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阮秀琴)第六章-4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
作业:准备二本习题本,每周上交一次; 习题讨论课:根据需要,有的章节内容 授课结束后,有一次习题讨论,并对相 关的概念、公式进行小结(要求同学事先 做好复习)。 网上答疑:c224@
第一章 气体的pVT关系
本章要点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混合物 2. 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压缩因子
3、真实气体的p-Vm图及气体的液化
通过实验数据绘制p-Vm图,找出临界点。详 见P.16图示。 在临界点处,饱和蒸气与饱和液体无区别。 超临界流体:温度、压力略高于临界点的 状态。特点:密度很大,具有溶解性能。 例如:CO2超临界萃取、超临界反应等。
1.4
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适用于极低压下的气体。 当压力较高时,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用于 真实气体将产生偏差。 那么如何来描述真实气体(Real gas)的状态 方程,曾提出过近百种状态方程,最典型 为: 范德华方程、维里方程。
1Pa⋅m3 = 1J
2 理想气体模型
(1)分子间力--兰纳德-琼斯(Lennard-Jones)理论 无论以何种状态存在的物质,其内部的分子之间 都存在着相互作用。
相互吸引 分子间相互作用 相互排斥
两分子间总的相互作用势能E为:
E = E吸引 + E排斥
A B = − 6 + 12 r r
A--吸引常数 B--排斥常数
B
VB* 纯B物质的体积
nRT V= = p
(∑ nB ) RT
B
p
nB RT = ∑( ) =∑ VB* p B B
上式表明:理想气体混合物的体积具有加和性。 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混合后的总体积等于混合前各组 分的体积之和。 适用范围:理想气体混合物、低压力的真实气体混合物。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气体的pVT 关系1-1物质的体膨胀系数V α与等温压缩系数T κ的定义如下:1 1TT p V p V V T V V ⎪⎪⎭⎫ ⎝⎛∂∂-=⎪⎭⎫ ⎝⎛∂∂=κα试导出理想气体的V α、T κ与压力、温度的关系?解:对于理想气体,pV=nRT111 )/(11-=⋅=⋅=⎪⎭⎫⎝⎛∂∂=⎪⎭⎫ ⎝⎛∂∂=T TVV p nR V T p nRT V T V V p p V α 1211 )/(11-=⋅=⋅=⎪⎪⎭⎫ ⎝⎛∂∂-=⎪⎪⎭⎫ ⎝⎛∂∂-=p p V V p nRT V p p nRT V p V V TT T κ 1-2 气柜内有121.6kPa 、27℃的氯乙烯(C 2H 3Cl )气体300m 3,若以每小时90kg 的流量输往使用车间,试问贮存的气体能用多少小时?解:设氯乙烯为理想气体,气柜内氯乙烯的物质的量为mol RT pV n 623.1461815.300314.8300106.1213=⨯⨯⨯==每小时90kg 的流量折合p 摩尔数为 133153.144145.621090109032-⋅=⨯=⨯=h mol M v Cl H Cn/v=(14618.623÷1441.153)=10.144小时1-3 0℃、101.325kPa 的条件常称为气体的标准状况。

试求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解:33714.015.273314.81016101325444--⋅=⨯⨯⨯=⋅=⋅=m kg M RT p M V n CH CH CHρ 1-4 一抽成真空的球形容器,质量为25.0000g 。

充以4℃水之后,总质量为125.0000g 。

若改用充以25℃、13.33kPa 的某碳氢化合物气体,则总质量为25.0163g 。

试估算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解:先求容器的容积33)(0000.10010000.100000.250000.1252cm cm Vl O H ==-=ρn=m/M=pV/RTmol g pV RTm M ⋅=⨯-⨯⨯==-31.301013330)0000.250163.25(15.298314.841-5 两个体积均为V 的玻璃球泡之间用细管连接,泡内密封着标准状况条件下的空气。

物理化学第六章习题答案剖析

物理化学第六章习题答案剖析

第六章化学动力学(三)计算题1. 293K时,敌敌畏在酸性介质中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为0.01127d-1。

