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第5章 物流运输系统设计与分析

第5章 物流运输系统设计与分析

除了上述的成本因素外,下面的非成本因素也 构成了对运输线路选择的影响。 交通因素。在运输线路选择时,一方面要考虑 现有交通条件,比如运输线路是否靠近现有的交 通枢纽或不久的将来会在运输线路附件兴建运输 中心;另一方面,交通也要同时作为布局的内容, 只布局运输线路而不布局综合交通网络,有可能 会使运输线路的布局失败。 环保因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运输线 路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运输车辆对环境的污染。 政策法规因素。在选择运输线路之前,一定要 到相关部门进行咨询,查清所选地区在未来是否 会作为他用。交通管制与环境保护也是重要的法 律因素。
直达运输问题模型求解方法有很多,表上作业 法是常用的手工求解方法。
利用表上作业法,寻求运费最少的运输方案, 有三个基本步骤:依据问题列出运输物资的供需 平衡表及运价表;确定一个初始的调运方案;根 据一个判定法则,判定初始方案是否为最优方案。
当判定初始方案不是最优方案时,再对这个方 案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每调整一次得到一个新 的方案,而这个新方案的运费比前一个方案要少 一些,如此经过几次调整,就会得到最优方案。
(三)运输方式选择举例 某制造商分别从供应商A和供应商B处买了共 3000个配 件,每个配件单价100元。目前这 3000个配件是由两个供应商平均提供的,其中, 供应商A的配件发送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C提供 的,采用铁路运输方式。如供应商缩短运达时 间,则可以通过和该制造商协商争取到更多交 易份额。假定运达时间每缩短一天,可从交易 量中多得5%的份额,即150个配件。供应商从每 个配件可赚得占配件价格(不包括运输费用) 20%的利润。
(三)简化作业流程原则
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流程,是提高 企业生产率和减少消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这一点反映在设计运输线路时,应以直达 运输、尽量减少中间的换装环节为准则。

物流系统工程 【CH3】物流系统分析-PDF

物流系统工程     【CH3】物流系统分析-PDF

• ★ 简单问题 • ★ 复杂问题
• 打破思维定势 • 方案多多益善
• ◆ 进行轮廓设想
• ◆ 精心设计计算
• 确定方案的细节 • 估计方案的实施结果
费用
用于方案实施的实际支出, 各备选方案实现系统目的所需投入
或消耗的全部资源折算成货币的 形式。
效益
系统达到目的所取得的效益或有效 性,
可统一折算成货币尺度 。
经营观念 经营决策 经营方针 经营方法 经营组织 生产观念
面向完成企业计划 事后对策 以成本为中心 执行计划 封闭性 重视生产
面向满足社会需求 事先分析,确立经营决策目标 以产品质量、品种为中心,勇于创新 重视市场预测 开放性 重视生产和服务系统
生产方式 重视增加批量
重视产品对社会需求得适应性, 批量应有较大得灵活性
物流系统分析常用的理论及方法
•数学规划法 •统筹法 •系统优化法 •系统仿真
数学规划法
•数学规划法 •统筹法 •系统优化法 •系统仿真
• 数学规划法就是运筹学的方法。
• 对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寻求最优方案。
• 具体理论与方法包括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整数规划、排 队规划和库存论等。
• 用来解决物流系统中物流设施选址、物流作业的资源配置 、货物配载、物料储存的时间与数量等问题。
物流系统分析
3.1 系统分析概述 3.2 系统分析的要素 3.3 几种常见的系统分析方法 3.4 系统分析的6 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 3.7 物流子系统分析 3.8 案例:安得智联物流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
一个有目的、 有步骤的探索 和分析的过程
物流系统工程
Logistics System Engineering
第3章 物流系统分析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学生用)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学生用)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GQ公司变速箱厂设施布局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指导书目录一、设计背景材料 (3)(一)变速箱的产品结构与物料清单 (3)(二)作业单位划分 (6)(三)生产工艺过程 (7)1、零、组件的自制 (7)2、标准件、外购件与半成品暂存 (9)3、组装 (10)4、性能测试 (10)5、成品储存 (10)(四)生产组织形式 (10)二、设计步骤与方法 (10)(一)准备原始资料 (11)(二)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11)(三)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12)(四)作业单位占地面积计算 (12)(五)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12)(六)修正 (12)(七)方案评价与择优 (12)三、设计任务 (13)(一)绘制变速箱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图 (13)(二)计算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各阶段的发生的物流量 (13)1、利用EXCEL电子表分别计算各工序产生的物流量: (13)2、绘制变速箱厂的总生产工艺过程物流量图 (13)3、计算变速箱外购零件、组件的物流量 (14)(三)物流分析 (14)1、制作物流从至表 (14)2、作业单位对流物流量表 (14)(四)绘制作业单位对流物流强度表图 (14)(五)划分物流强度等级 (14)(六)绘制物流相关图 (15)(七)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分析 (15)(八)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分析 (16)1、确定物流和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 (16)2、量化物流强度等级和非物流的密切程度等级 (16)3、计算量化后的作业单位相互关系 (16)4、综合相互关系等级划分 (16)5、绘制作业单位综合关系图 (17)(九)工厂总平面布置 (17)1、综合接近程度 (17)2、作业单位位置相互关系图 (17)3、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18)4、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关系图的调整 (18)(十)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18)一、设计背景材料GQ 公司变速箱厂占地16000m 2,厂区东西为200m ,南北宽80m ,,计划建成年产100000套变速箱,厂区土地面积尺寸见下图1-1:图1-1 变速箱厂厂区土地面积尺寸图(一) 变速箱的产品结构与物料清单变速箱由39个零件构成, 每个零件、组件的名称、材质、单件重量、年需求量自制与外购清单列于表1-1中,装配图见图1-2,3,4所示。

