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发布时间:2023-02-17T08:46:33.79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19期9月作者:李福建[导读] 数学教师应该科学优化教学结构,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利用,进而李福建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高陵镇希望小学 434414摘要:数学教师应该科学优化教学结构,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利用,进而充分提升教学效率。

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是提高数学资源利用率的关键途径。

小学数学教学减负提质,表现在内功的比拼和效益的竞争。

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就要在备课、上课、作业设计环节上做到精益求精。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引言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占据尤为重要的地位。

而数学作为人们劳动、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实用工具,数学知识只有被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发挥其自身价值。

新课改明确表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自身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将激发学生知识探究兴趣及主观能动性予以重视。

自从将生活化内容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理念提出以来,不仅以生活问题为导向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为教学方式创新提供思路和方向。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强化生活资源开发,既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还有助于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1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实践探索的意义1.1适应时代需求,培养有用人才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时代需要新的人才,而培养人才则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双减”政策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必须加强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研究有效的数学教育策略,根据“双减”政策制定教育教学措施和方案,是当前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1.2理解课改内涵,推动教学创新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尤其是小学数学,它可以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

“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

不过,凝眸反思,我们清醒地理解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我就来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一节课,只有40分钟,但就是在这40分钟的时间内,假如把握不好,学生会如坐针毡,苦不堪言。

所以,如何让这40分钟升值,我认为,情境的创设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当然,创设情境时,我们在注重生动有趣的同时,更要紧扣教学内容,让我们创设的情境起到敲门砖的作用,激发兴趣,引起思考,并对以后课程的展开起到导向作用。

良好的情境创设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教学过程受到教师、学生、媒体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创设情境毕竟仅仅实行教学的一种手段,所以在情境创设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客观现实,要考虑其是否为创设情境准备了条件。

我们设计的情境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理解”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激情导入”:“大家都知道我们平时坐的车辆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吧?”“车轮是圆的。

”“车轮做成其他形状的,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的能够吗?”这个时候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这种强烈的认知冲突触发了他们想弄懂其中奥秘的决心。

接下来,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研究探讨,明白了“圆”、“圆心”、“直径”、“半径”等相关的概念和性质。

创设情境是为了引出问题,情境要为问题服务。

我们不能让情境仅仅停留在情境上,从而丢失了数学课的数学味,要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动新知识的生成等方面来创设有效的情境,让数学课更加原汁原味。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有效引领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有效引领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有效引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堂上的有效引领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理念、方法和实践三个方面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有效引领。

一、理念1.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实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消除对数学的抵触情绪,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美丽和魅力。

2.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实践与发现。

3.重视数学思维的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重视数学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

数学思维是数学素养的核心,教师应通过启发性教学和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和习惯。

二、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发疑问,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主动探索中达到对知识的积极建构。

2.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选择生动有趣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让数学知识和概念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3.组织数学活动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课,如数学游戏、数学实验、数学探究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数学。

浅谈小学数学课新授知识的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课新授知识的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课新授知识的教学设计新授课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活动。

为了保证学生,系统的掌握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在新授知识的教学设计时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精心设计数学、优化课堂,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水平,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意灵活的使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数学课教学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新的学习内容能否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的知识系统建立实质的联系。

教师在新的知识传授要找准与旧知相衔接,抓住知识的生长点,使学生知道每一新知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使学生感到新知不新,并不十分难,从而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达到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获得真实的水平。

所以新授知识的教学设计极为重要。

一、新授知识的教学设计要注意抓教材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活动过程。

为了保证学生系统的掌握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材的重点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

对于重点内容和关键部分,要放在突出的地位,使学生逐步加深理解,切实掌握。

教材的难点往往是指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或者最容易引起混淆和产生错误的内容,教学难点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确定的。

同样的一段教材,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不一定都是难点,但在通常情况下,有些内容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是难点。

