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10b52a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1c.png)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汇总一、人物称谓类1.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2. 丈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3. 丈妇: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4. 先生:对有学问者的尊称。
5. 朕:古代帝王自称。
6. 臣:官员对帝王的自称。
7. 妾:女性自称。
8. 鄙人:谦辞,对人称自己。
9. 仆:谦辞,对人称自己。
10. 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
二、地点、方位类11. 山水:泛指自然风光。
12. 江河:泛指河流。
13. 江湖:指四方各地,也指流浪四方。
14. 朝廷:指帝王处理国事的地方。
15. 乡关:家乡。
16. 塞外:指长城以北地区。
17.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地区。
18. 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19. 江右:指长江下游北岸地区。
20.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三、时间、节令类21. 旦暮:早晨和傍晚。
22. 朔望: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
23. 期年:满一年。
24. 亭午:正午。
25. 夜阑:夜深。
26. 久远:很长时间。
27. 须臾:片刻。
28. 朝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暂。
29.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30.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
四、事物、器具类31. 舟楫:船只。
32. 辇毂:帝王的车驾。
33. 缗钱:古代货币单位。
34. 箪瓢:简朴的生活用具。
35. 簪缨:古代贵族的冠饰。
36. 弦歌:音乐。
37. 笔墨:书写工具。
38. 书简:书信。
39. 鞍马:马匹和马鞍。
40. 琴瑟:乐器。
五、动作、行为类41. 策马:驱马前行。
42. 赴任:前往任职。
43. 逃遁:逃跑。
44. 采纳:接受意见或建议。
45. 叩问:请教。
46. 献策:提出计策。
47. 赋诗:作诗。
48. 赋文:作文。
49. 赏赐:给予财物。
50. 惩罚:实施惩戒。
(文档第一部分完毕,后续内容将继续补充)六、心理、情感类51. 怅然:形容心情不愉快的样子。
52. 惊骇:非常害怕。
53. 欣慰:内心感到安慰。
54. 感激:深深感谢。
55. 怅惘:因失意而感到迷茫。
2023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
![2023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https://img.taocdn.com/s3/m/ca9eda6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b.png)
2023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1.爱:①吝惜,舍不得;②喜爱,爱护;③怜惜,同情。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什么,什么地方;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3.被: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穿,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4.倍:①一倍,加倍;②背向,背着;③违背;④背叛,反叛。
5.本:①草木的根或茎干;②根源,来源;③根本、基础的东西;④特指农业;⑤本来的,原来的;⑥副词,本来。
⑦根据,掌握;⑧底本,版本。
6.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②庸俗,浅陋;③看不起,轻视;④谦词,谦称自己。
7.兵:①兵器,武器;②士兵,军队;③军事,战争;④用兵器伤害人。
8.病:①重病,生病;②筋疲力尽;③毛病,弊病;④担心,忧虑。
9.察:①仔细看,观察;②看清楚;③考察,了解,弄清楚;④明显,精明。
10.朝:①读zhāo,早晨;②朝见;③朝见,拜见;④朝廷;⑤朝代。
11.曾:①音同“增”,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②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可译为“连……都……”;③曾经,念céng;④竟然。
12.乘:①驾车,乘车;②骑马,乘船;③登,升;④趁着,凭借;⑤出现,发生;⑥追逐;⑦ 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辆(量词);双泛指兵车(名词);有时又代“四”(数词);⑧顶着,冒着。
13.诚: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果真”。
14.除:①台阶;②清除,去掉;③修治,修整;④拜官,被任命。
15.辞:①言词,话语;②命令,借口,托辞;③文学,文辞;④讲话,告诉,致辞;⑤推辞,不接受;⑥告别,辞别;⑦古代的一种文体。
16.从:①跟随,使……随从,依从,听从;②参与,参加,从事;③由,自;④同“纵”,念zòng,与“横”相对,特指“合纵”;⑤堂房亲属。
文言文实词积累50个
![文言文实词积累50个](https://img.taocdn.com/s3/m/8056a21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5.png)
文言文实词积累50个1. 安:安稳,安定。
如“风雨不动安如山”。
怎么,哪里。
如“安能辨我是雄雌”。
2. 被:被子。
同“披”,穿。
如“将军身被坚执锐”。
3. 倍:加倍。
通“背”,违背。
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 本:草木的根。
根本,基础。
本来,原来。
5. 鄙:边境。
浅陋,无知。
如“肉食者鄙”。
6. 兵:兵器。
军队。
战争。
7. 病:疾病。
生病。
困苦不堪。
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8. 察:观察。
明察。
考察后予以推举。
如“察臣孝廉”。
9. 朝:早晨。
朝廷。
朝代。
10. 曾:曾经。
竟,竟然。
如“曾不若孀妻弱子”。
11. 乘:坐,驾(车)。
趁着。
量词,一车四马为一乘。
12. 诚:诚心。
确实,实在。
如“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3. 除:清除。
拜官授职。
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4. 辞:言辞。
推辞。
告别。
15. 从:跟从。
顺从。
参与。
如“弟走从军阿姨死”。
16. 达:到达。
通达,明白事理。
17. 当:对着,面对。
应当。
在(某时或某地)。
18. 道:道路。
道理。
学说。
④说。
19. 得:得到。
能够。
同“德”,感恩。
如“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0. 度:计量长短的标准。
制度。
度过。
④估计。
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1. 恶:罪恶,不良行为。
厌恶。
怎么,哪里。
如“恶能无纪”。
22. 发:出发。
发出。
打开。
④头发。
23. 伐:砍伐。
讨伐,攻打。
夸耀。
如“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24. 方:方形。
方圆。
正,正在。
25. 分:分开。
分配。
名分,职分。
26. 奉:捧着。
侍奉。
供给,供养。
27. 负:背。
依仗。
辜负。
④失败。
如“胜负之数”。
28. 复:恢复。
再,又。
29. 盖:大概。
句首语气词。
遮盖。
30. 故:缘故。
旧的。
故意。
④所以。
31. 顾:回头看。
看。
拜访。
④反而,却。
32. 固:坚固。
顽固。
本来。
33. 归:返回。
归还。
归属。
34. 国:国家。
国都。
35. 过:经过。
过错。
超过。
④拜访。
36. 好:美好。
高考常考的文言40个实词虚词
![高考常考的文言40个实词虚词](https://img.taocdn.com/s3/m/f932653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2.png)
高考常考的文言40个实词虚词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考的40个实词和虚词是考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这些实词和虚词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掌握它们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结构。
以下是高考常考的40个实词和虚词的总结:
实词:
安:安定、安宁;
奉:侍奉、供奉;
间:间隔、缝隙;
就:完成、实现;
视:看、注视;
出:出现、露出;
生:生命、生存;
坐:坐着、受罚;
鄙:轻视、鄙视;
操:节操、操守;
信:诚信、信任;
之:的、助词;
以:用、因为;
薄:轻视、不厚道;
恶:厌恶、不好;
病:疾病、痛苦;
顾:顾虑、考虑;
策:计策、策略;
独:独自、特立独行;
伐:进攻、讨伐;
盖:遮盖、覆盖;
故:所以、因此;
好:喜好、喜欢;
劳:劳力、勤劳;
就:完成、实现。
虚词:
以、于、则、而、若、所、之、焉、也、乃。