物流系统设计与文档新规划教材(DOCX 68页)

物流系统设计与文档新规划教材(DOCX 68页)

目录年前言 (6)第1章概述 (7)1.1 现代物流及其发展 (7)1.1.1 物流(Logistics) (7)1.1.2 现代物流的发展历程 (7)1.2 现代物流系统的组成 (12)1.2.1物流系统的要素 (13)1.2.2企业物流系统构成 (15)1.3 供应链(Supply Chain Management) (16)1.3.1供应链管理的形成 (16)1.3.2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16)1.3.3供应链的结构模式 (16)1.3.4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17)第2章现代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总论 (18)2.1 现代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步骤 (18)2.2 现代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分类 (21)2.2.1 按物流系统规划的宏、微观层面划分 (21)2.2.2 按战略、策略、运作层次划分 (24)2.2.3 按物流系统规划包含的内容划分 (25)2.3 现代物流规划设计的方法 (27)2.4 现代物流规划设计的发展 (33)第3章物流系统分析 (35)3.1 物流系统概述 (35)3.1.1 物流系统的概念 (35)3.1.2 物流系统的组成 (35)3.1.3 物流系统的目标 (36)3.1.4 物流系统的分类 (37)3.2 物流系统分析 (38)3.2.1 物流系统分析概念 (38)3.2.2 物流系统分析的意义 (39)3.3 物流系统分析要素及原则 (39)3.3.1 物流系统分析要素 (39)3.3.2 物流系统分析原则 (40)3.4 物流系统分析流程 (41)3.4.1 调查分析阶段 (41)3.4.2 评价分析阶段 (41)3.4.3 决策分析阶段 (42)3.5物流系统分析案例一——汽车零配件A企业生产物流系统分析 (42)3.5.1 案例背景 (42)3.5.2 生产物流系统分析 (42)3.6 物流系统分析案例二——仓储设备J公司物料搬运系统分析 (45)3.6.1 案例背景 (45)3.6.2 物料搬运系统分析 (46)3.7 物流系统分析案例三——双利达成功案例 (50)3.7.1 案例背景 (50)3.7.2 双利达企业的特点及其对信息化的需求 (50)3.7.3 解决方案及实施过程 (50)3.7.4 实施效果分析 (52)第4章选址中的物流规划设计 (55)4.1 选址概述 (55)4.1.1选址的意义 (55)4.1.2 选址基本原则与考虑因素 (55)4.2选址的步骤与内容 (59)4.2.1选址的步骤 (59)4.2.2选址报告内容 (60)4.3选址方法 (61)4.3.1 定性分析方法 (61)4.3.2定量分析方法 (62)4.3.3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64)4.4 选址案例一——加权因素分析法在装饰公司选址中的应用实例 (65)4.5 选址案例二——重心法在H化工制造企业选址中的应用实例 (66)4.6 选址案例三——线性规划—运输法在工厂选址中的应用实例 (67)4.7 选址案例四——交叉中值法在S超市连锁公司应用实例 (69)4.8 选址案例五——家乐福选址实例 (71)4.9 选址案例六——联邦快递通过选址带来竞争优势 (74)4.10 选址案例七——上海黄渡饭店选址规划案例 (74)4.11 选址案例八——上海J区急救中心选址案例 (91)第5章企业设施布置中的物流规划 (98)5.1 企业设施布置概述 (98)5.1.1 企业设施布置的目标和原则 (98)5.1.2 企业设施布置的内容和含义 (99)5.1.3 典型的布置形式 (99)5.1.4 企业设施布置的基本流动模式 (100)5.2 系统的布置计划—SLP(System Layout Planning) (101)5.2.1 系统布置设计(SLP)的要素及阶段 (101)5.2.2 系统布置设计程序模式 (102)5.2.3 当物料移动居于重要地位时的物流分析 (103)5.2.4 当物料移动不居重要地位时的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105)5.3 动态布置设计 (105)5.4加权因素法和费用对比法 (106)5.4.1 加权因素法 (106)5.4.2费用对比法 (106)5.5 设施布置规划案例一——当物料移动居于重要地位时的物流从至表法应用 (107)5.6 设施布置规划案例二——物料移动不居重要地位时的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110)5.7 设施布置规划案例三——设施模块化 (113)5.8 设施布置规划案例四——R汽车厂设施布置分析 (114)5.9 设施布置规划案例五——S石墨电极厂生产工段面积设计 (115)第6章交通运输中的物流规划与设计 (118)6.1 交通运输的相关概念 (118)6.1.1 交通运输的概念 (118)6.1.2 新兴物流运输 (118)6.2 物流运输方式的选择 (119)6.3 物流运输遵循的原则 (119)6.4 交通运输规划案例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物流规划设计 (120)6.5 交通运输规划案例二——L省中烟公司综合物流运输调度系统设计 (122)6.6 交通运输规划案例三——沃尔玛如何实现低成本物流运输 (124)6.7 交通运输规划案例四——家乐福(中国)运输决策 (125)6.8 交通运输规划案例五——韩国三星公司合理化运输 (127)6.9 交通运输规划案例六——公交运输紧急救援中心规划 (128)6.9.1 紧急救援中心的设计 (128)6.9.2紧急救援中心的选址 (128)第7章物流仓库规划设计 (134)7.1 仓储概述 (134)7.1.1 仓库的发展及重要性 (134)7.1.2 仓库的功能 (135)7.1.3 仓库的分类 (135)7.1.4 仓库的主要性能参数 (136)7.2 仓库的基本组成 (136)7.2.1 入库子系统 (137)7.2.2 仓储子系统 (137)7.2.3 装卸搬运子系统 (138)7.2.4 出库子系统 (139)7.3 仓储规划和管理 (139)7.3.1 仓储物流规划原则 (139)7.3.2 仓库货物保管遵循的原则 (140)7.3.3 库存管理 (141)7.4 