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地理word教案文档范文:长江
【精品】地理八年级:第2 课时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教案(含答案).doc
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学生能够了解长江的源头、支流、干流途经的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域,找到上中下游河段划分的起始点。
2.通过图片欣赏和比较,学生概括和理解长江在不同河段的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长江的开发利用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2.教学难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的知识,如已经学过的唐诗宋词,著名的旅游景点等,运用综合比较和分析的方法,全面掌握长江的概况。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的学习任务单。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剪切好的“长江之歌”,开门见山教师:不仅在文学作品中能看到河流的身影,在音乐作品中也少不了它们。
我们来听一首歌。
播放音频文件。
切换幻灯片。
学生:收听音乐,观看幻灯片。
教师:从歌词中大家已经知道了今天的学习内容是长江。
让我们随着长江之歌,看看它从哪座雪山走来,途经哪些地区,在哪里注入了东海?【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出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读长江流域水系图,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了解长江水文特征教师:切换幻灯片,展示学习任务。
在老师给出的地图上标注长江的源头、入海口、干流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
参考长江流域水系图和中国地形的分布图。
学生:读图,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巡查,答疑,解决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惑。
教师:现在我们来检测大家的学习效果。
学生回答预设:长江之歌中的雪山指的是唐古拉山脉,源头称沱沱河。
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流经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经过的省区有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最后在上海注入东海。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一方面是巩固已经有的知识,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学生读图技能。
八年级地理下册《长江》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长江》教案2017年八年级地理下册《长江》教案导语:2017年八年级地理下册《长江》学案(湘教版)你知道应该如何设计吗?店铺整理了相关的文章内容,需要学习参考的老师们一起看看吧。
知识目标:了解长江的自然概况,巨大水能及开发利用长江水能资源的状况和前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河流水文特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问题的能力。
创新目标:通过对长江自然概况,巨大水能的了解使学生学会分析一条河流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积极性。
创新点:通过学习长江有关内容,让学生学会分析一条河流的基本方法。
空白点:长江干流上除了葛洲坝、三峡水电站以外,还有许多水电站。
学生读图了解其位置、作用。
德育点:长江水能蕴藏量巨大,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
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教学重点:1、长江自然概况 2、长江巨大的水能及其开发利用教学难点:长江干支流流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支流名称及位置,长江巨大水能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教材处理学生分析:初二五班共67名学生,其中男生38人,女生29人,地理学的较好的男生28人,女生22人。
后进生男生10人,女生7 人。
这班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敏捷,记忆力较强,只是少数学生有惰性,不爱动脑,但他们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教师采用恰当的方法正确引导至关重要。
教材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本节课教材内容包括“中国第一大河”和“巨大水能”两部分,从阐明人地关系这一原则出发,以新的思路组织教学内容,把如何开发和利用长江水能作为本节的主线,减少了头绪,突出重点。
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读图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对比法、联想手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辅助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新课导入播放《长江之歌》设问:同学们,当我们听完这首歌,内心有什么样的感情? 观看长江自然风光,领略歌词大意,倍感长江之美。
八年级地理教案 长江9篇
八年级地理教案长江9篇长江 1[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抓住新闻的文体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准备] 1、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8月13日至30日,第二十八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刚刚结束,大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了解到许多有关的新闻,二十多块闪亮的金牌,让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扬眉吐气,意气风发。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报纸,挑一篇你最喜欢的奥运新闻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朗读新闻)读后,大家能知道新闻的特点、要素、结构安排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同志亲手撰写的《新闻两则》,想必你既能学到相关知识,更能真切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二、整体感知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溃退(kui)锐不可当(dang)业已2、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三、研读反思1、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什么?看标题。
2、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要看什么?看导语。
①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渡江区域。
”②作用: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3、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则要看什么?看主体。
①划分层次a、分述中路军渡江情况;b、分述西路军渡江情况,并阐述取胜的原因;c、分述东路军渡江情况;②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进行报道?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八年级地理长江三案优秀教案