若敌敌畏水解为一级反应,试求其水解反应的半衰期。

=ln2/ k =0.6931/0.01127d-1=61.5d解:t1/22.某人工放射性元素放出a粒子的半衰期为15h。

求该试样分解速率常数和分解80%所需的时间。

解:= 0.6931/15h=0.04621h-1放射性元素分解为一级反应,k=ln2/t1/2t=-ln(1-x)/k=-ln(1-0.8)/0.04621h-1=34.83h二级反应规律3. 某溶液含有NaOH 和CH3CO2C2H5,浓度均为0.0100mol ·dm-3。

在308.2K时,反应经600s 后有55.0% 的分解。

已知该皂化反应为二级反应。

在该温下,计算:(1) 反应速率常数?(2) 1200s能分解多少?(3) 分解50.0%的时间?(c A解:(1) 反应为 NaOH +CH 3CO 2C 2H 5 → CH 3CO 2Na + C 2H 5OH 该反应为二级且初浓度相同,故有 -d c A /d t =kc A 2 , c A =c A0(1-x ), 积分后得k = (1/t )(1/c A -1/c A0) = x /tc A0(1-x )=0.550/[600s ×0.0100mol ·dm -3×(1-0.550)]=0.204 dm 3·mol -1·s -1(2) x =1/(1+1/ktc A0) = 1/[1+1/( 0.204 dm 3·mol -1·s -1×1200s ×0.0100mol ·dm -3)]= 0.710 =71.0%(3) t 1/2= 1/kc A0 = 1/( 0.204 dm 3·mol -1·s -1×0.0100mol ·dm -3) = 490s4. 溶液反应 A + 2B → 2C + 2D 的速率方程为 -d c B /d t =kc A c B 。

物理化学(傅献彩著)06章-化学平衡

物理化学(傅献彩著)06章-化学平衡

严格讲,反应物与产物处于同一系统的反应都
是可逆的,不能进行到底。 只有逆反应与正反应相比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
反应,可以粗略地认为可以进行到底。这主要是由
于存在混合Gibbs自由能的缘故。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5/6
为什么化学反应通常不能进行到底?
2F 为例,在反应过程中Gibbs自 以反应 D E 由能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所示。 R点,D和E未混合时Gibbs 自由能之和;
S
T
1
系统的Gibbs自由能在反应 过程中的变化(示意图)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nD
0
返回
2019/5/6
为什么化学反应通常不能进行到底?
若要使反应进行到底,需在van‘t Hoff 平衡箱
中进行,防止反应物之间或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任
何形式的混合,才可以使反应从R点直接到达S点。
上一内容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5/6
6.2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等温方程式
气相反应的平衡常数 混合理想气体中B的化学势表达式为:
pB B (T , p) B (T ) RT ln p
pB pxB
pxB B (T , p) B (T ) RT ln p 对于非理想气体混合物: fB pB B B (T , p) B (T ) RT ln B (T ) RT ln p p
2019/5/6
6.2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等温方程式
用化学反应等温式判断反应方向
r Gm RT ln K f RT ln Q f
对理想气体
r Gm RT ln K p RT ln Q p

人卫版物理化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人卫版物理化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物理化学》作业习题物理化学教研组解2009,7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化学1. 一隔板将一刚性决热容器分为左右两侧,左室气体的压力大于右室气体的压力。

现将隔板抽去左、右气体的压力达到平衡。

若以全部气体作为体系,则ΔU 、Q 、W 为正?为负?或为零?解:0===∆W Q U2. 试证明1mol 理想气体在衡压下升温1K 时,气体与环境交换的功等于摩尔气体常数R 。

证明:R T nR V V p W =∆=-=)(123. 已知冰和水的密度分别为:0.92×103kg ·m -3,现有1mol 的水发生如下变化:(1) 在100oC ,101.325kPa 下蒸发为水蒸气,且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2) 在0 oC 、101.325kPa 下变为冰。

