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美国情景喜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以《摩登家庭》为例
202012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一、美国情景喜剧现状(一)美国情景喜剧美剧的种类可以分为情景喜剧(situation sitcom/situa⁃tion comedy )、肥皂剧(soap opera )、系列情节剧(dra⁃ma )三种。
情景喜剧是喜剧的一种形式,英文名是Sit⁃com ,它是Situation Comedy 的缩写,其典型特征是拥有几个固定的角色和相对固定的场景,比如说大家熟知的《老友记》《生活大爆炸》等,它们长期占据着收视率排行榜的前列,收获了不菲的成绩。
情景喜剧在美剧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是美剧中历史最为悠久的类型,可以说,情景喜剧发展史就是一部美国电视史。
(二)《摩登家庭》简介《摩登家庭》是一部以伪纪录片形式拍摄的情景喜剧,自2009年9月首播以来一直取得很高的收视率,曾获艾美奖、金球奖等重量级奖项。
故事主要围绕父亲与两个孩子的三个特殊小家庭展开:忘年恋国际家庭——60岁的父亲迎娶了第二任妻子,一位性感且有11岁儿子的哥伦比亚美女;美国传统家庭——一对普通父母与三个性格各异的孩子;另类同志家庭——一对男同性恋,领养了一名越南女婴组成三口之家。
这三组家庭是美国大熔炉文化的社会缩影,体现了美国的社会背景,他们陪伴观众生活了十一年,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展现了家人间的共同成长及无可替代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剧中毫不避讳高科技与时代热门话题,将摩登两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二、《摩登家庭》在我国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原因(一)文化层面1.文化的相似性《摩登家庭》虽然以摩登为名,剧中的各种元素也非常现代,但它的文化内核实际上没有那么先锋,甚至可以说是怀旧的、保守的,整个剧本围绕着传统家庭价值观而展开。
此剧以加利福尼亚州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最大程度过滤了精英人群推崇的契约关系,以中产阶级社会为出发点,强化了亲情、血缘和家庭伦理在社会网络中扮演的核心角色,激发了观众对于美好亲密家庭关系的向往。
美国快餐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效果及对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冲击
3、加强互动与反馈:制作者可以通过评论、和分享等功能与观众进行互动, 及时了解观众的需求和反馈。同时,通过合作与赞助等方式与其他YouTube频道 或机构进行合作,共同推广中国饮食文化。
4、培养专业人才:为了提高中国饮食文化视频在YouTube上的传播效果,需 要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如拍摄、剪辑、声音、动画等,制作出更 具有专业水准的视频作品。
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在短视频中的跨文化传播效果显著。具体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首先,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基数庞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化传播 提供了广阔的受众基础。其次,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创作者通过创新的形式和角 度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吸引了大量海外用户的。最后,短视频平台作为一个互动 性强的传播媒介,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的交流渠道。
引言
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在YouTube上分享自己的生 活和兴趣,其中包括中国饮食文化。本次演示旨在分析YouTube中国饮食文化视 频在德语地区的传播现状与效果,探讨其影响力、传播策略和未来发展潜力。
文献综述
在现有研究中,关于YouTube中国饮食文化视频在德语地区的传播现状和效 果尚未得到充分。尽管有一些研究探讨了YouTube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现象,但 针对中国饮食文化视频在特定区域的传播研究仍显不足。
总之,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这既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带来 了一些挑战,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应该积极应对这一冲击, 正确引导年轻人对待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态度,努力传承和发扬我们宝贵的传 统文化。我们也要看到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所带来的可能性,借助网络平 台的优势,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网络语言的出 现和使用,如表情符号、缩写、网络热词等,对传统语言的规范性和正常使用造 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使得一些年轻人更愿意在网络上交流,而忽视了传统文化语 言的学习与传承。其次,网络文化中的娱乐至上的风气,使得一些传统文化形式 和经典作品在网络上的传播受到影响,人们在追求娱乐和轻松的过程中,往往忽 视了传统文化的庄重性和深度。
中美文化交流的历史演变
中美文化交流的历史演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增多,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趋于频繁和多样化。
这种交流从近代开始,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变化。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探讨中美文化交流的历程和演变。
第一阶段:传统文化的碰撞早在17世纪,最早一批来自欧洲的移民带来了西方文化的种子,这标志着中美交流的第一个起点。
这些移民带来了他们的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了碰撞。
例如,最早的文化交流是基督教传教士通过中文翻译和传播耶稣的教义,对中国的影响逐渐扩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化交流逐渐深入到其他领域,如艺术、哲学和科学等。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美国人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许多美国人开始学习中文、研究中国艺术和哲学,认为中国文化具有深厚的智慧和价值。
第二阶段:多元文化的交融进入20世纪,中美文化交流进入了更为广泛和多元化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中国的革命和改革开放。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经济的腾飞,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对中国产生兴趣,并主动与中国进行文化交流,这种交流更为平等和互动。
不仅是西方人来到中国学习,中国人也开始走向世界。
中国的艺术、电影、音乐等文化产品开始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
例如,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和周杰伦的音乐作品在美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引发了西方观众对中国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此外,中美学术交流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大量的中国学者前往美国进行研究和学习,而美国的学术界也对中国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种互动不仅促进了两国在学术领域的合作,也推动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第三阶段:数字时代的全面交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中美文化交流进入了数字时代。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中美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便捷和高效。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他们感兴趣的文化和艺术产品,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文化和观点。
