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课件
合集下载
都德《最后一课》ppt课件
![都德《最后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c5af2a43323968011c924b.png)
都德
都德(1840~1897),法 国小说家。1868年出版长篇自 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 大成功,并以此在法国文坛上 享有“著名小说家”的声誉。 1870年爆发了普法战争。在祖国危急的关 头,都德也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予他新 的创作源泉,人民反侵略的精神给予他强 烈的感染,这使他写出了著名的爱国主义 的短篇作品《最后一课》。 。
小结:
最后一课
(法)都德
小弗朗士
• 贪玩、不爱学习 怕老师、幼稚
(心理)
变
韩麦尔先生、
(外貌语言行动)
普通的人
可怜的人、 爱国者
• 热爱法语、理解同 情老师、懂事 热爱祖国 亡国痛
民族恨 爱国情
以《下课以后》为题,用第 一人称为小弗朗士写一则150字左右 的短文。 提示: 利用人物的描写方法表现人物 的思想感情。
划出环境描写 ,分析其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天气”“画眉”等 烘托出小弗郎士贪玩、无忧无虑的幼稚 心态。 社会环境描写“普鲁士兵操 练”“布告牌”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 背景,并设置了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 了些什么)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好 铺垫。
1、描写屋顶上鸽子咕咕低叫:“他们该不会强迫 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2、韩麦尔的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郝叟老头 的那本“初级读本”,和那副横放在书上面的大 眼镜。 3、前后两次出现的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 4、教室里飞进的几个金龟子。 5、黑板上书写的“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
韩麦尔先高度赞美祖国的语言表现
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并以此唤起
人们的爱国热情。
问题研讨
“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 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 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 的钥匙。”这一句运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全 句的含义是什么?
都德(1840~1897),法 国小说家。1868年出版长篇自 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 大成功,并以此在法国文坛上 享有“著名小说家”的声誉。 1870年爆发了普法战争。在祖国危急的关 头,都德也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予他新 的创作源泉,人民反侵略的精神给予他强 烈的感染,这使他写出了著名的爱国主义 的短篇作品《最后一课》。 。
小结:
最后一课
(法)都德
小弗朗士
• 贪玩、不爱学习 怕老师、幼稚
(心理)
变
韩麦尔先生、
(外貌语言行动)
普通的人
可怜的人、 爱国者
• 热爱法语、理解同 情老师、懂事 热爱祖国 亡国痛
民族恨 爱国情
以《下课以后》为题,用第 一人称为小弗朗士写一则150字左右 的短文。 提示: 利用人物的描写方法表现人物 的思想感情。
划出环境描写 ,分析其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天气”“画眉”等 烘托出小弗郎士贪玩、无忧无虑的幼稚 心态。 社会环境描写“普鲁士兵操 练”“布告牌”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 背景,并设置了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 了些什么)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好 铺垫。
1、描写屋顶上鸽子咕咕低叫:“他们该不会强迫 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2、韩麦尔的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郝叟老头 的那本“初级读本”,和那副横放在书上面的大 眼镜。 3、前后两次出现的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 4、教室里飞进的几个金龟子。 5、黑板上书写的“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
韩麦尔先高度赞美祖国的语言表现
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并以此唤起
人们的爱国热情。
问题研讨
“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 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 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 的钥匙。”这一句运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全 句的含义是什么?
第13课《最后一课》课件(2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3课《最后一课》课件(2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9b6ab1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7.png)
第二,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 朴站起来!
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 灭的!
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 再读课文,注意要把握好 情感的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感叹句、设问句、 反问句、褒贬词和修辞手法的使用对表达讲演者 思想感情的作用。 2、感受闻一多追求真理、大义凛然的精神气概。
②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 打来杀,只会偷偷摸摸地暗杀;
暗杀
③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
嫁祸于共产党。
造谣污蔑
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
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 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 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词的语言特点。 2、了解文本内容,领会闻一多先生对敌人必然灭亡、 人民必定胜利的论述。 3、体会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
导学卡
时间代表效率,时间就是生命!请同学们珍惜时间! 1、认真阅读文章,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仆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 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3)讲演中,闻一多先生一再痛斥敌人的卑劣无耻,他是从哪几个方面痛 斥的? (4)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 文章中找答案。 2、思考后把答案写下来,完成后举手示意。 3、组长组织组员移位合作学习本课的内容,讲解知识点及解题方法,并准备 上台展示。 4、随机挑选小组展示今天的收获,要求讲解本课的知识点,并总结答题技巧。 5、展示后完成教师当堂布置的练习题。
们”,流露出讲演者极端的愤怒感情和轻蔑情绪。 鼓舞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出讲演者与群
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 灭的!