在教学时,要把难以掌握,容易引起混淆和产生错误的内容要突破。

对于突破难点的方法,人们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分散难点,正如新大纲指出的“对于难点,能够采取适当分散、预作准备、多举实例等办法加以解决”。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教学数学是以数学问题为中心教学,遇到教材中的困难问题,教师应创造一个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探索,使难点得以解决。

浅谈小学数学大单元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大单元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大单元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大单元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为目的,把原来分散在各个课时的零散知识点,以由浅入深的方式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对学生更有利的知识模块,引导学生沿着老师设置的“阶梯”,达到本单元的“内核”。

这是一种符合探索学习的需要,也是一种可以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全面地理解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对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仔细的挑选和再组合,从而构成一个模块,并以这个单元的学习主题为中心,进行板块式的研究性教学,这是一种更有创意的课堂教学方式。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探究和知识搭建积累的过程,从而对整个单元的知识形成模块化和整体化的认识。

这就需要老师们不仅要对教材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还要在这个基础上提高对教材的编排水平,把重点放在教学上,在讲授的时候要灵活多变,让学生们在数学思想的指引下,对本单元的数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1 大单元主题设计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许多抽象的概念,这给学生带来了困难。

在下一堂课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上一堂课的内容还没有完全消化的情况。

但是,数学的学习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如果没有掌握好基本的理论,就会出现后面的内容学不进去的现象,从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通过对大单元专题设计的积极探索,我们发现了这一模式。

这样的教学设计,从过去的对单一知识点的强化,变成了如今的强调单元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查漏补缺,对前后知识进行整合,从而达到温故知新,巩固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整合和迁移,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除此之外,在深度学习理论下的大单元主题设计中,老师们可以通过重组和整合这些细碎的单元知识,来进一步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并且从浅到深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扩展了学生的思维。

可以让学生将过去的学习经验进行整合,推动知识的整体性,这对于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数学(心得)之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数学(心得)之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数学论文之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湘西自治州龙山县第四小学方菱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主要目的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虽然不可能找到固定的模式。

但是我们可以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总结。

下面我自己的实际教学谈一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将科学的教学方法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带来重要影响。

因此,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

但它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要将数学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

例如:教学“千米的认识”,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感受1千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

作为老师的我知道1千米的长度很难用尺直观的表现出来,可是又必须让学生获得1千米的感性认识,怎么办呢?这时,我索性将学生带到了学校环形跑道上,引导学生得知跑道一圈是200米,那么我们在上面走5圈就是1千米。

然后要求学生在跑道上匀速步行5圈,我在一旁计时,结果走得快的个别男同学只花了10分钟,走得慢的女同学花了15分钟左右。

于是,我因势利导,照这样的经验,你从学校门口出发,15分钟可以走到哪里?凭着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大家纷纷议论起来,结果得出了10多种1千米的生活经验,对1千米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从而一举突破了教学重点。

然而为了更好的巩固新知,我又启发学生:从你家步行到学校大约要多少分钟?你家和学校相距大约多少千米?有了前面的实践经历,同学们又纷纷探索出自己家和学校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将现代教学观念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把学生当做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究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究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究策略摘要:有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课堂,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

构建高效课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主要来源于高效教学。

众所周知高效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思考学生需要学什么和学生应该怎样学,教师主要是为学生提供思路引导和算理支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轻松掌握知识要点,通过自主学习最终能达到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快乐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现教学高效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我从课前、课堂中和课后三个方面具体谈谈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课前做好准备,立足课本深入研究按照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拟定也要因人而异。

教师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因此,教师应该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该了解学生以下这些情况:学生数学基础怎么样?薄弱环节在哪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是否对数学学科充满兴趣?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让学生产生主动性,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出发制定教学计划。

助力构建高效课堂。

教师可以在每堂课前对学生实施摸底调查,把前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做一个基本的回顾,也能够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前节课的内容,如:在讲解立体图形章节时,可以拿一点时间出来,让同学们回顾一下平面图形,三角形的特征?首先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

