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生物学

合集下载

1.1 生物与生物学课件-2024--2025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 生物与生物学课件-2024--2025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C.说话
D.生殖
A.跳舞的机器人
B.大海上航行的轮船
C.在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D.生石花开出黄色的花朵
6.(2024·黑龙江·三模)机器人是一种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 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 则纲领行动。机器人不是生物,这是因为它不能( )
A.消耗能量
B.运动
B.能够繁殖
C.需要营养
D.排出废物
4.(2024·江苏宿迁·三模)生物都能够表现出一些生命现象,下列现象中,不 能体现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植物落叶
B.烟草花叶病毒能繁殖后代
C.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会合拢
D.钟乳石慢慢长大
5.(2024·黑龙江·三模)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到处星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A.能生长 B.需要营养 C.能排出体内废物 D.能繁殖
2.(2024·陕西宝鸡·模拟预测)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木马病毒
B.通电后运动的机器人
C.细菌的休眠体——芽孢
D.不断长大的钟乳石
3.(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体现的生物 基本特征是( )
A.能够呼吸
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病毒除外
生物有哪些特征?
生物进行生命活动需要物质和能量
生物有哪些特征?
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白猫生白猫 → 遗传 白猫生黑猫、花猫 → 变异
生物具有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等现象 生物能繁殖后代
生物有哪些特征?
生物有哪些特征?
叶退化,减少水分流失 VS 叶宽大,充分吸收雨水
生物可以适应环境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知识提纲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知识提纲

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第一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 1 节生物与生物学【内容1】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和基本特征【A】1.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珊瑚虫、寄居蟹等)2.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3.生命现象举例:小树苗由小长大;大豆种子萌发;北极熊有白色的皮毛和厚厚的脂肪;含羞草受到刺激后合拢叶片;燕子衔泥……4.生物的基本特征:(1)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时需要物质和能量(3)生物具有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等现象;(一粒杉树的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4)生物能繁殖后代。

(5)生物能适应一定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蚯蚓适于在土壤中生活,也能疏松土壤)(6)生物有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葵花朵朵向太阳、望梅止渴、草履虫趋利避害)5.生物学应用:(1)仿生学应用:蜻蜓——直升机海豚——潜水艇萤火虫——冷光灯蛋壳——薄壳建筑荷叶——防水服(2)太空育种——利用基因突变原理改变遗传物质(3)动物的克隆——原理:细胞核移植技术(4)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6.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 2 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内容2】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A】学习使用使用显微镜【B】一、显微镜的结构(见右图,熟记各结构名称)①目镜—接近人的眼睛的镜头②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③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④物镜—接近观察物体的镜头,上面标有5×或10×等字样,表示目镜放大5倍或10倍⑤遮光器—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强弱⑥反光镜—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

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⑦粗准焦螺旋一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⑧细准焦螺旋一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七年级苏科版生物上册1章知识点

七年级苏科版生物上册1章知识点

七年级苏科版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1章)第一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一节生物与生物学1、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2、生物的基本特征:a生物大多由细胞有序构成;b生物都需要摄入营养物质,进行呼吸与排泄;c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变异现象;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二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1、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实验、调查、测量等,其中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

实验是一切科学探究的基础。

2、观察时,首先要根据观察目的,仔细看对象的特征和特性。

再做出分析和判断。

有时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仪器,如放大镜和显微镜等。

3、实验过程:明确实验目的→准备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并实施实验步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4、认识显微镜5、显微镜的成像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一定要透明)→物镜→镜筒→目镜(放大成倒立的虚像)→眼。

6、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安放: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镜座,正确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桌上,略偏左,使镜臂对着身体,镜筒向前。

(2)对光:(三转)(4)观察: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8、生物观察和研究中常使用三种玻片:装片、切片、涂片9、成像规律:倒立的反像。

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视野中物象偏什么方向,要将物象移至中央,玻片就像什么方向移动。

如观察目标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该向左上方向移动玻片;若目标在视野右下方时则需向右下方方向移动玻片1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水温升高,金鱼的呼吸次数加快;水温降低,金鱼呼吸次数减少。

