等教育体制。

(3)中等教育19世纪,英国中等教育机构主要是捐办文法学校和公学,只有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女才有可能接受这一层次的教育。

到19世纪末,古典教育仍占极其重要的地位。

20世纪初,《哈多报告》主张通过一次性考试,把中等教育分为两部分,即传统的文法学校和各种形式的现代中学。

《斯宾斯报告》进而把《哈多报告》中的双轨的教育方案扩展为三轨,即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同时还提出设立多科性中学的设想。

此后,三类中学一直处于并立的局面,而综合中学也在缓慢发展。

(4)高等教育19世纪初,产业革命带来的科技发展强烈呼唤大学的改革,高等教育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新大学运动和大学推广运动上。

其加强了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促使社会中下层阶级和女子有更多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第七讲近现代英国教育

第七讲近现代英国教育

? 导生制教学有几个明显的优点:
– 1、省钱。传统教学,一个教师教一名或者数名学生,费 用昂贵;而导生制以导生代替教师,费用就大为减少。
– 2、省师资。解决了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当学生人数激 增的时候,教师的数量不必成比例地增加。
– 3、扩大受教育者的范围。学生的人数不会因为师资缺乏 而受到限制,低廉的收费也使得大多数贫苦儿童有可能 进入学校。
一、教育领导体制的沿革——教育国家化
(二)初步介入(1806~1839)
1.1806 年《教区学校议案》 未获通过 2.1833 年《教育补助金法案》
国家每年补助 2万英镑,用来为贫苦儿童 建设学校
教育由宗教教派或民间活动 演变为国家 行为的开始
一、教育领导体制的沿革——教育国家化
(三)成立专门机构(1839~1899)
? “高尔街上 没有上帝的学校” ? 传授现代学术 和自然科学
2)城市学院的兴起
? 与城市工业联系紧密、课程现代化、非寄宿制
伦敦大学 皇家霍洛威学院
曼彻斯特大学 UMIS图书馆
第二阶段
? 城市学院的出现
– 19世纪后期由地方城市创办的,为地方工商业发 展培养专门技术型的人才。
– 没有取得与传统大学或者伦敦大学同等的学位授 予权,大多数学院只能发放职业资格证书。
要建立一个义务的、免费的新国民教育制度,而是补教会学 校的不足。它既满足了教会的利益,又体现了改革的需要; 它未取消民办学校,而只是对它们进行补充,它使政府化最 少的钱,却又获得了很大的教育控制权。
18世纪中叶— 19世纪末
? 初等教育的特征
– 教育的国家化 – 实施5-12岁的强迫义务教育 – 学校的普通教育与宗教教育相分离
教育近代化 的内涵是什么?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英国近代教育制度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教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其教育就已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历史上看,英国教育具有明显的宗教性和贵族性的特点.英国有组织的教育是从基督教的传入时开始的.从公元6世纪到宗教改革近千年的时间里,教会垄断了英国教育.除了学徒训练和贵族教育外,一切有组织的教育都由教会提供,宗教影响和干预教育成为英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特色.最初,英国的学校设在寺院或大教堂内,以后逐步分为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文法学校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教授拉丁语文,进行一定的基础教育.歌咏学校具有职业训练的性质,培训教堂唱诗班成员.中世纪后期,随着英国牛津大学(1168年)和剑桥大学(1209年)的先后建立,以及各类学院的出现,英国传统学校的性质和作用也发生了改变.文法学校与大学相联系,成为大学的预备学校.歌咏学校和后来出现的教本国语的读写学校,成为文法学校的预备学校.英国的教育开始形成具有一定等级的制度.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又得到较快的发展,一些著名的大学也附设文法学校.同时,在这一时期,在文法学校的基础上,英国又出现了公学,著名的温彻斯特公学(1387年)和伊顿公学(1440年)等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自立国教,集政权与教权于一身,又创办了许多公学.同时,国教会也积极干预教育,教育成了教会的责任.16世纪后期,英国的封建制度逐步衰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培养资产阶级新人的需要,促使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和批判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这时,对教育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学校的发展与现实关系的认识上.培根当时指出,英国的学校只注重学习文宇,而不注重研究事物,缺少与现实的联系.弥尔顿也指出,传统的学校教育只局限于古典的语言文字,脱离现实,应该加强近代科学和实用学科的地位.这些新的思想的提出,对于英国近代学校的改革和学制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640~1688年,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形成了资产阶级和贵族阶级联合专政的制度,规定了英国资产阶级教育所具有的阶级性和等级性的特质.同时,英国国教和其他教派的矛盾,也使得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宗教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这一时期,许多教育家和团体主张教育革新,改革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英国国教中分离出去的清教主义主张,应把发展近代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强调应重新考察文法学校的教育价值.科学家培根也认为文法学校的内容过于陈旧,主张应建立一个设有众多自然学科的所罗门宫.文学家弥尔顿主张建立一种重视自然科学的,开设广泛课程的实科中等学校.政治家洛克也批评当时的文法学校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不良的学校环境,主张请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但这些主张由于没有触及英国教育管理的主体――英国国教派所管辖的大学和中学的利益实质,因而,对英国教育改革的总体影响是有限的.但是,这一时期英国非国教派教育家所创办的新型学校的出现,推动了英国教育制度的发展.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英国曾出现过宗教宽容的时期,允许其他教派有与国教派成员一些共同的权利.lop-1689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国教派受到重视,其他教派遭到迫害.在教育上,要求教师必须信奉国教,不信者将被撤职.于是,一些受国教派迫害的人士创办了一种被称为学园的具有实科性质的学校.这类学校最早的是由1662年被逐出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教师开办的.学园虽然保留了占典教育的课程,但与普通文法学校相比,有较高的水平,一些近代的课程成为学校教学的内容.例如1675年设立的纽英顿学园,设有数学、自然哲学、政治科学、历史等课程.同年设立的格林学园除古典语言外,还有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数学、自然科学、逻辑、历史、地理等.1689年,英国颁布了“宗教宽容法”,非国教派开始获得较为宽松的办学环境,学园的发展趋于规范化.进入18世纪以后,学园的发展进入一个高潮阶段,许多非国教派教师在自由和科学的思想指导下创立了许多有名的学园,如沃灵顿学园、曼彻斯特学园等.这一时期学园在办学指导思想和内容方面的探索,不仅提供了英国教育制度发展新的模式,也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准备了条件.在这一时期,英国一些宗教团体和慈善机构开始了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这个时期的普及初等教育是与社会的贫困现象联系在一起的.在中世纪,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有限,安于贫穷是社会需要的美德.封建社会解体后,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贫困现象.1601年,英国颁布了“济贫法”,开始关注社会的贫困问题.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英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贫苦者剧增,对资产阶级构成威胁,安于贫穷被视为一种危险.因而,给贫穷者一定的教育,成为稳定社会和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当务之急.1698年,国教派成立了“基督教知识促进会”,1701年,又成立“国外福音宣传会”.这两个宗教团体在各地创办招收贫苦儿童的具有慈善性质的教义问答学校.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英格兰和威尔士有近3万儿童入校学习读.写、算、常识和宗教知识.除国教派外,这一时期,非国教派和天主教等教派也大力创办慈善学校,进行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英国初等教育对贫苦儿童的实施,也引发了一场关于贫苦儿童教育和就业关系问题的争论.当时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主张儿童应先教育,后就业,认为就业前让儿童接受定的教育,可以灌输服从精神,以适应将来的就业需要;第二种意见主张儿童先就业,后教育,认为应尽量让儿童早参加劳动,如果长时间受教育,将不适应就业的需要;第三种意见是洛克的观点,他主张应建立劳动学校,让儿童边工作、边学习,认为这样可以使儿童有一定的收入和接受一定的教育,减轻家庭和社区的负担.