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文(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题目:浅析生态文明对于当代中国建设的重要意义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固体力学

课程:自然辩证法

姓名:陆大敏

学号:1110301006

浅析生态文明对于当代中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陆大敏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110301006

【摘要】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成为焦点。生态自然观的提出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指明了方向,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它的当代价值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经典论述,它呼唤着人类的理性思维和哲学意识。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启迪。

【关键字】科学发展观;生态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与自然关系呈现出新特点。一方面,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达到了令人类自己惊奇的程度,人用自己的活动证明了人的无所不能,人在自然面前是自由的1;另一方面,在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威武雄壮的交响曲中,悲哀的旋律已清晰可辨,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就是其直接表现,特别在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水资源状况恶化、土壤资源退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等八大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类终于认识到,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罪人是人类自己,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决不能破坏自然平衡,不能一味的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重点,世界各国也开始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而内容丰富的马克思自观,蕴含着许然多难能可贵的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思想、意识、理念和路径。

一 .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它的主旨是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依据是可持续发展,着眼点是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2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河西共生。

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地关系,反思我们的自然观,从理论层面上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良策。对生态问题和生态文明的研究随之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迄今为止,人们就生态文明的认识基本达成一致,世界各国都致力于环境保护以求缓解或解决生态问题。本文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哲学的角度对生态问题进行探讨。

二、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人类对生态文明的正确选择,是当代人类在探索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的必然归宿。当代生态文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继承关系,生态文明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题中的应有之义,它的一些理论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已经逐渐成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决定性理论,在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在当前全球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实践中都显示了普遍而深远的意义。[7]

马克思把自然界比作人类的无机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说明自然界对人类的先在性。人类意识的能动性再巨大,也都不能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和被制约性。人首先依赖于自然,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一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所以,人类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这与当代生态文明思想不谋而合。这种观点进一步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思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缺的自然物质前提。自然界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既是人类生产的基础,也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基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像爱护母亲一样地去爱护自然。如果人类保护和美化自然,自然就会造福于人类。假设人类肆意破坏自然,自然必然报复人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

实践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一部分,同样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劳动实践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它将劳

动实践纳入自然系统及其演进的过程中,从而来把握其运动规律。马克思认为劳动实践是自然系统长期演进的产物,是大自然系统中物质变换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的环节,人连同人的劳动实践是属于大自然系统的。所以人作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就必须要对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活动过程加以规范。通过合理、科学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来实现自然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马克思将劳动实践看作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手段,而不是人对自然的支配征服过程。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首先批判了形而上学的、机械的自然观。[7]这种自然观孤立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将动态的人类演进与静态的自然界相分离,把自然界视为静态的“固体”,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的思维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表明,人们应该以辨证的思维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去分析和处理生态问题。自然界的发展和人类思维服从同样的辩证规律。自然界不仅提供了生活资料、劳动对象,同时为人类提供了劳动资料和劳动场所。马克思不仅仅单纯阐述了人依赖自然,更重要的是人可以更好的改造自然界为我们服务。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辩证法的角度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为人类提供了哲学理论依据,它是是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构建科学生态文明理论的基本思想原则。

三、生态文明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是改造生态环境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它表现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生态方面的意识、政治决策、法律法规、生态伦理、文学艺术等的提高和完善,以及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改造生态环境的能力和范围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危害。人与自然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污染加重,自然灾害加剧,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生态危机已经极为严重,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生存、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兴盛。面对来自大自然的报复,生态文明是必须做出的理智选择。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它预示着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