自动化立体仓库构成和规划设计原则 (145)7.4.1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的构成 (145)7.4.2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的设计原则 (146)7.5 仓库的战略决策 (147)7.6 物流仓库设计规划案例一——仓储的ABC分类 (148)7.7 物流仓库设计规划案例二——简易仓储系统设计 (150)7.8 物流仓库设计规划案例三——“人到货”拣货方式配送仓库设计 (156)第8章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 (159)8.1 物流配送中心的分类 (159)8.2 物流配送中心的基本要求 (159)8.2.1 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 (159)8.2.2 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160)8.3 物流配送中心案例一——汽车配送中心规划设计 (161)8.3.1 选址 (161)8.3.2 入厂零部件配送中心设计与规划 (164)8.3.3 上海W汽车公司售后仓库规划 (170)8.3.4 整车仓库设计 (176)8.4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案例二——上海市建筑装潢材料配送中心规划设计 (182)8.4.1 家居建材市场概述 (182)8.4.2 嘉定区建材市场预测 (184)8.4.3 嘉定家居建材配送中心的选址 (184)8.4.4 配送中心设施规划 (189)8.4.5 物流信息系统规划 (191)8.5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案例三——湘菜物流配送中心 (196)8.5.1 物流配送系统的顾客满意度 (196)8.5.2 顾客满意度函数描述 (197)8.5.3 基于客户满意的多目标多期动态选址模型 (198)8.5.4 案例与分析 (202)第9章物流园区规划 (207)9.1 物流园区概述 (207)9.1.1 物流园区的定义 (207)9.1.2 物流园区的分类 (207)9.1.3 物流园区的功能与作用 (208)9.2 物流园区规划 (208)9.2.1 建设物流园区的作用 (208)9.2.2 物流园区规划原则 (209)9.2.3 物流园区规划的内容 (210)9.2.4 物流园区规划的步骤 (214)9.3 物流园区规划案例一——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发展探讨与规划 (215)9.3.1 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规划概述 (215)9.3.2 w综合物流桃浦园区问题分析 (215)9.3.3 w物流江桥园区的定位研究 (221)9.4 物流园区规划案例二——海林国际木业物流园区规划 (230)9.4.1 R国际木业物流园区 (230)9.4.2 R国际木业物流园区规划流程概述 (230)9.4.3 园区建设目标定位 (231)9.4.4 园区运作流程规划 (232)9.4.5 园区功能模块设计 (233)9.4.6 园区交通组织 (233)9.4.7 海林国际木业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234)9.5 新物流园区规划案例三——温州港新物流园区的内部布置 (235)9.5.1 温州港新配送物流园区的简介 (235)9.5.2 温州港新配送物流园区内部布置过程概述 (235)9.5.3 温州港新配送物流园区的操作流程分析 (236)9.5.4 园区内各作业区域的关联性分析 (238)9.5.5 园区内作业区域位置相关图 (240)9.5.6 园区内部布置方案的确定 (241)9.6物流园区规划案例四——大连保税物流园区规划 (242)9.6.1大连保税物流园区简介 (242)9.6.2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区位优势 (243)9.6.3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功能规划 (243)9.6.4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经营主体 (244)9.6.5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改进研究 (244)第10章物流系统预测与评价 (246)10.1 物流系统预测的基本原则 (246)10.2 物流系统预测的基本程序 (247)10.3 物流系统预测方法 (248)10.3.1 定性预测法 (248)10.3.2 定量预测法 (248)10.3.3 预测误差的计算 (249)10.3.4 预测误差效果分析 (251)10.4 物流系统预测案例一——公司物流业务量预测 (251)10.5 物流系统预测案例二——采购计划预测 (253)10.7 物流系统评价 (254)10.8 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254)10.9 物流系统评价案例一——投建方案评价 (255)10.10 物流系统评价案例三——营业额评价 (257)第11章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259)11.1 物流系统模型 (259)11.2 物流系统模型分类 (259)11.2.1 形象模型 (259)11.2.2 符号模型 (260)11.3 物流系统建模方法举例 (261)11.3.1 直接分析法 (261)11.3.2 统计分析法 (263)11.3.3 实验分析法 (263)11.3.4人工实现法 (264)11.3.5 主观想象法 (264)11.3.6混合法 (264)11.4 计算机系统仿真 (265)11.5 计算机系统仿真基本概念 (266)11.6计算机系统仿真步骤 (267)11.7计算机系统仿真案例 (268)参考文献 (274)第3章物流系统分析3.1 物流系统概述3.1.1 物流系统的概念(1)系统的概念要研究物流系统,首先要明确系统的概念。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设计》指导书1(选点)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设计》指导书1(选点)

