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巴西双边贸易分析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与巴西大豆贸易态势分析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与巴西大豆贸易态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74d3b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2.png)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与巴西大豆贸易态势分析1. 引言1.1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中巴大豆贸易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巴之间的大豆贸易关系备受关注。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不得不寻找替代的大豆供应来源。
巴西作为世界第二大大豆生产国,拥有丰富的大豆资源,成为中国主要的大豆供应国之一。
中巴之间的大豆贸易合作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显得更加重要,双方需要加强合作,共同面对贸易挑战。
中巴大豆贸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如运输成本高昂、质量管理难题等。
未来,中巴大豆贸易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双方可以通过加强合作、优化贸易模式等方式来应对挑战,共同推动中巴大豆贸易稳步发展。
中巴大豆贸易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具有合作的潜力,双方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贸易挑战,推动中巴大豆贸易关系取得更多的成果。
2. 正文2.1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大豆进口的影响中美贸易战的爆发对中国大豆进口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而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双方贸易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大豆市场。
由于中美贸易战的影响,美国大豆对中国的出口额急剧下降。
中国大豆进口商开始转向其他国家寻找替代供应,其中巴西成为了一个主要的选择。
这导致了中国与巴西之间的大豆贸易增加,而美国大豆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上逐渐减少。
中美贸易战也导致了大豆价格的波动。
由于美国是全球大豆市场最主要的供应国之一,中美贸易战中任何一方的政策变化都可能引起大豆价格的波动。
这使得中国大豆进口商在采购大豆时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增加了经营成本。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大豆进口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也促使中国加快调整进口结构,寻找更多的替代供应国家。
这对中国大豆市场的发展和大豆贸易格局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2 巴西成为中国主要的大豆供应国巴西成为中国主要的大豆供应国,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中国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度下降,转而增加了对巴西大豆的进口。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动态及前景分析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动态及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5d07faba0d4a7302763aba.png)
Br zi a l ,t h e a u t h o r c o n s t r uc t e d a d e t a i l e d f r a me wo r k o f t h e t r a d e p a t t e n ,d r y n a mi c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pr o s p e c t s
a g ic r u l t u r a l p r o d u c t s t r a de b a s e d o n t h e i r o wn r e s o u r c e e n d o wme n t s ,a n d t h e c o mp a r a t i v e a d v a n t a g e o f t h e i r
d e v e l o p i n g o f a g ic r u l t u r a l p r o d u c t s i n Br a z i l , whi c h a l s o h a d a n i mp o r t a n t i mpa c t o n t h e p a t t e r n o f t h e wo r l d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潜力分析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潜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99b9e081c758f5f61f6752.png)
近年逆 差额急 剧增 长 , 别是 2 0 特 0 8年 国际市场农 产 品价格暴 涨 , 国对 巴西 的农产 品逆差 上 升到 8 中 5亿
美元 , 20 年 增长 了 8 . 5 [ 。 比 07 O 8
作为 世 界上 重 要 的农 产 品贸 易 国 , 中巴双 边农
产 品贸易发展 对世 界农 产 品市场格 局有 不容 忽视 的 影响 , 因此深 入分 析两 国农 产 品 贸易 潜 力 有 极其 重
到 20 0 8年 , 一 份 额 上 升 到 3 8 。 虽 然 巴 西 目 这 .8
充 足等得天 独厚 的 自然资 源优势 , 啡 、 橘 、 蔗 、 咖 柑 甘 大豆、 叶、 肉、 肉、 烟 牛 鸡 胡椒 等众 多产 品产量 位居 世
界 前 列 。按 照 F AO( o da dAgiutr r a i F o n r l eO g n— c u
万吨 , 占其农 产 品进 口总 额 的 2 。麦 芽 、 3 面粉 、 大 米 、 米 、 蒜 等也 有 一 定 的进 口量 。总体 上 看 , 玉 大 ]
巴西 的农 产 品进 口依赖 程度较 弱 。 与 巴西相 比 , 中国虽 然 国土 广 阔 , 地 少 人 多 , 但 农业 生产 总体 上缺乏 比较 优势 。尽 管 中国很多农 产 品产 量都居 世界 前列 , 出 口能 力相对 较弱 , 但 主要 出 口品种 是加 工食 品 、 果及蔬 菜 、 水 水产 品等劳 动密集 型产 品 , 主要 的进 口品 种是 油料 、 物 油 、 植 纺织 原 料 等 土地 密集 型产 品 。 中巴双边农 产 品贸 易 始 于 1 8 9 4年 。虽 然 两 国
为 79 . 万亿 美元 和 1 9 . 8万 亿美元 , 列世 界第 2和 分 第 9位L 。2 0 2 0 8年 中 巴贸易 额 达到 3 4亿 美 元 , ] 6 其
人民币与巴西雷亚尔汇率变动对中巴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人民币与巴西雷亚尔汇率变动对中巴贸易的影响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48248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7.png)
人民币与巴西雷亚尔汇率变动对中巴贸易的影响及对策人民币与巴西雷亚尔的汇率变动是国际贸易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中巴之间的贸易发展日益紧密,因此汇率的波动对两国经济和贸易关系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民币与巴西雷亚尔汇率波动对中巴贸易的具体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人民币升值对中巴贸易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对中巴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人民币升值导致巴西货币的相对贬值,使得巴西商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中国进口巴西商品的成本相应增加。
这将对中国进口巴西商品的规模和贸易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人民币升值加大了巴西对华贸易的风险,使得巴西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意愿减弱,甚至可能导致巴西企业撤离中国市场。
这对于中巴贸易的经营稳定性和发展前景均带来不确定性。
二、巴西雷亚尔贬值对中巴贸易的影响巴西雷亚尔贬值对中巴贸易同样产生了影响。
首先,巴西雷亚尔贬值使得中国商品在巴西市场上的价格相对上升,中国对巴西的出口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压力。
这将对中巴贸易总额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巴西雷亚尔贬值会提高巴西对华贸易的成本,加大巴西企业在进口中国商品时的财务压力。