请三个同学回答,这样可以调整课前氛围,让同学们提前为课前做好准备。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具有稳定性。

浅谈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交流,完成知识的建构和理解的过程。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特点1. 学生主体性探究式教学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需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学习和探究,建立起知识结构,增强记忆和理解。

2. 合作交流探究式教学法注重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协调,增强彼此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增加新知识和思维方式,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3. 独立思考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不仅能解决当下的问题,也能应对日后的挑战。

1.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方法。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观测肉眼无法直接读出的毫米尺上的读数,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思考,探索新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平行线的性质,同时让学生通过刻画模型、模拟实验、找规律等方式,自主发现ON,境线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小学生的探究式教学中要注重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例如,在学习计算周长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组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生活实际问题,以此为样板,让其他小组去计算并分享答案,展开讨论,探究正确的解决方法。

浅谈任务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任务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任务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任务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和探究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任务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任务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实施任务教学法的具体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任务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任务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主导的教学法,它体现了建设主义学习理论的理念。

建设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索等活动来积累知识,构建知识结构。

任务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任务的完成来建构知识,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任务教学法还融合了情境教学理论的思想。

情境教学理论认为学习应该发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通过在实际情境中的体验和活动来学习。

在任务教学法中,教师设置的任务可以帮助学生进入到一个情境中,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来完成任务,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任务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任务,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或数学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任务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探究,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数学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探究数学知识。

在学习面积和周长时,可以设计一个测量校园操场面积和周长的任务,让学生亲自测量,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面积和周长的概念。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任务教学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任务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问题,通过思考和探究来解决问题。

这种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互相合作中学习、交流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和沟通能力。

下面将从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氛围、设计合适的小组任务、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需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参
与讨论中获得快乐,树立信心。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在
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或小活动,让学生在合
作中相互交流、增进友谊,形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

二、设计合适的小组任务
设计合适的小组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任务的内容应当符合学生
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让每个小组都能够完成任务。

任务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
小组探究式的任务,也可以是小组讨论式的任务,还可以是小组竞赛式的任务等。

在设计
任务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点,让每个小组都能在任务中得到发挥和提高。

任务
的目标明确,使得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明确目标,知道如何着手进行合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
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们合理地分工、协作完成任务。

教师还可以适时
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导言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它是科技发展的基础。

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科的基础,对于学习者打下高强的基础至关重要。

而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性和有效性,以及优秀的数学教学方法,是数学教师们需要探究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探究这个问题。

一、导入概述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是指课堂开始时,教师通过某种形式的谈话启发学生想到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当中,从而营造出紧张的课堂气氛。

导入不仅标志着课程的开始,而且还对整个课程有很大的影响。

导入时不能说一场罗列式的开场白或随意地发生,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知识、经验和思维习惯,以及语言逻辑水平的状况,从而设计和安排导入,营造一种有趣和愉悦的课堂氛围。

二、导入的有效性1、提高兴趣小学生是好奇心很强的,他们对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

好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习动力,而且还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探究的兴趣。

例如,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师要教学乘法,可以设计一道简单的问题:小明有3个糖果,小兰有3个糖果,小明和小兰共有多少个糖果?这道题目直接用生活实例,给学生带了一个问题,既易解,兴趣又大。

2、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在兴趣高涨的情况下,学习效果也自然提高。

学生通过导入的方式,把学过的知识整合起来,触发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潜力并发现学习新知识的联系和变化,从而增强记忆和理解。

例如,要教学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可以让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想出一些对于寻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有帮助的方法。

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感知到熟悉的知识点和这一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解决学生困惑导入阶段是课程的开极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新事物,有效的导入可以协助学生把握问题的本质,并且引领学习步骤和方法。

例如,当学输在学习数学中出现问题时,可用一些导入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寻找思维路线,例如:教师可以用电影《功夫熊猫》中的“大拇哥面包店”来引导学生对留整数取小数的思想进行探讨,这样,通过导入,学生对于这样一种抽象的概念将产生新的思考,从而避免差错和误区。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
第 5期
2 01 3 年 5 月
青春岁月- 学 术版
Yo u t h f u l Y e a r s ・ Ao a d e mi c Ve r s i o n
N o. 5 Ma r . 2 01 3