《物流布局与选点设计》指导书一、设计任务:1、预测需求量及其需求的物品种类,前期调研,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预测指定区域居民的需求品种及其需求量。

2、对选址条件及周围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并对备选地址进行分析论证。

3、根据需求、销售业务特点以及指定区域的用地情况完成拟建超市的选址方案。

4、根据超市内货物种类和需求量及企业的经营方向对拟建超市内部的组织结构进行设计。

5、根据超市的内部作业流程,设计其相应作业环节的业务流程图及管理表格。

6、在所设计的超市的组织结构框架下,请设立相应业务管理和作业操作人员岗位与职责。

二、设计步骤:(一)设计调查问卷为了了解顾客的消费趋向,确定自己所规划超市未来经营的产品种类和品牌及消费群的定位,以拟建真正适合周边居民需要的超市,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调查内容主要是随机了解周边居民平时的消费需求、消费物品、消费金额以及对消费过程中所需要的服务等。

(二)现场调查实地走访指定区域周边超市或商店卖场等的经营情况,了解商家分布、规模、经营商品的品种、销售量、价格、服务等情况。

(三)调查结果分析对收集来的调查问卷和实际调查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并制作图表显示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居民需求等因素,提出2-3个备选地点。

(四)选址结果确定应用所学的物流节点选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确定最优的拟建的超市地址。

(五)超市内部布局、流程及组织结构和岗位设计(组织结构和岗位设计为选做题)三、课程设计说明书:1.背景分析(问题的提出)2.超市设立的目的、意义3.选址地点及评价与建议要求: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说明:(1)从市场需求、环境、交通条件、周边已有设施等定性分析评述(2)利用适当的定量方法计算分析(计算过程用附件另外列出,此处只利用结果阐述所使用什么方法得出此结论)4.超市的总体功能定位及规模确定5.超市内部设施构成、作业分区及面积规划要求:绘制中心内部布局图6.超市作业流程要求:绘制作业流程图7.部门、岗位设置,其职责与人员配备(选做)要求:绘制组织结构图8.附件(1)配送与直送的成本比较计算过程;(2)选址计算过程;(3)选点地图。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大纲(20200427085719)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大纲(20200427085719)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3060506课程名称: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英文名称:Logistics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时学分:学分适用对象: 物流管理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运筹学、配送与配送中心、现代物流技术、交通运输学二、课程简介本课程基于实际发展的需要,结合现代的管理思想、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介绍了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的概念、战略作用和对企业的影响,描述了进行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的设计过程及其新思想、新技术在其中的影响作用,是一门综合多个学科理论与思想的新兴学科。

This course is based on the actual development needs, combined with modern management ide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ther related to the advancedtheory and method,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planning, strategic role and the influence to theenterprise, description of the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planning and designprocess of new ideas, new technology in which the effect of role, is a comprehensive interdisciplinary theory and thought of the emerging discipline.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适合现代商务、物流行业的应用型人才。

物流系统设计分析(ppt)[1]

物流系统设计分析(ppt)[1]
物流系统设计分析(ppt)
2020/11/22
物流系统设计分析(ppt)[1]
物流概念
n 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中物流的定义:
n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 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 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 合。
布局和功能的设计等只考虑眼前和局部利益。库存积压严 重。 5)仓库布局的不合理,引起牵拉型市场下畅销商品的紧缺 和滞销品库存积压的矛盾
2003年8月
物流系统设计分析(ppt)[1]
我国工业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6)计划管理问题:各分销机构要货计划准确率低、 整机发货与调配计划性差,导致外地库位频繁的 调库与高的产品返修率。
物流系统设计分析(ppt)[1]
物流系统的5S目标
(1)优质服务(service):
无缺货,无损伤和丢失现象,且费用便宜 (2)迅速及时(speed):
按用户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迅速送达 (3)节约空间(space saving):
发展立体设施和有关的物流机械,以充分利 用空间和面积,缓解城市土地紧缺的问题。 (4)规模适当(scale optimization):
序号 从至
fij(t)
dij(m) Wij(t.m) dij(m)(新) Wij(t.m) (新)
1 1~3 60.3
4
241.2
4
241.2
2 1~4 51.7
8
413.6
8
413.6
3 1~5 8.4
12 100.8
12
100.8
4 2~5 58.8
4
235.2
4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GS0803课程中文名称: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英文名称:Logistics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学分数:2学分课程学时数:32学时授课对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管理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工程、物流工程一、课程简介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是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课,是培养物流供应链管理理念的课程之一。

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学习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步骤、原理、方法。

了解物流系统分析理论、分析方法以及物流系统建模技术、优化技术、仿真技术、响应技术、控制技术的相关知识,为从事物流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第1章物流系统分析基本框架课程教学内容:1.1物流系统分析基本框架概述1.2物流系统1.3物流系统工程1.4物流系统分析课程的重点、难点:物流系统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物流系统分析基本框架、物流系统、物流系统工程、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原理、方法等相关内容。

第2章物流系统分析理论课程教学内容:2.1物流系统分析理论概述2.2物流系统论2.3物流系统控制论2.4物流系统博弈论课程的重点、难点:物流系统分析的几种理论的原理和内容。

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物流系统论、物流系统控制论、物流系统博弈论的概念、原理、方法等相关内容。

第3章物流系统分析方法课程教学内容:3.1物流系统分析方法概述3.2物流系统工程方法论3.3物流系统建模、仿真与分析3.4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课程的重点、难点:物流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物流系统工程方法论、物流系统建模仿真与分析、物流系统评价与决策的概念、原理、方法等相关内容。

第4章物流系统建模技术课程教学内容:4.1物流系统建模技术概述4.2物流系统建模基础4.3物流系统评估技术4.4物流系统动态建模技术课程的重点、难点:物流系统建模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五篇模版)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五篇模版)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五篇模版)第一篇: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简答物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指按照计划为达成物流目的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要素的统一体,目的是将货物按照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数量,以最合适的费用,准确无误的送达目的地,完成物品的使用价值的物理性转移,最终实现物品的社会价值。

目的性,追求系统整体最优,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的关系,物流系统作为其上位的子系统发挥作用,物流系统需要通过信息的反馈加以控制。

企业的战略环境: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内部环境,物流体系环境。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内容:1)客户服务目标(服务水平;功能定位);2)物流网络(物流节点的选址;物流节点的数量、功能;运输通道);3)物流节点的内部布局;4)仓储系统;5)信息系统;6)运输管理;7)运营战略;8)管理组织。