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生物与生物学》课件1

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生物与生物学》课件1

DNA侦破技术
每个人的DNA排列轮廓和指纹一样都各不相同,因此DNA专家通过 从犯罪现场采集的DNA样本份析鉴定后,如果发现和嫌疑犯的DNA 结构一样,就可以很有把握地证明这个嫌疑犯就是犯罪分子。
袁隆平和杂交稻
袁隆平,他是中国杂交水稻 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 院士,被誉为“杂交 水稻之父”、 “当代神 农氏”、“米神”、“从田 野走向世界的科学家”等。
杂交稻的研究成功,对于整个社会贡献巨大
生物学的发展前沿
克隆羊 “多莉”
出生日期:1996年 出生地点:英国
创造者:伊恩及其领导的小组 死亡日期:2003年2月14日 死亡原因:被确诊患进行性肺病后
处以安乐死 子女:生育6名,存活5名
克隆羊多莉
性别:雌
你赞同克隆人吗? 为什么?
试管婴儿
人类基因组计划
哪些属于生物学的研究范畴?
哪些属于生物学的研究范畴?
哪些属于生物学的研究范畴?
生物学
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 农学、医学、刑侦学等学科的基础。
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提示问题:小组讨论
生物学与衣食住行的关系
衣 行 食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离不开生物学
生物学在其他学科的知识
小结 :
•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学。 • 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 我们要走进生物学,去探索生命的奥秘, 更好的与自然和谐相处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器官移植
DNA侦破技术
袁隆平杂交稻
器官移植
常见的器官移植
自体移植:比如烧伤,皮肤组织移植 (器官移植效果最好)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复习课件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复习课件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B )
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表达交流④
制定计划⑤实施计划⑥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③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③⑥
3、关于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下列正确的是
(A )
A.问题——假设——实验——结论
B.假设——问题——实验——结论
C.问题——实验——假设——结论
• ③ 实验中经常要测量几次,对这几次的结果要取平均值, 目的是减小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 1、对实验结果认识正确的是( D)
A.实验结果不一定与假设一致,但实验结论 一定支持假设
B. 实验结果一定与假设一致,实验结论一定 支持假设
C.有时实验没有结果
D.实验结果不一定与假设一致,实验结论也 不一定支持假设
D.问题——结论——假设——实验
谢谢
三、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
a.除 病毒外,生物大多由 细胞 有序构 成; b.生物都需要摄入 营养物质 ,进行呼 吸与 排泄 ; c.生物具有 生长发育 、 繁育 与遗 传变异现象; d.生物能 适应 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e.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知识巩固∶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C
4.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B ) A、生物都能呼吸
B、生物都能进行运动
C、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D、生物都能繁育后代
5.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D )
A、机器人 B、珊瑚 C、玩具熊 D、松鼠
6.下面是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 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一条小鱼长成一条大鱼的现象是属于生长现象 。

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期末知识点复习提纲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期末知识点复习提纲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复习)一、生物与生物学1、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熊猫和玩具熊猫的根本区别是熊猫具有生命特征;2、生物的基本特征:⑴生物大多都由细胞组成;⑵生物需要摄入营养物质和能量,进行呼吸和排泄;⑶生物都能繁殖后代,具有遗传变异现象;⑷生物能够生长发育;⑸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

3、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

4、学习生物学,主要学习前人已总结的科学知识,研究生物学的科学方法,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

(需要补充)二、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学习观察与实验1、在观察时,首先根据观察目的,仔细看一看观察对象有什么特征,以此做出分析,判断。

有时候,观察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如放大镜或显微镜。

2、实验与观察的异同:实验是严格控制条件下的观察,而观察只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3、实验的流程图: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二)学习使用显微镜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⑴转动粗准焦螺旋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转动细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⑵接近人眼一端的镜头是目镜,接近物体一端的镜头是物镜。

显微镜的物镜分高倍物镜和低倍物镜。

短而粗的是低倍物镜,长而细的是高倍物镜。

⑶物象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⑷遮光器的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光圈。

光线弱的时候用大光圈。

⑸显微镜的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2.学习使用显微镜: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置切片标本、观察、收镜。

⑴取镜和安放: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边的地方。

⑵对光:(三转)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遮光器,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亮圈(视野)。

1.1.1 生物与生物学 课件 (共39张PPT)七年级生物学上册(苏科版2024)

1.1.1 生物与生物学 课件 (共39张PPT)七年级生物学上册(苏科版2024)