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 再读课文,注意要把握好 情感的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感叹句、设问句、 反问句、褒贬词和修辞手法的使用对表达讲演者 思想感情的作用。 2、感受闻一多追求真理、大义凛然的精神气概。
②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 打来杀,只会偷偷摸摸地暗杀;
暗杀
③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
嫁祸于共产党。
造谣污蔑
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
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 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 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词的语言特点。 2、了解文本内容,领会闻一多先生对敌人必然灭亡、 人民必定胜利的论述。 3、体会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
导学卡
时间代表效率,时间就是生命!请同学们珍惜时间! 1、认真阅读文章,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仆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 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3)讲演中,闻一多先生一再痛斥敌人的卑劣无耻,他是从哪几个方面痛 斥的? (4)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 文章中找答案。 2、思考后把答案写下来,完成后举手示意。 3、组长组织组员移位合作学习本课的内容,讲解知识点及解题方法,并准备 上台展示。 4、随机挑选小组展示今天的收获,要求讲解本课的知识点,并总结答题技巧。 5、展示后完成教师当堂布置的练习题。
们”,流露出讲演者极端的愤怒感情和轻蔑情绪。 鼓舞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出讲演者与群
最后一课PPT课件
![最后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e8315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0f.png)
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
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Hale Waihona Puke 、郝叟老头和其他人为什么坐到教室来?
体现了人们对“最后一课”的重视。
5、交代课前情景有什么作用?
这就是小弗郎士跑到学校后,发现的种种 不平常的现象。通过小弗郎士对教室情景的 感受,渲染了“最后一课”的严肃、庄严、 悲愤的氛围。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 之势,预示着将出现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
从语言形式上看,这两个破折号表示声音 哽住了,说不下去了。从文章的内容上看,是 “此处无声胜有声”。韩麦尔先生离别讲台的 那一刻残酷地来到了,心情悲愤,百感交加, 语言难以表达沉痛的心情,两个破折号则可以: 含蓄、全面、深刻地包容一切。
3、这句话是运用了什么描写, 然后他呆
有什么作用?
在那儿, 头靠着墙
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 (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2)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外貌、动作、神态、
心理、 语言、细节描写等。
(3)小说情节的构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有时有序幕和尾声。
(4)小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5)小说分类按篇幅分:长篇、中篇、短篇和小小说;
4、从文章第一部分分析小弗朗士的性格特征。
第3自然段,写他在路上看到的景物,但他没 有为之所动。这又突出了他性格的另一面:小弗郎 士的意志力,他终于战胜了逃学的念头。
第4至6自然段,写小弗郎士经过镇公所时的 心理活动。这里展示的是他性格的另一侧面,即对 敌人的恨──一切环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从文章第一部分归纳小弗朗士的性格特征。
理解(普鲁士士兵的操练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这就含蓄地点出了《最后一课》的社会背景,
也是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变化的社会环境。
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Hale Waihona Puke 、郝叟老头和其他人为什么坐到教室来?
体现了人们对“最后一课”的重视。
5、交代课前情景有什么作用?
这就是小弗郎士跑到学校后,发现的种种 不平常的现象。通过小弗郎士对教室情景的 感受,渲染了“最后一课”的严肃、庄严、 悲愤的氛围。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 之势,预示着将出现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
从语言形式上看,这两个破折号表示声音 哽住了,说不下去了。从文章的内容上看,是 “此处无声胜有声”。韩麦尔先生离别讲台的 那一刻残酷地来到了,心情悲愤,百感交加, 语言难以表达沉痛的心情,两个破折号则可以: 含蓄、全面、深刻地包容一切。
3、这句话是运用了什么描写, 然后他呆
有什么作用?