中国的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在美国用户中越来越受欢迎,同时,美国的脸书、推特等平台也开始在中国发展。
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渗透
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渗透美国文化价值观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影响中国青少年的.1.利用文化产业的优势进行文化渗透20世纪90年代,美国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美国式力量,向世界各国辐射,对地球上几乎所有国家进行着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单方面输出,并施加影响.目前美国的文化产业居世界首位,成为最大的文化输出国,繁杂的美国文化商品超越地域、时空限制,到达五大洲的每个角落.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迪斯尼、CNN美国有线新闻网、MTV流行音乐风行全球,好莱坞电影更是深得青年人的青睐.面对美国消费文化,尤其是媒体电影、电视节目、图书、音像制品和网络服务等冲击着中国文化市场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些文化冲击变得更加明显、更加强烈、更加趋于白热化,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就会潜移默化地西方化或美国化.目前中国在经济、技术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文化产业不够发达,不能够满足有些青少年衣食住行高标准的需求,使青少年对美国产生崇拜、向往之情.一部分青少年的文化价值重心偏向西方文化,“西化”思想在这些青少年中深受欢迎.此外,美国还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资源拿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他文化加以改造,即进行“美国化”之后,据为己有,再重新推广到世界各地,不仅为其带来高额利润,而且达到宣扬美国民族主义和文化至上观念的目的.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花木兰是中国流传下来的传奇故事,讲述一个女孩特别孝敬父母,代替年迈的父亲从军的英勇故事.其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孝道.而在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中,其主题已经变为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孝道的主题居于次要地位.中国一些青少年可能会产生迷惑,主题到底是什么.也许10年、20年后,花木兰的传统主题会被“实现自我”的主题所取代;由此推知,如果更多传统题材的文化遗产被西方国家开发利用和篡改,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可能会面临丧失的危险.2.利用网络文化上的垄断地位进行文化渗透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公开性、全球性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能够十分方便地突破国界和地域限制来推行文化霸权,渗透价值观念,扩张文化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化成为实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强有力的“武器”.美国凭借网络资源方面的优势,在国际互联网上到处推销“网络影视”、“网络图片”等思想文化,这些思想文化反映了美国的国家形象、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等,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网民”的政治倾向、道德品质、人生价值和文化素质,甚至民族的感受和价值判断.面对美国网络文化的强大冲击,中国青少年如果过多地接触可能会产生亲近感、信任感,甚至认同和依赖.这种文化侵入不仅会模糊青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民族身份的认同,削弱民族感,甚至使他们成为崇拜美国文化的人.美国网络文化霸权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思想上,还突显在网络语言英语化上.如今在互联网上,主导性的语言是英语,约占90%以上,汉语却占不到1%;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信息,加之美国西方发达国家网点多,上网信息含量大,因而他们的网站成为上网者访问最多的地方.英语成为一种通用的时尚化标准语言,不懂英语几乎难以在网上交流,这激励了中国青少年学习英语的热情,却使他们忽略了汉语的重要性,导致他们驾驭汉语的能力下降.最明显地表现在汉字的书写上,一是提笔忘字,错别字增多;二是字迹潦草,美观度降低,书法被严重忽视;三是对文言文、古代诗词歌赋渐渐失去兴趣,影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以致汉语面临萎缩的危险.3.在中国网罗大批青年人才,培植西方文化代言人美国针对中国青少年的人才战略:1在高校设立奖学金项目,使青少年对美国产生崇拜、感激之情,吸引他们毕业后自愿到美国定居或到美国在华的外企工作.如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在清华、北大和复旦等中国一流高校中设立奖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自1995年起,美国GE通用电器公司一直为北大、清华、复旦和上海交大等四所高校提供奖学金和奖教金,迄今已有近千名师生获得此奖.GE在中国西部地区设立的首个奖学金项目于2002年10月23日在四川大学启动.美国MOTOROLA向中国高等教育的捐款也累计达到1100万元.2利用教育优势,放宽美国的留学政策,不断从中国的高等院校乃至中学选拔比较优秀或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学生出国留学,并以高薪、优越条件等吸引其中的突出人才留在国外或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代理人.2000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有2154人,研究生1596人,这些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751人,大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0%,其中有587人同时选择了美国,比例高达78%.2001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2217人,研究生2002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83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接近20%,其中有711人去了美国,比例接近87%,比上一年增长9个百分点.这一年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毕业32人,直接出国留学的达28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15人,出国人数达13人,比例接近90%.3培养在跨国公司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形成美国式的工作理念、生活习惯,成为美国价值标准的所谓的“白领文化”,并逐渐融入相当一批中国青年的生活中,形成一种时尚文化.美国的文化霸权已经对中国青少年产生了一定影响,中国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防微杜渐,提出自己的有效对策.文化方面的最大威胁主要表现在对异质文化的认同上,而青少年群体是最容易认同异质文化的特殊群体,因为青少年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全球参与意识强烈;而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思想比较容易发生动摇.