教 案设 计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
王瑞 敏
( 河 南 省 濮 阳县 实 验 小 学 4 5 7 0 0 0 )
【 摘要】 设计小 学数学课 堂教 学, 就是要 尊重学生、 关注学生, 的意 思 : “ 下面 , 请欣赏表演 。 ” 我顺势往下引导 : “ 首 先 上 场 的是 演
, 这 位 X演 员 虽 然 不 怎 么 起 眼 , 可它呀 , 派 头 可 不 小 呢 !他 可 选择 教 学 方 法 和课 堂教 学组 织形 式 , 调 动 学 生 学 习积 极 性 , 使学 员X

教 室里 的 笑 声 此 起 彼 伏 , 我 们 的 心 一 起 从数 学 课 堂 教 学 管 理 的 角 度 来看 , 我 认 为 一 名 好 的 老 师要 想 孩 子 们 的 回答 妙 语 连 珠 , 追随着故事 , 追 随 者 创 造 。 一节 课 没 有 组 织 一 次 纪 律 , 全班 6 1 个 让学生在课堂上听得认真 、 学得认真 , 纪 律 的 约束 只 是 其 中 的一 学 生 , 只有 一 个 学 生 忘 记 了 写 “ 解 ” 字 , 利 用 等 式 的性 质 解 方 程 的 个方面 ; 更 重 要 的 是 要 从课 的设 计 上 下 功 夫 , 把 课 上 出“ 彩” 来, 用 方法也有 9 0 %的学 生 较 好 地 掌 握 。 课 的 魅 力 来 吸 引学 生 。这 两 年 我 就 着 重 在课 的设 计 上 下 功 夫 , 争 过了两天 , 又 进 入 了另 一个 枯 燥 乏 味 又 难 以理 解 的 内容 的 教 取 把 枯 燥 课 上 出趣 味 来 , 把简单课 上出深度来 , 赢 得 了课 堂 纪律 学— — 《 列 方 程 解 决 问 题》 。借 鉴 前 面解 方 程 的教 学 , 我 在 教 学 中 和 教 学效 果 的 双丰 收 又 做 了 一 次 尝试 。我 把 例 题 比作 小 小 说 , 让 学 生 在 一 节 课 上 分 别 把 枯 燥 课 上 出 趣 味 充当了导演、 数学家 、 学习者三重身份 . 从 不 同 的 角 度 认 识 了 列 方 《 乘法分配律》 这节 课 是 一 节 枯 燥 乏 味 的计 算 课 , 学 生 学 起来 程 解 决 问 题 的 方 法 乏味 、 无聊 , 而 我们 面对 的是 一 个 个 天 真 活 泼 、 可 爱 的孩 子 。 孩 子 在这堂课上 , 我 把 例题 比 作 小 小 说 , 首 先 让 学 生 充 当 导 演 编 的 学 习和 生 活 是 离 不 开 趣 昧 的 . 没 有趣 味 的 课 堂 是 无 聊 的 、 单 调 写剧本 , 也 就 是 列 出数 量 关 系 式 。 根 据剧 本 ( 数 量关 系 ) 选择演员 , 的、 枯燥 的。 基 于此 , 我为《 乘法分配律》 量 身 定 做 了一 个 美 丽 的 童 已知 量 用 已知 数 , 未 知量“ 请 著名演员 X ” ( 写解 设 ) . 最 后 为 选 择 话故事 , 把深刻 、 枯 燥 的数 学 定 律 赋 予 富 有 童趣 的 童话 故 事 , 用 生 好 的 演 员 搭 建 舞 台 。也就 是列 出方 程 :然 后 引 导 学 生 解方 程 、 检 动有趣 、 拟 人 化 的童 话 故 事 演 绎 了 《 乘法分配律》 的教 和 学 。教 学 验、 写答 。一 个 问题 解 决 完 了 . 一 场 演 出也 结 束 了 。 中教 师 设 计 为 参 加 舞会 的人 物 ( 即算 式 ) 找舞伴 , 并 从 乘 法 的 意 义 这 堂 课 下 来 我 同 样 没 有 组 织 一 次 纪律 , 全 班 每 一 个 学 生 都 的角 度 ( 口个 C 加 b个 C等 于 ( 叶6 ) 个C ) 对 乘 法 分 配 律 加 以解 释 ,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 学 习效 果 当 然 就 不必 说 了 。 让 这 些 算 式 都 能 参 加舞 会 并 找到 了舞 伴 . 在舞 池 中翩 翩 起 舞 。在 二、 简 单 课上 出深 度 跳 圆 圈舞 、 集体舞 、 自编 舞 、 化装舞会揭面具 等过程 中, 对 乘 法 分 如: 2 、 5的 倍 数 的 特 征 仅 仅 体 现 在 个 位 上 的数 , 比较明显 , 容 配律 的认 识 逐 渐 的 由感 知 到 深入 。 由模 糊 到 清 晰 。整 个 课 堂 充 满 易理 解 , 是 一 节较 简单 的课 。 教 材 是 让 学 生 先 观察 情 境 图 , 并 联 想 了童 真 、 童趣 , 同 学 们 在 欢 声 笑 语 中认 识 了数 学 定 律 的 本 质 和 内 在生活中哪儿还见过 双数 、 单数 , 如 街 道或 胡 同 一 边 的 门牌 号 是 涵. 在 优 美 的舞 曲 中感 悟 到 了 定 律 的魅 力 , 在 愉 悦 的课 堂 中感 受 双数 , 另 一 边 是 单 数 。 接下 来 , 让 学 生思 考 : 为 什 么 这些 数 称 为 双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一年级数学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一年级数学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一年级数学高效课堂建立一个高效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是每位教师都重视的一个目标。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是一项关键的学习,它将为学生们未来学习更多的知识打下坚实的思维基础,因此要求教师以有效的方式来授课。