[过渡]即使这样,长江的航运依然还存在一些障碍,如何更好的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
1、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港口建设2、疏通航道,消除浅滩
3、更新船舶设备,确保航行平安
4、干流修建水利设施,调节航道水位〔三峡工程〕
四、长江洪灾
[过 渡]就是这条亘古流淌的河流,就是这条赋予我们生命的河流。它养育着我们,可它在历史上也屡次发生大洪水,吞灭我们的家园,吞噬我们的同胞。 [学生活动]阅读活动2,寻找长江洪水频发的原因。
[学生活动]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水电站〔二滩、葛洲坝、三峡〕,教师指导学生在图2.36找出来。
[讲解]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大坝横跨长江天堑,电能照亮半个中国,万吨巨轮直达重庆,下游六省再无水祸〞形象的说明了三峡工程的成效,而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三峡百万移民背井离乡。
三、黄金水道
2.了解长江水能分布和开发情况。
“黄金水道〞的价值。
三、预习检查
四、新课学习
1、地理概况
课堂活动一:教师组织读图并小组合作完成以下的问题:
1、长江发源于我国什么地形区,什么山脉的什么雪山?它的源头叫什么?长江曲折东流注入什么海洋?干流有多长?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雪的主要内容,并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
检
测
案
1.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沛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2.关于长江的表达正确的是〔 〕
[过 渡]长江不仅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航运价值。
关于八年级地理长江教案7篇
关于八年级地理长江教案7篇八年级地理长江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从六个主题入手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内容贯穿抒情歌曲、竖笛学习、歌曲艺术处理、音乐剧、国内外名曲、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分单元、分板块地进行阶梯教学。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听流行音乐,正处在变声期的学生不喜欢自己演唱,这跟他们青春期心理与生理的变化有关,因此,我想多让他们聆听音乐也是一种学习,在聆听的基础上加强音乐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音乐视野。
教学任务要求:1.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加强民族行与世界性的综合,追求思想与艺术的统一。
3.力求课堂“听、唱、认、动”相结合,提高音乐素质。
4.做到准确轻声的歌唱,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
教改设想:音乐课堂如何做到当堂清教学进程:第一单元《草原放歌》(1——2)第二单元《丝路驼铃》(3——4)第三单元《西南风情》(5——7)第四单元《江河大地》(8——10)第五单元《樱花》(11——12)第六单元《欧美览胜——意大利音乐风情》(13——15)机动补充(16——18,包括感受音乐剧,学唱哑语歌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上好每一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结合新课标,关注课堂,关注学生。
2.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视听享受,尽可能补充延伸音乐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3.做好每堂课的检测工作,做到学一首歌会一首歌。
4.做到课堂优记载,人人有记录,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还要关注个别声音问题学生,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5.积极学习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学科整合。
八年级地理长江教案【篇2】一、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该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多个学生活动,同时还有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同时活动又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地理《“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案范文
地理《“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案范文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
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地理《“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案教学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长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并会分析该地区的地形、气候和便利的水运条件。
2、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长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
2,长江三角洲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发展。
教学过程【讲授】长江的自然环境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浙沪一带地处长江三角洲,这里自古就是繁华富庶之地,号称“江南水乡”、“鱼米之乡”。
出示一组江南鱼米之乡的独有景观图片。
点明课题: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点一:江海交汇之地三、展示交流,自主构建(一)疑点、难点、分歧点释疑点拨:【探究o思考】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
以长江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
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1 )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二)知识构建你掌握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了吗?你能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吗?快来大显身手吧! 知识点一:江海交汇之地地理位置和范围(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__游地区,濒临____海和__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2)长江三角洲包括____市、____省南部、____省北部地区。
“鱼米之乡” 本区地形以为主,地势____,河网____,湖泊星罗,盛产____ (粮食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____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liuxue86气候: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气候,气候特点是。
