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课完整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课文原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课文原文观潮浙江海阳有个动人的地方——戴公浦,那里有个著名的游泳场。
海灯亮了,西瓜都卖完了,天渐渐黑了。
睡梦中,我听得掌声回荡在我耳边,像春雷似地轰鸣。
我赶紧坐了起来,把窗帘拉开。
虽然天空没有星星,可大地却更加明亮,夜鳃像天空一样,就像阳关照耀的辉煌,又像霹雳撕破黑夜的寂静。
那一片,无边无际的灯光,像一片已布满了,细细碎碎的星光和月光,映得城市如今变得更美丽。
城门全部打开,我听见一种声音,一种特别激动人心的声音。
于是我也跑过去,那里热闹得很。
在大队长的带领下,我们一步步走进游泳场。
只见到上百艘的渔船,正迎着龙游般得矫健的大浪潮催挤而来。
而那里头,好像已临死前的狩猎,发出了一种最后的嘶叫。
“杨戏歌”在我心口响起,然最后的一声,终于升得更高,到了最后。
我们都望着那些人,他们成了无比庄重庄严的景象。
然后,他们攥住了双拳,高高将他们举起,高高地向前一伸,向大海转过个身,来开发新的战场。
我确定,浙江的大地再一次震动起来,全军那边,英勇身姿一直向前直奔。
每个人都像黑暗中的黑熊他们从南方疾驰还在奔驰在东方;穿了一件樱红色的军装,脖颈上挂着络,没有波纹。
但脱下来,月光像黑鹰一样降落在他们身上的是返家那一刻。
在我眼前,我看到了那一个身姿挺拔的英雄时刻。
向前,向南方......「课后思考」1. 描述一下戏歌中人们的身姿和动作。
2. 你认为为什么说戏歌是最后一声?3. 作者应该经历了什么样的感受来描写戏歌的情景?4. 请分析一下这篇短文中的修辞手法。
以上是《观潮》的课文原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蝴蝶的家》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 课《蝴蝶的家》课文原文、学问点及教案课文原文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 天是那样的消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处处都是湿的。
这不是难为蝴蝶吗?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焦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快,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焦急。
但是,一位小朋友格外确信地说:“它们和我们一样,确定有家。
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赶忙飞回家里去哩!”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人家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蝶来避雨。
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
松林里呢,处处是水珠滚坠。
园里的花是它们的家吗?花儿自已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 ? 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焦急了。
它们的家会不会是在桥下面呢?这也未可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里从没见过有蝴蝶落到石头上的呀!那它们会不会是藏在树叶下面?这倒有些说得过去但我也从没见过蝴蝶在树叶下面避雨呀,而且树叶也经常被风吹得翻转不定,被雨冲刷得透湿,也不像是蝴蝶的家呀!我真为蝴蝶焦急了。
一个女孩对我说:“雨后,蝴蝶就会重出来,在阳光里飞。
它们是那么快活,那么明媚。
我想,它们肯定是藏在一个隐秘的家里。
它们的家肯定秀丽而香甜,不像家雀儿似的,一下雨就飞到人们冒着炊烟的屋檐下避雨。
肯定是这样的。
”她的话说得倒是不错,但我却总没见到过下雨时的蝴蝶到底藏在哪里。
谁要是能说给我,我就不焦急了。
学问点一、多音字嚷:rǎng叫嚷rāng嚷嚷雀:qiǎo家雀儿què雀跃二、词语解释躲避: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课件)
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
激趣导入
潮汐是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 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 运动,潮水一般出现在日出和日落时, 是由于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增大,导致 海水受到引力影响,然后出现涨潮。
识字解词
我会读
yán yì áng dùn dǐng fèi 盐屹昂 顿 鼎 沸
guàn hào bēng zhèn shà yú 贯 浩 崩 震霎余
初读感知
多音字
号 闷
hào 号码 háo 号叫
mēn 闷热 mèn 憋闷
初读感知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篇课文描写了钱塘江 大潮的盛况,展现了潮来 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 象。
精读感悟
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1
2
3-4
5
指出钱塘 潮来之前, 江大潮是 钱塘江上 描绘了钱 “天下奇 的景色以 塘江大潮 观”,且 及观潮的 来时的壮 这一称赞 人很多, 观景象。 由来已久。 热情很高。
分别从以上三个 方面找出近距离描 写潮来时的词句?