对中国青少年而言,除了青少年自身的特点之外,由于中外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在民族文化认同上存在一定缺失:1他们文化分辨能力较差,接受的文化安全方面的教育相对缺乏,对主流意识形态认识不够清楚,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不多,造成在多元文化面前缺乏判断、分析和选择的能力,从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极易改变.2中国社会转型期,一些青少年过分崇尚非理性,失去了人生目标和方向,内在心灵世界没有了依托,缺乏信仰、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追求,失去了精神家园,出现了“思想真空”状态.3大部分青少年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念淡薄.目前适逢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全球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市场价值支配着我们的生活,青少年对主流文化的价值产生质疑,对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态度冷漠.一份调查表显示,当问及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及包括腐败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的看法时,答案经常是“说不清楚”、“无所谓”.加之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全球化,使文化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间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对于中国青少年而言,他们将会受到更大影响.。
美国文化全球渗透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美国文化全球渗透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近年来,美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渗透现象越来越明显,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对中国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首先,美国文化全球渗透使中国文化更开放。
美国以其自由民主、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文化形象赢得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喜爱。
这种影响激发了中国文化的自由表达和开放态度。
对于中国来说,学习借鉴美国文化,不仅可以使中国文化更加开放,也可以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美国文化全球渗透促使中国文化更加多元化。
美国的文化融合了来自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元素,这使得美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中国文化也应该通过吸收外来文化元素,使其更加多样化。
这样做既可以丰富中国文化的内涵,也可以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第三,美国文化全球渗透鼓励中国文化更加创新。
美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创新的引领者,其文化的全球渗透使中国文化面临更多创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文化应该从美国文化的创新精神中汲取灵感,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
只有通过创新,中国文化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四,美国文化全球渗透提醒中国文化更加自信。
美国文化的全球渗透让全世界都认识到了美国文化的强大影响力。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应该更加自信地展现自己的文化魅力。
通过加强对中国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可以增加对中国的认同感,从而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最后,美国文化全球渗透提醒中国文化更加重视保护与传承。
随着美国文化的渗透,中国文化也面临着被西方文化冲击和替代的风险。
因此,中国文化需要更加重视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只有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在全球化的时代中保持独特性和独立发展的能力。
总而言之,美国文化全球渗透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中国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中国文化需要更加开放、多元化、创新和自信,并且更加重视保护与传承,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美文化交流
公理会传教士裨治文于1830年来华传教,到清末,来华的美国传教士已达2,000人。
传教士成为这时期中美文化交流中最重要的中介,他们在华创办报刊、翻译和出版书籍,兴办学校。
这些学校、报章和书籍成为传播西方文化的载体,对晚清思想文化的变革和教育与社会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伴随着美国西部开发和中美交往的加深,出现了三次华工赴美的高潮。
这时期也有愈来愈多中国少年赴美学习,特别是发端于1909年的“庚款留美运动”更是深刻地塑造了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科技、文化与教育事业。
民国时期,中美两国保持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很多美国人试图将美国文化传入中国,而中国知识分子和一些政治精英也有意仿效美国的模式以实现国家富强。
这时期的专业学者和留学生成为中美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同时教会大学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来华是二十年代美国文化影响中国的最重要事件,而以胡适和蒋梦麟为代表的大批留美学生回国,成为中国各界的骨干甚至领袖人物,促进了美国文化在中国传播和中国社会的亲美倾向。
美国一些基金会也把眼光投向中国,资助中国的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
从朝鲜战争爆发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之间维持了长达22年的对抗。
尼克松访华后,特别是1979年中美建交后,中美之间的教育与文化交流全面恢复。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八十年代开始兴起的赴美留学热经久不衰,美国大众文化在中国青年人里风靡一时,而中国文化元素也在美国社会传播开来,汉语在一些美国学校成为学习人数最多的外国语言。
以富布赖特项目为代表的中美人文与学术交流,更是促进了两国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事业的发展。
在中美长达两个多世纪的交往中,美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要远大于中国文化对美国的影响,但中美文化交流也不是单向的,自十八世纪中期以来,中国文化无论是以儒家伦理为代表的观念文化,还是以大豆为代表的物质文化,抑或是中国的艺术品都对美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国和美国的文化传播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比较分析
中国和美国的文化传播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是两个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但是在文化传播和艺术表现形式上,依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分别从语言、音乐、电影、绘画和文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语言方面,中文是一个象形文字,具有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内涵。
与之相比,英文则是一种拼音文字,比较简单直白。
在语言文化传播方面,中文更注重准确和精准,英文则更注重交流和沟通。
这也导致了中国文化更注重以文化的形式进行表达,而美国文化则更注重以语言进行传播。
