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学课件 (1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s 4p5 4d9
O 吸收限 原子能级
2S
1/2 2P 1/2 2P 3/2 2D 3/2 2D 5/2 2S 1/2
5s2
8.99(ev)
O1
5s
无电离能量=0
5s2
1S
0
3、 X射线的吸收-局部和整体
d
E= h Bill 定律
I=I0EXP(-d )
探测器
I0 样品 局部: L吸收系 特点:分离吸收谱 (共振吸收) Lg I
Cd 原子的电离能级(X射线能级) -- I、能级结构
电离前 电离能 主壳层符号
(Kev)
电离后 原子态 1s
2S 1/2
1s2 2s2 2p6 3s2 3p6 3d10
4s2 4p6 4d10
268
K
4.02 3.73 3.54 0.775 0.665 0.621 0.415 0.408
0.112 0.078 0.071 0.014 0.013
2S 1/2
2s2 2p6
L1 L2 L3 M1 M2 M3 M4 M5
N1 N2 N3 N4 N5
2 1
M 吸收限
2s 2p5
M线系
2S 1/2 2P 1/2 2P 3/2 2S 1/2 2P 1/2 2P 3/2 2D 3/2 2D 5/2
3s2 3p6
3s 3p5
3d10
2
N吸 收限
3d9
由外层电子填补内层“空位”产生的分离谱线 和元素 Z 是“一 一对应”的,谱线可以作为元素的标识-标识谱(分离谱)。
4、 X射线的辐射(II)-轫致谱(连续谱)
X射线辐射的实际光谱:
强度
电子填充内层空位
特点:
1、连续背景上的分离辐射谱; 2、存在一个截止波长 min .
已知:“分离”谱-电子填充内层空位
h (X 射线)
K(2) L(8) M(18) Ze N(空位填补) M 线系:M(空位) O (空位填补) L 线系: L(空位) N (空位填补) M (空位填补)
N(18)
O(2)
莫塞莱定律(实验规律):L
1 1 R ( Z 7.4) ( 2 2 ) 2 3
2
1
对比H原子的 线系的共振线:Z= 1→(Z-7.4)。可见:
…… 4s 4p5 4d9
1 2
4s2 4p6 4d10
2S
1
O 吸收限
1/2 2P 1/2 2P 3/2 2D 3/2 2D 5/2 2S 1/2
5s2
8.99 (ev)
O1
无电离原子能级
5s
无电离能量=0
5s2
1S
0
小结(2)-X射线能级的吸收和辐射
1, X射线的吸收谱-叠加在连续吸收背景上的 分离吸收谱。
轫:刃+车(轮)
轫致辐射→刹车辐射
小结(1) -Cd 原子的电离能级 (X射线能级)
1s2 268 (Kev)
4.02 3.73 3.54 0.775 0.665 0.621 0.415 0.408
0.112 0.078 0.071 0.014 0.013
K
K 吸收限 L 吸收限
K线系 L线系
1s
L1 L2 L3 M1 M2 M3 M4 M5
N1 N2 N3 N4 N5
2s 2p5 3s 3p5 3d9
2S 1/2 2P 1/2 2P 3/2 2S 1/2 2P 1/2 2P 3/2 2D 3/2 2D 5/2
2S
4s 4p5 4d9
5s2
8.99(ev)
O1
5s
无电离原子的激发态能级
1/2 2P 1/2 2P 3/2 2D 3/2 2D 5/2 2S 1/2
L1 L2 L3 M1 M2 M3 M4 M5
N1 N2 N3 N4 N5
E=h 2s 5 (能量 2p 可调) 3s 3p5
2S 1/2 2P 1/2 2P 3/2 2S 1/2 2P 1/2 2P 3/2 2D 3/2 2D 5/2
3s2 3p6
M 吸收限
3d10
3d9
N 吸收限
4s2 4p6 4d10
0
min