在那儿, 头靠着墙
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 (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2)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外貌、动作、神态、
心理、 语言、细节描写等。
(3)小说情节的构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有时有序幕和尾声。
(4)小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5)小说分类按篇幅分:长篇、中篇、短篇和小小说;
4、从文章第一部分分析小弗朗士的性格特征。
第3自然段,写他在路上看到的景物,但他没 有为之所动。这又突出了他性格的另一面:小弗郎 士的意志力,他终于战胜了逃学的念头。
第4至6自然段,写小弗郎士经过镇公所时的 心理活动。这里展示的是他性格的另一侧面,即对 敌人的恨──一切环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从文章第一部分归纳小弗朗士的性格特征。
理解(普鲁士士兵的操练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这就含蓄地点出了《最后一课》的社会背景,
也是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变化的社会环境。
6.《最后一课》课件(共29张幻灯片)
![6.《最后一课》课件(共29张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02b668fdce2f0066f53322dc.png)
6、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这一表 情如何理解?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
答:此时的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一方面表现对 祖国被侵占的痛苦。 7、“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是运用了什 么描写?为什么听到钟声号声脸色会惨白起来? 答:运用了神态描写,因为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结束 ,从此将与祖国语言告别。
主题归纳
通过描写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等
人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反映了法国沦陷
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崇高的爱国主义
精神。
三、启示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热爱祖国就应该热 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真学好祖国语言正 是热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要把热爱 祖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脚踏实地积极主 动地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也要分秒 必争地认真学好一切科学知识。
拓展延伸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被侵略和反侵略的历史,《最后一 课》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请
以例句为范,列举中国人在抗击外族侵略时所表现的高昂
气节的句子。 民族气节是韩麦尔“法兰西万岁”呐喊声中的坚定信念!
民族气节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浩然正气!
拓展延伸
事定犹须待阖棺,位卑未敢忘忧国 ” 民族气节是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高尚情操!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 民族气节是林则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凛然不惧! 民族气节是孙中山“____________________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的豪情壮志!
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天气”“画眉”
2024届高考语文最后一课(考前指导)课件(共41张PPT).ppt
![2024届高考语文最后一课(考前指导)课件(共41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9ec3b8e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4.png)
6点:生物钟唤醒了朝气蓬勃的你 6点——7点:大声朗读作文素材 7点到7点40:吃饭、收拾考试物品 8点25入场前:快速浏览绿皮书、易错字
8点25:你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考场
让这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带你飞!
8点25——8点45:通过回顾各板块知识要点或回忆作文喜欢的名言让自己冷静下来,迅速进入考试状态。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三个意识
整体意识:知背景,知作者情感态度 文本意识(语境):结合前后语句 题干意识:问什么答什么
(整体意识典型高考题)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到梨花屯去》
A.小说中的“包队”“定产到组”等词语,以及关于“安徽”的报道,都 指向改革初期的现实,在今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
• 4.全诗写诗人所内外的常见之物,人、常见之情,语言生动自然,情感真切动人。
• 5.本诗在用词上朴素平易,抒情委婉含蓄,虽然没有杜甫《登岳阳楼》中表现出的恢 宏气象,但也自有不凡的格调。
• 6、白诗和刘诗都是送别之作,都表达出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极富感染力。
常考题型注意要点二:主观题答题策略
【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 上,抓关键点。 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题干 【第二步】审清题干,明确要求。 【第三步】分点作答,有总结,有分析。 注意:做题思路不明晰的时候,破局之道在: 1、翻译诗句并分析情感。 2、答题要点还可考虑形象、手法、语言等几个角度。
8点45:分发答题卡:
方案一:有横线 观察题型有无变化
方案二:无横线 用铅笔轻轻打格,可参考一行8mm,若监考老师不允许打格,不必恐慌,停止即可,不
会造成任何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 课件 (共3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 课件 (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8257fd14791711cd791779.png)
他永远忘不了这“最后一课”,忘不了自己祖国 的语言。
总结:
从第11-23节是《最后一课》中心 部分,着重写韩麦尔先生以自己对祖国无 限热爱的心情上好最后一课,以及小弗郎 士激发了爱国热情,从一个天真、贪玩的 孩子转变成为一个懂事的学生,专心上好 最后一课的情景。
朗读最后一个部分(24-29)
1、这段文字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我又为什么觉得他 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神态、语言、动作描写;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7.2021.7.20T uesday, July 20,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04:4320:04:4320:047/20/2021 8:04:43 PM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8时4分43秒下午8时4分20:04:4321.7.20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总结:
从第11-23节是《最后一课》中心 部分,着重写韩麦尔先生以自己对祖国无 限热爱的心情上好最后一课,以及小弗郎 士激发了爱国热情,从一个天真、贪玩的 孩子转变成为一个懂事的学生,专心上好 最后一课的情景。
朗读最后一个部分(24-29)
1、这段文字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我又为什么觉得他 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神态、语言、动作描写;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7.2021.7.20T uesday, July 20,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04:4320:04:4320:047/20/2021 8:04:43 PM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8时4分43秒下午8时4分20:04:4321.7.20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最后一课》PPT课件
![《最后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ded1ad284ac850ad024223.png)
二课时
分析韩麦尔的形象特征,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走 近 韩 麦 尔 先 生
1.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 描写方法?
