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修订稿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4篇)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4篇)《比的意义》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53~54方程的意义二,教材分析方程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是一节全新的概念课,让学生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是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学了四年的算术知识,及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是渗透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式的一个突破口,是今后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块奠基石。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及生活经验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构建过程,使学生在观察,描述,分类,抽象,交流,应用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增强符号感。
3,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充分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以及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
教学难点: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五,教学设想概念教学本来就比较抽象,而且方程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又有别于学生一贯的算术思路,因此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感知方程的意义,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关注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尽量直观化,生活化,发挥具体实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同时又要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过程。
经历从具体-----抽象------应用的认知过程。
六,教学准备:课件,天平,实物若干等七,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利用学具(简易天平)感受天平平衡的原理。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建立表象1.认识天平。
课文《比的意义》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比的意义》教案范文学科领域:数学年级:小学三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进行比的运算,掌握比与除法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比的意义的理解,比的运算方法。
难点:比的性质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如体育比赛、比赛速度等,引导学生思考比赛中的比较方法。
2. 探究比的定义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发现比较的方法,引出“比”的概念。
3. 学习比的运算讲解比的含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运算方法。
4. 对比与除法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比与除法的联系,理解比的意义。
5.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与应用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比较价格等。
7.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8. 布置作业设计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合作意识、沟通交流等。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对比的扩展:引导学生思考比的扩展应用,如比例、比例尺等。
2. 数学故事:讲述与比有关的数学故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九、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用于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教材分析)(评析)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一册(修订本)第52、53页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
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另外,对教学题材进行了微调,提供现实背景,改变呈现方式,让学生在自学中体会、练习中感悟、讨论中明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分析概括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认识比各部分名称、会正确的求比值,理解并灵活掌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2、培养学生的比较、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渗透数学文化,认识“黄金分割”,感受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理解和运用比的意义及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引导观察:出示长5分米、宽1分米的长方形和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
启发:哪个长方形看起来更舒服一些?知道为什么吗?师:这里隐藏着一个数学秘密,想知道吗?2、谈话: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取得可喜的成绩,夺得32枚金牌,(课件播放)同学们请看,这就是雅典奥运会上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升起的五星红旗,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发自内心的说: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五星红旗看起来舒服吗?美吗?这跟长与宽之间的关系有关。
告诉你,五星红旗长9分米、宽6分米,如果要对它的长与宽作比较的话,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答?(让学生畅所欲言)4、筛选问题并板书(1)长是宽的几倍?3÷2=3/2 (2)宽是长的几分之几?2÷3=2/3 5、揭示课题:长是宽的几倍或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是我们用以前学过的用除法对国旗的长和宽进行比较的,今天我们再学一种新的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这就是比。
比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
比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比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的意义、基本性质,能正确迅速地化简比和求比值;(2)进一步理清比与分数、比与除法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教师引导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梳理能力,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和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比的意义、基本性质及比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迅速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教学难点:知识间的疏理、沟通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和比例)二、归纳整理1、复习比的意义,比的意义主要应用在哪里?练习:(求比值)16:122、复习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你能说一说比与除法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吗?(1)如果用a和b分别表示比的前后项,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吗?。
指名学生口答写出的等式。
板书:a:b=a÷b=a/b(b≠0)让学生说明为什么b≠0?(0不能作除数,没有意义)练习:12÷()=4/9=16:()=()7:14=()÷28=35/()=()3、复习比的基本性质。
(1)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2)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吗?(板书:化简比)(3)练习:4:1.8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追问: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化简比的?提问: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化简的结果是一个什么?(还是一个比)强调:要化成最简整数比,也就是前项和后项一定是整数并且要互质4、比较求比值和化简比。