这些实词和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可能会有所不同,考生需要在具体语境中加以理解和记忆。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一些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的情况,这些都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和理解。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全汇总,一定要收藏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全汇总,一定要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4d277c3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7f.png)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全汇总,一定要收藏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不可缺少的,而文言文要注意的就是实词虚词等,下面介绍文言文中实词都有哪些,希望对高考备考考生在语文复习中有所帮助。
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
隐蔽,躲藏)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陪郑(通“倍”,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凡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即用兵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兵力十倍于敌时就包围它,五倍于敌时就进攻它,两倍于敌时就分化它,以造成绝对优势,然后将其各个击灭。
和敌人势均力敌时有战胜敌人的能力,数量少于敌人时有骚挠(“逃”为“挑”之借字,训为“挠”)敌人的能力,力量弱于敌人时有避开敌人的能力。
)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助词)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名词)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形容)3.鄙人不知忌讳。
2024届 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指导 教学PPT
![2024届 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指导 教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afb6bf7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5.png)
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
【偏义复词】
• 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 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 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 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只 有“舟”的意义,而没有 “楫”的意义) • 去来江口守空船(只有 “去”的意义,却没有“来” 的意义)
• 1、语义相近 • 今又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 园:种树的地方。 • 圃:种菜的地方。 • 2、语义相反、相对 • A、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 不宜异同。
②表对象(对、向;给,替) ③表目的(为,为了) ④表原因(因为) ⑤表时间(在,当) (3)助词
表疑问、感叹、反诘等(呢)
所 (1)助词 ①“所+动词” (……的) ②“为……所”(被……) (2)名词(处所) (3)表概数(大概) (4)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凭借(用来……的方法) ②表原因(……的原因)
以 (1)介词 ①表对象(把) ②表工具(拿、用) ③表身份(凭……身份) ④表原因(因、因为) ⑤表凭借(按照、凭借) ⑧表时间(在) (2)连词 ①表并列或递进
(而、又、而且、并且) ②表承接(而,或省去) ③表目的(来、用来、以致) ④表因果(……的原因) ⑤表修饰(而,或省去)
(3)副词(通“已”,已经) (4)动词(认为)
四、焉 (1)代词 ①第三人称(它) ②表疑问(什么)
(2)语气助词 ① (啊、呢、了) ②表停顿
(3)兼词(于是) (4)助词(然……的样子)
【双音节文言虚词】
1.不啻(不止、不亚于、无异于、至多) 2.比及(比至、逮至)(等到了) 3.得无(得亡、得微)(该不会、莫非、恐怕;能不) 4.而后(才、方才) 5.而况(何况) 6.而已(罢了) 7.否则(不然就) 8.何其(胡其、曷其、奚其)(为什么、怎么”;多么,怎么” ) 9.何况(表递进) 10.何如(若何)(怎么样、什么样) 11.几何(多久、多少” ) 12.可得(可得而、可得以)(可以、可能) 13.奈何(怎么,怎么办) 14.且夫(再说) 15.若此(如此、这样)
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精讲(实词1-50)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新高考区)
![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精讲(实词1-50)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新高考区)](https://img.taocdn.com/s3/m/b56b8b1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0.png)
大动干戈
【经典真题】
【经典真题】 19 、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 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 介绍汉字习性的演变特点。
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 、简明 、连贯;③不少于40字 。(4分)
汉字字形演变表
【答案】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步减 弱 、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 。从“⻥”“⻥ ” 等字来看, 小篆以及之前的汉字与图画 相关,象形性强, 笔画繁复;之后象形 程度减弱, 字形逐步简化。
(2)李陵曰 “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 【2024新课标II卷】 (1)吾求公数岁, 公辟逃我, 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2)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 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 【2024全国甲卷】 (1)操使霸出二人,霸曰 :“霸所以能自立者, 以不为此也。” (2)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 以此负汝。
①劝请;②互相劝酒;③你们这些人;④类;辈;⑤撰写;⑥连 、跟着 。相随属:接连出现;
⑦类 、辈, 指某一类人
比较学习 赴,如 ,适 ,往,之
“如”与“适”“之”同义 。“如+地点”=“适+地点”=“之+地点”
“赴”的意义是将身投入,往往指投入水火 。 “往”多不接宾语(不用时期用法有差异, 了解即可)
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 【我有亲父兄】 “亲”,有血缘关系的
飞》 “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
【陵事亲孝】 “亲”,父母
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取独
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
【彼之不死】
“之”,取独
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 【迨诸父异爨】
高考文言文—常见文言实词300个
![高考文言文—常见文言实词300个](https://img.taocdn.com/s3/m/477be673a417866fb84a8e58.png)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1—160)1、哀伤心,悲痛,哀叹同情,怜悯伤悼(为……哀叹)2、爱喜欢,喜爱爱护,爱惜,顾惜吝惜同情爱戴吝啬3、安安定,安逸,安适使……安哪里怎么安慰容4、按用手压或摁压抑,止住巡行,巡视追究,查究5、案通“按”审察,察看6、拔超越,超过攻下拔出7、白清楚下对上告诉洁白明白,昭雪8、败①破败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促织》②败坏,毁坏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训俭示康》③失败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④打败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秦晋殽之战》⑤凋残,衰落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秋声赋》9、拜①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问者爇香于鼎,再拜……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促织》拜送书于庭(拜:行过叩拜礼)《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拜谢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拜:拜领)《秦晋殽之战》③拜见,拜会拜夫人于堂上《左忠毅公逸事》④授予名位或官职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陈情表》⑤接受任命于是辞相印不拜《指南录后序》○6拜上,呈上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