这可能导致巴西对华贸易的减少,对巴西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应对人民币与巴西雷亚尔汇率变动的对策为了应对人民币与巴西雷亚尔汇率的波动,中巴两国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加强贸易合作,增加双边贸易总额,以减轻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
中巴两国可以进一步推进贸易便利化,加强贸易促进机制的建设,提升贸易的便利程度与效率。
其次,建立货币互换机制,降低贸易结算的汇率风险。
中巴两国可以积极推进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订,增加双边贸易结算中本币的使用比例,减少对第三国货币的依赖。
此外,中巴两国还可以探索建立货币联动机制,通过汇率固定、浮动联动等方式,减轻汇率波动对贸易造成的影响。
另外,中巴两国还可以加强经济合作,在贸易以外的领域加强合作,推动双边投资合作的发展。
通过加强产能合作、技术交流等方式,提高贸易的多元化和稳定性,减轻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
国际经济合作案例分析
![国际经济合作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c6629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0.png)
国际经济合作案例分析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国家之间为了共同发展和利益而进行的经济合作。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合作越来越重要,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将通过分析一个实际的国际经济合作案例来深入探讨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案例一,中国—巴西合作项目。
中国和巴西是两个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中国和巴西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等领域展开了多项合作项目。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巴联合研发的燃气轮机项目。
中国的技术和资金与巴西的天然气资源和市场需求相结合,使得双方合作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
首先,这个合作项目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中国企业通过与巴西合作,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提高了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其次,这个合作项目也为巴西带来了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
巴西的天然气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
最后,这个合作项目也为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经济合作,中巴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为未来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这个合作项目充分体现了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合作,各国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同时,国际经济合作也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
因此,国际经济合作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各国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结语。
国际经济合作案例分析,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国际经济合作对于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其积极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经济合作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因此,各国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一些启示,推动各国之间更加紧密的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世界经济。
中国-巴西贸易与投资风险分析及政策建议(正文)
![中国-巴西贸易与投资风险分析及政策建议(正文)](https://img.taocdn.com/s3/m/806d7cb8284ac850ad0242c6.png)
中国-巴西贸易与投资风险分析及经济社会发展建议摘要:当前世界经济仍然处于需求疲软阶段,增长乏力的深度调整阶段,贸易和投资的保护主义,恐怖主义、区域冲突、难民问题等各类政治安全事件不断发生。
提别是英国脱欧、美国新政府明确提出的贸易和投资的保护政策,给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带来的新的不确定性,后续欧洲的各国的选情也会给欧洲和世界带来新的不确定。
这些问题本质是各经济体僵化的经济与社会制度导致社会发展内部增长动力不足甚至受到阻,从而导致各项社会问题的爆发。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协调,为内部问题赢得时间和空间,但是最终的解决必须在与内部的政府改革,甚至可以说是内部政府革命性变革,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巴两国作为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同为金砖国家,两国经贸合作合作关系密切。
多年来中国一直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最大贸易出口国、最大进口来源国。
鉴于两国经济互补性强,贸易、投资在基础设施、农业、产能合作等方面合作前景广阔。
但是,在相对不确定的国内国际环境中,中巴经贸合作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防范和控制。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经济体。
2000年到2012年,巴西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国家之一,每年GDP增速都保持在5%以上。
2010年,巴西经济增长率高达7.5%,2012年甚至一度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
2014年基本陷入经济衰退,2015年更是萎缩3.8%,创下35年最差表现。
2016年继续呈现衰退的态势。
她的衰退既有外部宏观经济影响,更重在于内部亟待解决各项问题所致。
1 2016年的中巴贸易与投资状况1.1 2016年中巴贸易贸易状况2016年受巴西经济下滑,中国增长防缓、巴西货币大幅贬值和人民币对美一定幅度贬值影响,中国退居巴西第二位进口来源国,但依然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最大出口和最主要的贸易顺差国。
中国海关统计,2016年中巴贸易总额676.0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5.89%,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易总额比重由2011年的2.32%到的1.82%,贸易地位由第十位降到第15位。
一带一路与巴西合作
![一带一路与巴西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ddeddc3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13.png)
一带一路与巴西合作近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逐步实施,中国与巴西的合作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拓展。
作为南美洲最大的经济体和人口大国,巴西在区域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双方的合作潜力巨大,不仅对两国经济和民众福祉带来重要影响,也对地区和全球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双边贸易合作的潜力与现状巴西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国,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和矿产品消费国,两国在农产品、矿产品等方面具有互补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到75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巴西进口额占巴西对外出口总额的22%左右,中国已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但是,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主要进口的是巴西的农产品和矿产品,而巴西进口的是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双方贸易存在一定的不平衡。