过程:确定企业目标战略,确定客户服务需求,根据规划内容做整体物流规划,保证规划符合企业目标战略、客户服务需求,进行一体化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最后做总体绩效评估多式联运的优越性:1统一化、简单化2减少中间环节、缩短货运时间、降低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3降低运输成本、节省运杂费用4 提高运输组织水平、实现合理运输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的相同之处:1物流系统的规划工作于物流系统的设计工作都属于物流系统的高阶段设计过程,内容上不包括项目施工图纸等的设计。

2理论依据相同,基本方法相似。

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工作都是以物流学原理为理论依据,运用系统分析的观点,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的。

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的不同之处:1目的不同,物流系统规划是关于物流系统建设的全面长远发展计划,是进行可行性论证的理论依据。

物流系统设计是在一定技术与经济条件下,对物流系统的建设预先制定详细方案,是项目运作或施工设计的依据。

2内容不同,物流系统规划强调宏观指导性,物流系统设计强调微观可操作性。

一般情况下,规划与设计两者紧密联系,难以截然分割,人们往往将之合二为一笼统称之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29103课程名称: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英文名称:Logistics Systems Design and Analysis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物流管理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物流学二、课程简介《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是管理类本科生专业选修课,是培养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研究生的重要课程之一。

课程内容包括物流系统概述、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的基本理论、物流结点选址与布局设计、物流运输系统设计与分析、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物流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物流系统评价与优化等章节。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初步掌握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社会物流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掌握物流系统网络规划设计、物流系统节点规划设计、物流运输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物流系统分析、评价、优化和整合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以及物流系统仿真模型建立方法,从而使学生具有从整体上进行物流系统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Analysis and Designing of Logistics Systems is the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 of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It is also one of important courses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major of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course includes an overview of the logistics system, the basic theory of logistics system designing and analyzing,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designing and analyzing,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designing, logistics system dynamics models,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logistics system, and so on. Through studying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preliminary concepts,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logistics system designing and analyzing, understanding the basic structure of social logistics system and enterprise logistics systems, the logistics system and it’s nodes planning and designing, transport network designing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fundamental theories, there are also advanced projects to learn, such as logistics systems modeling, evaluation, 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ion as well as the logistics systemsimulation modeling methods, which can take the students to a higher level.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较完整)电子教案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较完整)电子教案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一章1.物流系统构成要素: P3 (掌握)(1)一般组成要素:人、财、物、目标(2)功能要素: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3)支持要素:体制与制度、法律和规章、行政和命令、标准化系统(4)物质基础要素: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网络技术及网络(5)结构要素:方式:运输手段,汽车、火车节点:基地,货站、配送中心连线:公路、铁路、航空线2.物流系统实现5个目标:P4(1)Service服务(2)快速、及时Speed (3)低成本Saving (4)Scale Optimization规模优化(5)库存控制Stock Control3.物流系统的特征:P11(1)人工性(2)开放性(3)复杂性(4)可控性4.物流系统的分类 P14(1)按物流发生的位置分类①企业内部物流系统:生产物流、废弃物流②企业外部物流系统: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2)按物流运行的性质分类①供应物流系统②生产物流系统③销售物流系统④回收物流系统⑤废弃物流系统(3)按物流活动的范围分类①企业物流系统:生产企业物流系统、流通企业物流系统②城市物流系统③国际物流系统(4)按物流的构成分类①专项物流系统②综合物流系统第二章1.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P22 (稍微掌握)(1)系统性原则(2)战略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6)社会效益原则2.物流系统规划的特点 P24 (稍微掌握)(1)物流系统规划是综合规划(2)物流系统规划是动态规划(3)物流系统规划是过程规划3.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P26 (掌握)(1)主要内容①物流网络规划:物流设施选址规划、物流路线规划②物流设施平面布局规划。

③物流设备选择与布置规划④物流信息系统规划⑤物流运作系统规划(2)步骤①基础资料的调查分析②规划方案的制定③规划方案的仿真3.物流系统规划的常用方法和工具P28 (了解) 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并思考其使用条件(稍微掌握,看书)(1)模型化技术 (2)优化分析法 (3)运筹学 (4)大系统理论及协同论、耗散结构理论 (5)网络计划技术(6)系统仿真(7)系统动力学理论3. SWOT 分析法:P37 (看书)第三章1.引导案例P42 (掌握,看书)2.物流节点的种类:P45:(掌握)(1)转运型物流节点:公路货运站、铁路货运站、公铁联运站、港口、综合转运站(2)储存型物流节点:① 适用对象和权限分类:自备仓库、营业仓库、公共仓库② 所属的职能分类:生产仓库、流通仓库、储备仓库③ 按照结构和构造分类:高层货架仓库、罐式仓库④ 技术处理方式和保管方式分类:普通仓库、冷藏仓库、恒温仓库(3)流通型物流节点:流通仓库、集货中心、分配中心、加工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园区3.物流网络结构的集中典型形式 P47 (了解)(a ) (b) (c)①(a)、(b)为直送模式。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第四章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第四章
主成分分析法
通过降维技术将多个相关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简化评价过程。
数据包络分析法
通过比较各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对物流系统进行效率评价。
物流系统评价的方法
明确评价目标
确定物流系统评价的目的和要求,为后续评价工作提供指导。
收集数据
收集与物流系统相关的各项数据,包括财务数据、运营数据、客户反馈等。
物流系统评价的步骤
感谢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物流系统的功能
总结词:物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物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管理等,这些功能相互协作,确保物品的有效转移。
02
物流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分析
对系统的整体进行全面分析,以确定系统的目标、功能、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揭示系统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为系统的发展和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将物流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分别进行设计,便于后期维护和升级。
物流系统设计的方法
04
物流系统优化
通过优化物流系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提高物流效率
提升客户满意度
降低环境影响
优化物流系统,确保货物准时、准确、安全地到达客户手中,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在物流系统优化过程中,应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评价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构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评价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可以是定量的数学模型或定性的专家评估。
进行综合评价
运用选定的评价方法对物流系统进行评价,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