颜色白:浪翻滚、千万匹白色战 马;
声 音山:崩地裂、颤动。
精读感悟 “再近些,只见白浪
翻滚,形成一道六米多高 的白色城墙。”这句话运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更具体形象,描写了浪头 之高、范围之宽,潮水之汹涌。
比喻
精读感悟
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 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 来;那声音如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 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 被震得颤动起来。
赏析:把浪潮向前涌动比作“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说明水势大、速度快,势不可挡;把潮声比作山崩 地裂,说明声音大、气势非凡。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课文原文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现在,这句话依然适用。
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知识点**【字词学习】**字:迹、腾、雾、纷、梨、善词:依赖(lài)、农耕(gēng)、船舶(bó)、哲(zhé)学、潜(qián)入深海**【重点句子】**1.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百万年的总和。
2.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三首》【优质版】PPT课件(完整版)
9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还记得这首 诗的作者是谁吗?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 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 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 《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 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降 费 须逊输
感知诗意
你能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吗?
古诗大意
梅和雪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这可愁坏了文人墨客,难以评议二者的高下。其 实,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却 又输给了梅所带的一段清香。
读完了《雪梅》这首 诗,我们知道了梅和雪的 长处分别是: 香 和 白 。
古诗精讲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暮江吟》的作者是( 白居易 ),诗中表现 红日西沉时景色的诗句是(一道残阳铺水中 ), 表现新月东升的诗句是( 可怜九月初三夜)。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背诵上节课学习的古诗《暮江吟》。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后两首诗——《题西林壁》《雪梅》。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传世。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填一填,背一背
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
一道(残 )( 阳 ) 铺水中, 半江(瑟 )( 瑟 )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 露)似( 真珠)( 月)似(弓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繁星》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繁星》课文原文及知识点《繁星》课文原文:夜晚,我常常躺在床上观察星空。
星星真美啊,好像一粒粒金黄的砂糖,闪闪发光。
有的星星静静地挂在天上,有的星星慢慢地向西边走,好像在串夜班。
小时候,我常常想,这些星星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一天傍晚,在我们小区的广场上,有一位神秘的叔叔给大家做了个讲座。
他告诉我们那些亮晶晶的星星,是太阳的一些邻居,它们是闪烁着的太阳光。
叔叔还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在晚上看到一颗明亮的星星放大了的话,那一定不是一颗普通的星星,它可能是一颗吞噬了其他小星球的大恒星——比如有名的盾牌星、北斗星。
叔叔讲完后,我更加痴迷于星星了。
我决定去图书馆借一些关于星星的书回家看。
我发现,星星不仅有大小之分,还有颜色之别。
它们是天空中的明星,组合成各种美丽的形状。
牛郎星、织女星就是这些星星中著名的一对,它们有一个浪漫的故事。
同时,我还了解到星星也是有距离的。
最接近我们的邻居星系是大犬座星系,它离我们有200万光年远。
光年听起来好像很大很远,但对于宇宙来说只是个微不足道的距离。
宇宙是如此广阔,充满了神秘和奇迹。
我现在知道了星星的秘密,它们不再是神秘的存在,而是一个个迷人的故事。
每当我看到星星在夜空中闪烁,我心中就充满了无尽的梦想和遐想。
知识点:1. 星星的形象描写:通过比喻“一粒粒金黄的砂糖”以及“闪闪发光”等形容词来描绘星星的美丽光芒,营造出美好的夜晚氛围。
2. 星星的运动规律:用“静静地挂在天上”和“慢慢地向西边走”等词语描述星星的运动,呈现出星星的运动特点。
3. 星星的身份:通过神秘叔叔的讲座,揭示了星星是太阳的邻居,闪烁着太阳光的事实。
同时提到了一些特殊的星星,如盾牌星、北斗星,增加了知识的广度。
4. 星星的形状:介绍了牛郎星、织女星这一著名的星星组合,表达了星星的美丽以及浪漫的故事。
