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统计学原理

合集下载

会计专业统计学原理 复习提纲(含答案)

会计专业统计学原理 复习提纲(含答案)

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和两种。

2.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3.统计模型中除了用数学方程表示现象的基本关系式外,还应具有与两项要素。

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态不同分为和。

5.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和所决定的。

二、判断题1.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 ) 2.估计标准误是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高。

( )3.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 )4.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 )5.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抽取部分单位构成样本,在样本变量相同的情况下,重复抽样构成的样本个数大于不重复抽样构成的样本个数。

( )三、单选题1.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3.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值本身,这一标准称为( )。

A.无偏性 B.一致性 C.有效性 D.准确性4.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

A.(102%×105%×l08%×107%)—100%B.102%×105%×l08%×107%C. 2%×5%×8%×7%D. (2%×5%×8%×7%)—100%5.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上时,则z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

统计学在会计中的应用(一)

统计学在会计中的应用(一)

统计学在会计中的应用(一)统计学在会计中的应用前言会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部门,需要处理大量的财务数据。

统计学作为一门科学,对会计领域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统计学在会计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

其基本原理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等学科。

在会计领域中,统计学的主要方法包括数据描述、推断统计和多元分析。

数据描述数据描述是对大量会计数据的整理、归类和总结。

在进行数据描述时,需要运用一些统计量来描述和反映数据分布的特征,例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

通过数据描述可以更为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

推断统计推断统计是基于样本对总体做出推断的一种方法。

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我们常常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来了解整个总体的情况。

其中,常用的推断方法包括置信区间和假设检验。

多元分析多元分析是要求同时考虑多个因素对某一问题的影响,从而得出科学结论的一种方法。

在会计领域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元回归进行分析,来了解不同因素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应用案例统计学在会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财务比率分析来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估;也可以通过风险管理模型分析来进行投资决策。

此外,在考虑审计策略、编制预算等方面,也有深入的统计学意义。

总结由此可见,统计学在会计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通过数据的整理、分析和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并为决策者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因此,学好统计学对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重要性统计学在会计领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统计学可以通过数据的分析和预测来为企业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

其次,统计学可以帮助审计员发现会计信息中存在的异常或风险,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最后,统计学可以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优化和提升,从而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目标。

结语在今天这个数据时代,统计学越来越受到企业和社会的重视。

会计专业14会计中班《统计学原理》授课计划表 李琳

会计专业14会计中班《统计学原理》授课计划表   李琳

广东新里程旅游技工学校学期授课计划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统计学原理授课专业、班级会计专业14会计中班任课教师教研组长教务处长教学副校长二〇一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学期授课计划说明本总课学程时已授学时尚余学时本教学学期周本周学课期时本学期总课时分配总学时其中与教学大纲对比余(缺)课时讲授课堂练习平时实训课程实习测验其他小计76 0 76 20 4 76 32 32 0 0 2 4 70 缺6节教学大纲名称、版本《2014级会计专业科目实施性教学大纲》说明:(要求说明该课程是考试科目还是考查科目,教学总课时数,并对余缺的课时怎么处理加以说明)1.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2. 本课程这一学期总教学周扣除中秋国庆一放假(整周)1周、三自教育1周,实际为18周,扣除中秋国庆节、三自教育1周后,本学期实际课时为70学时,缺6学时,缺6课时教学内容,经教研组讨论决定减少次数分布、动态数列概述、统计指数概述、相关与回归分析的一般问题非重点内容。