一、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1、系统资源要素:人、财、物、设备、信息、任务目标等2、物流功能要素: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物流活动环节3、节点线路要素:物流据点以及连接这些据点的运输线路,运输方式与信息传递手段4、支撑手段要素:体制制度、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标准化系统5、物质基础要素: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及网络、组织及管理6、系统的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二、企业推进物流系统化的基本策略1.成立企业物流管理组织。

企业管理部门成为物流系统构筑的主导者。

2.以物流作业效率的改善为切入点3.建立起以库存控制为核心的物流系统,构建双重区域处理系统三、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区别1.定义:①规划:对拟建的物流系统做出长远的、总体的发展计划与蓝图。

具体表现为物流战略规划、营运规划、组织规划、设施规划。

②设计:经过系统分析,完成物流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体系的构想,形成物流系统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的过程,组织设计是技术设计的前提,为其提供纲领和基本要求。

2.关系图(略)3.相同之处:①都属于物流项目的高级阶段设计过程,内容上不包括项目施工图纸等的设计。

②理论依据相同,基本方法相似。

4.不同之处:①目的不同。

规划强调宏观指导性,设计强调微观可操作性②内容不同。

规划是关于物流系统建设的全面长远计划,是进行可行性论证的依据。

设计是在一定技术与经济条件下,对物流系统的建设预先制定详细方案,是项目运作或施工设计的依据。

四.物流战略概念。

是企业充分了解市场和物流环境以及自身物流条件的基础上,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以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对企业物流发展目标、实现物流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进行的总体谋划。

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指导性,稳定性等特点。

五.物流战略的内涵1.物流战略态势。

是指物流系统的服务能力、营销能力、市场规模在当前市场上的有效方位及战略逻辑过程的不断演化过程和推进趋势2.物流战略思想。

物流系统规划与分析教学课程(ppt 39页)

物流系统规划与分析教学课程(ppt 39页)
比如说了解企业的生产纲领文件、产品结构文件(Bill of Materials, BOM)、工艺路线图(Route Chart)、装配程序 图(Assembly Chart)和工艺过程图 (Operations Process Chart)、流程图 (Precedence Diagrams)等。
23.11.2019
第2章 物流系统规划与分析
-18-
1.生产纲领的内容
对于工业项目,纲领设计的任务是确定企业的生产纲领。 生产纲领指的是在规定时期内(如年)制造的主要产品的
品种、规格及数量。
生产纲领决定着企业的专业方向、生产性质、规模等级、 工厂组成和工艺技术要求。
产品的生产纲领即产品的生产规模,亦就是产品的年产量 一般要从众多的产品中选定设计的代表产品。选定代表产
Ø 生产系统包括工人、生产设备、物料搬运设备和其他辅 助设备。
Ø 生产系统的结构形成了工厂的静态空间结构——布置, 它影响着生产过程。
Ø 生产系统要完成由原材料到产品的转变过程,其目标在 于使生产效率达到最高的程度,在转变过程中,原材料 经过运输、储存、加工、装配形成产品,产品又经过储 存、运输,最终到达用户手中,形成了生产过程的物流。
设施
Ø4) 每种产品生产多少?
规划
产品
工艺过
Ø5) 生产该产品的周期是多长? 设 计
程设计
这 5 个 问 题 分 别 由 纲 领 设 计 (Program Design)、产品设计(Product Design)、工
艺过程设计(Process Design)来回答,并提
供有关资料。
23.11.2019
本节将通过一个小型工具箱的设计、工艺分析、物流分析 直到投人生产的整个过程,介绍分析和获取物流基本信息 的各种方法。

第2章 物流系统 规划与分析 物流工程新版 教学课件

第2章 物流系统 规划与分析  物流工程新版 教学课件

⑶ 活性系数曲线
α ↑ Cost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用于:分析某一物流在系统中的平均机动性
计算模型平均 活性系数:
1 n
n
i
i 1
2.3.2 物料流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物料流动分析包括确定物料在生产过程中每个必 要的工序之间移动的最有效顺序及其移动的强度 和数量。
针对不同的生产类型,应采用不同的物料流动分 析方法。在物流分析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 当的分析方法。
规划设计人员、小组或团队要作大量的调查研究, 要进行有效的物流分析,必须了解企业分散在不 同部门,如营销部门、产品开发设计部门、制造 部门、工艺部门等之中的各种产品、产量、工艺、 路线等信息。
8
2.2 生产物流系统分析基础PPP
在形成一个新的设施规划前,下面这5个问题是必 须要考虑清楚的: 1) 生产什么? 2) 产品如何生产? 3) 什么时候生产? 4) 每种产品生产多少? 5) 生产该产品的周期是多长?
9
2.2.1 纲领设计 P1
纲领设计要规定产品方案、生产数量、建设规模, 由可行性研究人员根据市场预测和企业战略规划 提出,决策层批准。
10
1.生产纲领的内容
生产纲领指的是在规定时期内(如年)制造的主 要产品的品种、规格及数量。
生产纲领决定着企业的专业方向、生产性质、规 模等级、工厂组成和工艺技术要求。
这些信息包括:
爆炸装配图(Exploded Assembly Drawing) 零件图(Component Part Drawing) 产品结构文件(或称零件明细表或物料清单,BOM)
等。
16
爆炸装配图(Exploded Assembly Drawing)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件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件