引导比较。
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求比值和现在的化简比来比较一下,它们各自的依据和方法有什么区别,结果有什么区别?(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成书上的对比表。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6篇)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6篇)篇一:《比的意义》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会读、写比;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能准确地求出比值。
2、理解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能准确地求出比值。
教学过程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把两个数量进行比较,通常怎么比较?(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关系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除法。
)导入:今天我们借助于除法来学习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一)准备题(事先板书)口头列式解答。
1、一面红旗,长3分米,宽2分米,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板书: 1002=50(千米)师:观察上面的两道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都用除法)(二)讲授新课:比的意义1、观察练习1。
问:32表示什么?(3是2的几倍。
)谁和谁比?(长和宽比。
)23表示什么?(2是3的几分之几。
)谁和谁比?(宽和长比。
)师:无论是长除以宽,还是宽除以长,比较结果都表示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这时也可以把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说成是两个数量的比。
板书:长和宽的比是3比2。
宽和长的比是2比3。
也就是说,32可以说成3比2,23也可以说成2比3。
提问:3分米、2分米都表示什么?(长度)师小结:3分米、2分米都表示长度,它们是同一种量,我们就说这两个数量的比是同类量的比。
2、观察练习2。
提问:求的是什么?(速度)谁和谁进行比较?(路程和时间)谁除以谁?师: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放手让学生讨论)路程除以时间可以说成什么?(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即100∶2可以说成 100比2。
)路程和时间是同一类量吗?(不是)不同类量比的结果是什么?(产生一个新的量:速度。
)3、归纳总结。
师: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什么方法?(用红笔画线,标上除法。
2024年比的意义教案-(多场合应用)
比的意义教案-(多场合应用)教案比的意义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定义和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1.比的定义和性质。
2.比的应用。
教学难点:1.比的概念的理解。
2.比的应用。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复习分数的定义和性质。
2.提问:分数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如何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关系呢?二、新课导入(15分钟)1.引入比的概念:比是表示两个量之间大小关系的数学工具。
2.讲解比的定义:比是两个同类的量相除的结果,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3.解释比的性质:比是一个有序的数对,比的值是一个实数,比的两个量必须是同类的。
4.举例说明比的应用: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比较两个学生的成绩等。
三、练习(15分钟)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比的定义和性质。
2.引导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如比较两个物体的重量、比较两个城市的温度等。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在练习中的发现和经验。
2.引导学生总结比的意义和应用,强调比在日常生活和数学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题,要求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比的概念、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和应用。
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讨论与总结环节,学生能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经验,加深了对比的理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的细节:比的应用对比的应用进行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比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比较物体的大小、长度、重量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长度、重量等。
通过使用比,我们可以准确地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例如,在购买水果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水果的大小来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水果。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比的意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比的意义的本质。
3、在自主学习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比与比值的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教师提问:这就是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它们的长都是15cm,宽都是10cm。
比较它们长和宽的关系,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预设情况:(1)长比宽多多少厘米?15—10;(2)宽比长少多少厘米?15—10;(3)长是宽的多少倍?15÷10;(4)宽是长的几分之几?10÷15。
2、揭题:今天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这种倍数关系,它除了用除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比”来表示。
(板书课题:比的意义)【设计意图】利用“神舟”五号升空这一现实素材自然地引出“比”,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探究新知,理解比的意义(一)同类量的比师:刚才我们用“15÷10”表示长是宽的多少倍,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记作15:10。
那么,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怎样用比表示它们的关系呢?(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记作10:15。
)师:想一想15比10和10比15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前项、后项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二)不同类量的比课件出示:“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10篇)《比例》教学设计篇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教材第4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
2、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2、能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难点:1、认识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2、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引出新的知识。
教具准备:情景图、多媒体课件、习题卡。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课题:比例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生1,生2等回答)我们已经了解了比的这些知识,请做下面练习。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8:453:52.7:4.5求完比值你觉得哪些比有联系?【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比单关的有关知识。
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准备。
】“例”在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符合某种条件。
今天这两个比的比值一样,能不能用等号连接呢?师:相机板书:3:5=2.7=4.5?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比例的意义,看到课题你想了解什么知识呢?板书完整课题:比例的意义二、揭题示标。