使用教材名称、版本《统计基础知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实训指导书名称无主要参考书名称、版本《统计学原理》暨南大学出版社所需实训器材及设备无耗材及定额无需去何处参观及现场教学无序号周次章节(课题) 主要内容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讲授课堂练习平时实训课程实习测验其他小计1 一第一章§1-1统计的含义与特点 2 2 0 0 0 0 42 二第一章§1-1§1-2统计工作过程与基本研究方法 2 2 0 0 0 0 43 三第一章§1-3统计中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 1 1 0 0 0 0 24 三第一章§1-4统计的组织和管理 1 1 0 0 0 0 2做课后习题45分钟5 四第二章§2-1统计设计 1 1 0 0 0 0 26 四第二章§2-2统计调查 1 1 0 0 0 0 27 五国庆中秋放假0 0 0 0 0 0 08 六第二章§2-3问卷调查 1 1 0 0 0 0 29 六第二章§2-4统计调查报告 1 1 0 0 0 0 2做课后习题45分钟序号周次章节(课题) 主要内容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讲授课堂练习平时实训课程实习测验其他小计10 七第三章§3-1统计整理概述 1 1 0 0 0 0 211 七第三章§3-2统计分组 1 1 0 0 0 0 212 八第三章§3-3统计汇总和统计表 1 1 0 0 0 0 213 八第三章§3-4次数分布0 1 0 0 0 0 114 九第四章§4-1总量指标 1 0 0 0 0 0 115 九第四章§4-2相对指标 1 1 0 0 0 0 216 十测验0 0 0 0 2 0 217 十期中考试0 0 0 0 0 2 218 十一第四章§4-3平均指标 1 1 0 0 0 0 219 十一第四章§4-4标志变异指标 1 1 0 0 0 0 2做课后习题45分钟序号周次章节(课题) 主要内容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讲授课堂练习平时实训课程实习测验其他小计20 十二第五章§5-1动态数列概述 1 1 0 0 0 0 221 十二第五章§5-2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 1 1 0 0 0 0 222 十三第五章§5-3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 2 2 0 0 0 0 423 十三第五章§5-4现象变动的趋势分析 1 1 0 0 0 0 2做课后习题45分钟24 十四第六章§6-1统计指数概述 1 1 0 0 0 0 225 十四第六章§6-2总指数的编制 1 1 0 0 0 0 226 十五第六章§6-1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1 1 0 0 0 0 2做课后习题45分钟27 十五第六章§6-4几种常用的统计指数 1 1 0 0 0 0 228 十六第七章§7-1抽样技术概述 1 1 0 0 0 0 229 十六第七章§7-2抽样技术的编制 1 1 0 0 0 0 2做课后习题45分钟序号周次章节(课题) 主要内容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讲授课堂练习平时实训课程实习测验其他小计30 十七第七章§7-3总体参数估计 1 1 0 0 0 0 231 十七第七章§7-4样本容量的确定 1 1 0 0 0 0 232 十八三自教育0 0 0 0 0 0 0做课后习题45分钟33 十九第八章§8-1相关与回归分析的一般问题0 1 0 0 0 0 134 十九第八章§8-2相关分析的方法 1 1 0 0 0 0 235 十九第八章§8-3回归分析 1 0 0 0 0 0 1做课后习题45分钟36 二十期末考试0 0 0 0 0 2 2合计32 32 0 0 2 4 70。

统计学原理第5章:时间序列分析

统计学原理第5章:时间序列分析

a a

n 118729 129034 132616 132410 124000 5
127357.8
②时点序列
若是连续时点序列: 计算方法与时期序列一样; 若是间断时点序列: 则必须先假设两个条件,分别是 假设上期期末水平等于本期期初水平; 假设现象在间隔期内数量变化是均匀的。 间隔期相等的时点序列 采用一般首尾折半法计算。 例如:数列 a i , i 0,1,2, n 有 n 1 个数据,计算 期内的平均水平 a n a n 1 a 0 a1 a1 a 2
(3)联系
环比发展速度的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n n i 0 i 1 i 1
相邻两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后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i i 1 i 0 0 i 1
(二)增减速度
1、定义: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 2、反映内容:现象的增长程度 3、公式:增长速度
0.55
二、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指标
(一)发展速度 (二)增长速度 (三)平均发展水平
(四)平均增长速度
(一)发展速度
1、定义:现象两个不同发展水平的比值 2、反映内容: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快慢相对程度 3、公式:v 报告期水平 100%
基期水平
(1)定基发展速度
是时间数列中报告期期发展水平与固定基期发展水平对比所 得到的相对数,说明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 展方向和速度,故亦称为总速度。 (2)环比发展速度 是时间数列中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前期发展水平之比,说明某 种社会经济现象的逐期发展方向和速度。
c