•适应性
•整体性 •系统的特征 •层次性
•目的性 •相关性
PPT文档演模板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件
第一节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1、集成性
•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集合,系统 并非其要素简单的堆积,而是要素间的复杂关系
所集成的有机结合。
•2、整体性 •3、目的性
•系统是一个整体,它追求的是整体最优,而不是 每个要素最优。只有通过系统内部关系和外部关 系相互协调,才能达到系统的整体功能,才能保 证系统整体向最优方向发展。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 件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2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件
参考教材
1. 肖亮等.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5
2. 李浩,刘桂云.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浙江大 学出版社,2009
3. 傅卫平,原大宁.现代物流系统工程与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 胡运权.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 王 利 等. 现代物流管理 . 中 国 物 资 出 版 社,
PPT文档演模板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件
第三节 物流系统的目标与构成要素
•5.库存控制(stock control)
库存控制是及时性的延伸,也是物流系统本身的要 求。涉及物流系统的效益。物流系统通过本身的库存, 起到对众多生产企业与消费者的需求保证作用,在物 流领域中正确确定库存方式、库存数量、库存结构、 库存分布就是这一目标的体现。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件
第一节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 1901-1972)——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和哲学家; 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一、单选题1.物流服务需求是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础依据,其中( B )直接决定物流系统的物流网络配置以及运输方案设计。

A.较短的交货期B.服务地点和服务时间C.产品特征D.服务水平2.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中处于主要地位功能要素为(B )A.装卸搬运及流通加工B.运输及储存保管C.包装及配送D.物流信息3.以下哪项不是物流网络设计的主要规划项目( D )。

A.顾客服务水平B.选址决策C.库存规划D.组织模式4.物流信息系统成为物流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沟通的关键,在物流活动中起着( A )的作用。

A.中枢神经B.资源整合C.优化服务D.绩效评估与控制二、多选题1.对于企业物流系统分析设计来说,比较常用的目标有()。

A.总资金成本最小B.运行成本最小C.竞争优势最大D.顾客服务水平最高第二次一、单选题1.物流组织的演进中,物流功能整合初始化阶段在( B )。

A.20世纪50年代以前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2.物流组织从功能整合向过程重构转移演变过程中,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是将其运作能力用来支持(B )的管理。

A.以目的为导向B.以提高生产率为导向C.以过程为导向D.以利益为导向3.基于过程策略的物流运用型组织为了迎合客户对速度的反应和要求,权力会(A ),但战略导向出于总部。

A.下放到下层组织中去B.提升到决策层C.分散于各级组织D.集中于总部4.影响企业做出物流组织形式选择的竞争战略因素中,独特一般型业务应采取( D )组织策略。

A.业务外购和战术外包等物流系统外包B.直线职能型、事业部等自营C.外包,如业务外购D.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委托方物流资源或管理能力强弱以及外部同类业务市场的发展程度来判断采用自营或外包。

5..影响企业做出物流组织形式选择的竞争战略因素中,独特关键型业务应采取(B )组织策略。

A.业务外购和战术外包等物流系统外包B.直线职能型、事业部等自营C.外包,如业务外购D.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委托方物流资源或管理能力强弱以及外部同类业务市场的发展程度来判断采用自营或外包。

6.影响企业做出物流组织形式选择的竞争战略因素中,非独特一般型业务应采取(A )组织策略。

A.业务外购和战术外包等物流系统外包B.直线职能型、事业部等自营C.外包,如业务外购D.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委托方物流资源或管理能力强弱以及外部同类业务市场的发展程度来判断采用自营或外包。

7.影响企业做出物流组织形式选择的竞争战略因素中,非独特关键型业务应采取(C )组织策略。

A.业务外购和战术外包等物流系统外包B.直线职能型、事业部等自营C.外包,如业务外购D.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委托方物流资源或管理能力强弱以及外部同类业务市场的发展程度来判断采用自营或外包。

二、简答题1.影响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物流中心合理规划的因素很多,在进行规划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为:①区域经济发展背景资料。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工业、农业、商业、住宅布局规划;②交通运输网及物流设施现状。

交通运输干线、多式联运小转站、货运站、港口、机场布局现状;③城市规划。

城市人口增长率,产业结构与布局,物流中心选址不合适,往往会在主干线通道上造成交通阻塞、运距过长造成能源浪费、车辆空载率高、调度困难等问题;④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规划物流中心时应充分注意到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涉及到城市交通阻塞、物流中心选址,而且涉及到筹资组建与运营以及运输经营集约化等综合问题。

2.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步骤是什么?设计一个物流系统来完成物流的基本目标需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

第一种是重新设计一个物流系统;这种现象主要是新企业成立或者是进入新的领域或区域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种是在现有基础上改善一个物流系统;现有的物流系统中存在某种缺陷,造成了局部的物流成本上升或者是客户投诉比例上升等现象的出现,企业应及时改善物流系统。

步骤(四阶段)定义问题、分析数据、选择系统、完成设计第三次一、单选题1.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组织,虚拟组织实际上是一种(B )组织形式。

A.正式的、紧密的;B.非正式的、暂时性的;C.紧密的、固定的;D.正式的、非固定的2.供应链物流组织从纵向过程一体化向水平一体化的过渡,其实就是( A )不断增强的过程。

A.组织灵活性;B.物流专业性;C.利益一致性;D.分工科学性3.市场比较成熟,委托方自身经营不具显著性成本或服务优势,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可替代性,且对委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不起关键性作用的物流业务类型可采用( C )组织形式。

A.战略外包;B.战术外包;C.业务外包;D.内部外包4.根据竞争战略维度的委托方物流业务类型划分图,(B )业务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采取直线职能型、事业部等自营组织策略,从而保持其旺盛的企业竞争力。