初中地理课教案《长江》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课优秀教案(长江)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第—局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长江的根本概况;会利用长江流域图找出长江的相关河流信息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长江的根本概况三、教学难点:长江的各河段特征四、教学方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启发式教学等五、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教材六、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这句歌词出自哪首歌吗?“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长江之歌)那它又为什么要赞美它呢?而我们经常听到的俗语也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中也提到长江,这又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江。
板书]长江一、长江的根本概况讲解]依据歌词“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我们可以了解长江是一条外流河,请同学们看到书上95页的两副彩图和96页的长江流域图,找出长江的源头与注入海洋。
板书]1、源头,流向,注入海洋板图]长江流域图〔下面边讲解边幅员〕讲解]长江发源于我国最大的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随着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自西向东流,在上海崇明岛附近注入我国的东海。
长江干流全长6300余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上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位居世界第三!那么,请同学们看着96页的长江的流域图,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
板书]2、流经地〔行政区、地形区〕讲解]从源头到入海口,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青海省、X自治区、、云南省、、、、、、、11个省级行政区,结合我们前面所学的中国地形图可以了解:长江还流经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流域的总面积高达18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河流,在世界上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位居世界第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介绍了长江的基本情况、开发与治理措施以及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
本节内容是对第二章第一节《长江的概况》的深入和拓展,通过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对河流的开发与治理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长江的概况,对长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如如何合理开发与治理河流,如何解决环境问题等方面,学生可能缺乏实践经验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以及面临的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长江的基本情况;2.掌握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3.了解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2.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长江的开发与治理;2.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的治理案例,让学生了解治理措施及其效果;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2.准备PPT课件,展示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情况;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长江的概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如梯级开发、航道整治、水资源利用等,让学生了解我国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取得的成果。
3.操练(10分钟)分析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如洪涝、水质污染、生态破坏等,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4.巩固(10分钟)针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设计一些选择题或填空题,让学生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地理八年级下册《长江流域》教案
地理八年级下册《长江流域》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及其地形条件;2. 了解长江流域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 理解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的原因,能够描绘长江三峡、洞庭湖的地理特征;4. 了解长江流域水运的状况。
教学重点1. 长江流域的地形与气候;2. 长江流域的水资源;3. 长江流域的水运。
教学难点1. 长江三峡、洞庭湖地理特征的描绘;2. 长江流域水运状况的分析。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地图等教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位于中国中游的长江流域地图,介绍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并通过现场气象数据分析长江流域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引出对其地形的探究。
2. 研究长江流域的地形与气候(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系统地介绍了长江流域的地理特征、气候、气温、降水等情况,并通过图片、仿真视频等形式完成内容的呈现,使学生对长江流域的地形和气候有充分的了解,为后续研究铺垫资料。
3. 研究长江流域的水资源(20分钟)让学生分组,自行发现长江流域通过学校电子科技协会分享的网站,注重学生自主性和 exploratory 性质。
并让学生了解水的循环,水的源头。
4. 研究长江流域的水运(15分钟)引导学生了解长江三峡、洞庭湖及长江流域水运的概念、状况,并让其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了解其相关知识。
考虑到地理难度的高和知识量的多,这部分以启发式思想主导,以促进学生的兴趣和发散思维为主。
5. 总结回顾(5分钟)由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做到概括全文。
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通过电子媒体或图书馆寻找长江流域的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课程中提到的内容,并写下自己的体会与感受。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长江流域的地貌、气候和水资源、水运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推动学生对地理的积极探究。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初中八年级地理:《长江》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长江》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Changjiang" lesson plan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长江》教案[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黄金水道”四部分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江在我国水系中的地位、水文特征及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利与弊,并通过对中国第一大河的学习来掌握认识一条河流应了解的几个方面,从而在强化忧患意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在中国地图上指出长江的源头至河口流经的行政区、地形区并了解沿途水文特征的变化;2、使学生认识长江在我国生产、生活中的巨大贡献,增强爱国之情;3、使学生了解长江水患及其治理,使学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长江的利用和治理保护。