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
2. 在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穿上了他那件 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 边的小黑丝帽?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时, 穿上节日盛装,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 也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作业:
• 1、思考小弗郎士为什么有这么大的 变化?请就此发表你的意见,写一 段话。注意要从文章中找根据。 • 2、抄写积累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 。
变化原因分析
1、他原来就不是一个坏孩子,尽管贪玩,但 还能管住自己。
2、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先生一言一行对他有 巨大教育作用。 3、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的震憾。是普鲁士 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使 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1、韩麦尔是怎么的人?
• 他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但他富有 爱国情感,善于对学生进行爱国 主义教育以深蕴于内心的爱国热 情点燃了学生幼小的火种,坚定 了他们对祖国的必胜的信念。
最后一课中,韩麦尔的感情有 怎样的起伏变化?
深情、悲痛
沉思、悲愤
思索、内疚
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阿尔 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 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 了沦陷区的法国人们的悲愤和对祖国的 热爱,以及争取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集中表现法国人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比喻.把祖国的语言比作钥匙,把普鲁士侵 略者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比作监狱。牢记 民族的语言就有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就有了信 心和力量,就能团结人民,最终打败敌人。
动“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
《最后一课》课件1
![《最后一课》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5813ca2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3.png)
高潮和结局
爱国情感升华--理解老师、敬爱老师
现场采访
❖小弗朗士为什么 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小弗郎士本质不坏, ➢受到老师的影响, ➢亡国惨痛的震撼, 激发了他心 ➢ 中的爱国情感。
小弗朗士形象及意义
小弗朗士在小说中是一个变化、成 长中的儿童形象。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他 的爱国情感由潜在到成熟的升华过程。
问题研讨
4.“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 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 岁’!〞“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现 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书写“法兰西万岁 〞这两个大字,含义是什么?
这一系列动作, 表现韩麦尔先生对祖国深挚的 爱和早日收复国土的激烈愿望。达到“此时无声胜 有声〞的艺术境界。表示韩麦尔先生坚信法兰西必 胜, 它也激励人们要永远不忘记祖国法兰西, 这是韩 麦尔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可怜的人! 对老师的理解和尊敬 郎
他讲的似乎挺容易 热爱祖国语言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 对敌人的憎恨
士 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和讽刺
啊! 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 忘不了!