为此,他提出了“贫苦儿童劳动学校计划”,对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二、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教育18世纪80年代前后,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引起了英国社会的巨大变化: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大工业城市相继出现;人口增长迅速;工厂制度兴起,英国一跃成为近代社会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教育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工业革命使得解决普通人的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问题,成为更为迫切的现实需要.由于工业革命要求劳动者掌握相应的文化技术知识,不仅需要对成人,而且也需要对童工进行必要的教育训练.同时,资产阶级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和参政、竞选、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也主张给工人阶级及其子女以一定的文化知识教育.当时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指出,“在一个文明与商业化的社会里,要求公众更为注意的是一般普通老百姓的教育,而不是有钱有地位的人的教育”.因为,国家从这一部分人的教育中也可以得到好处.“一个有修养的民族总是远比一个愚昧无知的民族更正派更讲秩序”.①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首先出现的是“星期日学校”(sunday school,也称主日学校).1781年,格勒斯特郡的报馆经理、慈善家r雷克斯出资为工人子弟兴办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主要是利用星期日传授读、写、算知识和宗教知识,而被称为星期日学校.由于学校把工人子弟在星期日里组织起来,既可以给儿童一定的知识教育,又可以减少社会秩序的混乱,防止社会的“骚乱现象”,因而星期日学校很快在各地得到发展.1785年,英国建立了“星期日学校协会”.18世纪末,英国有25万名儿童在星期日学校学习.到19世纪初,就学人数已达100多万.伴随星期日学校的发展,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另一种学校制度――“导生制”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初等教育的发展.导生制也称为相互教学制,由英国国教会教师a贝尔和公谊会的教师j兰开斯特创立.在实行导生制的学校里,一个大教室中安置一排排长桌,每排约10多个学生,其中由一个年长、学习好的学生做导生.教师先教导生,然后由导生把刚学到的教学内容再教给其他学生.这样,一个教师可以通过导生教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学生.导生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重视.19世纪初,导生制得到较快的发展.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为缩短工时和建立工厂法,保护童工的利益,与资产阶级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也促进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当时,英国工厂大量使用廉价的童工,劳动时间每天达10-14小时.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工厂法,规定限制童工的劳动时间,并提出对童工进行一定的读、写、算的教育,但该法没能执行.1833年通过的工厂法规定,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做工,9-13岁的童工每天的劳动时间限制为8小时.同时规定,在纺织厂劳动的13岁以下的童工每天接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厂主如雇佣没有医生的年龄证明和教师的入学证明的儿童,就要受罚.从1867年起,工厂法由纺织厂扩大到其他工厂普遍实施.工厂法关于教育条款的制定,客观上使得教育由原来的一种慈善性质,转变为一种法律的规定,有利于教育法制化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引起了英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长期以来,英国教育的领导权一直由教会的国教派和非国教派控制,双方斗争愈演愈烈,国家很少过问教育.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使得教育的经济意义显著,它要求广大工人及其子女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只有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和职业的变化.这一客观需要,促使英国政府在19世纪初,开始了实施国家管理教育的政策.1833年,英国议会表决了一项提案(即教育补助金案),要求国王批准每年拨4万英镑的款项,以弥补私人捐款的不足和补充建立贫苦儿童的校舍.这笔款项的70%拨给了国教派所属的全国教育促进会,30%拨给了非国教所属的全英及海外教育协会.1833年以后,英国政府每年增加拨款,并开始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监督和管理.1833年英国教育发生的变化表明,教育由原来的一种宗教行为或民间行为开始向一种国家行为方面转变,国家控制教育开始成为英国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19世纪20年代,英国开展了“新大学运动”.1825年,建立了具有近代世俗性质的“伦敦大学学院”,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学、精神道德科学、英国法、历史、医学、经济等科目.1836年,该校与“国王学院”合并成为伦敦大学.新大学运动期间,在英国的一些工商业、文化集中的城市建立起了许多新的学院,如曼彻斯特的欧文学院、里兹学院、伯明翰学院、利物浦学院等.1900年以后,这些学院陆续发展为地方大学.19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加强了对各类教育的干预,并对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进行了改革.1854年,英国通过了“牛津大学法案”;1856年,通过了“剑桥大学讼案”.其主要内容是建立“校务委员会”,加强委员会的权限,增加近代学科内容等.为了加强公学的建设,1861年以后,英国成立了“公学调查委员会”,开始对公学的改革.1868年,通过了“公学法”.这一时期,英国还成立了“文法中学调查委员会”,1869年通过了关于捐资兴办学校的法案.这一时期,英国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也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以适应近代资本主义的需要.三、工业革命后英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1833年,英国政府决定通过拨款补助宗教团体兴办初等教育以后,使得初等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初等教育还受宗教的影响,尚未建立起国民的初等教育制度.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以后,近百万的工人获得了选举权,普及教育成为政治上的迫切需要.同时,英国的统治阶级也认识到,初等教育不能完全由教会控制,初等教育应当完全是非宗教性的.另外,英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对自身意识的觉醒和对民主的迫切追求,使得给工人阶级一定的文化知识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当时,议会改革法曾提出了“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主人”的口号.1870年,英国教育署长福斯特提出了“初等教育法”,获得了议会的通过.因此,该法也称为“福斯特法案”.法案旨在完善现有的宗教和慈善团体兴办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公立的初等教育制度,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1870年初等教育法的制定,奠定了英国教育制度的基础.法令规定:(1)在教会学校设置不足的地区,应设置由纳税人选举的地方教育委员会兴办的学校,并用地方税收举办公立初等学校.(2)各教派设立的学校地位得以保持,但不能从地方税中得到补助.(3)公立学校可以进行不属于任何宗教团体的宗教教学,也允许教师不参与学校的宗教教学.学生家长可要求其子女不参加学校的宗教仪式或宗教教学.(4)规定对5-12岁的儿童实施强迫教育.1870年的初等教育法,是英国一次创立国民初等义务教育制度的尝试.虽然它没有消除宗教在教育上的地位,而形成了英国历史上公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并存的制度,但英国的教育制度从此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880年,英国实行了5-10岁的义务教育,到1891年,英国完全实行了初等免费教育.这一时期,英国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前一阶段改革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充实和提高,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近代教育史)-试卷2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近代教育史)-试卷2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近代教育史)-试卷2(总分:9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9,分数:7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17世纪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提出了( )(分数:2.00)A.自然教育B.绅士教育√C.要素教育D.科学教育解析:3.18世纪末,英国的“星期日学校”是由( )倡导的。