a
b
均为时期或时点数列,一个时期数列一个时点数列,注意平均的时间长度 ,比如计算季度的月平均数,时点数据需要四个月的数据,而时期数据则 只需要三个月的数据。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
占地面积 所有制形式
数量方面:数量多少、数量关系、质变界限。
10
第一章 总论
STAT
(二)总(群)体性:研究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
统计学:大量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
年龄 一个人 体重 个体数量
身高
年龄 一万个人 体重 总体数量
身高
1、个体现象的数量方面没有规律,或很难寻找。 2、了解了总体的数量方面,才有利于研究个体。 3、目的总体;步骤 从个体入手。
15
第一章 总论
STAT
第三节 统计学的要素和内容
一、统计要素
(一)总体
1、定义: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
事物的整体。
2、特征 (1)同质性; (2)大量性; (3)差异性统计的前提。
本班教室的五台电视 ×
刘翔
×
会计08班的50名同学
炮兵第一师的全体官兵
3、种类
2、大总体与小总体。
3、个别事物人、物、企业、机构、地域、状况、长度、时间。
(三)标志
1、定义:反映总体单位(个体)特征的名称。
17
第一章 总论
STAT
1、定义:反映总体单位(个体)特征的名称。
(A)性别 民族 身高 年龄 (B厂)产值 职工人数
男 汉 1.75 21
1000万元 50人
2、标志表现:标志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 3、种类 (1)品质标志:反映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品质标志表现”; (2)数量标志:反映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标志值”。
(四)指标
1、定义: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
[例]2007年A地区所属500家工业企业年产值为280亿元,职工人 数为56万人。
2、构成:(1)时间限制,(2)空间限制,(3)指标名称,

财经-财务会计专业-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七

财经-财务会计专业-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七

财经类财务会计专业相关习题和试卷模拟试题七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请将选定答案的字母编号填入下表中对应题目的空格内。

本类题共15分,每小题1分)1. “统计”的基本含义是()A.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 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C. 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D. 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2. 调查某高校5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则总体单位是()A. 500名学生B. 每一名学生C. 5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 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A.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B.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C.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D.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4. 对某市占成交额比重大的5个大型集贸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是()A. 普查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5.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 510B. 520C. 530D. 5406. 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A.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C.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7. 某地区2012年完成产值4亿元,2013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产值5亿元,超额完成计划为()A. 10%B. 25%C. 112.56%D. 13.64%8.下列标志变异指标中易受极值影响的指标是()A. 全距B. 平均差C. 标准差D. 标准差系数9.某企业的产值逐年有所增长,2013年比2012年增长6%,2012年比2011年增长5%,2011年比2010年增长8%,则2013年比2010年定基增长速度为()A. 6%+5%+8%B. 6%×5%×8%C.(106%×105%×108%)-1D.(6%×5%×8%)—110. 已知某公司1980年至2013年各年的各年年销售收入,计算该地区销售收入的年平均发展速度,应开()A. 30次方B. 31次方C. 32次方D. 33次方11. 在抽样调查中()A. 总体是客观存在的,是唯一确定的B. 总体不是客观存在和唯一确定的C. 样本是客观存在的,是唯一确定的D. 以上三种情况都不是12. 对于某一项调查来说,根据客观要求应有一个允许的误差限度,这个概念是()A. 抽样平均误差B. 抽样极限误差C. 概率保证程度D. 概率度13.某企业某产品总成本今年比去年增长了50%,产量比去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比去年上升了()A. 25%B. 75%C. 20%D. 37.5%14.现象间相互依存关系程度越高,则相关系数值()A. 越接近于0B. 越接近于-1C. 越接近于1D. 越接近于-1或115. 设某种产品的产量为1000件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变成本为6000元,则生产成本对产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A. Y=6+0.4XB. Y=6000+24XC. Y=24000+6XD. Y=24+6000X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统计学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

《统计学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

《统计学原理》实验(上机)指导书管理学院会计系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论在国家宏观调控还是企业和个人的微观决策中,统计的作用日益重要。

作为一门介绍“数据处理技巧”的方法论的社会科学,统计学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科学研究、经营决策等提供数据分析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因此,学生除系统掌握统计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利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的方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之中,这也是开设统计实验教学的目的所在。

本实验教学课程是《统计学原理》的重要辅助教学手段,要求针对《统计学原理》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常用的统计软件(如SPSS软件、EXCEL软件等)在统计中的应用,使学生将所学的统计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借助于宏微观经济数据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经济运行状况的能力、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方式。

本实验教学主要采取教师上机教学演示和学生上机操作的形式,适用于管理学院开设《统计学原理》课程的学生教学使用。

目录上机内容1:第一讲:EXCEL统计软件在数据整理中的应用上机内容2:第二讲:EXCEL统计软件在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分析中的应用上机内容3:第三讲:EXCEL统计软件在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预测中的应用上机内容4:第四讲:EXCEL在指数分析中的应用附件1:上机操作参考数据资料上机内容1:第一讲 EXCEL统计软件在数据整理中的应用(1课时)一、实验教学目的EXCEL统计软件在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