[教学难点]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等的关系;长江水患与分布河段的关系。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通过直观的电脑媒体投影,强化视觉,注重启发诱导,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突出学生间“合作学习”的优势,开展讨论,体现“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思路。
[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力,读图分析能力。
2.以图忆文,培养记忆力。
3.指导学生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问题。
[教学设想]播放《长江之歌》,伴以奔腾的长江录相,调动学生的激情,并导入新课;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展示媒体投影,学生分组讨论,发言交流,教师总结归纳,深化提高;讲授过程中,穿插课堂练习,强化落实。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播放《长江之歌》,伴以奔腾的长江录相、长江流域景观展示,调动学生的激情,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目的要求展示思考问题1、长江为什么有“中国第一大河”之称?阅读课文p74页长度、年径流量、流域面积;2、你能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中国地形图中分别指出长江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吗?看地图册“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地形区;分组交流,统一答案;各组代表发言(突出学生自学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总结、扩展深化长江的水量为什么这么大?(地处亚热带,雨期长,降水多。
八年级地理教案-地理教案《长江》教案
地理教案-《长江》教案[课堂巩固练习]一、长江流经的地区1、流经的11个行政区,自上游向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2、流经的地形区,自上游向下游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二、长江各河段支流分布1、写出划分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点的城市及所在省名称:P 、_____________ 省; Q 、_____________ 省;2、长江干流各河段名称: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 。
3、长江支流名称:F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_ ;I_____________;J_____________ ;L_____________ 。
4、长江下游湖泊名称:K_____________ ;M_____________ 。
5、长江干流沿线重要的城市:R_____________ ;O_____________;S_____________ 。
三、长江水能开发1、三峡大坝[1]写出峡谷名称:A_____________ 峡;B_____________ 峡;_____________C 峡;[2]写出水利枢纽名称:D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 。
[3]三峡坝址位于_____________ 峡,与葛洲坝同属于长江的_____________ 游河段,都位于_____________ 省境内。
2、写出图中水电站的名称,注意所在河段及河流的名称:F_____________ 水电站;H_____________ 水电站;G_____________ 水电站;I_____________水电站;P_____________ 水电站;T_____________ 水电站;J_____________ 水电站;K1_____________ 水电站;K2_____________ 水电站;L1_____________ 水电站;L2_____________ 水电站;M_____________ 水电站。
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为例_八年级地理教案_模板
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为例_八年级地理教案_模板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为例王步兴(福建省南平市建溪学校)如何通过地理课程学习,让初中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最终提高地理素养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现以人教八年级上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为例,浅谈如何培养、提高初中生地理素养的方法。
一、什么是地理素养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经过地理学习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目标是:学习对生活有用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掌握基础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读图和获取并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等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认识人地关系,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因此,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目标与地理素养目标是相同的,但地理素养的要求更高,它是义务教育地理教育的最高目标。
教师指导初中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地理课程,既能让学生有效掌握地理内容,又能体验、理解和应用学科研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如何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开展活动前,教师要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教学要求: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教材可分为长江概况(长江的水系和水文特征等)、两大开发(水电和航运)和两大治理(洪涝和生态建设)等内容。
同时研究学情,根据不同学生的地理水平,按组内不同质和组间同质要求,先推选小组长代表,利于小组合作进行高效学习。
(一)课前小组分工和布置探究活动任务1.各组任务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含整合其他版本教材),将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六个小组,通过学习教材内容,再收集、整理信息资源;总结汇报、展示成果。
地理八年级上《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案