(分数:2.00)A.洛克B.罗伯特.欧文C.罗伯特.雷克斯√D.凯沙图华兹解析:4.18世纪末,英国传教士兰卡斯特和贝尔创制了( )(分数:2.00)A.导师制B.葛雷制C.导生制√D.道尔顿制解析:5.英国的“公学”事实上是一种( )学校(分数:2.00)A.私立学校B.公立学校C.平民学校D.贵族学校√解析:6.英国近代的慈善教育主要是指( )(分数:2.00)A.中等教育B.初等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解析:7.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撰写了( )(分数:2.00)A.《爱弥尔》B.《教育论》C.《教育漫话》√D.《人的教育》8.英国近代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法案的正式颁布。

(分数:2.00)A.巴尔福法案B.福斯特法案√C.巴特勒法案D.哈多报告解析:9.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一个明显特点是( )(分数:2.00)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学校三轨制D.多元制解析:10.标志着英国“新大学运动”开始的是( )的成立。

(分数:2.00)A.伦敦大学√B.剑桥大学C.牛津大学D.耶鲁大学解析:11.以下几位哪一位不是英国的教育家?( )(分数:2.00)A.爱尔维修√B.斯宾塞C.赫胥黎D.培根解析:12.提出“知识价值论”,认为学科是否重要与生活、生产和个人的发展相关的教育家是( ) (分数:2.00)A.培根B.洛克C.斯宾塞√D.第斯多惠解析:13.英国的四位教育家培根、洛克、斯宾塞、赫胥黎在教育主张上有一个共同点是( )(分数:2.00)A.主张教育万能B.强调教育的贵族性C.强调教育应当遵循儿童心理D.提倡科学教育√解析:14.19世纪初,拿破仑在教育上实行了典型的( )体制。

第4章 外国近现代教育制度(一)

第4章 外国近现代教育制度(一)

【例题4.1】名词解释:导生制学校(同等学力申硕全国统考2002年真题) 【参考答案】导生制学校是指采取导生制教学方法的学校。导生制是英国国教会牧师贝尔和公谊会教徒兰卡斯 特分别创立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亦称贝尔—兰卡斯特制。19世纪中期,英国的星期日学校已有250万学生,师资 是个问题,于是教会人士在伦敦创立了“导生制”学校。其基本方法是先将学生编成小组,每组10人,再指定一个年 龄较大且成绩突出者为“导生”,教师先教“导生”,“导生”再对小组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缺乏教 师和教育经费的困难,有助于初等教育的发展。但是,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同时也存在着其他种 种弊端,因此,后来逐渐被正规的初等学校教学制度所取代。
第4章 外国近现代教育制度
【考查重点】 1.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国、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 2.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苏联的现代教育制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纲详解】
一、外国近代教育制度 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掀开了资产阶级走向历史舞台的序幕。17~18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近代资产阶级在历史舞台上的最终地位。这些重大的变化,推动了西方近代 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也形成了与东方教育的显著差异。 (一)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1.慈善教育 英国的初等教育一直由国教会管理,教会初等教育具有慈善性质。17世纪后期,英国社会贫困现象突出,一些 属于非国教会的个人和团体也创办慈善学校,推动了慈善教育的发展。慈善学校不收学费,课程主要是基督教教义, 使儿童勤劳守法。学生毕业不能升入文法学校和公学。当时出现了各样的“免费学校”、“贫儿学校”、“乞儿学校”、 “流动学校”等。英国的慈善教育对其他国家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美国在殖民地时期曾把慈善学校的形式从英 国移植到新大陆。

第十章近现代英国教育第一节近现代...

第十章近现代英国教育第一节近现代...

第十章近现代英国教育第一节近现代英国教育制度发展一、17、18世纪的英国教育(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时期)(一)初等教育这一时期英国的初等教育主要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领导权掌握在教会手里,经费主要靠各种津贴和私人捐款。

1、教会初等教育(主体):教区学校、慈善学校2、个人/团体初等教育:免费学校、贫儿学校、乞儿学校、流动学校、星期日学校3、私立收费初等学校:妇女(媪)学校(Dame School)、普通私立学校(Common Private School)特点:①国家不关心教育;②办学条件差,教育内容简单;③教师不是专职;④教育对象主要是贫民儿童。

(二)中等教育教育机构:文法中学和公学☆公学(public school):英国专为贵族、教士和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一种私立、寄宿、以升学为宗旨的中等学校。

源出于中世纪的文法学校。

到17世纪,英国最著名的文法学校有伊顿、温彻斯特、圣保罗等九大公学。

学校自成系统,管理权为贵族和教会掌握。

不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拨款,多数收费昂贵。

主要招收经过严格的选择性考试的预备学校毕业生,修业5年。

教学内容上注重古典语言和人文学科,以培养升入著名大学的高才生,造就未来的领袖人物和学术人才为主要目标。

由于学校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其教学培养的是一般公职人员,其学生是在公开场所接受教育,区别于私人延聘家庭教师的教学,故称“公学”。

(三)高等教育以牛津、剑桥为代表,注重古典文化,贵族性强。

经费宽裕,学术气氛浓厚,实力雄厚。

总的特点:国家对教育采取放任政策、教会渗透学校、学制双轨、通行初等慈善教育。

二、19世纪的英国教育(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一)国家逐步干预教育1、原因:①从经济上看符合资产阶级整体利益;②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③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的主张。