5. 星星的距离:提到了最接近地球的邻居星系大犬座星系,以及离地球200万光年远的事实,表现了宇宙的广阔和星星的遥远。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海到底是个什么样儿?潮又是什么样的?有多大?它是怎样产生的……”汽车在颠簸不平的公路上前进,我的脑海里翻腾着一连串的问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秋晚的江上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__________本诗作者刘大白。
花牛歌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__________本诗作者徐志摩。
【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4.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过程与方法】以朗读、感悟、联想为主,以诗歌特有的音律美,引导学生感受对大自然风景的喜爱。
同时,运用多媒体音乐、画面营造氛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自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大自然、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难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秋天的诗。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哪些景物,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用一幅画导入: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引起学生思索。
这样美得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同学们,你们喜欢《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歌吗?喜欢的话就赶紧读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画一画:画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
4.认一认:出示生字,生词,开火车认读。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远古时候,天空和大地都没有,唯有一片浩瀚的混沌。
在这无边的混沌中,有一个叫盘古的人。
他睡在一个大蛋中,十八万年了,大蛋终于破了。
盘古自蛋中走出来,拿起斧子砍向混沌。
混沌一分为二,形成了地球和天空。
盘古越来越大,他不停的砍下自己的身躯附到地球上,眼泪变成了河流、血变成了江河湖泊。
他变成人们祭拜、敬奉的神。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情节。
2.能够描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及作用,理解盘古神话的文化内涵。
3.利用语文学习开启想象和创造之门。
教学重点
1.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情节。
2.能够描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及作用,理解盘古神话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1.利用语文学习开启想象和创造之门。
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激起对盘古神话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天地的形成史上出现过奇怪的事情吗?”。
2. 学习
学生分组自行阅读课文,并讨论彼此的理解。
3. 学生表达
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背诵和朗读,表达对盘古神话的情感和认识。
4. 语文拓展
老师引导学生围绕盘古神话展开创意写作,例如:自己创作一个完全不同于盘古神话的开天辟地的故事,或者描绘盘古创造事物的过程。
5. 总结
回顾本堂课所学,总结盘古神话的文化内涵。
总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盘古神话中的文化内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结合自身学习经验进行语文拓展,形成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课文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观潮》课文全文描写了农历八月十八观潮日钱塘江观潮的壮观场面。
观潮课文内容选自赵宗成、朱明元的《喜看近日钱塘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观潮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注:《观潮》课文内容选自赵宗成、朱明元的《喜看近日钱塘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料袋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和当地的特殊地形有关。
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
杭州湾外阔内窄,呈喇叭形,东面的湾口宽达一百公里,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三公里。
涨潮时,海潮从湾口涌入,向西奔涌而来,受两旁渐狭江岸的约束,水面越来越窄,涌潮后推前阻,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钱塘江观潮课文重要词语解释:天下奇观——天底下罕见的壮丽景观横卧——横躺的意思笼罩——像笼子丝的罩在上面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若隐若现——形容隐隐约约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水天相接——水和天相连山崩地裂——指发生强烈地震时的响声,本课涌来描写潮水的声音,带有夸张的意味。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本课选编了两⾸现代诗,它们均寄情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诗⼈的某种情感。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第3课《现代诗⼆⾸》课⽂原⽂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的芦苇, 也妆成⼀瞬的红颜了。