第三课《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读中国地形图、长江水系图,说出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对长江中上游地区丰富的水能资源有初步的感官认识;通过长江航运图认识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通过有关图文资料的分析,了解长江的开发利用状况。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长江的基本概况;能初步提出长江开发利用的方向及措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长江开发的案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保护“母亲河”的思想,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长江“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称号的意义,教学难点:运用资料分析探究长江作为“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含义,今后开发利用方向及措施。
教学方法:1、“问题解决式”教学。
2、小组合作学习。
3、游戏教学法4、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作为中国公民,大家知道中国第一长河是什么河?(你说,它离我们远吗,远是因为在南方,其实了,我觉得它离我们很近,不信的话,听我唱一首歌《长江之歌》。
唱的歌美不美?,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长江。
[新课展示]一、长江的基本概况给学生时间先浏览一遍,然后以游戏的方式进入本课[讨论归纳]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教师纠正、归纳,总结。
[过渡]学习一条河流,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它的基本概况,大家可以参照45页阅读。
本节课以抢答解疑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多动动脑筋。
遇到一些相关问题时,我会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
二,长江的开发[过渡]我们已经对长江已经有了了解,接下来,大家找一下长江还有哪些别称?这些别称说明长江有哪些资源可以开发?(先考虑3分钟)(学生)1、发电—水能宝库2、航运—黄金水道3、灌溉4、旅游5、捕渔6、供水…(自由发挥)(教师)根据P49页的活动,想一下长江上游与下游面临的生态问题之间有联系吗?为什么?(先思考2分钟时间)(学生根据书里的和自己的想法自由发挥)三、长江的治理(过渡)长江在开发中存在哪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治理它(,先考虑2分钟)(学生)接下来是知识的反馈,以抢答的形式进入本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完整word版)滚滚长江说课稿(word文档良心出品)
《滚滚长江》说课稿榔坪中心学校童佳高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二课时《滚滚长江》。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把握、教法探讨、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几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内容以及在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滚滚长江》是《中国河流》的第二课时,学生在充分了解“中国的河流”知识要点后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河流在自然环境中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
长江作为中国最大的河流,它的水文特征和人文环境充分体现了我国南方河流的主要特性,是学生深刻了解“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与矛盾并存的典型教学案例,能够充分体现地理新课标所提出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标准理念。
因此,《滚滚长江》在八年级的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地理教学新课标》确立教学总目标。
A、知识目标:了解长江的源头和注入的海洋、流经的地形区、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上中下游的划分等。
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B、能力目标:学会读长江水系图,了解并分析长江水利资源最丰富的河段。
通过对长江的学习延伸拓展到对清江的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C、情感要素:通过学习和了解长江水利建设的重要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让学生明白我国江河面临的问题,加强保护长江的责任意识,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教学重难点。
A、重点:记住长江的源流概况、河段特征、水能的开发利用、黄金水道的作用等。
B、难点:了解长江水系的空间分布、治理洪患的措施等。
培养学生读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对学生学情现状的把握:1、学生已经学过并且知道分析一条大河,必须从了解河流的水文特征,各河段的概况入手。
针对八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尽量多动口、动手、动脑,多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根据新的教学理念,要着重加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长江的开发》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长江的开发》教案一. 教材分析《长江的开发》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长江的自然特征、流域内的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本章内容对于学生了解我国最长河流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长江的自然地理特征、流域内的经济产业分布以及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对长江流域的综合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河流、地形等地理要素有一定的了解。
但长江作为一条流经我国多个省份的河流,其复杂性要求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和探讨。
此外,学生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相对较浅,需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提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长江的自然特征、流域内的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长江流域的地理特征和经济产业分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江的自然特征、流域内的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2.难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长江流域的图片、地图等资料,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长江的壮丽和独特。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长江流域城市或地区为例,分析其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