热爱祖国
小弗朗士思想感情变化过程
开端
贪玩---幼稚---怕老师
发展
感到诧异---爱国情感萌发---理解学习的重要---懂得怎样爱国
6.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 孩子也不__分__心____呢。
7.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 __伤__心____呢。
奴化教育
抗日战争期间, 日军在东北 沦陷区执行奴化教育。日语被列 为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程, 教科书 以“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大 东亚新秩序〞等谬论为基本内。 中国历史将被人窜改, 任何易于激发爱国感 情的文字都被删除。日本侵略者企图以此消 磨和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最后一课--课件(完美版)ppt
![最后一课--课件(完美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b8afaa2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5.png)
最后一课
当亡国的时候,才理会到一个人 与一个国家相互的关系多么重大。
——老舍《猫城记》
最后一课
(法)都德
2024/9/1
了解作者
都德(1840—1897),19世纪法国 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1868年,长篇小 说《小东西》出版,获得巨大成功,都 德因此赢得了“著名小说家”的声誉。 其中《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 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 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品析句子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歌唱;锯木厂后边草 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 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 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品析句子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 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品析句子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 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 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比喻)
2024/9/1
活动环节
(一)理解文意 (二)评说人物 (三)探究价值
2024/9/1
理解文意 自读课文,试着给文章拟一个副标题:
一个
的故事
课文标题
最后一课
——一个阿尔萨斯省小孩的自叙
评说人物
小弗朗士
韩麦尔先生
品析句子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 心里想:“他们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 德国话唱歌吧!”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最 美观,最动听;我们必须牢牢地把它记 在心里,永远要学好它。只要牢牢记住 我们的语言,就像随时拿着一把通向世 界大门的爱国的钥匙。
课后作业
如果这最后一节法语课结束 前,韩麦尔先生让听课的人各讲 一句话,请你选择一个角色,以 他的身份写出要说的话。
当亡国的时候,才理会到一个人 与一个国家相互的关系多么重大。
——老舍《猫城记》
最后一课
(法)都德
2024/9/1
了解作者
都德(1840—1897),19世纪法国 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1868年,长篇小 说《小东西》出版,获得巨大成功,都 德因此赢得了“著名小说家”的声誉。 其中《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 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 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品析句子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歌唱;锯木厂后边草 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 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 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品析句子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 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品析句子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 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 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比喻)
2024/9/1
活动环节
(一)理解文意 (二)评说人物 (三)探究价值
2024/9/1
理解文意 自读课文,试着给文章拟一个副标题:
一个
的故事
课文标题
最后一课
——一个阿尔萨斯省小孩的自叙
评说人物
小弗朗士
韩麦尔先生
品析句子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 心里想:“他们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 德国话唱歌吧!”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最 美观,最动听;我们必须牢牢地把它记 在心里,永远要学好它。只要牢牢记住 我们的语言,就像随时拿着一把通向世 界大门的爱国的钥匙。
课后作业
如果这最后一节法语课结束 前,韩麦尔先生让听课的人各讲 一句话,请你选择一个角色,以 他的身份写出要说的话。
最后一课ppt课件
![最后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87a67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e.png)
知识点总结与梳理
知识点一
总结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 ,包括概念、原理、方法 等,并对其进行梳理和分 类。
知识点二
对所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 总结和归纳,指出其核心 内容和关键点。
知识点三
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总 结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和框架,便于学生理解和 记忆。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一
列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常 见问题,如理解不透彻、应用不
最后一课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回顾与总结 • 重点知识点讲解与案例分析 • 复习与巩固练习 • 拓展与延伸:未来学习方向与展望 • 结束语与感谢
01 引言
课程背景与目标
课程背景 本课程是某学校或机构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过去的学期或学年里,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程背景与目标
最后一课的意义
情感告别 分享彼此的成长和收获
表达对老师和同学们的感激之情 留下美好的回忆
02 回顾与总结
本学期所学内容回顾
01
02
03
知识点一
详细介绍本学期所学的知 识点,包括概念、原理、 方法等。
知识点二
列举本学期所学的重点和 难点,以及需要掌握的内 容。
知识点三
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简 要概括,强调其重要性和 应用价值。
将各个知识点进行关联,形成知识网 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知识点的讲解
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 其含义、特点、应用等,确保学生理 解并掌握。
案例分析: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的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能够涵 盖所学知识点的各个方面。
案例的分析
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运用所 学知识对案例进行解读,提出解
《最后一课》ppt课件(36页)
![《最后一课》ppt课件(36页)](https://img.taocdn.com/s3/m/3ea959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4.png)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祖
国有一个祖国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语 言,就是维护祖国的尊严,是爱国的表现, 失去民族语言就等于丧失国土。如果有一 天有人告诉你,你再也不能学习汉语,你 天天挂在嘴边的一般话不能再用了,从今 天开始你就只能用某种外语交流,那么, 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
韩麦尔先高度赞美祖国的语言表现 了他激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并以此唤起 人们的爱国热情。
划出环境描写 ,分析其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天气〞“画眉〞等烘托出小 弗郎士贪玩、无忧无虑的幼稚心态。
社会环境描写“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 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普法战争中法 国沦陷〕,并设置了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 了些什么〕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好铺垫。
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先生的形象“从来 没有这么高大〞?
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的言行中, 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失去 祖国的痛苦心情。正是理解韩麦尔先 生的爱国精神,小弗朗士觉得他的形 象高大了,熟悉到他不仅仅是一个教 师,更是一名爱国志士。
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 的语言——最明白,最准确〞;他高度赞 美法国语言表现了什么?