预设:生:1、比例的意义是什么?生:2、比例的意义有什么作用?(师趁机板书在黑板右上角)【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读课题,提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本节课我们就来完成这两个目标:三、自主探索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神圣不可侵犯,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国旗?【设计意图:对学生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教育】生各抒己见。
你知道下面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它们有大有小,都符合要求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
自学指导:1、请每位同学任选两面国旗,分别计算出它们长与宽的比值和宽与长的比值。
2、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3、把你的发现尝试用算式写下来。
(5分钟后,期待你精彩的分享)【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设计教学情景,设置悬念,国旗为什么形状相似却大小不一,这其中的奥秘何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感受大小不同的国旗的变化。
《比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比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比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通用5篇)引导语:比是一种数量关系,相同于除法、分数,但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这就是它们的区别。
以下是《比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供大家参考:《比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篇1教学目标:⑴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
⑵让学生经历比的概念的抽象过程,探索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⑶让学生在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比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比较引人,揭示课题1.板书:认识比。
看到比你想到了什么?关于比,你还想知道什么?2.课件呈现例1。
妈妈早晨准备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
3. 可以怎样比较数量间的关系?学生:3-2=1(杯),果汁比牛奶少了1杯,也就是牛奶比果汁多了一杯。
学生:2÷3=2/3,表示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2/3;3÷2=3/2,表示牛奶的杯数是果汁的2/3。
教师小结:可以用除法和分数表示2和3之间的倍数关系,像这样用除法比较得到的关系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表示——比。
二、利用情境,认识比1.教师示范初次认识比。
像刚才的2÷3=2/3这个算式表示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2/3,用比表示可以这样说:果汁和牛奶的杯数比是2比3。
这里的2是指——(果汁的杯数),3是指——(牛奶的杯数),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成是2比3。
2.同伴交流,再认识比。
同桌交流:说说牛奶和果汁的杯数比。
3.自学课本,继续认识比。
自学课本,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2024比的意义说课稿范文
2024比的意义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比的意义》,下面我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说明1、《比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一课。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比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求比的方法和应用。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态度。
二、教学方法本节课我将采用导入法、讲解法和练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导入引起学生兴趣,然后讲解比的概念和意义,最后通过练习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三、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和练习题,并将使用图表来直观地展示比的意义。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比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我将通过给学生出一个趣味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例如:如果我们要画一张世界地图,这张地图应该有多大?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地图可以根据比例缩小或放大的原理来绘制。
2、讲解比的概念和意义:我将通过讲解和展示图表来介绍比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比的含义和用途。
3、练习:我将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例如:小明的身高是160厘米,小红的身高是120厘米,他们的身高比是多少?通过这些练习题,我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4、拓展:我还可以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例如购物时的折扣比例,让学生对比的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总结:在课堂的最后,我将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比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板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比的概念和意义,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比的概念- 比的意义- 比的计算方法- 比的应用举例通过以上的说课内容和教学准备,我相信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谢谢!。
比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
比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引导学生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为 0 的道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调配饮料时,果汁和水的比例;地图上的比例尺等。
(2)提问:这些例子中都用到了“比”,那么比到底是什么呢?2、探究新知(1)认识比的意义出示两个数量的比较实例,如:“小明有 5 个苹果,小红有 3 个苹果”,引导学生用除的方法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得到5÷3 和3÷5。
介绍:像 5÷3 可以写成 5:3,读作 5 比 3;3÷5 可以写成 3:5,读作3 比 5。
总结: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比的各部分名称以 5:3 为例,介绍比号、前项和后项。
让学生指出其他比中的各部分名称。
(3)求比值让学生计算 5:3 的比值,即 5÷3 = 5/3 。
强调比值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
(4)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比、除法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展示表格,共同完成填写:|名称|联系|区别||||||比|前项:后项=比值|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被除数 ÷除数=商|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分子/分母=分数值|分数是一个数|(5)比的后项不能为 0结合除法中除数不能为 0,解释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比的后项不能为 0。
3、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让学生写出比,并求出比值。
(2)判断对错:如 4:7 可以写成 4÷7,所以 4:7 就是 4÷7。
《比的意义》教案
《比的意义》教案教案:《比的意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比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比的运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的运算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2.教学难点:鼓励学生运用比较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图片(例如两个不同大小的水果篮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比较的方式描述这两个篮子的大小关系?2.探究与讲解(30分钟)(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上面的导入,学生通常会意识到需要找到一个量化的方法来描述这种大小关系,这就是比的概念。
(2)讲解比的定义和意义:-比:指两个量的大小关系,由大数除以小数所得的商称为两个数的比。