通过EXCEL软件可进行统计数据的分组,描绘数据的分布特征,形成各种直观形象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通过本节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EXCEL统计软件的功能,初步掌握利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的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也将学生从烦琐的手工数据计算中解脱出来,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二、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先组成学习小组,一般由4-6人组成。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呈现的学科,它在科学研究、商业决策、政府政策制定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统计学原理是统计学的基础,它包括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则,对于理解和应用统计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统计学原理涉及到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概率论是统计学的基础,它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包括了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期望、方差等重要概念。

在统计学中,我们经常需要利用概率论的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因此对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统计学原理涉及到统计推断的方法。

统计推断是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方法,包括了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个方面。

参数估计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而假设检验则是根据样本数据对统计假设进行检验。

统计推断的方法在科学研究和决策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能够帮助我们从有限的样本数据中获取对总体特征的有效信息。

另外,统计学原理还涉及到统计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统计模型是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它包括了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等。

通过建立适当的统计模型,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统计模型的建立和应用需要对统计学原理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利用统计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推断。

综上所述,统计学原理是统计学的基础,它涉及到概率论的基本概念、统计推断的方法和统计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对统计学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对于理解和应用统计学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科学研究和决策分析。

因此,学习统计学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统计分析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学的知识。

《统计学原理》知识点概括总结

《统计学原理》知识点概括总结

《统计学原理》知识点概括总结第一部分:概率论基础《统计学原理》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概率论是统计学的基础,它研究的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本部分包括事件与概率、条件概率与独立性、贝叶斯定理等内容。

概率的性质、计算方法和基本公式也是本部分的重点。

第二部分: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第二部分以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为核心,介绍了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定义和性质。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质量函数和分布函数、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都在本部分进行了详细讨论。

同时,本部分还介绍了常见的离散型分布(如伯努利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连续型分布(如均匀分布、正态分布)。

第三部分: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三部分讨论了多维随机变量和其分布。

多维随机变量是指由多个随机变量组成的向量,它的概率分布可以通过联合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来描述。

本部分介绍了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并给出了常见的两个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和边缘分布。

此外,还介绍了常见的多维分布,如多项分布和多元正态分布。

第四部分:参数估计参数估计是统计学中重要的一环,它研究如何从样本中推断总体的未知参数。

本部分介绍了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常见的参数估计方法。

点估计方法根据样本数据直接估计出总体参数的值,例如最大似然估计和矩估计。

区间估计是通过样本数据得到参数的一个范围估计,例如置信区间的构造和解释。

第五部分: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用于验证关于总体的其中一种假设的方法。

本部分详细介绍了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骤,包括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选择合适的检验统计量和确定显著性水平等。

此外,还介绍了单总体、两总体和多总体的假设检验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实例。

通过对《统计学原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统计学是一门基于概率论的科学,它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

本书详细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涵盖了概率论、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内容。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第一章绪论统计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

统计的三层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的总称,是一种社会调研活动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包括各种统计报表、统计图形及文字资料等。

统计学:是研究大量社会现象(经济)的总体方面的方法论科学三者关系:统计学与统计实践活动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是工作和工作成果关系。

统计工作过程(统计工作的基本环节):1.统计设计(准备阶段)设计方案、指标体系、分类目录等2.统计调查(调查阶段)收集和占有统计资料3.统计整理(整理阶段)分布数列、次数分布等加工资料(承上启下)4.统计分析(分析阶段)绝对指标、相对指标等5.统计的表现与运用(工作总结)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1.大量观察法2.综合指标法3.统计分组法4.归纳推理法5.统计模型社会统计学的特点1、数量性:统计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

2、总体性:主要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规律3、具体性: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不是抽象的量。

4、变异性:总体中各单位的数值表现存在差异5、不确定性:是在现有的统计资料基础上或样本数据基础上进行阶段性分析,所获得的结论不确定统计的职能: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学中几个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统计数据:是对客观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

1.定类尺度:也称类别尺度或列名尺度,是按照现象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平行的分组或分类。