3.讨论教学法:学生就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长江流域的图片、地图、案例等资料。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提问学生对长江的了解。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长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展示长江流域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长江的自然特征,如源头、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
《长江》地理教案
《长江》地理教案《长江》地理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清晰长江的源地、入海口、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知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使学生知道长江的主要支流及长江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明确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
3.使学生了解长江在水能、浇灌及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相识到这条“黄金水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使学生相识长江洪涝灾难发生的危害性,分析长江洪涝灾难的成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5.通过分析长江洪涝灾难的成因及其治理,培育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实力;在介绍“三峡水利工程”时,培育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实力,加强环境爱护意识的培育。
教学建议学问结构:本节教材分为四部分,包括“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浇灌”和“黄金水道”。
其中“中国第一大河”这一框题介绍长江的长度、年径流量及流域面积,通过详实的数据证明长江不愧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一条重要河流。
“巨大的水能”一标题分析了长江水能丰富的重要缘由之一落差巨大,并明确了长江水能最丰富的地段以及在长江干流上重要的两座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与“三峡工程”。
“防洪与浇灌”一标题分析了长江洪涝灾难的发生、形成的缘由及治理的方法。
“黄金水道”一标题分析了长江在航运方面的优越自然条件,介绍了长江在我国内河航运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重点和难点:重点:长江的`源流状况;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的划分;长江在水能、浇灌和航运方面的作用。
难点:长江水能巨大的缘由;长江洪涝灾难的成因。
教法建议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在介绍河流概况时可以借助影像资料,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活动。
例如新课的引入,可以结合本节最起先摘录的《长江之歌》,配上音乐和长江的录像,呈现长江雄浑、波涛汹涌、奔流入海、一泻千里的气概,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
在介绍长江水能资源时,可以播放长江主要峡谷地段水流湍急的影片,让学生相识到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地区。
初中地理 长江的教案
初中地理长江的教案1. 知识目标:(1)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和各段的自然特征,识记长江流经的省级区。
(2)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
2. 能力目标:(1)学会阅读长江水系和干流剖面图,了解长江水利资源最丰富的河段。
(2)通过学生对长江开发的探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讲述我国在长江水利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对长江面临问题的讨论,强化忧患意识,加强保护长江、保护资源的责任意识。
(3)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长江的源流概况、河段特征、水能开发利用与航运。
2. 难点:长江水系的空间分布、读图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长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长江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长江概况教师简要介绍长江的源流概况,包括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的省份以及长江的长度和流域面积等。
3. 长江的自然特征教师详细讲解长江各段的自然特征,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地形、气候以及河流的水文特点等。
4. 长江的开发与利用教师介绍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并通过实例讲解长江的开发利用现状。
5. 长江的环保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长江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水土流失等,并提出保护长江的措施。
6.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扩展教师提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江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学生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长江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长江环保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展示长江的图片、地图和相关信息。
2. 地图:长江水系图、长江干流剖面图等。
3. 视频文件:关于长江的纪录片或相关视频。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长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八年级地理《“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范文
八年级地理《“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地理《“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思想】本教学设计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的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读图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中国分区地理南方部分的核心章节。
内容丰富,容量也很大。
又有利于知识的拓展。
苏州正好位于本区,也有利于乡土地理的教学。
【学生情况】很多学生虽不是生于本地,但成长在本地。
因此对本节内容情感上很有亲和力。
对许多场景也身临其境。
比如京杭大运河,很多学生每天都能看到。
学习的动力会提高很多。
但本节内容要求的对知识的拓展延伸则对学生来讲难度较大。
【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图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能够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应用,并能迁移运用到其他地区。
3、能够举例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4、能够结合图片和文字等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1、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应用,并能迁移运用到其他地区。