__________ 本诗作者刘⼤⽩。
花⽜歌 花⽜在草地⾥坐, 压扁了⼀穗剪秋罗。
花⽜在草地⾥眠, ⽩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在草地⾥⾛, ⼩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在草地⾥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的青峰。
__________ 本诗作者徐志摩。
【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第3课《现代诗⼆⾸》教案1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理解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
4.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过程与⽅法】 以朗读、感悟、联想为主,以诗歌特有的⾳律美,引导学⽣感受对⼤⾃然风景的喜爱。
同时,运⽤多媒体⾳乐、画⾯营造氛围,让学⽣独⽴思考、独⾃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进⾏爱⼤⾃然、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
难点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搜集关于秋天的诗。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本课⽣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说说《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哪些景物,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内容。
难点 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
教学过程: ⼀、谈话导⼊ ⽤⼀幅画导⼊:⼣阳西下,照红了江⾯,晚归的鸟⼉低飞在江⾯之上,引起学⽣思索。
这样美得景⾊,我们现代的诗⼈刘⼤⽩会⽤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起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秋晚的江上》这⾸诗歌吗?喜欢的话就赶紧读读吧。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秋晚的江上(刘大白)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花牛歌(徐志摩)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穂剪秋萝。
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知识点一、多音字尽jǐn(尽管)jìn(尽头)溜liū(溜走)liù(眼尖手溜)三、近义词倦—累一瞬—一霎霸占—侵占四、反义词斜—正扁—圆五、理解词语归巢:返回巢穴。
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芦苇:草本植物,生长在浅水里,茎中空。
一瞬:转眼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红颜:指貌美的女子。
霸占:倚仗权势占为己有;强行占据。
偷渡:偷偷通过封锁的水域或区域,现多指偷越国境。
滴溜溜:形容旋转或流动。
文中指花牛的尾巴甩得速度快。
六、词语搭配(头白)的芦苇一(穗)剪秋罗甩得(滴溜溜)七、词语扩展ABB式词语:滴溜溜慢吞吞慢腾腾香喷喷辣乎乎甜津津软绵绵八、句子解析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归鸟倦了,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
鸟倦实在也是人倦。
2.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鸟翻双翅,抖落斜阳,这种夸张的描写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通过“妆”和“红颜”二字,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3.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的滴溜溜。
“滴溜溜”一词形象的写出了小花牛的活泼、可爱。
九、问题解疑1.《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碧空清江、倦鸟归巢、夕阳西下、芦苇在夕阳的映衬下变得格外漂亮的画面。
2.怎样理解《秋晚的江上》中的“鸟儿”和“斜阳”?“鸟几”代表人,“斜阳”可以理解为人要做的事。
一开始,鸟儿背负着重担(斜阳)努力飞行,面当完成任务(抖落斜阳)时,眼前一片红色,此时鸟儿该多么高兴、轻松啊。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完整版课件(含课后题答案解析)18牛和鹅
也许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这只老公鹅,它用全身的 力量来拖我,啄我,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乎被它 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和它一样高呢!
“拖”“啄”“扇动”“扑打”,这一系列 鹅的动作,写出了老公鹅因为“我”的胆怯 而变本加厉欺负“我”的样子。
思考:紧急情况下,谁来救“我”了?他又是 怎么做的呢?