下面就来谈谈如何营造一个好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环境及构建高效课堂。

首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的课堂教学形式要有章法,教师要依据课本内容制定一个完整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检查、修改和完善,确保每堂课都有良好的结构性。

另外,要注意把握教学内容,把握正确的比例,合理用时,尽量使学生对新学习的内容能够很快地理解和掌握。

其次,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在这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采用探究式课堂等方式唤醒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积极投入,参与讨论和分析。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给学生实验任务,启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此外,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尊重学生,以热情、友善的态度思考和处理课堂上的问题,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

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对所有学生平等对待,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成功。

最后,要注意使用各种优势,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游戏、视频教学等,以精彩有趣的形式给学生介绍数学相关的知识,使课堂氛围更轻松有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构建小学一年级数学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及手段,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注重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尊重学生、引导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项目和活动,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增进对数学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互动式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并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和技巧,如运用图表以便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有趣的语言、声音或音乐游戏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并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更多的乐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课堂教学设计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上求知的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其自身具有主观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

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是现代教育中应有的理念,而课堂教学设计情况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

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抓住教学起点,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受教育者完成一定的教育计划后身心各个方面需要达到的具体规格要求及其结构体系。

它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考虑的要素之一。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因素之一。

因此,教学目标在制定时要抓住整个教学活动的起点,也就是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技能达到的程度和水平。

《基础教育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目标要考虑三个维度,并且三维目标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学生在三个维度方面的发展情况,以此为基础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有些知识学生比老师更为了解,甚至更为精通,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更是早有接触。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学设计中对学生的分析至关重要,这对教师抓准教学起点,理顺教学过程都是必要的。

二、深入研究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选择教学内容。

一定的目标是通过一定的内容教授来完成的,教学内容不适当,再科学、准确的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