10、报①报告,告诉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似报主知《促织》②回答,答复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报复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④报答,酬谢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苏武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未报秦施而伐其师《秦晋崤之战》⑤报效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滕王阁序》○6通“赴”,到……去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11、暴①突然屡撩之,虫暴怒《促织》②同“曝”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③暴躁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④凶恶,残酷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⑤暴露,显露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12、备①具备,完备,齐全而神明白得,圣心备焉《劝学》②防备,准备行则备一夕之卫《秦晋崤之战》师劳力竭,远主备之《秦晋崤之战》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指南录〉后序》③周到备极护爱《促织》④备有左佩刀,右备荣臭(此处为挂着)《送东阳马生序》13、被①覆盖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②表示被动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并序)》操吴戈兮被犀甲《国殇》③被子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④遭受,蒙受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左忠毅公逸事》14、倍①加倍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过秦论》②同“背”,违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15、悲①哀痛,伤心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黄州快哉亭记》②眷顾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史记·高祖本纪》③思念,同情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④叹息,感慨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16、北①北方将军战河北,臣哉河南《鸿门宴》②特指元军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③向北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④败逃,败逃的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过秦论》⑤相背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战国策》17、背①脊背,背面,反面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左忠毅公逸事》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苏武传》②背上背着草屦,背筐,手长镵《左忠毅公逸事》③背离,背叛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鸿门宴》而皆背晋以归梁《伶官传序》④离开,引申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⑤背诵因使人背而诵之,不失一字《三国志·王粲传》18、奔①跑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黄州快哉亭记》②逃亡至京口,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19、本①草木的根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②本来,原来予本非文人画土,甘受诟厉《病梅馆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传》③来源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诸子喻山水》④探求,考察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⑤抄本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指南录〉后序》20、彼①指示代词,那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前赤壁赋》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②他,他们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彼实构吾二君《秦晋崤之战》③别人,对方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21、逼①接近,迫近细赡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促织》②强迫,威胁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兄弟《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2、辟①开,打开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②开垦,开辟辟病梅之馆以贮之《病梅馆记》③同“避”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秦晋崤之战》23、蔽①遮住,遮掩,掩护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前赤壁赋》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②掩饰,隐藏,蒙蔽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谏太宗十思疏》24、毕①完,完成,结束语未毕,余泣、妪亦泣《项脊轩志》六王毕,四海一(此处为完结,指为秦所灭)《阿房宫赋》公阅毕,即解貂覆生《左忠毅公逸事》②使……结束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全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25、便①有利,便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沦》②能说会道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③就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④合适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6、遍①到处,普遍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促织》②全,全部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训俭示康》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诸子喻山水》27、表①外,与“里”相对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关怀古》②表明,表白无人信高洁,谁为表寸心《在狱咏蝉》③给皇帝的奏章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④标记,作标记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雍水《察今》28、并①合并,吞并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沦》②并行,并列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③一起,都,一并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促织》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苏武传》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苏武传》④并且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不能行捉矣《促织》29、伯①排行第一,老大,伯父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②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晋侯秦伯田郑《左传·僖公二十年》③古代一方的首领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④同“霸”桓公,五伯之上也《韩非子·难四》30、薄①微薄,薄弱不终岁,薄产累尽《促织》②迫近,逼近,靠近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③轻视,看不起不薄今人爱占人《戏为六绝》④(土地)贫瘠薄田五十顷《三国志·诸葛亮传》⑤与“厚”相对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曼》○6浅薄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31、泊①停船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②恬静,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