试求上述过程体系所作的体积功。

解:(1) )(m 1096.11092.010183633--⨯⨯⨯==冰V )(m 1096.1100.110183633--⨯⨯⨯==水V )(10101.3373314.81)(3J nRT V V p W e ⨯=⨯⨯===冰水- (2) )(16.0)108.11096.1(101325)(55J V V p W e =⨯-⨯⨯=-=--水冰4. 若一封闭体系从某一始态变化到某一终态。

(1) Q 、W 、Q -W 、ΔU 是否已经完全确定。

(2) 若在绝热条件下,使体系从某一始态变化到某一终态,则(1)中的各量是否已完全确定?为什么?解:(1) Q -W 与ΔU 完全确定。

(2) Q 、W 、Q -W 及ΔU 均确定。

5. 1mol 理想气体从100o C 、0.025m 3 经过下述四个过程变为100o C 、0.1m 3: (1) 恒温可逆膨胀; (2) 向真空膨胀; (3) 恒外压为终态压力下膨胀;(4) 恒温下先以恒外压等于气体体积为0.05m 3时的压力膨胀至0.05 m 3,再以恒外压等于终态压力下膨胀至0.1m 3。

物理化学第六章课后答案完整版

物理化学第六章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六章相平衡6.1(1)(2)(3)(4)(5)解:指出下列平衡系统中的组分数G相数P及自由度尸。

島(S)与其蒸气成平衡;CaC03 (s)与其分解产物CaO (s)和C02 (g)成平衡;NHJIS (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与其分解产物NH$ (g)和H2S (g)成平衡;取任意量的NH, (g)和泾(g)与NH<HS (s)成平衡。

L作为溶质在两不互溶液体氏0和CCh中达到分配平衡(凝聚系统)。

(1) C=1,P = 2,F = C - P+2=l-2 + 2= 1・(2) C = 3- l = 2,P = 3,F = C- P + 2 = 2 ・3 + 2= 1・(3) C = 3- l- l = l,P=2,F = C- P + 2= l- 2 + 2=l.(4) C = 3- l = 2,P = 2,F = C- P + 2 = 2- 2 + 2 = 2.(5) C = 3,P = 2,F = C- P+ l= 3- 2+ l = 2・6.2已知液体甲苯(A)和液体苯(B)在90°C时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卩;二54-22kPa和讥二l36.12kPa。

两者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今有系统组成为So二的甲苯 -苯混合物5 mol,在90 °C下成气-液两相平衡,若气相组成为沟二°4%6求:(1)平衡时液相组成忑及系统的压力a(2)平衡时气、液两相的物质的量从8丄皿)解:(1)对于理想液态混合物,每个组分服从拉乌尔定律,因此"兀2;+恶卩;卫;十&; ■ pix0.4556X54.22珑■◎訂加為136J2- (136.12- 54.22>0.4556P = “; + 裨;=0.75X54.22+ 0.25X136.12= 74.70 kPa(2)系统代表点花。

二°6根据杠杆原理(y B.g一U H = (m一m )叫n l +— = 0.5(0.4556 —0.3”. = (0.3-0.25 Xii K = 1.216/?/<?/ n t =3.784加o/6.3 单组分系统的相图示意如右图。

物理化学(阮秀琴)第六章-2共58页文档

物理化学(阮秀琴)第六章-2共58页文档
lnk(T2) Ea(T2 T1) k(T1) RT2T1

化学动力学
【活化能的几点说明】
(1)阿仑尼乌斯活化能只对基元反应才有明确的物理 意义。
(2)对总包反应而言, 阿仑尼乌斯活化能是构成总包反 应的各基元反应活化能的组和。可以认为是阻碍反 应进行的一个能量因素。 例如某总包反应的速率常数k=k1k2k31/2, 则其表 观活化能为: Ea=Ea1+Ea2 Ea3/2
动力学研究的目的之一是建立动力学方程 r = f(c)
rAddctAkAcA cD cE
简单级数反应,测出反应级数就能得到 速率方程。

化学动力学
【反应级数的确定】
一、 积分法 二、 微分法 三、 半衰期法

一、积分法化学动力学
利用速率公式的积分形式来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
【尝试法】