为了进一步拓展贸易合作,双方可以借鉴“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模式,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两国的通关和审批等领域的合作,促进贸易畅通。
此外,可以加强双方企业之间的合作,鼓励巴西企业参与中国的工程建设和投资项目,提升双边贸易的多样性和互利性。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机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巴西发展的重要领域。
巴西拥有广阔的国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高速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设施建设亟需改善。
而中国具有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经验,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在巴西参与了多个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如巴西圣保罗地铁项目、大众农场项目等。
此外,中国企业还可以积极参与巴西的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如巴西政府提出的“增长与投资计划”等。
通过双方的合作,可以推动巴西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和现代化,提升巴西的交通运输和物流水平,为双方贸易的便利化和提质增效提供支持。
三、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的重要性除了经济领域,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也是中巴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西作为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文化底蕴,中巴两国在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研究分析
![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研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fbd5f05ef7ba0d4a733b82.png)
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研究分析摘要:中国与巴西同属金砖五国成员,分别为亚洲和南美洲的最大发展中国家。
目前两国双边贸易取得了稳步发展。
本文主要利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的数据,从数据中可以看出2001-2003三年间以及2008和2010年中巴两国之间的SITC0类产品的贸易属于产业内贸易。
选取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标对中巴两国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以及对影响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因素的分析,得出中巴两国的综合贸易形式仍然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产品差异水平、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以及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最后对如何发展我国同巴西的贸易关系、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拓展我国的对外贸易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巴产业内贸易G-L指数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078-02引言目前,巴西已是中国在拉美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
2010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533.77亿美元。
其中巴西从中国进口值为307.86亿美元,向中国出口值为255.91亿美元,同比增长60.2%和46.0%[1]。
两国的相互贸易不仅有利于自身经济发展,同时对全球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通过研究中国和巴西之间的贸易现状及概况,深入了解两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情况,分析其产业内贸易现状以及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得出相关结论。
一、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的现状1.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概况1.1中巴贸易的现状最近几年,中巴贸易关系发展迅速,两国之间的全局性、战略性和互利性合作日益增多。
从2009年开始,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
中国主要向巴西出口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纺织品等,而巴西对中国出口主要是豆类产品、铁矿砂、机电产品、钢材、纸浆、汽车零件等[2]。
中国的工业品物美价廉,因此在巴西市场上很受欢迎。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d7a36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65.png)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中巴两国是全球经济中的重要角色,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互补性。
本文将从中国与巴西两国农业发展现状、农产品出口情况以及政策导向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的竞争性和互补性。
一、中国与巴西农业发展现状中国和巴西都是农业大国。
巴西是世界上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其农业主要以大豆、糖、咖啡、牛肉等为主导产业。
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其农业主要以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及水果、蔬菜、畜禽等为主导产业。
两国的农业发展情况存在一些差异。
巴西的农业规模庞大,土地资源丰富,年降雨量充足,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相比之下,中国的土地资源已经进入有限状态,水资源短缺也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剧了农业劳动力的缺乏。
二、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情况中国与巴西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具有竞争性和互补性。
巴西的大豆、糖、咖啡等是中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之一,而中国的水果、蔬菜、畜禽肉类等则成为了巴西主要的进口农产品之一。
从数据上看,中国和巴西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
2019年,中国进口巴西农产品约10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0%,巴西也成为中国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国。
而在2019年,巴西则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水果、蔬菜和肉类等农产品,进口额达到了50亿美元。
从贸易结构上看,中国和巴西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但也存在一些竞争性。
例如,中国和巴西都是大豆生产国,虽然巴西的大豆价格较低,但中国仍然需要从巴西进口大量的大豆满足国内需求。
这项贸易对于巴西的经济也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水果和肉类方面,中国和巴西的贸易关系就更具有互补性。
中国从巴西进口了大量的猪肉和牛肉,而巴西也在不断增加从中国进口的水果、蔬菜等品类。
三、政策导向对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政策也是影响中巴两国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因素。
在巴西,政府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增加农产品出口的政策受到了广泛支持。
巴西与中国在经济增长和贸易方面有何不同?