2、历程:1807年,《教区学校议案》:在每个教区设立由国家管理的学校。

1833年,国会决定每年从国库中拨出2万英镑的教育拨款,首开政府通过拨款形式间接管理教育的先河。

英国近代教育

英国近代教育

英国近代教育1.17-18世纪的教育(1)教育概况:17-18世纪的英国教育的发展比较缓慢,学校教育主要沿袭了文艺复习和宗教改革时期形成的传统,其基本情况大致为:国家采取放任政策、教会渗透、双轨制盛行。

其具体教育阶段特点如下:①初等教育。

以慈善性质为主,如免费学校、贫儿学校、星期日学校(罗伯特·雷克斯创办)等,另一方面也有私立收费的初等教育,如:妇媪(ao)学校。

②中等教育。

教育对象主要是富家子弟。

学校类型有文法学校和公学。

其实质是一种寄宿式而针对富家子弟的升学预备学校。

③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分为国教派建立的学校,如牛津、剑桥大学等,学校地位比较高;另一类是非国教派建立的学校,地位较低。

整体来说,高等教育以古典文化为教育内容,贵族型较强。

2.19-20世纪的教育(1)教育概况19-20世纪的英国,国家开始逐渐干涉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开始不断的发展起来,其具体如下:初等教育。

①贝尔-兰卡斯特制(导生制)即由英国的牧师贝尔和教师兰卡斯特创立的,其具体做法是:教师以年龄较大的学生为主,然后由他们中的优秀者,即“导生”,去教年幼或学习差的学生。

②建立工厂学校。

《工厂法》规定9-13岁童工每天应在工作时间内接受两个小时的义务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阶级子女的受教育状况。

③1870年颁布了《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案》)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国家对初等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第二,将全国划分若干学区,国家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地方教育;第三,对5-12岁儿童实施强制的初等教育;第四,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立公立学校,规定学校的学费,民办学校收费不受限制;第五,学校里的普通教育和宗教教育分离,凡公款补助的学校不许强迫学生上宗教课。

中等教育这一时期英国中等教育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对中等教育的学校体制进行了调整,使得这一时期英国中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三类学校形式,具体如下:①为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子弟而开设的:内容以古典学科为主,为升学做准备;②为中产阶级子弟开设的课程:以拉丁语教育、数学教育和自然科学为主,其目的是培养商业、法律和医学方面的专业人才;③为中下层平民子弟开设的:以实用学科为主,培养从事普通职业的劳动者的学校。

第8章 近现代英国的教育实践

第8章 近现代英国的教育实践
(一)英国感觉论的关键人物(唯物主义哲学家) (二)是西方近代教育史第一个提出教育万能的人物。 (三) 十七、八世纪英国形式教育的代表人物 (四) 提出系统的绅士教育理论
(一)生平与著述
约翰.洛克(John˙Locke 1632-1704),生活的年代正 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受其时代影响,洛克的思 想中具有双重性;马克思说:“约翰˙洛克是一切形式 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恩格期也称其为“一六八八 年的阶级妥协的产儿”。
(六)英国教育的特征(续)
3、教育追求形式主义。 教育内容以古典主义、神学为主,科学技
术专门学校发展既晚且少。 4、学校制度是典型的双轨制。 不重视中高等教育发展、不重视实科教育,
这种教育是保守的,缺乏战略眼光,落后 于生产力的发展。
三、英国绅士教育的代表人——洛克的教育 思想
洛克在历史上何以受到重视?
(三)绅士教育的思想体系
绅士: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与贵族联合专政所需要的一种典型 的统治阶层人物,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也是贵族化的资产阶 级分子。洛克便是“绅士”的典型代表。
1、 教育的作用、目的与途径 <1>作用: 从反对“天赋观念”的“白板论”出发,极为重视教育的作用。
《教育漫话》一开始:便写道:“我们常见的人中,或好或坏, 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人类之所以 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评价:
如果把教育以广义的意义上来理解,其观点是正确 的,是唯物主义的,完全不同于“遗传决定论” 和“天赋观念论”等唯心主义主张;
但洛克没能认识到教育与环境、遗传之间的辨证关 系,更没能认识到教育受经济、政治制约的本质, 致使其教育观带上了教育万能论的色彩。
展为只限上层社会子弟才能入学。

二、外国近代教育

二、外国近代教育

二、外国近代教育
(2)裴斯泰洛齐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可以说在世界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教育心理学化”具体要求是:①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

②使得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

据此,他提出了要素教育理论。

③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

教学程序和学生的认识过程协调、循序渐进。

④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

即在适合的时机调动儿童的主动性,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

(3)“教育心理学化”成为人的和谐发展理论、要素教育、简化教学法和初等教育各科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使教育家开始自觉地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形成了欧洲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英国近现代教育

英国近现代教育

近代英国的教育17世纪上半叶,英国率先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60年代,英国又发动了产业革命,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在教育上的要求愈来愈强烈,英国的近代教育制度也随之形成和发展起来。

(一)初等教育英国虽然率先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但其封建的和宗教的色彩仍然很浓厚,教育中的双轨制特点十分突出。

在整个近代史中,初等教育基本上是提供给劳动人民子女的,富家子弟均由聘请的教师在家施教,和初等学校并无关系。

英国的初等教育主要由教会开办。

为传播宗教知识,教会最初在教堂附近的读经班或唱诗班里进行一些初步的阅读、唱读、读经活动,其对象主要是贫苦儿童。

英国国教建立以后,开始创办一些简陋的教区学校,这是英国初等学校的最初形式。

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国教会先后创办了“基督教知识促进会”和“国外福音宣传会”。

为广泛进行传教活动,这两个团体动员富人捐款办学,于是,慈善性质的学校在各地相继出现。

这种学校不收学费,主要讲授宗教教义和读、写、算常识,设备十分简陋。

学校的名称各地不同,如乞儿学校、劳动学校、感化学校等。

产业革命以后,英国的初等教育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刺激下迅速发展,国家日益重视教育事业,资产阶级教育体制在英国逐步得到确立。