例: 2H2+2NON2+2H2O
得实验数据如下:
化学动力学
pi(NO)=53.32kPa
pi(H2)/Pa -dpi(H2)/dt
38520
213
pi(H2)=53.32kPa
pi(NO)/Pa -dpi(NO)/dt
47850
200
27340
147
40000
137
19600
105
20260
U产物

2. 活化能的实验测定
化学动力学
(i)作图法
lnk Ea B RT
上式是Arrhenius公式的不定积分形式,可看出: 以lnk 对 1/T 作图,可得一直线,Ea = –(斜率) R

化学动力学
(ii)数值计算法 将Arrehnius公式在两个温度之间作定积分,则

大学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参考答案第6章

大学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参考答案第6章

第六章相平衡一.基本要求1.掌握相平衡的一些基本概念,会熟练运用相律来判断系统的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数。

2.能看懂单组分系统的相图,理解相图中的点、线和面的含义及自由度,知道相图中两相平衡线的斜率是如何用Clapeyron方程和Clausius-Clapeyron方程确定的,了解三相点与凝固点的区别。

3.能看懂二组分液态混合物的相图,会在两相区使用杠杆规则,了解蒸馏与精馏的原理,知道最低和最高恒沸混合物产生的原因。

4.了解部分互溶双液系和完全不互溶双液系相图的特点,掌握水蒸汽蒸馏的原理。

5.掌握如何用热分析法绘制相图,会分析低共熔相图上的相区、平衡线和特殊点所包含的相数、相的状态和自由度,会从相图上的任意点绘制冷却时的步冷曲线。

了解二组分低共熔相图和水盐相图在湿法冶金、分离和提纯等方面的应用。

6.了解生成稳定化合物、不稳定化合物和形成固溶体相图的特点,知道如何利用相图来提纯物质。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相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一定要详细了解相律的推导,而必须理解相律中各个物理量的意义以及如何求算组分数,并能熟练地运用相律。

水的相图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相图,要把图中的点、线、面的含义搞清楚,知道确定两相平衡线的斜率,学会进行自由度的分析,了解三相点与凝固点的区别,为以后看懂相图和分析相图打好基础。

超临界流体目前是分离和反应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了解一些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在萃取方面的应用例子,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

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相图是二组分系统中最基本的相图,要根据纵坐标是压力还是温度来确定气相区和液相区的位置,理解气相和液相组成为什么会随着压力或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了解各区的条件自由度(在二组分相图上都是条件自由度),为以后看懂复杂的二组分相图打下基础。

最高(或最低)恒沸混合物不是化合物,是混合物,这混合物与化合物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恒沸混合物含有两种化合物的分子,恒沸点的温度会随着外压的改变而改变,而且两种分子在气相和液相中的比例也会随之而改变,即恒沸混合物的组成也会随着外压的改变而改变,这与化合物有本质的区别。

物理化学第六章 多媒体版 (葛华才 袁高清 彭程 着)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第六章 多媒体版 (葛华才 袁高清 彭程 着)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方法
以时间为横坐标、浓度为纵坐标,画出浓度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称为动力学曲线
测定反应物或生成物在不同时刻浓度的方法
化学法 在不同时刻取出少量反应混合物的样品 立即用骤冷、冲稀、加阻化剂、除去催化剂等方法 使反应停止,并确定在分析过程中反应不再进行 然后进行化学分析。这种方法的速度较慢
β υA = kAcα AcB β υB = kBcα AcB
速率方程
反应级数 1.5级 负一级
υ= k [A]
零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υ= k [A] υ= k [A][B] υ = k[A]
7
6.1 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6.1.1 化学反应速率
1. 反应转化速率(rate of conversion) 化学计量方程 0 = ΣvB B 根据IUPAC建议,反应转化速率定义:
ξ=
反应进度定义:
.
dξ dnB = dt vB dt
即: 单位时间(t) 内反应进度ξ 的改变量 dξ=dnΒ / vΒ
(rate equation of chemical reaction or kinetics quation of chemical reaction) α、 β : 反应组分A,B的分级数 α + β + ... = n
25
反应总级数(overall order of reaction) 简称反应级数(order of reaction)
H2+I2=2HI 反应机理 (1) I2+M 2I· +M (M为容器)
H2+Cl2 = 2HCl 反应机理 (1) Cl2+M→ 2Cl. +M (2) Cl. +H2 → HCl+H. (3) H. +Cl2 → HCl+Cl. (4) Cl. +Cl. +M → Cl2+M