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

2.定序尺度:又称顺序尺度,是对现象之间的等级差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

可以确定类别的优劣或顺序3.定距尺度:也称间隔尺度,是对现象类别或次序之间间距的测度。

统计学原理 第四章 统计指标

统计学原理 第四章 统计指标

例如:合格率、计划完成程度、人口增长率等 复名数 (有单位) (复合单位): 例如: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平均单价(元/ 个)、人均产量(件/人)等 二、相对指标的作用(了解) 1、深入了解事物发展的质量和状况提供客观依据
2、提供了现象之间的比较基础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重点)
1、计划完成相对数 同一总体 内部之比 2、结构相对指标 3、比例相对指标 4、动态相对指标 两个总体 之间对比 5、比较相对指标
劳动时间单位
实物单位
1、用货币度量事物的数量。 2、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 可表示总体规模和总体水平,但比较 抽象,甚至难以正确反映实际现象。 3、价值指标按计算价格不同分为: ①现行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 如:工业总产值是用报告期内销售产品 的实际出厂价格计算,反应现象实际水 平 ②不变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 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真实反映事 物发展的水平和规模
2、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粮食总产量、人口出生总 数、商品零售总额 人口数、企业数、商品库 存量、牲畜存栏数
时期指标
连续登记、汇总求得 可以直接相加 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成 正比
时点指标
间断登记取得 不具有可加性 数值大小与时点间隔 无关
• • • • • •
填空题: 按照时间状况来分(考虑可否加总): 时期 _指标 全年出生人数 ____ 时点_指标 耕地面积____ 时点 _指标 全国中等专业学校数____ 时期 _指标。 商店销售额 _____
考虑可否加总 考虑是否总量指标 • • • • 4、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A、工业增加值 B、在册职工人数 C、人均销售额 D、工资总额 E、出生人口数
ADE

会计统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会计统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会计统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会计统计学是会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会计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学科。

它通过综合运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从而揭示会计活动的规律性和统计特征。

下面将对会计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总体与样本在会计统计学中,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或事物所组成的总体集合,而样本则是从总体中选取的一部分个体或事物。

总体和样本是会计统计学研究的基础。

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和推断,可以得出对总体的结论。

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收集是会计统计学的重要环节。

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和样本,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包括数据的分类、归纳和编辑,以便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三、频数与频率频数是指某个统计对象在某一特定范围内所出现的次数,频率则是频数与总体规模之比。

频数和频率是表示统计对象数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频数和频率的统计分析,可以揭示统计对象的特征和变化趋势。

四、中心趋势与离散程度中心趋势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集中程度的指标,常用的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

离散程度则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偏离中心趋势的程度,常用的有标准差、方差和极差等。

通过对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分析,可以了解数据的集中程度和稳定性。

五、相关与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衡量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回归分析则是根据已知数据来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模型进行预测和解释。

相关与回归分析在会计统计学中广泛应用,可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影响程度。

六、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是将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的指标,常用的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等。

财务比率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是财务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七、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对时间上一系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的方法。

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的趋势、周期和季节性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数据的演变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统计学原理全

统计学原理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统计学原理第一章基础第一节统计的定义统计是从数据中获取信息的一种方法。

第二节主要统计概念一、总体总体就是统计工作者研究对象的全体。

对总体的描述性测度称为参数,如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二、样本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若干数据的集合。

对样本的描述性测度量是统计量。

三、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运用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估计、预测和决策的过程。

可靠性测度共有两种:置信水平和显著性水平。

三个例子:企业多元化战略:多元化企业和非多元化企业的绩效差异。

普通学生和学生干部:就业和收入差异。

男生和女生:成绩差异。

第三节:数据的类型一、定距数据定距数据是实数:如身高、距离、收入等二、定性数据定性数据的取值是类别:如男性、女性。

三、定序数据定序数据也表现为定性的,但是取值是有顺序的。

例如,不好、一般、好、很好、优秀。

定性数据和定序数据的区别在于后者的取值是有顺序的。

第四节数据的描述方法一、图表描述方法计算机命令1.将数据输入或导入列中。

2.选择数据列。

3.单击图表向导(Chart Wizard)、线图(Line)和完成(Finish)。

4.如果想做某些改变,则鼠标右键单击图表,选择图表选项。

二、数字描述方法1.中心位置的测度(1)算术平均数求和:SUM平均值:average(2)中位数:中位数是通过把观测值按顺序排列而计算得到的。

处于中间位置的观测值即为中位数。

中值:median,如果数据有n个,若n为单数,取值为中间的数值;若n为偶数,取值为中间两个数的均值。

众数:mode 。

注意:在不只有一个众数的情况下,Exce 只显示最小的,不显示是否有其它众数。

最大值:max ;最小值:min ;平方根:sqrt数据分析:分析工具库是Excel 所附的一组统计函数,它可以通过菜单栏找到。

单击工具,找到“数据分析”;如果“数据分析”不存在,点击“加载宏”,然后选择分析工具库。

找一台安装有数据分析的电脑,进入excel 安装目录(一般是C:\Program Files\Microsoft Office)进入OFFICE10文件夹拷贝Library 文件夹到你的电脑同名文件夹里,然后执行前面的加载宏步骤就可以了。