现在,教学内容的常见呈现方式是教材,教材是依据课程计划而制定的系统化的教学用书。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材的改革都在进行,从过去的一纲一本到现在的一纲多本。

尽管如此,教材本身始终是一个相对静止的存在物,而客观世界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从这种意义上说教材是很难反映时代的新发展、新成果的。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孩子数学学习的效果,成为了农村数学教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课前准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互动等方面,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帮助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准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前设计好教学方案,选择合适的教具和辅助材料。

首先,要认真研读教材,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教材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要重点钻研。

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把教学内容分解为容易理解的小单元,采用系统化、逐渐递进的教学方式。

最后,要准备好教学用具和辅助材料,如实物模型、教学PPT、黑板报告等,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关键,也是农村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设计合理和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首先,要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分析每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重点难点,灵活使用已有的教具,创造多样的教学场景,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逐步掌握知识点。

其次,提高教学互动性,增强师生互动,以“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恰当地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首先,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点、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游戏、实验、趣味练习等,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最后,采用互动性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讨论、角色扮演等,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互动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师生互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改革与创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改革与创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改革与创新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改革与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改革与创新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

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的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学习兴趣。

往往来源于教师的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创设一些于学生实践紧密相连的情境,让学生饶有致地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参与数学学习,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

多样的教学手段,亲切的教学态度,有趣的教学活动,以及适当的游戏,巧妙的设疑,形象的教学语言,开放式的问题,良好的学习氛围都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了条件。

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一年级下册19页20以内退位减法“用数学”时,由于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暂,所以了解应用题结构比较困难,通过设计“捉迷藏”13个同学玩捉迷藏,没藏好的6人,藏起来的多少人?“丢手绢”有8个男同学,6个女同学,有多少人在玩丢手绢?“捉小羊”捉住了7个,还有几个?让学生用三句话自由编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玩中了解了应用题的结构,又比较顺利地理解了其加减法的含义。

二、创新意识地培养新大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一次明确地写入了“前言”部分,并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大纲的全文。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真理的心理取向,它是一种意愿。

数学是科学思维的工具,因此,创新意识必须反映在创新思维方面。

如何通过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我们探讨的问题。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JI JIAO JING WEI/基教经纬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周艳春引言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较为特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思考习惯形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新课标理念的引导下,数学教学中教师更为重视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以自我为驱动力的学习与参与,使得其对数学知识的思考与认识程度更为深刻。

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行为与思维,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引导展开数学的教学活动。

一、正确认识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思考自己的角色行为方式。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惯于作为课堂中的中心,对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课堂参与程度并没有重视。

加之小学数学具有特殊性,学生的基础薄弱,教师需要引导的数学知识内容较多,因此整节数学课中,教师在讲台上讲述相应的数学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是极为常见的。

教师需要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做好自我的角色转化工作。

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与帮助者,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状况有着较多的认识与了解,这就需要采取多渠道的师生沟通,增进教师对学生状况的认识。

例如,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提前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预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之后,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对自己的认识作出简单的说明,邀请不同数学学习水平的学生说明自己的学习感受。

在这样的情况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小学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发生了变化,教师更为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主动的思考参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呈现出同样的课堂教学变化趋势。

在大趋势的影响下,教师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以及学生的兴趣,应用生活化数学教学的引导方式,使得学生更多地了解数学的应用方式以及学习意义。

基于此,本文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展开探讨。

(二)优化革新教学方法不论是何种教育优质的教学方法都是基础保障性条件,同时也是提升小学生创客知识以及科技实践自主训练积极性的基础保障性条件。

情境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谈

情境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谈

情境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谈【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情境教学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情境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指出其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接着讨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强调了应注重营造生活化、趣味化的学习氛围。

最后提出了如何结合情境教学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建议,认为情境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将其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们应该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的优势,营造一个积极、生动的学习环境,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学习兴趣、生活化、趣味化、学习氛围、教学应用、学生影响、教学特点、教学改进。