![巴西与中国在经济增长和贸易方面有何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4cb905e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2.png)
巴西与中国在经济增长和贸易方面有何不同?标题:“巴西与中国在经济增长和贸易方面有何不同?”巴西和中国作为两个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其发展与成长路径各有不同,本文将从经济增长和贸易两个方面来分析巴西与中国之间的不同。
一、经济增长方面1.产业结构差异巴西的经济结构以农业、矿业和石油为主,而中国的经济结构则以工业、制造业为主。
巴西的经济增长受到农业和矿业等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而中国由于产业多元化,尤其是制造业的逐渐壮大,较不容易受到单一产业价格波动的影响。
2.创新能力差异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创新能力也在逐年增强。
而巴西则缺少创新研发能力,多数企业沿用传统生产方式,制约了其经济增长动力。
3.政策环境差异中国一直在实施开放政策,不断吸收外资和技术,同时大力推动本土创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创新领域,并扩大对外贸易和投资。
而巴西则对外资的门槛较高,对外贸易保护主义态度严重,阻碍了其经济发展。
二、贸易方面1.出口结构差异巴西主要出口矿产、粮食、食品制品等原材料和农产品,而中国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和电子产品等。
相对而言,巴西出口的产品附加值较低,中国的产品附加值更高。
2.贸易伙伴差异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亚洲和欧洲,而巴西主要向南美和美国国家出口。
中国除了加强高端制造业和创新产业的出口外,还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新市场和贸易伙伴。
而巴西则货源和贸易伙伴相对单一,较难实现贸易的多元化。
3.贸易政策差异中国一直在推行开放政策,不断开拓市场、发展自由贸易区、实行自由化的外贸政策。
巴西则对外贸易保护主义的态度较为严重,政府对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影响了巴西的国际贸易竞争力。
结语:总体来看,虽然巴西和中国之间在经济增长和贸易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互补,但中国在高科技创新和拓展市场等方面优势更为明显,未来仍可继续扩大与巴西经济和贸易合作的规模。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状况、障碍及建议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状况、障碍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1f338c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c.png)
年呈缓慢增长态势,由 6.7 亿美元 差额主要是逆差,巴西出口较强 本高,导致国内畜牧业发展受到制
增至 8.37 亿美元。巴方在 2014 年 势,中国也由此成为巴西农产品主 约,使得国内肉类消费供应相对不
向 中 国 的 出 口 额 为 207.24 亿 美 要出口目的国,而中国农产品出口 足,而进口农产品质量高,价格相
这之中,中国向巴方出口在 2014 中,我国向巴西的农业出口额螺旋 益于我国居民的消费升级,特别是
年达到 8.09 亿美元,2015 年出口 上升,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例不到 牛肉、鸡肉等肉类需求快速增长,
规模跌至 6.63 亿美元,2016-2019 一个百分点。同期相比,进出口的 这主要是国内土地价格贵,饲料成
201.6 亿美元大幅增至 334.8 亿美 于不平衡的状态。
品主要有蔬菜、水产品和畜产品等
元。由此可知,中巴农产品贸易总
(二)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结构 种类,这些种类出口占中国农产品
额的高速提升,主要在于巴西农产
在中巴两国农产品贸易结构 出口巴西总量 80%,而巴西主要进
品出口的快速发展。相对而言,中 中,巴西主要出口大豆、畜牧产品 口谷物、饮品和畜产品等。我们发
展期。这也意味着中巴农产品贸易 幅达 53%,进口总额 14.87 亿美元, 进口比重达 65%,鲤鱼约占 12%,
doi:10.3969/j.issn. Nhomakorabea003-5559.2020.07.008
国际商务论坛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状况、障碍及建议
■ 张晓丹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院2019 年,巴西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也连续第二年保持我国第一大农产品贸易国地位, 研究中巴农产品贸易对于促进中巴双边贸易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分析农业贸易额以及双方贸易结构,发现 中巴农 产品 双边 贸易 存在双 方贸 易差额 大、中国 农产品 在巴 西市场 竞 争 优 势不 突 出 、贸 易种 类 相 对 集中 和巴 西农产品出口成本高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中巴农业科技合作和经贸合作;增强贸易促进开展境 外展销活动,提高中国农产品在巴西的名誉度;积极关注巴西国内市场,及时发布相关市场信息等与之相符有 效性政策,为提高中巴农产品贸易水平作参考。
在贸易方面,中国、印度和巴西的发展有何不同?