统计学原理李洁明8

统计学原理李洁明8
一、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面
(二)国民生产总值
1.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 Gross national products, GNP )又称
国民总收入,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 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和。 2.GNP和GDP之间的关系 1)联系:GNP和GDP都是计算社会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指标, 两者的核算内容相同。 2)区别:在于计算产值指标依据的主体不同,也即口径不同。 A.GNP按国民原则计算;B.GDP按领土原则计算。
(二)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 为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所采用,我国目前采用。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
三、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
1.常住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的经济单位称为我国的常住单位。 2.生产范围: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以下三部 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 或服务的生产;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 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第三,自有住 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 自给性生产。
第八章 国民经济核算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
一、国民经济与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部经济活动的总和,是一个
纵横交错、极其复杂的网络般经济活动的有机整体。有两种涵 义:一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和;二是指社 会产品再生产——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的总过程。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的核算,又称国民核
第二节 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内容
三、新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内容
(一)基本核算表 3.资金流量表
资金流量核算:主要以收入分配和资金运动为核算对象。 它反映一定时期各机构部门收入的形成、分配、使用、 资金的筹集和运用以及各机构部门间资金流入和流出情 况。

《统计学原理》知识点概括总结

《统计学原理》知识点概括总结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统计的研究对象、方法统计统计研究的特点统计的职能统计工作统计学统计资料统计调查总体、总体单位(变换关系)统计整理指标标志(关系、可转换)统计分析数量指标 / 质量指标品质/数量标志不变标志/ 可变标志统计调查要求:准确、及时、完整分类:全面调查 / 非全面、经常性 / 一次性调查、统计报表 / 专门调查(普查、重点、典型、抽样)、方法方案: 6w组织形式:报表 / 普查 / 重点 / 典型 / 抽样调查统计调查体系:统计整理内容:分组、汇总、编表分组:作用(类型、比例关系、依存关系)关键(选择分组标志)分布数列:构成要素、组中值、频率、频数、累计次数分布类型:钟形、 U、J(反 J)统计表:从形式上:从内容:综合指标总量指标(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 总体标志总量指标、时期指标 / 时点指标)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结构、比例、比较、强度、动态相对数平均指标:算术平均数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说明:1、x,f;2、f,f/sigemaf;3、f 相等,4、性质:调和平均数简单调和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说明:1、m=xf,2、m 相同, 3、使用条件:几何平均数:简单 / 加权众数:上限 / 下限公式中位数:上限 / 下限公式关系:标志变异指标:极差R平均差标准差(方差)离散系数:标准差系数用途:当平均数相等且单位相同的情况下,直接用 R、AD、sigema来比较;如果平均数不等或计量单位不同时,用离散系数来比较。

是非标志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时间数列构成要素: t,a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时期/ 时点数列)相对指标数列平均指标数列水平分析: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时期数列: a 平均=sigema a/n--时点数列:四种相对数列 / 平均数列:增长量:累计、逐期平均增长量速度分析:发展速度(定基/ 环比、数量关系)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 -1、定基增长速度 / 环比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几何法、方程法)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增长 1%的绝对值 =前期水平 /100统计指数分类:总指数/个体指数、综合指数/平均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 / 质量指标指数综合指数编制: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同度量因素、指数化因素、编制原则)平均指标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指数体系:相对数体系绝对数体系应用:指数推算因素分析:总量两因素分析平均指标对比指数因素分析可变构成指数 =固定构成指数* 结构影响指数抽样调查特点:三个区间估计:抽样平均误差(Ux,Up,影响因素)抽样极限误差( t ,f(t )四个)估计N的确定(准确度、可靠度,影响因素)组织形式相关与回归相关: r回归:一元线性回归A,bB,含义,与相关系数估计标准误差可决系数 =相关系数的平方。