1. 引言1.1 情境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谈情境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

情境教学是一种通过营造真实或模拟情境来促进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被广泛应用,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在于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度低,需要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而情境教学正是符合这一特点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各种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合情境教学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生活化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探究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营造生活化、趣味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增加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情境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成果。

2. 正文2.1 情境教学的基本概念情境教学是一种以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作为学习的背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柳树镇中心学校刘云方【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目标已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教学设计已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教学目的已由“完成教学任务”转向“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有效设计“教学的艺术不只限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一节成功课主要是由教师在课前能够认真钻研教材,巧妙构思,灵活地选取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想,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尽可能地让学生观察、分析、尝试,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1.课堂教学活动要有趣味性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没有丝毫的兴趣,就谈不上学生有探究知识的欲望。

通过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也深有感触。

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有一个良好的情感态度和兴趣。

只有对所做的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想方设法把一件事情做好,学习数学知识也是这样,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乐意学,才能学进去。

反之,如果学生学习兴趣没有得到调动,他在学习中只能是被动的参与和接受,不仅对所学的知识掌握不了,更谈不上能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数学老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设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启迪我们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研究教材。

其次,要结合每一个知识点的结构,要精心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同时还要把学习内容按由浅入深引入,有效地把学生吸引到活动中,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与同伴相互探讨交流,能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地获取知识,使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在教学环形的面积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各种色彩的环形,学生很感兴趣,接着又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用细铁丝制作的圆环,让学生看一看,与刚才的圆环有什么不同?学生说:“前面用纸制作的圆环有面,后面用铁丝制作的圆环没有面。

”我就让学生大胆猜想:“如果老师把这个铁丝圆环沿着宽边剪开,慢慢把它拉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它变成了一个梯形。

”我说:“你想得真好!”老师随机向学生展示,这个梯形的上底就是圆环的外周长,即2πR,圆环的内周长是2πr,而外周长2πR就是梯形的上底,内圆周长2πr就是梯形的下底,圆环的宽边是(R-r),刚好是梯形的高,因此,我们也可以从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推导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S梯形=(上底+上底)×高÷2=(2πR+2πr)×(R-r)÷2=2π(R+r) ×(R-r)÷2=π(R2-r2)通过对图形的变换来引导学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

因此我认为我们数学教学不能局限在某一固定的格式上,而应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2.课堂教学活动要生活化多样化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已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数学知识对于学生并不是“新知识”,而是一种“旧知识”,因此,数学教学应该“返璞归真”走入生活,让学生的思维在现实中得到发展。

在教学数学广角中的数线段,握手问题、搭配问题中,采取让学生亲自实践,用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数出下面图形中有多少条线段。

先让学生一边画,一边数,学生数出共有15条,再让学生用另一种方法观察:从A点出发的不同线段有5条,从B点出发的不同线段有4条,从C点出发的不同线段有3条,从D点出发的不同线段有2条,从E点出发的不同线段有1条,因此,图中共有:5﹢4﹢3﹢2﹢1=15(条)经过进一步观察、分析,使学生发现,算式中最大的数等于线段上的总点数减一,线段的总数等于从1开始的若干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即:1+2+3+……+(总点数—1),接下来,老师指名六位学生上台表演握手游戏,让学生每两人握一次,边握边数,结果学生数出一共握了15次,也可以是:5﹢4﹢3﹢2﹢1=15(次)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了六个点组成的线段,六个小朋友排成一行进行握手游戏,六点之间有五个间隔使学生得出从总间隔数一直加到一就是总数量。

学生利用自己发现的规律能很快地解决握手、数线段、数图形,搭配问题。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是数学成功的动力。