物理化学(全册)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全册)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体系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值( )A 必定改变B 必定不变状态与内能无关 2.μ=0 3. ( )A. 不变B. 可能增大或减小C. 总是减小4.T, p, W ‘=0≥0 C. (dG)T,V, W=0≤0 D. (dG) T, V, W ‘=0≥0 5.A. (dA)T, p, W ‘=0≤0B. (dA) T, p, W ‘=0≥ T, V, W ‘=0≥0 6.下述哪一种说法正确? 因为A. 恒压过程中,焓不再是状态函数B. 恒压过程中,焓变不能量度体系对外所做的功 D. 恒压过程中, ΔU 不一定为零 7. NOCl 2(g )=NO (g ) + Cl 2(g )为吸热反应,改变下列哪个因素会使平衡向右移动。

( )增大压力 C. 降低温度 D. 恒温、恒容下充入惰性气体 8. )A. 溶液中溶剂化学势较纯溶剂化学势增大B. 沸点降低C. 蒸气压升高 9.ΔA=0 的过程应满足的条件是 ( )C. 等温等容且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10.ΔG=0 的过程应满足的条件是 ( ) C. 等温等容且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D. 等温等容且非体积功为零的可逆过程 11. 300K 将1molZn Q p ,恒容反应热效应为Q v ,则Q p -Q v = J 。

无法判定12.已知FeO(s)+C(s)=CO(g)+Fe(s),反应的Δr H m 0为正,Δr S m 0为正(设Δr H m 0和Δr S m 0不随温度而变化)A. 高温有利B. 低温有利与压力无关13.化学反应 N 2(g) +3H 2(g) = 2NH 3(g)A. 3NH 2H 2N μμμ==B. 032=++3NH 2H 2N μμμC. NH 2H 2N μμμ32==14. 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2A →P ,则在动力学研究中表明该反应为 ( )A.二级反应B.基元反应C.双分子反应15. 已知298 K 时, Hg 2Cl 2 + 2e - === 2Hg + 2Cl -, E 1 AgCl + e - === Ag + Cl -, E 2= 0.2224 V 。