音乐方面,中国的音乐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音乐体系。
中国的音乐主要是以民族音乐为主,注重着重快板和慢板的交替,更注重氛围的营造。
而美国的音乐则更加注重节奏感和旋律感,包括了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爵士音乐等多种类型。
美国的音乐更加注重充满激情和活力。
电影方面,中国和美国各自拥有着发达的电影产业。
中国的电影更加注重戏剧性和文化氛围的营造。
中国的电影注重拍摄艰苦历程、真实感人的故事,展现出了独特的人文关怀。
而美国的电影则注重好莱坞制作,特效和大片引领潮流。
美国电影注重画面的美感,强调人物和情节相辅相成。
绘画方面,中国和美国有着截然不同的绘画传统。
中国的绘画更加注重意境和情趣,注重墨韵和意蕴。
中国的绘画有着诗意和哲学的内涵。
而美国的绘画则注重真实和生动,具有比较强的色彩对比和明暗度的表现。
文学方面,中国和美国都有着极为独特的文学传统。
中国文学注重古代文化与现代审美之间的交融,注重形式的创新以及概念的突破。
而美国文学则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描写和对人性的探讨。
美国文学倡导的自由思想和创新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全球读者的喜爱。
总之,中国和美国的文化传播和艺术表现形式都各有特色。
虽然存在差异,但是这些差异也是两国文化交流中难得的财富。
我相信,随着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深,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将越来越模糊,两国文化将助力于构建更加多元化的世界文化。
如何看待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如何看待美国⽂化对中国⽂化的冲击和影响?⼀、如何看待美国⽂化对中国⽂化的冲击和影响;冷战结束以后,政治、经济、军事等传统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地位下降,⽂化因素的作⽤凸显。
信息传播技术的⾰新使得世界各国间的⽂化交流变得⽐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便和密切。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融⼊世界的步伐⼤⼤加快,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交流⽇益频繁和密切,这种变化在⽂化领域⾥同样有所反映,给我国的国家⽂化安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美国拥有强⼤的经济科技实⼒,这使其在对外交往中使⽤⽂化⼿段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时更加有利。
冷战的胜利让美国更加确信⾃⼰的社会政治制度和⽂化价值观念的优越,把推⾏西⽅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念看作是⾃⼰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
美国积极推⾏⽂化霸权对他国进渗透和⼊侵,企图使其他国家接受并认同美国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的社会主义国家,⾃然是其⽂化霸权所指的⾸要⽬标。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化交流有了长⾜的发展,两国⼈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也⽇益加深。
但是由于中美双⽅在⽂化固有观念上具有差异,意识形态的影响因素依然存在,加之国家利益的不同诉求,⽂化⽃争在两国关系中还会长期扮演着⼀定程度上的⾓⾊。
改⾰开放以来,中国正缓慢接受美国等西⽅⽂化的影响。
⽂化观念的变化往往跟随于经济⽣产的变化,这就是在经济全球化已成为现实的今天,⽂化的多元化与之并⾏的重要原因之⼀。
⼈们谈论跨国公司的同时,也在谈论⽂化,但是关于跨⽂化的谈论往往是与⽂化的多元化联系在⼀起的。
当前⼈们之所以谈论跨⽂化的另⼀个原因,则是⼀⽅⾯对美国的多元⽂化有浓厚兴趣,另⼀⽅⾯担⼼本民族的民族性⽂化特性的丧失。
经济越全球化,⼈们越担⼼丧失本民族的民族性,于是越加强维护本民族的⽂化传统,国际性的⽂化多元化的呼声由此⽽⽇益⾼涨。
在当代,外国资本势⼒⼤举“⼊侵”中国,同时也带⼊了西⽅⽂化与价值观。
⾯对这股强⼤“魔⼒”,许多⼈被“蛊惑”住了,以拙劣的模仿西⽅⽣活⽅式为时尚,⽐如根本就不是基督教徒也不了解基督教⽂化,就跟风过“圣诞节”、“万圣节”等西⽅节⽇。
美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
美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自从20世纪初以来,美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影响的速度越来越快,影响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许多人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娱乐产业和科技发展,但实际上美国文化背后的影响力可以追溯到更深层次的因素。
一、文学、电影、音乐、电视等娱乐产业是美国文化影响的重要工具美国是全球娱乐业的龙头,文学、电影、音乐、电视等娱乐产业的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大。
许多美国作家、导演、音乐人以及演员享有全球知名度,他们的创作、表演和故事内容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美国文学具有多元和开放的特点,这些作品不仅让国内读者了解美国本土的文化和历史,也让世界各地读者通过文学了解美国社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例如,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两部作品展现了美国南方的历史和文化,经典之作至今读者翻阅不衰。
同时,凯文•庞斯的小说《国王的演讲》和电影《全民情敌》等作品也受到了全球读者的喜爱。
电影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和商业性质,是美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好莱坞电影有着高质量的摄制水平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因此其对全球电影市场的影响力极大。
坚持原创性、讲述充满故事性的题材,制作高质量的电影,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对视听享受的需求,也为海外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话题和内容。
例如,迈克尔•贝的《变形金刚》系列电影和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都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很高的票房和口碑。
音乐是无国界的艺术形式,可以贯穿不同的地理和历史背景,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普及和传播。
流行音乐是美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这种音乐具有浓厚的现代感和大众化的特点。
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美国的音乐界涌现出了诸如摇滚乐、嘻哈、电子音乐等类型。
例如,滚石乐队、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和披头士等音乐人都成为了全球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体和娱乐媒介,也为美国文化的全球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美国电视界处于一个像虫洞一样的历史时代,自20世纪初以来,一流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们一直在大银幕和小屏幕上呈现无数经典作品。
《2024年美剧在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范文
《美剧在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美剧逐渐成为我国文化娱乐消费的重要一环。
这种影响源于跨文化传播的力量,使美国文化及其价值观念逐渐被中国观众所认识和接受。
本文将深入研究美剧在我国市场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并探讨其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效应与影响。