A.独特一般型;B.独特关键型;C.非独特一般型;D.非独特关键型5.物流系统网络是指为实现货物从供应地到需求地的畅通流动,物流企业或组织构造的与经营有关的(A )所构成的的空间网络。

A.物流节点和物流线路;B.销售网点和销售渠道;C.物流运输、仓储等操作;D.物流设施和设备6.以下(C )不是物流系统网络形式中直送式的特点。

A.环节少;B.范围有限;C.物流节点运营成本高;D.运输成本通常较高7.上海洋山港属于(B )物流节点。

A.转运型;B.储存型;C.流通型;D.综合型8.铁路站库属于(A )物流节点。

A.转运型;B.储存型;C.流通型;D.综合型9.物流节点选址是指用( B )方法确定物流系统中网点的数量、位置和规模,从而合理规划物流网络的结构和布局,使物流成本达到最小。

A.归纳;B.数学;C.演绎;D.经验10.物流节点选址分类若按维数来划分,则制造企业的厂区功能设施布置是(B )。

A.体选址;B.面选址;C.线选址;D.点选址二、简答题1.供应链环境下物流组织的特征是什么?1、信息化有效地传播,而且更重要的是,现代信息化技术为此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至少在技术条件下能够到达这个要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既有现实的需求又有技术的实现条件,所以相比于传统的物流,这一特点就显得更加明显和重要。

2、系统化物流活动在所涉及的范围和环节更广更多了,通常认为,供应链包括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同步运行。

一方面,物流本身是一个系统有着独立运行的规律,另一方面,物流又从属于更大的系统:供应链系统,要在更大的系统中开展运作。

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活动更加强调系性。

3、合作化作。

共同作为供应链上的组成部分,需要保持稳定性和长久性,而这种稳定性和长久性必然要求供应链中的各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4、便捷化既然作为一个长期合作的整体,就会要求每一个成员之间的合作渠道最优化、服务便捷化,及时供货、快速响应,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降低彼此的交易成本。

2.简述物流组织决策过程规划的步骤。

第四次一.单选题1.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

A.20世纪70年代,企业竞争优势是通过提高生产力和降低生产成本来获得的成本领先优势创造的B.20世纪80年代,竞争优势是建立在以无暇的产品质量为代表的差异化竞争战略基础之上C.20世纪90年代,通过提供上等的顾客服务成为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的重要竞争战略D.近年来,低劳动成本、巨大市场或独一无二的技术专长等传统因素已不再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2.大型制造企业海尔集团将原来分散在集团各个产品事业部的仓储管理等物流职能和资源,统一集中于物流推进事业本部。

它所采用的物流组织模式是(C )。

A.狭义自营组织B.内部交易组织C.内部外包组织D.业务外购组织3.美国宝洁公司将所需的物流服务委托给广州宝供物流,由宝供为宝洁提供从储运到原料质检、库存查询、库存补充,以及各种形式的流通加工服务、提供运输方案和提供各种配套服务等。

这种物流组织模式是( A )。

A.内部外包组织B.业务外购组织C.战术外包组织D.战略外包组织4.以下对流通型物流节点流通型仓库描述错误的是(A )。

A.仓库往往位于地价较低的偏远地区B.货物周转速度较快C.库内机械设备数量较多,运行频率主D.通道面积较大二、判断题1.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可行性,是以在实验室里进行的新技术为讨论依据。

X2.在物流信息信息系统三层结构中,Web服务器承担了响应浏览器的请求和提出数据请求的两项职责。

√3. 物流信息系统关系数据库模型的主要缺点是处理效率低。

4.物流信息系统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时,会将易变的、存取频度大的数据存放在低速存储器上,稳定的、存取频度小的数据存放在高速存储器上。

X第五次一.填空题1.配送中心选址时,应掌握的业务量包括:工厂到配送中心之间的运输量;(向顾客配送的货物数量)、配送中心保管的数量;(不同配送路线的作业量)。

2.配送中心选址时,应掌握的费用有:工厂到配送中心之间的运输费;(配送中心至顾客间的配送费);(与设施、土地有关的费用)及人工费、业务费等。

二.单选题1.转运型配送中心一般应设置在( C )A.入城干道处;B.城镇边缘或城市郊区的独立地段;C.城市边缘地区的交通便利地段;D.接近服务对象的地段。

2.燃料及易燃材料配送中心应选择设置在(B )A.城郊独立地段,远离居住区;B.城镇边缘或城市郊区的独立地段;C.城市边缘地区的交通便利地段;D.接近服务对象的地段三.简答题1.物流节点选址方法有哪几种?综合因素评价法;仿真法选址;启发式规划选址;最优化规划选址;解析法选址2.用启发式进行选址,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

3.简述使用因素评分法选址的主要步骤。

第六次一.填空题1.物流园区的基础服务功能包括:运输功能、仓储功能、(流通加工功能)、装卸搬运功能、包装功能、(信息服务功能)和配送功能。

2.物流园区的增值性服务功能包括:交易流通功能、(需求预测功能)、咨询服务功能、培训功能、(信息服务功能)、技术服务、管理服务。

3.决定物流园区系统布置设计的七个基本要素是配送的对象、配送的商品种类、(配送的数量)、配送的通路、(物流的服务品质)、(物流的交货时间)、配送商品的价值或建造的预算。

二、单选1.港口集装箱物流园区仓库场地面积利用一般在(D )A. 80%~90%;B. 70%~80%;C.60%~70%;D.50%~60%2.港口散货物流区域堆场有效面积利用率约为(B )A.90%;B.80%;C.70%;D.60%三、简答题国内物流园区的获利模式有哪些?总的来说,物流园区的赢利主要来自五个方面,即土地增值、出租收入、服务费用、项目投资收益及其余收益。

第七次一.填空1. 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有硬件、软件、(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和人员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