18世纪下半叶,星期日学校开始在各地出现。

这种学校利用星期日传教施教,亦称主日学校。

19世纪晚期,正规初等学校发展,星期日学校逐渐减少。

18世纪前后,私立初等学校开始在英国产生,其形式主要有妇女学校(或称主妇学校)、普通私立学校等。

这类学校收费低廉、水平不高。

自19世纪初开始,英国的慈善学校进一步发展壮大,其典型代表是导生制学校和幼儿学校。

导生制由传教士兰卡斯特和贝尔两人共同创立,其做法是教师先对学生班长(亦译为导生)施教,然后再由他们转教其他学生,以此节省经费,广招学生。

这种制度后来盛行于法、美、意、瑞士等国。

幼儿学校最初由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首创,招收工人子女,后被众人仿效,掀起了一场幼儿学校运动。

英国教育体制-现状,学制,体制,特点

英国教育体制-现状,学制,体制,特点

英国教育体制:现状,学制,体制,特点英国是一个有悠久教育传统的国家。

它的教育体系经过几百年的沿革,相当的完善和复杂,且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

英国的教育是鼓励式教育,不断的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以各种方法激励学生越来越好地学习。

——中国驻英国使馆前教育参赞王百哲一、英国教育制度现状及其学制英国的学校教育是从基督教传入英国(约公元6世纪)开始的。

英国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封建王朝复辟以及工业革命等发展演变过程,老学校制度的保留、新学校制度的诞生,造成教育面貌具有保守与创新的折中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为恢复教育,继1943年英国政府发表《教育改革》白皮书之后,1944年教育大臣巴特勒在议会上提出了教育法案,被通过。

《1944年教育法》又称《巴特勒教育法》,这个法案为英国战后的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嗣后,相继产生了近20个教育法,是对《1944年教育法》的修正或补充。

(一)英国教育在行政上长期存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争执,现行行政体制是折中的产物1.北爱尔兰的教育从20世纪20年代起一直由北爱尔兰教育部全权掌管。

2.苏格兰则是初等、中等和中学后教育由苏格兰教育署掌管,大学由中央领导管理。

中央设“教育和科学部”,负责领导和管理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还领导和管理不列颠的大学和民用科学事宜。

3.1970年后,威尔士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领导脱离中央,归威尔士国务大臣领导。

与“教育和科学部”差不多是平行的英国教育行政机构还有:陛下督学处,任务是了解教育情况并予以评价和指导;学校课程和考试委员会,任务是对各级教育的课程以及证书考试进行研究;大学拨款委员会,了解大学情况,对拨款提出建议,帮助制定大学发展规划。

地方教育行政是设教育委员会和教育局,也有督学。

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不规定课程和教材,校长有决定权。

(二)现代英国的学制由原来的双轨制演变成多轨制英国历来的教育法规都没有规定教育目的。

第五章 近现代英国的教育

第五章 近现代英国的教育

文彻斯特公学
4
• (三)高等教育
中世纪的古典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生源:上层社会的青年。 教学内容:以古典文科与神学为主,但是从17 世纪末起,开始设立自然科学讲座
5
二、19世纪
• (一)初等教育
19世纪初的初等教育,仍然主要是一种慈善事业: 导生制学校和幼儿学校。 导生制也称相互教学制度,是由教师选择一些年级 较高或年龄较大、成绩优秀的学生充任“导生”,作为 助手,先让他们接受教学内容,再让他们转教其他学生 的一种教学制度。 幼儿学校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于19世纪初在纽兰 纳克所创办,目的是让工人子女能学点初步文化知识。
14

1918年的“费舍法案”着重要求各地方当局大力发
展中等水平的学校,广泛开办技术学校、夜校、艺术学 校、商业学校以及家事学校和附设于工业学校的二年制 的工业、商业专修班等等。这样,在当时“普及中等教 育”的口号下,英国的中等技术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大 有发展。

同时还出现了一种新的中学——现代中学,但这种 中学水平很低,其毕业生是不准参加大学入学考试的。 上述这些学校的学生多为劳动人民子女。 富裕家庭出身的青年仍然经过家庭教育或预备学校 升入公学和文法中学,为将来升入大学作准备。显然, 15 这一时期的英国教育仍实行双轨学制。
至此英国形成了国会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局这样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管理系统其中地方教育局是掌握实权的国家教育基本形成同时也确定了由国家统一领导与地方分权同时并存的教育领导体制这是英国教育行政制度的一个特征
第五章 近现代英国的教育
第一节 近现代英国教育发展概述
第二节 洛克的教育思想 第三节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37

• 为了贯彻以理智克制欲望的德育基本原则,培养良

教育学章节练习题 及答案解析

教育学章节练习题 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方式能够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但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可能会使学生变成“书呆子”,上述事实表明()。

A.教育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B.教育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C.教育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D.教育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2.下列关于教育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是按照教育的作用方向来分的B.隐性功能是不能转化成显性功能的C.教育的社会功能属于教育的派生功能D.隐性功能不见得都是负向功能3.关于古代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古代斯巴达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是“五项竟技”一一赛跑、跳跃、角力、投标枪、掷铁饼B.印度“古儒”学校课程渗透着婆罗门教神学思想C.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D.古代埃及的文士学校主要目的是培养雄辩家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体现出的教育思想是()。

A.素质教育B.终身教育C.全人教育D.全纳教育5.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现代社会6.教育家陶行知在《普及现代生活之路》一文中提出,“我们要求的是整个寿命的教育,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这体现了什么教育理论?()A.远程学习B.连锁学习C.终身学习D.观察学习7.我国学校最早产生于()。

A.夏朝B.商C.周D.秦8.“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这句话反映出古代教育的典型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性B.教育目标明确1C.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D.鲜明的阶级性9.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A.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B.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C.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D.显正向功能和隐负向功能10.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这一特点是出现在()。