2019物理化学(阮秀琴)第二章-4.ppt

2019物理化学(阮秀琴)第二章-4.ppt
T=f(p,V)
Isotherms : dT 0
T T dT dV dp V p p V
T T dV 0 dp V p p V T T dV dp V p p V T p T p V V T p V T p V 1 p V V T T p
§2.14 偏摩尔量和化学势
The Partial Molar Quantities and Chemical Potential
——热力学在多组分体系中应用 的两个重要概念
一. 偏摩尔量
摩尔量
偏摩尔量
dX 条件限制 X X XB dn n Y
在均相的多组分体系中,体系的V, S, H, U, G等容 量性质不再具有加和性.
dZ Mdx Ndy
Z M yx y x
2
• Z是状态性质,具有二阶偏 导数与求导次序无关的性质
Z N x y x y
2
M N ∴ y x x y
T p V S S V T V S p p S S p V T T V S V T p p T
偏摩尔量的定义
体系发生一微小的变化,则有:
X X dX ( ) p ,ni dT ( )T ,ni dp T P X X ( )T , p ,n j dn1 ( )T , p ,n j dn2 n1 n2
X1,m
X2,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0
0.25 随压力而变
420
1
207 ~ 282 2
在较大的温度压力范围内保持常数
207 ~ 253 2
< 600
2
在近200°C(25 °C时极小)
170 ~ 253 1 ~ 3 近于室温
400 ~ 436 103 随温度而降,也与反应物压力有关
400 ~ 436 106 随H2 分压及杂质而变
例如,HI 的光解反应机理为: HI + hv H + I H + HI H2 + I 2 I + M I2 + M
快平衡 慢
用平衡浓度法求碘原化学子动浓力学度
反应(1)达到平衡时:
k1cI2cM k-1cI2cM
mechanism:
(1)
I
2
+M
k1 k1
2I+M
(2) H2 +2I k2 2HI
cI2
k1 k1
cI2
r
k2cH2 cI2
k1k2 k1
c c H2 I2
kcH2 cI2
快平衡 慢
显然这个方法简单,但这个方法只适用于 快平衡下面是慢反应的机理,即k-1>>k2。
kcA kcC
k2cCcB
0
cC
kcA k k2cB
dP kk2cAcB dt k k2cB
二、 平衡浓度化法学动力学
如果 反应物和中间产物之间存在着易于达到的平
衡,例如
k
k2
A C; C B P
k
A与C易于达到平衡(k+ >> k2, k- >> k2)时,则
cC
KcA
k k
cA
c e k1t A,0
因为k1 << k2 所以 B不可能积累,cB 0 。
cC cA,0 cA cB cA,0 1 ek1 t
化学动力学
【稳态近似法】假设中间产物的生成速率和消
耗速率近似相等的处理方法。
dci 0 dt
【适用条件】当中间产物非常活泼并因而以极小浓 度存在时,运用稳态近似法是适宜的。稳态近似 法的应用可以使复杂反应的动力学分析大为简化。
化学动力学
表 某些气相光化学反应的量子效率
反应
l / nm


2NH3 = N2 + 3H2 SO2 + Cl2 = SO2Cl2 2HI = H2 + I2 2HBr = H2 + Br2 H2 + Br2 = 2HBr 3O2 =2O3 CO + Cl2 = COCl2 H2 +Cl2 = 2HCl
3)反应(或链反应) — 激发态分子与其它分子(或原子)碰 撞,与它发生反应,或将过剩能量传出,使后者激发或解离。
例如: Hg + O2 HgO + O
光敏剂 Hg + H2 Hg + 2H
4)淬灭 — 处于激发态的反应物,与其它分子或与器壁碰撞,发 生无辐射的失活,回到基态, 使次级反应停止。
量子效率(quantum yiel化d/学ef动fi力ci学ency)
def 发生反应的分子数
吸收光子数
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 吸收光子的物质的量
当Φ′>1,是由于初级过程活化了一个分子,而
次级过程中又使若干反应物发生反应,如链反应。
当Φ′<1,是由于初级过程被光子活化的分子,
尚未来得及反应便发生了分子内或分子间的传能过 程而失去活性。
化学动力学
例 某物质 R在固体催化剂 C存在时发生分解反
应,得产物 P,X是 R 在 C上的吸附络合物,反 应机理:
R C k1 X k3 P k2
稳定时,d[X]/dt = 0,求-d[R]/dt的表达式;当(a) k2 >> k3; (b) k2 << k3 条件下时简化上述表达式, 且简述其意义
方法和反应机理的 探索 6.10 光化反应 6.11 催化反应
6.1主2 溶讲液:中阮的秀反琴应
基本概念