-比的意义:比可以用来比较和描述不同事物或现象的大小关系,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和分析问题。
(3)讲解比的运算方法:-相比较数字的大小,即比较分子和分母的大小。
如果两个数的分母相等,比较分子的大小即可确定比的大小。
如果两个数的分母不等,则需要进行分数的化简来比较大小。
3.拓展与应用(40分钟)(1)练习1:计算下列比的值,并比较大小:-2/3与1/2-4/5与8/10-3/4与6/8(2)实际应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从平时生活中找到两个不同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和分析,并用比的形式表达出来。
例如:比较家里早餐桌上的食物和午餐桌上的食物的多少,或者比较不同班级的体重情况等。
-学生展示比较的结果,并总结比较过程中的经验和方法。
4.小结与反思(10分钟)对学生进行小结和巩固:-提问学生比的定义和意义,以及比的运算方法。
-回顾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的过程,并总结出比较的思维方法。
五、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比的意义板书设计:-比:两个量的大小关系-比的意义: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和分析问题-比的运算方法:比较分子和分母的大小,进行分数的化简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比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了比的运算方法,并通过实际应用的方式运用和巩固了所学知识。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doc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江苏省沛县实验小学(221600)刘念泉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修订本)第52-53页。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比,记住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求比值。
2.理解并掌握比与比值的联系与区别,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零的道理。
3.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亲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 .问题情境-:(多媒体显示)星期天,妈妈买了6个梨,12个苹果。
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想出哪些问题?(苹果比梨多多少个?梨比苹果少多少个?苹果是梨的几倍?梨是苹果的几分之几?梨和苹果一共有多少个?)在这些问题中,哪些是比较苹果和梨个数的?(前4个问题是比较苹果和梨个数的,其中前两个问题,是比较苹果和梨个数的多少,用减法;后两个问题是求苹果是梨的几倍或梨是苹果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设计意图:问题情境的创设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背景。
学生从众多的问题中凸显出表示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问题,又把表示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问题分为表示相差关系的和相除关系的,既唤醒了沉睡的旧知,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2.问题情境二:(多媒体显示镜框图)长5分米、宽3分米。
要比较长与宽的关系,可以提哪些问题?(长比宽长多少?宽比长短多少?长是宽的儿倍?宽是长的儿分之儿?)“长比宽长多少,宽比长短多少?”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早己熟知,现在我们来研究:1.长是宽的几倍?2.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提问:要求镜框的长是宽的几倍?应该怎样算?(5:3=。
)宽是长的儿分之儿呢?(334-5=-)5揭题:长是宽的2,宽是长的9都是用除法计算比较的,比较相除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3 5 还有一种表示方法,那就是“比”。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一册(修订本)第52~5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实例,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的前项和后项,会正确地读、写两个数的比,会求比值。
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比电脑出示三幅长方形的画(标出每一幅的长和宽)。
谈话:这里有三幅不同形状的画,你们觉得哪幅画的形状看起来最舒服、最美观?(学生都认为第二幅比较美观)三幅画画的都是美丽的海滨,为什么同学们都认为第二幅比较美观呢?(第一幅和第三幅画要么太长,要么太窄,长和宽的比例不合适)这三幅画长和宽的长度不同,所以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你知道可以怎样来表示每幅画长和宽的关系吗?(第一幅画长是宽的2倍,宽是长的1/2……)提问:还可以怎样表示它们的关系?过渡:是的,我们还可以用比来表示每一幅画长和宽的关系。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比。
二、自主活动,认识比1、用比表示两个同类量的相除关系。
(1)讲解:像第一幅画长是宽的2倍,也可以表示为:长和宽的比是2比1,记作2 ∶ 1,“∶”是比号。
宽是长的1/2也可以表示为:宽和长的比是1 ∶ 2。
你能说一说怎样用比表示第二幅画、第三幅画长和宽的关系吗?学生分别用比表示另外两幅画的长和宽的关系。
(2)出示一瓶××牌洗洁液,用实物投影放大洗洁液的使用说明。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比的意义教案与教案
比的意义优秀教案与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
2. 能够正确书写比,求比值,求比的前项和后项。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具体情境,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利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
2. 能够正确书写比,求比值,求比的前项和后项。
难点:1. 理解比的意义,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的形式。
2. 求比值时,如何正确进行除法运算。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课件。
2. 练习题、小组讨论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图片中的数学信息,引出比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比的意义,讲解比的各部分名称(前项、后项、比值)。
3. 案例分析:给出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的形式。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比的概念。
5. 小组合作:分组让学生合作完成讨论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
7. 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延伸与拓展:1. 让学生进行比的大小的比较,理解比的意义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比的实际应用,将比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合作意识等。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比的意义教案教学设计【3篇】
比的意义教案教学设计【优秀3篇】《比的意义》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48-49页的内容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及各部分的名称。
2、理解分数、除法和比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掌握求比值和比的未知项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求比值。
教学难点: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播放“神舟”五号顺利升空课件。
播报:202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出示两面国旗:两面国旗都是长15cm,宽10cm。
)2、提问:我们可以怎样表示它们长和宽的关系呢?(1)用比多比少的方法来表示:长比宽多5cm,宽比长少5cm。
(2)用倍数关系来表示:长是宽的3/2,宽是长的2/3。
3、导入新课:在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除了可以用“多多少、少多少、几倍、几分之几”来描述外,还可以用“比”来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的意义)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活动一】比的意义学习方式:独立自学、汇报交流学习任务1、同类量的比。
(1)启发:除了用已经学过的这些方法来表示长和宽的关系外,我们还可以怎样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2)自学课本第48页的内容。
(3)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宽和长的比10比15。
(4)指出: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这样的两个比我们称为同类的比。
2、不同类量的比。
(1)出示数据,列式求飞船的速度:42252÷90。