借助显微镜观察,黄瓜是由许多细胞有序构成的。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100X
200X
400X
800X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2.(2024·陕西宝鸡·模拟预测)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木马病毒 C.细菌的休眠体——芽孢
B.通电后运动的机器人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04
课堂小结
1、什么叫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2、什么是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3、生物的 基本特征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生物具有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等生命现象;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学习目标
初步养成关注周围的生物,关注生
概述生物学的概念,举例说出生物 的生命现象和基本特征,说出生物、 生物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说出
活、生产、社会中生物学的良好习 惯,初步形成图文分析、举例说明、 发现问题等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学的发展前景。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重点知识梳理2023--2024学年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重点知识梳理2023--2024学年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苏科版生物7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梳理7年级上册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第2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2单元我们生活的生物圈第2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生物生存的环境第2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第3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第1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第2节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第3单元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的物质和能量第4章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第2节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第5章人体的物质能量来源于食物第1节饮食与营养第2节营养物质的作用第3节合理的膳食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第6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1节食物链第2节食物网第7章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第1节能量的释放和利用第2节人体的呼吸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知识点1 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的。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生物一般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

知识点2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除病毒外,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生物有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变异现象;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生物能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生物需要营养物质和能量,进行呼吸与排泄);生物能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关键提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知识点3 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应用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学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例如,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物与生物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对生物的利用与保护等。

2.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原理而造福人类的一门学科。

如:直升机与蜻蜓、潜水艇与鱼鳔、雷达与蝙蝠、人工冷光与萤火虫等。

3.现代生物科技成果:试管婴儿、细胞核移植、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太空育种技术、生态农业、杂交水稻(袁隆平)、转基因技术等。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江苏省适用)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江苏省适用)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一章生物与生物学第一节、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1生物c生物都需要摄入营养物质,进行呼吸与排泄;b生物大多由细胞有序构成;a、生物的基本特征:2d 具有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变异现象;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的科学。

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现象、生物学是研究3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二节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

实验和观察其中测量等,调查、、实验、观察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1实验是一切科学探究的基础。

有时需要借助于一定判断和分析,仔细看对象的特征和特性。

再做出观察目的观察时,首先要根据、2等。

显微镜和放大镜的仪器,如、实验过程:3 设计并实施实验步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明确实验目的→准备实验材料和用具→ 4 、认识显微镜、显微镜的成像5→物镜→镜筒→(一定要透明)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目镜(放大成倒立的虚像)→眼。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6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镜座,正确取出显微镜,放取镜和安放:)1(在实验桌上,略偏左,使镜臂对着身体,镜筒向前。

(三转)对光:)2(转遮光器,选一较大的光 B.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A. 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转动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C.圈对准通光孔。

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较大的光圈和凹面反光镜。

)放置切片标本3(使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用压片夹压住,放玻片标本在载物台上,A. 看着侧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B. 物镜头和玻片之间,以免压碎))观察:4(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两后,两旁,一垂,一降))收镜5(取下载玻片,擦干外表,压片夹转后,反光镜垂直,物镜偏到两旁,镜筒下降最低处,送进镜箱,放回原处。

1.1生物与生物学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上册(苏科版2024)

1.1生物与生物学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上册(苏科版2024)
作业布置时,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要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作业量要适宜,避免过多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息和兴趣爱好。
3.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在作业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创新意识。
4.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鼓励优秀作业,对存在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3.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创设情境教学,将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习的现实意义和趣味性。
-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4.生物学术语:讲解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基本生物学概念,并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术语。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是如何体现在我们身边的生物中的?
2.你认为生物学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究中有什么作用?
3.你了解哪些生物学术语?它们在生物学中有什么意义?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3.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尊重生命,关注生物伦理问题,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4.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精神,勇于探索、敢于质疑,面对生物学问题能保持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追求真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生物学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生物与生物学(精品课件)七年级上册生物(苏科版)

生物与生物学(精品课件)七年级上册生物(苏科版)

蛋壳包括许多力学原理。建筑学家模仿它进行了薄壳 建筑设计。这类建筑有许多优点:用料少,跨度大,坚固 耐用。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就是薄壳建筑 。
生物学在现代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生物学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影响人类的生活
克隆动物
太空育种
人类基因组计划
生态农业
杂交水稻
人口增长,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以及生态平衡被破坏等 问题的解决,很多程度上需要依赖生物学的研究和发展
什么是生物???
我是生物吗?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生命世界
第一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第一节 生物与生物学
一、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思考:尝试归纳出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1、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
2、生物需要摄入营养物质
我便生死相依
蟋蟀,哪里跑?
你若不离
我来说一说
列举生物学研究事例,说说生物学 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例子。
注: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物与生物 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多 样性,以及人类对生物的利用与保护。
你能找出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吗?
生物与仿生学
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 原理,研制了飞行服——“抗荷服”。抗荷服上安有充气装 置,随着飞船速度的增高,抗荷服可以充入一定量的气体, 从而对血管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宇航员的血压保持正常。
3、生长、发育、繁殖
4、遗传、变异现象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我们四兄弟虽是
一个狗妈妈所生, 但还是有差异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猜猜我在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二、了解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展示一些仿生的事例。
播放现代生物科技成果的视频,如杂交水稻,神舟七号培育的茄子等
整合4:在学生认识有缺陷处整合。
现代生物科技成果对初一的学生来说并不熟悉,对老师来说可能也难以说清。通过视频播放增强了直观性,学生的体会也会更深。