正因为一般,韩麦尔先生那热 烈深沉的爱国情感才干够代表千 千万万的法国人,才干使这篇小 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 的共同心声。
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恪尽职守、
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 挺美丽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 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 时,穿上节日盛装,是为了纪念这 最后一课,也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 去的国土的敬意。
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 篇小说中的杰作。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 生写有12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永远忘不了这“最后一课”,忘不了自己祖 国的语言。
总结: 从第11-23节是《最后一课》 中心部分,着重写韩麦尔先生以 自己对祖国无限热爱的心情上好 最后一课,以及小弗郎士激发了 爱国热情,从一个天真、贪玩的 孩子转变成为一个懂事的学生, 专心上好最后一课的情景。
一、朗读最后一个部分
讨论 1、这段文字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我又为什么觉得他 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6、上习字课时,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描写专心写字的?
此时,从教室屋顶传来鸽子咕咕的叫声,"我"心里 怎么想?表现小弗郎士怎样的思想感情?
------抓住声音和最容易分心的人和事来写。 (细节描写)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 唱歌吧!"小弗郎士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人 民学德语,也表现出一个天真的孩子对侵略 者无所不至的暴行的愤慨。
4、小弗郎士没能答出分词的用法,老师说了 什么?由此可看出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 大的不幸"、"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 迟"。先生批评阿尔萨斯人不珍惜时光学习,结果 连自己的语言也不会说、不会 写,而今又失去了学 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表现先生的民族责任感和 爱国热情。
这些细节起着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
思。
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每一细节都蕴含深意,发人深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 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 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 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 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 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 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小结: 通过这最后一课,小弗郎士 对韩麦尔先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 解,看到了先生热爱祖国的高大 形象,更加敬仰先生的崇高人格, 因而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这是最后一课的结束,也是整篇 小说的结束。在这一段里小说情 节发展到高潮,十分感人!
二、讨论主题
通过对最后一课的生动描述,反 映了以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为代表 的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 表现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 者的仇恨。
三、启示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热爱祖国就应该热 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真学好祖国语言正 是热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要把热爱 祖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脚踏实地积极主 动地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也要分秒 必争地认真学好一切科学知识。
四、总结写作特点
1.选材:材料为表现中心服务。 2.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一 堂法语课。这标题不但指出文章 的内容,而且蕴含着悲愤的情绪, 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
------这个动作,表现韩麦尔先生对祖国深挚的爱和
早日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
------表示韩麦尔先生坚信法兰西必胜,它也 激励人们要永远不忘记祖国法兰西,这是韩 麦尔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5、他写完这几个字,痛苦得“呆在那儿,头靠着墙 壁”。既不转身也不回头 ,为什么?
------他没有勇气宣布“散学了”因为这就意 味着跟祖国语言的永别,他也没有勇气再看 一下孩子们和听课的镇上的人,眼前的这个 刺激和打击太大了,他悲痛已极,只能无力 地做了一个手势,示意这最后一课的结束。 先生的心都碎了。
7、小弗郎士以怎样的心情观察老师,联想到 了什么?为什么小弗郎士永远忘不了“这最 后一课”?
-------小弗郎土设身处地的想到老师将离开生活、工 作四十年的地方多么伤心,他心疼老师、爱老师, 又发出了“可怜的人”的慨叹。由此可见,小弗郎 士同情并理解即将被侵略者赶走的韩麦尔先生。听 到郝叟那古怪的拼读字母的声音,他想笑,但没有 笑,因为他感到难过。他听出这声音中包含着悲愤 与痛苦。
其中《最后一课》和《柏 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 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 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 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 写有12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 小说集。共计近百篇短篇小 说。每篇一般两三千字,文 笔简洁生动,题材丰富多彩, 构思新颖巧妙,风格素雅清 淡。
时代背景
其他 没有镇上的人 有镇上的人
阅读11至23段
讨论:
1、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用书上的话回答)这问题严重 吗?为什么?韩麦尔先生怀着什么心情来宣布这一消息? --------"又柔和又严肃"。柔和:对孩子充满了爱;严 肃,怀着沉重的心情宣布这一消息。 2、听到韩麦尔先生说“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小 弗郎士明白了什么?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用书 上的原文回答) -------"万分难过,坏家伙"、"我再也 不能学法语了"、"可怜的人,忘了他 给我的惩罚"、"现在我明白了"。
小结:(1-6)这一段写上学途中 的情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告诉我们小弗郎士有贪玩的一面, 他没有学好功课,他也很幼稚, 他觉得普鲁士兵的操练很好玩, 却没有意识到那是别人对自己家 乡的侵略。但同时他还能重视纪 律,管住自己,急忙赶到学校。
阅读课文第7-10节(上课前)Fra bibliotek-到了学校、小弗郎土发现哪些情况不 同往日?请填写下表
---------神态、语言、动作描写;
------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结束 的时间已经到了,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 告别;而先生的脸色中感到他对祖国的 爱,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
------他的爱国精神,使我觉得他的 形象高大了,我认识到他不仅仅是 一位教师,更是一位爱国志士。
2、文中有哪些动词很好地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
3、对于普鲁士兵的操练“我”是如何看的?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认为比学习有趣、天真、幼稚、无知、是非不清,为下 文做了铺垫。
4、"可是我还是能管住自己,急忙向 学校跑去"有哪些地方能说明他能管 住自己?