(2)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提问: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能不能用比来表示呢?应该怎样表示呢?(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3)提问:路程和时间是不是同类的量?(4)指出:两个同类量的比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两个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一个新的量。
比的意义教案与教案
比的意义优秀教案与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
2. 培养学生用比来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 比的各部分名称:比号、前项、后项、比值。
3. 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的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的掌握。
2. 教学难点:比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比的意义。
2. 采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比的性质。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比的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数量关系,引出比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比的意义,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举例说明。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比的性质。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比的性质,并进行归纳。
5.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
2. 培养学生用比来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 比的各部分名称:比号、前项、后项、比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的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的掌握。
2. 教学难点:比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比的意义。
2. 采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比的性质。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比的知识。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数量关系,引出比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比的意义,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举例说明。
比的意义教案与教案
比的意义优秀教案与优秀教案第一章:比的意义1.1 教学目标了解比的含义和用途学会用比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1.2 教学内容比的概念介绍:比是用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通常写成a:b 或a/b 的形式,其中a 称为比的前项,b 称为比的后项。
比的用途:比较两个量的大小,分析数量关系等。
比的读法:读作“a 比b”或“a 与b 的比”。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例子引入比的概念。
利用图形、实物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的意义。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关系,增强对比的概念的理解。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通过展示两组物品,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引发对比的思考。
1.4.2 讲解比的概念:介绍比的概念,解释比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1.4.3 举例说明: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用途。
1.4.4 练习: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练习题。
1.4.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的概念和应用。
1.5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一些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题目。
第二章:比的性质2.1 教学目标了解比的性质,包括比的相等、比的逆、比的倍数等。
学会运用比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2 教学内容比的性质介绍:包括比的相等、比的逆、比的倍数等概念。
比的相等: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则这两个比是相等的。
比的逆:如果两个比的比值互为倒数,则这两个比是逆的。
比的倍数:如果一个比是另一个比的倍数,则这两个比是倍数关系。
2.3 教学方法采用归纳法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比的性质。
利用数学运算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比的性质的应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比的性质的应用。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思考比的性质。
2.4.2 讲解比的性质:介绍比的相等、比的逆、比的倍数等概念。
2.4.3 举例说明: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比的性质的应用。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目标:通过比的意义教学,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归纳和评价能力。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运用方法,培养比较思维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评价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比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比的意义。
例如,引导学生比较两幅图片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或者比较两种动物的特征等。
第二步:讲解比的运用方法通过讲解比的常见运用方法,如排比、对比、类比等,让学生了解比的不同形式,并举例说明。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比的运用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例子。
第三步:实验探究设计一个实验任务,让学生按照比的运用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
例如,要求学生比较不同纸张的重量、比较不同温度下水的沸点等。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比的实际应用,并总结经验。
第四步: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比较讨论。
例如,比较两本书的内容、比较两个国家的文化等。
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参与讨论,并记录下自己的观点。
最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将小组的讨论结果汇报给全班。
第五步: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比的意义,梳理比的运用方法的共同特点,并展示学生的讨论结果。
通过让学生总结和归纳,巩固学习成果。
二、反思通过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培养比较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归纳和评价能力。
但在教学设计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
虽然设计了小组讨论环节,但仍然存在一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没有积极参与讨论。
这可能与学生的兴趣、能力水平、讨论氛围等因素有关。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以在小组讨论前设置一些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相关知识,增加他们的参与意愿。
其次,在教学设计中,重点还需要更加突出。
虽然在教学设计中明确了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但在具体实施中,有时会被琐碎的细节所困扰,导致教学过程的重心不够明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小枧沟镇置信小学杨华王晓艳李良俊赵孝全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43—4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2、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入课题。
请大家观察屏幕上的塑料瓶,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上面标注的1:1 1:2 1:3 1:4等等这些数据都是比(课件呈现)。
关于比你想知道些什么?