![在贸易方面,中国、印度和巴西的发展有何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8e6166c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5.png)
在贸易方面,中国、印度和巴西的发展有何不同?中国、印度和巴西是目前全球三大经济体之一,这三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贸易是这三个国家外交政策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虽然中国、印度和巴西都被誉为发展中国家,但它们在贸易方面却存在诸多不同之处。
下面就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
一、中国的贸易发展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贸易与经济密不可分,中国的贸易政策始终秉持“开放、协调、自信、创新”的理念。
1980年代后中国就开始大力开放经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吸引外资和外贸,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与出口国之一。
1. 外贸领域开放程度中国的外贸领域开放程度非常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贸易制度与交流进一步完善,许多国家将中国作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和投资目的地,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量和贸易额都位列国际前列。
2. 贸易政策的调整与升级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始终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和援助力度,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市场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升级自己的贸易政策,不断推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提质升级,增强内需市场实力,加大先进技术投资力度。
这些举措有助于加强中国与全球贸易伙伴的合作与互补。
二、印度的贸易发展印度是目前全球人口第二大国家,印度的外贸发展时间不如中国长,但是随着改革与开放的深入推进,印度正在逐步打造起一个开放、动态的经济体系,综合实力也在逐步提升。
1. 贸易市场多元化印度的贸易市场与众不同,印度与很多西方、非洲和中东的国家都有良好的贸易往来。
同时,印度也打造起了一系列的贸易合作伙伴,如东盟、欧盟等多个贸易联盟,这些合作机制极大推动了印度的经济发展。
2. 依赖进出口印度依赖进出口对经济的贡献较大,但印度的贸易通道多受地理与人文等因素的限制,在进口与出口中处于不稳定的地位。
印度在贸易方面的追赶步伐还需加速,需要通过政策改革和市场改革推进进口与出口市场的整体发展。
三、巴西的贸易发展巴西拥有南美洲最大的经济体,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中等收入的人口规模,尽管巴西的贸易政策一度有所起伏,但巴西正致力于推动经济、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外贸导入。
国际贸易地理论文
![国际贸易地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8e2c4eaeaad1f346933ff8.png)
国际贸易地理论文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经管系国际贸易地理题目:中国与巴西贸易互补性分析专业班级:国贸10-2班学号: 22100763年份 贸易总额 出口(中→巴) 进口(中←巴) 顺逆差(中方)1999 15.41 8.65 6.76 1.89 2000 23.07 12.22 10.85 1.37 2001 32.30 13.28 19.02 — 5.74 2002 40.74 15.54 25.20 — 9.66 2003 66.81 21.48 45.33 — 23.85 2004 91.50 37.10 54.40 — 17.29 2005 121.88 53.54 68.34 — 14.80 2006 168.54 96.25 72.29 — 15.30 2007 187.50 101.65 85.85 — 13.76 2008208.65107.26100.39— 18.341982~2008年中巴贸易差额-55101513579111315171921232527年份(1982~2008)贸易差额由图1和表1可以得出结论:由图1可以看出,中国与巴西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并且逆差额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中国对巴西的贸易逆差虽然数额不是太大,短期内可能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长期下去则会对双方经贸的和谐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中巴贸易互补性分析(一)资源禀赋巴西是居世界前列的资源大国,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面积达500多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52%,木材储量658亿立方米,盛产红木、橡胶以及各种硬木;矿产极为丰富,其中已探明的铁矿储量为650亿吨,品位多在60%以上,且为露天矿,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二位,每年铁矿产量的77%用于出口,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的30%;石油储量已探明148.9亿桶,天然气650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拥有世界18%的淡水,水利蕴藏量达2.13亿千瓦;但是煤矿储量仅230亿吨,且品位很低。
中巴经贸论文中巴经济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
![中巴经贸论文中巴经济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https://img.taocdn.com/s3/m/18b601b5f5335a8103d22069.png)
中巴经贸论文:中巴经济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摘要]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与南美国家的贸易往来尚需继续加强。
巴西作为“金砖四国”之一,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出口产品相似度和产业内贸易三大指数,探讨中国和巴西双边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得出中巴经济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发展潜力巨大。
最后,针对双方的贸易现状提出了促进经贸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中巴经贸互补性竞争性一、双边贸易状况2009年中巴两国的经济规模分别为世界第三和第八,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中国和巴西虽远隔重洋,但两国一直有民间贸易来往。
自1974年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的37年来,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巴双边贸易投资关系稳步发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1.双边贸易由图1可以看出,中国与巴西的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并且逐年加大。