西方近现代的教育制度

西方近现代的教育制度

2.新教教派的教育。他们反对天主教耶稣会的学校教育, 反对对儿童横加压制和滥用惩罚,要求教师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学 生。他们还反对单纯地以拉丁语教学,主张学习本民族语言和近 代语,注重发展学生智力和判断力,反对死记硬背,注意采用实 物教学和进行练习等。1611年成立的“耶稣基督圣乐会”就是一 个从事教育活动为主的教派团体,该会成员接受了笛卡儿的思想, 尊重人的理性,重视自然科学知识,注重本族语和现代语的学习, 反对体罚,主张用表扬与威胁的教育方法。“圣乐会”所办的中 学对法国中等教育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2.初等教育的发展。1870年的“初等教育法”(也称福斯特法案) 更为明确地规定了国家继续拨款扶助教育,全国划分学区,学区内 实施五至十二岁儿童的强迫教育,国民教育与宗教分离;承认教会 学校为国家教育机关等,从而使教育国家化的制度最终形成。英国 的初等教育逐步发展起来,私人办学获得很大发展,例如贫儿学校、 “导生制”(“导生制”是英国一些学校为了解决教师不足问题, 实行的先由教师对学生班长(导生)施教,再由他们转教其他同学 的一种教学形式)。学校以及欧文的幼儿学校等都应运而生,尤其 是导生制学校在师资缺乏的情况下极大地促进了初等教育的推广, 在欧美各国广为流传。
高等教育方面,“新大学运动”继续发展,又涌现出一大 批新型大学,如曼逊科学学院、利物浦大学、谢菲尔德大学、 雷丁大学、帝国科学技术学院等,成为英国新兴工业的科技人 才培养中心。牛津、剑桥等传统大学在这一时期也进行了一些 重要改革;扩大招收中下层阶级子弟入学,注重实用学科、职 业性学科的教育。两所大学还开始招收女性,开创了英国女子 高等教育的先河。
3.初等教育。英国的初等教育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幼儿学 校和初级学校。幼儿学校招收五至七岁的儿童入学,教育的目的在 于扩大儿童的认知领域、发展智力、锻炼体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 惯等。教学主要在开放教室中进行,采用开放式的非正规教学方法, 以便于开发儿童的潜力和独立学习能力。初级学校招收七至十一岁 儿童,教育目的在于发展儿童的基本才能,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 培养其理想、情操、责任感和文明习惯等。课程有英语、数学、历 史、地理、自然、卫生、美术、手工、音乐、体育和宗教等。教学 上一般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另外,英国还有一种上承幼儿园、下 接公学的独立学校系统——预备学校,招收八至十三岁的儿童,为 其升入公学作准备。

英国的教育制度

英国的教育制度

高等教育

17世纪到18世纪末,英国的 高等教育仍然通过中世纪建 立起来的古典大学进行,只 有贵族,资产阶级的后代能 接受高等教育。 “比英国国老还老”的大学 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 学生主要是上层社会青年 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典文科 和神学




19世纪50年代以后,政府成 立了皇家大学委员会,在于 改革旧的大学章程和条例, 开设新的课程,以适应时代 的需要。 19世纪20年代开展了“新大 学运动”。“伦敦大学学院” 19世纪50年代,政府加强对 各类教育的干预。《牛津大 学法案》 《剑桥大学法案》 “校务委员会”
中等教育



英国工业革命之前的中等学校基本上是封建 社会流传下来的文法学校和公学。 1861年以后,英国成立了“公学调查委员 会”。 议会于1868年通过了《公学法案》,改革公 学的章程,放宽了入学学生的身份。 这一时期,英国还成立了“文法中学调查委 员会”。 1869年,专门研究文法学校的汤顿委员会提 出了一个按社会阶层开设三种中学建议。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浓厚的妥协性和不彻 底性,革命后英国的教育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这一时期,许多教育家和团体主张教育革新,改 革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 清教主义的主张 培根 弥尔顿 洛克 这一时期,英国非国教派教育家所创办的新型学 校的出现,推动了英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学园 纽英顿学园 “宗教宽容法” 这一时期,英国一些宗教团体和慈善机构开始了 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 “济贫法” “基督教知识促进会” “国外福音 宣传会”

㈣1902——1941
《哈多报告》 《斯宾塞报告》 《诺伍德报告》

㈤1944年的教育法(即《巴特勒教 育法案》)

二战后后,为恢复教育,英国政府发表由教育委员会主席 巴特勒起草的题为《教育的改造》的白皮书。 1943年巴特勒向议会提交了一项法案,1944年获得通过成 为《1944年教育法》,亦称《巴特勒教育法》。 法案主要内容: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 法案意义:决定了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 直至今天,该法案仍是英国现行教育制度的主要基础。

第一节近现代英国教育发展概述[共5篇]

第一节近现代英国教育发展概述[共5篇]

第一节近现代英国教育发展概述[共5篇]第一篇:第一节近现代英国教育发展概述第一节近现代英国教育发展概述英国教育的历史渊远流长。

其有组织的教育实践的开端,可以追溯到罗马统治时期,是与基督教的传入同时兴起的。

尽管在基督教被奉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以前,英格兰可能已有学校存在,但英格兰学校主要产生于公元5、6世纪。

教育的动因是宗教的,教育的重心在教会和修道院,平民教育的水平甚为低下。

到了16世纪后期,英国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这时,文艺复兴时期创办的文法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逐渐趋于狭隘、繁琐和形式主义。

1534年,英国宗教改革以后,学校受到国家教会方面严格的控制,当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工商业的发展、哲学上新的觉醒、伟大作品的出现,对学校都很难产生影响。

教育与时代的要求严重脱节。

一、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640—1660年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这场革命对英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革命阵营中的平等派和掘土派的领袖和思想家,把教育看作进行激进的社会改革的工具和主要手段。

他们信奉“泛智”思想,主张进行彻底的教育改革,其中包括普及初等教育,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主张国家应干预教育,建立国民教育制度等。

长期国会还邀请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到英国担任教育改革委员会的成员,国会下院和下院的各种委员会经常讨论教育问题,计划建立与苏格兰教区学校相类似的初等学校。

1649年,国会通过法案在威尔士设立免费学校;并通过补助教育事业的法案,从没收的教会财产中每年拨款两万英镑补助教育。

一时间,英国出现很多私立学校,同时建立了非地方性的文法学校。

但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浓厚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对革命力量进行了疯狂的反攻倒算,革命一度夭折。

1688年政变,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订立长期同盟,建立了君主立宪的国家,实现了两者联合专政的资本主义制度,史称“光荣革命”。

然而政权为大土地贵族所掌握,革命时期提出的许多教育改革主张无法实现。

英国近代教育

英国近代教育

英国近代教育英国近代教育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英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教育制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育机构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一、教育制度的变化在英国近代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制度逐渐从传统的宗教教会教育中走出来,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现代教育制度。

学校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逐渐以学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主。

1. 传统学校与新式学校的出现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学校主要是以传统的形式出现,即教会学校。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国出现了许多新式学校,这些学校强调学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能力的培养。

2. 政府管理的教育改革英国在19世纪初开始推行政府管理的教育改革,这一改革的核心是男子教育的提高。

政府开始加强对学校的监管,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推动学校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二、教学方法的变化在英国近代教育的过程中,教学方法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教学方法从单纯地传授知识转变为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角色逐渐从单纯地传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习。

1. 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英国近代教育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逐渐提高。