二、美剧的跨文化传播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美国作为全球的娱乐文化中心,其制作的电视剧在全世界的传播尤为突出。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视观众群体之一,自然成为了美剧的主要受众市场之一。
这得益于全球的传播渠道,如视频网站、网络平台等,为美剧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三、美剧的跨文化传播策略1. 内容本土化:美剧在我国的传播中,通常会针对我国观众的喜好进行内容的调整和优化。
如将美国特有的文化元素与我国的社会现象相结合,使剧情更符合我国观众的审美习惯。
2. 明星效应:利用我国观众对美国明星的喜爱,通过明星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美剧的知名度。
3. 社交媒体互动: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与我国观众进行互动,收集反馈,不断优化其内容。
四、美剧在我国的传播效果1. 文化交流:美剧的传播带来了美国文化的元素和价值观念,为我国观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2. 影视产业发展:美剧的进入对我国影视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我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3. 观众审美提升:美剧的优质内容提高了我国观众的审美水平,对我国的影视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美剧跨文化传播的影响与挑战1. 影响:美剧的跨文化传播丰富了我国观众的娱乐生活,推动了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提高了我国影视产业的竞争力。
2. 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美剧的引入,如何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同时实现本土化创新,如何将我国的优秀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成为了一个挑战。
此外,网络平台之间的竞争也给美剧的传播带来了压力。
六、结论与建议本文通过分析美剧在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和效果,可以看出美剧对我国的文化娱乐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同时也要注意到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挑战和问题。
美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论文
美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论文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庞大的文化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美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语言、教育、艺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探讨美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首先,美国英语的广泛传播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成为全球交流的重要工具。
随着英语的流行,英语学习在中国得到广泛普及。
许多中国学生和年轻人热衷于学习英语,使得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逐渐受到英语文化的影响。
这反过来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和思考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其次,美国教育体制的影响也在中国逐渐显现。
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人数不断增加,他们接受了美国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并将其带回国内。
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对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传统中国教育强调记忆和应试,而美国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这种变化对传统的中国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激发了中国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此外,美国的艺术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美国电影、音乐和时尚等都在中国受到热烈的追捧。
这种影响导致中国的艺术产业发生了变革,娱乐消费模式逐渐由传统中国文化向西方化的美国文化转变。
然而,美国的文化影响并非完全取代了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在中国文化上产生了融合和创新的效果。
最后,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随着全球化传播到中国。
高速发展的科技和互联网使得中国人能够更加接触到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美国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观念在中国逐渐流行,对传统的中国价值观产生了新的挑战和冲击。
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和衰退。
综上所述,美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英语的流行、美国教育体制、艺术文化的变革以及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和改变。
当代文化入侵的案例
当代文化入侵的案例1.麦当劳在中国:麦当劳作为美国快餐文化的代表,已经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它的快速服务、标志性的金拱门和汉堡包等元素都代表着美国的现代文化,逐渐渗透到了中国的城市生活中。
当中国年轻一代追逐西方潮流时,麦当劳成为了一个时尚的象征,并引发了对外国文化的广泛兴趣。
2.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好莱坞电影作为美国文化的代表,已经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的商业化和娱乐性质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同时也传播了美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例如,美国的超级英雄电影已经成为全球范围的潮流,追捧者从欧洲到亚洲都在模仿和效仿美国电影制作。
3.韩流文化在亚洲的传播:韩流文化指的是韩国流行音乐、电视剧和时尚的影响力。
韩剧和韩国艺人的粉丝基础已经在亚洲各国迅速扩大,特别是在东南亚。
韩流文化所代表的审美观念、衣着风格和化妆品品牌也在亚洲各地开始流行,影响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4.脸书和谷歌在全球数字领域的主导地位:脸书和谷歌作为美国的科技巨头,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
它们的社交媒体平台和引擎已经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
无论是在娱乐、商业还是社交领域,它们都对全球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5.世界运动品牌的全球影响力:像耐克和阿迪达斯这样的世界知名的运动品牌已经成为全球年轻人的文化图腾。
这些品牌的产品和广告宣传活动都反映出美国的运动文化和价值观,例如倡导自由精神、竞争和个人成就。
这些案例显示了当代文化入侵的现象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主要是由于全球化的进程和跨国企业的扩张。
当代文化入侵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价值观,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对于接受或抵制这种入侵,个体和社会都需要进行自我反思和选择。