中国对巴西的贸易逆差虽然数额不是太大,短期内可能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长期下去则回对双方经贸的和谐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开拓巴西市场,使中国巴西贸易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双边有关协定自建交以来,中巴双方签订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合作等协定共计30个。
其中经济协定11项,科学技术合作协定11个,政治协定8个。
这些协定之间互相作用,共同促进了中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其中2004年11月12日,中巴贸易投资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巴方文件中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于促进双方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作用巨大。
二、资料来源及产品分类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所进行的商品分类,利用联合国统计司的数据计算出所需要的各种指标。
具体stc 的分类:0(食品和活动物)、1(饮料和烟草)、2(非食用、未加工的原料(燃料除外))、3(矿物燃料、润滑剂等)、4(动植物油、脂和蜡)、5(化学及相关产品)、6(主要以材料分类的制成品)、7(各种机器以及运输设备)、8(包括房屋装演装饰用品、家具寝具、各种箱包容器、服装、鞋帽、各种仪器和自动化设备等各种制成品)、9(其他未另归类的货品)。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同巴西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同巴西贸易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09f02baf45b307e8719769.png)
一
、
中 巴贸易发 展及 贸 易地 位 的变化
易额从 17 年的 1 4 万美元增长为 2 0 年的 4 4 7 94 2 7 08 8. 亿美元 , 9 年均增长 2 .%。进人新千年 , 55 双边贸易进人稳定增长 阶段 , 2 0 年双边 的贸易额较 20 08 0 0年增长 了 1 ,0 4 2 0 6倍 20 - 0 8年 贸易额翻 了两番 ( 图 12 。 见 、)
资料 来 源 : 中国驻 里 约热 内卢 总领 馆 经商 社
20 0 4年 , 中国成 为其第 四大 贸易伙伴 国, 此后基 本每两 年跃升一位 。 0 8 以 3 4亿美元成为在 巴西仅次于美 国的 20 年 6 第二大贸易伙伴 园, I , 中同的进 口额也位 列第二位 , 其 1从 l 向 中国的出 口额位 _第 位 。 r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 巴西同各 国贸
资料 来源 : 中国海关、 中国驻 巴西大使馆 经济商务 参赞 处
有时 中国向巴西的出 口总额不及 两国的贸易逆差 。 数字显示 , 20 0 0年 以后 , 国的逆差率基本在一 . 中 05以下 , 在 20 并 0 3年达
( ) 二 中巴双边 贸易地位变 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况
自 17 9 4年建交 ,9 3年 建立 战略伙 伴关 系以及 双方高 19
( ) 巴贸 易 发 展 概 述 一 中
中巴两 国于 17 94年 8 月建交 , 至今 已有 3 5年的历史。 5 3
年中双边经 贸关 系不断加深 。 由于双方 的贸易互补性很强 , 贸
( 美元 ) 亿
60 0 50 0 4 0 0
3 00
在 贸易收支方面 , 中国则 始终 处于贸易逆差 的位置 , 至 甚
巴西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及发展前景
![巴西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及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b287930ede80d4d8d15a4fe6.png)
巴西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及发展前景贺双荣1992年10月卡多佐就任巴西外交部长后,对巴西外交政策和外交机构的职能进行了调整,制定了“亚洲战略”,决定把亚洲尤其是亚太地区国家作为其稳定的进口来源、出口市场以及科技合作的伙伴。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在亚洲和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巴西把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放在其“亚洲战略”中最重要的位置。
1993年5月朱镕基副总理访问巴西时,巴西提出同中国建立一种“长期的、稳定的、战略性的互利合作关茶”。
此后,巴西领导人多次提出把发展同中国“战略性的伙伴关系”作为指导两国关系发展的原则。
本文就巴西加强同中国关系的原因和目前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作一些分析。
同中国发展“战略性伙伴关系”的原因巴西决定同中国建立“战略性的伙伴关系”是出于自身经济发展和政治的需要及长远考虑。
从经济方面看,存在以下因素。
(一)中国的开放政策和巨大的市场对巴西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巴西前外长卡多佐提出“重新评估亚洲”时指出,“在贸易方面,巴西不能失去有11亿消费者的中国市场”。
巴西驻中国大使罗贝托·阿布德努尔在《中国和巴西的利益》一文中指出:中国在新的部门和地区对外国资本开放,“同意外国资本参与诸如服务、旅游、能源和交通基础没施、电信、空运、消费品贸易等部门的活动,为外国伙伴进人这个消费市场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巴西《圣保罗州报》也在1993年2月指出:“到下个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应成为巴西投资者选择的目标。
如果巴西企业家不行动起来,就可能错过前往中国的列车。
”在加强同中国的经济关系方面,巴西尤其希望在“基础设施、能源、原料咨询服务和工程技术方面建立一种战略性的伙伴关系”。
这些合作项目包括:以巴西的铁矿石换取中国的焦煤、巴西参加中国三峡工程的建设等。
巴西外长阿莫林指出,巴、中两国之间这种“战略性伙伴关系通过双边贸易、空间协定、技术交流和巴西公司可能在中国获得修建水电站的合同而得到完善”。
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的“J 曲线效应”
![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的“J 曲线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e14ed4b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e.png)
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的“J 曲线效应”作者:张瑞新齐一苇魏浩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35期摘要:利用1995年至2017年间的双边贸易数据,并以我国和巴西基于SITC分类的63个行业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汇率与两国各行业贸易收支之间是否存在贸易“J 曲线效应”。
通过使用ARDL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ECM误差修正模型,探究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贬值对其贸易收支的长期影响与短期效应。
最终结果显示研究样本中的14个行业存在该效应。
本文提供了包括影响时滞和影响行业在内的较为详细的检验结果,也为我国制定关于巴西贸易以及贸易产业等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J曲线效应汇率中巴贸易收支一、引言(一)研究背景近二十年来,中国与巴西的进出口贸易额呈现强劲的上升趋势。
据联合国贸易统计处2018年的最新数据,从巴西的角度衡量,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也是其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国;从我国的角度衡量,巴西也同时位列中国的前十大贸易伙伴国之一。