1.自由发言,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1.生物的基本特征……
对表现优秀的小组予以表扬,并宽慰其他小组,争取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发言。
展示青蛙生活的图片,要求学生思考,图中表现出了哪些生命现象?并书写下来。
表扬表现特出的小组,特别是后来居上的小组。
板书:2.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整合2:知识构建过程中整合,增大信息量,增强趣味性,凸显主动性、探究性。
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可以利用初一学生的好胜心活跃课堂,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激励学生多动脑、动口,希望全体学生参与合作交流。
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重要概念,是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体会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能自主构建知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






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与生活和大自然密切相联系的生物学有着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经过童年的成长过程和一些学习及阅读,虽然也积累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但大多数同学并不能准确完整地说出生物的特征到底有哪些,所以教师要在以多种手段和形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及生物学两个名词的含义。要避免单一空洞的说教,以防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汇报。
4.通过以上活动,学生会认识到每种生物都具有一些生命现象,这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5.以小组为单位,归纳生物的概念。
展示表现生物基本特征的一些图片,如兰花螳螂外形酷似兰花、亲鸟喂养雏鸟、生物体有细胞构成、亲代与子代的相似和不同等。
纠正学生描述中不恰当的地方,使学生养成使用生物学术语的习惯。


分析引入部分学生对校园内生物和非生物的判断,进一步明确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组织学生对校园内生物和非生物的判断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重新分析。
用科学的方法纠正感性的错误,做到教学的有始有终。也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陈述本组结论并进行分析。
提出新问题:能运动的物体是生物吗?
展示汽车、电风扇的动画,给学生以提示。
整合3:拓展提高出的整合,能给学生直观的提示,为学生的探究降低难度。





二、了解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了解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就是生物学。
2.活动一:
分析生物和技术设计产品之间的关系,思考、交流从中得到的启示
3.活动二:
观看视频,说说体会;畅想未来,立志学习。
由生物的概念引出生物学的概念。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说出什么是生物。
2.概述生物学的概念。
3.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前景。
能力目标
尝试观察生物的特征,比较它们和非生物的区别。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初步养成关注周围生物及与生物学相关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 学
重 点
1.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
组 别
01参赛组
科 目
生物学
课 题
生物与生物学
课 时
1课时
年 级
七年级




本节内容是中学生物学的第一节,内容比较浅显但学生学习起来却不是很容易。所以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活动设计形象地并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来介绍本学科最重要的两个起步知识──生物、生物学,为后面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介绍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时,课本还通过插图分析了一些常见的仿生学的例子以及生物学当代的一些研究成果。
2.了解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以及生物学的应用价值。
教 学
难 点
生物体的基本特征。
教 学
方 法
直观教具法、启发式
课 型
新授
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
准 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分组
学生准备
分组且分工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参观校园,回教室后,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出在校园里看到的生物和非生物,并说出初步判断的依据。
播放拍摄的视频,使得回答有依据,更直观,也有亲切感。
学生的回答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此时不需要给出正确答案。





一、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
1.活动一:
观察图片,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说出各个图片所表现的生物的生命现象。
2.活动二:
生生互动,及时纠正,形成准确的结论,并初步形成用生物学术语描述的意识。
3.活动三:
2.完成课堂练习。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小结并补充板书: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
展示课堂练习,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巩固。




1.记录课后练习。
布置学生课后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更多的了解现代生物科技的成果。
做到课外的延续。
板书设计
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
一、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适应一定的环境
生物有共同的基本结构,大多数生物由细胞构成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2.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二、了解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学反思
对学生的参观活动摄像,主要拍摄校园景色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回教室后播放。
提问:你看到了哪些生物?哪些非生物?并写副板书。
追问:为什么这些物体属于生物?这些物体属于非生物?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从而引出学习的第一部分内容: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
板书:一、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
整合1:引入处的整合能增加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