《统计学原理》在中职会计专业中的实用性教学探讨

《统计学原理》在中职会计专业中的实用性教学探讨
关键词 : 职 中 会 计
中图分类号 : 1 G7
文献 标 识 码 : C
“ 教改 ” “ 、因材施教” 这些年来 , 在教育界 出现 的频率最高 , 呼 声之强烈在教 育届几乎没有词能够 比。作为职业学校 的老师 , 在
目前 教 学 改 革 和 教 学 创 新 中 , 专 业 技 能 教 学 中 , 者 觉 得 最 应 在 笔

No. 6
Tl E EDUCAT ON M I Jlle il
《 统计 学原理》 中职会计 专业 中的实用性教 学探讨 在
徐福 连
摘要 : 古代 的 大 教 育 家孔 子很 注 重 “ 因材 施 教 ” 孔 予 在 实施 教 育 中很 注 意观 察 和 了解 学 生 的 各 种 情 况 , , 了解 学 生 的 言 、 、 、 、 行 举 止 兴趣 、 好 、 爱 品行 和 智 力 , 这是 孔 子 实施 教 育 的 基 础 , 不 同 情 况 的 学 生 实施 不 同 的教 育 方 式 , 养 能 力 的 方 面 也 不 一 样 。 用他 的话 说 对 培 是 “ 其 所 以 , 其 所 由 , 其 所安 ” 视 观 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几 个 统 计 中 常用 的基 本 观 念 即 可 。 ② 关 于 《 四章 综 合 指标 》 第 的体 会
不 了高 中分数线 的初 中毕业 生 , 少数 由于家庭 困难 不愿 意读高 中, 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普 遍不高 , 成绩基础相对 比较差 , 如去
年桂林各县 的很多高 中成绩在八等都可 以读 高中了 , 个别地方 有
① 教 学 改 革 和 因 材施 教 首 先要 明 确 中职 会 计 专 业 对 学 生 的 培养 目标 :教育部关于制定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 的原则意 见》 《

浅析统计原理在会计学中的应用

浅析统计原理在会计学中的应用

浅析统计原理在会计学中的应用浅析统计原理在会计学中的应用摘要:当前,在会计教学当中融合了各种新的知识和理念,这些学科和知识和会计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会计学当中中,统计学原理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这给会计学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动向,本文主要分析了统计原理在会计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统计原理;会计学;应用统计原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根底同时应用也十分广泛的科学,而在其应用的过程中,会计学层面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这主要是由于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实际上是处在同一个范围内的,在核算的主体方面,统计学是宏观的,而会计学是微观的,在核算的过程中他们所面对的对象有所不同,但是它们是需要相互协调和配合的,所以这也使得统计学原理可以在会计学中得以很好的应用。

一、统计指数在会计学中应用具有直接性和系统性在会计学当中存在着很多的会计指数,通常我们就将其称作是统计指数,实际上它们在概念上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会计学当中对各个因素进行分析的时候都会采用系统指数法当中的因素分析方式。

举例来说,我们比拟重视的本钱控制中,定额本钱法和标准本钱法计算差异的分析就是将统计学中的因素分析法充分的完全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经济活动分析当中的因素分析法和我们在统计学中应用的因素分析法是十分相似的,甚至方法的名字都没有发生任何的转变。

统计指数会在整个会计工作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将其分成是事前和事后两个阶段,在会计工作中对工作效果会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

二、统计原理中动态数列在会计学中的地位不容无视会计销售预测和本钱预测的过程中最常使用的就是回归分析法,而具体而言,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就是最小平法法。

此外在管理会计和本钱会计当中都会较为频繁的应用到这种方法,虽然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其应用的次数并没有其他方法那么的熟轻熟路,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其所有的内容都会出现并加以应用,在这种方法当中还存在着资金本钱计算和各种动态分析过程中所应用的动态数列知识,所以如果在分析的过程中不能对动态数列女予以充分的重视就很有可能会使得会计核算工作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

会计统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会计统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会计统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会计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旨在通过统计学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提供决策支持和预测。

会计统计学主要包括统计学基础知识、财务会计统计、管理会计统计等内容。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分别对会计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统计学基础知识1. 数据的分类:数据可以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两种类型。

定性数据是描述性质和特征的数据,如性别、颜色等;定量数据是可以用数字来度量的,如年龄、收入、成绩等。

2. 描述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主要包括测度中心趋势的方法和测度变异程度的方法。

3. 参数统计学:参数统计学是通过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来对总体特征进行研究,它主要包括总体参数的点估计、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4. 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随机变量是表示随机现象的数学抽象,它可以是离散的也可以是连续的。