诫子书》32、博①宽广,广博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②换取,讨取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促织》33、步①行走,步行(专指不借车马徒步行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秦晋崤之战》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鸿门宴》②脚步,步伐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促织》③举足两次为一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阿房宫赋》34、栽①裁衣服,剪裁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②同“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③裁决唯大王裁其罪《韩非子》35、苍①深绿色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前赤壁赋》②灰白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36、操①拿着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传》②从事,担任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③掌握,控制,操作津人操舟若神《列子·黄帝》④操守,品德虽贾人,有贤操《汉书·张汤传》37、草①草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苏武传》②在草间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指南录〉后序》③初稿.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左忠毅公逸事》④结草:报恩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情表》38、策①计策,策略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归而求救国之策《〈指南录〉后序》②竹制的马鞭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③拄着拐杖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39、曾①曾经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训俭示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并序)》②竟,竟然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前赤壁赋》③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此儿当及其曾祖《晋书》40、差①差别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史记·萧相国世家》②差错,错误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礼记·经解》③稍微地,比较地吴公差强人意《后汉书·吴汉传》④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阿房宫赋》41、尝①品尝尝之而甘于口《荀子·荣辱》②试探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权术·心术》③副词,曾经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过秦论》家有老妪,尝居于此《项脊轩志》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42、长①长(与“短”相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蒹葭》方首长胫《促织》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②擅长敢问夫子恶乎长? 《孟子二章》③长久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前赤壁赋》④一直,经常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⑤生长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而茂之也《种树郭橐驼传》⑥增长,成长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⑦年长的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训俭示康》⑧列在首位的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石钟山记》⑨年纪大,辈分或职位高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说》⑩长久的,久远的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诸子喻山水》○11长句: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并序)》43、超①一跃而上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秦晋崤之战》②遥远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平原忽兮路超远《国殇》③超过听言则远超于上圣《十渐不克终疏》44、朝①朝拜,朝见,上朝先轸朝,问秦囚《秦晋殽之战》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项脊轩志》②使……朝拜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③朝代(朝廷)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陈情表》④早晨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苏武传》45、陈①陈列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②陈述陈情表《陈情表》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苏武传》③陈旧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④通“阵”,交战时的战斗队列勿击堂堂之陈《孙子兵法·军争》46、称①声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训俭示》②号称,称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黄州快哉亭记》③称颂,赞许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④适合,符合,相称称心快意,几家能够《与妻书》⑤称量度而取长,称而取重《商君书》47、诚①确实,的确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诚既勇兮又以武《国殇》此为宰相厅事诚隘《训俭示康》②真心,真诚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陈情表》③如果,果真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48、出①出,出来备他盗出人与非常也《鸿门宴》②出去,外出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③逃出果以富得罪出亡《训俭示康》④拿出,交纳因山己虫,纳比笼中《促织》⑤产生,发生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⑥出现,显露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古之圣人《〈指南录〉后序》⑦超出,超过其出人也远矣《师说》⑧出任,调任予出官二年《琵琶行(并序)》⑨出兵,出征使出师于东门之外《秦晋殽之战》⑩使……流出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苏武传》49、除①台阶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苏武传》②去掉,清除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左忠毅公逸事》③授官。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文言文实词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文言文实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d1119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19.png)
(一)字形推断法
• 想一想: • “丰则贵籴,歉则贱粜”中“籴”“粜”的含义。
• 籴是买入食粮的意思,粜是卖出食粮的意思,推断根据 是:“籴”“粜”大家比较陌生。可根据字形,推断为会 意字,跟“食粮”有关,意思是买进食粮、卖出食粮。
• 字形对于推断词义有比较大的作用。通常来说: • 钅(金)、木、氵(水)、灬(火)、土:与五行有关。 •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与兵器有关。 • 马、牛、羊、犭、鸟、虫、隹:与动物有关。 • 讠(言)、辶、忄(心)、彳(行):与行为有关。 • 纟:与丝麻有关。贝:与金钱有关。 • 尸:与身体有关。女:与妇人有关。 • 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 • 求:与毛皮有关。旨:与美味有关。 • 页:与首有关。目:与眼有关。 • 皿:与器具有关。宀、户:与房舍有关。 • 攴:与敲击有关。辛:与刑具有关。 • 歹:与死亡有关。片:与文书、文件有关。
• 2.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形容词带宾语后,具有了动词的性 质,它和宾语的关系是动宾关系。