【教学难点】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应用,并能迁移运用到其他地区。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课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言: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也有诗赞“烟花三月下扬州”。
无论是苏州、杭州还是扬州,它们都在我们今天要讲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范文:长江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范文:长江
[提问]长江上、中、下游各具特点,了解了这些特点,你认为长江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学生讨论]略
[小结] 长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灌溉、航运、发电。
[板书]三、长江的利用和保护
[转折]我们一起来看看灌溉的成果。
[出示图表]长江流域各方面占全国的比重
面积1/5
人口1/3
稻谷70%
棉花1/3
淡水鱼60%
轻工业产品1/2
工农业生产总值2/3
[解释]长江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1/5,但其他各项都超过1/5,尤其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3,其中稻谷、淡水鱼的比重超过了一半,所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的“鱼米之乡”。
这些都是长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补充]长江的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
在航运方面的运量可以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的运量,在世界上也是
极为罕见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板书]1、“黄金水道”
[补充]但是目前的航运量还只相当于一条京广铁路的运输量,只开发了其通航能力的1/14。
长江水系的通航里程是密西西比河的1.6倍,而运力只是它的1/5;长江的流量是莱茵河的10倍,运力却只是它的1/10。
由此看来,长江还大有潜力可挖。
[转折]既然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我们如何来利用它?(发电)[板书]2、“水能宝库”
[讲解]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全流域蕴藏量2.6亿千瓦,占全国水能总量(6.67亿千瓦)的40%。
新中国已经建成许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
[学生活动]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到葛洲坝和三峡等水利枢纽。
[讲解]葛洲坝号称长江第一坝,是目前我国的水利枢纽,发电能力270万千瓦,相当于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
但是,现在的开发利用率还不足5%。
规模更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的水电站(发电量将为葛洲坝发电量的6倍,约1820万千瓦,远大于伊泰普水电站的1260万千瓦)。
[补充]建好三峡工程以后,长江三峡水位提高,万吨船队可以到达重庆,运力可以提高5倍。
运输成本可以降低35%,同时,水库调节,下游的枯水期水位提高(3000立方米/秒——5000立方米/ 秒),使之成为真正的“黄金水道”。
[播放录像]三峡工程简介
[讨论]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有哪些?(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环保等)
[转折]长江有哪些不利的方面?(洪水)
[播放录像]1998年长江洪水
[板书]4、防洪是目前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提问]为什么长江发生洪灾的频率越来越快?
[学生发言、老师补充]
1)近年来长江流域由于上、中游山区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比较严重,植被遭到破坏,含沙量不断增多,水位上升,这是导致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
据分析,今年洪水的特点是“中水量,高水位,大灾害”,高水位运行时间长达两个多月。
据调查,在今年抗洪其间,岷江的江面上还漂着刚砍伐下来的树木。
2)人与水争地,使长江流域受水面积不断减少是又一个重要的原因。
(可以找一些关于圩垸的资料)盲目围湖围江造田、建厂建镇建民垸等,使河道变窄,湖泊萎缩是灾害频繁的又一重要原因。
据统计,仅长江通江湖泊的面积已减少了567亿立方米,相当于三个三峡水库的实际库容量。
3)长江中下游地势过于低平。
(结合前面的“长江干流剖面图”)4)天气的异常。
[追问] 可见,长江的洪水有它的自然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人为原因。
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该怎样来防洪、治洪呢?
[学生发言、老师归纳补充]
改善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最近又全面无条件停止在上游山区砍伐森林,关闭现有木材市场,在原森林采伐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大力整治荆江,疏浚与固堤并重,分洪蓄水结合。
1954年以来,我国政府多次战胜洪灾,保证了荆江大堤的安全。
修建水库,调节水量。
三峡地区建库后,可以控制川江向荆江河段下泄洪水来量的95%。
下游地区退耕还湖。
总之,对于长江的水患,我们治理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
防洪方法有很多,根本在于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恢复生态平衡。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长江的水文特征要受到(地形、气候、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特征又直接影响我们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正因为长江是祖国第一大河,中下游又流经平原地区,因而成为“黄金水道”;又因为上游流经三级阶梯,使之成为巨大的“水能宝库”;而中游的“曲流”和中上游的植被破坏,使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板书设计
三、利用和保护
1、“黄金水道”
2、“水能宝库”
3、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探究活动
“长江洪水治理”模拟研讨会
活动目标:使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认识到长江洪水的形成原因,并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观念;树立“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要涉及方方面面”的意识。
活动措施:将班里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扮演长江沿岸的居民(城市的和农村的)、政府官员、长江沿岸的企业代表等,一起讨论长江洪水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措施。
分为不同河段的,便于对更细致的问题进行研究。
“长江三峡的利弊分析”辩证会
活动目标:使学生对三峡工程的建设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三峡工程形成辨证的认识。
活动措施:先安排学生查找关于三峡工程的资料,然后按照学生的意见分成两派(“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双方进行辩论交流。
注意:要说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