概率分布是描述随机变量取值的规律,常见的有二项分布、正态分布、泊松分布等。

5.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通过抽样的方法来对总体的特征进行研究,它主要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方法。

以上是统计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对会计统计学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后续对财务会计统计和管理会计统计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财务会计统计1. 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工具,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通过对这些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潜力。

2. 财务指标分析:财务指标是用来度量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些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净利润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

3. 财务风险分析: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对这些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风险,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学院夜大学2012学年第二学期考试
3、()是统计整理的初始阶段,也是整个统计整理工作的基础。

A.数据审核 B.数据检查 C.数据校订 D.数据筛选
4、在下列几个成数数值中,方差最大的成数是()。

A.0.9 B.0.8 C.0.7 D.0.6
5、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

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商
6、
1101
p q p q
-
∑∑表明()。

A.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C.由于销售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D.由于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
7、所谓大样本是指样本单位数为()。

A.30个 B.50个 C.不少于30个 D.不少于50个
8、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

A.有效区间 B.置信水平 C.估计值 D.置信区间
9、下列对总体参数μ建立的假设中,正确的是()。

A.
0010
:;:
H H
μμμμ
<≥
B.
0010
:;:
H H
μμμμ
≥>
C.
0010
:;:
H H
μμμμ
≤<
D.
0010
:;:
H H
μμμμ
≥<
10、在线性相关条件下,说明两个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方向和密切程序的统计分析指标是()。

A.相关系数 B.估计标准误差 C.相关表 D.相关图
三、多项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定性数据的有()。

A.利润率 B.产品品种 C.产值 D.企业所有制 E.统计人员技术职务
2、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应关系表现为()。

A.没有总体单位也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总体随统计任务的改变而改变。

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单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3、桌面调查的特点是()。

A.桌面调查所搜集的是别人加工处理过的数据
B.桌面调查所搜集的是原始数据
开卷○闭卷●
卷①●卷②○
C .桌面调查以搜集文献性资料为主
D .桌面调查以搜集物质性资料为主
E .桌面调查偏重于从动态角度搜集各种反映总体变化的历史数据 4、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相对指标是( )。

A .结构相对指标
B .比例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E .动态相对指标
5、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有( )。

A .时期长短应相等
B .总体范围应一致
C .指标要有可比性
D .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相同
E .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单位应一致
6、下列动态指标中,一般可以取负值的指标是( )。

A . 增长量
B . 发展速度
C . 增长速度
D .平均发展速度
E .平均增长速度 7、按指数化指标性质不同,统计指数可为为( )。

A .个体指数
B .总体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
D .质量指标指数
E .总量指标指数
8、分层抽样是一种常见的抽样方式。

它的优点有( )。

A .既可以对总体进行估计,也可以对各层的子总体进行估计。

B .抽样的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一般比较均匀,由此抽样误差通常要小于简单随机抽样。

C .既按自然区域分层,也可以按行政区域进行分层,使得组织和实施比较方便。

D .样本分布在各个层内,从而使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比较均匀。

E .可以提高估计的精度。

9、在2χ检验中,单侧检验的拒绝域是( )。

A

221(1)
n αχχ-<- B .
22
2
(1)
n αχχ>- C .
2
2
12
(1)n αχχ-<-
D .22
(1)n αχχ<- E .22(1)n α
χχ>- 10、相关关系按照其相关的程度可以划分为( )。

A .线性相关
B .非线性相关
C .完全相关
D .不完全相关
E .不相关
四、计算题。

(共30分)
1、1990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的价格、成交量和成交额资料如下:
甲市场农产品平均价格=(1.2+2.8+1.5)\(0.5+1+0.5)=2.75元
乙市场农产品平均价格=(2.4+1.5+1.4)\(1+0.5+0.5)=2.65元 所以,甲市场平均价格高。

平均差=(2.4+2.8+3-2.75*3)\3=-1\60
试根据上述资料用“按季平均法”测定该种商品销售量的季节指数。

(14分)
设y=ax+b
将2002年设为x=1,以此类推···则2007年为x=6.
在2002-2004年,x1=(1+2+3)\3=2,y1=(5.1+5.9+6.7)\3=5.9 在2005-2007年,x2=(4+5+6)\3=5,y2=(7.6+8.4+9.3)\3=8.4
代入得:a=0.8,b=4.4 所求直线为:y=0.8x+4.4
2008年销售量预测值为:0.8*7+4.4=10(万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