• (项伯)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 善:与……交好。
• 3.形容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绿:使……变绿。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 • 耻:以……为耻(把……当作耻辱)。
文言文实词
突破文言基础知识 扫除文言文阅读障碍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 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高考对 文言实词不论是采取单独设题直接考查,还是融会到翻译 中间接考查,变化的只是情势,不变的是实词在文言文中 的基础地位。
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是翻译题,考查 点多为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 复词和词类活用等。 一、5类文言实词分类突破
专题02 文言文实词(课件)-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新高考版)
![专题02 文言文实词(课件)-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新高考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a431c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7.png)
知识讲解 古今异义
很多考生会把古今异义词当成现代汉语的词语来解释,这势必会影响 到对句子意思的把握。要想避免这一误区,考生要做到如下几点:
1.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所以当 我们在古代汉语中看到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节词时,通常要警惕其是不 是古今异义词。
2.依据时代气息做出判断。有些古今异义词按现代意义解释后,明 显与作品所属时代的特征不相吻合。例如古文中的“中国”在现代汉语中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当时根本就没有这一概念。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
考点解读
“常见文言实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不仅仅是考查文言实词知识,还考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涉及的主要考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 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文言现象,考生要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对文 言实词做出正确、合理的推断与解释。
T11-B.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 变为勉强令人满意。
明确:“隐若一敌国”的意思是“其人威重能和一个国家相当”。 “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说法错误。
知识讲解 古今异义
【2022新高考卷Ⅱ】原文:……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 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 祠堂,恭俭如此。……
T11-C.片善,文中指微小长处,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 中的“片”意思不同。
片:①微小,微少;②量词;③单,只。
明确:“片甲不留”的“片”字作量词,意为一片铠甲都没留下来, 形容全军覆没。二者含义不同。说法正确。
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
![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https://img.taocdn.com/s3/m/2636b54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1f.png)
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
1. 爱:喜爱;热爱;爱护;爱惜;吝惜;通“薆”,隐蔽;吝啬;亲爱的。
2. 安:抚慰;安置;使……安定;安稳;安定;哪里,怎么;哪里,哪儿。
3. 被:被子;覆盖;施加;遭受;表示被动;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披散。
4. 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加倍;通“背”,违背,背叛。
5. 本:草木的根;草木的干、茎;根本;本业;庸俗,浅陋。
6. 兵:兵器;士兵,军队;战争;军事。
7. 病:重病;弊病;生病;使……成病态;担心;责备;困苦;疲劳。
8. 察:细看;看清楚;详审;明察;考察和推举;精明。
9. 朝:朝见;拜访;朝廷;朝代;对,向;早晨。
10. 曾:曾经;竟,竟然;通“增”,增加。
11. 乘:驾,坐。
12. 从:跟随;依顺;从事;依傍;使……跟从;随从的人;指堂房亲属;通“纵”,合纵的盟约。
13. 当:遮挡;对等;占据;应当;掌管;判决;表处所;表时间;表必然;表未来的时间;通“倘”,表假设。
14. 道:道路;途径;道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120个实词及翻译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120个实词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4c3251ae518964bcf847c7d.png)
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译文:爱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教他的孩子。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欢,爱好)译文:秦皇喜欢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译文:不吝惜物产丰饶的地方。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惜,吝惜)译文:如果当初韩、魏、赵三国国君各自爱惜自己的领土。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慕欣赏)译文:我唯独爱慕莲花的从淤泥中生长却不受泥的沾染。
2.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译文:(房子)不被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么)译文: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志向呢?(3)然后得一夕安寝。
(安逸)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4)则易扶安,与盟结好。
(安抚,抚慰)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安置,安放)译文:距山十里地有王平在那里安营扎寨。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哪里)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7)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养生)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专有。
(8)既来之,则安之。
(使…安)译文:他们既然来了,就得让他们安心。
3.被(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2)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译文: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3)将发行吟泽畔。
(通“披”披散)译文: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
(4)闻妻言,如被冰雪。
(覆盖)译文: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象盖上冰雪一样。
(5)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译文: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4.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译文: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2)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译文:怎么能用灭掉郑国来加强邻国(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译文: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亲人5.本(1)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译文:还是返回到根本上来吧(2)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译文:现在保存这稿本不忍心废弃,在路途中用收抄录下来(3)予本非文人画士(本来原来)译文: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4)此之谓失其本心(原本的)译文: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性(5)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译文: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6.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整理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d5becb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d.png)