当下便转过头来用角把人抵撞得头破肚裂。而鹅的瞳孔则生 得太小,把人看成一种极高大的怪物,一见人,就吓得浑身 发抖,不敢走动。
观音娘娘得知这一-情况, 当即施展神通,把牛和鹅的眼 珠转换过来。牛换上鹅的眼珠后,把人看成是很大的巨物, 从此就服服帖帖地由人支使,就连小孩子牵着它,它也驯驯 服服。而鹅换上牛的眼珠后,则把什么东西都看小了。因此 无论比它大十倍百倍的人或畜走过它身边时,它都要伸在脖 子啄咬一下。
句;第七处批注则对作者的情感变化进行了分析。由此可 见,我们给文章作批注时,可以从文章的内容、人物的 情感、语言特点、人物塑造、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也 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2.一边默读一边画出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 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解析:熟读生字。在熟读生字的基础上熟读课文。 “我”在见到鹅时,感到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会追过来。 被鹅袭击时,“我”吓得腿软了,跑不动,又哭又叫。
对牛:欺负它,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用树枝 去触它的屁股、扳牛角、骑牛背、捶牛背。 对鹅:害怕,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绕个大圈 子走过。
说明了“我们”对大家说的话深信不疑,表 现了儿童天真无邪的天性。
朗读课文第5—12自然段,思考:有一次“我”被鹅欺 负,金奎叔是怎么解救“我”的呢?
有一次,我们放学回家,走过池塘边,看见有四只 大白鹅在靠近岸边的水里游。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 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 看见了会追过来。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繁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繁星》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繁星》课文原文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三年前,在南家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
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是一个静寂的夜。
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
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
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
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__________本诗作者巴金。
【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繁星》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昧、坠、怀”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以及不同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会描写景物,理解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以及不同的感受。
2.把握文章的写作技巧,了解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学会表达自己观察后的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冰心的诗集《繁星》中的片段,引导学生想象繁星满天的景象。
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天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导语:晴朗的夜晚,星光灿烂。
冰心先生在闪烁的星光中听到它们的对话,原来它们在互相赞颂啊!而当我们仰望星空,又会产生哪些遐想呢?你们是否会想起那些动人的传说?是否会想一探星空的奥秘?是否想起远方的某位亲人?……有一位作家,他经常独自仰望星空。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课文原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课文原文课文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的地方。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覆盖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假设隐假设现。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似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似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江面上照旧风号浪吼。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知识点1、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形成钱塘江是浙江省的河流,下流入杭州湾。
钱塘江大潮之所以特别宏伟,是因为钱塘江的出海口地形特殊。
出海口宽达上百公里,到了澉浦,收缩到二十公里,而到了盐官镇附近,江道又猛收到三公里左右,因此,外宽内窄,呈喇叭形。
海潮来时,以每秒十米的流速,簇拥着大量的海水向江内推进。
由于里边江道突然变窄,所以大量潮水被两岸夹住;又加上这一带河床上下悬殊也很大,从而向东流的江水冲击着由东向西涌来的潮水,前浪叠后浪,互相拥挤、堆积,进到盐官镇时江道最窄,形成峰。
于是激起一道数米高的白浪水墙,形成出名中外的天下奇观。
每年农历八月十七、十八日,正是观潮的时候,所以人们竞相前往海宁观潮。
2、词语解释横卧:横躺着。
本课指钱塘江横如今人们眼前。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 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暮江吟• (y√ín jīn)
骚• (s√āo zāo) 人
阁(gé •
g√ē)
笔
只缘 •
(yán
yuÇn)
逊(sūn •
x√ùn)
色
输(sū •
sh√ū)
赢
二、辨字组词。 墓( 墓地 ) 暮( 暮色 ) 费( 费事 ) 沸( 沸腾 )
逊( 逊色 ) 孙( 子孙 ) 峰( 山峰 ) 锋( 锋利 )
夕阳照射到的地方,江水呈现出一片红色;夕阳没有照射到
的地方,江水呈现出青绿色。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课文结构
《暮江吟》
白居易
露水 月亮 景色美丽
课文主旨
《暮江吟》通过描写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时, 江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美景,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从侧面表 达了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横看
横看 成岭
侧看
侧看 成 峰
远看
近看
抬 头 仰 望
低 头 俯 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话是因果倒装句,先写出诗人没有看清庐山的真正 面目,然后笔锋一转说明原因:因为“我”身处庐山之中 视野太狭窄所以只能看到局部,而看不到庐山的全貌, 只有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习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课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识记本课“洛、榆、畔、帐”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5、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6、激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引用诗词的兴趣。
7、通过三首诗词的对比学习和拓展,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学习重点:1、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
2、通过细读,感悟“绿”字的妙用。
学习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同学们,你们到过长江吗(到过或没到过)今天老师带你们到长江北岸去好不好
生:好!