------①尽管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普鲁士兵的操 练吸引了他,但他还是向学校跑去。 ------②看见许多人在看布告,他只是边走路 边猜测,没有停步,“一”表示思想的跳跃, 经过一番斗争还是“不停步”。 ------③听到华希特跟他玩笑,还是继续跑, 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转 拿 使 写 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他的 痛苦心理,倾注了他对祖国的爱、对敌人 的恨。
3、找出表现他内心极度悲痛的词语,简要分析它 的表达作用?
------“脸色惨白”、“他哽住了”写出了他 对侵略者的强烈的愤恨和丧失国土给他的 沉重的打击。表明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感情。
4、“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法 兰西万岁”!“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 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书写“法兰西万岁” 这两个大字,含义是什么?
填表说明“最后一课”的异乎寻常
平 时 最后一课
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 气氛 一阵喧闹,在街上也能 听到 开课桌,关课桌,怕吵 学生 捂着耳朵大声背书……
一切偏安安静静的, 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 常的严肃的气氛 同学们都在自己的 座位上了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 踱来踱去,胳膊底下 老师 紧敲着,"静一点,静一 夹着那怕人的戒尺 点……" 穿着漂亮的礼服
5、老师讲到法语,对法语有什么评价?用了 什么比喻?这个比喻的深刻意义是什么?表 现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小弗郎士这次 听讲全都懂?
------监狱的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与封锁,钥 匙比喻法国语言; 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 团结起来,打败敌人,求得民族的解放。 --------全都懂,觉得挺容易。他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 知道了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自觉要求学好语言,听得特 别细心,所以全懂。
2、这篇小说的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写谁? --------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
以时间推移为顺序按情节发展可把文章分为:
一、上学路上 开端
到“先生的小 院子里” 到“他那副 大眼镜” 到“我真永 远忘不了”
二、上课之前
发展
三、最后一课
发展
四、宣布下课
高潮、结局
到全文 结束
朗读课文第l一6节(上课路上),注意“我”在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按篇幅、容量分 短篇小说 微型小说
﹛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 小说的中心,反映文章主题(小说的
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情节: 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尾声)
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思考:
1.最后一课和平日上课的情景有怎样的不 同? 2.小弗郞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 了什么变化?
3、第15节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
------韩麦尔先生身为法国人,却不能教法语, 辛勤工作四十多年,却要被无辜赶走,实在 是令人痛心的事。这当中有小弗郎士对老师 的敬爱之情,还掺杂着对老师的理解和同情。
小结:小弗郎士原来是个幼稚、无知的孩子。当
他听到要永远失去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时,他的感情起了极 大的变化,他感到了亡国的痛苦--"坏家伙";对祖国语言的 眷恋--"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称先生是"可怜的人"。现在, 小弗郎士好像一下子成熟了、懂事了。他明白了布告牌前为 何围了那么多人,今天教室气氛为何与往日不同,过去讨厌 的东西一下子变得那么可爱了。小弗郎士的爱国心在他思想 上强烈地表现出来
3.韩麦尔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形、义:
gěng duó zhuà n ché ng wǔ qí dǎo
xuān
wǎn
gēbo
chà
zhò u
sù
hǎo sǒu
à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