教师不再是唯一的学习指导者,而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

2. 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起在英国近代教育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逐渐兴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分享、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

三、教学内容的变化在英国近代教育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课程内容逐渐从单纯的学科知识转变为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1. 学科知识与社会文化的关联英国近代教育注重学科知识与社会文化的关联,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2. 人文素养的培养英国近代教育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包括阅读、写作、演讲、音乐、艺术等方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底蕴的提升。

英国近现代教育具有浓厚的封建保守性

英国近现代教育具有浓厚的封建保守性

《外国教育简史》单元辅导(三)第十三章英国近现代教育具有浓厚的封建保守性。

具体特点如下:其一是英国国家长期不管理、不过问教育、教育大权旁落。

在封建时代,全部教育的领导与管理主要由罗马教廷属下的英国天主教教会所控制,直到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政府仍然不过问教育。

19世纪30年代政府才干预教育,致使英国教育发展滞后。

其二,明显的双轨性质。

英国不重视其初等教育,劳动人民子女在初等学校中仅接受粗浅的文化教育和宗教教育;中等以上教育则为达官显贵子弟所预备,影响了公共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三,教育中的古典主义、经院主义、重文轻理的传统根深蒂固。

19世纪后期,其势力虽渐渐削弱,但仍然是英国教育的一个显著弊端。

上述问题的存在,显然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这是造成英国这个“日不落帝国”后来衰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其历史教训值得汲取。

在初等教育方面,工业革命使解决普及初等教育的问题更为迫切。

这一时期初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781年,热心于平民教育的传教士、出版业者R·雷克斯在英格兰的格洛斯特郡出资创办了星期日学校。

这是一种在星期日为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和识字教育的免费学校。

1783年,雷克斯著文论述了这种学校的学习情况和开办宗旨,并把它称为星期日学校(亦称“主日学校”),引起社会的广泛兴趣。

这种学校,在星期日把贫民阶层的儿童聚拢起来,既可防范、减少社会秩序的混乱,又可用宗教宣传来麻醉儿童的精神,因此,在统治者的支持下,星期日学校到处设立。

1785年成立星期日学校协会。

19世纪中期,英国此类学校的学生达250万人。

1870年教育署长W·F·福斯特提出了初等教育法案,并获得通过。

该法案亦称为《福斯特教育法》。

该法案的主要内容为:(1)国家继续拨款补助教育,并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初等学校。

(2)全国划分学区,由选举产生的学务委员会监督本区的教育。

学务委员会有权征收地方教育税。

(3)各学区有权实施5-12岁儿童的强迫义务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教育简史》单元辅导(三)第十三章英国近现代教育具有浓厚的封建保守性。

具体特点如下:其一是英国国家长期不管理、不过问教育、教育大权旁落。

在封建时代,全部教育的领导与管理主要由罗马教廷属下的英国天主教教会所控制,直到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政府仍然不过问教育。

19世纪30年代政府才干预教育,致使英国教育发展滞后。

其二,明显的双轨性质。

英国不重视其初等教育,劳动人民子女在初等学校中仅接受粗浅的文化教育和宗教教育;中等以上教育则为达官显贵子弟所预备,影响了公共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三,教育中的古典主义、经院主义、重文轻理的传统根深蒂固。

19世纪后期,其势力虽渐渐削弱,但仍然是英国教育的一个显著弊端。

上述问题的存在,显然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这是造成英国这个“日不落帝国”后来衰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其历史教训值得汲取。

在初等教育方面,工业革命使解决普及初等教育的问题更为迫切。

这一时期初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781年,热心于平民教育的传教士、出版业者R·雷克斯在英格兰的格洛斯特郡出资创办了星期日学校。

这是一种在星期日为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和识字教育的免费学校。

1783年,雷克斯著文论述了这种学校的学习情况和开办宗旨,并把它称为星期日学校(亦称“主日学校”),引起社会的广泛兴趣。

这种学校,在星期日把贫民阶层的儿童聚拢起来,既可防范、减少社会秩序的混乱,又可用宗教宣传来麻醉儿童的精神,因此,在统治者的支持下,星期日学校到处设立。

1785年成立星期日学校协会。

19世纪中期,英国此类学校的学生达250万人。

1870年教育署长W·F·福斯特提出了初等教育法案,并获得通过。

该法案亦称为《福斯特教育法》。

该法案的主要内容为:(1)国家继续拨款补助教育,并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初等学校。

(2)全国划分学区,由选举产生的学务委员会监督本区的教育。

学务委员会有权征收地方教育税。

(3)各学区有权实施5-12岁儿童的强迫义务教育。

(4)各派教会兴办或管理的学校可作为国家教育的组成部分,但不能从地方财政中得到补助。

(5)学校的普通教育与宗教分离。

凡接受公款补助的学校,一律不得强迫学生上宗教教义课程。

《福斯特法案》的颁布宣告了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形成英国教育史上公立学校与教会学校并存的初等教育制度,由此奠定了整个英国教育制度的基础。

同时也应看到,这一法案主要是一个折衷方法,并非要建立一个义务的、免费的新国民教育制度,而是补教会学校的不足。

1902年议会通过了保党政府首相A·J·巴尔福提出的教育法案。

该法案史称《1902年教育法》,亦称《巴尔福教育法》。

该法案的主要内容为:(1)废除原来的地方教育委员会和督促就学委员会,由郡议会和郡级市设地方教育局管理学校教育。

(2)地方教育局有兴办和资助中等学校、中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校,并提供地方税款的职权。

(3)地方教育局有否决学校管理委员会选任的不合格校长和教师的权利。

(4)地方教育局对私立和几乎所有的教会学校进行资助,以进一步加强控制。

(5)地方教育局需调查本地区的教育需要,制定扩大和协调不同类型教育的计划,并考虑本地区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关系。

《巴尔福法案》包括英格兰和威尔士教育的全国性合作体系,结束了英国教育的长期混乱状态,促进了英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形成英国的以地方教育局为主体,议会、教育委员会(1944年改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局相结合的教育行政领导体制,成为英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教育法案。

191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以当时文教大臣费舍尔名字命名的教育法案,旨在建立面向所有人的公共教育制度。