在教学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质量单位的换算时,有很多学生弄不清楚是除以进率还是乘以进率,老师就让学生做上台阶和下台阶运动,结果,学生感受到上台阶很费力,下台阶很轻松,学生有些好奇,老师为什么让我们做上台阶、下台阶运动呢?这时,老师告知学生,我们利用上台阶、下台阶的方式来进行单位换算,如:面积单位,1.6公顷=()平方米把1.6公顷写在公顷的台阶上,学生发现下了两个台阶到了平方米的台阶上,即1.6×100×100=16000平方米,同理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如:5400千克=()吨把5400千克写在千克台阶上,学生一看是上上台阶,所以就除以进率1000,即:5400÷1000=5.4吨从而使学生得出,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凡是上台阶就除以进率,下台阶就乘以进率。

使学生真正体验了单位换算的多样化,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让学生从现实中来,回到现实中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3.课堂教学活动要化难为易小学五、六年级出现了许多比较复杂的应用题,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许多困难,如果我们教师能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努力营造、探究好的教学氛围,我想应用题,教师不会感觉到难教或无从下手,学生也不会觉得应用题难学了。

又如:某商店运来85件红毛衣和蓝毛衣,红毛衣比蓝毛衣件数的2倍还多13件,运来蓝毛衣多少件?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时,我从一年级学习的10以内数的分成入手如:先举出9的分成:9╱╲通过9的分成引出:8 1把应用题中的85件当成总数,总数85件分成红毛衣件数、蓝毛衣的件数两部分,这样应用题就不难解答了。

解:设蓝毛衣有x件。

由此得:2x+13+x=85这样学生很快明白了此题中的数量关系。

再如鸡兔同笼应用题的教学,除了假设法外,学生大多都感觉到用方程解决比较困难,本节教学,老师利用数的分成原理,教学生从头的个数上设未知数,从脚的只数上找等量关系式。

因为兔有四只脚,鸡有两只脚,所以设未知数时,把兔的数量设为X,这样便于解方程。

例如:鸡和兔同笼,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同理利用数的分合式原理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就比较容易了。

能正确的进行解答,学会了用数的分成算理来分析解决问题,而且体会到用这种方法简单明了。

教学鸡兔同笼的另一种方法——添足法。

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观察一只兔有四只脚,一只鸡有两只脚,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如:上例用画图法所示用添足的方法来画图解决问题就更简单、更明了。

教学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更深刻地掌握数学知识,在实践中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开拓,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4.课堂教学活动要有针对性实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是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要通过学生的活动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前要深挖教材,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条理的数学活动,并有效地贯穿在教学活动中,带着先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后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逐步把学生引入问题的情境中去,才能使教学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四边形内角和》时,为了让学生明白: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我特意设计了动手量一量,再算一算每个图形的内角和,再设疑,通过量和算,你发现了什么?并让学生口头表达发现结果,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课堂教学活动要有创造性和操作性学生的思维很灵活,有时他们的创造要超出老师的想象,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立足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如:我让学生用小剪刀剪下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让学生试着拼一拼,这时,有很多学生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就是一个平角,趁着学生学习兴趣的高涨,让学生总结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6.课堂教学活动要有延伸性和拓展性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拓展,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知识内容来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接上例,我让学生给四边形画对角线,结果学生发现了四边形连接一组对角线就分成了两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由此,学生很容易总结出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学生的思维很轻松地又上了一个台阶。

学习的知识不断得到延伸。

7.课堂教学活动要体现开放性课堂教学活动要突出开放性,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创新余地,让学生大胆猜想教学活动要注意拓宽情境,及时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打开学生的思路,寻求多种解题方法。

如:我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观察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让学生大胆猜一猜,这几个图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很快,就有学生回答: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

老师质疑:你是怎么得出的?学生有的是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由180°+360°得540°,还有的把五边形的对角连一连,把五边形分成了三个三角形,由180°×3得540°。

接着,学生又用以上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出六边形的内角和等于720°,八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080°。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n表示多边形的边数),学生的自主探究,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中学的几何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课堂教学仅有短短的40分钟,合理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根据教学活动安排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时间短了,达不到活动效果,而时间长了又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有趣、紧凑、精炼,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一节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顺利地实施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且更有利地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老师更成功地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