美国文化全球渗透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美国文化全球渗透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美国文化全球渗透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幻灯片脚本)网络工程082班***-*****04 冷家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长期的进步发展中形成的一种遗产和财富,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中最重要的东西。
因为民族的思想、意识形态等都是通过文化表现出来。
一个民族和国家也是通过文化对其他民族或者国家产生影响的、。
对历史上的战争分析可以发现,一个民族的真正灭亡不是政府的灭亡军队的覆灭,而是这个民族的文化不再延续和继承。
一个强大的国家,它的文化总是会在周边甚至世界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进展乃至人类的进步。
当今世界,美国的强大已经是有目共睹,这不仅仅表现在它的经济科技军事这些方面,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全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美国文化的影子。
美国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渗透,不仅仅向人们展示着美利坚民族的思想高度和创新能力,更展示着这个民族的科技水平,甚至是向世界宣传着美国的政治思想,甚至使世界上很多人都向往美国,深深的埋下美国梦,并且在日后移民美国,为美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当今中国正处在民族振兴和国家改革发展的崭新关键阶段,而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既然文化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该从美国文化全球化中学习一些什么经验,让中国文化世界化,来让世界了解中国并学习中国、正确的看待中国呢?美国文化世界化主要表现在影视及歌曲、文学艺术、餐饮、体育、科技等方面。
通过这些方面的全球渗透,美国的思想逐渐进入了世人的日常生活中。
美国的影视世界一流,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已经成了电影界的巨头,而美国的奥斯卡也成为电影人梦寐以求的奖励,这是因为美国的电影不仅仅注重商业效应,更注重思想内涵,而且往往是用一种看似浅显的表述方式来表现主题。
美国的歌星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狂热的歌迷,那种美国式的歌舞方式被很多艺人模仿。
美国的文学艺术在继承了欧洲思想渊源的基础上融合了世界各地的风格和思维模式,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风格,并且这种风格深深的影响着各地艺术家的创作准则。
浅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文化渗透
关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现象的初步探究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1102级汉语国际传播方向马维康[摘要]:本文旨在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现象进行全方位的初步探究,分析其基本传播手段和在中国产生的影响,阐述其对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威胁,探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以及文化渗透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原因,借此为维护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抵制西方文化入侵提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全球化国家文化安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渗透1840年的鸦片战争,既是中国开始敞开国门、接触西方工业文明、融入世界统一体的开始,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开展大规模文化渗透的开端。
自此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文明和现代化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与中国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开始已难以置信的速度和力度冲击着中国人的神经。
在东欧剧变以及苏联解体之后,挟冷战之威,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对中国、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乃至全世界推行文化传播和文化渗透的步伐。
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宣传和推广的力度固然是前所未有的,但更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在中国也得到了空前广泛的认可和接受,所产生的影响之大更是史无前例。
所有这些现象我们都应该予以关注和研究。
一、国家文化安全的实质、基本内容和关键国家文化安全即主权国家的主流价值体系以及建立与其上的意识形态、社会基本生活制度、语言符号系统知识系统、宗教信仰等等主要文化要素免于内部或外部敌对力量的侵蚀、破坏和颠覆,从而确保主权国家享有充分完整的文化主权,具备同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协调一致、良性互动与不断创新的文化系统,并在人民群众中间保持一种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
国家文化安全,产生于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差异和不同,其本质是本国文化特质的保存和延续,基本内容包括:语言文字的安全、风俗习惯的安全、价值观念的安全以及生活方式的安全。
好莱坞电影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好莱坞电影文化对我国的影响现在的年轻一代都追逐好莱坞的大片,更有甚者,非好莱坞的电影不看。
的确,好莱坞的大制作给我们带来的强烈的视觉震撼冲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充分满足了我们的感官欲望,即使是在步出影院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仍然还停留在好莱坞大片的情景里,文化是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及其成果的积累和延续。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价值观作为最深层次的文化,是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态度反映出来的,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
可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同的文化。
而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同时也是表达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
以商业为目的的好莱坞电影,凭借菜单式、全球化的运作推广,在世界上无可辩驳地成了霸主,被看做世界电影的典范。
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很好地塑造、传播了美国形象和美国文化价值观,以至于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不得不担心美国“文化帝国”的侵略会压制甚至取代其他民族文化,造成文化价值的单一化。
好莱坞电影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除了美国大国的政治、经济、商业影响力,美国电影产业的制作模式,精巧的故事叙事方法等原因外,还有一种重要的内在因素,那就是好莱坞电影呈现的美国文化价值核心观念,而这种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价值观,因而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在好莱坞制作的大量电影中,都充分展示了这种美国文化价值观,其核心就是追求自由平等的个人主义、坚强乐观的进取精神、注重创新关注未来的科技意识事实证明,美国电影正被全世界不同人种、文化和信仰的观众接受着。
好莱坞电影的叙事风格、特技、明星制度、商业化运作,成为其他国家电影学习、模仿的典范。
而同时也成为美国文化传播的有效手段。