当
1.怀宾身当战伐(面对)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假如)——《六国论》
3.一夫当关(把守)——《蜀道难》
道
1.则指道以明之(引导)
2.就有道而正焉。(道德,德行)——《论语十二章》
3.行军用兵之道。(方法)——《过秦论》
4.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志向,理想)——《报任安书》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彰显)(美好的)——《大学》
3.名实已明。(明了,清楚)——《答司马谏议书》
4.明于治乱。(懂得)——《屈原列传》
5.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光明)——《登泰山记》
乃
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的)——《伶官传序》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竟然)——《石钟山记》
居
1.武灵王平昼闲居(平素、家居)
2.居为奇货。(积储)——《聊斋志异·促织》
3.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登泰山记》
4.居则曰。(平素、家居)——《子路曾皙公西华侍坐》
抗
1.邓公抗言于孝景之朝(大声)
2.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匹敌)——《过秦论》
3.欲出力助上以抗之。(拒绝)——《答司马谏议书》
克
非
1.非以养欲而乐志也(不是)
2.觉今是而昨非(错误)——《归去来兮辞》
3.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不是)——《劝学》
负
1.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倚仗)
2.苍山负雪(覆盖)——《登秦山记》
3.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失败)——《六国论》
4.见犯乃死,重负国(对不起)——《苏武传》
5.使负栋之柱(承受)——《阿房宫赋》
4.宰严限追比。(官府限期办好公事)——《促织》
毕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119e1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0.png)
1. 安:安定、安逸、安心、安宁2. 颁:颁发、颁布、颁赏3. 备:完备、详备、准备4. 本:根本、基础、本来5. 鄙:边远之地、鄙陋、庸俗6. 毕:完毕、完成、已经7. 病:疾病、生病、弊病8. 察:观察、察看、考察9. 朝:朝见、朝拜、朝庭10. 曾:曾几何时、未曾、曾祖11. 乘:乘车、乘马、乘船12. 从:跟随、随从、从来13. 殆:危险、危殆、殆尽14. 打:击打、敲打、打击15. 道:道路、道义、道德16. 得:获得、取得、心得17. 多:多少、多寡、丰收18. 非:非难、非议、非礼19. 给:给予、供给、给养20. 高:高远、高尚、高明21. 更:更改、更换、半夜三更22. 故:故人、故地、缘故23. 顾:顾念、顾虑、顾盼24. 观:观察、观赏、观看25. 果:果然(副词)、果真(副词)、果实(名词)26. 几:几乎、几案、几乎27. 俱:俱全、一起、俱备28. 假:假借、假托、放假29. 间:时间、空间、间隔30. 见:见面、看见、接见31. 解:解释、解说、缓解32. 就:接近、成就、就学33. 举:举荐、选举、举一反三34. 据:依据、根据、占据35. 居:居住地、隐居地、居然36. 具:具备条件。
工具。
详细。
情况。
37. 决:决定。
解决。
判断。
38. 绝:断绝。
阻绝。
过绝。
极点。
39. 仅:仅有。
将近。
仅仅。
40. 径:小路。
斜路。
比喻小道。
比喻捷径。
比喻邪道。
比喻直接的方法。
比喻简捷。
直接。
独辟蹊径。
比喻为人耿直,不随世俗。
(又)同“竟”表示另作别论。
41. 竟:完毕。
终了。
到底。
全。
整。
从头到尾。
居然。
竞然。
究竟。
平心静气,神情爽快。
竟然。
(与“卒”同)同“竞”,互相竞争,比较本领。
同“卿”,意气相投,相知甚深。
(又)同“镜”。
照,映照,审查,查考。
42. 具:详细,详尽,周详,完备,丰盛,具体,准备,设备,安排,待命(听候命令)。
另见jù)。
其中jù作为工具义有动词,如俱备(准备妥当);名词,如家俱(家具);形容词,如俱全(完备)。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课件33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课件33张](https://img.taocdn.com/s3/m/1cbe66d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f.png)
①“谷”,原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现在北方的“谷
示例
”专指小米,南方的“谷”则专指稻谷。②“锲而不 舍,金石可镂”(《劝学》)中的“金”,原来泛指一
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3.词义转移 阐释 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
示例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中的“告诉 ”,古义指“申诉(苦衷)”,现在指“对某某人说”。
②辐射式:词义的引申环绕着一个中心向不同的方向展开,各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紧密度相同。例如:
【词语的意义】
本义
引申义
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因为它使用比喻 的手法,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 义的一种。例如:
【词语的意义】
本义
引申义
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因为它使用比喻 的手法,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 义的一种。例如:
1.思考下列词语的古义和变化类型,完成下表。
词语 河 臭 走 怨 恨
卑鄙
古义 黄河 气味 跑 仇恨,怀恨 遗憾,不满 地位低,见识浅
今义 泛指一切河流
难闻的气味 步行 埋怨
仇恨,怀恨 (语言行为)恶劣
变化类型 词义扩大 词义缩小 词义转移 词义弱化 词义强化 感情色彩变化
2.思考下列词语的古义和变化类型,完成下面表格。
“此三者,吾遗恨也”(《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恨”,古义 是“遗憾”,今义是“仇恨”。
6.感情色彩变化
阐释 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示例 的“风流”,古义是“杰出,英俊;有才华”,褒义词;今义是“ 生活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贬义词。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课件43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课件43张](https://img.taocdn.com/s3/m/be96bf6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d.png)
1、古今异义
3、义项转移 涕(古:眼泪;今:鼻涕) 偷(古:苟且;今:偷窃) 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 走(古:跑;今:步行、行走) 狱(古:案件;今:监狱) 牺牲(古:指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牛、羊、猪等牲
畜;今:指为了某种目的舍去自己的生命或 权利)
பைடு நூலகம்
1、古今异义
4、感情色彩变化 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 爪牙(古:武臣、得力帮手;今:坏人的党羽) 恨(古:遗憾;今:仇恨) 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
代词,“于”是介词。 如: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2、用于句尾,“之乎”的合音。“之”为代词,
“乎”是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 如: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4、兼词
盍——“何不”的合音,其中“何”是疑问代词, “不”为否定副词。
如:盍各言尔志? 叵——“不可”的合音,可直接译为“不可” 如:居心叵测(成语) 耳——“而已”的合音词,可译作“罢了” 如: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
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指“作”,“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指“去”,“离去”)
2、偏义副词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指“姥”, “婆婆”)
②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指“兄”, “兄长”)
3、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 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 比较特殊的现象。
3、词类活用