师:我们要游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
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而“京口”这灵秀之地,诗人们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诗题:《泊船瓜洲》---王安石,生读题。
(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
因为“泊”字是多音字)
师: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瑰宝,今天又到了边游览边欣赏古诗的时候了。
3、同学们,你们喜欢“瓜洲”的风景吗你们喜欢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千古绝唱的诗吗
生:喜欢。
师:看看课文中的图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先去读一读这首名诗吧。
4、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
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中的间、重、还三字的读音”。
3、分小组诵读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
指名说说每个诗句的意思。
师:读后,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4、指名回答。
生:我觉得诗写得很好,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5、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
(二)
1、重点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师:诗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
生:“绿”。
师:为什么?
生:用“绿”字最能表现出勃勃生机的春天。
师:王安石在写这句时也许不是一下子就想到用“绿”字,他也许在推敲着,大家想一想,王安石可能会用到哪些字眼呢?
生1:“到”
生2:“入”
生3:“吹”
生4:“满”
生5:“来”
生6:“戏”
师:大家读读,比较一下,效果相同吗?
生:不同
师:用“绿”最好,老师也同意。
这“绿”在诗句应如何解释?
生:“吹绿了”
师:“绿”字原来是形容词,在这里变成了什么词?
生:动词
2、齐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指导把“绿”字读好。
3、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
生: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
师:那就和你的小组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4、小组之间互读、练说。
5、小组代表发言。
6、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7、那就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
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全班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奇丽风光。
这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9、指名答。
(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0、是呀,诗人放眼望去,看见了——
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12、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
(感受到春天里的“绿”有着层次关,远近各不相同;“绿”还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14、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三、激发知识冲突:
1、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
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儿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
简介: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
3、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
4、引导学生从“一水间”“只隔数重山”“又”“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
(指名答)
5、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知识
1、“每逢佳节倍思亲”,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思念呀!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吧!
2、这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诗人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
3、同学们,你们继续说说有关思乡的诗词吧!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一)
1、齐诵读《泊船瓜洲》。
2、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呢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的思乡之情呢(二)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
(注意读准“意万重”“聒”)
3、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
指名答)
4、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小组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5、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
(指数名答)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
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
指名答)
7、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
8、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9、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
10、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
(齐读)
11、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
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二)
1、学生任选一首诗进行背诵。
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指名答)
3、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
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得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
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感人的诗词吧。
(三)
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指名答)
3、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4、学生练写。
五感情升华
三、激发知识冲突
1、读一读第今天学习的三首古诗词,想一想这三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点,(都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但是诗人在表达方法上各有千秋,比较一下这三首古诗词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你还知道那些古诗词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之情?课后收集一些读或背诵给同学听,比较一下这些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总结三首诗词,整理对比学习本课的思乡诗词。
再收集一首填在末尾。
独立或合作学习收集到的诗词,完成下面表格中的空格。
(整理表格如下)
题目作者背景思乡缘由作者表现表达特点
《泊船瓜洲》王安石奉诏入京春意浓追问明月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秋思》张籍客居洛阳见秋风寄写家书叙事抒情含蓄感人
《长相思》纳兰性德征旅途中遇风雪辗转难眠写景叙事倾诉心声
四、拓展延伸知识
1、说说课外的思乡的诗词
2、说说王安石的其他诗词
作业设计:
1.背诵、默写两首思乡的诗词。
2.积累摘抄课外的思乡的诗词。
板书设计:
5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王安石奉诏进京春意浓追问明月何时还《秋思》张籍客居洛阳见秋风寄写家书意万重《长相思》纳兰性德征旅途中遇风雪辗转难眠倾诉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