美国电影中内化的价值观念外在的表现是,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流行音乐、快餐、饮料、汽车、建筑、时装以及其它各个方面都打上了深深的美国烙印,这些与好莱坞电影极力宣传的美国生活方式不无关联。
强烈的美国文化价值观,“美国梦”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世界各地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人。
高低语境视角下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以美剧《纸牌屋》为例
首先,中国电视剧需要更加注重表达方式的低语境化。与西方观众相比,中国 观众更习惯于接受含蓄、内敛的表达方式。因此,中国电视剧在创作过程中应 该尽量避免过于直白、单一的情节和人物塑造方式,而是应该采用更为复杂、 多元的表达方式,以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
其次,中国电视剧需要注重价值理念的全球共通性。虽然东西方文化存在较大 的差异,但人类社会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是共通的。《纸牌屋》之所以能够获得 全球观众的和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反映了人性的真实、复杂和脆弱。因 此,中国电视剧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反映人性和社会的普遍问题,从而 引发全球观众的共鸣。
因此,《生活大爆炸》在高低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效果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 低语境方面,该剧以其轻松幽默的方式吸引了大量观众,但在高语境方面,由 于中美两国的科技和文化差异,观众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和接受剧中的一些元素。 这也提醒我们在进行影视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目标受众的文 化背景和接受程度,以确保其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首先,网络跨文化传播的速度快。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遍全 球,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息。美剧作为美国电视剧 的简称,通过网络传播,可以让全球观众在第一时间观看到最新的剧集。
其次,网络跨文化传播的覆盖范围广。网络的无国界性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再受 到地域限制,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观念。美剧通过网络传 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到美国的文化,也可以让美国人更好地了解其 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首先,在低语境方面,《生活大爆炸》以其轻松幽默的方式,让观众在欢笑中 领略到了美国的科技文化。剧中的四位主角,谢尔顿和莱昂纳德等科学家们, 以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理念,向观众展示了美国科技工作者的生活面貌。 此外,该剧还通过科学、历史、哲学等话题的引入,向观众普及了美国科技文 化中的一些核心理念。
了解中国文化在全球化中受到西方或美国文化影响或危害的案例
了解中国文化在全球化中受到西方或美国文化影响或危害的案例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文化入侵中国”已经成为现实。
这种文化入侵让我们民族的意识形态,道德观念和审美在一些领域里面,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甚至是严重的扭曲。
比如最近网络上热议的“人教版教科书”插画审美的问题,以及此前清华美院的师生举办的“咪咪眼”走秀事件等等,都是在西方审美的“恶意”引导下造成的。
这些类似“唐氏综合征患儿”式的审美,从文化“精英”的角度来看,属于“高级审美”,大众看不懂,是大众自己的审美层次低。
但是从大众的视角看来,这些所谓的“审美”,无异于是“文化侏儒”们在刻意迎合、讨好西方文化。
一旦接受了这种卑微的“文化侏儒”的心态,那么就无异于是“民族自虐”。
审美的扭曲,还是表现在明面上的,它对人的感官刺激很直观。
然而,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人的意识形态、行为准则方面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有时人们受到了影响还不自知。
举个比较明显的例子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现在几乎已经完全被西方文化摧毁了。
中国的一些孩子,现在甚至会公开在网络平台上,诅咒自己的父母。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如今的中国,已经涌现出了大量拥有“平权意识”和“普世价值观”的中青年人。
这些人永远用“国际化”的视角,去看待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冲突。
每当中国吃了瘪,他们绝对会“帮理不帮亲”。
然而,这一票中青年人,都是因为从小被人灌输了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成年后才会如此。
那么,西方文化入侵,到底是怎么接触到中国小孩子的呢?一、西方文化入侵的三个阶段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先聊一下“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明显区别。
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中华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中国人讲中庸、讲团结、讲集体意识。
我们尊重的英雄,是为集体牺牲个人利益的英雄。
比如“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再如“精忠报国的岳飞”。
西方文化是“个人主义”,他们注重“私权”,喜欢把“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之上。
美国影视文化在中国大学校园中的传播
[提要]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成为沟通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桥梁。
西方电影业逐渐进入中国人的生活,尤其是美国,其每天生产的电影无时无刻地渗透在中国人群中。
本文主要分析美国影视文化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生态观、伦理观、道德观的影响。
关键词:美国电影;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生态伦理观;道德观本文为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科技创新项目“当代大学校园中美国影视文化热潮解析”;指导老师:南方(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赵晓聪(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中图分类号:G1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2年12月19日一、概念影视文化即电影电视文化,由于建立在20世纪人类科技发展背景之上,而拥有了许多迥异于传统文化形态特殊性、复杂性和丰富性,基于这些特性,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爱情观、生态观、伦理观、道德观上。
爱情观是人们对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包括:爱情的含义,爱情在生活中的位置,对待失恋的态度等。
爱情观也是人生观的另一反映,并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生态观是人类对生态问题的总的认识或观点。
建立在生态科学的基础上,并概括了在人类-自然全球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哲学世界观,能够指导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
各种生态观的形成,同时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伦理观是按照风俗、习惯和观念的检验和反省为标准对行为进行判断的道德准则,具有道德的外在化、行为的客观化以及群体的规范化。
道德观是意识形态规则的认识和立场,是社会之间人们所处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