(4)名词用作状语 C.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译成:以“XX”,凭借“XX”,用“XX”。 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童子隅坐而执烛。内立法度,务耕织。 译成:在“XX”。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实词推断技巧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实词推断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0775ed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11.png)
微点小练P130
(1)虽蒙宽宥,犹执谦退。(《后汉书·王梁传》)宥 :______(_1_)_宥__:_宽__恕__。___【__虽__然__受__到___宽__恕__,_仍__然__坚___持__谦__逊__退__让___。__】__(2)百姓怨望 而海内(叛2)矣望。:怨(恨《、过不秦满论。》【)望百姓怨恨,天下背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3)。擢(:提《拔陈。情【表受》到)擢过分提拔,恩宠优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议治乱之 本根,求(4祖)治宗:之安故定事。。【(讨《论润安州定谢与上混表乱》的)治根本,寻求先代帝王办事的旧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消息盈虚, 终则有(始5)。息(:增《长庄。子【·秋万水物》生)息息与衰减进退有始有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益跅(tuò) 弛,不问(6生)跅产:,与遂“大弛困”,寻同死义富,放阳纵。。(《【周更维加城放传荡》不)羁跅,不过问家中的生计,于是 :______极__端__困__顿___,不___久__死__于__富___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纟:与丝麻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尸:与 有关。
身体
女:与 有关。冖妇:人与 有关。
笼系罩:与 有关。求:与 有关。 捆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09年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总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浅易的标准:1.体裁:叙事为主、写景、抒情、说明及一般的说理文次之,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寓有哲理的小品文。
2.内容:较少出现生疏的古文化常识或艰涩的古文化背景,少用典故。
3.风格: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古白话不在考查之列)。
刘国正先生曾举出了四部书作为浅易文言文的代表,它们分别是:《孟子》、《史记》的传记部分、《梦溪笔谈》、《聊斋志异》。
具体的考点要求:1、理解(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见《导引》118,以下出处相同)(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24)(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130)(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36)2、分析综合(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143)(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143)(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43)3.鉴赏能力(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43)(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43)迎考策略立足课内,辐射课外高考文言文的考查,无论实词、虚词、句式、文句理解,还是语段翻译,无一不是源自课内;历年考点的设置,几乎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
因此,立足课内,辐射课外十分重要。
一般说来,课内篇目可反复3—4遍。
第一遍,利用晨读、自习、晚修等,将课本中所有文言篇目,按照由高三到高一倒的顺序,自行通读串讲一遍。
第二遍,以单元为单位,抓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注意前后联系,总结规律。
同时积累关键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配以一定的课外练习,体现知识体系的联系性、相关性和取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的精神。
第三遍,以课外文段为主,辐射课内已学知识。
凡涉及课内的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用法等都呼应贯通来理解记忆。
另外,每天分头给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在课内找例解,以“每天5—10个”的方式进行。
第四遍,以综合练习为主,练习出题,练习答题,学会找点、设点、解点,吃透关键实词、虚词以及句法、用法等。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步骤由于受考试时间的限制,又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考生必须具有独立解题、快速答题的能力,面对一篇完全陌生的文言文,不少考生心理上比较紧张,缺乏自信,又害怕时间不够,匆忙答题,结果思路混乱,判断偏移,欲速不达。
下面就以上问题,给同学们介绍古文解答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1、读题和解题一般来说,文言试题解题阅读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整体阅读要求(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
(2)、能大概明了“6个问题”,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或做什么事,能懂六七成即可。
第二步:细读题目要求(1)、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项。
(2)、利用好最后那道题,最后一题的命题往往是有三项正确,有一项不符题意,这一项的错误也往往是个小问题,所以通过看最后一题,可以帮助了解全文内容。
实词解释也是一样。
第三步:重读全文。
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
这一步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纠正前两步出现的偏误,因此是一个复核、验收、深入理解的过程。
特别提示:有些学生在读文章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考生中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
必须明白,高考所选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
所以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借助各种力量,善于前后推导,一步步走完解读过程。
在解决个别难点和正确把握文意、准确翻译文句时。
要善于借助“字形分析法”和“邻字辅助法”来推断,进而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
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
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
文言解题的“三步阅读法”是经过许多学子高考实战经验总结出来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熟练掌握和运用,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2.审题从以往高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题时丢分往往丢在不注意审题上,例如问的是“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有些考生往往忽略“直接”或“言行”这样的重要词语,造成所答非所问。
或者问“正确的一项”却选“错误的一项”,或者是平时训练多了,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当出现“间接表现了”或“反衬出”之类要求时,又不能进行正确答题了。
因此,在做文言练习时,要切实完成文言应试阅读步骤,注意审好题,多积累一些考试经验。
3、解题(以20XX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为例)(1)、词语解释①和所学课文呼应。
如第11题,“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中“讽”与课文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相近,因而不可能是讽刺;“咸私哂其矫饰焉”中“哂”与课文“侍坐”中“夫子哂之”相似。
②和现代汉语呼应。
如“恐为身礼品,每遇人尽礼遇”中“遇”与今天说的“善遇之”相同,后半句“遇……尽礼”合在一起为“以礼善待”之意,故“优待”错。
③和上下文呼应。
如第12题,“咸私哂其矫饰焉”中“焉”用在动宾结构“哂其矫饰”之后,很明显是语气词,“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焉”用在动词“问”之后则是代词。
④和句子结构呼应。
如“为伯父让之所鞠”中“为……所”构成被动句式。
(2)信息筛选题一看题干中的陈述对象,如第13题,陈述对象是裴矩,而答案D项说的是太宗,故排除。