【学
提 纲 】
动 力

反应速率方 程的确立
温度对反应 速率的影响
动力学理论
化学动力学
简单级数反应 典型复杂反应
光化反应 催化反应 溶液中的反应
复杂反应近 似处理方法
碰撞理论 过渡态理论
§6.9 复杂反应近似处理化方学动法力学和反应机 理的探索
平衡态近似
(b) k2 << k3; -d[R]/dt = k1 [R][C] 稳态近似
例 氢与碘的反应
化学动力学
H2 I2 2HI
r
1 2
dcHI dt
kcH2 cI2
总包反应 实验测定的速率方程
mechanism:
(1)
I
2
+M
k1 k1
2I+M
(2) H2 +2I k2 2HI
快平衡 慢
三、 反应机理的探索和确定化学的动力一学 般方法
1.写出反应的计量方程。 2.实验测定速率方程,确定反应级数。 3.测定反应的活化能。 4.用顺磁共振(EPR)、核磁共振(NMR)和质谱等 手段测定中间产物的化学组成。
反应机理的探索和确定化的学一动力般学 方法
5.拟定反应历程。 6.从反应历程用稳态近似、平衡假设等近似方 法推导动力学方程,是否与实验测定的一致。 7.从动力学方程计算活化能,是否与实验值相符。 8.如果(6)(7)的结果与实验一致,则所拟的反应 历程基本准确,如果不一致则应作相应的修正。
稳态近似法
(steady state approximation)
平衡浓度法
(equilibrium state approximation)
反应机理的探索和确定
一、 稳态近似化法学动力学
连续一级反应 A k1 B k2 C
cA
c ek1t A,0
cB
k1 k2 k1
cA,0[e k1t
中,Hg 蒸气即是光敏剂。用 l = 253.7 nm 的光照射 H2 ,并不能使它解离。但此波长的光能使 Hg 激发为 Hg*,激发态的汞可以使 H2 发生解离。
以上反应产物中的激发态分子、自由原子等还可 能发生次级过程。
光化学基本定律化学动力学
1.光化学第一定律
只有被分子吸收的光才能引发光化学反应。该 定律在1818年由Grotthus和Draper提出,故又称 为Grotthus-Draper定律。
光反应主要有以下的特点(与热化学反动应力的学 比较):
1. 光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活化是通过吸收光量 子而实现的;
2. 光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平衡组成与吸收光强度有关, 有时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3. 温度对光化学反应的活化过程几乎没有影响; 4. 许多光化学反应系统的吉布斯自由能可以增加。如
果没有光照,这些反应是不可能自发进行的,这就 是研究光化学反应的特殊意义所在。 5. 光化学反应比热反应更具选择性。
k1k2cH2 cI2 cM k1cM 2k2cH2
mechanism:
(1)
I
2
+M
k1 k1
2I+M
(2) H2 +2I k2 2HI
因为(1)是快平衡,k-1很大;(2)是慢反应,k2很小,
分母中略去2k2cH2项,得:
r
k1k2 k1
c c H2 I2
kcH2 cI2
与实验测定的速率方程一致。
1 2
dcHI dt
k2cH2 c2I
分别用稳态近似和平衡浓度来求中间产物cI的 表达式,并比较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用稳态近似法求碘原化学子动浓力学度
1 dcI 2 dt
k1cI2 cM -k-1cI2cM -k2cH2 cI2
0
cI2
k1cI2 cM k1cM 2k2cH 2
r
k2cH2 cI2
目录
6.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 示方法及其测定
6.2 反C应h速e率m公ic式al 6.3 简k单in级e数m反ic应s的速
率公式
6.4 反应级数的确定
6.5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 影响
6.6 双分子反应的简单 碰状理论
化学动力学
6.7 过第渡六态理章论大意
6.8 典型的复杂反应 6.9 复杂反应近似处理
11-顺式视黄醛 hv
全反式视黄醛
视蛋白
§6.10 光化学反化学应动力学
由于光的作用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通称光化学 反应(photochemical reaction) 。相对于光化学反 应,普通的化学反应称为热反应(thermal reaction) 。


区 别光
热反应— 活化能来源于分子碰撞 化学反应— 活化能来源于光子的能量
例题:某复杂反应,机理如下: 化学动力学
k
(1) A C k
(2) C B k2 P
C是非常活沷的中间产物,试用稳态法导出反应的速率 公式。
解:用最终产物的生成速率表示总反应的速率 :
dcP dt
k2cC cB
dcC dt
kcA kcC
k2cC cB
0
化学动力学

根据稳态法处理:
dcC dt
光的波长与能化量学动力学
UV
150
400
紫外
e =hn =hc/l
Vis
800
可见光
u =Lhn
IR FIR
l /nm
红外 远红外
一摩尔光量子能量称为一个“Einstein”。波长 越短,能量越高。紫外、可见光能引发化学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