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比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教学比的意义
1、课件呈现:2003年10月15日18:40分50秒,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这两面国旗的长都是15CM,宽都10CM .
师:要想对国旗的长和宽进行比较,大家说可以怎样比较?
师:可以比倍数关系吗?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
板书:长是宽的几倍怎么解答(抽人口答)
还可以怎么比较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抽人口答)
小结:刚才我们用除法对长和宽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长是宽的1.5倍,宽是长的2/3。
老师告诉你们,用除法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时,我们还可以换一种说法:
(看:求长是宽的几倍,是谁和谁进行比较?即:长和宽、具体说是15和10,有时候我们也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板书: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求长是宽的几倍换比的说法怎么说:(齐读: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
师:宽是长的几分之几,用10除以15,换比的说法怎么说:(抽人口答并板书: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
师:15比10怎么写(看屏幕,引导写15:10 独立写:10:15)
师:同样是长宽进行比较,为什么一个是15比10;另一个却是10比15(
抽人口答)
小结:因为顺序不一样…….. 比是有顺序的,大家一定弄清谁在前谁在后,如果弄反,表示的意义也变了。
在日常生活中,表示两个数比较的例子有很多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呈现:“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
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齐读:板书,求速度,抽人口答:42252除以90)
师:求速度是谁与谁进行比较板书:(路程和时间)
师:根据上面的例子,如果把速度换一种说法,该怎么说?抽人口答板书
小结:因为速度=路程/时间,所以飞船的速度可说成路程和时间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
我们还学过其它数量关系(练习:课件出示:)在常见的数量中:单价可以说成谁与谁的比工效可以说成谁与谁的比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比有两种情况,同类量、不同类量比较,不管怎么比,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引导:15除以10 即15比10……..)
通过这几个例子你认为道底什么是比它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左边)两个数相除又叫(右边)两个数的比
翻开书是怎么说的:齐读
小结:两个数的比表示一种什么半系(相除)以后遇到两个数相除就可以说成比。
大家看: (课件呈现)5除以8可以说成谁比谁15除以30可以说成谁比谁口答:班上男女生人数之间的比
(二)教学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在我们书上,还有一部分比的其它知识,这些知识比较简单,想让大家看书自学,可以吗?
这些知识在书上44页,请大家仔细看书,,在书上找到以下问题:
课件呈现:看书自学:1、比的各部分名称。
2、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
3、比的分数写法。
汇报:1、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口答15:10各部分的名称。
在抽人说出黑板上其它比各部分名称
2、课件以表格形式呈现。
问: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你认为比的后项有限制吗为什么
3、课件:把下面的比写成分数的形式。
100:21 32:15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一):1、 5个红球和10个白球,红球与白球的比是(), 比值是( ),白球与红球的比是()比值是()。
2、两袋米的重量比是0.7:3.5 比值是()
3、如果甲数是乙的3倍,那么()与()的比是
()
练习(二):请你判断:儿子身高1米,爸爸身高173厘米,那么儿子与爸爸的身高比是1:173,这种说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多少
练习(三)给出一组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有关比的问题?
育英小学有男教师8人,女教师32人,在为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活动中,全校40名教师为灾区捐款4000元。
全校学生积极投身“环境保护”工作,收集废电池活动中,六一班有学生45人,共收集废电池135节;六二班有学生42人,共收集废电池210节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比在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课前塑料瓶上标注的一些比,现在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吗?
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长是宽的几倍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15÷10 = 1.5 15:10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宽和长的比是 10比15
10÷15 =2/3 10:15
飞船的速度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
42252÷90 4225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