二看题干问的是哪一方面,本题问的是“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而C项第一句答的是裴矩为人乖张,故不合要求;其他还要看是不是这个人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以这种方式所为,有没有张冠李戴、前后颠倒等。
(3)内容理解题除了看人物、时间、地方等有没有弄错,还得看人物的行为、主张等,看有没有添加、删改、遗漏等。
强调和原文呼应、吻合。
如第14题C项,裴矩主张立即回京总观大局,而非主张立即平定。
其他项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
(4)赏析评价题要看作者的态度和文段背景。
司马光在本段中主要强调一方面(表动)而非双方面(即表动则影随)。
我们应当注意,《资治通鉴》本身就是给君王作辅正,司马光当然站在劝谏君王的角度论事。
而《旧唐书》则是站在裴矩的角度。
(5)注意人物形象的发展和变化往年的人物形象或忠或奸,都一贯到底;而去年文言文的人物形象开始丰满起来。
甚至不同典籍中的相同人物形象也可能不同甚至完全相反。
我们要辨证地看待人或事。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的是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
高考对实词考查常常是固定的唯一的意义,这就是需要具备根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
一、文言常见实词的范围此条款要注意两点:1、在文中的含义,这是所给的条件;2、常见的实词,这是考查的范围。
什么是文言常用实词?一般地说,凡是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不同的字均可算是文言常用实词。
高中语文课本所列文言常用实词表共列了360个文言实词(准确数字为248个)。
中学生起码要掌握的至少为120个。
二、文言常用实词的特点单音性——单音词占绝大多数,双音词主要是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偏义复词以及外来词,为数不多。
多义性——这和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原则上是一样的,但现代汉语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
近义性——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古代汉语中可能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于"看"的动词有20多个;"马"的名词也有20个以上。
活用性——可以按习惯临时改变语法功能,用作其他词类,名词可用作动词、副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又可以活用为名词,又有使动、意动等特殊的动宾处置关系。
通假性——用语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这在今天看来类似于写错别字,但在古人是一种习惯。
了解近几年高考文言实词的命题规律1、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一题中考,分值为3分,几乎每年必考。
2、题型:①、要求考生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② 、判断古今同义或异义的情况。
要求考生以比较来辨别词义的差异,求得正确。
实词复习的内容1、古文中单音节词和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关系。
单音节词是古代汉语词汇的主体,文言文中的一个字常常是词。
尤其要注意的是,有时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节词连用,正好是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词语,这就容易形成错觉,造成理解上的错误。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析:卑鄙,是单音节次,“卑”和“鄙”连用,“卑”指出身卑微,“鄙”指见识短浅,举止粗俗。
它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卑鄙”的意义不同。
2、古今异义文言文中相当一部分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今有了不少变化,词义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或褒贬色彩发生变化。
因此复习时一定要注意这种情况。
如:江河、亲戚、爪牙等附:古汉语中常见的单音节词古今异义整理(前古义,后今义)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凶恶、凶残)加(更;增加)假(借助;不真实的)信(的确;书信)河(黄河;泛指江河)橹(盾牌;划船的工具)赢(背负;胜或获得)走(跑;不行)次(水边、驻扎;量词)向(从前;对、朝或偏袒)穷(困厄、不得志;贫困、穷)率(一概、全部;率领、轻率)再(第二次;又一次)原(推究;原来、原则)床(坐具;卧具)抑(或者;抑制)归(女子出嫁;回来)比(等到、紧挨、并排;比较)渠(他、它;水道)去(离开、距离;往)阳(水的北面,山的南面或南坡;太阳、)怒(振奋、大鹏展翅起飞的气势;发怒)危(高;危险)但(只;但是)略(夺取;简略)将(请;将要)或(有人、或许;或者)爱(吝啬;喜爱)固(本来;坚固)诸(之于、之乎;众、各)择(区别;选择)隐(哀怜、不忍;隐藏或隐瞒)稍(逐渐;稍微)诚(果真、如果;真诚)赞(引见、介绍;称赞)拜(授官;一种礼节)除(授官;除去)安(养生;安定、安然)鄙(边境;轻视或粗俗)池(护城河;水塘)摧(伤心;破坏或折断)汤(热水、开水;较浓汁液)按(查究;压住或按照)都(大;都市或全)病(困苦至极;疾病)必(果真、如果;一定、必然)齿(年龄、岁数;牙齿)伐(功业、夸耀;坎)顾(拜访;回顾或照顾)会(恰逢)聚会或会议)间(参与;中间或间隔)控(拉;控制或控告)迁(放逐;迁移)景(大、日光;景致或情形)害(嫉妒;祸害或害处)摄(整理、整顿;吸取或保养)遣(休、被夫家赶回娘家;消除或派遣)冒(涂盖、敷上;冒充或向外透)奇(适宜;特殊的或惊异的)要(邀请、相约;要求)严(尊重;严格或严密)卒(死,终于;士兵)寻(不久;寻找)章(花纹;文章或图章)速(招致;速度快)寝(丑陋;睡觉)古汉语中常见双音节的古今异义整理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掌管某项工作的人)行李(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等)夫人(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爪牙(得力助手或武士;比喻坏人的党羽)丈夫(男子;女子的配偶)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保养)山东(崤山以东;山东省)婚姻(儿女亲家;结婚)非常(意外的变故,不平常;十分,很)行路(路人;走路)根本(树木的根部;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地方)学者(求学的人;有专门学问的人)经营(搜集、保存;筹划、组织)逢迎(迎接;说话、行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上路(高高的道路;走上路程)于是(从此;连词)从而(跟从、来;因果连词)行为(品行是、品行作为;举动)小学(小的方面学习;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痛心(痛恨;极端伤心)不必(不一定;不需要)颜色(脸色、容颜;颜料或色彩)智力(智谋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可怜(可爱、可惜;值得怜惜)空中(中间是空的;天空)便利(吉利;方便)私人(心腹之人;非公家的)老大(年龄大;排行第一)首领(头颅、生命;某些集团的领导人)可以(可以凭借、可以用;可能或许可)浩荡(荒唐;水势浩大)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自由(自作主张;不受约束)作案(作几案;进行犯罪活动)交通(交错相通;水陆运输的总称)失意(意见不合;不得志)成立(长大成人、成人立业;开始存在)县官(官府;县令)告诉(向上报告;让别人知道)然后(这样以后;顺承连词)果然(饱的样子;与事实相符)卑鄙(低微而鄙俗;品行恶劣)流涕(流眼泪;流鼻涕)约束(规约、盟约;限制、管束)同气(同胞兄弟;同类)亲戚(内外亲属;族外亲属)无道(无人谈论;没有道德修养)生日(生活一天天的;出生日)中国(中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无论(更不必说;连词)左右(皇帝身边的近臣;方位或约数)无赖(活泼顽皮;品行不端)指示(指给……看;上级传达下级的命令)感激(感动愤激;深深地感谢)从容(言语举动适当得体;不慌不忙)因为(于是写;因果连词)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困境)开张(广泛扩大;开业)青春(明媚的春光、春天;青年时期)具体(形体完备;明确、不抽象)痛恨(痛心遗憾;仇视愤恨)结束(整好装束;完毕)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为正义而死)往往(处处;常常)中间(中间夹杂;里面)扶老(拐杖;扶着老人)猖獗(跌倒,引申为“失败”;猖狂无忌)不过(不超过;转折连词)恰恰(莺啼和谐之声;正好)大风(麻风病;大的风)用心(因为用心;用功或肯动脑筋)中间(当中夹杂;当中)烈士(有节操、有抱负的人;为革命牺牲的人)美人(歌伎、宫妃;美貌女子)前进(上前进献;向前行走或思想进步)肉食(享受优裕的大官;肉食食物)或者(有的人、有些人;选择连词或者副词)致意(抒发心情;表示问候)会计(聚会商议;财务计算的人)何苦(哪怕、怕什么、怎怕;不值得做,犯不着)无赖(胡作非为、活泼好玩;流氓、无理取闹)作文(写文章;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形容(形体容貌;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豪杰(有声望地位的人、英雄人物;才能初中的人)风流(杰出、英俊,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3、一词多义单音的文言实词大多是多义词,因而接触时一要清楚它几种常规的解释;二要根据语境判断句中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是用作名词还是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