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且同为金砖国家,中国和巴西在经济上确实有诸多的共通和互补之处,多年来也保持着友好与密切的贸易合作与往来。
巴西的农作物和矿石原料较为丰富,因此植物产品与矿产品向来是其对华出口的主力产品;于此同时中国的化工产品、机电产品等在巴西市场也有着巨大的需求。
近几年来,同为金砖国家的中巴两国,以互利共赢为原则,签署过多项双边协议:如2013年双方央行签署的价值1900亿元人民币的中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及2015年签订的价值数百亿美元、涵盖多项产业的贸易、金融和投资协议等。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处(UNComtrade)数据本文采用的贸易数据均来自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处(UNComtrade),且截取数据均以巴西为统计汇报国。
显示,2018年巴西对中国的货物出口总额将近64206亿美元,进口总额为34730亿美元,贸易盈余高达29476亿美元。
该数值占巴西整体贸易盈余的50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巴西双边贸易分析【摘要】中国和巴西是世界上国土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快并都有巨大的经济潜力, 从20 世纪90 年代起,两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稳步发展。
巴西成为中国在拉美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于2009 年4 月成为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本文介绍了中巴经贸关系现状,提出了中巴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着重强调了中巴应加强双边贸易,高度重视互补性经贸合作,加大我国对巴出口,充分挖掘两国贸易的合作潜力,优化商品结构,有效应对反倾销,促进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市场多元化。
【关键词】中巴双边贸易贸易摩擦商品结构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和巴西的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都获得了快速发展,双边贸易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目前, 巴西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也是中国从拉美地区进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于2005年超过德国并连续3年成为巴西的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国, 并于2008年成为巴西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仅次于美国, 是巴西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目前,巴西是中国在拉美和金砖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巴西全球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
据中方统计,2010年中巴贸易额达625亿美元,同比增长47.5%。
2005年至2010年间,中巴贸易平均增速高达43.3%,高出同期中国外贸整体增速23.1个百分点。
目前,中国是巴西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也是巴西重要商品的主要出口市场。
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巴西农产品的最大买主。
一、中巴经贸关系现状新中国成立后, 中巴两国就有民间贸易来往。
20世纪70年代初, 巴西工商界积极要求同我国建立贸易关系, 军政府随之松动了对华政策, 两国遂于1972年恢复了直接贸易。
1974年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在1978~2004年期间中巴签订了9个重要性的经贸往来文件, 两国贸易交流和经济合作关系得到稳步、持续的发展。
中巴两国建交30多年来,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
1、中巴贸易关系据中国海关统计, 1974年两国建交时双边贸易额仅为1742 万美元, 1979 年贸易额就增加到2116亿美元, 是1974 年的12倍。
其后, 20世纪80年代中巴年均贸易额达7155亿美元, 90年代年均贸易额又增至14194亿美元, 到20世纪最后一年(2000年) 中巴双边贸易额增至28145亿美元。
[4]进入21世纪以后, 中巴双边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据巴西的统计数据: 2003年中巴双边贸易额突破50亿美元, 达到66181亿美元; 2005年突破100亿美元, 达到121188亿美元; 2007年突破200亿美元, 达到233167亿美元(表1) 。
从贸易差额来看, 在2001~2006年期间, 都是中国处于贸易逆差, 巴西处于贸易顺差。
到2007年, 中国处于贸易顺差, 巴西处于贸易逆差, 差额为18169亿美元。
表1 2001~2010年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情况(单位: 亿美元)从贸易地位来看, 目前巴西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也是中国从拉美地区进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已于2005年首次超过德国成为巴西的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第一是美国、第二是阿根廷) , 从2001年起,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巴西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从2009 年4 月起,成为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另外, 巴西外贸秘书处的统计显示, 2011年1-3月,巴西货物进出口额为993.0亿美元,是巴西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表2 巴西自中国进出口主要商品构成(章) (2010年1-12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从商品结构来看(表2), 巴西对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为机器零部件、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变压器、静止式变流器及电感器、有线电话、电报设备、纺织纱线及制品、仪器仪表等。
光从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纺织品及原料来看,2010年进口182.6亿美元,占巴西自中国进口总额的71.4%。
2010年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巴出口上继续保持优势,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皮革箱包等轻工产品分别列巴西自中国进口大类商品(HS类)的第四位、第七位和第十位,占巴西进口市场的42.6%、51.0%和67.8%,在这些产品上,印度、印度尼西亚、美国、意大利、阿根廷等国是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
中国从巴西进口的主要产品为大豆、铁矿砂及其精矿、石油原油、烧碱木浆或硫酸盐木浆、皮革、木材和豆油等。
2010年,矿产品是巴西对中国出口的主力产品,其出口额为178.1亿美元,增长106.1%,占巴对中国出口总额的57.9%。
植物产品是巴对中国出口的第二大类商品,出口额71.6亿美元,增长12.6%,占巴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3.3%。