问题:1, “连续”谱怎样产生?
2, 怎样解释 min ?
电子云 金属
轫致谱(连续谱)产生的机制
高能电子射入重金属原子时,受电子云库仑力作用而做负加 速度(减速)运动。减速前后的能量差以光子(X射线)的形式辐
射出来,形成轫致辐射。
1 meVK2,1 设:EK,1(射入电子云前电子动能)= 2
1901年第一届诺贝
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伦琴夫人的手掌骨X光照片
X射线的特点:
(1)E,B 不能使其偏转 非带电粒子; (2)穿透性极强,在界面上几乎无折射和反射
非可见、红外、紫外光波。
起名:X 射线! 现知:X 射线:波长在 0.01-3 nm 间的电磁波 问题:产生X射线的原子内部结构特性?
2、原子的X射线能级 -重金属原子的电离能级
以Cd (Z = 48)原子为例,基态电子组态为:
n= 1 K 1s2 2 L 2s22p6 3 M 4 N 5 O
3s23p63d10 4s24p64d10 5s2
K(2) L(8) M(18) N(18) O(2)
Ze
X射线能级图: -各个支壳层电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能级图
分离吸收谱(吸收限):产生于重金属原子的电离能级 对电磁波的共振吸收; 连续吸收背景: 产生于重金属对电磁波的非共振 吸收和散射。
2, X射线的辐射谱-叠加在连续辐射背景上的 分离辐射谱。
分离辐射谱(标识谱):产生于重金属原子中外层电子 对内层空位的填空跃迁;
连续辐射谱(轫致谱):产生于重金属的电子云对入射 高能电子的强烈减速作用。
4.02 3.73 3.54 0.775 0.665 0.621 0.415 0.408
0.112 0.078 0.071 0.014 0.013
L1 L2 L3 M1 M2 M3 M4 M5
N1 N2 N3 N4 N5
2 1 2 1 2
2s 2p5
M线系
2S 1/2 2P 1/2 2P 3/2 2S 1/2 2P 1/2 2P 3/2 2D 3/2 2D 5/2

1、
2、 3、 4、

产生X射线的装置;
原子的X射线能级结构; X射线的吸收光谱; X射线的辐射光谱 I -标识谱(分离谱);
5、
X射线的辐射光谱 II-轫致谱(连续谱)。
1、 X射线的发现和装置
X射线实验:1895年,伦琴(德国人)在用阴极射线管 做实验时发现的新射线。
W. C. Röntgen
(能量可调)
(吸收系数)=
+1(共振) +2(非共振) +3(散射)
整体:K、L 、M 吸收系+背景 特点:连续吸收背景上的分 离吸收谱。
E= h
E= h M L K
L3 L2 L1
4、 X射线的辐射(I)-标识谱(分离谱)
1s2 268
(Kev)
K
K线系 L线系
1s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2S 1/2
2s2 2p6 3s2 3p6 3d10
K1 , K2
L (空位填补)
K 线系: K(空位)
K1 , K2
M(空位填补)
N(空位填补)
K1 , K2
莫塞莱定律(实验规律):K (最长波长)
1 1 R( Z 1) ( 2 2 ) 1 2
2
1
Why? 对比H原子的赖曼线系:Z= 1→Z-1
标识谱2-L线系和M线系
无电离能量=0
5s2
1S
0
Cd 原子的电离能级 --- II、 X射线的吸收
1s2 268
(Kev)
K
K 吸收限 L 吸收限
1s
2S 1/2
2s2 2p6
4.02 3.73 3.54 0.775 0.665 0.621 0.415 0.408
0.112 0.078 0.071 0.014 0.013
1 2 EK,2(射入电子云后电子动能)= m e V K , 2 2
忍:刃+心
1 E=EK,1-EK,2 = h , = me [VK2,1 VK2, 2 ] 2h c VK ,2 : 连续变化,= :(连续谱)

当: VK ,2 =0, min (截止波长) =
2hc meV K2,1
3s 3p5 3d9
……
4s2 4p6 4d10
4s 4p5
4d9
1
2S 1/2 2P 1/2 2P 3/2 2D 3/2 2D 5/2 2S 1/2
5s2
81
8.99(ev)
O1
无电离原子能级
5s
无电离能量=0
5s2
1S
0
标识谱1-K线系
h (X 射线)
K(2) L(8) M(18) N(18) O(2) Z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