主要内容有:(1)地方当局为2-5岁儿童开办幼儿学校。

(2)义务教育年限延伸至5-14岁,分初等学校为5-7岁和7-11岁两个阶段。

主张在初等学校贯彻“新教育”的主张,教学内容注重贯彻“儿童中心”原则,以活动课程和艺术课为主。

(3)小学一律实行免费。

(4)为超龄青少年设立继续教育学校(学生年龄初为14-16岁,后改为14-18岁)。

(5)改革考试制度。

精简后的校外考试分学校证书考试(16岁)和高级学校证书考试(18岁)两种。

(6)禁止雇用不满12岁的儿童做工。

《费舍尔法案》初步确立了一个包括幼儿学校、小学、中学和各种职业学校的公共学校系统。

第十四章在大革命中先后执政的资产阶级各个党派,提出了许多具有资产阶级特色的教育方案。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制宪会议时期由君主立宪派提出的“塔力兰法案”、立法议会时期由吉伦特派提出的“康多塞报告”、国民公会时期由雅各宾派提出的“雷佩尔提教育法案”等,其目的都是想改革封建的旧教育,使教育为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服务,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力武器。

其中以“康多塞报告”的影响最为深远。

该报告认为国民教育是国家对其全体公民应尽的职责,故应由国家建立统一的、前后衔接的、普及的、男女平等的和免费的学校系统:4年制小学、3年制高级小学、5年制中学校和专门学校、大学院。

大学院不是一级教育机构,而是教育行政和学术研究中心,领导与监督各级学校。

各级学校均应实施强迫、免费教育,坚决摒弃教会教育。

在教学内容上,主张废除传统的宗教科目,增加农业、手工业和国内生产概述等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的课程;减少古典学科的教学,扩大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和物理学知识的教学;还应增设政治教育课程,讲解宪法和《人权宣言》,以使学生及早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此项教育计划虽在立法议会上未提付表决,但其基本精神对19世纪法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1806年,拿破仑在巴黎设立了帝国大学,1808年划分全国为27个“大学区”。

帝国大学是帝国的教育权力机构,设总监和由30人组成的评议会,还设有若干名总督学。

帝国大学的总监由拿破仑直接任命。

各大学区设学区总长和10人组成的学区评议会,也设几名学区督学。

在学区总长、帝国大学和大学区的督学,以及大、中学校校长、教师都由帝国大学的总监任命。

公立和私立学校的开办也要经帝国大学总监认可。

国家对学年安排和课程设置实行统一管理。

这种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成了法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

纵观法国近现代学制的发展,人们不难发现,它有如下明显的特点:其一,在18世纪法国大革命以前,法国教育的经院主义、古典主义和宗教性是很强烈的。

法国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突出地以宗教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天主教会紧紧控制着法国的学校教育,因而受到当时法国人民,尤其是18世纪法国进步思想家们的尖锐批判。

其二,在整个19世纪,法国教育界一直在争论科学应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何等地位的问题,结果认为古典课程和科学同等重要。

从19世纪末起,法国普通学校才开始在重视和维护古典主义传统的同时不断增设现代科学知识科目,注意发展儿童智力。

其三,在教育管理体制方面,拿破仑改革确定的、在中央集权领导下划分学区、辅以督学督察和评议制度的做法一直延续下来。

法国学制的双轨性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初步改变,初等教育学校被定为统一学校,并将它与中学衔接起来,并实行严格的统一考试制度。

其四,师范教育和教师职务在法国受到重视,较早地实施了“教师合格证书”制度。

高等师范学校学术水平很高,这也是法国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

第十五章洪堡对教育的改革作为德国新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洪堡于1809年初担任普鲁士公共教育部部长,负责领导和管理全普鲁士各级学校的教育工作。

他按照新人文主义精神,在短暂的一年半任职时间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使德国教育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使国家在新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

洪堡首先注意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加强小学师资的培训。

他认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他一上任就专门派遣了一批教师到瑞士去向裴斯泰洛齐学习,并特别要求学习裴斯泰洛齐热心办教育的精神和伟大人格。

他还邀请裴斯泰洛齐的学生斯勒到普鲁士师范学校任教,传授经验。

这一做法影响到德国的师范教育。

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师范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像第斯多惠那样在办师范教育方面有杰出贡献的教育家,也为德国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培养了大批质量较高的教师。

其次,洪堡在任职期间,注意对文科中学进行多方面的改革,重视中学师资的考核与选择。

1810年,新制订的中学教学计划削减了古典学科的内容,扩大了普通基础学科的教学,使文科中学更加接近实际生活。

同时,德国还加强了中学师资的考核与选择。

1810年规定,任用中学教师需要通过国家考试,取得合格称号。

考试由国家委托的大学办理,考试科目以大学训练中学教师开设的课程为依据和标准。

这就改变了中学教师由神学家、牧师和未经考核的人员担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学教师的质量。

再次,洪堡还重视创建新型大学,主张把大学办成哲学、科学和学术研究的中心。

他和哲学家费希特一起于1810年最先创建并领导了柏林大学。

他们着眼于学术研讨和科学水平的提高,主办讲座,开展自由讨论,提倡师生研究,鼓励新的建树。

他们聘任黑格尔讲授哲学、冯特讲授实验心理学、斯塔尔讲授法律、穆拉讲授病理解剖学、李沁讲授实验化学,使当时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都荟萃于柏林大学,1811年建立的波恩大学等,均按此宗旨办校,从而开拓了学术研究的新风气,保证了大学教学的最优质量。

洪堡的这些教育改革措施,后来在国际上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纵观德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我们会看到德国的教育制度在欧美教育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大影响,近代西方的公立教育、强迫义务教育、实科教育、师范教育和双轨学制等大多起源于德国。

具体是:其一,德国最早实现了国家管理教育。

宗教改革以后,新教教派曾在德国占据优势并控制着德国的各类学校。

但从16世纪末开始,各封建公国先后将教育改由国家管理,首先是初等学校,然后才是中学和大学。

到19世纪初,已较欧洲其他国家率先实现了国家全面管理教育。

其二,德国最早颁布了强迫义务教育法。

从16世纪起,各封建公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竞相颁布了强迫义务教育法,并于1872年的德意志帝国的教育规章中,明确将6至14岁的八年初等教育定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

虽然在很长时间里,接受这种教育只是劳动者子弟的义务,但在客观上对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

其三,德国较早地产生了实科学校,重视大学的改革。

而实科学校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较英法等国早了一个世纪,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的需要。

自然科学也较早地进入德国大学的课堂。

19世纪初,洪堡创办和领导的柏林大学,后来成为世界各大学改革的楷模,德国大学曾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

其四,德国有着重视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

早在18世纪时,普鲁士就创建了师资训练中心,到了20世纪初叶,其小学教师就已由高等院校的师范学院培养;中学教员由大学直接培养,还需经过国家考试予以认可,因此师资水平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