二、调查问卷情况及分析本调查问卷的对象为河北当代大学生,主要分为五部分,分别是大学生观看美国电影的基本情况,大学生对美国影视中所体现的爱情观、道德观、生态观、伦理观的理解,调查问卷人群为大学生,涉及大学生2,481人,以河北省28所高校为例,学校类型包括理工类、文史类、综合性、师范类、职业技术类,专业包括88个。
调查问卷显示:大约有85%的同学认为美国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例如一部分同学在观看《大白鲨》后认为动物袭击与人类的破坏行为有关,并且人类应该为之买单;另外15%的同学仍然持自己原有的观点。
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渗透
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得渗透美国文化价值观主要就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影响中国青少年得。
1、利用文化产业得优势进行文化渗透20世纪90年代,美国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一股强大得美国式力量,向世界各国辐射,对地球上几乎所有国家进行着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得单方面输出,并施加影响。
目前美国得文化产业居世界首位,成为最大得文化输出国,繁杂得美国文化商品超越地域、时空限制,到达五大洲得每个角落。
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迪斯尼、CNN(美国有线新闻网)、MTV流行音乐风行全球,好莱坞电影更就是深得青年人得青睐。
面对美国消费文化,尤其就是媒体(电影、电视节目、图书、音像制品与网络服务等)冲击着中国文化市场(特别就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些文化冲击变得更加明显、更加强烈、更加趋于白热化),中国青少年得价值观念就会潜移默化地西方化或美国化。
目前中国在经济、技术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文化产业不够发达,不能够满足有些青少年衣食住行高标准得需求,使青少年对美国产生崇拜、向往之情。
一部分青少年得文化价值重心偏向西方文化,“西化”思想在这些青少年中深受欢迎。
此外,美国还将其她国家与民族得文化资源拿来,根据自己得需要对其她文化加以改造,即进行“美国化”之后,据为己有,再重新推广到世界各地,不仅为其带来高额利润,而且达到宣扬美国民族主义与文化至上观念得目得。
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得动画片《花木兰》就就是一个鲜明得例子。
《花木兰》就是中国流传下来得传奇故事,讲述一个女孩特别孝敬父母,代替年迈得父亲从军得英勇故事。
其主题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得孝道。
而在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得动画片《花木兰》中,其主题已经变为女性对自我价值得追求,孝道得主题居于次要地位。
中国一些青少年可能会产生迷惑,主题到底就是什么。
也许10年、20年后,《花木兰》得传统主题会被“实现自我”得主题所取代;由此推知,如果更多传统题材得文化遗产被西方国家开发利用与篡改,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可能会面临丧失得危险。
对美国文化输出活动的认识
三、美国文化霸权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表现 (一)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美国的文化霸权政策是对中国的“和平演变”主要工具。美国 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生活方式,经由各种渠道,不断对我们发 生影响,这种异质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维持社会向心力的凝聚 因素。
(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美国文化渗透对我国传统的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带来了影响和 冲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商品和消费方式的进入,使西方 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和道德观念不 断渗入,对我国传统的儒家道德和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二、 美国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的明显表现
美国上世纪五十年代针对我国制定的极其机密的《十条戒令》, 其中一、二、三条就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
一、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 年· · · · · · · 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二、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 影、书籍、电视、、宗教传播。 三、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让他们的头脑 集中于:体育表演、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 及宗教迷信。
如何对待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
一、推进文化产业进程,构筑强大 的民族文化产业。 二、建立有效的国家文化安全预 警系统,强化文化安全法制建设。
三、强化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建设,提 高警惕,积极采取措施,从根本上抵制 美国文化霸权主义入侵。 四、我们在积极汲取西方文化中先进、 富有创造力的成分的同时,一定要加强 对青少年正确人生信仰、价值观的引导 和培养。
1、大学生中的考证热、考研热、追求
热门专业等等都是实用主义的表现,这 种思想的过度发展导致了大学生价值观 的偏离以及心理状态的浮躁。
2、 美国对其生活方式的消费方式的大力宣扬 使得大学生普遍产生了一种“崇洋媚外”的思 想倾向,出国热、留学热等等现象也是这种 风气的表现。 3、在这种外来文化的强势进攻下,我国传统文 化便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当前教育界过 分注重英语的作用,忽视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 育、导致学生的汉语水平极其有限,欣赏我国 传统文化作品的能力大大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美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感觉美国有很多节日,在我国大受欢迎,是好奇还是为了时尚,又或者是文化“侵略”中国人总是爱“跟风”别人做了什么事,他也要去体验一把,具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对目标很盲目,浪费很多时间去做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做完之后又没什么感悟。
老师讲家庭文化的差异,“在中国是以自己的家为社会,而在美国他们把社会当成家,”在中国有这样一句话“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上霜”这种心里就造成了人们总是以自己为中心,虽然小时候经常教育孩子要乐于助人,但当他们走上社会就会有人告诉他们,有些事情即使是对的你也不能去做,因为有时候你会被牵扯进去,一起很多麻烦,这样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先顾好自己再去管别人,这也就是所谓的以家庭为社会的原因吧。
而在美国他们有着自己思想和观念,他们不愿意在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去浪费时间,在美国没什么不可能,所以他们敢作敢为,自己认定是对的就会努力去证明。
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很强,他们认为社会就是家庭,是他们共同去维护和建设的。
他们需要自由和平等社会,并且有着自己的信念。
美国人认为这个自由平等的社会就是他们的大家庭,需要自觉的去维护尊重她。
后来讲美国的内战,感觉美国的内战就像中国的“斗地主”解放黑人奴隶,给他们平等和自由,没有了奴隶制的束缚,他们会做得更好,解放黑奴是不是,解放生产里呢,美国内战废除黑人奴隶制对美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决定着美国的未来发展,和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