受中国经济增长的带动,2010年巴西对中国活动物及动物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动植物油脂、和食品饮料烟草出口额大幅增长,增长率分别达到375.6%、95.5%、92.8%和87.1%。
其中,糖及糖食和肉及食用杂碎增幅高达618.7%和453.0%。
此外,巴对中国塑料橡胶和贱金属及制品出口下降比较厉害,降幅为54.7%和40.6%。
2、中巴投资关系截至2008年底,中国企业在巴西实质投资达2.2亿美元。
其中,2007年中国对巴西投资2004万美元,同比增长106%;2008年,中国对巴西投资2847万美元,同比增长42.1%。
中国企业在巴西投资主要领域包括矿山开发、钢铁、空调、摩托车、电话机、农畜产品和装饰生产和销售。
截至2008年底,巴西在华投资累计涉及外资企业451家,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8亿美元,主要涉及支线飞机制造、压缩机生产、煤炭、房地产、汽车零部件生产、水力发电和纺织服装等项目。
知名公司包括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冰箱压缩机企业EMBRACO 公司、巴西MARCOPOLO 客车厂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
2007年10月, 上海宝钢集团和全球矿业巨头巴西CVRD 公司合资成立的宝钢维多利亚钢铁公司, 在巴西圣艾斯普里图州维多利亚市揭牌。
该项目一期总投资预计为30亿美元,计划于2009 年上半年开工, 2011 年底建成投产。
中国企业在巴西开展经济合作始于1984年,主要是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曾成功完成国土整治航测工程和港口疏浚等项目。
截至2008年底,中国企业与巴西签署承包劳务及设计咨询合同总额达34.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5.5亿美元。
目前中国企业在巴西实施和追踪的项目包括卡塞内天然气管道项目和坎迪奥塔火电厂Ⅱ期C部分等项目。
二.中巴贸易中存在的问题1、贸易摩擦与贸易壁垒据统计自1989年12月巴对我产品发起第一次反倾销调查以来,截至2005年底共对我产品发起了21起反倾销调查,涉及机电、五金化工、轻工、纺织、食品等十几种商品。
另外, 2008年, 巴西对中国新发起8起反倾销调查案件, 涉及机动小客车用橡胶轮胎、聚丙烯高分子薄膜等商品。
其贸易救济措施主要包括:反倾销措施;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
而根据WTO 的统计,在1980-2006年期间,巴西对中国采取的反倾销案件数量达到31起,占整个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的9%。
以上统计显示,巴西不仅是拉美国家中、而且是发展中国家中对我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最频繁的国家之一2、在中巴贸易中巴西长期处于逆差长期以来, 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主要表现为商品贸易。
除一定数量的经济技术援助外, 商品贸易成为中巴经济贸易合作中最重要的领域。
然而, 由于中巴双方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的重要差异和经济规模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长期以来, 在中巴商品贸易中,巴西大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重要的是, 2001 年以来,由于巴西货币贬值,出口竞争力增强,中国对巴西产品的进一步增强等原因,中对巴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2001年巴西在中巴商品贸易中的逆差为 5.98 亿美元, 2002 年却增加为9.97 亿美元, 2002 年更猛增为23.95 亿美元, 虽然在2003 年和2004年有所减少,分别为17.03亿美元和14.98亿美元,但是随后又相继增加(表1)。
巴西在中巴商品贸易中逆差数额逐渐增加,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到中巴商品贸易的顺利发展和进一步扩大。
因此中巴双方政府都应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尽快设法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鼓励本国企业积极从事双边经济合作, 以促进中巴经济贸易关系顺利发展。
三、加强中巴双边贸易1. 高度重视互补性经贸合作在两国贸易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分析恰恰说明,在出口商品种类上,中巴双方的互补性是大于竞争性的。
这一点在客观上为我国发挥自身产品优势,有计划、有选择地加大对巴贸易出口提供了可能。
这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经济情况不同,中印经济互补性较弱,商品竞争性明显,因此相对而言,中巴两国能够寻找到更多的合作空间。
[2]基于稳定中国国际宏观环境和服务国内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 中国应该重视与巴西互补性的经贸合作。
从投资领域来看, 巴西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存在资金缺口, 为中国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巴西提供了广阔空间, 可以为中巴双方创造合作双赢的未来。
以投资交通和物流领域为例, 投资巴西铁矿直达太平洋港口的铁路系统和兴建相关港口, 可以帮助巴西改善基础设施, 还将巴西至亚洲的海运距离缩短数千英里, 可确保中国从巴西进口矿石的便利并降低整体运输成本。
另外,巴西能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而我国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但人均占有量不足,因此与巴西开展贸易及投资合作,进口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能源矿产资源,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两国在此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3]此外,在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中巴之间也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
巴西是全球的酒精生产和出口大国,而这种生物燃料是汽车燃料的很好替代品,其应用将使汽油的紧缺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同时,中国在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轻工产品上也具有明显的优势,扩大此类产品的出口是我国的强项,并有助于拉动国内其他产业的发展。
2. 优化商品结构,减少双边贸易磨擦从中巴进出口商品的集中度来看,巴西出口品种相对较为集中,某些种类的产品,如铁矿石、大豆等原材料,对中国市场的开拓富有成效,占巴西对中国贸易的76.5%。
中国出口巴西的产品相对多样化,品种较为丰富,其中工业制成品占97.7%。
鉴于2008 年我国对巴西贸易逆差已经达到100 亿美元的现实,中国需要大力优化商品结构,不断实现出口结构的升级,加大出口力度。
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较强,轻工业、家电等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双边贸易磨擦时有发生,同时也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一定影响。
巴西近年来对我国的反倾销产品大多为工业制成品,我国可以根据巴西市场的需求情况,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有选择地增加互补性产品的输出,并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而对非互补型的低端产品的输出加以限制,对中巴双方具有相似性的轻工产品降低出口量,以削弱对方反倾销的意愿或动机,减少双边贸易摩擦和我国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